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及思路

合集下载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种子行 业诚信建设相对滞后 种予行业 内诚信 不足 是导 一 )
致 基 地 与 企 业 问 、 业 与 企 业 间 、 业 与 农 民 间 的矛 盾 与纠 纷迭 企 企
病 、 米 茎 基腐 病 、 米 蚜 、 铃 虫 、 米螟 、 病 、 枯 病 等 。 零 玉 玉 棉 玉 锈 苗
星 发 生 的有 黑 束 病 、 顶 病 、 腐 病 、 毒 病 、 马 、 下 害 虫 等 。 疯 顶 病 蓟 地
有害生物增加 , 营养 失衡 , 力 下 降 , 位 土 地 生 产 力 下 降 , 响 地 单 影 了玉 米 制 种 效 益 的 提 升 和 产 业 健 康 发 展 , 同 时 也 影 响 了 生 产 种
子 的质 量 和 品质 。加 上 病 虫 害 防 控 体 系 不 健全 , 肥 不 科 学 , 施 密
起 , 业争夺基地 、 哄抬地价 的主要原 因。 由于 不正当恶性竞争 ,
造 成 、 基 地 不 稳 定 ,严 重 干 扰 了正 常 生 产 秩 序 和 技 术措 施 的 I k
有 效 落 实 。 守诚 信 , 不 生产 基 地 随 意 放 宽 或 降低 生 产 种 予 质 量 标
制种 农户每年需花 费农药、 人工 , 费时费力, 结果却难如人意 , 每 年因病 虫害损 失产量 占到总产量的 8 ~ 1% 个别地块高达 2 % % 0, 0
甘 肃 农 业
2 1 第 1 期 ( 2 2期 ) 0 0年 1 总 9

岽潮
淳往沟溷 漫漪演
张 文 波
( 张掖 市 种 子 管 理 稽 查 站 , 肃 张 掖 7 4 0 ) 甘 3 00
摘 要 : 过对 张掖 市 玉米 制 种 产 业 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分 析 , 通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张掖市作为甘肃省的重要农业经济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在该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情况甘肃省地广人稀,自然条件适宜玉米种植,具有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省的玉米制种产业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甘肃省建立了完善的玉米制种作物品种选育体系。

该体系通过对现有品种的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抗虫能力。

同时,甘肃省还开展了品种间杂交育种和亲本纯净化等工作,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品种支撑。

其次,甘肃省注重玉米种子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通过对种子的种植、收获、加工和贮存等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确保玉米种子的品质和数量。

甘肃省还积极引进现代化玉米种子处理设备和技术,提高种子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再次,甘肃省加大了玉米制种技术的推广力度。

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开展示范种植和科普宣传等活动,向农民普及现代化的玉米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甘肃省还建立了玉米制种技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最后,甘肃省加强了玉米制种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通过鼓励农民合作组建专业化的种植合作社和企业,提高种植管理的规模效益。

甘肃省还加大对种植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为甘肃省的重要农业经济区,张掖市的玉米制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首先,张掖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为玉米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市政府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其次,张掖市注重玉米制种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和品质。

与此同时,张掖市还加大了对玉米制种科研和示范的投入,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活动。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籽种田间保纯技术,但是运用这项技术的实际操作程度却很低,农户们大多只停留在技术的理论层面,没有让这项技术在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会降低小麦的产品质量。

2.3 生产后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种粮农户都认为应该注重小麦籽种晾晒过程,但在小麦籽种的实际晾晒过程中,农户没有将各种晾晒方法结合起来,只是单一的清理晾晒场院、避免烫坏籽种或者在清选过程中防止不同种子间的飞溅混杂,而没有运用规范的晾晒方法,以控制籽种的晾晒时间和水分情况。

3 北京市小麦籽种生产质量控制对策3.1 生产前质量控制方面的对策建议 国家要规范小麦籽种的购买渠道,从源头上保证小麦籽种的品种质量 农户购买籽种的渠道不一,因此籽种的质量也各有不同,为了从源头上保证小麦籽种的品种质量,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将销售小麦籽种的渠道规范起来。

销售籽种的种子公司也应该保证小麦籽种的品质,对小麦籽种进行严格的筛选,提供优质的小麦籽种品种,从而能使农户放心的耕种。

农户购买小麦籽种时要注重质量评判标准,提高把关小麦籽种质量方面的意识 农户在购买小麦籽种的过程中,除了要从正规的种子公司购买小麦籽种以外,还需要认真查看所购买的种子袋上是否标有各种应有的许可证明,保证自己所购买的籽种全是正规渠道购买的正规产品,在品种购买来源上严格把关种子的质量。

3.2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方面的对策建议 针对北京市种粮农户对小麦籽种的田间保纯技术使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农机推广部门除了极力宣传小麦籽种生产技术的广度,还应该加强技术推广深度,组织农民学习专业技术,指导并鼓励农民在实际种粮过程中运用这项技术,提高小麦的生产质量。

3.3 生产后质量控制方面的对策建议 农技推广部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农户们在小麦籽种晾晒方面的问题,把握住小麦籽种在晾晒过程中因为晾晒方法的不规范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并对农户们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农户能避免因晾晒方法不正确而引起种子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张掖市玉米制种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掖市玉米制种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及 民乐 县 的部 分 地 区 。截 至 2 1 , 种企 业 已达 6 00年 制 0
对制种企 业设置了准入制度 , 有资质 、 资金雄 厚、 信誉 好的企业才能制种。制种企业每年经过市县 区行业监 督 准入 , 保证诚 信守约 , 但一些 无资质 企业还是 有租
多家, 制种面积达 6 .掖市玉米制种现状
张掖 市具有 典型 的大陆性 气候 , 海拔 高, 降水 量 少, 蒸发量大 , 相对湿度 小 , 玉米不易发生病 害。收获 季 节 的光热条件 对种子 的干燥脱 水极 为有利。生产 的玉米 种子子粒 饱满 均匀、 色泽光亮 、 发芽 率高。 由 于气候干燥 , 脱水快 , 该制种 区全部采用果穗 晾晒 , 保 证 了种子纯度。在种子贮 藏期 间 , 不会发生变质或生
23 种 子 企 业 的 整体 水 平不 高 . 虽然 张掖 市 2 1 年 0 1
国种子需求量的近 4 %, 5 产值 达 2 亿多元。2 1 年制 5 00 种玉米面积 6 万 h 所生产 的种子 9 %供 给外省 。 . 2 m, 9 张掖市玉米制种区主要分布在甘州区、 临泽县 、 台县 高
过分要求 和不平 等条件 一概满足 [ ] 3 o导致亩包产值 - 4 成本逐年增加 , 2 1 年的 10 ~ 9 0 由 00 8 0 10 元增加到 2 1 0 1
年 的 20 ~ 5 0 。 4020 元 22 长期 连 作 耕 地 污 染严 重 , 虫 害增 加 由于玉 米 . 病 制 种 全 部 实 行 地 膜 覆 盖 种 植 , 期 使 用 , 留 在 土壤 长 残
寸 种业 固
问与 讨 题 探
张掖 市玉米制 种 业 的现状 及 发展对策
王 斌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兰州 7 0 7 ) 300

搞好玉米制种生产试验强化管理措施提高产量

搞好玉米制种生产试验强化管理措施提高产量

DOI:10.19904/14-1160/s.2021.24.055搞好玉米制种生产试验强化管理措施提高产量姚前,杨志清,贾丽梅(张掖市丰乐种业有限公司,甘肃张掖734000)摘要:玉米品种自身特点、土地气候、生产管理等都会对制种产量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随着制种生产资料、人力成本、单位面积的不断上涨,玉米制种效益也逐年增长。

如果不能提高制种单产,种子生产成本将会进一步增长,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

因此企业必须弄清并解决制约玉米制种单产的因素,于大面积制种生产前在制种基地进行小面积制种生产试验,掌握品种特征、特性和生长规律,合理调节播期,使花期相遇授粉良好,通过严格的生产管理获得高产,降低种子生产成本,规避制种风险。

关键词:玉米制种;试验;管理措施;单产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4-0114-03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A玉米制种平均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种子生产成本的高低。

近年来,各项费用逐年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制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才能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制约种子单产的主要因素有品种自身特点、土地气候基础、田间投入及管理等。

在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制种双亲对光温反应的敏感程度、适应性、生长速度、综合抗性都会有一些差异,都会对制种产量形成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各公司选育审定的新品种数量逐年增多,每个新品种都要进行一定面积的制种生产,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一个新审定的品种在一个新的地区进行大面积制种生产前,应先进行小面积的制种生产试验,通过制种生产试验的观察记载,掌握双亲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合理调节花期,为大面积制种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从而获得高产,规避制种风险,因此玉米新品种制种生产试验必不可少。

1影响制种产量的因素1.1品种因素近年来,玉米新品种大多以复制改良为主,品种间的差异性逐步缩小,改良后品种间由于基因不同、性状差异,使得部分新品种杂交种后代表现良好,但制种有难度、产量较低、制种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在市场上销售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因此制种产量较低的品种应在选育过程中及时淘汰。

推进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思路措施

推进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思路措施

推进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思路措施李友强 姜振东(甘肃省种子总站,兰州730030)摘要:甘肃是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在制种基地发展中还存在建设标准化水平不高、去雄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及形势,提出发展思路措施,对做大做强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甘肃省;制种基地;发展;措施甘肃省从1978年起率先在河西走廊开展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发展总体经历了恢复调整、创新发展、优化提升3个阶段,发展过程中,甘肃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技术指导,优化发展环境,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种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玉米种业发展优势,推动国家级玉米种业基地建设全链条衔接、全要素提升,加快实现由制种大省向种业强省转变。

1 发展现状及成效1.1 制种基地优势进一步确立 甘肃玉米制种优势区河西走廊属灌溉农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天干而地不干”,所生产的玉米种子质量高,能满足单粒播种需求,深受省外市场青睐。

同时,经过多年的制种实践,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制种大县制定完善了基地管理制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制度保障。

目前,甘肃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21全省玉米种子生产面积约9.41万hm2,产种5.79亿kg,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2.0%和57.8%,90%以上种子销往外省,保障全国50%以上玉米大田种植用种,为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基地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创新基地建设模式。

建立了政府主导、村社承担、企业参与的基地建设模式,推行了“公司+村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基地与企业结合,完善了玉米制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制种农户稳定增收。

二是建设国家玉米制种基地项目。

投资5.7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41亿元,在临泽县等6县(区)改造完成玉米制种田2.02万hm2,配套建设渠、林、路,提高基础设施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基地“四化”水平。

浅谈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浅谈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5.7强化引导扶持一是实施项目带动,将河南省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创建项目向茶产业倾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县要把茶叶生产确立为朝阳性的特色产业,加大汇报和争取的力度,制定贴息、直补等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保证每年拿出一定规模的资金,对茶产业发展进行扶持。

三是整合项目资金,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农业项目资金使用原则,尽可能整合农业结构调整、农综开发、扶贫、土地整理、发展经济林、生态建设等项目资金,向茶产业倾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园生产基本条件。

同时,调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茶产业的参与热情,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金等投入到茶产业发展上来。

6小结综上所述,南阳茶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文化、环境和区位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坚持茶叶生产绿色化、产品品牌化,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和稳定的价值链,才能不断推进南阳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张掖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常年干燥少雨,蒸发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52.9h ,≥10℃的活动积温为2980℃,正常年份无霜期为152d ,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

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6.67万hm 2左右,全国50%左右的玉米种子产自张掖,供应3亿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

张掖杂交玉米种子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安全,在保障国家粮食和种业安全方面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近年来,张掖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深入推进农业“四个百万”工程,先后经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盲目扩张、稳步发展4个阶段的玉米制种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2020年全市落实杂交玉米制种面积6.38万hm 2,占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的41.5%,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

本文作者针对现阶段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建设现代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的做法和经验

建设现代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的做法和经验

科技支撑。修订完善标准化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 督促
企业科 学制定生产技 术规程 , 推广精量 播种 、 测土配
方施 肥 、 高效 节水 、 统 防统 治 、 联 合 收获等 集成 配套
技术 , 提高种子生产 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建立企
向经济实力强、 科技实力强 、 市场开拓能力强的 “ 三强” 企业倾斜 ; 优先 向在张掖市建设加工生产线 的企业倾 斜; 优先 向有 良好社会 信誉 、 制种款兑付及时 、 群众满 意程度高的企业倾斜 ; 优先 向有社会责任感 、 支持地方 发展并建立 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倾斜 。引进并扶持培
企业行为 , 开展种子企业 “ 重质量 、 受信用 ” 等级评估活 动, 使种子生产经营管理规范、 种子基地健康发展 、 市
场 秩 序 公 平 有 序 。 三是 落 实 资金 , 投 入 到 位 。采 取 加
大财政投入 、 整合涉农 项 目、 引进外力帮助等多种有效
措施 , 全 面加 强基 地 内农 田水 利 和生 态林 业 等 建设 , 有
械化” 示范基地 , 有力推动玉米制种产业转型升级。按
照企 业 +基 地 、 企 业 +专 业 合作 社 +基地 的模 式 , 充 分
效改善了基地的基础设施 。四是 明确主体 , 宣传到位 。 加大种子法律法规宣传和行 政执法力度 , 增强企业 和 制种基地农户的法律意识 、 质量意识 和诚信意识 , 营造 了依法生产、 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产业健 康发展的意见 》 、 《 关于进一步加强玉米制种基 地管理 的意见 》 等一 系列规范性 文件 , 严把市 场准入 关、 合 同签订关 、 质量控制关和利益分配关 , 有 效促进
了基 地建设 、 收费管 理、 质 量监管 、 合 同签订 等工作 。 成立 了市 、 县( 区) 种子行业 协会 , 充分发 挥协会在协 调、 服务 、 维权 、 自律方面 的作用 , 加强行业监管 , 规 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5
・—
● 一 - ・ — 卜- — h- - ~ - — - + -— ’ 一 一 — + _ - 一 . _ +
参考文献
[ 1 ] 东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东台市志 [ M] . 南京 : 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
社, 1 9 9 4
[ 2 ] 陈新 保. 阳新 县农作 物种质 资源普 查现状 与分析 [ J J . 中国种业 ,
2 产业推动措施
2 . 1 强 化 政 府 引导 , 培 育支 柱 产 业
- — 卜- + - + - + 一— + 一- — + 一 - — + 一 - — ● 一- + -+ -— ● 一一 - p - -— - 卜
1 . 3 品种研发能力

全市玉米制种企业 中, 育繁推
张掖 市 委 、 市
体 化 和开 展育 种研 发 的企 业共 2 3家 。其 中 , 育 繁
+ ~” ・ -一- — - 卜 -—+ -一— +_ — — 卜-— + 一”+ ”十

政府 高度 重视 玉米 种 子产业 发 展 , 立 足 区位优 势 , 抢
建议 [ J J . 中国种业 , 2 0 1 6( 3 ) :1 2 — 1 4 f 4 ] 东 台党史 地方 志办公 室. 东 台年 鉴 [ M] . 南京 : 江 苏人 民出版社 ,
1 产业发展现状
1 . 1 基地 生产 能 力 2 0 1 1 年 以来 , 张 掖市 杂交 玉米 种子基地面积基本稳定在 6 . 6 万 h m 左右 , 年 产 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均玉米制种纯收入 1 6 0 0 元 。种子产业本身效益和 对畜牧 、 包装 、 运输 、 机械加工 、 商业 、 建筑等关联产
力 达到 5亿 k g以上 。
1 . 6 种 子 品牌 效 应
2 0 1 3年 7月 , 张掖 市被农 业 部
正 式 认 定 为 国家 级 杂交 玉 米 种子 生 产 基地 , 标 志 着 张 掖 国家级 杂交 玉米 种 子生产 基地 正式 得 到 国家 确 认, 张掖 玉米 种 子 的品牌效 应进 一 步彰显 。
推 一体 化企 业 1 6家 , 具 有健全 的研 发机 构 和较强 的 研 发 能力 ; 地 方 本土 企业 7家 , 已研 发新 品种 4 1 个, 科技 创 新能力 和市场 核 心竞争 力 明显提 升 。
玉米杂交制种工作 ; 进入 8 0 年代 , 玉米制种 面积逐
年扩 大 , 开始 向区域化 、 专业化 、 订 单 化 方 向发 展 ;
2 0 1 6( 2 ) : 3 2 — 3 4
[ 5 ]张斌 . 秭 归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的初步成效
[ J 1 . 中 国种 业 , 2 0 1 6( 1 O) : 2 7 — 2 8
【 3 】 彭建平. 洞 口县第三次全 国农作物 种质资源普 查与征集的成效与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1 — 0 6)
9 O 年代中期 , 按照国家实施 “ 种子工程 ” 建设的总体
目标 , 种 子 生产 向现 代化 、 专 业化 、 社会 化 方 向发展 ; 进入 2 l 世纪 , 制 种 面积 迅 速扩 张 , 2 0 0 3年 以来 制 种 面 积 连续 多 年稳 定 在 4万 h m 以上 , 2 0 0 6年 达 到 历 史最 高 峰 7万 h m , 之后 有 所 回落 , 2 0 1 0年 以来 制种 面积 稳定 在 6 . 6万 h m 左 右 。2 0 1 6年 全市 落实 杂交 玉米制种 面积 7 . 1 4万 h m , 制种农户 1 1 . 4万 户 , 制
四化进程 ; 加强制度 落实, 强化基地监 管措施 ; 加 大政 策扶持 , 提 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 加强质量监 管, 确保 供种安全 ; 强化信 息公
开, 建 立执 法监 管平 台。
关键词 : 张掖 ; 玉 米产 业 ; 发展现状 ; 思路 ; 推 动措 施
早在 2 0世 纪 7 O年 代 中期 , 张 掖 市就 开 始 从 事
地 方 种 业
种面 积和 产值 再创 历史 新 高 。
1 . 4 基地监管能力 2 0 1 2 年9 月农业部办公厅 、 甘 肃省人 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 关于成立 国家级
种子基地( 张掖 ) 管 理 协 调 领 导 小 组 的通 知 》 , 随着 国家 级 种 子 基 地 ( 张掖 ) 建 设 管 理 协 调 领 导 小组 的 成立 , 为基 地 建设 提供 了坚 强 的组织保 障 , 张掖 种子 基 地 监管 上升 到 国家层 面 。 1 . 5 产 业效 益 玉米 制种 亩产 值从 2 0 0 7年 的 1 3 5 0 元, 增加到 2 0 1 3年 的 2 4 0 0元 。2 0 1 6年 全 市 玉米 制 种亩 产值 2 6 2 8元 , 总产 值超 过 2 8亿元 ; 全 市农 民人
业带动, 以及 解 决就业 、 节水 等直 接和 间接效 益共 计
约 5 0亿 元 。
米种子最高年份达到 4 . 5 亿 , 占全 国大 田玉米年
用 种量 的 4 0 % 以上 。
1 . 2 企 业 加 工能 力 目前 , 全市 共 有 玉米 种子 企 业 6 1 家, 1 6家 育 繁推 一 体 化 企 业进 驻 张掖 , 全 市 已建 成 现代 化 农 作 物 种 子 加 工 中心 2 0个 、 果 穗 烘 干 线 5 6条 、 子粒 烘 干 线 6 0条 、 加 工包 装 线 3 5条 , 加 工 能
寸 固 种业
地 方 种 业
张掖 玉米 制种产 业发展推动措施及思路
张文波 杨 勇
(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 张掖 7 3 4 0 0 0)
摘要: 通过 阐述张掖 玉米制种产 业发展现 状及 推动产业发展 的措施 , 提 出了发展 思路 是加 强基地建设 , 推进 玉米制种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