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李白
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

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古代诗人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作品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与他们的严肃形象相比,他们的日常生活却也是充满趣事和搞笑的。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
故事一:李白的“酒仙梦”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醉心于饮酒,常常酒后吟诗作赋。
一天夜晚,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后,扶墙而行,回到自己的寝室。
当他进入睡梦之中时,他梦见了一个灵酒仙降临在他的面前。
酒仙说:“李白啊,你可知道你的名字已经载入了史书?”李白惊喜地问道:“真的吗?那我在史书中是怎样描述的?”酒仙微笑着回答说:“在史书中,你被称为‘酒仙李白’。
”李白听后,大喜过望,高兴得不淡定地醒了过来。
一起酒仙梦让人忍俊不禁,也证明了李白对酒的痴迷。
故事二:苏轼的“石头记”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家,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他一生充满机智和幽默,喜欢开玩笑。
有一次,苏轼在外出旅行时路过一座山,他发现一个漂亮的石头,好像非常值钱。
苏轼捡起石头,对旁边的人说:“这块石头真不错,我要把它带回家。
”旁观者有些诧异地问道:“为什么这块石头会那么值钱?”苏轼没有回答,一脸严肃地说:“这是个秘密,你可不能告诉别人。
这块石头是《红楼梦》的石头,我打算拿去卖给曹雪芹。
”听到苏轼的解释,旁观者们哄堂大笑。
这个“石头记”引出的笑话让人忍俊不禁,彰显了苏轼的幽默风趣。
故事三:白居易笔下的“白眉鸟”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优美的诗歌和深刻的文笔而闻名。
然而,他也有一面有趣的一面。
有一次,白居易写了一首有关“白眉鸟”的诗,在诗中描述了这只小鸟飞舞的优雅之姿。
可笑的是,他完全不知道这种鸟的存在,他只是根据诗情自创了一个美丽的形象。
后来,他的朋友告诉他这种鸟并不存在,白居易不由得哈哈大笑,却也不禁想到了自己诗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些搞笑故事揭示了古代诗人在创作之余也有着平凡生活和幽默的一面。
他们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而是普通的人类,有着喜怒哀乐和幽默感。
李白与杜甫的酒仙争霸

李白与杜甫的酒仙争霸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时期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在酒文化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
他们之间的酒仙之争成为了后世流传下来的佳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白与杜甫的酒仙争霸。
一、李白:豪情万丈的酒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饮酒如同舞诗般,以豪放奔放的个性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李白的诗作《将进酒》最能体现他的酒仙形象。
该诗情感激荡,豪情万丈,以自身的饮酒心得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李白热爱酒文化,他的诗中经常出现醉酒的描写。
他喜欢与朋友们一起品尝美酒,畅谈人生和诗意。
他的酒量惊人,可以一饮而尽数斗的烈酒。
在酒宴上,他总是能将气氛推向高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二、杜甫:直抒胸臆的酒仙杜甫,字子美,号杜陵,也是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
与李白不同,杜甫的诗作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然而,杜甫同样对酒情有独钟。
他的酒仙形象主要体现在他直抒胸臆的酒宴之中。
杜甫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提到了自己饮酒的经历。
他的诗中描写的酒往往有着浓烈的芳香和丰富的滋味,让人仿佛嗅到了酒的香气。
酒令是他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他常常与朋友们一起喝酒畅谈,以此来寄托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三、酒仙之争李白和杜甫以其独特的酒仙形象成为了文艺圈的佼佼者。
他们两人之间的酒仙之争,成为了文坛的一大看点。
两位诗人酒量都极佳,在酒宴上,他们常常会举行酒令来较量,以此来展示各自的才情和胸怀。
李白的酒令多以豪放为主,他会一口气将装满酒的大碗一饮而尽,让人叹为观止。
杜甫的酒令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他会以富有哲理的词句表达出自己对于酒的见解和感悟。
这场酒仙之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文人雅士们纷纷前往酒宴现场,想一睹两位诗人的风采。
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谁的酒令更具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这场酒仙之争无论结局如何,都成为了文艺界的经典之争,让人们叹为观止。
四、酒仙的意义李白和杜甫的酒仙之争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渐渐淡忘,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却深远而广泛。
三仙李白

“三仙”之李白????李白自幼好学,胸怀大志,喜好击剑,仰慕侠士生活,喜爱游览大山名川。
又因为李白生于道教的发源地蜀中,所以在多种环境作用下,李白从青年时代起就信仰道教神仙思想。
学道德目的在于成仙,所以李白对“仙”字特别有缘,一身兼有谪仙、酒仙、诗仙等名称。
“谪仙”李白。
天宝之初,李白第二次入长安,开始了他生活中的黄金时代,而其中最惬意的一件事,便是正是荣膺了“谪仙”的称号。
魏颢《李翰林集序》曰:“故宾客贺公奇白风骨,呼为谪仙子。
”这是李白感到荣耀,并增加了自信,自信自己确系仙才。
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中第一首的开头就反复地说:“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杜甫也同意这样的称呼,《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说:昔年为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从此,李白之谪仙的称号便在京城迅速的传播开来。
“酒仙”李白。
酒可以说和李白的一生及其诗歌创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李白以豪饮著称,《襄阳歌》曰:“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月下独酌》曰:“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其一)这就是李白饮酒的美好境界和情趣,大约在古代文人中只有陶渊明可与之媲美,而李白的饮酒似乎更有潇洒飘然的一面,所以他赢得了超迈的“酒仙”之称。
谈诗歌,不能不谈唐诗;谈唐诗,不能不谈李白;谈李白,不能不谈美酒。
酒仙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诗仙”李白。
与杜甫极富现实主义的诗风相对,李白的诗饱含着浪漫主义色彩。
他以其出神入化的浪漫主义诗歌艺术,傲岸不屈、藐视权贵,使其浪漫主义诗歌充满无限的魅力,充分地展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以酒写诗,诗中夹酒,欣欣然、飘飘乎,仿佛误落尘世的谪仙、酒仙,大笔一挥,便也成了一代诗仙。
李白酒有关的诗句

李白酒有关的诗句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酒仙之一。
他的诗作中,有许多是在酒后或与酒有关的,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友情、理想等方面的感悟和追求。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是李白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豪放诗篇之一。
诗人以黄河和白发为喻,表达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慨,倡导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人生态度。
诗人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为信念,不惧贫困困顿,自信豪迈地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抱负。
诗人以烹羊宰牛且为乐为主题,借用岑参和严武两位友人的名字,邀请他们共饮美酒,并以陈王故事为例子,劝主人不惜金钱置办美酒佳肴。
诗人以五花马千金裘为结尾,呼唤儿童去换取美酒,并以与尔同销万古愁为高潮,表达了他对友情和理想的无限眷恋和渴望。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是李白在月夜花下独酌时所作,表达了他孤独寂寞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人以花间一壶酒为开头,写出了他独自饮酒的情景。
诗人以举杯邀明月为转折,借用明月和身影为友,形成了一种虚幻的三人饮酒的场面。
诗人以月既不解饮为自嘲,暗示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诗人以暂伴月将影为抒情,表达了他想要抓住春光行乐的愿望。
诗人以我歌月徘徊为描写,写出了他在酒兴中歌舞的情态。
诗人以醒时同交欢为反讽,暴露了他与月影的友谊是虚幻无情的。
与酒有关的典故

与酒有关的典故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
这些典故不仅仅是关于酒的传说和故事,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瑰宝。
以下是与酒有关的十个典故,让我们一起领略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酒仙李白李白被誉为“诗仙”,同时也是一位酒仙。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在醉酒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如《将进酒》、《月下独酌》等。
李白的酒诗不仅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二、杯酒释兵权北宋初年,宋太祖通过一次酒宴成功地解除了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权力斗争的微妙和智慧。
三、酒池肉林“酒池肉林”典故出自商纣王时期,描述的是纣王奢侈荒淫的生活。
他建造了大型的酒池和肉林,整天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极度奢侈和放纵的生活方式。
四、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在一次青梅煮酒的宴会上讨论天下英雄,预言了未来的局势。
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英雄间的豪情壮志和深沉谋略。
五、鸿门宴项羽在新丰鸿门设宴招待刘邦,表面上是宴请刘邦,实际上是暗藏杀机。
在这次宴会上,发生了许多曲折离奇的故事,最终刘邦得以逃脱。
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暗藏杀机的宴会或危险的局面。
六、温酒斩华雄三国时期,关羽在温酒未冷的时间内斩杀了敌将华雄,展现了他的英勇无比。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关羽的武勇,也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七、醉打蒋门神《水浒传》中的武松为了给兄长报仇,在醉酒状态下打死了恶霸蒋门神。
这个典故表现了武松的英勇和正义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黑暗面。
八、酒神杜康杜康被认为是酒的发明者,因此被尊称为“酒神”。
这个典故说明了古代中国酿酒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也体现了人们对杜康的尊敬和崇拜。
九、斗酒诗百篇唐朝诗人李白有“斗酒诗百篇”的豪放之举,意指他在醉酒状态下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作品。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李白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酒与文学创作的独特理解。
十、把酒当歌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他面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酒的特殊情感。
中国酒界三仙之诗仙李白

中国酒界三仙之诗仙李白纵观中国文化,在渊源流畅的中国历史中,酒一直是民族灵魂深处的一个烙印,它与茶一起成为中国重要文化遗产,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酒名人和酒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博大精神的中国酒文化,但是说道中国酒名人,最有名的应该算这三个人,他们是中国酒文化中不可逾越的三座大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酒界三仙,即酒仙杜康、醉仙刘伶、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作为酒界第三仙,是中国文人与酒的完美结晶,在很多诗文中都有很多生动的描述,其中最有名的就算杜甫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如此高度评价,使得李白当之无愧成为了酒界第三仙。
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李白的篇篇佳作是否全是酒后而作,但可以肯定,酒后的李白吟唱出了不少传世名篇。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是好友杜甫对他的一生的最佳写照,也道出了李白的诗情与酒意。
李白号称“诗仙”李白也自诩“酒中仙”看来李白因诗而成仙,李白也因酒而成仙。
李白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寻酒不归的李白,天子差人找他,酩酊大醉的李白,宠臣伺候着他;睡眼惺忪的李白,却依然诗如泉涌,醉笔生花。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抚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于是,一个醉态可掬的李白,一个真真切切的李白,就这命潇洒的醉在天子的脚下,醉在众臣的面前。
因为李白饮酒有名,因此也有不少以李白为名的白酒品牌,有名的还算诗仙太白,把李白的酒名传承到今,成为普通老百姓皆能品味的美酒,这或许也是后人对诗仙的一种怀念吧。
酒仙的诗句
酒仙的诗句
酒仙的诗句总能让人想起那些潇洒豁达的诗人,他们笔下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升华。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
1.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酒仙独自坐在月光下,举杯邀请明月共饮的场景。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酒仙,他的诗歌中经常流露出豁达超脱的情感,这句诗也不例外。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这句诗表达了酒仙李白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尽情地享受,饮酒作乐。
这首诗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3.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白居易邀请朋友来饮酒的场景。
这句诗语言简洁,却充满了温馨和友情的氛围。
4.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欧阳修《醉翁亭记》
这句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名句,它表达了醉翁欧阳修对饮酒和山水之间的感悟。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
5.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济公活佛《破迷正道歌》
这句诗是济公活佛的经典名句,它表达了酒仙济公对饮酒的态度。
他认为饮酒不必过于拘泥小节,应该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
济公活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人物,他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广为传颂。
这些诗句展现了中国古代酒仙的豁达和超脱,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景象。
今天的人们在品尝美酒时,也可以领略到这些诗句的美妙和价值。
【古代酒文化】中国酒仙是谁-是李白还是刘伶呢-
【古代酒文化】中国酒仙是谁?是李白还是刘伶呢?小酒怡情大酒伤身,许多人对于酒都存着喜爱与讨厌双面情绪。
而在古代就有着许多嗜酒如命的人,在历史上为酒痴迷的人不在少数,而传说中的酒仙则是谁呢?作者在本期酒文化中带你了解中国酒仙是谁。
【古代酒文化】中国酒仙是谁?是李白还是刘伶呢?酒仙一次源自唐朝白居易《对酒》中的诗句,形容嗜酒的人。
史上刘伶、李白都被称为酒仙。
解释:嗜酒的仙人。
多用于对酷爱饮酒,崇尚老庄者的美称。
出处:唐白居易《对酒》诗之三:“赖有酒仙相煖热,松乔醉即到前头。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石曼卿﹞饮酒过人,有刘潜者,亦志义之士也,常与曼卿为酒敌。
闻京师沙行王氏新开酒楼,遂往造焉,对饮终日……至夕殊无酒色,相揖而去。
明日都下喧传王氏酒楼有二酒仙来饮。
”清丘逢甲《游罗浮》诗之八:“住世为酒人,出世为酒仙。
”酒仙是提起“酒仙”,有的文化知识和饮酒常识的人都会想到那个醉卧在晋代竹林里的刘伶。
刘伶饮酒的传说大概应首推“杜康造酒醉刘伶”,杜康是酒的创始人,是酒圣,而刘伶专喝他的酒,必是酒仙无疑。
可是,杜康即是少康,少康则是传说中夏国的国王,而刘伶却生活在西晋的沛国,这“杜康造酒醉刘伶”便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其实这也不难解释,既可以理解为杜康造的酒保存到晋代,也可以理解为酒最初是由杜康造的,我们还可以想象,在仙界那个灵魂的自由王国里,刘伶慕名寻到造酒者杜康,杜康则让他的琼液将刘伶醉到了三年。
这三年也是凡界的说法,在仙界只不过是三天罢了。
被封为诗仙的李白也属于酒仙之列,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酒,便没有辉煌了中国文学史的诗圣李太白,“李白斗酒诗百篇”便是佐证。
这位诗人虽然向来傲视权贵,但他也是人,也想有一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还是高高兴兴地走向了京都。
临行前,仍不忘置一席酒,以示庆贺,并且高吟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歌而去。
一种苦尽甜来,一展鹏程的心态溢于言表。
王者荣耀酒仙李白出装搭配全解析整理
王者荣耀酒仙李白出装搭配全解析整理王者荣耀酒仙李白出装搭配全解析关于王者荣耀酒仙李白有许多大神都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其中九天就是一个比较火的大神,他曾经直播过李白,那么大家知道怎么玩好李白吗?以下是PINCAI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供应到的关于王者荣耀酒仙李白出装搭配全解析。
欢迎阅读王者荣耀酒仙李白出装搭配全解析王者荣耀李白出装出门:红色打野刀中期:反抗之靴+破甲弓后期:破灭君主+饮血剑+复活甲而符文则带的吸血比较多,这样攻速+吸血可以在后期跟任何英雄站撸,复活甲可以防止被秒,增加各种抗性,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大家喜爱九天解说的也可去其龙珠直播间进行观摩。
出装推举二被动技能。
第四次一般攻击(对建筑物除外)将触发侠客行,提高自身攻击力5%,并解除大招青莲剑歌的封印。
别看这里小小的5%,在开局前期对线压制对方可是大有帮忙的。
技能1:范围损害技能。
满级时李白化身为剑气,对范围内全部敌人飞速穿梭斩击5次剑气,每次剑气造成280(+68AD)物理损害。
不禁让我想到了飞燕逐月。
在释放技能时李白是无敌状态不能被对方选中和攻击。
特殊留意的是,这个3技能大招平常是封印状态,需要由被动技侠客行解除后方能进行释放。
释放后马上进入12秒CD状态。
影响战局的大招,往往你会看到这样一幕。
两边团战的时候,一个李白突进到人堆里画了一个圈,眼看着他就快被人A到残血,憋出一个大招出来收了一堆人头满血出现而走,只留下飘逸的身影。
没错,就是它了。
青莲剑歌要等侠客行解除后才能释放。
重要的'事情说3遍。
技能2:指向型技能。
技能满级时,CD时间为5秒,向指定方向突进一小段距离,对经过的目标附带180基础(+100%AD)的物理损害,并能够眩晕敌人1秒。
李白飘逸的神技/保命技能,可以穿越不少地形。
该技能总共分为3段,前两段为冲锋,释放完第一段后会在原地保留一个李白的影子。
在5秒时间内可以再次使用其次段冲锋,5秒内的第三次使用会使李白回到影子原地。
李白的酒仙形象
李白的酒仙形象李白,又称李太白,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他以其豪放的个性、超凡脱俗的诗才以及与酒结下的不解之缘而闻名于世。
李白的酒仙形象既是他诗作的灵感源泉,也是他卓越的人格魅力的写照。
一、饮酒放歌,畅快豪情李白的酒仙形象首先体现在他悠然的饮酒方式以及放歌的豪情之中。
他常常与好友们聚首一堂,把酒言欢,尽情畅饮。
在他的诗中,他描述了这样的场面:“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五花马,千金裘。
/ 请君暂时休。
”这种酣畅淋漓的状态让人想象到他犹如酒后舞剑的英勇壮举。
二、超脱尘世,游走仙境李白的酒仙形象还展现在他创造的超脱尘世的仙境中。
他在《行路难·其一》中写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段诗描述了他远离尘嚣,品尝美酒佳肴的情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
他常常借助酒精的作用,将自己融入到超凡的境界中,与仙灵相伴。
三、情怀抒发,诗酒相通李白的酒仙形象还通过他的诗作展现出来。
他的酒仙形象不仅是他的生活方式,更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
他的酒仙形象与他积极向上的情怀相通,他寄情于美酒,也借此抒发自己对人生、自然、国家等诸多话题的思考和感慨。
他的《将进酒》一诗,以酒为媒,抒发了对人生的豁达追求:“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五花马,千金裘, / 呼儿将出换美酒, / 与尔同销万古愁。
”总结:李白的酒仙形象无疑是他诗歌创作与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他那畅快豪放、超脱尘世的形象与他的创作风格相契合,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酒仙形象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和个性的张扬,以此吸引了无数读者和后来的文人。
正因为这一形象的存在,李白的诗歌才能够留存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仙李白
作者:
来源:《醒狮国学》2013年第11期
提起李白,人们马上就会把他与“醉”字联系起来。
李白饮酒,多开怀必醉,至死不
休,后世画家亦为他留下了不少醉态肖像。
元代以前曾有人作《太白酒船图》,元代赵孟兆为此画题诗曰:“萧洒稽山道,风流贺季真。
相思不相见,愁杀谪仙人。
”季真就是贺知章,他曾称李白为“谪仙人”。
此画此诗,相互映衬,画传醉者态,诗映酒人心,二者辉映和谐,浑然一体,表现了李白潇洒飘逸、豪放不羁的醉态和思念知己的心境。
清代年画《太白醉酒》也颇为有名,上题:“三月桃花放,绿柳真青凉。
李白斗酒量,冲开锦萧肠。
”画面上李白由两个书童侍候着,手捋长髯,正开怀畅饮,人物生动形象,一副孩童模样。
表现了李白酒醉后,大智若愚,童心不泯的心态。
清代闵贞《太白醉酒图》,则描写了李白醉酒鼾卧的形象,以大笔挥洒,略染淡赭,显出了人物醉态;布局奇特,把人物均安排在左下方,酒瓮横陈,作为倚枕,醉人倒卧其上,挺胸凸肚,盘腿曲脚,鼾声大作;线条粗放,衣纹转折自如,眉眼一笔挥就,气势豪迈,形象潇洒,在闵贞众多写意人物画中,这幅应是属上乘之作。
画之右上角有款署“乾隆辛卯秋杪正斋闵贞画”。
清代苏六朋的《醉太白图》,则把李白描绘成一幅纨绔模样,大腹便便,醉态悠悠,由两个侍者搀扶着,其中一个似为女妓形象,另一个为男侍,二者皆低头缩首,恐惧之状溢于画表。
李白酒后的任性狂放、盛气凌人由此可见一斑。
据魏颢《李翰林集序》记载,李白曾携昭阳、金陵的妓女去游玩,他的行为与谢康乐携妓出游相类似。
杜甫也曾说李白是“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见杜甫《赠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曾被杜甫称为“酒中仙”。
幼时随其父迁居锦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隐居读书,25岁时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长期在各地漫游。
他曾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南入会稽,与吴筠友好。
后吴筠被召官,故白亦至长安,曾被贺知章惊呼为“谪仙人”。
后被唐玄宗赏识,召奉翰林。
旋因受权贵谗毁,流放夜郎。
中途获赦而东返。
晚年飘泊困苦,最终死于当涂。
李白是盛唐时期极负盛名的著名诗人之一。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涌泻而出,绝无牵强之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优秀的诗句,传唱千年而不衰,堪为诗歌之极品。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句,其中咏酒诗尤为突出。
如“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等诗句皆表现了李白的豪迈、任性和无奈。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表现了李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慢性格。
另外,李白的《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对酒》《襄阳歌》《悲歌行》《对酒忆贺监》等皆为千古盛传不衰的咏酒名篇。
明人周履靖曾辑李白咏酒为《青莲觞咏》一书。
李白诗盛,其酒亦盛,可以说饮酒与其诗句齐名。
美酒伴随着他坎坷而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饮酒,催发其诗欲,启迪其灵感,在醋畅仙飘之时,创作了大量优美诗句。
相传天宝年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畔赏牡丹,著名乐师李龟年奏乐唱歌助兴。
歌声刚起,玄宗即令停止,谓今日对名花,应速召李学士进宫填新词。
李龟年至翰林院,未见李白踪影。
寻至长安街上,忽听一酒楼上有人饮酒高歌:“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
”李龟年上楼一看,正是酒仙李白,此时已酩酊大醉,伏案而卧。
李龟年宣旨,李白不理,口中念唱着陶渊明的诗句:“我醉欲眠卿且去。
”李龟年让人用马将其驮进宫去见驾。
玄宗令人用水喷其面,酒方醒。
又令人送来醒酒汤,并亲自调温使李白饮下,请他作新词助兴。
李白请玄宗先赐酒,玄宗不解,李白说:“臣是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兴如泉。
”玄宗只得命杨贵妃手执七宝杯,亲自斟酒赐之。
李白连饮数杯,飘飘欲仙,立即挥笔赋《清平调》三首。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确是“醉后诗兴如泉”。
唐代皮日休在《七爱诗·李翰林白》写道:“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看来称李白为“酒仙”,赞其“口吐天上文”、“斗酒诗百篇”实不为过。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平所见,时人号为‘醉圣’。
”可见五代时人已对李白酒后作文给予很高的评价。
饮酒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催化剂,亦是其浇悉解闷的麻醉剂,更是其得以笑傲王侯权贵、而又能避祸全身的良方妙法。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道出了李白当年生活的真实情景。
《旧唐书·文苑列传》记载:“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
”宋代谢维新《合璧事类》中也有一段记载:“李白游华阴,县令开门方决事,白乘醉跨驴过门。
宰怒,引至庭下:‘汝何人”辄敢无礼!’白乞供状,曰:‘无姓名,曾用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这段文献把李白笑权贵的铮铮傲骨描写得淋漓尽致。
李白一生漫游,结识了许多名人酒友,也留下了许多饮酒轶事。
李白的酒友中有高官权贵,如贺孟真、吴筠等;有名人雅士,如杜甫、高适等;也有酒店老板,如宣城纪叟就是他的莫逆之交。
他在《哭宣城善酿纪叟》中曾写道:“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
酒与谁人?”表达了他对这位酒店老板仙逝的哀恸和惋惜之情。
此外,当时的许多社会名流都非常倾慕李白的为人,皆想与他结识,因此就以酒作为诱饵,李白常常欣然前往。
相传当时泾川豪士汪伦,倾慕李白已久,忽闻李白将要游历入皖,就修书一封,写道:先生喜欢旅游吗?这里有十里桃花的美景;先生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供您痛饮。
李白读后,欣喜若狂,遂去泾川与汪伦相会,但是他并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这时汪才告诉他:十里桃花是潭水名,并无十里桃花;万家是一位酒店主人的姓,并无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遂与汪伦开怀畅饮,共抒情怀,成为酒友至交。
汪伦就是利用了李白嗜酒的性格,才将其约至泾川。
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中写道:“我来感意气,槌包列珍馐。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描写了他与汪相遇的欢快心情和相识恨晚之意。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豪放不羁,“但愿长醉不愿醒”,致使唐皇赏赐他的重金家财倾之于酒肆。
他在《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中写道:“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他在《襄阳歌》亦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由此看来他与今天的吸毒者没有什么两样。
愈到晚年,他嗜酒愈甚,不但掷尽千金家财,而且还债台高筑。
他在《赠刘都使》中写道:“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尽管债台高筑,可仍没有改变他嗜酒的习惯,即使他百病缠身之时,也经常与其酒友们豪饮通宵,长醉不醒。
“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诗人底恩俸!”(闻一多《李白之死》)。
酒伴随着李白走过了辉煌的一生,也最终致其于死地。
传说李白酒醉,泛舟采石矶附近江面,见水中月影而捉之,遂溺死江中。
北宋画家乔仲常作有《李白捉月图》,画中即以此为题材,表现了李白潇洒飘逸、嗜酒忘形的神态。
《明一统志》:“世传李白过采石,酒狂,水中捉月。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六载蔡圭《太白捉月图题诗》:“寒江觅得钓鱼船,月影江心月在天。
世上不能容此老,画图常看水中仙。
”同卷还载王恽《李白扪月图》:“诗中无敌饮中豪,四海飘萧一锦袍。
千丈醉魂远处著,青山矶上月轮高”,都记载了此事。
呜呼!颂哉?悲哉?一代名流,诗篇永芳,曾得益于“琼浆”,亦毁身于“佳酿”。
真可谓是“生于酒而死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