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器材简介
神经科康复常用设备配置

神经科康复常用设备配置
神经科康复是通过物理疗法和辅助设备,帮助神经系统受损患者恢复功能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神经科康复常用的设备配置:
运动康复设备
- 步态训练器:用于恢复步态功能,通过模拟行走的动作来训练患者的步态。
- 平衡器:用于训练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有助于改善步态和姿势控制。
- 可调节床:提供不同姿势的支撑和调整功能,便于康复治疗师进行治疗。
功能康复设备
- 动力辅助自行车:用于康复患者的下肢训练,可调节阻力和辅助力度,帮助恢复下肢肌力和协调性。
- 强化肌肉电刺激设备:通过电刺激肌肉来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
可用于恢复肌力和改善运动功能。
- 功能性电刺激设备:通过电刺激神经,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和恢复运动能力。
功能评估与监测设备
- 步态分析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患者的步态功能,以便康复治疗师了解患者的步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 运动轨迹监测系统:可追踪患者运动的轨迹和范围,提供定量的数据用于康复治疗的评估和进展监测。
请注意,以上设备配置只是一些常用的例子,具体的神经科康复设备配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需求来确定。
在选择和使用设备时,请遵循医疗专业人士的指导,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康复辅助器具分类

康复辅助器具是指通过机械、电子、电气等技术手段,帮助残疾人或者有特殊需求的人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设备。
康复辅助器具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助行器具助行器具是指帮助行走或者站立的器具,如拐杖、助行架、助行车等。
这些器具能够支撑身体重量,减轻关节负担,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日常活动。
例如,老年人因为年龄原因或者身体疾病,行动不便,需要借助拐杖或者助行架才能行走。
这些助行器具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平衡,减轻关节负担,提高行动自由度。
二、辅助座椅辅助座椅是指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坐姿活动的器具,如轮椅、电动轮椅等。
这些器具能够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因为脊髓受损,无法进行正常的行走活动。
这时候,轮椅或者电动轮椅就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三、辅助通讯器具辅助通讯器具是指帮助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或者视力障碍的人进行交流的器具,如听力助听器、语音合成器、盲文打印机等。
这些器具能够帮助障碍人士进行正常的交流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听力障碍患者因为听力受损,无法正常听到周围的声音,这时候,听力助听器就可以帮助患者正常听到周围的声音,提高生活质量。
四、辅助生活器具辅助生活器具是指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器具,如抓取器、穿衣助手、洗澡椅等。
这些器具能够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手部残疾患者因为手部受损,无法进行正常的抓取活动。
这时候,抓取器就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正常的抓取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康复辅助器具的种类繁多,每一种器具都能够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器材使用说明书

步行系列名称:活动平板(磁控阻力)规格(cm):126×60×136用途:借用下肢力量带动平板进行步行训练,适合于种类患者的耐力训练、步态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也用于正常人室内健身运动。
名称:辅助步行训练器规格(cm):98×80×100~145用途:增加上肢支撑的面积,提高辅助步行的效果。
是神经、骨关节系统疾病患者室内外辅助代步用具。
名称:训练用阶梯(三向)规格(cm):340×140×134~155用途:用于患者恢复日常上下楼功能。
名称:平行杠(配矫正板)规格(cm):335×116×78~120矫正板坡度15〃名称:肘杖规格(㎝):124~144用途:辅助步行名称:手杖规格(㎝):70~93用途:辅助步行名称:腋杖 1规格(㎝):76~93用途:辅助步行名称:双轮助行器规格(㎝):50×60×80~96用途:辅助代步用具上肢系列名称: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轮式工、肩关节康复训练)规格(㎝):77×34×98用途: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名称: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腕关节康复训练器)规格(㎝):52×26×98用途:改善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训练名称:滑轮吊环训练器规格(㎝):71×16×150用途:用于肩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关节索引,肌力训练下肢系列名称:股四头肌训练椅规格(㎝):113×112×116用途:膝关节运动受限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抗阻力主动运动,也可进行膝关节索引名称:下肢康复训练器(磁控阻尼康复车)规格(㎝):160×58×140 2用途:改善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名称:下肢功率(骑式)(磁控阻尼康复车)规格(㎝):93×57×120用途:用于下肢关节活动、肌力及协调功能训练全身系列名称:弧形腹肌训练器规格(㎝):131×37×60用途:借助弧形面进行腹肌肌力训练名称:肋木规格(㎝):98×58231用途:借助肋要杠进行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坐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及躯干的牵伸训练运动训练器规格(㎝):60×45×106用途:用于室内运动训练、训练患者手眼协调能力儿童康复系列名称:儿童站立架规格(㎝):80×65×132用途:10岁以下站立功能障碍儿童进行站立训练名称:儿童液压踏步器规格(㎝):70×56×97用途:下肢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 3训练康复器材使用说明书文水社区康复站目录步行系列上肢系列下肢系列全身系列儿童系列1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康复训练设备)技术参数表

(一类、二类、三类)
否 不具有医疗器械许可证
产品技术参数及配置要求
手指功能训练器:
1)外形尺寸(长×宽×高):400mm×250mm×105mm
2)配置小锥体(直径×长度)及数量:Φ45mm×120mm,3个
3)大锥体(直径×长度)及数量:Φ90mm×200mm,1个
4)齿圈直径及数量:Φ150mm,1个
带绑带滚筒外形尺寸(长×宽×高):140mm×60mm×30mm
圆双手滚筒(直径×高度):Φ42mm×240mm
扁方滚筒(长×宽×高):140mm×30mm×25mm
万象组件:外形尺寸(长×宽×高):715mm×810mm×150mm
几何体阶梯:外形尺寸(长×宽×高):200mm×200mm×90m
形状轮:1)外形尺寸:Φ150mm×120mm
2)质量:0.5kg
捶球训练器:外形尺寸(长×宽×高):270mm×120mm×140mm
训练套圈:外形尺寸(直径×高):Φ150mm×260mm
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1)外形尺寸(长×宽×高):1050mm×845mm×845mm
2)智能砂磨板不少于384个光点阵列,间距小于40mm
几何体阶梯:五种几何图形,可作颜色分类、感官学习、高低比较、排序等。
形状轮:改善受训者手眼协调功能。
捶球训练器:适用于儿童进行上肢肌力、协调、感知/认知功能训练,锻炼手眼协调,颜色认知,手部碗部力量。
训练套圈:适用于儿童进行上肢肌力、协调、感知/认知功能训练,锻炼手眼协调
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1)提供不少于10种常用砂磨板训练轨迹,至少包括单方向、往返方向、多方向组合、直线、规则曲线等轨迹,且各种轨迹可以随意组合和设定训练次数
常用作业疗法器械设备概述

常用作业疗法器械设备概述其中常见的作业疗法器械设备包括平衡板、平行杠、步态训练器、踏步机、抓力器、扩张器、臂力器等。
这些器械设备主要用于恢复患者的步态、平衡、手部功能和肌肉力量。
通过定制的康复训练方案和使用这些设备,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其失去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在使用这些作业疗法器械设备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操作。
同时,患者也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这些设备,遵守康复训练方案,才能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总之,作业疗法器械设备在康复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其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这些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以及与专业医护人员的配合,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很好,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关于作业疗法器械设备的相关内容。
除了上述提到的常用作业疗法器械设备外,还有其他一些器械设备也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中。
比如,抗重力跑步机,这是一种能够减轻身体重量,帮助患者进行跑步和行走训练的器械。
这种设备在恢复运动功能以及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神经康复训练仪器也是一类重要的作业疗法器械设备,它能够帮助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运动、感觉和协调功能。
作业疗法器械设备的选择应该以患者的具体康复需求为基础。
比如,对于患有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步态训练器和平衡板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步态和平衡能力;对于手部功能受损的患者,手部康复器材,如抓力器和扩张器,则是非常有用的。
除了这些基本的作业疗法器械设备,近年来,一些高科技器械也开始应用于康复治疗中。
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和运动追踪技术被引入康复训练中,通过模拟各种日常生活场景和运动动作,患者可以进行更加生动和有趣的康复训练,从而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和康复效果。
另外,智能康复器械设备也逐渐受到关注。
这类设备通常配备了传感器、监测和反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提示,帮助患者调整训练姿势和强度,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大全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1. 上肢训练辅助器具上肢训练辅助器具用于肩、上臂、前臂与手部得康复训练、(1) 肩关节回旋训练器: 进行肩关节旋转运动, 扩大活动度, 增强肩部肌肉力量、(2 )肩抬举训练器:通过将棍棒放置于不同高度,训练上肢抬举功能、可在棍棒两端悬挂沙袋, 以增加抗阻力。
(3 )肩梯:通过手指沿着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高肩关节得活动范围, 减轻疼痛。
(4) 滑轮吊环训练器: 增加肩关节得活动度, 也可进行关节牵引及肌力训练。
(5 )上肢推举训练器:提高上肢伸肌肌力、上肢关节活动度及协调活动能力。
(6) 肘关节牵引椅: 对肘关节持续牵引, 用于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者。
牵引得重量与方向, 座椅高度、固定部位可随需要调整。
(7) 前臂旋转训练器:训练关节活动度, 预防与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同时通过患者在不同阻力下得抗阻运动进行肌力及耐力训练。
(8) 腕关节屈伸训练器: 训练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
(9) 腕关节旋转器: 训练腕关节旋转, 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增加肌力、耐力。
(1 0)复式墙拉力器:通过抗阻主动运动,提高肌力。
关节活动度训练, 预防畸形全身肌肉、关节训练。
(11) 系列哑铃: 用于增强肌力与耐力。
(12) 体操棒与抛接球: 提高上肢活动范围, 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与平衡能力、分立式与卧式 2 种。
(13 )手支撑器:训练上肢支撑能力及从床到轮椅得移乘(身体转移)训练。
(14) 手指肌力训练桌:用于手指肌力与关节活动度得训练。
2。
下肢训练辅助器具下肢训练辅助器具就是用于训练下肢得辅助器具。
(1) 下肢康复训练器:用于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与协调功能(2 )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用于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得肌力。
(3) 髋关节旋转训练器:通过足得画圈运动, 改善髋关节得旋转功能、(4) 股四头肌训练椅: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适用于膝关节受限。
(5) 踝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踝关节得活动度,矫正足下垂,足内外翻等, 对站立功能障碍者得站立功能训练。
骨科康复器械PPT课件

骨骼式下肢假肢a 小腿假肢 b 膝离断假肢 c 大腿假肢 d 髋离假肢
1. V型碳纤微后跟,使脚跟落地时有效吸收地面反作用力,V形非对称设计,使脚跟离地时,弹力向前方助推.2. 超长前掌,凝聚储能推力超长 设计,使碳纤储能片翘曲复度可达1.5cm。3. 三点定位,稳定安全。
TX-II型腿部功能训练器
适用范围:1、腿部骨折 2、关节囊切除或关节松解术后3、下肢够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 4、关节软股大面积缺损,自体游离骨 膜或软骨膜移植修复术后5、急性化浓性关节炎、手术切开清创、 引流术后。 6、肌健损伤修复和肌健重建固定术后。7、关节检查和治疗手术后,脑血管意 外后遗症及截瘫病人的康复。
特点:
5-三、矫形器(orthosis) 借助外部机械结构来对运动器官起辅助治疗及康复作用。 主要用于四肢、躯干等部位,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用在躯干和下肢的亦称为支具(brace),主要用于上肢的称为夹板(splint)。
(一)、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限制关节运动于一定的方向及幅度之内,以保护病变部位使病灶稳定及愈合,或保护病变组织防止继续受损,消除疼痛,为实行早期活动创造条件。 ▲防止畸形的发展或矫正畸形。 ▲支持瘫痪肌肉,稳定关节,以利活动或改善步态。 ▲分担重力负荷以减轻关节受力,保护关节,同时便利活动。
分类:1.四轮式步行器 2.二轮式步行器 3.移动式步行器 4.步行车
五、轮椅 轮椅(whee chir)是无法用下肢支撑行走者的代步工具。也供下肢骨折、关节炎或手术后一时不能行走者暂时使用。
矫正性上肢矫形器
功能性上肢矫形器 a 腕臂屈支具 b指对掌支具
腕关节驱动指开合支具
社区常用的康复器材及辅助器具PPT演示课件

包括物理治疗设备、作业治疗设 备、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移动辅 助器具、生活自理和防护器具等 。
社区康复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改善身体功能,提 高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 担。
促进社区融合
康复器材及辅助器具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 更好地融入社区,与家人和朋友一起生活和 工作。
听力、语言和交流辅助器具
听力辅助器具
如助听器,帮助听力障碍者提高听力。
语言和交流辅助器具
如语言病理学工具和口部运动治疗器械,帮助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和交流训练。
04
社区康复器材及辅助器具的应用与 效果
康复器材的应用与效果
康复器材的应用
康复器材在社区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和恢复。常见的康复器材包括物理治 疗设备、运动治疗设备、作业治疗设备和言语治疗设备等。
辅助器具的效果
辅助器具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这些人群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 会参与度。例如,轮椅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自由移动, 矫形器可以改善关节畸形等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康复器材与辅助器具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的方式
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在社区康复中常常是相互配合使用的。例如,物理治疗设备 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而矫形器可以帮助固定和保护受伤部位 ,促进愈合。
社区医疗机构合作
加强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合作,将康复服务纳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提高康复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
培训与教育
开展康复器材及辅助器具使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医疗人员和 患者的使用技能和康复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听力训练器
提供各种听力训练模式, 如声音大小、速度和音质 的调节,帮助患者提高听 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训练器—2 功能与用途 主要用于改善手指对指功能,并可以提高手得协调性、灵活性,还可用于手得感觉功能训练。 使用方法 1、 根据训练需要选择不同得训练器材。 2、 利用日常生活得器材做日常生活训练。 3、 将夹子用手捏着取下或放上。 注意事项 使用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器械应定时检查,防止螺丝松动。注意器械得卫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上肢推举训练器
功能与用途 该产品就是适用于上肢肌力协调活动能力与关节活动度得作业训练。 使用方法 1、推举训练可坐着或站着进行训练,根据训练方式得不同将训练器放在高度适宜得桌面上。 2、用塑柄螺栓调节底盘与底座板角度。 3、训练者双手握住手柄进行训练、 注意事项与禁忌 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器械应定时检查,防止螺丝松动。注意器械得卫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儿童站立架 功能与用途 儿童站立架就是一种采用强制措施使不能直立患儿达到直立起来得康复专用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可帮助患儿改善全身得血液循环,增强下肢得直立功能,提高全身得各关节活动能力、 该器械用于下肢不能直立、下肢瘫痪及行走困难得病人,对于脑瘫、偏瘫、小儿麻痹症等患者,有良好得康复作用。 使用方法 1、首先将站立架绑带松开。 2、患儿在家长得帮助上使后背紧贴于站立架上。 3、医生帮助患儿站立,用绑带将患儿绑住,进行站立训练。 注意事项与禁忌 在使用、移动过程中,要保持牢固、轻拿轻放,防止碰伤、砸伤。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如发现连续螺钉出现松动应及时调整,以防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液压踏步器—2
功能与用途 主要用于改善下肌活动范围及提高下肢肌力耐力训练,还可以协调下肢功能活动。 使用方法 1、 根据个人情况调节阻力大小, 2、 人扶站上做踏步训练、 注意事项 经检验确认器械安全可靠后即可在器械上进行运动训练,使用者运动训练应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得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老年人、身体较弱者及残疾人得运动量应听从专业人员得指导,训练时并应有必要得安全防护措施。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管理者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以防止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儿童股四头肌训练椅
功能与用途 主要用于膝关节活动受阻者患儿进行四头肌抗阻主动运动、也可用于对膝关节进行牵引及膝关节被动训练 使用方法 1、 将患儿抱坐在椅子上。 2、 将患儿下肢固定在训练椅上。 3、 根据患儿情况选择不同得阻力。 4、 让患儿做小腿得屈曲与伸展。 注意事项 经检验确认器械安全可靠后即可在器械上进行运动训练,使用者运动训练应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循序渐进,训练时并应有必要得安全防护措施。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管理者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以防止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复式墙拉力器
功能与用途 主要进行上肢肌力训练,也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使用方法 1、 根据训练者情况选择重量。 2、 训练者拉动手柄使铅块上下运动。 注意事项 经检验确认器械安全可靠后即可在器械上进行运动训练,使用者运动训练应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循序渐进,训练时并应有必要得安全防护措施、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管理者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以防止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PT训练床
功能与用途 PT训练床用于患者在床上做各种恢复性训练、 使用方法 训练者在床上做各种PT训练,也可以将训练床当做一个活动平台。 注意事项与禁忌 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儿童应在护理人员照瞧下训练。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注意器械得卫生清洁,防止锐器划伤床面、 前臂与腕关节训练器
功能与用途 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可做腕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及肌力训练 使用方法 1、 根据训练需要选择所需把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阻力大小、 2、 训练者抓住手柄,做左右旋转训练。 注意事项 经检验确认器械安全可靠后即可在器械上进行运动训练,使用者运动训练应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循序渐进。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管理者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以防止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
功能与用途 主要训练上肢稳定性、调节性,也可提高上肢得活动能力。 使用方法 1、 视个体情况选择不同轨道得珠子。 2、 用手指捏住珠子使珠子从轨道得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注意事项与禁忌 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注意器械得卫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肩关节回旋训练器
功能与用途 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就是训练者通过肩关节旋转运动,使上肢、肩部肌肉得到运动训练以达到肌力恢复、预防畸形、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矫正改善腕部与上肢运动功能得康复器械。它对于改善残疾人、病人、老年人上肢及局部功能得提高、活动能力得改善具有良好得使用效果。 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要调整器械得高度,方法就是抬动器械调整杆向上、向下调整器械高度。 2、调整旋转臂得长短以适合训练者得旋转半径、 3、调整阻力得大小以适合训练者得训练强度、 注意事项与禁忌 经检验确认器械安全可靠后即可在器械上进行运动训练,使用者运动训练应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得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老年人、身体较弱者及残疾人得运动量应听从专业人员得指导,训练时并应有必要得安全防护措施。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管理者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以防止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可调式OT桌—2 功能与用途 可调式OT桌就是为患者提供各种桌上训练得专用作业平台,可根据训练者得需要进行高度调节。 使用方法 1、用手柄顺时针方向摇动桌面上升,反则桌面下降。 2、可在OT桌上做各种OT训练。 注意事项与禁忌 摇动手柄时应用力均匀,严禁用硬物敲打桌面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如发现连接螺钉出现松动应及时调整,以防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电动直立床-2 功能与用途 RK-01电动直立床可以从0~90度任意角度停止,可供各种站立困难患者练习站立时使用。床体升降部分电机采用直流24V电源供电,安全可靠,一次充电后可正常使用半个月以上。 使用方法 患者平躺于床面上用固定带固定住身体,特别注意使患者脚部与踏板接触紧。按住遥控或脚踏开关得上升位置,使床面逐步抬起。当置于所需角度时,松开手柄。如患者需要在站立时手部作一些作业训练,可装上小桌板,将小桌板调整到合适位置坚固即可。 注意事项与禁忌 直立床在使用时一定要将脚轮抬起使床架平稳着地,防止床体移动造成安全隐患。
训练用阶梯(双向)-2 功能与用途 训练用阶梯就是应用于运动行走及下肢障碍康复训练得专用器具,它对于偏瘫、截瘫、下肢麻痹以及类风湿症、下肢骨折外伤等恢复期病人有很大帮助,可借助上肢得帮助,进行步行训练假肢使用者可在训练用扶梯辅助下进行行走、上下楼梯及多种功能训练。 使用方法 (1)步行训练:阶梯就是训练患者步行功能得装置。利用阶梯扶手或拄拐杖进行上下台阶得步行训练(扶手可根据患者身高可调节)、 (2)肌力训练:对躯干与下肢做肌力增强训练上下台阶就是简单有效又安全得方法、 注意事项与禁忌 经检验确认器械安全可靠后即可在器械上进行运动训练。使用者运动训练应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病人,手术后恢复期、老年人、身体较弱者及残疾人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训练,并应有必要得安全防护措施。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管理者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如发现连接螺丝出现松动应及时调整,以防止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站立架(双人)
功能与用途 站立架(双人)就是一种采用强制措施使不能直立患者达到直立起来得康复专用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可帮助患者改善全身得血液循环,增强下肢得直立功能,提高全身得各关节活动能力。 该器械用于下肢不能直立、下肢瘫痪及行走困难得病人,对于脑瘫、偏瘫、小儿麻痹症等患者,有良好得康复作用、 使用方法 1、首先将站立架绑带松开。 2、患者坐轮椅进入站立架正面,在医生得帮助下双手扶住站立架扶手。 3、医生帮助患者站立,用绑带将患者绑住,进行站立训练。 注意事项与禁忌 在使用、移动过程中,要保持牢固、轻拿轻放,防止碰伤、砸伤。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该器械使用一定时间后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如发现连续螺钉出现松动应及时调整,以防出现器械损坏及不安全事故发生、
抽屉式阶梯
产品功能与用途 抽屉式阶梯就是应用于模仿上下楼梯及在不同高度板凳上坐、立得训练器具,它对于下肢关节活动功能得恢复、改善坐姿得训练有明显得作用。 使用方法 将阶梯拉出让患者坐在最高一层阶梯上(也可以从低处开始)逐渐向下改变位置反复训练,也可做简易阶梯做上下楼训练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经检验确认器械安全可靠后即可在器械上进行运动训练,使用者运动训练应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手术后恢复期、老年人、身体较弱者及残疾人得运动量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训练,并应有必要得安全防护措施。 器材得护理与保养 注意器材清洁,经常检查其稳定性,防止患者摔伤等现象发生。 平行杠(配矫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