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2《看图画,写作文》创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 写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看图写话,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联想,把画面内容完整地展示出来。
2.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在观察中,总会有新的收获和发现,那么,我们细心观察这幅图画,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如果你能把图上的内容写下来,那就更好了!今天,我们习作的要求就是看图画,写作文。
二、指导看图,展开想象。
1.出示画面,让学生看一看,然后小组内或全班内交流所看到的内容。
2.交流。
(1)教师引入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点明叙述的要求:①要把看到的内容按一定顺序说下来;②叙述时要做到详略得当,既哪些内容应该详细说,哪些内容可以一笔带过;③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如添加上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或语言描写等。
(3)课堂交流,教师适时给予纠正。
示例:碧绿的草地上,有许多人在放风筝,有大人领着自己的孩子,有的是同学们一块儿去的,他们一边跑,一边让风筝飞得更高,欢声笑语在碧绿的草地上回荡着。
三、明确思路,学生试写。
1.确定好本次习作的思路。
(1)思路是本次习作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各种形式的讨论后,教师汇总:开篇先写场面,画面上的人们在做什么;按顺序把观察到人物进行或详细或简略地描写;最后写出通过画面你感受到什么,如生机盎然的春天,幸福快乐的生活等。
2.学生习作,起草成文。
四、评文指导,修改提升1.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2.提出点评要求:主要从习作时是不是抓住了图画上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来写的,描写时是否按一定顺序,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
3同桌互相阅读习作,相互点评。
师巡视指导4在修改完毕后,将习作在作文本上进行誊抄。
教学反思小学生习作的关键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通过指导学生看图,强调学生的观察,然后进行语言交流与表达,对画面内容达成初识后,在脑海中形成习作的思路,然后进行习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作文》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作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并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图画所展现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内容1. 图画内容理解:学生需要观察图画,理解图画所展示的场景、人物、动作等。
2. 写作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写作,包括开头、中间、结尾的布局。
3. 语言表达:学生需要用恰当、流畅的语言表达图画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图画内容,并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
2. 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作,使作文内容丰富、有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画《看图画,写作文》的课件或图片。
2. 学具:写作纸、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
2. 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图画内容,理解图画所展示的场景、人物、动作等。
3. 写作:学生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板书设计习作《看图画,写作文》主要内容:图画内容理解、写作技巧、语言表达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根据图画内容,写一篇作文。
2. 拓展作业: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写作。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图画内容,并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还学会了如何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写作。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写作记录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图画内容,并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作文》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作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组织小组活动、自主合作等。
教学内容:
一、自由写
教师放一幅图片,要求学生观察,自由写作。
步骤:
1. 学生集中注意教师放在黑板上的图片。
2.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写出与图片有关的文段,无论是故事、小品文,还是其他的文章形式都可以。
3. 课堂上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朗读和欣赏。
二、小组写
1. 学生自行组成小组。
2.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三到五幅有代表性的图片,并将图片剪下,随机分发给每个小组。
3. 让学生观察图片,小组内自由讨论,确定写作主题和框架,然后开始撰写文章。
4. 每组派代表在全班面前朗读自己小组完成的作品,并交流分享。
5.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板书设计:
观察图片,自由写作
相信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会在这种习作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也会让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部编三年级下册科学习作:看图画,写作文(优质教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科学习作:看图画,写作文(优质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部编三年级下册的科学研究作,以看图画和写作文为主要形式。
通过观察图画和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观察图画- 学生以小组形式观察一幅图画,仔细观察图中各个元素的细节。
- 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做笔记或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2. 第二阶段:讨论和分享观察结果-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内容和想法。
- 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图画中的信息和涵义。
3. 第三阶段:写作文- 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
-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一篇作文,描述图画中的场景、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对此的理解和想法。
教学重点- 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 学生对于图画中信息和涵义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评价- 批评性评价:对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观察过程、讨论和写作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参考资源- 部编三年级下册教材- 图画或图片资源- 教师指导手册结束语本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图画和写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综合应用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优质教案参考。
【部编版】《看图画,写一写》第二单元习作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完整。
2.引导学生。
3.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
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活动经过写完整写清楚。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活动经过写具体。
教学准备:请体育老师配合在体育课中让学生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学生学习足球比赛的专业术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欣赏:课件出示放风筝的场景图。
2.你放过风筝吗?记得当时的情景吗?与大家分享一下。
3.学生交流。
4.过渡:放风筝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怡情养性,放风筝时的欢乐场面也令我们回味无穷,你想不想把看到的场景描写下来呢?5.板书课题:看图画,写一写。
二、明确主题,仔细观察1.指导看图的方法。
(1)从图上可以看出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等。
(2)在仔细观察图画,正确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
2.指导看图。
(1)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根据图上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出事情的时间、地点。
(3)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在做什么?(4)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怎么描写能做到具体、形象。
(5)想一想,人物的心情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3.学生结合教师的提示,认真观察图画,回答问题。
三、明确要求,内容具体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提示词语。
(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心情、语言)2.学生小组商议:看图画,结合这些词语,你能连贯地说一段话吗?和小组伙伴说一说。
3.学生自主思考:(1)图画里有哪些人物?可以给主要人物起个名字吗?(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4.指名讲述,师生集体评议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丰富内容。
四、指导写作,落实表达1.拟定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能引起人的阅读兴趣,大家想给自己的习作拟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2.确定重点:在写放风筝的过程中,要想一想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及会想什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看图画,写作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介绍清楚图画表现的内容。
2.学习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丰富习作的内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介绍清楚图画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的习作课我们要练习的是看图作文,相信同学们对此一定不会陌生。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漂亮的图画,然后请大家写一段话,把这幅图画介绍给其他同学。
二、写作指导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让学生想一想: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观察完后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
2.学生回答完毕后,老师再次提问:图画上的人物的动作是怎样的?他们可能说了哪些话?鼓励学生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同学交流。
3.对学生发言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没有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提示,最后让学生按照交流的情况,写一段话介绍这幅图画。
三、范文评析放风筝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小丽、明明和小华一起到公园去放风筝。
公园里景色迷人: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棉花糖一样的白云,绿油油的草坪一望无际。
小丽带来了她心爱的蝴蝶风筝,色彩斑斓,好看极了。
明明和小华则捧来了他们一起做的燕子风筝。
公园里放风筝的人还真不少!远处有一个小朋友,只见他牵着风筝的绳子,迎着微风一路小跑,风筝就在空中慢悠悠地跳起舞来。
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看着小朋友兴奋的样子,也露出了笑容。
天上还有一只红彤彤的金鱼风筝,微风吹来,“金鱼”仿佛在水里游动。
忽然又飞过一只“雄鹰”。
哎呀!还有一只威武的“巨龙”呢!真神气!看着看着,明明和小华的手也痒痒了。
小华把燕子风筝举过头顶,明明扯着风筝线,说:“待会儿我数1、2、3,你就松手。
”小华点点头。
“1、2、3!”燕子风筝挥着翅膀升上了天空,它忽上忽下,像和小鸟在一起嬉戏、玩耍,像和白云一起捉迷藏。
他们玩得真开心啊!总评:本文是一篇看图作文,图画的内容是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
本文除了描绘图画上的内容,还结合了作者自己的想象,比如风筝飞上天的姿态、小朋友的反应等。
【同步作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看图画,写一写教案

【同步作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看图画,写一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画、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图画: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人物到环境,观察图画内容。
3. 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内容,发挥想象力,构思作文。
4. 指导写作: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看图画,写一写2. 教学内容: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力、指导写作、交流分享七、作业设计1. 观察一幅图画,写一篇作文。
2. 互相交流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从图画中获取灵感。
2.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步骤,包括导入、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力、指导写作和交流分享。
这些步骤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和对写作兴趣的培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

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课型:习作【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1.能按一定的顺观察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合理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能根据意见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一次放风筝的体验活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1.教师导入:清明前后,晴空碧净,鸟语花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放飞风筝,在我国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
从古到今,放风筝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项文娱活动。
你看,古人将放风筝的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多媒体出示古诗《村居》)预设:生齐读古诗。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有没有什么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指名说一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4.出示习作话题:看图话,写一写教师过渡: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群小朋友也在放风筝。
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他们的心情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放风筝的文章。
同学们都放过风筝,一定有体会,也一定能把作文写好。
相机板书(看图画,写一写)(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活动导入新课,让学生将学习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主题,观察图画1.教师提要求:看图写话首先要认真观察,看是写的前提,画面上有什么不要错过一个地方,同学们说一说,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预设:各式各样的风筝,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地,放风筝的小朋友还有大人。
2.面对这样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我们有没有观察的好方法呀?老师今天就介绍一种观察的方法:整体—局部—整体。
相机板书(整体局部整体)观察图画首先要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观察相机板书(时间天气人物干什么)3.试着用上面的整体观察法,说说图画的内容。
预设:今天星期六,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人们来到郊外的一片空地上放风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看图画,写
作文》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
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作前准备指导:
指导学生课前自学,观察各幅图画并在抓住图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自己的收获讲给同桌听。
(二)作中成文指导:
看图弄清题意,引导想象,练说故事。
1.仔细看图,弄清题意。
(1)出示投影片图。
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什么?(导生说准季节、地点、人物、事情,抓住人物的语气、神态,想象她可能会说什么?想些什么?)(给近处的两个正在准备放风筝的男孩起名儿。
)
(2)指名简单说大意。
2.根据图画,引导想象,编写故事:
(1)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掌握不同的情况。
(2)讨论后请不同的两个小组起来交流,解说画面的内容。
(3)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靠画面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的思维,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
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呢?(4)指导说说放风筝人的的动作、神态、语言。
请学生描述放风筝的两个人。
(注: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示:放风筝的人动作是什么?表情怎样?他可能在想什么?说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
C.方法小结: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
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一)作前提示
1.写话要求:出示课文插图。
(1)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什么?
(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那些话?(板书: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视参与,提出:先讲完的小组可以先动笔写草稿。
3.学生练习起草,师巡视指导。
(二)作中评改:
1.现在,我们来写写习作草稿,并配上题目。
引导学生明确重点该讲清哪些方面内容?(或:你认为哪些内容应特别要讲清楚?)
2.各生自读草稿,各自朗读修改。
3.小组互读草稿,互相修改。
4.誊写,四人小组(组与组之间交换)批改,写评语,上交。
5.教师批改后讲评,生再改,补,订正错误,并最终誊写在定稿本上。
(三)作后评讲:
1.概述本次习作情况,表扬优生、进步生,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2.复习习作要求。
3.优作欣赏。
4.各自修改,订正。
5.同桌互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