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四)

合集下载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心有大爱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心有大爱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心有大爱看了电视片《人民的好儿女》,感受很深。

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持之以恒,究竟是什么塑造了这么美的灵魂。

有人说是一种坚持的精神,有人说是一种信念的引导,有人说是对实现目标的顽强追求,而我觉得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种东西是他们成功之要素,那就是爱。

人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性格爱好的不同,使得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但是无可奈何,全世界所有的人就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以某种方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要成为一名被人尊敬和认可的人,尤其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心中的爱是一把最好的利剑。

是爱,感化了“顽固”的村民,从此悬崖绝壁之间冲出一条公路,人心向背之间,天堑变通途。

是爱,感化了冥顽不灵的赌棍,从此村子里多了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

是爱,使信任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蓬勃生长,于是你的手上多了60多把钥匙,那是别人家的门钥匙啊,你拿的不是钥匙,是责任,是真诚,是信任。

爱如斯,则何事不能为,何事不能成?“信仰,隐藏在平静的目光里;故事,尘封在平常的记忆里;传奇,隐没在平凡的生活里。

”3个短小的句子,淋漓尽致地描述出一个不凡的老人。

老人甘于平凡,老人怕打搅当地政府,于是,昔日的英雄沉默在村子里一年又一年,你心中充满了无私的爱。

因为爱,所以不忍打搅;因为爱,所以不想麻烦。

你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一座大公无私的高尚丰碑!你没有得到什么物质享受,但是你的信仰、你的故事、你的传奇将会一直被人传颂。

你的身上,真正闪耀了杰出的人性光辉。

xx、xx、xx……你们都很美,心灵之美折射出一种让人敬佩、让人感动,而又让人心疼的情怀。

纵观古今,美和爱总是相伴相生,有美的地方,常常有爱,心有大爱,于是行为就具有了大美。

美如斯,焉能不敬?爱如此,心则正,行则利,功则不远。

观《人民的好儿女》 有感

观《人民的好儿女》 有感

观《人民的好儿女》有感根据莆田市委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的通知》近日,在莆田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观看《人民的好儿女》。

观看后觉得,每部片子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

与自己比起来,我这么一个年轻的党员,思想觉悟难免达不到他们的高度。

当然,一步一个脚印,做任何事都是一步一步来的,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但起码要有这个心。

不可否认片中的各位老党员好党员是我们的好儿女,在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方式献出自己的心,以心衡量自己,用心为人做事,与他们相比,社会上还有很多潜伏着的合格党员,他们遵纪守法,为他人作榜样,为他人尽己力,只是他们将这些放在既得利益至下,满足自己后,再为他人服务。

可能会有很多人会质疑、甚至不赞同“满足自己”、“既得利益”这些说法。

身为一个党员,不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确满口都是自己的利益,这成何体统?确实不成体统,但党员也要吃饭,党员也要生活,我认为,满足个人需要、获得既得利益,这并没有错,只要不是将这些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之下。

《人民的好儿女》这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评价。

愿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时刻树立强烈的身份意识,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逆境、顺境中坚守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

要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在工作中,立足自身岗位,以最有效、最实际的行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努力使自己成为师德高尚、师能卓越的共产党员,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真正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担当起责任,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中共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中共党员预备党员:****2012年2月5日。

人民英雄好儿女观后感

人民英雄好儿女观后感

人民英雄好儿女观后感前几天接到党支部同学发过来的信息,要求全体党员、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于今天晚上6点到学院二楼会议室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人民的好儿女》。

说实话,接到这个短信,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因为我作为一名已经有了7年党龄的老党员而言,重温党的历史,学习党的先进典型人物,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既是我们的权力,同时也是我们的义务。

今天总共观看了系列短片中的四个短片。

总体而言,在这四个短片中的主人公都深深的吸引了我,如果用一个更加恰当的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他们不愧“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们感人的事迹极大地激发了我身上影藏的党性,让我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冲出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党的恩情。

但说实话,如果真正说到要报答党的恩情,肯定只有脚踏实地的做事,认认真真的做好的自己的本质工作才是最现实的。

为了进一步谈谈我自己的感想,我主要就第四个短片《村口的那棵树——蒋国珍》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蒋国珍同志是江西新余的一名退休老师,他终身未婚,但却将省吃俭用下来的几十万块钱无偿的捐献给了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既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

其中有一位大学生还是华东理工大学大二的学生,蒋国珍老师一直都资助这个学生每个学期的学费。

看到这里,我的感觉非常的强烈,主要是因为华东理工大学离我们学校很近,而且自己也经常经过这个学校,觉得这个学生天天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同样也就感觉蒋国珍老师也生活在自己的身边一样。

关于蒋国珍老师的具体事迹,我在此不做详述,主要结合我自己的专业领域谈谈自己的感想。

1、他真正的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为人师表。

由于蒋国珍老师是一名退休老师,所以我便不由自主的联系到了目前的教育。

坦白的说,在目前中国教育问题多多的情况下,应试教育早已经大行其道。

在中小学,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升学率而开展工作,甚至部分教师也会借机开设培训班,尤其是语数外老师,开培训班的利润非常丰厚。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人民的好儿女》展现了一些具有显著代表性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

该片通过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朴实的语言,刻画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形象,集中反映了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开拓创新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

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做起。

在前进的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勇往直前,不达目的暂不罢休。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特战尖兵——刘珪。

刘珪是特种兵连的连长,在一次跳伞训练中,刘珪与第一次跳伞的战士陈波的降落伞缠绕在一起,如果没有处置得当,两人都将有生命危险,刘珪可以舍掉主降落伞,打开备份伞,这样就能自己化解危机,但陈波就有可能被主伞困住,在这危急关头,陈珪毫不犹豫割断缠绕的伞绳,将危险留给自己,最终安全脱险“我们是兄弟,我愿意为你们挡子弹。

”但这在生命危机时期镇定自若,为自己兄弟着想,不顾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品质,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战友热爱,对人民热爱的坚定信念。

刘珪有句名言,只有在关键时刻超越自我,才能在特战事业上有所作为。

他在国外特种受训学校受训的过程中,成绩优异受到嘉奖,他说,在这里我们代表中国军人,中国军人就是要为中国争荣誉的。

共产党员这般的荣誉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又一次深深打动了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不能为我们的祖国,为自己丢脸。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心中汹涌澎湃,他是共产党员的优秀杰出代表。

任何时候都把国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每件细小的贡献。

《人民的好儿女》这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评价。

我深深受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决心立足自身的岗位,以最有效、最真实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在生活中体现作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

人民的好儿女观--赵广军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观--赵广军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观--赵广军观后感
本片主要讲述的是34岁的大男孩赵广军用生命挽救生命,用心灵影响心灵的感人事迹。

在赵广军的短片中,他用我志愿,我付出,我快乐来总结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对自己所做的那么多事情仅用了两个字来评价平凡。

十年来,他志愿服务近5万小时,成功帮助200多名轻生者重返新生,帮助过1200名青少年,自掏13万积蓄作志愿服务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在十年中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拯救边缘青年、扶贫助弱、奉献社会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本片主要讲述的是34岁的大男孩赵广军用生命挽救生命,用心灵影响心灵的感人事迹。

在赵广军的短片中,他用我志愿,我付出,我快乐来总结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对自己所做的那么多事情仅用了两个字来评价平凡。

十年来,他志愿服务近5万小时,成功帮助200多名轻生者重返新生,帮助过1200名青少年,自掏13万积蓄作志愿服务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在十年中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拯救边缘青年、扶贫助弱、奉献社会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心得体会作者:管理员
[]
[返回上一页]
[打印]。

观《人民好儿女—赵世术》有感

观《人民好儿女—赵世术》有感

观《人民好儿女—赵世术》有感最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正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等热播,公司也大力组织宣传了该党员电视系列片。

我看到了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无私、坚强、崇高与伟大,让我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与情怀。

其中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党员教师赵世术,他被称为“大山的火把”。

赵世术1977年从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田坝镇下泽村小学任教。

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他孜孜不倦,风雨不误的坚守在讲台上。

为不耽误学生家长干农活,又不想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他当起了许多孩子的“父母”,主动背学生过河上学。

由于长期被冰冷河水浸泡,年仅28岁便患上严重风湿性关节炎,无法正常行走,每天靠妻子背送上下班,但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2006年后,他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手指严重残疾,但意志顽强的他用橡皮筋把粉笔或钢笔绑在大拇指和食指间,继续板书和批改作业。

在几十年的山乡教育生涯里,赵老师饱含着绿叶对根的情意,尽心尽力反哺着家乡的学子们,尽心尽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他成功地走进了每一位孩子的内心世界,他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心,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教育之歌。

我想,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认可,可歌可泣,是因为他们都是从小事,从最平凡的事做起,把最小最平凡的事情做的最伟大。

优秀党员教师赵世术是我们每一个党员要学习的榜样,像他那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应该尽职尽责,甘于奉献。

做为公司的一名党员职工,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要把这些共产党人做为自己做人做事的标杆,响应并及时学习党的号召,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中,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监督为民谋福事,以监督为国谋发展。

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践行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的好儿女》的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的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的观后感《〈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最近看了《人民的好儿女》这部纪录片,心里头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呐!纪录片里的那些人物,他们的故事真的是深深触动了我。

就说那个坚守山村教育几十年的乡村教师吧,他所在的地方条件那叫一个艰苦。

学校破破烂烂的,教室里的桌椅都缺胳膊少腿的。

可他呢,愣是没被这些困难打倒。

每天早早起来,走好几里山路去学校,风雨无阻。

他教的那些孩子,好多都是留守儿童,家里没人管学习。

他就一个一个地操心,放学后还把孩子留在学校给辅导功课。

有的孩子家里穷,买不起文具书本,他就自掏腰包给买。

他那点工资,本来就不多,还得补贴给学生,自己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他从来没抱怨过一句,总是笑呵呵的。

我记得有个镜头,他在昏暗的灯光下批改作业,眼睛都快贴到本子上了。

为啥?因为那灯泡太暗啦,可他舍不得换个亮点的,说是能省一点是一点,省下来给孩子们买学习资料。

还有啊,他的衣服都洗得发白了,还在穿。

有人问他咋不买件新的,他说:“这衣服还能穿,买新的浪费钱,有那钱不如给孩子们多买点书。

”再说那个社区医生,天天背着个医药箱,在小区里挨家挨户地跑。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大太阳天,只要有人病了,打个电话,她准到。

有一回,一个老太太半夜突然发病,家里人急得不行,给她打电话。

她二话不说,从床上爬起来就往老太太家跑。

到了那儿,又是量血压,又是听诊,忙乎了半宿,直到老太太病情稳定了,她才松了口气。

她对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有高血压,谁有糖尿病,药该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她记得清清楚楚。

有时候病人忘了吃药,她还会打电话去提醒。

小区里的人都说,她比亲人还亲。

还有那个警察,为了抓坏人,那真是不顾自己的安危。

有一次,他得到消息,说有一伙犯罪分子要在一个地方交易。

他带着同事就去蹲守,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

大冬天的,冻得直哆嗦,可他连动都不敢动一下,生怕惊动了犯罪分子。

最后,终于把那伙坏人给抓住了,他自己却累得瘫倒在地。

这些人民的好儿女,他们做的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这些平凡的小事,让我看到了他们的伟大。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影片《人民的好儿女》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出品的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

影片以普通百姓家庭为背景,通过讲述文明家风和儿女孝心,展现出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首先,影片以一对普通家庭为主线,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扣人心弦的剧情,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农民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影片中的父亲和母亲以艰辛的劳动换取家庭的幸福。

父亲是一个农民,他从早到晚劳作,种地、打理家务,为家庭带来了丰收和温暖。

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家庭主妇,她默默地承担着家务劳动,为父亲和孩子提供温暖的家。

通过展示这个家庭的平凡生活,影片让观众们感受到农民对家庭的执着和爱心,感受到他们艰苦劳动的付出和不计回报的奉献。

其次,影片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培养儿女的影响。

在这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严格而又有爱心。

他们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引导孩子们走正道。

在影片中,父亲经常跟孩子们谈心,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教育他们要诚实守信、劳动勤奋、关心集体等良好品质。

而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如何关心他人、如何尊重和帮助他人。

这种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民的好儿女。

另外,影片还通过展示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热爱和为国家建设的献身精神。

在影片的结尾,家人们亲眼目睹了国家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他们作为普通百姓,也感受到了这些成就带来的生活变化。

他们为国家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他们关心家人、尊敬老师、热爱工作、关心集体等,使得他们成为父母和社会的榜样。

通过观看《人民的好儿女》,我深受感动。

这部电影生动还原了中国人民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影片通过反映普通百姓家庭的生活,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儿女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热爱和为国家建设的献身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四)
赵世术,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

1977年师范毕业,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

为了减少家长对孩子上放学需过河的担心,主动承担每天接送学生过河上学、回家的任务。

五年时间,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直到修上吊桥为止。

不到三十岁,就患上风湿性关节炎。

从最初的拄着拐杖到校上课到后来的妻子背着到校上课。

到了手指不听使唤时,只好用绳子将手指与粉笔捆住板书。

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成了大山的火把,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温暖了一代代渴求的心房。

看完影片,我叩问自己,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人民儿女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作者:管理员
[]
[返回上一页]
[打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