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百科名片

合集下载

孟子的经典名句

孟子的经典名句

孟子的经典名句以下是 7 条关于孟子的经典名句及例子: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你想想啊,要是咱们都能像对待自己家老人一样对待别的老人,像爱护自己家孩子一样爱护其他孩子,那这个世界得多美好呀!就好比在公交车上,你给一位陌生的老人让座,不就是在践行这句话嘛!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话说得太对啦!就好像一场足球比赛,天气再好有啥用,场地再有优势又咋样,还不是得球员们齐心协力才能赢呀!大家团结一心的力量可比啥都厉害呢。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可真是大丈夫的标准呀!你看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原则的人,再穷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面对强权也绝不屈服,多了不起啊!就跟古代那些忠臣义士一样,令人敬佩哇!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不是嘛!一个人要是老在舒服的环境里待着,那可就危险啦!就跟那温室里的花朵似的,一遇到风雨就不行啦。

相反,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更强大,这不就跟咱努力奋斗的人一样嘛,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有出息呀!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就跟上学得遵守纪律似的,没有规矩那还不乱套啦!咱们做任何事都得有个标准和原则,不然怎么能做好呢?所以啊,一定要守规矩哟!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哎呀呀,当自己还没啥能力的时候就先顾好自己呗,但要是有出息了可不能忘了大家哟!就像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有钱了就会去做公益回报社会,这多棒呀!7.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对别人好,别人肯定也会对你好呀!就像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一样。

这不就是人际交往的真谛嘛,大家都友善相处多好呀!我觉得孟子的这些名句真的特别有道理,对我们的生活和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呀!。

孟子的名言及翻译

孟子的名言及翻译

孟子的名言及翻译孟子关于的名言及翻译导语: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以下是店铺整理孟子的名言及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梁惠王上》)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

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5、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

(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

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9、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中的名言名句

《孟子》中的名言名句

《孟子》中的名言名句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被后世列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是由他的弟子整理的一部关于他的思想言行的著作,也是孟子学派的总集和规范。

《孟子》中有许多名言名句,这些语言简练、精辟的句子,体现了孟子对人性、道德、政治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下面介绍其中几个经典的名句。

“人皆可以为圣者也,吾以为异。

”这是孟子在《尽心章句上》中的一句名言。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但大多数人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潜能,成为圣人。

他强调,成为圣人需要付出努力和奋斗,需要通过修养和实践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自己,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行有不得者”这是《齐桓问》中的一句名言。

孟子讲了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问孟子如何以得道德行为,孟子回答说:“行有不得者。

”孟子强调了修德的重要性,他认为成为圣人,必须要有德行,而要有德行,必须要行动。

只有通过实际的行为和实践,才能够改变自己,从而得到道德的提升和进步。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德要从行动中开始,不能只空谈理论,要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天下之生也,寝苫枕干,乘黄犬马;天下之死也,生而不知,死而不觉,伤害之甚也。

”这是《尽心章句下》中的名言。

孟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他认为生命是宝贵而神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过好每一天,用积极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同时,他也批评了漠视生命、对待生命不重视的行为。

这句话提醒我们,生命是无价之宝,应该倍加珍视和呵护。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这是《离娄章句上》中的一句名言。

孟子强调了人们在富贵和贫贱之间应该保持平和和恒定的心态。

他认为贫贱富贵都是外在的条件,并不是人的真正本质,只有心态平和,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孟子,又名孟弩,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的思想与语言影响了统治者们,并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发展。

在孟子的著作中,有许多著名的名言和句子,这些名言和句子不仅在很多中国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孟子最具影响力的一句言论就是“兼爱”,“兼爱”意味着一种高尚理想,即克服自私,把爱投向全世界,众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共同发展,这是孟子精神的核心。

他说:“兼爱可以升天,仁则国富,爱可以达到神仙之境。

”这句话表明,“兼爱”不仅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最好方式,也是一种改善社会贫富差距的普世道德准则。

另一句有影响力的孟子名言是“先知必受责备”,这句名言被用来提醒人们要尊重先知,因为先知受到的责备是为了帮助人们避免犯错。

孟子认为,人们要尊重和责备先知,因为他们拥有智慧和知识,能够为未来出谋划策,能够教导人们错误的行为,促使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孟子还曾说过“人皆欲勇”这句话,用以提醒人们要勇敢站起来,敢于斗争、奋斗;不要消沉,要勇敢向前挺进。

在他看来,只有勇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奋斗,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孟子另一句经典名言是“秉性而行”,它的含义是人们要坚持原则,不要随波逐流,只有坚持自己原则,才能够做出自己真正认为正确的决策,这也是孟子一贯强调的做人原则。

最后,孟子又有一句经典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论是大的好事还是小的坏事,人们都要有责任心,都应该把自己有力量的去做,不可因为是小的坏事就忽略不计,也不可因为是小的好事就不去做。

这是孟子所言的“君子慎其细行”的精髓所在。

由此可见,孟子的名言和句子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许多名言深深影响了未来几千年的中国文化。

孟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含义深刻。

世人应该从孟子名言中体悟其精神,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他的智慧,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拥抱社会精神,为社会、为家庭、为国家做出贡献。

关于孟子的名言

关于孟子的名言

关于孟子的名言关于孟子的名言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3.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10.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1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滕文公》1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15.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关于孟子的名言2以五十步笑百步永言思,思孝惟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长幼有序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的名言名句

孟子的名言名句

孟子的名言名句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深刻而广泛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他的名言名句更是在后世被广为传颂。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阐述孟子的名言名句,并进行解读。

1. 善人者,人也,非畜也。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本性善良。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备善的本性,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获得的。

善人的品德和行为是源自内心的自发,而不是受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

2.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句名言与前一句相反,强调了人的天性中也存在着恶的倾向。

但孟子在这里所说的“人之性恶”,并不是指人的本性就是恶的,而是人的本性容易偏向于自私自利,偏向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

他认为人的善良行为往往是出于表面上的伪善,而不是本心的真善。

3. 君子之于天下也,若合符节。

这句名句意味着“君子”在对待天下之人时应像其他上级人一样,坚守法度和规则,符合道德准则。

这里的君子是指具备高尚品质和德行的人,他们不仅要诚实守信,还要有担当、有责任心。

4. 环肥燕瘦。

这个成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指社会中存在着财富和权力不平等的现象,有些人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有些人则生活贫困。

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环境优美肥沃的地方人们肥胖,而环境恶劣贫瘠的地方人们瘦削”。

这个成语意味着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和处境是不同的,存在着贫富差距。

5.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这句名言说明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利己主义倾向。

无论是在繁荣昌盛的时期,还是在贫困困苦的时候,人们通常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这也说明了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

6. 自卫者,非攻也;自求者,非乞也。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应该主动努力,而不是依赖别人的施舍。

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自己努力去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靠求助于别人。

这也是一种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呼唤。

7. 吾善饰之。

这句话是孟子的一种表达自己要努力实现理想的决心。

他表示,自己非常渴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孟子》的名言名句

《孟子》的名言名句

《孟子》的名言名句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你想想看啊,要是咱们每个人都能像对待自己家老人一样对待别的老人,像爱护自己家孩子一样爱护别的孩子,那这个世界得多温暖啊!就好比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小小的举动不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嘛!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哎呀呀,你看看那些受欢迎的人,往往都是品德高尚的,大家都乐意帮他,这不就是得道者嘛!反过来,那些自私自利的人,谁愿意搭理他呀,这就是失道者寡助呀!就像我们班级选班干部,大家肯定都选平时乐于助人的同学呀!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哇塞,这说得多棒啊!一个人就算有钱有势也不能胡作非为,贫穷低贱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操守,面对强权也不能屈服。

就好像古代那些有骨气的文人,不管遇到什么境遇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太了不起啦!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不是嘛,你想想那些一直处于安逸中的人,往往就会变得懒散,最后啥也干不成。

而那些经历过困难挫折的人,反而会更努力去奋斗。

就好比一直被娇惯的孩子往往没什么出息,而经历过磨难的孩子更懂得珍惜和拼搏呀!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想想一场比赛,就算有好的时机,场地也好,但队员们不团结,那肯定也赢不了啊!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

这就像我们小组做活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做得好呀!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当自己还没能力的时候,就先把自己照顾好,让自己变得优秀;等有能力了,可不能忘了帮助别人呀!这不就跟咱身边优秀的学长学姐似的嘛,他们自己学好了,还会帮助学弟学妹们进步呢!7.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对别人好,别人肯定也会对你好呀;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尊重你。

就像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你友善地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同样友好地对你呀!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真的呀,没有规矩那可不行呀!比如在马路上要是没有交通规则,那不就乱套啦!就像我们上课要有课堂纪律,这样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好好地学习呀!我觉得《孟子》的这些名言名句真的是太有智慧啦,它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给我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出处1. 孟子的名言警句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

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

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名言
由齐鲁书社编撰的儒家经典的丛书之一,本丛书从儒家经典《诗经》、《论语》、《孟子》、《荀子》、《礼记》、《左传》中分别选取100条名言佳句,采用现代汉语与英语对照的方式译出,并配以诙谐的漫画进一步予以阐释,所选语句词约旨丰,所配漫画慧黠生动,可令读者于会心一笑间轻松感悟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是海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儒家经典教义的精品之作。

目录
基本信息
《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子》“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礼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综而观之,实为吾中华民族人格之所在。

夫儒家文化固以孔子为代表,其影响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者至巨至深,唯儒家思想虽熔铸于孔子,其渊源亦至深至远。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继轨周公,实为吾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

其所以为历代尊为祖师,奉为准绳,要在于此,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非孔子不足以当之也。

吾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屡为外族所侵迫,割地赔款,卑躬屈膝,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奇耻大辱。

奋发图强,后生之责。

唯面对列国,或生自鄙之心,以为强国之路,在于全盘西化,甚或以国家落后归咎于孔子,必欲去之而后快。

真邯郸学步之腐儒也。

犹忆上世纪之末,有外国人所撰《学习的革命》一书,号称“一天读四本书”、“四至八周掌握一门外语”,真骇人听闻之事,而国人大好其奇,争相购读,创一天发行二十五万册之罕见记录。

此风虽骤来又复骤去,却可见国人对于数千年学习成法已信心大减,甚至弃如敝屣。

学习如是,余可知也。

然则,探讨儒家思想之现代意义,弘扬吾国传统文化,实为当务之急。

齐鲁书社有鉴于此,撷取儒家经典之名言隽语,翻为今言,译成英文,并配以图画,非单有益国人讽诵,亦且便于外国研习。

其于吾国文化之继承,功莫大焉,故乐为之序。

二千又六年八月八日滕州杜泽逊于山东大学槐影楼。

图书目录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腾文公章句上
腾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孟子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滕文公》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长幼有序。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