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浅析托马斯?库恩科学发展的模式

浅析托马斯?库恩科学发展的模式

例 ,表示一个科 学发展经典 的模式 。他 指 出: “ 科学尽 管是 由个 人进行 的,科学 知识本质上却是集 团产品 ,如不考 虑创 造这种 知识 的集 团特 殊性,那就 既无法理 解科学知识 的特有 效 能、也无法理解 它的发展方式 ”。 “ 一种范式是 ,而且 也 仅 仅是一个科学共 同体成员所共有 的东西 。反过来说 ,也正 由于他 们掌握 了共有 的范式才组成 了这个 科学共 同体 ”。库 恩认 为范式是 “ 代表 这一共 同体成员所共 有的信念 、价值 、 技 术手 段等 的 总体 ” 。范式 能够把 一批 坚 定拥护 者吸 引过 来 ,并组织起来提 出一些可 以解答 的疑难 问题 ,它所包含 的 理 论体系 、思维方式 和心理素质 ,也 正是 科学共 同体这 一主 体所具有 的科学修养 、哲学头脑和心理特 征 。 在库恩看来 ,危 机是科学革命 的发端 。 “ 正是这种危机 首先要 求创新 ”。由此 库恩得 出结论 : “ 科 学中像制造业 中 样 ,更换工具是一种 浪费 ,只有在不得 已时才会这么做 。 危机 的意义就在 于:它指 出更 换工 具的时机 已经 到来 了。 ” “ 科 学发 展 中 的非累 积性 事件 ,其 中 旧范式 全部 或部 分地 为一个与其完全 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 代 ”。在他看 来, “ 范式 ”是否转换就 是衡量科 学革命 是否发生的判据 。
二、库恩的 “ 科学 发展模 式 ”
凭借 扎实 的 自然科 学功 底和 浓厚 的哲 学 素养 ,库 恩着 眼于科 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引进 了社会 因素、科 学共 同体 的要求 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研 究, 同时还提 出了一种连续和 中 断 、渐变和 突变交替进行 的科 学发展 的动态模 式,即 “ 范式 革命 ”的科 学发展观 ,是一种可 以从科学研究 的历史记载本 身浮现 出来 的科 学观 。以下这一 开放的 图式就概括 了库恩所 描述的科学发展模式 : 前 范式 科学一常态科学 一危 机一革命 一新 的常态科学一 新 的 危 机 … … 即任何 ~ 门科 学在 形成 公认 的范 式之 前 ,处 于相 互竞 争的前范式科 学时期,相互竞争之 后从而形成共 同的范式 , 随之就进入 常态 科学时期 ,这 时范式会指导科学共 同体进行 “ 解谜 ”活动 ,随着 科学的发展 ,在常态科学 中会 接连 不断 地 出现一些在 已有的范式 中无法解 决的反常现象 ,这就引起 了科学危机 ,再次通过竞争 ,实现 了新 旧范式 的更 替,新的 科 学共 同体也会取代 旧的科学共 同体 ,这就是库恩 的科 学发 展 应 有 的模 式 。 在库恩看来 常态科学时期 ,科 学共同体需要解 决难 题, 坚 守范式 ,不容 许出现对范式 的重大 突破 ,将范式 视为科学 共 同体的共 同信念 。常态科学时 期有 其重要的功 能,在这个 时期科学家们不会 去怀疑 “ 范式 ”,可能 出现 的反常现 象还 会 被 调整 成为 与范 式预 期相 符 的现象 ,从 而对 范式 提供 支 持。 根 据库 恩的解释 ,范式 是通 过一个具体 的科 学理论为范

论库恩的科学观

论库恩的科学观

第8卷第3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 8,N o .32006年6月J .o fW uhan U n.i of Sc.i &Tech .(Socia l Science Ed iti o n)Jun 2006收稿日期:2006-03-27作者简介:严炜(1969-),女,湖北浠水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生论库恩的科学观严 炜(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摘要:库恩认为科学发现与非理性因素有关,科学家的直觉、机遇、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均有助于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是内含结构、时空扩展的复杂历史过程;而科学发展是新范式颠覆旧范式、科学共同体更替的革命动态过程;强调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结合,把科学共同体当作重建科学史的逻辑起点。

解读库恩的科学发现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历史观,可知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存。

关键词:科学发现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历史观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699(2006)03-0005-05Kuhn s V ie w s on ScienceY AN W ei(Co ll ege o fH u m an iti es ,L a w and E conom i cs ,W uhan U niversity of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 ,W uhan 430081,Ch i na)Abst ract :Tho m as Sa m uelKuhn believes that sc i e n tific d i s coveries are related to non -rational factors i n cluding i n tu iti o n and good l u ck o f sc ientists ,conver gen t t h i n king ,and d i v er gent thinking .According to Kuhn,the de -ve lopm ent of a sc ience is not un ifor m but has alternati n g nor m a l and revolutionar y (or ex traor d i n ary )phases .N or m a l sc i e nce rese m b les the standard cum ulative picture of scientific progress ,wh ile scientific revo -l u ti o ns i n vo l v e a rev i s ion to ex isting scientific be lief o r practice .Kuhn va l u es the i n tegrati o n of ph il o sophy o f science w it h h istory of science ,and ho lds that scientific co mmun ity should be the starti n g po i n t of reconstruc -ti n g t h e h i s tory o f science .A care f u l read i n g ofKuhn s vie w s on science w ill reveal bo th rationality and li m -i tations of h is t h eory .K ey w ords :v ie w s on scientific d iscovery ;v ie w s on scientific revo l u tion ;vie w s on history of sc ience 库恩(1922~1996)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家,是二战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以英文写作的哲学家。

试论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试论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试论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摘要:关键词:范式,模式,科学革命科学理论被确立后,它是如何发展的,成为科学观的一个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模式针对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做了概括和描述。

其中它所回答的重要问题是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等等。

在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不同学派的科学哲学家,他们经过长期争论,提出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科学发展模式,主要有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式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本文试图通过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及相关著作,梳理、表述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一.范式的重要性范式是英文Paradigm的中译,英文这个词来自希腊文,表示语法中的词形变化的意思。

如名词变格和动词变位的规则。

原来包含“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

库恩之所以选择用这个词,是因为他觉得科学发展的模式与语法中语汇变化的模式极其相似。

它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核心概念。

1977年在《必要的张力》出版时,他对范式一词作了明确的表述:“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

概括起来,一个科学范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看问题的方式”,这牵涉到他们共同的世界观、科学方法论、信仰和价值取向。

(2)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接受的基本理论和定律,共同承认的重要科学成就,共同使用的一套用于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的符号系统。

(3)科学共同体共同信任的仪器和试验方法。

(4)科学共同体共同认可的范例,即典型事例,它提供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典型方式。

具体来讲,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

据此,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

他们都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他们都钻研过相同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

每个科学共同体一般有一个它自己的主题。

论托马斯_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论托马斯_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收稿日期!2008-03-11作者简介!黄思樱(1983-),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摘要!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他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一方面强调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不断交替的过程,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新旧范式的更替依靠科学共同体对新范式的信念或信仰。

这种动态发展模式是对卡尔・波普尔的一大推进。

全方位研究库恩的范式及其科学发展模式,可以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库恩;科学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27(2008)04-0001-02论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黄思樱(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1922-)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历史主义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

他从历史主义出发,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并创立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模式。

库恩不同意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是许多能各自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的单纯集合,他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由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些思想都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范式”理论之中。

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

他不同意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展模式,而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革命变动和平静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时期: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一、库恩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旧范式更替的过程。

他把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这个时候,由于没有统一的“范式”,各个学派互相争持,这时期的正常方式是批评议论而不是解决疑难。

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

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

潘多拉之盒
希腊神话有这么一则故事:宙斯企图毁灭人 类而创造了美丽少女潘多拉,她被诸神送到 人间,赠与埃波米修斯为妻,并给她一宝盒 随身携带,嘱勿打开。潘多拉好奇启盖,从 中飞出各种灾害、祸患和疾病的小妖,散布 大地,从此人类生活陷入无穷惨境。英国科 学哲学家拉维茨称库恩的科学观无异于“踢 开了潘多拉之盒的盖子。”
互相对立的规范会把不同种类的问题看成是 合理或有意义的。关于燃素的重量的问题对 于主张燃素理论的科学家是重要的,对于拉 瓦锡却是无意义的。不同的规范也包含着各 不相同、互相不相容的标准。没有原因的运 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荒诞不经的,在牛顿 看来却是天经地义的。现代微观物理学中有 不少可描述的现象包含着不确定性,这种不 确定性在牛顿纲领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经过十五年的潜心研究,库恩于1962年出版了一 本仅10万言的小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简 称《结构》),就是这么一本小部头的学术专著却 成就了一部划时代的名篇。该书以范式概念为中心, 系统论述了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结构》出版之 后,轰动了整个学术界,形成一阵库恩“冲击波”, 成为科学哲学的转折点。在科学哲学史开辟了一个 既不同于逻辑实证主义,又不同于否证主义的“历 史学派”时期。它无疑已导致了科学观上的一次深 刻革命。同时还对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 学、语言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产生广泛的影 响,同时引起哲学上的诸多争论。
新标准范式代替旧标准范式标准的不可通约性每一种标准都会把世界看成是由各种不同种类的东西构成的亚里士多德的标准认为宇宙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不可败坏永不变化的月上区和容易破坏的不断变化的地区
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
库恩简介
托马斯· 塞缪尔· 库恩(1922-1996)1922年7月 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的一个殷 实的实业家家里。库恩于194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于哈佛大学物理系,并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库恩在哈佛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战 争后期作为文职人员服兵役,并受科学研究与开发 署委派赴欧洲。他分别于1946年和1949年获得哈 佛大学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学位论文是关于理 论物理学的。从1948年到1956年,他在哈佛大学 从事各种职位的工作,直到提升为普通教育学和科 学史专业的助理教授。他于1956年受聘于贝克莱 加州大学,并于1961年成为该校科学史专业的正 教授。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英译名为“Inductivism”,又译为:归纳论、归纳法优越论。归纳主义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也就是说,科学知识是由毫无疑问的、被确证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法导出一般原理,随着经验事实的增加,理论不断得到积累和完善。佛兰西斯·培根是归纳主义的始祖,他提倡的科学的实验方法就是归纳法,并认为利用归纳法可以“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爱因斯坦也对这种归纳思想进行过评价:“在小范围内以经验定律的形式表达大量单个观察的陈述,把这些经验定律加以比较,就能探究出普遍性的定律。”①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归纳主义观点广为流传,牛顿正是在开普勒的天文学观测研究和伽利略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法建立起他的牛顿力学定律的,爱因斯坦说:“他(牛顿)的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能够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②
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唯科学主义、拒斥形而上学,他们认同唯科学主义的主张“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一切真理的尺度,自然科学的知识是人类其它知识,包括哲学和人文、社会知识的楷模。”①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关于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即世界的基本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都是“形而上学”的,所以,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世界本原问题超出了理性理解的范围,只有在经验范围内理性才是有效的。因而逻辑实证主义主张运用理性(指逻辑经验、逻辑技术)对语言作静态的分析。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这一主张,库恩批判这种观点知识运用数学逻辑对科学理论做静态的分析,从而忽视了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及历史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库恩通过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科学的发展不仅是量的积累,而是一种“范式”,是科学的革命。因此,他主张一种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归纳主义主张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经验事实的积累过程,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随着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获得的经验事实越来越多,对事物的了解越来越深,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被纳入原来的理论中,从而增强了定律和理论的概括性,所以归纳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真命题的增加,是量的积累。科学是渐进积累的过程,只有进化、没有革命。但归纳主义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归纳法从毫无疑问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的观点却在事实上遇到了难题,我们知道,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比如质子、电子、DNA;还有我们观察到的测量数据也可能是不精确的,比如实验结果有时候只能取近似值;归纳主义者遇到的第三个难题是归纳论证会陷入循环论证。正是针对归纳主义遇到的这些难题以及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没有革命这些观点,库恩对之进行了批判,库恩认为归纳主义没有看到科学发展中的科学革命,只看到渐变没有看到质变。针对归纳主义的理论缺陷,库恩提出了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式,即范式的更替。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归纳主义主张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经验事实的积累过程,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随着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获得的经验事实越来越多,对事物的了解越来越深,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被纳入原来的理论中,从而增强了定律和理论的概括性。但归纳主义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归纳法从毫无疑问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的观点却在事实上遇到了难题,我们知道,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比如质子、电子、DNA;还有我们观察到的测量数据也可能是不精确的,比如实验结果有时候只能取近似值;归纳主义者遇到的第三个难题是归纳论证会陷入循环论证。正是针对归纳主义遇到的这些难题以及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没有革命这些观点,库恩对之进行了批判,库恩认为归纳主义没有看到科学发展中的科学革命,只看到渐变没有看到质变。针对归纳主义的理论缺陷,库恩提出了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式,即范式的更替。
(三)对否证主义的批判
否证主义产生于现代科学革命之后,否证主义又称作证伪主义、试错主义。波普尔是否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批判精神的影响之下,提出了与归纳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科学发展观:“科学是通过试错、猜想和反驳向前发展的”[①[英]A.K.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0页。]。按照否证主义的观点,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不
③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页。]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归纳主义观点广为流传,牛顿正是在开普勒的天文学观测研究和伽利略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法建立起他的牛顿力学定律的,爱因斯坦说:“他(牛顿)的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能够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
发展过程是:经验—理论—经验,这种科学发展模式其实是量的积累发展过程。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利用归纳确证法(归纳证实法)来证明和评价理论,这种证明是概率意义上的证明,就是说某个理论,如果得到实验验证或者观察证明的概率越大,那么它得到的确证程度或者验证度就越高。一个确证度越高的理论,具有更强的说服了,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说,某个人理论只要得到证实,便是有意义的,科学的进步在于将得到高度证实的理论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之中。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答案均来自于《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精要研究》)一、简答题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什么?答:(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此处所指的环境是自然环境。

(3)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2.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

(2)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3)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和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知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摘要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强调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不断交替的过程,又突出了新旧范式的更替依靠科学共同体对新范式的信念或信仰。

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发展模式是对卡尔·波普尔的一大推进。

研究库恩的范式及其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然后对这种模式进行辨证的分析,最后分析了这种模式的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1922-)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历史主义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

他从历史主义出发, 提出了范式的概念, 并创立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库恩不同意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是许多能各自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的单纯集合, 他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由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些思想都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范式”理论之中。

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 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

他不同意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展模式, 而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革命变动和平静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1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时期: 前科学(无范式)———常规科学(建立范式)———反常和危机(范式动摇)———科学革命(建立新范式)———新的常规科学……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库恩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现象看作一个发生。

发展以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其中充满矛盾和斗争,因此是富有历史性的动态的科学发展过程。

按照库恩的动态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前科学阶段。

库恩把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确立统一的范式,对本学科的一些基本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各种理论、学派相互争论,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

在前科学阶段各种理论争论的结果,就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是有一个理论战胜竞争对手而成为普遍被接受的理论,形成公认的范式。

库恩认为:“理论要作为一种范式,它必须优于它的竞争对手”。

2②(二)常规科学阶段。

常规科学阶段是指确立和发展范式的阶段。

科学研究由于有了共同遵循的范式,解题研究工作便可深入发展。

库恩指出,常规科学就是常态研究的科学,是人们在一定范式指导下所进行正常的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

库恩认为,常规科学的本质不是去否定旧范式,建立新范式,而是不断地阐明、发展、验证和完善已经形成的范式。

常规科学的目的,并不是要作出某种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是运用已有的范式去解决难题,从而使己有的科学知识稳步地扩大和精确化,是科学发展的渐进阶段。

(三)危机和反常。

经过科学发展的常规科学阶段,科学活动不断地揭示出人们意料之外的与范式不一致的新现象,这些新现象超出现有范式的预期范围。

现有的范式难以对其进行解释,于是出现了反常现象。

库恩认为经常出现的反常现象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因为这些反常可以激励科学家们去研究它们,从而作出新的科学发现。

反常出现以后通常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科学家通过改进科学研究的物质手段,提出一些辅助性假设,来把反常纳入范式的轨道,使反常被范式同化。

另一种则是己有范式不能同化反常,这时,人们便开始怀疑范式,受范式支配的常规科学也面临考验,从而导致危机的出现。

(四)科学革命阶段科学革命开始于反常现象,反常的大量出现导致危机,危机的出现是建立新范式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在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家们面对范式危机,纷纷寻求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来摆脱范式危机,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理论竞争与理论选择来确立新范式,用新范式替代旧范式,使科学研究从非常规科学研究阶段进入新的常规科学研究阶段。

科学革命是新范式战胜旧范式的过程。

库恩指出:科学革命在这里被当作是那些非积累的事件,在其中一套较陈旧的范式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范式所代替。

③例如,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牛顿的力学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革命等,都是新范式战胜、取代旧范式的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突破旧理论,创立新理论的质变过程和飞跃过程。

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革命阶段后,实现了新旧范式的更替,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常规科学阶段。

在新的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们普遍地接受了新范式,科学在新范式的指导下进行渐进积累的过程。

随着新常规科学的发展,又会出现大量的新反常,新的反常引起新的危机,导致新的科学革命,新范式被更新的范式所代替,科学2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8页。

的发展又转入下一个更新的常规科学发展阶段。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正是通过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和革命--新常规科学……这样几个环节不断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地发展着的。

三、对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辨证分析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

对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但是这些评价也有共同之处。

对于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我们要进行辨证的分析和认识。

(一)、对科恩科学发展模式的积极评价首先,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不同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单纯量的累积式的发展模式。

在归纳主义发展观看来,科学的发展是不断把过去的科学理论归并到新理论之中,科学发展是不断积累、不断增大的过程,其间没有质的飞跃。

它也不同于波普尔不断革命、不断否定的发展模式。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克服了二者的片面性,综合了二者的合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继承和创新的辩证法思想。

④其次,库恩把科学革命视为新旧范式转换的一个过程, 因而范式的变革也就引起了科学理论体系的变革。

库恩的范式理论可以说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这种科学的整体性观点和科学的整体性方法在哲学上的反映。

范式理论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库恩深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素养。

再次, 根据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他认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历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

而之前波普尔的否定式发展模式却仅仅强调了“否定”、“革命”、“质变”, 而忽视科学发展中量变和进化的一面。

⑤相比起波普尔, 库恩的模式更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库恩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不足之处库恩虽然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但是,他对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解和解释却是错误的。

首先,库恩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因而他把范式的更替不是看作认识的深化,而只是他们内心信念或宗教信仰的转变过程,这从根本上否定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性和规律性。

其次,库恩同波普尔一样,不承认科学的质变。

飞跃是在人类知识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他断言科学根本就不是通过一个个发现和发明积累而发展的。

他认为新范式的建立,旧范式的抛弃是突如其来地、彻底地、绝对地变化。

它们之间是断裂的,没有任何联系。

因而库恩也就否定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进步性。

因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总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进步,是指新理论比旧理论包含着更多的经验内容,科学真理,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预见力。

现在,既然革命前后的两种理论或两种范式不可比较,不可通约,当然也就无法鉴别,无法判定理论或整个科学的发展和衰败、进化和退化了。

⑥这说明库恩或者是不懂,或者是不承认渐变与突变、连续和间断交替进行的演化方式。

殊不知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科学的发展正是在量变、质变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

(三)、小结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既有其正确的一面,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应该进行辨证的分析和认识。

只有对其进行辨证的分析才能对其客观的现实意义进行正确的认识。

四、库恩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的现实意义(一)、推动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哲学在历史上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库恩思想对科学知识社会学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科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提供了认识论前提。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要经过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阶段。

在常规科学阶段,指导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活动的范式提供了判断科学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不同常规时期的范式是不同的,而且“范式”之间不可通约。

可见,在库恩那里,科学合理性的概念被相对化了,科学合理性是拘泥于一定范式的合理性。

在科学革命阶段,不存在一个为大家都接受的范式,科学家需要在有可能成为范式的备选理论中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缺乏合理性标准,而只能诉诸于非理性,库恩主要考察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理论选择的影响,这样,非理性因素就在科学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⑦。

库恩的相对性的科学合理性概念和非理性思想,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工作开辟了道路。

(二)、促进了科学哲学的人文转向库恩的创新,不仅仅包括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还包括库恩的其他的创新的观点,从根本上变革了科学哲学与科学实际历史、科学家的活动不相干的状况。

他承认科学是一种合理性的视野,但他所理解的理性己不是冰冷而僵硬的逻辑,而主要是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选择。

换句话说,科学事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

因而,科学活动的意识即科学精神,总是受到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国家和民族人们普遍的信仰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特点、社会习俗或风尚以及社会制度等构成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

如果说波普尔所看到的科学家基本上还局限在逻辑主义范畴的话,那么,库恩所看到的科学家已经走向社会历史的广阔天地。

如果说波普尔注目于科学家个体活动的话,那么,库恩则更看重科学家群体的活动。

⑧因此,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必然要冲破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隔阂,反对科学主义的正统观点。

(三)、拓宽了科学哲学史学研究的新视野库恩认为,应当把科学活动看作社会历史现象,放到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重视分析其社会历史背景,诸如哲学思想、社会心理、时代精神以及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因素、科学研究制度、科学政策、科学管理等因素对科学发展造成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所以,库恩主张用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科学史,主张内史与外史的结合,力图从科学发展的历史链条中去探讨科学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同时,库恩也认为,虽然科学史的内部与外部方法有一些天然的自主性,但事实上,它们是互相补充的。

可见,库恩不仅重视研究科学本身的发展史,也重视研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既立足于科学反思科学,又立足于社会、历史和哲学审视科学。

可以预见,科学的综合化、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必将引起科学史的综合化,21 世纪必将是综合史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