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紫外线消毒要求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60% 、温度为20 ℃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 μW /cm 2。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μW /cm 2的时间(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
二、适用范围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 ~40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灯应保持表面清洁,每周使用95%酒精棉球擦
拭2 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二、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
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C或高于40C,相对湿
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三、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距离应为25-60cm,应使物品
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并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
量。
四、紫外线灯管需定时监测强度,强度不达标时,应立即更
换;一般紫外线灯管使用寿命不超过1000 小时。
五、紫外线光源不能照射到人体,以免引起损伤;操作人员
开启紫外线灯时,需佩戴紫外线防护面罩,眼睛不得
直视紫外线灯。
六、紫外线灯开启后,人员不得停留在房间内;如果必须进
入房间,需做好防护措施。
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可杀死病毒、真菌、细菌等多种微生物,但对人体有害。
为防止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特做规定如下:
1、开紫外线消毒灯之前必须认真检查,确认如下情况:
(1)门窗关好,室内没有学生、教师及其它工作人员。
(2)紫外线消毒灯完好。
2、正常消毒时间:每周1次,应在学生放学后进行。
每次消毒时间应在30至40分钟。
3、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后,应做好记录。
4、如遇传染病流行期间,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建议增加消毒频次。
5、使用紫外线消毒后,进教室先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后才能让学生进入教室。
6、每周用75%的酒精棉擦拭灯管表面一次,除去上面的灰尘和污垢,减少其对紫外线穿透力的影响,并做好擦拭记录。
7、消毒时,房间应保持清洁、干燥,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40度,相对湿度≤60%。
超出此范围应多延长消毒时间。
8、紫外线灯管有规定使用寿命,一般为累计消毒2000小时,达到使用寿命后应及时更换灯管,并做好更换记录,重新计算累计消毒时间。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紫外线(UV)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消毒使用的紫外线为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长为253.7nm。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紫外线的消毒方法1、空气消毒:使用时请关闭门窗,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自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每次消毒时间为30-40分钟;如关灯后需要再开启,应间歇3-4分钟再开;紫外线灯照射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室内,紫外线消毒过程中会产生臭氧,照射完毕后应开窗通风;必须进入时,应先停止紫外线消毒灯照射。
2、物品表面消毒:将物品要摊开或挂起,使其充分暴露以受到直接照射照射,紫外线不能穿透物体;物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在灯管紫外线辐射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照射时间不得少于30min。
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有效距离内照射30min~60min。
注意事项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有一定损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一定注意做好防护,眼睛更要注意不能直视紫外线光源,否则眼睛会受伤害。
1、为甚么紫外灯杀菌时不克不及有人?根据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及辐射波段的不同,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nm)三大类。
其中紫外线消毒灯产生的紫外线就属于UVC。
波长越短能量越高,相反的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好。
如果人体受到过量的紫外线映照,会引起光化学反应,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
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体系等造成危害。
历久接触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眼炎反复发作可导致结膜炎、慢性眼脸炎,甚至发生眼脸皮肤癌等病变。
紫外线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一些列的炎症反应,如皮肤红斑、肿痛、上皮增生和机体抵抗外界侵袭能力下降等。
紫外线消毒灯对人体的伤害是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成正比,即照射剂量越大,对人的伤害越严重。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
紫外线消毒灯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确保其消毒效果,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下面将介绍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前,需要确保使用环境内没有人员和动物,以免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同时,确保使用环境内没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关键。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需要将灯具放置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物体表面暴露在紫外线照射范围内。
同时,保持一定的照射时间,一般情况下,照射15-30分钟即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在照射过程中,不要长时间盯着紫外线灯管,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另外,使用完毕后,需要及时关闭紫外线消毒灯,并且离开照射现场。
在使用环境内进行通风换气,以减少残留的臭氧和臭气。
如果使用的是可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完毕后,需要将灯具放置在安全的位置,避免儿童或宠物触碰。
最后,定期检查和清洁紫外线消毒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检查灯管是否完好,如果发现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同时,定期清洁紫外线灯具表面,以确保照射效果。
总之,正确的使用紫外线消毒灯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保障使用环境的卫生安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定期检查和清洁也是保证其使用效果的重要环节。
希望大家在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确保使用效果和安全。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紫外线消毒要求:1.紫外线消毒使用的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使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
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的时间(功率≥30W)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适用范围: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
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
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使用方法: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紫外线消毒的使用方法的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的使用方法的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方法有空气消毒和药物表面消毒;注意事项是注意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
1、空气消毒:紫外线易被灰尘微粒吸收,所以消毒前要保持室内干净、关闭门窗。
在用于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每次消毒时间为30~40min。
2、物品表面消毒:因为紫外线穿透力差,所以消毒前应减少物品遮挡物或将物品挂起,使其充分暴露以受到直接照射,有效距离为25~60cm,消毒时间为20~30min。
同时要注意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水雾。
开启紫外线灯时,人应该离开房间。
因为紫外线对无防护裸露的皮肤损伤大,直接照射会引发皮炎,严重甚至会导致皮肤脱屑。
开启紫外线灯时,眼睛要避免直视紫外线灯,不然会损伤到眼睛。
紫外线应该直接照射在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
紫外线灯应保持表面清洁,每周使用95%酒精棉球擦拭2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紫外线灯,是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杀菌消毒工具,其所具备的杀菌效果和灵敏度非常高,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电子、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但是,随着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卫生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和使用家用紫外线灯。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N95口罩是个很好的选择,可以防病毒。
1. 放置位置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放置位置。
当然,这一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杀菌消毒过程中,需要让紫外线灯的光线直接照射物体表面,所以我们需要选择能够直接照射到物体表面的位置。
2. 开启紫外线灯放置好位置之后,我们需要将紫外线灯开启,等待几分钟,这样长短的时间主要根据不同的紫外线灯的功率和杀菌灯的数量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开启紫外线灯后,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让人和动物处于照射范围内,以免造成伤害。
3. 杀菌消毒当紫外线灯开始工作时,请记住我们需要在照射范围内等待15~30分钟,以确保紫外线灯光线的足够杀菌,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
如果需要对整个房间进行杀菌,需要在不同的位置照射30分钟以上,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得到充分的照射。
在该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人进入照射范围内,以免造成伤害。
4. 关闭紫外线灯杀菌消毒完成后,我们需要避免直接关掉紫外线灯电源,需要先关闭紫外线灯本身的开关,然后等待一段时间,再关闭电源。
如此可以保证电源彻底断电,确保使用安全。
二、紫外线灯的注意事项1. 注意看说明书每一款紫外线灯都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使用安全和效果。
2. 避免直接照射人体或动物虽然紫外线灯的杀菌效果非常强,但紫外线对于人和动物的皮肤和眼睛都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当接触会导致皮肤和眼睛灼伤、红肿等情况,在照射紫外线灯时一定要避免直接照射人体或动物。
3. 避免直接照射食品紫外线灯的主要功能是杀菌消毒,可以有效清除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1.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00h。
2.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3.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6.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7.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