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欧洲的宗教改革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ppt课件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ppt课件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Ⅰ (1533-1603)
英国都铎王朝黄金时代
的缔造者,亨利八世的公主,
1533年9月7日生于格林尼治。
她受过良好教育,通晓拉丁、
法、意大利等语,信仰新教。
早年便卷入复杂的宫廷斗争。
亨利八世 伊丽莎白一世 作为女王,她战胜过不可一
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
亨利八世
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
3.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C
A.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创立新宗教的手段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别兴起于哪两个国家?
意大利、德意志
马丁·路德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 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定决心 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 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 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 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 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他成为 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 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 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 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
到400万
在奥格斯堡帝国议会上提出的路德教教义 的声明,史称奥格斯堡声明。
课标: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小结
改革 新教 人物 派别
核心教义
其它主张 影响 地域
马 路德 ①“因信称义”②全体 简化仪式 德国
丁·路 教 信徒皆教士③信仰的 神甫娶妻 北欧

唯一根据是《圣经》 蔑视权威
加尔 加尔 ①《圣经》权威至高 简化仪式 法国
影响:形成新教路德宗,影响德国和北欧
思考4:路德的这些主张体现了哪些人的利益和要求?
1、主张“因信称义”
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561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561人教PPT课件

西欧向近代过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方面 表现
影响
经济 政治 思想
西欧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
民族国家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 动的兴起
形成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 国家政权,发展商品经济。
西欧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 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把教 会置于王权控制之下已成为时 代的要求。
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天主 教会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促进宗教改革的出现
④社会生活上: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无处不在的天主教
统治黑暗
反抗 斗争
“异端”分子被 游行
希帕蒂亚被处死 伽利略在宗教裁判所
二、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1.表现:
代表
时间
主张
法国南部的 “异端”运动
12世纪 后期
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 会都是魔鬼创造的;揭露了教 会的虚伪与腐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随堂检测
1.有关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所处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B.王权高于教权 C.在社会生活方面其影响无处不在 D.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4、14~16世纪,欧洲向近代过渡,这一过渡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发展与技术进步 B.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兴起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④文化因素: 早期异端运动和文艺复兴推动宗 教改革。
2.将《圣经》由拉丁文译成英文,并撰文系统阐述“异端” 学说的是( )
A.威克里夫 B.莎士比亚 C.胡司 D.霍布斯
3、14~16世纪,西欧宗教受到挑战的主要表现有( )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②新贵族产生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④民族国家的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一-宗教改革.ppt

高中历史选修一-宗教改革.ppt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要求 3、王权高于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资产阶级希望国家统一
(一)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背景:
——欧洲宗教改革的开端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3、主要思想内容源自4、历史影响对 德 国
(1)社会:推动下层民众反封建斗争(闵采尔人民起义) (2)经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政治:有利德意志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4)宗教: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的确立(教随国定)
时发表了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基督教原理》。该书
概括了新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鸣惊人。
(二)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 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影响; ③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④支持冲改破革了的天日主内教瓦不政可权动之摇邀的。权威
2、思为想资主产张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对西方资本主 ①坚义持兴《起圣影经响》很是大最,高有权利威于,欧反洲对资教本皇主的义权工威商。业 ②简发化展教。会反组映织了和资宗本教原仪始式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 ③提识具出形有自态资由。产、阶平级等民和主个的人形主式义,是对真日正后的尼宗德教兰精革神。
2、内容: ① 1529年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② 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
国王为教会首脑,王权高于教权; 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解散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
伊丽莎白一世时进一步巩固宗教改革的成果 ①重申《至尊法案》 ②神职人员效忠英王 ③信仰得救,《圣经》为惟一标准

方式:自上而下


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创始时间
公元1世纪 中期
公元7世纪
公元前6世纪
背景 发 (原源因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 (共21张PPT)

二.概况 一)德意志宗教改革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意义。
(1)主张:反对赎罪券,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掠夺。 意义:揭露了教皇和教会贪婪的本质,揭开了宗教 改革的序幕。
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的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4世纪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世纪第一次分裂
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 _____ 16世纪第二次分裂 天主 _____教 新 教 ____
东正 ____ 教(中心:君士坦丁堡) 东正 _____教
路德 教(宗)②________ 加尔文 教③________ 英国国 教 ①______
(2)主要内容:教徒之间是平等的;教徒之间的不同 是职责的不同,不是地位的不同;维护社会秩序是世 俗权力的职责,而不是教会的职责;教徒应该恪守职 责,为社会服务。(言之有理即可)
1、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2、主张:①反对赎罪券 马 丁· ②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认为教徒得救不靠教皇、圣礼和善功, 只能靠终生悔改,信仰即可得救 路 ③主张普通教徒和教士没有区别,全体信徒皆教士 德 ④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的 ⑤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妻 宗 3、成果: ①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 教 位 改 ②产生的新教派称“路德宗”,在德国和北欧传播 革 ③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④德语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
(3)结合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主张体现 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些要求。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58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58人教PPT课件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C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4.(2014•上海单科4)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 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 "抗议"是指
教会宣称:“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 的亲人的灵魂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升到了天堂。”
⑤直接:教会出售赎罪券
2.“九十五条论纲”的提出(1517.10)
1517年10月31日 约正午时分,马丁·路 德把“九十五条论纲” 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上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28条: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 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 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第36条: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自己真诚悔罪,就 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 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必须 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理解宗教改革爆发的原因; 2.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作用、实质; 3.培养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优秀品质。
马丁路德(1483—1546),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 起者。出生一个矿工家庭, 18 岁时进入爱尔福特大学学习法 律。1505年,他断然放弃学业, 进了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上了 修道士,希望通过苦修,求上 帝赦免自己的罪过,后入神学 院学习。
从政府。
2.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德文
1534年的德文《圣经》 路德《圣经》翻译手稿 《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促进了
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 第5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共18张PPT)

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  第5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共18张PPT)
改革的背景 (1)天主教的发展与在西欧的神权统治
①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定为罗马国教,5世纪与日 耳曼封建王权相结合,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 13世 纪初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神权统治。 ②天主教神权统治确立的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科学不发达;欧洲封建王权 衰落;天主教整顿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并以征服“异教徒”为名, 组织十字军东征。 ③西欧天主教神权统治的表现 A.经济上:西欧最大的封建主,通过地产收入、什一税、赎罪券,搜刮钱财。 B.政治上:天主教建立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鼓吹教权高于王权,控制各国 高级教职任免权和教会司法权,还不断干涉各国政治。 阅读3:教阶制是基督教逐渐形成的一种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天主教的教 阶制以教皇为首,主体包括主教、神父(神甫)、执事(助祭)三个品位。 从教会中心至地方神职人员等级依次为: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首主 教-总主教-主教-神父。
高二历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走向近代的宗教)
第 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改革背景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改革的扩展 ——改革内容 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 ——改革影响
第 2课
第 3课
课标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知道加尔文、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2)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教会的斗争,宗教改革的前奏
①异端运动的表现: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宗教思想。 A.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主张:否定正统教仪和教阶制,纯洁教会 B.英国威克里夫“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中介 C.捷克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主张:废除烦琐教仪,主张用民族语言传教 ②异端运动的原因: A.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B.市民阶层(资产阶级)不满教会专断,开始反封建斗争,用异端宗教思想 发动群众 ③异端运动的实质: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教会的矛盾斗争 ④异端运动的影响: A.挑战天主教神权统治 B.反映市民阶层(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改革教会的要求 C.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欧洲宗教改革课件_图文

欧洲宗教改革课件_图文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 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 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2. 作用: 鼓励发财致富,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 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 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三)、英Fra bibliotek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原因: ①英国较早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 ②婚姻继承问题导致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
2.过程: 亨利八世时
①通过《至尊法案》,英王为教会首脑,教皇无权 干涉;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与罗马教廷决裂,教权至于王权之下,为王权服务。加强王权 。
②有局解限散性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修士还俗。
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
,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
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
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
救赎 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 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

——罗马书3:21-26
圣礼有七种,又称七件圣事,其中最重要的 是“洗礼”、“忏悔礼”和“圣餐礼”。“洗礼”是为洗刷 掉人类生前所犯的罪过;“忏悔礼”是为使犯了罪而 又愿意悔悟的人得到赦免,“圣餐礼”是共同吃面饼 和喝葡萄酒,作为吃喝耶稣的身体和血液而和耶稣 基督连成一体。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会向农民收取高额的
封建地租。又向广大居民征收十一税。此外还 有其他的苛捐杂税,如赦罪费,法庭诉讼费等 。还有出售赎罪券;提供崇拜圣物;卖神职; 行贿受贿,这是教廷发财致富的重要手段。据 估计1521年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576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576人教PPT课件

二、宗教“异端”
1、“异端”的概念
中古西欧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中古西欧教会内部一直存在着对教义、信条的不同理解 和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主 流派以正统自居,视其他派别为异端,不断加以排挤、 迫害。
2、“异端”运动
(1)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2)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 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无力通过大 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加之他们还没有形成 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也不得不借用宗教 的力量。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新教的思想和资产 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革命的思想武器。
5、宗教“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 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 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 革起了先驱的作用。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4~16世纪)
1、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②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
(2)时间: 14~16世纪
(3)地点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欧其他的一
些城市。
中世纪西欧商人的生活
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1)原因
①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不满教会的盘 剥,希望分享政治权利和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 分裂割据局面;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束缚,加强中央集 权,实现富国强兵。
(2)表现
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 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 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德国虽然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一 些大的诸侯国也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权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 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④主张共和式的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加尔文和路德的观点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①信仰即可得救; ②《圣经》是最高权威 ③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点: ①用先定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②由信徒选举神职人员,建立政教合一的神 权共和国; ③鼓励人们大胆地追求财富与成功,更符合 资产阶级利益。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是英国都 铎王朝的第二个国王, 亨利七世的次子,伊丽 莎白一世的父亲。
他18岁即位并娶寡嫂 凯瑟琳,因罗马教廷不 批准他的离婚,他与教 会决裂,宣布英国教会 脱离罗马教廷。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改革;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英国社会各阶层与王室要求改革。
当选,在位近27年。4月8日,梵蒂冈教廷在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举行了追思弥撒和葬礼。 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别教皇。来自教皇家 乡波兰的人就达百万之众。由于圣彼得广场 只能容纳30万人,葬礼通过27个巨大的屏幕 向全罗马市主要的集会地点现场转播。200 多名世界各国政要及宗教领袖出席了弥撒及 葬礼,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总统布
——受封建制与教会的阻碍
阶级结构变化: 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
——受封建主与教会的盘剥
【 一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
1、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 重商主义的流行
2、政治因素:西欧民族国家兴起,封建君 主要求摆脱教会、加强集权
3、直接原因:教会的贪婪和掠夺
【 一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
1、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 重商主义的流行 2、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 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民族国家兴起的要求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2.改革的内容: (1)英国于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 ①王权大于教权,英王是国教的最高首脑; ②保留了天主教教义与仪式;
(2)英王解散修道院,没收其财产,沉重 打击教会势力。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3.改革的结果: ①伊丽莎白一世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 果,英国基督教成为了英国国教;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将一份辩 论提纲按照神学辩论的惯例张贴在德国维 滕堡教堂大门上,名为 《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 论》(即《九十五条论 纲》),这是新教的宗 教改革运动之始。这一 天被新教国家定为“改 革节”。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
(1)理论基础:“因信称义”。简化宗教 仪式,神职人员可娶妻;
(二)宗教改革的扩展 ----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加尔文宗教改革
加尔文
1509年生于法国,八岁 时,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 动开始。
加尔文曾是天主教徒, 青年时期改信新教。为了免 受迫害,他离开巴黎,定居 在瑞士。1530年,他发表了 《基督教原理》,该书概括 了新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 鸣惊人。
3、直接原因:教会的贪婪和掠夺
4、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的出现、文 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为什么西欧早期反封建斗争采 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够发达,资产 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 的思想体系。
新兴资产阶级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 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就借助宗教“异 端”的形式来表达。
政治上: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 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 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社会生活上:影响无处不在
【 一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
1、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 展, 重商主义的流行
生产方式变化: 14~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罗马帝国国教 公元4世纪后期
公元11世纪分裂 天主教 东正教
原罪: 指人类生而俱来的、 洗脱不掉的“罪行”,是始祖犯罪 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
本罪: 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救赎: 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 上帝派其独子耶稣基督降世牺牲, 拯救人类。
【概念阐释】中世纪
中世纪:史学上通 常指封建时代,即 介于古代奴隶社会 与近代资本主义之 间的时代。这一名 词主要适用于欧洲。
宗教改革的背景
美国的纸币,你发现有何特点?
IN GOD WE TRUST.
美国总统就职时手按在什么文本上宣誓? 美国总统演讲的最后一句一般是什么?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宗教改革的背景
请思考:以下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 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John Paul II)于当地时间
2005年4月2日21时37分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 约翰·保罗二世是波兰籍人,1978年10月
什天、英主国教首相在布欧莱尔洲、甚法国至总世统希界拉各克等地。都德国占红有衣主重教要拉青 格和的主 人持类地葬大位礼家。庭他。称颂教皇保罗二世以其一生奉献于上帝、教会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课程标准】:
1、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情况、实质及 历史作用
基督教
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
(2)《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在 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3)国家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且支配教权, 停止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 教会民族化。
5、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1)直接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2)其他影响:
A、创建了基督新教;
B、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缺 口,为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加尔文宗教改革
1.加尔文改革的条件和背景:
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③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④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加尔文宗教改革
2.加尔文改革的内容:
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 简化宗教仪式; ②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 二 宗教改革的情况 】
(一)宗教改革的开始----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1)16世纪初德意志的发展,需要改革 (2)天主教对德意志的压榨,矛盾激烈 (3)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立志改革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利奥十世兜售赎罪劵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