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合集下载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

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加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课外积累。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游戏规则:全班都不要发出声音,请三位同学闭上眼睛,从自己的座位出来,先转两圈再走到讲台上,面对黑板静静地站立一分钟。

这期间不准睁开眼睛,不准说话。

全班其他同学不准发出一点响声。

出示图片:她幽闭在无声无息、无色无光的世界里,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变成盲、聋、哑人。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代表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海伦·凯勒是二十世纪美国十大伟人之一。

——美国《时代周刊》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1887年3月3日,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

莎莉文教会她写字、手语。

在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的教育下,海伦自强不息,最终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和教育家。

海伦内心充满了对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感激。

课文记叙的就是引领海伦·凯勒走向光明,为她“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的事迹,节选自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的人》
• 其他语句如: • 1.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
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 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 2.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 3.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 平第一次。 • 4.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 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心中有爱,我们应该 珍惜自己一双明亮的 眼睛,用心去感受我 们看到的世界。
精读赏析
1.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 望、快乐和自由。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使 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水”让海伦获 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 好的感受。
2.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 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 的心灵中间。
对生活的态度: 消极
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 些事情?海伦她的感受又是如何?
段落
事件
海伦的感受
第5段
第6~8段 第9—12段
第13段
第一次亲密接触
陌生,预感她会对我启
示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给我洋娃娃,教“我” 拼写单词
自豪、高兴
教“我”学会区分 不耐烦—恍然大悟—求知
“杯”和“水”
欲油然而生
教“我”比较复杂 的字
19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 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导语
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为有如此杰出 成就的伟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病弱 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 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再塑生命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再塑生命的人》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10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海伦·凯勒身患残疾,但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艰苦的学习,最终掌握了知识,拥有了光明的人生。

本课的主题是教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也在逐步形成。

他们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不断地去引导和感悟。

本文的故事性强,情感丰富,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同时,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也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的生字词,能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教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以及教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背景资料、生字词卡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查找生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

随后,引导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边读边讨论生字词,解释难点。

10《再塑生命的人》

10《再塑生命的人》
5分钟后比谁回答最精彩!
文中有一句话指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人生影 响,请找出这句话: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 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 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 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美不胜收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都不敢疏忽。
小心翼翼
引导探究
细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复述课文。 2.思考:本文主要写了老师的几件事?“我” 的感受如何?
提示:复述时要求用自己的话,能够引用原文的尽量引用原
文,能概括主要事迹 。
先独立思考,3分钟后小组合作。
本文主要写了老师的几件事?“我”的感受如何?
“我”和莎莉文老师的第一次见面,莎莉文老师拥
抱“我”。(5) 陌生
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doll”。(6、8)
自豪、高兴
教我拼写简单单词。(7) 领悟
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水” ,使“我”产生 了生命意识和求知欲。(9~12)
不耐烦—恍然大悟—求知欲油然而生
教我比较复杂的单词。(13) 喜悦、幸福
当堂诊学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 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请你仿照下面例子,为莎莉文老师或海伦写一段颁 奖词(80字以内)。
限时8分钟!
邰丽华-------无声世界创造美丽
颁奖词: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
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 勃,再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 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 眼中是最美。

10-再塑生命的人-课文+注释

10-再塑生命的人-课文+注释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这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6岁零9个月。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叹万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我立刻伸出双手。

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入学校的学生赠送的。

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

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画。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

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fAND)、“行”(WALK)这些词。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 凯勒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 凯勒
— 荻更斯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 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巴尔扎克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 不屈不挠。
— 培根
25
③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 希望、快乐和自由。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 的认识,而且她对世界万物都有 了新的认识。“水”让海伦获得 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 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
26
本文突破了“以写老师为主”的惯例,既写 老师,也写自己,而且写自己的篇幅比写老师的 还多。
你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了我光明、希望、快 乐和自由。
3、井房的经历使我的求知欲…… 4、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
胜收……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光明、希望、快乐、自由、幸福、知识、 思想、理解爱、懂得爱
【疑难解析】因素
➢ 她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克服了许多困难。 在她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海伦·凯勒(1880--1968)
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为有如此 杰出成就的伟人呢?今天,我 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 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
海 伦 凯 勒 油 画 像
4
海 伦 · 凯 勒 和 莎 莉 文 老 师 一 起
5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 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于亚拉 巴马州,在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 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 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一生致力 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 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曾获“总统 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 电影。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 《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 天光明》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文学鉴赏:课文中蕴含的文学美和修辞技巧,如对比、象征等,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进行鉴赏,这对于初次接触这类文学作品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以把握。
具体举例:
-在学习词语理解和运用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境,解释“再塑”一词如何表现了作者生命历程的转变,并通过例句展示其用法。
-对于文章结构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三个阶段的发展脉络,理解每个阶段的重点和意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从作者的经历中提炼出自强不息、感恩图报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故事,感悟生命的顽强和坚韧,领会人文关怀,尊重和关爱他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美好词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2.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学生需要理解并感受海伦·凯勒在困境中求生的心理历程,这对于缺乏相似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语言表达: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修辞进行创造性表达,对于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思维深度:课文中涉及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的探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这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在情感体验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海伦·凯勒的经历,增强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针对语言表达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头表达或写作练习,如仿写一段描述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鼓励学生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对于思维深度和文学鉴赏,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海伦·凯勒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或“课文中的某个比喻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并欣赏文学之美。

《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的人》

老师来前“我” 的内心世界
渴望光明
送洋娃娃
铺 垫 下 文 教 育 有 方
老师走入 “我”的生活
教“我”单词 认识理解 “水”的含义
段落
第5段 第6、8段 第7段


海伦的感受
陌生 自豪、高兴 领悟 不耐烦—恍然大悟 —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喜悦、幸福
“我”第一次与老师亲密接触 给“我”洋娃娃, 教“我”拼写doll 教“我”学会简单的字
第9—12段 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 第13段 教“我”比较复杂的字
总之,莎莉文老师到来后海伦凯勒的内心感受是:希 望、快乐、自由、光明、有生命、有爱……
9.美不胜收: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 不完(看不过来)。 10.混为一谈:(hùn)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 做同样的事物谈论。
再塑生命的人
3.体会莎莉文老师到来前,海伦·凯勒的内心
世界。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的内心 世界是:绝望、愤怒、苦恼、迷惘、恐慌、黑 暗、没有爱…
4.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凯勒 的感受又是如何的?
19世纪最使人感兴趣的人物就是拿 破仑与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 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 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 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 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海伦·凯勒
海伦· 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 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 予“总统自由勋章”。一岁半时 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 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 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 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 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 来了一位教师——安妮· 莎莉文。 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 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 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 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 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 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易读错的字
搓捻(cuōniǎn)绽(zhàn)开翼翼(yì)怦怦(pēng)
陌(mò)生沉浸(jìn)恩惠(huì)繁衍(yǎn)
栖(qī)息惭愧(kuì)迁徙(xǐ)茂(mào)盛
小憩(qì)预兆(zhào)诱(yòu)惑枝桠(yā)
冥(míng)思遐(xiá)想刹(chà)那暂(zàn)时
筑巢(cháo)抚(fǔ)弄惭(cán)愧譬(pì)如
期期艾艾(ài)恍(huǎng)然大悟疲倦不堪(kān)
截(jié)然不同混(hùn)为一谈花团锦簇(cù)
2、多音字
xiān (鲜明)yì(自怨自艾) hún(混水) gěi (给我)鲜艾混(混水摸鱼)给
xiǎn (朝鲜)ài(期期艾艾)hùn (混沌)jǐ(供给)
zhǎng(涨潮) shā(莎莉文) sǎn(散文) zhǎo(爪牙)涨莎散爪
zhàng(涨红) suō(莎草) sàn(散步) zhuǎ(爪子) mó(模型)nòng (弄错) dāng(应当) féng(缝补)模弄当缝
mú(模样)lòng (里弄) dàng(当真) fèng(缝隙) bǎi (松柏) mì(奥秘) qī(栖息) mēn (闷热)柏秘栖栖栖:(不安)闷
bó(柏林) bì(秘鲁) xī(栖栖) mèn (烦闷) shèng(旺盛) hū(糊住) chà(刹那) qí(奇妙)盛糊 hú(糊涂)刹奇
chéng(盛饭) hù(糊弄) shā(刹车) jī(奇数) pēn (喷水)

pèn (喷香)
3、形近字
斟zhēn(斟酌)椹shèn(桑椹)捻niǎn (搓捻)唆suō(唆使)
(“椹”同“葚”)
勘kān (勘测)堪kān (不堪)稔rěn (熟稔)梭suō(穿梭)慨kǎi (感慨)绽zhàn(破绽)怦pēng(怦怦)倦juàn(倦怠)概gài (概括)淀diàn(沉淀)抨pēng(抨击)
溉gài (灌溉)锭dìng(金锭)砰pēng(砰砰)蜷quán(蜷缩)翼yì(翼翼)伸shēn(伸展)膝xī(膝盖)梧wú(梧桐)
呻shēn(呻吟)
冀jì(希冀)绅shēn(乡绅)漆qī(油漆)捂wǔ(捂住)
晤wù(会晤)愧kuì(惭愧)huái(槐树)锦jǐn (锦绣)
魂hún (灵魂)绵mián(连绵)悟wù(觉悟)魄pò(魂魄)瑰guī(玫瑰)棉mián(棉花)衍yǎn (敷衍)徙xǐ(迁徙)盼pàn(企盼)捡jiǎn (捡起)街jiē(街道)检iǎn (检查)衔xián (头衔)徒tú(徒劳)扮bàn(扮演)俭iǎn (俭朴)4、解词
搓捻:用双手来揉搓。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模仿: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领悟:领会、理解。

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

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摸索:试探着(行进)。

寻常:平常。

迁徙:迁移。

栖息:(多指鸟类)停留、休息。

小憩:稍作休息。

憩:休息。

遨游:漫游,游历。

酷热:非常热。

企盼:盼望。

困惑:感到疑难,不知该怎么办。

间或:偶尔。

刹那:极短的时间。

5、成语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同。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感慨万分:形容感触和慨叹很多。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翼翼:严肃谨慎。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原指领会大意。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
刻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甚:很,极。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一下子或顿时)醒悟过来。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锦:有色彩花纹的丝织品。

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胜,完、尽。

所作所为: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

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混(hùn)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疲倦不堪:疲倦得难以支持。

形容非常疲劳,难以忍受。

堪:忍受。

悔恨莫及:后悔也来不及了。

6、读一读,写一写
捡起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
激荡奥秘拼凑企盼唯恐抚弄
截然不同疲惫不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恍然大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感慨万分7、辨析近义词
(1)摸索——探索:【相同点】都有“试图寻求答案,解决疑难”的意思。

【不同点】“摸索”侧重于“摸”,试做着,强调在没有确定目标、方向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凭感觉去寻找。

如:爱如灯盏,照耀着在情感黑夜中摸索前行的人;爱如甘泉,滋润着在情感沙漠中艰难行走的人;爱如阳光,温暖着在情感雪地中哆嗦爬行的人;爱如春风,抚摩着在情感泥淖中受伤挣扎的人。

“探索”侧重于“探”,探求,强调为解决疑难问题而多方面寻求答案或真实情况。

如:我们要不断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只有这样才能完善自我。

(2)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相同点】二者都有“花朵多且色彩艳丽”的意思。

【不同点】“花团锦簇”指花多,还可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相聚一起。

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令人赏心悦目。

“万紫千红”多指繁盛的春色,还可以比喻事物的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如: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3)苦恼——苦闷:【相同点】都是“形容词”,都有“烦恼”的意思。

【不同点】“苦恼”指痛苦烦恼。

如:不是苦恼太多,只是我们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们不懂把握。

再如:那件小事让我苦恼了好几天。

“苦闷”指苦恼烦闷。

如:他急于摆脱现在的苦闷生活。

如:朋友是苦闷日子里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翳;朋友是苦闷日子里的一壶烈酒,尽情地为你消除心中的忧愁。

(4)暂时——暂且:【相同点】都指“短时间之内”。

【不同点】“暂时”强调所用的时间短暂。

如:由于银行系统网络升级,所以人们暂时无法办理业务。

“暂且”强调在短时间内如何处理、如何做事。

如:我们暂且放下手机,关掉网络,
下下厨房,动动手,好好地陪着长辈和家人吃顿年夜饭,更要认真地听听他们想和自己说的心里话,一起过个开心年。

8、作家作品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幼时患病,双耳失聪,双目失明。

1887年美国教育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二人相处长达50年。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凭着顽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5国语言完成了一系列著作。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出黑暗》《我的生活》《我的老师》《我生活的故事》等。

9、主题
这篇叙事散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真实地记叙了安妮·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突出地展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