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大作业

合集下载

关于现代通信技术作文

关于现代通信技术作文

关于现代通信技术作文
哎哟,现在的生活节奏真是嗖嗖的快,通信技术就像是个隐身
的小精灵,无处不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咱们的生活。

就说手机吧,简直就是口袋里的万能小助手,随时随地都能和人聊天、看新闻、
买东西,简直太方便了!
社交媒体这块儿,也是让人惊叹不已。

以前想和朋友聊两句,
还得写信等回信,现在可好,一个视频通话,就像面对面聊天似的,感觉特亲切。

别说地球两端了,就算是火星人,也能随时和你打个
招呼,这技术真是牛!
还有工作这块儿,现代通信技术简直就是神器!远程会议、在
线协作,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现在轻松搞定。

团队里的成员,
无论在哪里,都能实时沟通,一起讨论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5现代通信原理大作业选题

5现代通信原理大作业选题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作业——模拟毕业设计1. 防盗与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制作2. AT89S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3.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式转速里程表的设计4. 基于GSM短信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5. 公交车汉字显示系统6.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7. 直线电机方式的地铁模拟地铁系统制作8. 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9.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10. 基于CPLD的步进电机控制器11. 全自动汽车模型的设计制作12. 单片机数字电压表的设计13.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14. 计算机比值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15. 模拟量转换成为数字量的红外传输系统16. 基于单片机的居室安全报警系统设计17. 全自动立体停车场模拟系统的制作18. 电话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制作19. 分立式生活环境表的研究与制作(多功能电子万年历)20. 高效智能汽车调节器21. 蔬菜公司恒温库微机监控系统22. 无人监守点滴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23. 超声波倒车雷达系统硬件设计24. 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25. IC卡预付费煤气表的设计26.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27.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28.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设计29. 基于单片机的简单数字采集系统设计30. 大型抢答器设计31. 新型出租车计价器控制电路的设计32. 500kV麻黄线电磁环境影响计算分析33. 单片机太阳能热水器测控仪的设计34. LED点阵显示屏-软件设计35. 双容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36. PN结(二极管)温度传感器性能的实验研究37. 微电脑时间控制器的软件设计38. 学校多功能厅音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9. 利用数字电路实现电子密码锁40. 无线表决系统的设计41. 频率合成器设计42. 数字式人体脉搏仪的设计43. 现代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探讨44.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检测45.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46. MOSFET管型设计开关型稳压电源47. 电子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48.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温度计设计49. 智能仪表用开关电源的设计50. 遥控窗帘电路的设计51. 双闭环直流晶闸管调速系统设计52. 三路输出180W开关电源的设计53. P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54.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55. 基于单片机89C52的啤酒发酵温控系统56. 基于MCS-51单片机温控系统设计的电阻炉57.简易数字电子称设计58. 单片机与PC串行通信设计59. 下棋定时钟设计60. 温度测控仪设计61. 数字频率计62. 数字集成功率放大器整体电路设计63. 数字电容表的设计64. 数字冲击电流计设计65. 数字超声波倒车测距仪设计66. 路灯控制器67. 扩音机的设计68. 交直流自动量程数字电压表69. 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70. 简易调频对讲机的设计71.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设计73. 多点数字温度巡测仪设计74. 家用对讲机的设计75. 流速及转速电路的设计76. 基于单片机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设计77. 新型洗浴器设计78. 无线智能报警系统79. 8×8LED点阵设计80. 智能定时闹钟设计81. 数字音乐盒设计82. 数字温度计设计83. 数字定时闹钟设计84. 数字电压表设计85. 计算器模拟系统设计86. 定时闹钟设计87. 电子万年历设计88. 电子闹钟设计89. 单片机病房呼叫系统设计90. 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的设计91. 自动车库门的设计92. 简易远程心电监护系统93. 自行车车速报警系统94. 智能饮水机控制系统95.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96. 多用定时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98. 鸡舍电子智能补光器的设计99. 电子指南针设计。

现代通信技术作业

现代通信技术作业

1、简述IP电话的工作原理,优点及关键技术。

IP电话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语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编码、压缩和打包,然后通过Internet 网络传输,到接收端则相应进行拆包、解压、译码和数模转换,从而恢复出语音信号。

IP电话是利用基于路由器/分组交换机的IP数据网进行传输,由于Internet中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传递数据包,不独占电路,并且对语音信号进行了很大的压缩处理,因此IP电话占用带宽小,再加上分组交换的计费方式与距离的远近无关,大大节省了长途通信费。

IP电话的关键技术有:语音压缩技术、静噪抑制技术、回声抵消技术、语音抖动处理技术、语音优先技术、IP包分割技术、V oIP前向纠错技术。

2、分组交换的特点及应用⑴将需要传送的信息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加控制信息后分发出去,采用存储转发方式,有差错控制措施;⑵基于统计时分复用方式,⑶连接为逻辑连接(虚连接);⑷资源利用率高,共享信道;⑸有时延,实时性差,不能保证通信质量;一般用于数据交换,但也可用于分组话音业务;当节点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可构成分组交换网3、简述ATM技术的基本原理ATM技术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发展而成的,本质上是一种高速分组传送模式。

ATM传送模式将语音、数据及图像等所有的数字信息分解成长度固定(48字节)的数据块,并在各数据块前装配地址、丢失优先级、流量控制、差错控制信息等构成信元头(5字节),形成53字节的完整信元。

ATM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方式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元汇集到一起,在一个缓冲器内排队,然后按照FIFO的原则将队列中信元逐个输出到传输线路,从而在传输线路上形成首位相接的信元流。

在每个信元的信头中含有虚通路标识符/虚信道标识符(VPI/VCI)作为地址标志,网络根据信头中的地址标志来信元的输出端口转移信元。

4、试比较CDMA和GSM系统。

CDMA 是扩频通信技术上的无线通信技术。

其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通信行业类】现代通信网概论作业精编

【通信行业类】现代通信网概论作业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现代通信网概论作业光传送网关键技术及应用随着传送网络承载的主要客户类型由语音转向数据的变化,基于光同步数字体系(SDH)以VC-12/VC-4为带宽调度颗粒结合点到点波分复用(WDM)多波长传输的网络结构面临着严峻挑战。

首先是数据业务量大导致传送带宽颗粒产生的低效适配问题,如对于路由器的千兆比以太网(GE)或10GE接口,若采用目前典型结构来传送,则需要多个VC-12/VC-4通过连续级联或虚级联的方式来映射,适配和传送效率显著降低。

其次是WDM网络的维护管理问题。

目前的WDM网络主要检测SDH帧结构的B1字节和J0字节等开销[1],对于信号于WDM网络传输中的性能和告警等功能检测较弱。

最后是WDM网络的组网能力问题。

WDM 网络目前仅仅支持点到点或者环网拓扑,于光域基本没有或支持有限的组网能力。

因此,针对这些需求,国际电联(ITU-T)基于光域数字处理尚不成熟的技术现状,从1998年左右开始提出了基于大颗粒带宽进行组网、调度和传送的新型技术——光传送网(OTN)的概念,同时持续对于关联标准进行了规范,截至到目前已经规范了网络结构[2]、网络接口[3]、设备功能接口[4]、管理模型[5]和抖动[6]等。

OTN技术是综合了SDH和WDM优势且考虑了大颗粒传送和端到端维护等新需求而提出且实现的技术,关联规范同时涵盖了未来全光网的范畴,是光网络极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技术,将于后续的网络中逐渐引入和应用。

1.光传送网的技术特征OTN技术继承了SDH和WDM技术的诸多优势功能,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

(1)多种客户信号封装和透明传输基于ITU-TG.709的OTN帧结构能够支持多种客户信号的映射,如SDH、异步转发模式(ATM)、以太网等。

目前对于SDH和ATM可实现标准封装和透明传送,但对于以太网则支持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GE客户,OTN尚未规范具体的映射方式,各设备厂家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GE客户透传,导致客户业务无法互通,同时由于10GE接口的规范完成晚于OTN标准框架规范,OTN对于10GE的透明传送程度有所差异,目前ITU-T提出了2种标准方式和3种非标准方式[7],解决了点到点透明传送10GE的问题。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作业(合集5篇)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作业(合集5篇)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作业(合集5篇)第一篇:《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作业《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作业1、噪声:所谓噪声可以笼统的称为随机的,不稳定的能量2、均匀量化:所谓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均匀量化:ADC输入动态范围被均匀地划分为2^n份。

均匀量化的好处就是编解码的很容易,但要达到相同的信噪比占用的带宽要大。

现代通讯系统中都用非均匀量化,把输入信号的取值域等间隔分割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

3、调制:把消息“作用”(例如,让信号的幅度随着消息信号的强弱而变化)到载波信号的某个参数上,使得该参数随着消息的变化而变化,于是,载波信号就会“携带”上需要传送的消息。

这就是调制的概念。

4、光纤通信:所谓光纤通信技术,即以光纤为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光学纤维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

5、蓝牙:简单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及计算机等领域的无线传输技术。

蓝牙(Bluetooth)原是十世纪统一丹麦的国王的名字,现在这个名字意在同意无线局域网通讯标准。

第二篇:现代通信技术概论·江苏理工学院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论文学习《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的体会与认识【摘要】:现代通信技术是一门很热的技术学科,也是一门很难但是很重要的一门技术。

无论在正常的生活中,还是高端的国家级航海航空中,你发现处处都用了通信技术。

最近不久的神舟十号上天,与天空一号对接,在太空里的宇航员怎么与地面的控制中心对话,以及王亚平的太空授课信息怎样传到地球,种种通信告诉我们要学好通信技术是当今大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

【关键字】:通信;短波;微波;卫星;光纤;计算机【Abstract】: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as a hot technology, is also a difficult but very important door technology.In normal life, a high-end state-level navigation in the air, one finds everywhere are us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Recent Shenzhou tenth soon went up, docked with the sky, in space, the astronauts and ground control Center dialog, and to Wang Yaping space session information how it falls on the Earth, various communication telling us to lea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today's University students will learn in a course 【Keyword】:correspond;shortwave;microwave;satellite;computer 正文:现代通信的概述通信的定义是是将含有信号的消息从一方传到另一方的过程,例如语言消息,文字消息,图像消息,数据消息等。

现代通信技术作业

现代通信技术作业

信源编码的原理、方法、优缺点以及应用1.信源编码的原理信源编码是一种以提高通信有效性为目的而对信源符号进行的变换,为了减少或消除信源剩余度、提高符号的平均信息量而进行的信源输出符号的变换。

具体说,就是针对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的统计特性来寻找某种方法,把信源输出符号序列变换为最短的码字序列,使后者的各码元所载荷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同时又能保证无失真地恢复原来的符号序列。

信源编码是提高通信有效性为目的的编码,通常通过压缩信源的冗余度来实现,也有部分熵压缩编码。

冗余度压缩编码是一种可逆压缩,经过编译以后可以无失真的恢复,熵压缩编码是不可逆编码。

信源编码理论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基础是信源编码的两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分别是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和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是数字信号编码的基础,即离散信源编码的基础;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是模拟信号编码的基础,即连续信源编码的基础。

信源编码是信息本身的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适应信道的特征的编码。

编码的目的是为了优化通信系统,使通信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佳,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2.信源编码的方法信源编码采用的一般方法是压缩每个信源符号的平均比特数或信源的码率。

即同样多的信息用较少的码率传送,使单位时间内传送的平均信息量增加,从而提高通信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剩余度、提高符号平均信息量的基本途径有两个:①使序列中的各个符号尽可能地互相独立;②使序列中各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尽可能地相等。

前者称为解除相关性,后者称为概率均匀化。

比较经典的信源编码主要有香农编码、费诺编码、哈夫曼编码,这些都是可实现唯一可译变长编码的方法。

其他方法都是这些经典方法的变形和发展。

所有这些经典编码方法都是通过以短码来表示常出现的符号这个原则来实现概率的均匀化,从而提高信息载荷效率。

游程编码也是一种信源编码,香农编码、费诺编码、哈夫曼编码主要针对的是无记忆的信源编码,当心源有记忆时上述编码效率不高,这时游程编码会更有效,游程编码属于限失真编码,理论上,游程编码可以从1到无穷,但要建立游程长度和码字之间的一一对应的码表表关系是困难的。

现代通信技术(习题解答)

现代通信技术(习题解答)

常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日 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 们将探讨其中的2G、3G、4G和 5G等关键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 了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电话等 服务,这一技术对于连接全球的 通信至关重要。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通过使用光纤作为 传输介质,实现了高速、长距离 和低损耗的通信,我们将了解其 工作原理和应用。
HTTP协议
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 于在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 输信息。
SSL证书
SSL证书用于加密和保护网络通信, 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网络安全与隐私
1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攻击的过程。
2 隐私保护
隐私保护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我们将探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现代通信技术(习题解答)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的现代通信技术习题解答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 讨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常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 通信协议、网络安全与隐私等方面的内容。
基本概念
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本节中,我们将介绍通信的定义、通信系统的组 成部分,以及一些常见的通信术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传输速度
光纤通信技术能够提供超高 速的数据传输速度,远远超 过了传统的铜线传输。
光信号传输
光纤通过光信号的传输实现 信息传递,这种方式不会受 到电磁干扰,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
光纤应用领域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信、互联 网、医疗、军事等各个领域 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信协议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通信概论第七章通信概论习题试卷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通信概论第七章通信概论习题试卷
《通信概论》第 7 章习题
பைடு நூலகம்
1.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称为( ) A.天波 B.地波 C.空间波 D.散射波
一、填空题
1.微波通信可分为模拟微波通信和
两类。
2.可以沟通干线上两个方向之间通信的微波站称为( ) A.终端站 B.分路站 C.中继站 D.枢纽站
2. 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
作为载波并采用中继(接力)方式在 3.电磁波在电离层会产生( )
地面上进行的无线电通信。 3. 将微波中继站放在人造卫星上时,便形成了
系统。
A.干涉 B.反射 C.折射 D.散射
4. 卫星通信实际上是
技术与空间技术的结合。
5.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
两部分组成。
6. 卫星通信按卫星的种类及卫星的运动方式分为
和非同步
三、判断题
1. 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绕地球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对地球
相对静止,又称为静止轨道卫星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2、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距地球约 36000km,约三颗卫星即可以覆盖全
7. 微波通信的直线传播也称为______________传播。
球。( )
8. 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_____________km。
3、微波通信采用的信号传输方式是接力传输。( )
9. VSAT 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同步卫星的高度高于同步卫星的高度。( )
10. 卫星通信频率的窗口是__________________频段。
5、铱星系统属于同步卫星通信系统。( )
11. GPS 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卫星覆盖的重叠区域,信号传输质量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大作业课题名称:对光纤通信的认识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班级:电子1班对光纤通信的认识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

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1光纤通信技术历史与发展现状1960年,第一台相干振荡光源——红宝石激光器问世,世界性的光纤通信研究热潮开始。

而真正为光纤通信奠定基础的是1970年研究出的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标志着光纤通信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的是197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进行的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实验。

此后,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光纤从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0.85um发展到1.31和1.55um,传输速率从几十发展到几十。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产业的形成,光纤价格不断下降,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初期的市话局间中继到长途干线进一步延伸到用户接入网,从数字电话到有线电视(CATV),从单一类型信息的传输到多种业务的传输。

1995年以来,为了解决超大容量、超高速率和超长中继距离传输问题,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研究对象。

DWDM光纤通信系统极大地增加了每对光纤的传输容量,经济有效地解决了通信网的瓶颈问题。

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商用的DWDM系统传输容量已达400Gbit/s。

以10Gbit/s为基础的DWDM 系统已逐渐成为核心网的主流。

DWDM系统除了波长数和传输容量不断增加外,光传输距离也从600km左右大幅度扩展到2000km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波分复用技术从长途网向城域网扩展,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应运而生。

CWDM的信道间隔一般为20nm,通过降低对波长的窗口要求而实现全波长范围内(1260nm~1620nm)的波分复用,并大大降低光器件的成本,可实现在0km~80km内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因而受到运营商的欢迎。

目前光纤已成为信息宽带的主要媒质,光纤通信系统将成为未来国家基础设施的支柱。

2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光纤接入网是高速信息流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技术。

在光纤宽带接入中,由于光纤到达位置的不同,有FTTB、FTTC、FTTCab和FTTH 等不同的应用,统称FTTx。

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

我国从2003年起,在“863”项目的推动下,开始了FTTH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迄今已经在30多个城市建立了试验网和试商用网,包括居民用户、企业用户、网吧等多种应用类型,也包括运营商主导、驻地网运营商主导、企业主导、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和政府主导等多种模式,发展势头良好。

不少城市制订了FTTH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有的城市还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FTTH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FTTH应用中,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

P2P技术主要采用通常所说的MC(媒介转换器)实现用户和局端的直接连接,它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接入。

目前,国内的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FE或GE的带宽,对大中型企业用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接入方式[1]。

3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光纤通信系统的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

就损耗而言,光纤的损耗也很小,中继距离很长,而且误码率很小。

重量轻,体积小也是光纤相对电缆通信的一大优点。

光纤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也很好,在抗闪电雷击等干扰有着很好的性能。

光纤还有保密性好,泄露小的优点。

此外,光纤的原材料是石英,在地球的存储量可以说是取之不尽,这可以节约金属材料。

由于有如此多的优点,所以光纤通信目前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有(1)通信网,包括全球通信网(比如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底光缆和跨越欧亚大陆的洲际光缆干线),各国的公共电话网,各种专用通信网,特殊通信手段(如石油、化工、煤矿等部门易燃易爆环境下使用光缆,以及飞机、军舰、潜艇、导弹和宇宙飞船内部的光缆系统);(2)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3)有线电视网的干线和广域网;(4)综合业务光纤接入网,分为有源接入网和无源接入网,可实现电话、数据、视频及多媒体业务综合接入核心网,从而提供各种各样的社区服务。

4光纤通信的新技术1) 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是指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用于放大信号的一种放大器。

半导体光放大器有体积小,容易与其他半导体器件集成的优点,但缺点是性能和光偏振方向有光,器件与光纤耦合损耗较大,而光纤放大器的性能与光偏振方向无关,器件与光纤的耦合损耗很小。

2) 光波分复用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在发送端经合波器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

光波分复用能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同时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节省线路投资,降低器件的超高速要求,有着高度的组网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3) 光交换技术所谓光交换技术,是指通信网络中,交换功能采用的是全光交换的技术。

目前大多数通信网络中,交换器件还是电子交换,故而限制了通信网络的最高传输速率的提高。

而光交换技术则是全光通信的关键技术。

4) 光孤子通信光孤子是经光纤长距离传输后,器宽度保持不变的超短光脉冲。

利用光孤子作为传输载体,能够是传输距离达到上万千米,甚至几万千米。

5) 相干光通信技术在发送端,采用外调制方式将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与一本振光信号进行相干耦合。

相干光通信技术可以提高系统信道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5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通信网是向着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发展的。

未来的光纤通信会向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发展,全光网络是光纤通信所追求的目标。

各种光纤通信的新技术飞速的发展,推进了光纤通信发展的整体进程,光纤通信的飞速发展,必将对整个电信网和信息产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今社会对通信的依赖越来越大,通信行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故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光纤通信仍然是国内通信行业的一个重要的投资和发展方向,光纤通信将会出现一个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

1)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从过去20多年的电信发展史看,网络容量的需求和传输速率的提高一直是一对主要矛盾。

传统光纤通信的发展始终按照电的时分复用(TDM)方式进行,每当传输速率提高4倍,传输每比特的成本大约下降30%~40%;因而高比特率系统的经济效益大致按指数规律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在持续增加的根本原因。

目前商用系统已从45Mbps增加到10Gbps,其速率在20年时间里增加了20O0倍,比同期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度增加速度还快得多。

高速系统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业务传输容量,而且也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和多媒体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目前10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全世界安装的终端和中继器已超过5000个,主要在北美,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

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

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

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鉴于上述应用的巨大好处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统发展十分迅速。

预计不久实用化系统的容量即可达到1Tbps的水平。

3)实现光联网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

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连接设备(OXC)均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前者已投入商用。

实现光联网的基本目的是:1)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2)实现网络扩展性,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3)实现网络可重构性,达到灵活重组网络的目的;4)实现网络的透明性,允许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5)实现快速网络恢复,恢复时间可达100ms。

鉴于光联网具有上述潜在的巨大优势,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研。

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高潮[2]。

4)新一代的光纤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信网正开始向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而构筑具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是下一代网络的物理基础。

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

5)光接入网过去几年间,网络的核心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换,还是传输都已更新了好几代。

不久,网络的这一部分将成为全数字化的、软件主宰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网络。

而另一方面,现存的接入网仍然是被双绞线铜线主宰的(90%以上)、原始落后的模拟系统。

两者在技术上的巨大反差说明接入网已确实成为制约全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唯一能够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长远技术手段是光接入网。

接入网中采用光接入网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和故障率;开发新设备,增加新收入;配合本地网络结构的调整,减少节点,扩大覆盖;充分利用光纤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建设透明光网络,迎接多媒体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