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导师信息

合集下载

讲座报告:广东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及科研团队介绍

讲座报告:广东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及科研团队介绍

讲座报告:广东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及科研团队介绍时间:2019-04-12:9:30-12:00地点:物信南楼祥联厅报告人:韩国军报告人简介:韩国军,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执行院长,IEEE高级会员。

主要从事前沿通信技术、面向数据存储的信号处理与差错控制编码技术、车联网及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技术的研发。

200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1~2017年,分别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悉尼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及合作交流。

近年来在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等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50多篇,包括SCI期刊论文27篇;申请发明专利9件、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新型实用专利4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省市科研项目多项。

报告主要内容简介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高校,工程、材料、计算机、化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本学科紧密围绕信息和通信系统的所涉及的关键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和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以下四个方向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①通信理论与智能信息处理;②通信系统与高端核心芯片;③前沿光子技术与光电器件;④人工智能。

七学之光薪火相传——记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刘晓暄

七学之光薪火相传——记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刘晓暄

的 帮 助 下 奥 西 里斯 复活 了 。
” 木乃伊 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最 考 第 一 年 便 考 上 了 大 连 工 学 院 ( 现 大 连 国科 学 院 院 士 干福 熹教 授 1 9 8 6 年 他 光 固化 带 J l 品 ”广东省光固化先进 理 工 大学 )化 工 系 高 分 子 专 业 。得 来 不 调到汕头大学化学 系任教 ,并于1 9 9 5 年
的院 士 。 ”
大学 毕 业 后 ,刘 晓 喧 就 被 分 到 了长
春光学精 密机械学 院 ( 现为长春理工大 学 )材料 系任 教。但与此同时 ,他对知
后 来 却 被 弟 弟 塞特 谋 杀 奥 西 里 斯 好 在 后 来 恢 复 高 考 第 一 年 就 考 上 了 大 识 的 追 求 也 从 未 止 步 子 长 大 后 打 败 了 塞 特 .并 找 到 了父 学 ” 1 9 7 7 年 由 于 文 化 大 革 命 的 冲
尸 体 做 成 了 干 尸— — ” 木乃伊 ”。
1 9 8 3 年3 月 ,刘 晓 暄 考 取 了 中 国 科
击 , 中断 了十 年 的 中 国 高 考 制 度 得 以恢 学院上海光学精 密机械研究所的在职研 复 一 直 勤 学 不 辍 的 刘 晓 喧 也 在 恢 复 高 究 生 师从 我 国 光 学 材 料 界 的 泰 斗 、 中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心 主 任 、广 东 工 业 易 的 求学 机 会 学 校 的 每 一 个 人 都 倍 加 6 月 前往清 华大学 作访 问学者 ,师从 我 教 授 刘 晓 喧说 道 神 话 虽 为 虚 幻 . 珍 惜 上 到校 长 、 老 师 .下 到 每 一 位 学 国化 学 教 育 家 与 光 化 学 家 宋 心 琦 教 授 从清 华 大学 访 学 回来 以 后 ,1 9 9 7 年 ,刘 晓 喧 又 考 入 了 中 山 大 学 攻 读 博 士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

物理学院导师简介硕士教育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掌握材料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

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有关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和先进测试仪器的使用和结果分析。

具有在材料或器件的研究开发单位、高等院校或生产部门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 量子力学(Ⅱ)、固体物理(Ⅱ)、高等激光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群论、固态电子学、激光光谱学、半导体薄膜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理论与应用、光信息存储材料、光电材料及器件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科学前沿、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材料化学、Matlab在工程中的应用、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

物理电子学(硕士)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物理电子学是近代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硕士生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学习学生应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常据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据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

较为熟练地掌据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儒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光电子学与激光器件、微电子器件原理与应用、固体物理学Ⅱ、激光光谱学、量子力学、薄膜物理技术、声学基础、物质结构、Matlab在工程中的应用、半导体物理学、光通信技术与器件、计算物理学、物理电子技术实验等导师风采材料物理与化学:王银海朱燕娟唐新桂易双萍张欣罗莉赵韦人刘秋香物理电子学:胡义华吴福根周金运钟韶苏成悦潘永雄陈丽伍春燕王银海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1964年3月出生,200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

物理学院导师简介硕士教育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掌握材料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

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有关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和先进测试仪器的使用和结果分析。

具有在材料或器件的研究开发单位、高等院校或生产部门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 量子力学(Ⅱ)、固体物理(Ⅱ)、高等激光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群论、固态电子学、激光光谱学、半导体薄膜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理论与应用、光信息存储材料、光电材料及器件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科学前沿、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材料化学、Matlab在工程中的应用、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

物理电子学(硕士)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物理电子学是近代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硕士生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学习学生应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常据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据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

较为熟练地掌据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儒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光电子学与激光器件、微电子器件原理与应用、固体物理学Ⅱ、激光光谱学、量子力学、薄膜物理技术、声学基础、物质结构、Matlab在工程中的应用、半导体物理学、光通信技术与器件、计算物理学、物理电子技术实验等导师风采材料物理与化学:王银海朱燕娟唐新桂易双萍张欣罗莉赵韦人刘秋香物理电子学:胡义华吴福根周金运钟韶苏成悦潘永雄陈丽伍春燕王银海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1964年3月出生,200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李粹文老师简介

李粹文老师简介

李粹文老师品牌营销策略实战专家13年企业品牌营销经验19年企业培训经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工业大学创业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EAP高级执行师/STT认证培训师/国际高级促进师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外聘导师现任: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副会长/品牌与教育委员会主任曾任:电通安吉斯集团(国际4A,500强)| 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曾任:台湾钜盛集团(台湾最大管理软件公司)| ERP顾问曾任:华南理工大学企业信息化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 特聘专家李粹文老师是一位实战派出身的培训讲师,19年深植于企业培训,13年深耕品牌营销。

拥有国际500强企业及上市企业高管工作经历,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战略品牌咨询/培训、企业经营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建立品牌DNA、构建营销体系、经营思维、运营管理等企业经营模式。

实战经验:任职电通安吉斯-电通东派广告有限公司(世界500强、全球第二大传播集团)期间,成功完成东风日产CRM战略咨询业务、东风日产启晨项目、都市丽人品牌咨询服务、广东联通品牌服务等多个项目,其中东风日产启晨秒杀活动中为企业获得了近1亿人的关注度,活动微博转发数高达53.52万,短短3天时间在线秒杀人数累计8415万;都市丽人品牌咨询服务中,为企业重新进行品牌定位,用时3个月将企业知名度从原来的41%提升至81%,同比营业额增长30%。

李老师有着心理学、教练技术背景,谙熟人性与商业的逻辑及法则,曾经在华南农业大学开设NLP工作教坊、企业心理学应用等课程。

是国内最早涉及数字营销策划人之一,擅长通过互联网的商业思维及行为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大数据洞察分析、O2O营销模式设计、新媒体营销设计以及价值品牌孵化的颠覆性创新策略设计。

曾在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院大学MBA班及在校博士研究生班开展《互联网营销》系统课程,曾为一汽大众、BMW宝马、可口可乐、屈臣氏、华为、腾讯、三星、特步等180多家大型知名企业、上市公司进行品牌咨询、营销策划、课程培训等服务。

广东工业大学李兴森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李兴森教授

者风广东工业大学李兴森教授采 李兴森博士,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Array方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可拓学、知识管理与智能创新。

1991年获浙江大学内燃机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做访问学者。

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理事、CAAI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创造学会理事、浙江省创造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国际ITQM分会主席,国家标准化研究院知识管理课题组专家成员。

本科毕业在企业工作6年,硕士毕业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作5年,受聘计算机工程高级工程师。

先后任职机械工程师、程序员、系统分析员、项目实施经理、管理咨询经理、IT运营咨询顾问、上市公司总经理助理等。

曾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副院长、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MBA导师及博士后导师,入选宁波市拔尖与领军人才和重点高层次人才。

科研方面,为解决数据质量和粗糙知识应用的矛盾问题,提出“知识智能化管理”理论。

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

相关成果被写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及中国管理学年会总结报告和中国科协《可拓学》白皮书,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科学学研究》的论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在可拓学应用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提出可拓智能创新的思路,着力破解创新过程的“黑箱”困境。

多次被评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工作者,获国际IJITDM西蒙信息技术与决策突出贡献奖、国际ITQM优秀论文奖等。

教学方面,引入可拓学理论设计了整合认知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的双螺旋互动式创新思维训练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获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一心向学 纯粹于当下——专访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

一心向学 纯粹于当下——专访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

2021年3月第2期36而在我们PCB 同仁眼中的她:更是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是的,这位广东工业大学的女博士出生于1994年,今天不过27岁,却已与PCB 行业有7年的缘分。

7年的时间,她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撰写的论文被评为PCB 论文金奖,研究成果还被企业广泛应用。

对于她,很多业内人士并不陌生,她就是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黄欣。

《印制电路资讯》(以下简称“资讯”):您好,请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和与PCB的缘分。

黄欣:我在2014年9月进入广东工业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2017年就读本校的博士研究生,目前是高效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实验室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PCB 微细加工方面的科研工作,硕士和博士指导老师均为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广东省印制电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王成勇教授。

可以说我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活与PCB 密不可分。

在王成勇教授的指导下,我硕士期间主要进行PCB 机械微细加工技术研究,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她在校期间从事PCB 微细加工研究,一有机会,便跟随导师到各PCB 制造及上下游企业交流学习,并深入企业开展研究工作,至今已走访三十多家企业。

一心向学 纯粹于当下——专访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编者按:“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是广东工业大学的校训,一届届的广工学子从校园到社会,践行着这八字校训,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位广工学子正是典型代表,她严谨认真,她睿智博学,她努力奋进,一心钻在实验室,纯粹亦如她!老师眼中的她:是优秀的代名词;朋友眼中的她:是最佳伙伴;同学眼中的她:是学习的榜样。

只因她工作上认真严谨,既能运筹帷幄,又能细致入微,且能言善辩;生活中对老师、对同学、对朋友细腻体贴,自身兴趣爱好广泛。

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37PCB InformationMAR 2021 NO.2基础研究能指导工艺研究,也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前瞻性研究是未来技术可能发展的方向或者具有开创性、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发展。

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度评优研究生初评推荐表

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度评优研究生初评推荐表
2111102026
二等
肖小亭
71
刘双华
2111102070
二等
杨元政
72
王远声
2111102101
二等
来萍
73
许伟
2111102087
二等
代明江
74
郭文仙
2111102060
二等
陈颖
75
王超
2111102027
二等
揭晓华
76
刘桦
2111102083
二等
曹有名
77
翁建城
2111102100
二等
何小琦
78
李兴
2111102097
二等
陈颖
79
张廷晟
2111102061
二等
李凤
80
华海
2111102091
二等
张艳梅
81
江再勇
2111102065
二等
陈先朝
82
石文强
2111102014
二等
雷彩红
83
胡勇
2111102037
二等
张艳梅
84
洪新密
2111102043
三等
章争荣
85
马飞菲
2111102048
二等
陈颖
47
陈河盛
2111102040
二等
章争荣
48
张海平
2111102103
二等
刘伟
49
邓子谦
2111102031
二等
杨元政
50
黄子东
2111102072
二等
张海燕
51
李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招生人数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最高学历毕业院校、时间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个)email电话王成勇3男教授博士大连理工大学,1989模具高速加工及CAD/CAM,精密超精密加工理论、设备与工具,超硬材料及纳米材料工具阎秋生4男教授博士天津大学、磨削加工工艺、微细加工、先进加工装备郭钟宁3男教授博士香港理工大学特种加工、微细加工、加工过程检控魏昕3女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材料精密超精密精密加工技术,加工过程监测技术,高能束加工技术袁慧1女副教授大学吉林工业大学,1977难加工材料精密加工与工具马平2男教授博士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速机床研究\数控技术\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pingma@gdut傅惠南3男教授博士日本神户大学/1999微纳米操作加工\微纳米检测控制\超精密研磨张永俊2男1966教授博士南京航天航空大学/94特种加工技术\机器人运动\动力学研究(郭钟宁教授负责)姜莉莉3女教授博士莫斯科工业大学,1998制造过程信息化,CAD/CAM/PDM.李锻能2男副教授学士1982年湖南大学本科机械制造装备、高速加工、滑动轴承高伟强2男副教授博士“Stankin”莫斯科国立工业大学磁性研磨,先进制造装备设计,CAD/CAPP/CAM于1男副教学1982年北京精密加工、特种加工、兆勤授士理工大学数控加工技术(CAD/CAM)肖曙红2男副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高速数控机床,直接驱动控制,精密机械与数字化设计张凤林1男副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超硬材料工具制造徐晓东1男研究员博士北京科技大学,2000射流加工理论与工艺(王成勇教授负责)林一松1(王成勇教授负责)本帖最后由广工机电于201 1-3-20 16: 55 编辑姓名招生人数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最高学历毕业院校、时间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个)email电话陈新4男教授博士华中理工大学,CIMS与网络化制造,微电子装备制造郑德涛1男教授博士清华大学,CIMS与网络化制造,微电子装备制造吴百海4男教授学士中南建筑学院,1964机电液智能控制,海洋机电工程陈庆新4男教授博士西安交通大学、1991年项目计划与控制、MES关键技术、制造系统分析与建模伍乃骐4男1949、8教授博士西安交通大学,1988生产系统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何汉武3男教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2001数字化制造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李笑3男教授博士东北大学1999电液智能控制,新型气动元件王晓初2男1964,1副教授硕士湖南大学,1989年计算机测控,运动控制,工业自动控制陈新度3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华中理工大学、1995年复杂机电系统多领域建模与仿真优化,网络化协同设计制造,数据挖掘高健3女教授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 2001数字化制造与精密零件修复,反求工程与曲面建模,工艺过程参数检测020-3762 6604张平3男1965/11副教授博士英国Huddersfield,04生产调度,协同设计与制造,制造资源吴小洪2男1966副教授硕士华中理工大学,1991微电子装李克天2男1957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200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工程、微电子装备高向东3男1963-08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1997-07光机电一体化,机器视觉与自动控制,机器人焊接智能控制刘建群2男1970,9副教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视觉与运动、数控系统、工业自动化曹健1男1970,11高工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环保装备、视觉吴2男研究博华中科技大学CALS,生命周期工程,永明员士绿色设计与制造肖体兵1男1975副教授博士广东工业大学,2004机电液工程的智能控制、仿真及应用黄志坚3男教授级高工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液控制,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龙建军1男副教授硕士华南理工大学,1990机电液智能控制,海洋机电工程毛宁3女教授硕士西安交通大学、1988年生产运作管理、ERP实施与应用、模具设计知识管理陈文戈2男副教授博士1997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制造业信息化,工业工程(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检测技术与设备故障诊断苏平1女副教授硕士1987年7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工业工程方向: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物流)系统仿真、智能控制本帖最后由广工机电于201 1-3-20 16: 54 编辑姓名招生人数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最高学历毕业院校、时间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个)email电话张1教授博日本计算力学、先进设计技(吕文阁教授负湘伟士术责)骆少明2教授博士重庆大学计算力学、先进设计技术袁清珂3男教授博士西安交通大学,1998CAD/CAM集成设计技术、计算多体动力学,企业信息化林怡青2女教授博士1998年华南理工大学先进设计技术与制造过程数值仿真、现代汽车设计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开发吕文阁2男副教授博士东北大学1998机器视觉,工程数值方法熊汉伟1男研究员博士重庆大学计算几何学成思源1男副教授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逆向工程(RE)、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计算机辅助检测(CAV)徐小明1男副教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并行工程和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设计杨向东1男教授工业设计刘奕华1男高工硕士华南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彭美春2女教授博士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节能与排放,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熊锐2男1962-06教授博士江苏理工大学,1965-06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曾建谋1男教授本科广东工学院1970年汽车新技术,汽车零部件研究开发,汽车排放净化。

左宗1女教授本科武汉大学,虚拟现实,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义冯开平1男教授硕士华中科技大学、虚拟现实,数字媒体,工业设计胡刚1男64-12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1、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与应用2、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和智能控制的研究。

王卫平1男1961-01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1993微机械的智能设计理论;逆向工程从广州火车站走约70米到广州火车站总站坐269(坐3站)、242(坐3站)、210(坐3站)、234(坐3站)到广东工大站,走约50米到本部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