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菊竹花中四君子的古诗
梅兰竹菊君子气全诗词

梅兰竹菊君子气全诗词摘要:一、引言: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概述二、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品质特点1.梅花:傲2.兰花:幽3.竹:坚4.菊花:淡三、梅兰竹菊四君子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1.咏物诗2.文人画四、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精神内涵1.自强不息2.清华其外,澹泊其中3.不作媚世之态,高洁傲岸,卓然不群五、结语:梅兰竹菊四君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启示正文:一、引言: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概述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四种植物。
它们分别是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因其各自独特的品质特点和审美价值,成为了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频繁出现在咏物诗和文人画中。
二、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品质特点1.梅花:傲梅花以其高洁、傲岸的品质著称。
在寒冬时节,梅花不畏严寒,顽强绽放,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咏物诗中,梅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君子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品质。
2.兰花:幽兰花以其幽雅、空灵的品质为人们所喜爱。
兰花生长在幽静的山谷之中,不喜世俗的喧嚣,象征着君子内心的幽静和高洁。
在文人画中,兰花常常被描绘成高洁、恬淡的形象。
3.竹:坚竹子以其坚毅、直节的品质为人们所敬仰。
竹子生长迅速,节节攀升,象征着君子的奋发向上和坚定的信念。
在咏物诗中,竹子被用来比喻君子的气节和坚贞。
4.菊花:淡菊花以其冷艳、清贞的品质为人们所赞美。
菊花在寒秋时节绽放,不畏秋寒,象征着君子在逆境中的坚定和执着。
在文人画中,菊花被描绘成高洁、清雅的形象。
三、梅兰竹菊四君子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1.咏物诗梅兰竹菊四君子在咏物诗中得到了广泛的表现。
诗人们通过赞美梅花的傲骨、兰花的幽雅、竹子的坚贞和菊花的清贞,抒发了对君子品质的景仰之情。
2.文人画梅兰竹菊四君子在文人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画家们通过描绘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的形象,表现了君子的品质和精神,同时也借物喻人,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四、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精神内涵1.自强不息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精神内涵包括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高洁傲岸、卓然不群等。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花四君子“梅兰竹菊”与“松竹梅”一、花中四君子赞提起品格高尚,高风亮节、修养高超之类的事物,中国文人常用“梅、兰、竹、菊”这种四种植物作比喻,并且称她们为花中“四君子”。
自古我国的文人就喜欢填词、赋诗对她们大加赞美。
在众多歌颂花卉的诗、词、散文中,与“梅、兰、竹、菊”有关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绘画大师对她们也格外青睐,除了单独画梅、兰、竹、菊外,还善画“四君子”图,从出土的陶瓷器具看,许多都画有“四君子”的图案,现在的工艺品上仍然能找到梅、兰、竹、菊的身影。
中国文人与这“四君子”之间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并留下许多千古佳话。
如元代大画家王冕在隐居九里山时,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自号“梅花屋主”。
他善画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所作的“墨梅图”与“墨梅”诗均名扬天下。
更有一位叫林逋的宋代诗人更是痴情,他一生养鹤植梅,自称“梅妻鹤子”,终生不仕不娶。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一生便以种竹、画竹闻名于世,并非常重视对竹子的实地观察,主张画竹前“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所以他笔下的竹子,不仅能显示出四时风雨,阴晴中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而且力求表现竹子的耐寒、抗冰雪的坚贞之性。
历代文人如陶渊明、苏东坡、杜甫、陆游等都写诗文赞颂过菊花,尤其是陶渊明因为经常写菊花的诗文,被人们誉为“菊仙”,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成了菊花的代名词。
兰花也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从孔子、李白到苏东坡、郑板桥都留下有关兰花的诗文。
人们还将“国香”、“天香”、“王者之香”、“空谷佳人”等美誉封于兰花。
但更多的养花爱好者是想通过养梅、兰、竹、菊来表达高雅情怀,并陶冶自己的情操。
梅花向来是花卉中被歌咏的最多的,甚至被称为“诗人的花卉”。
比较著名的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里把梅花比喻成为“孤芳自赏”的高士;而伟人毛泽东的诗题《卜算子·咏梅》所用的笔法与陆游大不相同,更值得欣赏。
梅兰竹菊四君子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梅兰竹菊四君子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展开全文
四君子梅兰竹菊,按说都喜欢,有取舍的话,我更喜欢兰。
兰花几片叶,轻盈飘舞,像淑女,不浓妆艳抹,春天里,百花争艳,而兰花不指热带兰,花五出,色不艳而幽香,古有诗人曰,寸心原不大,容的许多香。
开在山涧幽谷,不因无人而不芳。
叶虽草质,却冬不凋而仍翠,有松之耐寒,有菊之傲霜,历代画兰,赏兰,写兰者不枚胜举,有屈原之清风,宋苏东坡也画兰,宋郑所南画兰不带土,说被元人摅去,有诗赞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清朗扬州八怪李方膺郑板桥更是把兰推向极致,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而郑板桥所画兰花,苞似小鸟顾盼,花似美人赏春,题兰诗更让人爱恋有加,而陈毅元帅写诗赞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喁,朱老总也种兰写诗赞。
小小兰花包含者太多文人寄兴寄情,家中挂上张墨兰图,平忝室内雅韵所以我喜欢兰花的淡泊,用毛主席诗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兰竹菊“四君子”》参考课件第1课时

中国画中还有“岁寒三友”之称,指的是什么题材?
冬季是万木凋落的时节,而松、竹、梅在严冬仍能 保持其生态,年年月月仍旧不变,因此被人们称为 “岁寒三友”,比喻友情长存的意思。
兰 花 宋
郑 思 肖
画家经历
郑思肖(1241—1318)福州人。他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先历 经家门之变,又目睹亡国之惨状,遂愤然隐居于寺观陋巷,自 号所南,坐卧不北向,意在不忘赵宋。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郑思肖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墨 梅 图 元
王 冕
思考:画家为什么把梅花 画成了墨梅呢?
墨 梅 图 元
王 冕
画家经历
王冕(1287—1359)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 佛寺长明灯下读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归隐九 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通过物象的人格化,托物寄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画家借咏梅、画梅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画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东坡
这诗句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
“
竹
如
我
,
我
如
竹
。
墨
”
竹
北 宋
文 同
千咬
磨定
万青
击山
还不
坚放
劲松
——
,,
任立
郑尔根
板东原
竹
桥西在
石 图
清
郑 板
南破 北岩 风中 。;
《梅兰竹菊“四君子”》课件2

2. 你觉得国画四君子对中国文化传承有什么样的影响? 梅兰竹菊入画,丰富了美术题材,扩大了审美领域,它们不但 本身富 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所以它既便 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 因此,描写“四君子”之风至今不衰。
如果你对它们有所了解,那么你喜欢哪一个?
3.《池上竹下作》 作者: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4.元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梅花画法
( 1)
( 2)Βιβλιοθήκη ( 3)“梅兰竹菊”四君子
为什么梅兰竹菊被称为国画四君子?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 代 绘画,特别是花鸟画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它们 为题村的, 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 的气节、 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 之称。
1. 你了解中国国画四君子吗?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谓之曰:超然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谓之曰:高雅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谓之曰:高节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谓之曰:清雅
中国历史文人墨客描写它们的作品有哪些? 1.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 【兰花】 宋-杨万里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 三菲碧弹指,一笑紫翻唇。 野竹元同操,官梅晚卜邻。 花中不儿女,格外更幽芬。
它们在中国文化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梅兰竹菊!传统文化与做人之道!

梅兰竹菊!传统文化与做人之道!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
——陈毅《幽兰》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杜牧《题新竹》.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菊花》“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钟爱,同时也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
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每一次翻阅的过程,都是一段涤荡身心的奇妙旅程!阅读是人生智慧,分享是助人快乐!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四个字:学习不够!投稿邮箱:115019101@友情提醒:健康、创业机会、心灵成长等问题可以直接微信沟通!方便的时间会回复各位朋友留言。
谢谢感谢这一分钟的陪伴,心存善念、转发随喜功德无量!分享智慧,成就人生【通过右上方或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关注】直接在“通信录”--右上角“+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ZYQYJ80”--打开后关注【特别声明】本公众号部分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编者收集整理后,与大家一同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将立即改正。
与梅兰竹菊有关的干货

苏轼与《梅兰竹菊图》:
苏轼,北宋大文豪,其传世之作《梅兰竹菊图》现珍藏于凤翔县东湖碑林内,画碑上刻有古代文人墨客的诗印书法。
四通画碑各高1米左右,宽0.3米,中间分别系梅、兰、竹、菊图案,两侧单线刻边,竖幅题字。
其中一通碑面刻有苏轼的《老梅嫩枝图》和诗一首,诗为“孤山清趣压群芳,一阵风来一阵香,百卉不荣先此盛,诗成锦绣贺三阳”。
苏轼诗词中的梅兰竹菊意象:
苏轼作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中的梅兰竹菊意象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和研究。
苏轼诗词中的梅兰竹菊意象折射出的主题内容,分为耿介坚毅、孤独愁闷的梅意象,清远质朴、高洁纯净的兰意象,清瑾妙洽、凛然昂扬的竹意象以及凄清多愁、旷达乐观的菊意象。
梅兰竹菊的文化内涵:
梅兰竹菊在百花园中有花中四君子之美誉,与人们由其植物属性而引发的人格联想密切相关。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苏轼对竹的热爱:
苏轼曾有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显示出他对竹的热爱和对君子品格的追求。
梅兰竹菊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梅兰竹菊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篇一:梅兰竹菊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梅兰竹菊四君子,独傲碧雪数梅花。
兰花灵慧别幽静,清丽典雅看无暇。
竹傲默然孤芳赏,细品人生逸陶情。
菊黄深秋勿伤感,一叶秋风尔自经。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
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梅,傲而不俗。
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
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
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兰,幽而不病。
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
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
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竹,轻而不佻。
其茎有方圆之...梅兰竹菊四君子,独傲碧雪数梅花。
兰花灵慧别幽静,清丽典雅看无暇。
竹傲默然孤芳赏,细品人生逸陶情。
菊黄深秋勿伤感,一叶秋风尔自经。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
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梅,傲而不俗。
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
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
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兰,幽而不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2梅 花 诗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花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 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 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 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 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 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 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 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 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 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 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 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 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 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 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 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