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渔业技术概论

合集下载

渔业创新技术与应用

渔业创新技术与应用
汇报人:
创新技术:采用新型捕捞设 备,提高捕捞效率
案例背景:某渔业公司面临 资源枯竭、成本上升等问题
应用效果:捕捞量提高20%, 成本降低15%
用案例
案例一:智能渔网
案例二:水下机器人
案例三:海洋牧场
案例四:渔场监测系统
案例五:渔获处理与保 鲜技术
案例六:渔业废弃物处 理技术
渔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案例
案例背景:某渔业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决定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进 行改造。
技术应用:该公司采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养殖环境的实时监 测、养殖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养殖产品的质量追溯等。
效果分析:通过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该公司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 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渔业创新技术与应用
汇报人:
渔业创新技术概述 渔业创新技术的应用
渔业创新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案例分析 实践经验与建议
渔业创新技术概述
定义与分类
渔业创新技术:指在渔业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 定义:包括但不限于养殖技术、捕捞技术、加工技术、保鲜技术等 分类:根据技术类型和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养殖技术、捕捞技术、加工技术、保鲜技术等 特点:高效、环保、节能、智能、可持续
国内:近年来,我国渔业创新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养殖技术、捕捞技术和加工技术等 方面。
国外:国外渔业创新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特别是在养殖技术、捕捞技术和加工技术等方面。
比较:国内外渔业创新技术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但国内技术发展迅速,有望缩小差距。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渔业创新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现代渔业管理基础知识指南

现代渔业管理基础知识指南

现代渔业管理基础知识指南1.现代渔业管理的核心概念现代渔业管理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产品质量提升为目标的系统性管理方法。

核心概念包括:(1) 可持续渔业可持续渔业强调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同时,实现渔业资源的长期稳定利用。

主要包括:•捕捞配额制度:设定科学的捕捞限额,防止过度捕捞•禁渔期和禁渔区:保护鱼类繁殖和幼鱼生长•选择性捕捞:使用合适的渔具,减少非目标物种的误捕•生态系统管理:考虑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渔业资源评估:定期评估鱼类资源状况,调整管理策略案例:青岛某渔业公司实施了基于生态系统的鲐鱼捕捞管理。

他们采用声呐技术精确定位鱼群,使用适当网目的渔网减少幼鱼误捕。

同时,严格遵守每年6-8月的禁渔期。

结果显示,实施两年后,该海域鲐鱼资源量增加了15%,渔获物的平均体型也有所增加,渔业产出实现了稳定增长。

(2) 精准水产养殖精准水产养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对水产养殖进行精确管理。

主要包括:•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自动投喂系统:根据鱼类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投喂量•疾病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疾病爆发风险•生长监测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监测鱼类生长状况•智能循环水系统:优化水体循环和净化过程案例:福建省某大黄鱼养殖基地引入了精准水产养殖技术。

通过安装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溶解氧、pH值、氨氮等指标。

当检测到水质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增氧设备或调节pH值。

同时,采用自动投喂系统,根据鱼类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调整饲料投放量。

实施一年后,大黄鱼的存活率提高了10%,饲料转化率提升了15%,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3) 渔业信息化管理渔业信息化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渔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全面优化的过程。

主要包括:•渔船监控系统:实时跟踪渔船位置和作业状态•电子渔获日志:记录和上报渔获数据•渔业大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渔业生产数据,辅助决策•水产品溯源系统:建立从捕捞到销售的全程追溯体系•渔业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水产品销售和营销案例:浙江省温州市建立了渔业大数据平台。

渔业概论1

渔业概论1

,5,渔区:沿海国为了行使渔业管辖权或养护渔业资源而建立的特别管辖区。
(1)为便于渔业管理、渔获统计和渔业资源调查评估而按一定范围划分的渔业生产水域单位。
(2)渔业生产集中的地区。
一般规定,除本国渔船外,外国渔船须经沿海国许可后才能在本国渔区内从事渔业活动。
,6,渔场:渔业Βιβλιοθήκη 把海洋经济鱼类和其他海洋经济动物比较集中,可以利用捕捞工具进行作业,且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海区称为渔场。
,4,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这一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
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可行使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主权权利、以及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的主权权利。
沿海国有下列事项的管辖权: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1名词解释
1,渔业:又称水产业,是人类开发、利用、人工培育和增殖水产经济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产业。主要以水产捕捞、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为主的一个生产体系。 广义的渔业还包括:渔船、渔具、渔业机械和仪器的制造、渔港建筑、水产品保鲜、贮藏、营销以及科研和情报信息等服务部门。 ,2,渔业水域:一般指适宜捕捞、养殖、增殖水生经济动植物以及水生经济动植物生殖、回游、索饵、越冬的水域。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 渔场类型划分的依据:水域的性质、地理位置、海洋环境特征、主要捕捞对象、鱼类生活阶段、主要捕捞作业方式。
7, 海洋捕捞业是利用各种渔具、渔船及设备捕捞海洋鱼类和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的生产行业。海洋捕捞业是传统海洋产业,是海洋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8,水产捕捞学:根据捕捞对象种类、数量及其分布习性和渔场、环境(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特点,研究、设计捕捞工具(渔具)和捕捞技术(渔法),达到捕捞目的的综合性学科,是水产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现代渔船技术装备概论课程

现代渔船技术装备概论课程

现代渔船技术装备概论课程学习资料浙江海洋学院二0一一年二月目录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和渔船装备问题探讨 (1)71.3米围网/拖网渔船的自动化鱼加工流水线 (7)PLC在船用输送装置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0)发展壮大舟山群众远洋渔业的思考 (15)国内外吸鱼泵研制现状 (21)国内外吸鱼装置概况 (25)射流式吸鱼泵关键技术研究及设计 (27)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36)机帆船舷侧滚筒式液压起网机的研究设计 (42)我国渔船捕捞装备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50)我国渔业机械化之发展与展望 (53)渔船捕捞机械和鱼品加工机械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67)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和渔船装备问题探讨刘身利(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北京100032)摘要:从中国远洋渔业创业发展25年艰难实践的经历、国际渔业管理制度日趋严格的形势和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任重适远的角度,客观总结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经验,研究当前整个产业遇到的紧迫问题,追踪国外渔船装备技术发展的新情况,简述加快我国渔船装备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产业民远发展规划和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角度,代表从业企业为政府政策导向、管理重点和产业发展战略方而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远洋渔业; 渔船装备; 探讨中图分类号:S97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80(2010106-66-051远洋渔业发展情况及渔船装备现状根据2008年底远洋渔业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有远洋渔业企业105家,从业人员6万人,年捕捞量116万t产值首次突过白亿,达102亿元,合法持证远洋渔船1 457艘。

远洋渔业生产主要分布在三大洋和23个国家海域32个项目。

1. 1远洋渔业发展情况简介1.1.1大洋性渔业主要以生产金枪鱼、鱿鱼和竹荚鱼作业为主。

2008年全国新增大洋性生产渔船20艘,投产总船数达680余艘,在渔船数量、产量和效益方面,已接近或超过远洋渔业整个总量的一半。

我国渔业科技发展总论

我国渔业科技发展总论

我国渔业科技发展总论(一)现状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里,科学技术将获得高速发展,每一项科学技术的突破,过去要用多年,几十年,而今只要十几年、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进程和步伐,要有所作为,有所发展,要为我国水产业的持续发展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并在世界科学技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位置。

建国后,特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水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

近20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0.5%,超过世界年均增长率6.8%的发展速度。

1998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906万吨,其中捕捞产量1724万吨、养殖产量2182万吨,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

从1995年起,我国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1998年人均水产品31公斤,超过世界人均水平10公斤以上。

我国水产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所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我国水产业的科技进步率目前已达到48%左右。

这些重大技术突破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海带和紫菜的人工育苗技术,电厂余热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贻贝采苗和养殖技术,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扇贝人工育苗技术,池塘大面积综合高产养鱼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大水面“三网”(网箱、网围、网栏)养鱼和资源增殖、施肥综合配套养鱼技术,暴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等,为我国水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0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16亿,食物安全保障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头等大事。

水产品是人类重要的蛋白源,它对减轻我国因人口增长对粮食带来的压力和在提高我国人民健康素质中将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作用。

水产科学技术作为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保障21世纪我国水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应该做些什么和应遵循什么原则?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民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国内外渔业科技

国内外渔业科技

捕捞技术的研究进展
捕捞技术
捕捞技术是渔业科技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在捕捞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利用声呐和 GPS等技术提高捕捞效率和准确性;发展可持续捕捞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捕捞装备
随着技术的进步,捕捞装备也在不断更新。例如,大型拖网、深海捕捞装备等新型捕捞装备逐渐普及 ,这些装备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捕捞效益。
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渔业机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机械性能不稳定、能耗高、维护成本高。
解决方案
研发高效节能的渔业机械,提高机械性能和稳定性;推广智能化和远程监控技术,降低 维护成本;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渔业信息化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要点一
挑战
要点二
解决方案
信息化水平低、数据共享不足、信息化应用范围有限。
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渔业从业者的信 息素养与技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国内外渔业科技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养殖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养殖环境恶化、病害频发、种质退化。
解决方案
推广生态养殖,利用微生物制剂改善 养殖环境;研发新型疫苗和药物,有 效防治病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培 育抗逆性强、生长快的优良品种。
捕捞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捕捞过度、捕捞能力不足、捕捞成本高。
机械安全可靠
加强渔业机械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保障作业 安全。
渔业信息化的未来展望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渔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 输速度与质量。
渔情信息共享
建立渔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通 互享。

现代渔业技术概论.共83页

现代渔业技术概论.共83页
现代渔业技术概论.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现代渔业技术概论.

现代渔业技术概论.

• 一、渔业、现代渔业 • 二、世界渔业的发展历程 • 三、国外渔业科技发展的贡献和挑战
一、渔业、现代渔业
(一)渔业( fishery )
水产业(aquatic product industry)
1、何谓渔业?
• 定义1: – 是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 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部门。
(2)渔业技术的分类
• 按产业 • 按学科
按产业主要划分四大类
① 水产养殖技术 • 是为进行水生生物繁殖、养殖和增殖生产而设计、研制和
开发的设备、设施、产品及其操作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
术、养殖条件的设施和设备以及养殖环境的技术改造等。
② 水产捕捞技术 • 是为从水域获取天然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而进行 的水产捕捞技术。
(二) 现代渔业
1、现代渔业发展观的产生 2、现代渔业研究进展 3、现代渔业的概念界定及特征探究 4、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及其形成机制 5、现代渔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二)现代渔业
1、现代渔业发展观的产生
从历史角度,可把渔业划分为原始渔业、传统渔业和现代
渔业三个发展阶段。
作为特定学科的术语,“现代渔业”则始于21 世纪开端
备设施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逐渐形成一个与 其他产业日益融合的多元化和多功能渔业体系。
• 现代渔业的特征研究
a. 现代渔业的特点是渔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渔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渔业发展新途径和新 领域的不断开拓、渔业管理现代化。 b. 现代渔业具有四个特征:理性地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依 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用科学的方法对渔业实施有效管理。 c. 现代渔业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产业链条长;技术先进;功能多样、形式多种。 d. 现代渔业的特征为: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先进科技广泛使用;功能、目标的多元性;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e. 现代渔业明显的特征是: 技术特征———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 经济特征———存在明确的分工,并且以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共同发展; 管理先进性特征———能够理性地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现代渔业技术概论
A Panorama of Modern Techniques in Fishery
40学时(理论课) 2学分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现代渔业技术概论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渔业的影响以及新技术在捕捞、养殖、水产品加工和渔业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渔业出现了几大变化:渔业资源开发逐步走向管理型和可持续利用;渔业生产由捕捞天然资源转向以人工增养殖为主导;养殖生产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世界渔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

现代渔业技术概论是渔业领域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领域主干课程。

其先修课程主要有: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域生态学、水产养殖学、捕捞学等。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渔业各领域的影响,了解海洋管理新体制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渔业管理和水产品加工、贸易的影响,掌握世界渔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发展新动向,并应用于渔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服务与推广中。

三、课程教学大纲与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
0.1 新技术革命对渔业的影响
0.2 渔业生产新趋势
第1章渔业资源(4学时)
1.1 渔业水域类型
1.2 渔业资源的特征
1.3 渔业资源评估技术
第2章海洋捕捞(4学时)
2.1 海洋渔业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2.2 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
2.3 捕捞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发展趋势
第3 章海水增养殖(8学时)
3.1 海水增养殖技术和方法
3.1.1 鱼类养殖技术与方法3.1.2 虾类养殖技术与方法
3.1.3 贝类养殖技术与方法3.1.4 藻类养殖技术与方法
3.1.5 海水增殖技术和方法
3.2 海水增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4 章淡水增养殖(12学时)
4.1 淡水养殖方式及发展趋势
4.2 江河湖库增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4.3 淡水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4.3.1 水质处理技术4.3.2 饲料与投饵技术
4.3.3 养殖品种及遗传改良技术4.3.4 病害控制技术
第5 章水产品加工与保鲜(4学时)
5.1 水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
5.2 水产品保鲜技术
5.3 水产品综合利用
第6 章渔业经济(4学时)
6.1 渔业的地位
6.2 水产品国际贸易
第7 章渔业研究与管理(2学时)
7.1 渔业研究与教育
7.2 国际渔业管理
7.3 国际渔业合作
四、课程组织形式
本课程包括自学与课堂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为考试,包括笔试(60%)和课程论文(40%)两部分。

六、教学参考书目及网站
主要教学用书
1. 自编讲义
参考文献
1. 国外渔业概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主编
2. 世界各国和地区渔业概况,
3. 水产资源经济比较
4. 渔业工程技术,吴万夫编著
学习网站
1. 中国水产科技信息网:/
2. 中国水产网:/
3. 中国渔业政务网:/
4. FAO, Fisheries: /fi/default.asp
5. 世界各大渔业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网页,如:
/Main/Default.asp
/home/en/default.asp
/main/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