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案新部编本_简笔画小动物

小学美术教案新部编本_简笔画小动物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r \・教案(小学美术与手工)课题:简笔画一小动物教时:1课时教学对象:小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易掌握的简笔画,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2.教会孩子们用简单流畅的线条和基本的几何图形来概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培养绘画的基本功底;3.通过贴近生活的简笔画图案,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引导他们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生活的美好;4.让孩子们能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启发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简笔画小动物的技巧,准确把握形状和特点。

2、熟悉并掌握简笔画技巧,自己用简笔画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四、我手画我心(10分钟)1、 引导孩子们自己画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鼓励他 们用自己的方式和对动物平时的印象创作新的 形象。

2、 画完之后,展示作品,如果台下的同学说得出那 是什么动物,就给予表扬,画的不好的给予鼓励。

3、 挑选优秀作品贴在墙上。

五、 作业布置(1分钟)下一次课,请同学们自己回去观察并画一种蔬菜或 水果. 六、 轻松一刻(剩下时间)根据课堂表现,时间充足高年级讲故事,低年级讲 小故事或者教儿歌。

(如纪旳妙对惊乾隆、阿里巴巴和四 十大盗)教学内容教三、跟我学画画 ( 20分钟)1、 开始教学生画小动物,从简单的教起。

(如蜻蜓 和鱼)2、 教学生画三种不同的小动物,画第三种(如蜜蜂) 时用不同画法。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动(如猜谜、讲故事)中也能增长知识。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设计【新教材】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设计【新教材】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设计【新教材】一、教材背景这本教材是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的美术教材,采用了新部编人教版教材体系。

本册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丰富的绘画技巧和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主题:1. 基本线条的绘画技巧。

2. 基本色彩的运用和混合。

3. 自然界的形状和图案观察与描绘。

4. 静物的观察与绘画。

5. 人物形象的描绘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观察绘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研究模仿和描绘。

2. 创意绘画: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自由绘画和创作实践。

3. 艺术欣赏:介绍经典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五、评价方式1. 学生作品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了解其基本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2. 学生表现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观察、创作、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

六、教学计划本教案设计结合每个教学主题,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流程和活动安排,帮助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七、教学资源本教材配套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绘画素材、评价模板等,方便教师教学使用。

八、教学反思每节课后,教师应该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设计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安排表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安排表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安排

目标
本学期的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第一单元:基本图形与色彩
1. 基础知识
- 认识常见的基本图形:圆、方、三角形等
- 研究常用的基本色彩:红、黄、蓝等
2. 活动安排
- 观察和描绘周围环境中的基本图形
- 制作简单的彩纸拼贴作品
- 用基本色彩完成简单的彩绘作品
第二单元:人物形象的表现
1. 基础知识
- 研究人物的基本形象特征:头、身体、四肢等- 探索人物表情和动作的表现方式
2. 活动安排
- 观察和描绘周围人物的形象特征
- 制作简单的人物立体造型作品
- 通过绘画表达不同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第三单元:自然风景的描绘
1. 基础知识
- 研究描绘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天空、山水、植物等
- 探索不同绘画技法的运用
2. 活动安排
- 观察和描绘不同自然风景的元素
- 制作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 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风景
评估方式
本学期的美术评估主要以作品展示和学生的参与程度为主要依据,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展示和讨论,鼓励学生彼此欣赏和交流。

注意事项
- 学生需要准备齐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 老师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示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 学生应充分参与美术课堂活动,积极表现和展示作品
以上是本学期美术教学的安排表,请学生和家长们密切关注,积极参与,共同享受艺术的乐趣!。

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时间告诉我》教案新部编本

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时间告诉我》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湘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时间告诉我》教案———制作钟表一.教材分析《时间告诉我》活动一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等来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时钟的造型,构成,发展演变,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钟表,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钟表的制作:教学难点:钟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协调性。

(将钟面巧妙的设计在造型中)。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是否齐全,为上好这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导入欣赏钟表1.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影片,想看吗?2.(想看)那就仔细看吧。

(播放影片)请大家回想一下,影片里面出现最多东西是什么?(钟表)钟表是我们最常见的日用品,它每天都告诉我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时间告诉我》(板书标题)《时间告诉我》(三)引导启发知识讲解1. 音乐伴奏,带领大家走进钟表店,欣赏古老的钟表和现代的钟表,同时教师讲解两者的特征。

(课件出示幻灯片)2.想一想,钟表是由那几部分组成?(出示幻灯片)3.生回答,教师总结:钟表示由钟面,指针,刻度组成。

4. 做游戏,出示各种设计不够完美的钟表,使学生巩固钟表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避免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单元教材分析本文对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进行分析,共计六个单元,包括《发现色彩的美》、《发现线条的美》、《水墨画与书法》、《发现形状的美》、《发现光影的美》和《自然与生活的美》。

1. 《发现色彩的美》单元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认识基本颜色和色彩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通过创造性的绘画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2. 《发现线条的美》单元本单元通过观察线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线条的各种特点和表达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绘制线条作品,培养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水墨画与书法》单元本单元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通过示范和练,启发学生对水墨画和书法的兴趣。

通过欣赏和创作水墨画与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发现形状的美》单元本单元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各种形状和造型。

通过绘制和装饰形状作品,培养学生感知形状的能力和创作能力。

5. 《发现光影的美》单元本单元通过观察光线和阴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光影的美。

通过绘制光影作品,培养学生对光影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6. 《自然与生活的美》单元本单元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为创作主题,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知与理解。

通过创作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以上为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单元教材的简要分析。

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发展自己的艺术技巧和创造力,培养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在欣赏和创作中体验艺术的乐趣。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第一课:认识色彩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颜色,包括红、黄、蓝、绿等;
2. 掌握基本的涂色技巧,如填充、涂抹等;
3.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
1. 通过观察和猜测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颜色;
2. 利用图画比较、颜色混合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不同颜色的变化;
3. 给予学生涂鸦绘画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激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
2. 正式教学:
- 展示红、黄、蓝、绿等颜色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出颜色名称;
- 进行颜色比较活动,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颜色的变化;
- 引导学生涂抹纸上的颜色,让他们尝试填充和混合颜色;
3. 巩固练:提供一些简单的图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进行涂鸦绘画;
4. 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与同学分享自己绘画的心得。

教学资源
- 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
- 纸张、彩色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颜色的认识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3. 收集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扩展
1. 继续探索其他颜色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画作中的色彩运用,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参与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绘画才华。

>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彩色纸的用途和特点。

2.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教材: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让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讨论剪纸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二、讲解 (10分钟)1.教师简要讲解彩色纸的用途和特点。

2.教师示范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纸、剪纸等。

三、实践操作 (30分钟)1.教师发放彩色纸和剪刀等材料。

2.让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由剪纸创作。

3.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四、展示和评价 (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2.教师和同学评价作品的美感和创意。

3.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五、总结 (5分钟)1.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再次强调剪纸的美学价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布置作业 (5分钟)1.要求学生在家继续进行剪纸创作,并写下自己的剪纸心得。

2.下节课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剪纸作品来互相展示交流。

教学反思:这节课采用了简单的剪纸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了解彩色纸的用途和剪纸的基本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需要巡视指导,指出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在展示和评价环节,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画线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运用直线、曲线、折线等基本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纸、彩铅笔、色彩纸、剪刀等。

- 教学过程:1. 通过图片展示和口头讲解,向学生介绍线条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种类的线条。

2. 让学生模仿教师画出直线、曲线、折线等线条。

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创作一幅具有线条美感的作品。

4.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线条的基本概念,培养了线条感知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涂色彩-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涂色技巧,能够独立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彩色纸、彩铅笔、颜料、画笔、水杯等。

- 教学过程:1. 通过图片展示和口头讲解,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色彩知识和涂色技巧。

2. 让学生模仿教师运用彩色纸和彩铅笔进行简单的涂色练。

3. 引导学生运用颜料和画笔进行彩绘,创作一幅具有色彩美感的作品。

4.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涂色技巧,培养了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依次类推,根据课本内容编写其余课程教案)总结:部编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涵盖了基本的线条绘画、涂色彩、造型创作等内容。

通过这些教案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美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培养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课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水资源有关资料,小组一块海报板,彩色纸、绘画工具、剪刀、固体胶等。

(教师)水资源破坏相关资料,宣传板报范例,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各种创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引入。

(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2)引入新课。

2.艺术作品的欣赏。

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图片、生活用品上的花纹等),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3.综合探索实践。

(1)出示图标:猜猜这是什么标志?(认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2)节水,有必要吗,教师叙述一组数据和出示一组图片: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人。

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人数为300万——400万人。

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为水所困。

全世界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没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一起来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学习制作板报:出示一板报范例,观察发现板报的内容是怎样安排的?怎样突出主题?用了哪些不同的形式?(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制订宣传方案,合理分工:有目的地筛选已有的资料,有主题的补充制作添加资料,共同解决以下问题:①选择哪些关于水资源的资料?②采用那些形式?③怎样使宣传板报更美观?④利用什么美术材料工具来制作?⑤制作时注意什么?(5)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各组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

4.宣传与展示,评价总结。

(1)组织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间相互点评:哪组设计最有新意?哪组内容更有自己的见解?(2)说说本课所得。

第11课漫画与生活一、教学目标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

二、教学过程1.情境激趣。

(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

“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

(揭题:《漫画与生活》)2.模仿尝试。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

(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试试。

(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

)(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

《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

(1)讨论创作内容。

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

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理”在其中》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拔牙》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

”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

5.作业展示。

砖石上的雕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浮雕的特点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类。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秀浮雕艺术的欣赏感受,尝试制作一件半浮雕或线刻作品。

3.通过欣赏和创作,感受浮雕具有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雕刻艺术的兴趣。

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浮雕。

难点:根据材质进行合理的作品创作,表现一定的主题。

教具准备: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学具准备:分组,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所带的材料问题。

教学建议为了解决材料问题。

我把砖石改成了用彩泥来代替。

让学生先用彩泥捏好砖石的形状,然后在上面进行雕刻。

教学过程1.欣赏评述。

(1)课件出示放大的瓦当图片,师生交流该图片的有关信息。

(2)引导学生谈欣赏感受。

2.区别体验。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图片,比较瓦当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间的区别。

(2)教师小结:浮雕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和纪念意义。

3.寻找体验。

(1)师生交流生活中的浮雕作品。

(2)多媒体展示:硬币、玉佩、笔筒、椅子靠背、房屋装饰(如石膏线、墙体浮雕装饰等)、纸浮雕等浮雕作品。

(3)学生谈感受。

(4)教师小结浮雕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材质归类:泥板、木板、竹板、玉石板、金属板、纸板;表现的面:单面[玉佩]、双面[硬币]、组合等。

4.制作创新。

(1)师生探讨浮雕的组成与制作方法。

组成:底版,凸起的形象;制作方法:一是在泥板上画出形象,将需要的形象保留,剔去不需要的部分,使形象凸起;二是在泥板表面从下往上层层粘上泥块,使形象凸起;三是用泥模印制,再加工。

(2)引导学生创作,并思考创作意图(教室的墙面装饰,送给朋友的纪念品等)。

(3)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

学生根据能力、兴趣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制作:可单张的简单作业,表现最简单的图案内容;可用多件组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可改变方形的泥板,可以是圆、三角、组合形等。

5.成果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互评,教师表扬作品有创意的同学。

6.课外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课外继续搜集有关雕刻的国内外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3课墙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墙,在古代有壁、垣、墉、堵等别称。

墙有界定和分割空间的作用。

城墙、院墙、围墙,都是一种界墙,用来围合建筑物的。

墙可以围护一座民宅、一座寺庙、一座宫殿、一座城,甚至一个国家。

围护房屋的墙壁有内外墙之分,外墙承担“围护”功能,内墙则起着分隔作用,即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使用空间。

墙依其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各有专名,并呈现多样的造型。

由于墙体材料不同而造成的质感不同,又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墙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风貌,传递该地域的文化信息。

因此,以“墙”为学习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让学生用泥巴通过多样化的泥塑方法对“墙”进行造型表现。

教师进行本课教学时要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文化、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教材中选用了中国故宫的红墙和万里长城的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欣赏中知晓我国悠久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之情。

教材还呈现了各种材质、造型不同的墙实景照片,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墙的质感美。

教材中列举了两堵墙的构思图稿和泥塑实物,向学生介绍了构思到创作表现的过程。

“讨论角”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泥塑墙的表现方法。

书中的学生作品图例一是为了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二是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创作表现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能懂得泥塑的多重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墙。

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解决本课难点,即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2.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

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

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给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1.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第4课家乡的古塔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

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