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加热炉烘炉及开车方案

合集下载

加热炉烘炉方案要点

加热炉烘炉方案要点

首钢伊犁钢铁有限公司棒线材车间改建850带钢生产线推钢式加热炉项目烘炉方案编制:审核:批准:xxxxxxxx有限公司2014年11月10日目录一、前言二、编制依据三、点火前确认项目四、烘炉操作五、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六、烘炉方案附图一、前言本说明书是为首钢伊犁钢铁有限公司棒线材车间改建850带钢生产线推钢式加热炉首次烘炉所编制的,在加热炉温度低于200℃的情况下,冷却水、汽化系统可以不投入使用。

烘炉是第一次对新建或大建后炉子进行点火作业。

本说明书内容仅供参考。

业主可结合实际经验和具体情况予以修整。

二、编制依据1、工业炉运行规程jb/t10354-20022、加热炉汽化冷却装置设计参考资料3、最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运行与检测常用数据及标准规范速查手册4、工业炉设计手册5、加热炉原理与设计6、工业炉设计基础7、我公司100多座推钢式加热炉烘炉经验三、点火前确认项目1.加热炉炉内压满钢坯。

2.加热炉烘炉操作的生产人员培训完毕,具备上岗条件,做好事前教育和组织分工等工作。

3.加热炉机械设备(装料炉门、出炉门)安装及调试完毕,工作正常。

4.汽化冷却系统冲洗、试压完毕,系统投入运行正常。

5.水冷系统冲洗、试压完毕,系统通水运转正常。

6.燃烧系统管道吹扫试压完毕,煤气管道30kPa压力试压,每小时内压降小于或等于1%7.燃烧系统控制阀门调试完毕,各阀门动作自如;风机试运转超过8小时合格,可以随时投入使用。

8.炉坑排污系统可以投入使用(炉底污水可以排至旋流池),排水系统运转正常。

9.燃烧系统、汽化冷却系统、水冷系统的生产操作阀门挂牌完毕,标识正确清楚。

10.加热炉电源(含备用电)、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净环水(含事故水)、浊环水、软水(含事故水)、压缩空气、氮气等生产介质供应正常,符合设计要求。

11.加热炉煤气总管上的电动蝶阀、截止阀、气动调节阀、快速切断阀完全关闭,并将外网混合煤气送至加热炉煤气总管阀门前(生产厂负责),混合煤气的压力、热值保持稳定,符合设计要求。

合成氨装置开车工艺流程优化小结

合成氨装置开车工艺流程优化小结

合成氨装置开车工艺流程优化小结本文对合成氨装置开车工艺流程的优化进行研究,运用低变炉升温流程优化、工艺冷凝液流程优化以及放空气流程优化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进行优化,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全面优化了合成氨开车工艺流程。

标签:合成氨装置;开车工艺流程我国合成氨生产能耗整体较高,目前能源形势严峻,有较高的环保要求,所以合成氨公司要对节能环保问题引起重视,把节能环保推进工作当中。

在本试验厂运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运用低能耗、加压催化转化工艺生产合成氨。

这几年来,本厂这一装置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开车阶段耗时长、开车过程中耗费天然气量大成本高、开车过程中耗费精制水较高以及废水排放达不到标准等等。

所以此次采取了三方面的优化,通过实验说明,满足了合成氨装置开车的要求,完成较好。

此次研究对之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具有参考意义。

1 低变炉升温流程优化低变炉升温过程中会耗费很大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大量时间来进行,在工作期間如果低变鼓风机出现了问题不能正常运行,那工作也就不能继续进行,这就需要改进系统工艺流程。

对氨泵要做到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加强对低变炉升温流程的监控和操作流程的管理,在出现操作失误的时候,第一时间解决,减少不必要的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成本费用;中央控制要严格的执行工艺操作的各项指标,尽可能的避免超压超温的情况发生;对生产车间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各个岗位员工的防毒设备是否完好,并对每位车间员工进行防毒面具等防毒设备的操作培训,做好本阶段的人身安全工作;每位车间操作员工应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

经过这一系列的优化措施后,低变炉升温流程中,低变炉不但可以同时和转换系统进行共同升温,而且还可以单独进行升温。

由此在开车时低变炉就无需使用空压机来进行单独的升温,经实践证明,此方案是行之有效的,且工作稳定。

2 工艺冷凝液流程优化按照原来的合成氨装置开车流程,从开车至将工艺冷凝液输送到水处理系统中需要耗时八小时左右,耗时间过于长,所以为了节省开车的时间,本厂采取了几项措施对工艺冷凝液流程进行了优化。

合成氨试车方案

合成氨试车方案

年产40万吨合成氨厂103-J试车方案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合成氨分厂目录第一部分:目的、条件1 编制依据2 还原目的3 具备的技术要求和条件第二部分:透平单机试车1 开车前准备及检查2 试车操作程序和步骤3 暖管4 冷凝器和抽气系统投入运行5 冲转第三部分:合成气压缩机与透平联锁试车1 联动试车的目的2 联动试车的人员组织3 联动试车应具备的条件4 103-J缸体置换5 试验6 联动试车的准备及检查7 透平-压缩机联动试车8 正常停车9 103-J不正常现象和事故处理10 正常维护11 试车所需物资、工器具准备12 安全防护器具、劳保用品准备13 转速升速曲线图14 安全注意事项第一部分:目的、条件1 编制依据103-J透平驱动的离心式压缩机说明及PID图2 试车目的对机组所有机械设备,电、仪、装置及其工艺管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在试车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积极处理,为联动试车和化工投料开车创造条件,作好准备。

3 试车应具备的技术要求和条件3.1试车应具备技术要求:3.1.1 103-JAT:压气机级数: 2 级功率: 13792Kw正常转速 10850 r/min超速停车 11718-11935r/min第一临界转速 6700 r/min入口压力: 10.2 MPa正常温度: 440.5 ℃排气压力: 3.9 MPa密封蒸汽压力: 0.45 MPa3.1.2 103-JBT:压气机级数: 6 级功率: 7500Kw正常转速 10850 r/min超速停车 11718-11935r/min 第一临界转速 6400 r/min入口压力: 3.83 MPa正常温度: 321.1 ℃排气压力: -87 KPa密封蒸汽压力: 0.0703 MPa 3.1.3 103-J高压缸:压气机级数: 8级功率: 6160Kw正常转速 10850 r/min第一临界转速 5300 r/min出口流量: 516449Nm3/hr进口压力: 6.52MPa进口温度: 7.9℃出口压力: 13.5MPa3.1.4 103-J低压缸:压气机级数: 9 级功率:()Kw正常转速 10850 r/min第一临界转速 5500r/min入口流量: 122000m3/hr进口压力: 2.47MPa进口温度: 37.9℃出口压力: 6.92MPa出口温度: 172.2℃3.1.5 油系统:润滑油压力: 0.2MPa.G调速油压力: 0.985MPa.G润滑油总管温度 40℃润滑油回油温度 70 ℃3.1.6 振值:径向振动:25.4μm黄灯报警50.8μm红灯停车报警位移:±254μm黄灯报警±635μm红灯停车报警3.2 机组已安装完毕,经“三查四定”检查验收合格,土建施工竣工资料交工验收资料齐全。

高炉大修开炉烘炉方案

高炉大修开炉烘炉方案

高炉大修开炉烘炉方案一、烘炉的目的1、使高炉耐火材料砌体内的水分缓慢蒸发,并得到充分加热。

2、使整个炉体设备逐步加热,得到充分膨胀,避免生产后因剧烈膨胀而损坏。

二、高炉烘炉应具备的条件1、热风炉烘炉完毕,已具备正常生产条件。

2、高炉、煤气清洗系统必须经过试压检查,试漏合格达到规定要求。

3、鼓风机具备正常生产条件并连续运转8小时以上。

高炉所有的风、水、电、汽、气等能源介质,特别是氮气系统要满足正常生产条件,各阀门开关灵活,关闭严密。

4、控制计算机系统,控制可靠,各项参数、功能、画面显示,均达到设计和竣工验收标准,并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高炉仪器仪表运转正常,灵敏可靠,各电讯设备、声光信号完备,达到规定要求。

5、供料系统、矿槽系统、水系统、煤气系统,经过空载联合试车,满足正常生产要求。

三、安装铁口、渣口导出管,做泥包操作1、安装铁口导出管、做铁口泥包的安全保障条件(1)热风炉支管盲板阀关闭,热风炉停止烧炉。

(2)弯头与鹅颈管接合面插好盲板。

(3)倒流休风阀处于开启状态。

(4)热风炉的冷风阀、混风阀、冷风大闸及热风阀处于关闭状态。

(5)高炉煤气切断阀处于关闭状态。

放风阀处于放风状态。

(6)重力除尘器放散阀、清灰阀处于全开位置。

(7)燃气车间的荒煤气盲板处于关闭位置。

(8)炉顶喉口盲板插好。

(9)卸下两个风口中套,以备进人。

(10)进入炉内工作时,必须有煤气防护人员按规定进行煤气检测。

2、安装风口导向管、铁口煤气导出管,做铁口泥包操作(1)铁口导风管用Φ159mm的钢管制作,长6000mm。

(2)安装时,用炮泥和浇注料封严。

(3)风口安装Φ108mm导风管。

(4)安装导风管及铁口做泥包后,按拟定的风口配置上好风口中套及风口小套。

四、烘炉前的准备工作1、铁口泥包制作完毕,进风系统安装完毕且严密可靠。

2、除尘器排灰阀关严。

3、高炉本体及各冷却设备(1)高炉冷却壁系统、风口各套均提前8小时通水运转,通水量分别为:高炉冷却壁系统:正常水量的1/2 风口大套、中套:正常水量的1/4风口小套:正常水量热风阀、倒流休风阀:正常水量齿轮箱正常水量(2)气密箱冷却炉顶温度不大于300℃,气密箱温度小于70℃,气密箱温度可用水冷加少量氮气控制。

烘炉的方案及具体步骤

烘炉的方案及具体步骤

烘炉的方案及具体步骤1 烘炉的目的:烘炉是每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砌筑完成后投运前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因为新砌筑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墙采用了大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保温浇注材料作为炉子的内衬材料来防止敷管的磨损和热量的散失。

特别是采用绝热炉墙结构的炉子在保温浇注料施工过程中,存有大量水份。

如果在锅炉投运前不把保温浇注材料中的游离水烘干烘透,而直接投入运行后炉墙内的水份就会受热蒸发使其体积膨胀而产生一定压力,致使炉墙产生裂缝,变形损坏严重时造成炉墙大面积脱落。

所以在投运前应根据不同炉形的结构耐磨耐火保温材料的用量及炉墙的实际厚度来制订详细的烘炉曲线和操作措施。

同时烘炉还可使炉墙耐磨耐火材料产生物理化学反应提高材料强度,使其砌筑体永久稳固。

以便锅炉在高温下能安全正常;长期满负荷运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因此一个好的烘炉方案和烘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炉子今后的正常运行,必须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循环流化床锅炉烘炉过程可分为低温烘炉、中温和高温烘炉三个阶段,本烘炉方案主要是针对施工后的低温烘炉阶段即第一阶段烘炉(以下称烘炉),目的是除去耐磨耐火浇注料的游离水和结晶水。

低温烘炉结束时,在不影响中温烘炉的情况下,配合煮炉工作。

中温烘炉结束时,视具体情况,尽可能提高循环物料的温度。

煮炉结束后,进行高温烘炉同时配合主蒸汽管路吹扫工作。

2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2.1 锅炉经过合格的水压试验。

2.2 汽包的空气门和过热器疏水门开启。

2.3 锅炉上水至略低于正常水位。

2.4 准备好烘炉用的燃料和炉料。

2.5 将炉本体和烟风道上的人孔、检查孔封闭。

2.6 参与烘炉人员应熟悉烘炉工艺及锅炉运行规程。

2.7 绘制烘炉曲线图(耐火材料厂家提供)。

3 锅炉烘炉的必备条件3.1水压试验完成。

3.2排气和放水管道已达到正常使用条件。

3.3所有水和蒸汽管道吊架已正确安装完毕。

3.4烟道、风道门孔安装完毕。

3.5吹灰器孔临时性封堵。

3.6锅炉本体保温完毕。

合成氨装置快速开车问题探讨

合成氨装置快速开车问题探讨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2 2 期 20 0 6年 6月
Ch m ia g n 工 n 计 in C m mu ia i n e c lEn 化e r 设 De g o i eig s通 讯 n c t s o
V 13 o 2 o.2N .
J n2 0 u .06
张振 伍
李开建
( 河南 省中原 大化集 团有限责任公 司, 河南 濮 阳 4 7 0 度 、 时间及 低变炉 最佳 升温 时间 , 并加 设合
成塔催化剂的 自热均衡设计等措施 , 可以节约开车时 间 , 减少经济损失 。 关键词 : 合成氨装置 ; 快速开车 ; 均衡设计 自热
的 目的 。
减少 一 次化 工投 料 的增 加 量 , 加化 工 投 料频 率 增
l 冷 态 下 一段 炉 系统 的开 车
冷态下, 一段炉系统开车是合成氨装置开车的重
要 环节 。原 方案 冷态 下一 段炉 升 温是 在 0 2空 气 压缩
和 次数 , 样 对 于 一段 炉 出 口温 度 的控 制 来 说 , 就 这 也
力低 , 借助放空复位对压缩机 影响也小 , 而且一旦复
4 吸 收塔 、 甲烷 化 炉 的充 压 时机
测 温 仪 最 低 测 量 范 围 6 0 , 说 明 炉 管 没 超 过 0 %) 这
60 0 %热点 ; 同时我们用眼观察炉管均为黑色 , 有发 没
现烧 红过 热管 , 明不 存 在 局 部 过 热 现 象 。在 0 说 2开 启 后 , 没对点 着 的烧 嘴 产 生 大 的影 响 , 以 方 法 很 也 所 好, 也大 大缩 短了 开车 时间 。
3 低 变炉 最佳 升 温 时 间
通 过 多次 的 开 车 我 们 发 现 , 二 段 炉 加 空 气后 , 在 随着高 变 炉床 层温 度 逐 渐 升 高 , 变 炉 出 口 C 高 O含 量 下降很 快 , 二段 炉 出 口温 度 升 至 9 0 时 , 变 炉 当 0% 高

化工企业氨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氨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氨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氨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工艺巡检1、根据操作记录表项目,按时检查,及时记录各种数据。

2、每15分钟检查一次系统各压力、温度情况。

3、每30分钟检查一次各氨冷液位等压吸收塔液位。

4、每30分钟检查一次循环机运转情况。

5、每5小时各油分排油一次。

6、每8小时检查一次水冷淋洒和溢流情况。

7、每周对水冷进行清理一次。

8、每周各氨冷排污一次。

二、开车、停车操作(一)正常开车1、开车前的准备(1)检查各管道、阀门、电器仪表完好正常,准确无误,处于开车状态。

(2)与供水、供电及有关岗位部门联系作好开车准备。

2、开车前的置换(1)系统未经检修处于保压状态的开车不须置换。

(2)系统如进行卸压检修的开车,须先进行吹净气密试漏和进行置换,置换要按方案进行。

3、开车(1)系统未经检修处于保压状态下开车。

A、微开补气阀,让系统缓慢充压至5.0-7.0Mpa(升压速率为0.4Mpa/nis分钟),待系统压力略高于合成塔压力后开启合成塔进口阀。

B、按正常开车步骤启动循环机,开启系统近路及循环机近路阀,气体打循环。

C、启动电加热器,根据催化剂层温度上升情况,逐渐加大功率,并相应加大循环量。

D、触媒层计温情况,采用调节电加热功率,及系统循环量的方法调节。

E、升温速度40-50度/时。

F、当触媒层温度大于200度后开启水冷,大于300度后开启氨冷,并且氨分开始放氨。

G、触媒温度升起后根据温度情况,逐渐减少电加热功率,直到切电转入正常生产。

H、升温中如遇循环机跳闸,应立即切断电源,以免烧坏电加热。

(2)系统卸压检修后的开车系统卸压检修后经吹净气密、置换合格后按照上述开车步骤进行。

(二)停车1、紧急停车本岗位所属设备发生首火、爆炸、停水、停电、大量漏气、漏液氨、外工段需要紧急停车的情况下,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1)立即停止补气。

(2)关死各放氨、加氨阀,以防止高压气冲入低压设备。

(3)停循环机。

2、短期停车:(1)停止补气。

加热炉烘炉方案

加热炉烘炉方案

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轧钢厂步进式加热炉工程烘炉方案编制审核批准2019年6月19日目录1 烘炉目的 (3)2 烘炉组织机构 (3)3 烘炉 (3)4 烘炉的技术程序 (4)5 烘炉后的操作 (9)6 烘炉过程中各种参考数据的记录 (10)7 注意事项 (10)8 安全措施 (10)9 烘炉事故预案 (12)1.烘炉目的目的是为了把炉体筑炉材料中的游离水和结晶水排除干净,并逐渐升温到炉子工作温度,使耐火材料(主要是浇注料)发生化学变化,达到设计强度和使用寿命要求。

烘炉是投产前的重要环节,烘炉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炉体的使用寿命。

由于大量采用耐火浇注料筑炉,筑炉后又没有一个较合理的自然干燥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当延长低温区的保温时间并严格按照烘炉曲线进行烘炉,才能保证炉体耐火材料少产生裂纹、剥落或崩塌。

尤其在600ºC以下低温阶段要缓慢升温,并有足够的保温时间。

2.烘炉组织机构:烘炉由迁安轧一钢铁集团公司轧钢厂具体操作,上海嘉德公司对技术进行总负责,烘炉的操作人员为加热炉调火工,调火工负责按要求做好烘炉过程中的各项操作,主要包括:送煤气操作、点火操作、烘炉操作及烘炉期间数据记录以及对加热炉整体系统的检查等,所有操作必须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烘炉领导小组成员:组长扈恩征副组长王德军李海军成员:杨兆民、杨志、玄兆栓、葛东、赵雪峰、高怀忠、扈凯、上海嘉德公司马振英、杜彦鹏施工单位张永涛、孔伟光、孔祥涛3.烘炉本次烘炉采用高炉煤气式烘炉器烧嘴、蓄热烧嘴相结合的组合烘炉方式。

即先由室温用高炉煤气式烘炉器烧嘴按烘炉曲线升温,并进行保温,当炉温升至650ºC 时启动蓄热式烧嘴进行烘炉操作。

加热炉在加热炉两侧炉墙共设置了2个高炉煤气式烘炉烧嘴。

在煤气主阀门前设置一根烘炉煤气管线通到加热炉,供烘炉使用(烘炉结束后立即关闭烘炉煤气阀门)。

烘炉时人工调节煤气阀的供给量按照烘炉曲线升降温度,直到600ºC 保温结束,炉温达到650~700ºC 再开启炉体蓄热烧嘴继续升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热炉烘炉及开车方案一、烘炉方案及说明1.加热炉在砌筑完毕、投入生产之前必须实施烘炉作业。

2.加热炉的烘炉应在炉衬施工结束及组织验收后进行。

不能及时烘炉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烘炉的目的:为了排除耐火浇注料中所含的表面吸附水和结晶水,防止在炉子升温时发生水分的急剧蒸发导致对炉衬的破坏,从而保障炉子结构在高温下趋于稳定以使炉子正常运行。

4.本加热炉烘炉特点:本加热炉以耐火浇注料、耐火纤维混合结构为主。

炉底、下部炉管下部支架向火面、烟囱及过渡段为耐火浇注料组成,炉墙由耐火陶瓷纤维衬里组成。

由于纤维炉衬不含水分,且抗热震和机械震动性能良好,可不需烘烤而能直接投入生产。

因此本炉烘炉的重点应在耐火浇注料结构的部位。

5.烘炉前的准备工作为使烘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烘炉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5.1烘炉前,对于具有耐火浇注料的内衬,必须按规定养炉完毕,使之获得必要的强度。

5.2烘炉前应对炉膛内、烟道、烟囱进行详细检查,将砌筑安装过程中可能带进的杂物清理干净。

5.3烘炉前应打开全部门类、烟囱挡板使炉子自然通风至少达三天以上。

5.4各门类的安装应完善,启闭灵活严密。

5.5烟囱挡板调节系统应开关自如,挡板贴合面泄漏率低。

挡板开度的全开全闭位置应有明显标记。

5.6检查并确认辐射段管组及其对外连接管线及与之相关阀门的安装合格。

5.7确认燃烧器安装准确,符合相关要求,与之相配的燃料气管线的连接应可靠,调节装置应灵活有效。

应对燃烧器进行全面吹扫、清理、试漏等准备工作,确认无堵塞、泄漏。

5.8检查并确认燃料气管线的安装,相关的阀门应严密,开关灵活。

5.9烘炉前应将有关工艺管道清理、吹扫干净。

5.10检查所设置的热电偶、压力表应安装完好,效校验指示准确,量程符合要求。

5.11所有与炉子有关的机械和设备应调试完毕,达到设计要求。

动力电源与照明电源的供给安全有保证。

5.12联系用的通讯工具、信号装置应准备就绪,清晰无故障。

5.13辐射段管组所应用的蒸汽已接通。

5.14燃料气气源供给应有保证,并符合供气技术指标。

5.15烘炉操作必备工具、点火工具,高温手套等器具应准备齐全。

5.16安全保护措施得当,消防救护装备应符合相关要求。

5.17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能采取应对措施,妥善处理。

6.烘炉曲线烘炉是炉子投入生产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烘炉必须按烘炉曲线进行,烘炉过程中,应测定和绘制实际烘炉曲线。

烘炉曲线中的温度应以辐射室出口烟气温度为准。

本加热炉烘炉曲线见下图。

7.烘炉点火7.1燃料气进系统前,关闭进各燃烧器的阀门(阀门应严密无泄漏),检查总阀门和分阀门是否关闭严密,防止漏入燃料气;打开燃料气放空阀,关死四组燃烧器进口阀(其进口阀要用调节阀,虚扣小于1/5圈,开车前要进行打压,不允许有微漏),对燃料气管道进行置换,合格后切换燃料气,并由燃烧器前放空,取样分析应使燃料气成分合格、且氧含量0.5%为合格,关闭放空阀,见流程简图。

7.2用一次压力自调阀,控制调节阀后压力为0.5-0.6Mpa。

(注意燃料气管道的导淋阀门,放净燃料气冷凝水,无水后再关死)。

7.3把开工加热炉烟道挡板和燃烧器进风门全开,通风15分钟,置换积存在炉膛内的可燃性气体(或用吹扫蒸汽吹扫炉膛),打开看火孔及烟囱挡板,炉膛内和烟囱取样口取样作气体成份分析,02> 20% (视环境空气氧含量定),爆炸性气体CO+f W 0.5%为合格(连续分析三次均合格可视为合格)。

7.4关闭开工加热炉人孔、看火孔等,调整烟囱挡板开度(〜1/3左右),以控制炉膛出口负压为20〜30Pa。

7.5开燃料气入口总阀,引燃料气至烧嘴前第一道阀门,为防止回火,调节阀后燃料气压力大于0.3MPa。

7.6点火时,点火人员要佩戴好防护器具,注意安全,眼睛不要直视火嘴,防止回火伤人。

7.7点火前电仪表解除开工加热炉自控装置,待系统稳定后再投入自动。

7.8开工加热炉共有四组燃烧器,每组燃烧器进风分一次、二次供风,可单独进行调节。

一次风是总燃烧空气中,首先与燃料混合的空气,二次风是为了补充一次空气的不足向燃烧供给的辅助空气,在不脱火的情况下,应尽量开大一次风。

7.9点火时,先开启两组燃烧器(对角),根据升温(还原)需要,再适当增开第三、四组燃烧器;关死两组(对角)燃烧器进风百叶窗,打开并调好烟囱翻板至〜1/3 左右,对另两组燃烧器打开一次风进风(下边)挡板至〜1/3左右,二次风进风(上边)挡板至〜1/2左右,调节开工加热炉底部压力(PIAS0929)达-200Pa〜-300Pa (两组百叶窗挡板开度一定要一致)。

7.10将长明灯(长明灯兼做点火火把)从燃烧器中抽出,先开火源后开燃料气将长明灯点燃,用长明灯进风旋钮调节火焰大小,火焰稳定后将长明灯从燃烧器底部插入燃烧器并固定好,使长明灯置于主燃料气喷嘴上方,长明灯正常燃烧5〜10分钟后,再打开主燃料气阀点燃主火焰,根据燃烧的情况和升温速度要求,适当调节主燃料气阀门、调节一、二次风进风挡板的开度,控制开工加热炉出口烟气氧含量在 2.0〜4.0% (每一小时分析一次)。

7.11在点火过程中,若点不着火,应立即关掉全部燃料气阀;严禁不置换再点火。

7.12火点着以后,操作工不能马上离开,以防燃烧器突然缩火;一旦灭火,立即关闭全部燃料气阀,再重新置换炉膛并分析合格后再次点火。

7.13为保证燃烧器运行安全,长明灯(小火)应在燃烧器运行的全部时间内一直点燃,不得熄灭。

7.14当增开燃烧器的数量时,严禁使用相邻的火焰或长明灯引燃需新增的燃烧器;禁止同时进行点燃两个以上燃烧器的操作。

8.烘炉注意事项8.1烘炉期间,应仔细检查加热炉各部分的变化,如:配对法兰及阀门的连接、弹簧吊架升降状态等,均应作详细记录。

发现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尽早处理。

8.2烘炉温度应以辐射室出口烟气温度为准。

8.3当辐射室烟气出口温度达50C时,在暖炉24h后可伴随加热炉一起升温。

8.4在对流室烟气入口温度达130〜150C,将蒸汽送入盘管。

8.5.烘炉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炉膛出口温度,随时注意观察其他各检测点出口温度,同时要求升温缓慢,随炉膛温度上升,炉管内蒸汽通入量应相应增加。

8.6.烘炉过程中,为保持炉膛受热均匀,要求火苗不长、不飘、不扑到任何一根炉管,任何一面炉墙,炉膛明亮清晰,烟道气透明无色,不冒黑烟,炉膛始终保持负压。

8.7.烘炉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炉子的燃烧情况做到能及时调整,比如:炉膛不清晰,打开看火门火焰向外扑,贝【J恰当打开烟道挡板保持炉膛负压;如火焰发飘,呈暗红色则需要恰当加大风门;若火焰发白,则配风量太大,应关小风门。

8.8.烘炉过程中,应做好记录,炉子各检测点每半小时巡检一次,偏离点要及时调整确保温度分布均匀对称。

每小时记录一次各点温度和炉膛负压。

同时要表明何时增减点火嘴。

8.9烘炉曲线以辐射室温度为准,不得擅自更改烘炉曲线,遇到问题若无法处理尽量保持原状并及时向车间部门汇报。

8.10同一位置的各测温点应尽量平衡,如差距较大时,可相应调节对应火嘴,同时可避免火焰扑炉管,要经常检查监视各炉管出口介质温度,严防超温。

火嘴在点燃后又熄灭或者主火嘴在5秒尚未点燃,应立即关闭燃料调节阀及手阀,同时进行蒸汽吹扫5~10分钟。

8.11点火时不要面对看火孔,点火孔,检查时身体要偏离看火孔,防止回火伤人。

8.12.火嘴风门、挡板的调节不能太快,严格控制以防回火伤人。

8.13如突发事件停气,应关闭风门和气阀,等待重新点火。

二、加热炉开车方案及操作要点1、开工加热炉开车准备工作1.1操作用的工具、器具准备齐全,便于现场取用;安全保护措施、消防、救护装备符合要求。

1.2已完成烘炉,检查合格。

若烘炉距开车时间较长,还应按规定封炉保护。

1.3开车前应对炉膛内、烟道、烟囱进行详细检查,将杂物清理干净,炉内衬完整无损、各门类的安装应完善,启闭灵活严密。

1.4开车前应打开开工加热炉的全部门类、烟囱挡板使炉子自然通风至少达三天以上。

1.5烟囱挡板调节系统应开关自如,挡板贴合面泄漏率低;挡板开度的全开、全闭位置应有明显标记。

1.6检查开工加热炉所设置的热电偶、压力表的安装情况,处于完好有效状态,量程符合要求。

1.7接好动力电源、照明电源及临时照明电源,所有与开工加热炉有关的机械和设备应调试完毕,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1.8准备好联络用的通讯工具、信号装置,确保无故障。

1.9当合成系统压力充到2.0MPa后即按循环机操作规程,启动循环机,系统打循环,系统压力充压到3.5MPa,循环10min。

1.10合成塔尾部保护气阀全开;用系统副线调节FIR0902流量(塔入口主阀)到350000Nm/h ;关死开工加热炉近路阀,打开开工加热炉工艺气进口阀,调节FIR0906流量(零米副线)达35000Nm3/h。

2、开工加热炉开车升温曲线按开车曲线开车是开工加热炉投入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开车必须按开车曲线进行,开车曲线中的温度以辐射室出口烟气的温度为准。

本开车加热炉开车曲线见下图。

2.1根据开工加热炉的升温要求,画好理想的升温曲线张贴在专用的图板或控制室墙上,开工加热炉开车升温期间将实际的温度曲线标示在图中,以作实际与理想升温曲线的温度对比,提供开车、升温操作的参考依据。

幵车曲线时间5)3、开工加热炉的开车点火3.1燃料气进系统前,关闭进各燃烧器的阀门(阀门应严密无泄漏),检查总阀门和分阀门是否关闭严密,防止漏入燃料气;打开燃料气放空阀,关死四组燃烧器进口阀(其进口阀要用调节阀,虚扣小于1/5圈,开车前要进行打压,不允许有微漏),对燃料气管道进行置换,合格后切换燃料气,并由燃烧器前放空,取样分析应使燃料气成分合格、且氧含量0.5%为合格,关闭放空阀,见流程简图。

3.2用一次压力自调阀,控制调节阀后压力为0.5-0.6Mpa。

(注意燃料气管道的导淋阀门,放净燃料气冷凝水,无水后再关死)。

3.3把开工加热炉烟道挡板和燃烧器进风门全开,通风15分钟,置换积存在炉膛内的可燃性气体(或用吹扫蒸汽吹扫炉膛),打开看火孔及烟囱挡板,炉膛内和烟囱取样口取样作气体成份分析,20% (视环境空气氧含量定),爆炸性气体CO+H<0.5%为合格(连续分析三次均合格可视为合格)。

3.4关闭开工加热炉人孔、看火孔等,调整烟囱挡板开度(〜1/3左右),以控制炉膛出口负压为20〜30Pa。

3.5开燃料气入口总阀,引燃料气至烧嘴前第一道阀门,为防止回火,调节阀后燃料气压力大于0.3MPa。

3.6点火时,点火人员要佩戴好防护器具,注意安全,眼睛不要直视火嘴,防止回火伤人。

3.7点火前电仪表解除开工加热炉自控装置,待系统稳定后再投入自动。

3.8开工加热炉共有四组燃烧器,每组燃烧器进风分一次、二次供风,可单独进行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