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之叙事要详略得当教案

合集下载

写作《叙事要详略得当》教学设计

写作《叙事要详略得当》教学设计

写作《叙事要详略得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叙事要详略得当一、教学目标:1.了解叙事文的特点和要求。

2.掌握叙事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写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叙事文的特点和要求。

2.叙事文的写作步骤。

3.叙事文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叙事文的特点和要求(15分钟)1.引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引入话题,让学生感受到叙事文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对叙事文的兴趣。

2.介绍叙事文的定义和特点教师简要介绍叙事文的定义和特点,如真实性、连续性、生动性等。

3.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叙事文的例子教师给学生分发几篇叙事文的例子,让学生在阅读后分析其特点和要求,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叙事文。

4.小结和扩展教师小结叙事文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叙事文的意义和价值。

知识点二:叙事文的写作步骤(20分钟)1.介绍叙事文的写作步骤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叙事文的写作步骤,包括确定故事主题、确定故事结构、编写开头、编写事件、编写结尾等。

2.示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每个步骤的执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学生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老师介绍的步骤,选择一个自己经历的故事来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互相分享并进行评价,找出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4.小结和扩展教师对叙事文的写作步骤进行小结,并提供一些扩展阅读和写作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知识点三:叙事文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5分钟)1.介绍叙事文的常用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叙事文的常用技巧,如时间线索的运用、人物描写的技巧、感情描写的技巧等。

2.示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技巧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学生实践操作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按照所学的技巧来进行写作实践,通过互相评价和反思,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4.小结和扩展教师对叙事文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小结,并提供一些扩展阅读和写作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精选)语文写作专项指导:叙事要详略得当教案

(精选)语文写作专项指导:叙事要详略得当教案
1、请同学们看课文给我们的三个参考题目,想一想如何运用详略组织素材,突出题目的中心。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写出一个有详有略,中心突出的作文提纲。
2、请小组展示你们所写的作文提纲,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大胆补充。
3、最后调整:请同学们注意,在你们组织的素材中,运用详略表达中心,还要注意一点,要做到利用详略突出你最想表达的真情实感。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中明确方向。
导学提纲和PowerPoint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1、请同学们看课本给我们提供的参考课文,书上还列举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请同学们分小组分析研讨一下,写出文章大致上的详略安排和表达的中心,看看作者详写哪些部分,对表达中心有何效果。(提示:分析只需找出详略的事件就行)
1、导入:苏东坡有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淡妆浓抹,其实就是我们作文写作中的详略,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一笔。今天,让我们结合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学学详略得当的叙事,借此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2、我们先来看一下例文:请看朱自清的《背影》第3段、第6段,请你数一数,这里一共写了多少件事?这两个部分最明显的区别是?
请再研读《背影》中详写的部分:
(提问:作者如何详写买橘子部分?)
(预测学生表达):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父亲买橘子的动作艰难,表现父爱的深沉。
教学明确:详写买橘子部分,用动作描写重点表现父亲的背影,显得生动而又具体,特别是父亲“爬月台”过程的艰难,分别写出他的手“攀”、脚“缩”、身体“倾”的情景,显得真实而富有深情,从而让“我”真正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深刻表现了父爱的深沉、细腻和伟大,我们把这种详写的方法称为“慢镜头特写展示法”。
(三)、写一写,评一评:(8分钟写,8分钟展示,共约15分钟)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中详略得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内容:1. 作文中详略得当的概念和意义。

2. 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

3. 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写作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详略得当?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详略得当”四个字。

二、讲解详略得当的含义和意义(10分钟)1. 教师解释详略得当的含义:即在作文中,对素材的取舍和叙述要有主次之分,重点突出,次要部分简洁明了。

2. 教师阐述详略得当的意义: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提高作文质量。

三、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篇优秀作文,找出其中的重点素材。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a. 关注作文题目,明确写作重点。

b. 抓住作文开头,筛选关键信息。

c. 分析作文中间部分,找出重点事件或情节。

d. 关注作文结尾,总结全文重点。

四、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恰当的叙述方法:a. 用具体的细节描述来展现重点素材。

b.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次要部分。

c. 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连接主次内容。

d. 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使主次内容层次清晰。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现场构思作文,注意详略得当。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详略得当的概念、意义、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以及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叙事详略得当教案

叙事详略得当教案

详略得当,浓淡相宜——记叙文写人记事文章如何安排详略上课老师:张加兰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中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2.结合已学文章,说说记叙文中详略安排的依据;3.学习方法,修改范文,运用到写作。

教学重难点:1.结合已学文章,说说记叙文中详略安排的依据;2.学习方法,修改范文,运用到写作。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导学法实践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五篇范文,学生第二单元《晒晒我们班的牛人》提纲二、新课导入——发现问题一篇文章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从各个角度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说孙犁的《芦花荡》,文章详略安排得当,重点为我们描述了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老头子的智勇双全。

但是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却发现有诸多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例子。

《我的一家》:“我的一家是个幸福的家庭。

爸爸在炼钢厂工作,他是个先进生产者,每天早出晚归。

妈妈是中山小学的老师,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备课到深夜。

我奶奶年纪大了,但还是抢着帮家里做事。

我是家中大家最宝贝的,只管读书。

家里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做我家第一个大学生。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多快活,我希望大家都有我一样的家庭。

”《记一次参观活动》:“元宵节那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豫园。

豫园门口面临湖心亭和九曲桥,临湖种着一排垂杨,鸟在树上叫,垂杨拂着水面,水中的金鱼自由自在地游着。

豫园的大门黑漆漆的,看上去又厚又沉,门上有两只张着大嘴的狰狞兽环,门框上首有砖雕的各种小人儿,古色古香的。

进门是个院子,种着几棵古树,干干净净,中间立着张豫园情况介绍牌,工笔书写的字又扼要又全面地介绍了豫园情况,使人一进门就对豫园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院子的北端有座三穗堂。

三穗堂高好几丈,真是宽敞,厅堂中有一个天坛灯,也高好几丈.灯座会转动,一些仙女随着转盘转好像在翩翩起舞。

三穗堂后是仰山堂。

仰山堂不大,梁是用彩色描的。

有一块匾额写着:‘此地有崇山峻岭。

’堂前有一个靠水的栏杆,可以坐在栏杆边欣赏眼前的一片绿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叙事要详略得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叙事要详略得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叙事要详略得当课标要求: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习目标:1、掌握什么是详写和略写,以及详略的作用。

2、掌握详略的原则。

3、学会根据写作需要详略互换。

4、根据所学的方法进行修改文章。

教学重点:掌握详略的原则,学会根据写作需要详略互换。

教学难点:根据所学的方法进行修改文章课时安排:二课时.教法与学法:例文分析法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二、亮标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课文案例分析,明确详略安排的意义我们来读一读鲁迅先生《社戏》里的文段,感受详略的魅力。

①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

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

八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指导 记叙文写作时如何才能做好详略得当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指导 记叙文写作时如何才能做好详略得当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时如何才能做好详略得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的写作能力。

3.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详略得当的概念与意义。

2. 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3. 实例分析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和处理作文中的详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 讲解详略得当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明白在记叙文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的重要性。

3. 讲解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和处理作文中的详略。

4.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详略处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详略得当的效果。

5. 练习:让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力求做到详略得当。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修改自己的作文,注意做到详略得当。

3. 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详略处理,下周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来理解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2.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其详略得当的程度。

2. 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3. 对优秀作文的分析和分享情况进行评价。

八、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样本。

2. 作文修改指南。

3. 教学PPT。

九、教学步骤:1. 课堂回顾:简要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详略得当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2. 实例分析:提供几篇不同风格的作文,让学生分析其详略处理的优点和不足。

3. 写作练习:布置一项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注意详略得当。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评改作文,讨论如何更好地处理详略。

初中写作之叙事要详略得当教案

初中写作之叙事要详略得当教案

课程标准规定,中学阶段要能够“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优化结构、酌取材料、突出主题的重要手段,是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重点。

有代表性、典型性、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突出主题的材料应该详写。

反之,则应略写。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反映在学生生活中,其实就是懂得取舍,张弛有度。

做事也好,传递信息也好,懂得恰当地安排详略也就是懂得把握事情的核心和要点。

游动物园我先去动物园看了猴子,有的猴子在吃东西,有的猴子有打闹。

然后,我又去看了大象,大象好大哟,大象正在吃苹果和香蕉。

接下来,我还看了马熊、老虎、狮子、蛇、猩猩、熊猫、孔雀等等。

游完了动物园,我和妈妈就准备坐车回家。

修改意见:选择一种或者两种动物进行详写。

如写大象:可以写大象有多高、多重,可以简单写一写大象的外貌、声音,写大象一顿吃多少东西,具体写出它鼻子吃东西的动作四、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在落实详写、略写时,有“五看”。

一看“文体”:〖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对人物的“五大描写”(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要详写。

〖记事的文章〗事情的经过是重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要详写。

(叙事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上感情来描述;细节部分要细致描写;感人部分,要写具体。

)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这就是详写。

〖写景的文章〗景物特点是重点,景物特征要详写。

(要用恰当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景物之特点。

)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

二看“结构”: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

三看“内容的性质”:主要内容,要详写。

次要内容,要略写:1、为主要内容做准备、做铺垫的地方,要略写;2、和主要内容作对比的地方,要略写;3、为主要内容作陪衬的地方,要略写。

叙事详略得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叙事详略得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叙事详略得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根据文章中心选取写作材料。

2.根据文章中心安排材料的详略。

3.详写内容要细致刻画,略写内容进行概括式描述。

学习重、难点:1.详写内容要细致刻画;2.略写内容进行概括式描述。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课堂学习:一、合作交流,探讨写法(15分钟)(一)回忆下面几篇文章,想一想作者详写的都是什么事情?为什么详写?完成下表:篇目详写内容详写原因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信客(二)结合课本中的“写作导引”部分,完成下列各题:1.我们可以根据中心确定材料的主次,主要的材料应该___________,次要的材料应该___________。

2.预习导学第一小题的四篇课文中详写的内容和中心的关系是由与中心的___________决定的,与中心关系紧密的要___________,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必须交代的要___________,与中心无关的东西___________。

3.详写主要内容,要做到___________。

4.略写次要内容,可以___________。

二、运用写法,小试牛刀(25分钟)运用刚才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个最熟悉的一个人(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要做到以下几点:1、想写出她(他)的什么品质,准备选择哪些事件来写?2、分析所选的事件中哪个更能突出你所要表达的内容,这要详细叙述,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但是不可缺少的可以略写。

3、根据文章的中心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自评找出自己的作文是否根据中心对材料进行详略安排。

2、通过互评找出同伴的作文是否根据中心对材料进行详略安排。

学习重、难点:通过修改,明确在文章中根据中心安排详略的重要性,并结合文章中心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一、回忆旧知,巩固写法二、运用写法,自我修改1、自己阅读作文,看看选了哪些事写了什么,是否根据中心安排了材料的详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规定,中学阶段要能够“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优化结构、酌取材料、突出主题的重要手段,是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重点。

有代表性、典型性、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突出主题的材料应该详写。

反之,则应略写。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反映在学生生活中,其实就是懂得取舍,张弛有度。

做事也好,传递信息也好,懂得恰当地安排详略也就是懂得把握事情的核心和要点。

一、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详写:就是把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详写必须是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完整。

略写:就是对次要内容,用一两句话、或较简单的一段话,简明地叙述一下。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二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三、详略与中心的关系1、要根据中心定详略。

总的原则是: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详略。

在一篇文章里,详略得当,就能重点突出,更好地表现中心, 增强表达效果。

2、选用详略有“三爱”:一是,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要“偏爱”,当详写;二是,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要“关爱”,当略写;三是,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割爱”,舍掉不写。

四、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在落实详写、略写时,有“五看”。

一看“文体”:〖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对人物的“五大描写”(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要详写。

〖记事的文章〗事情的经过是重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要详写。

(叙事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上感情来描述;细节部分要细致描写;感人部分,要写具体。

)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这就是详写。

〖写景的文章〗景物特点是重点,景物特征要详写。

(要用恰当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景物之特点。

)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

二看“结构”: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

三看“内容的性质”:主要内容,要详写。

次要内容,要略写:1、为主要内容做准备、做铺垫的地方,要略写;2、和主要内容作对比的地方,要略写;3、为主要内容作陪衬的地方,要略写。

如《社戏》一文,详写行船、看戏与归航等情节,略写乡间生活及看戏的原因,这样不仅鲜明地突出了乡村少年淳朴善良、天真可爱的形象特点,也巧妙地交代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四看“表达方法”:描写、叙述,要详写。

抒情、议论,要略写。

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

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字则可简笔勾勒。

五看“文题”: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

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五、哪些地方要详写, 哪些地方要略写?哪些地方要详写?1、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材料,要详写(要敢于放手去写,要细致的刻画,充分地发挥);2、在写事的文章里,事情的主要片段(能突出事件的意义),要详写3、在写人的文章里,主要人物要详写;4、在写景的文章里,景物特点要详写。

哪些地方要略写?1、次要材料,要略写;2、一般情节,要略写;3、次要人物,要略写;4、议论、抒情部分,要略写;5、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要略写;6、铺垫、陪衬部分,要略写;7、孤立的、点滴材料,要略写;8、无重大意义的材料,要略写。

六、运用详略时,应注意的事项。

详略不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均使用笔墨,均不细写;二是写人时,主要人物不详;次要人物不略。

记事时,主要情节不详;次要情节不略。

写景、状物时,主要方面的主内容不详;次要方面的次要内容不略。

三是该突出中心的地方,不详;与中心不密切的地方,不略。

四是采用点面结合方法的,“点”上的材料不详写;“面”上的材料不略写。

【例文欣赏】中学生的一天“叮铃,叮铃……”“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这样,还想考大学!”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

张开沉重的眼睑,望望墙上昨天父亲为我制订的、也许墨迹未干的“晨读计划”,在连打几个哈欠之后,我赶紧穿衣下地,飞快地抄起英语书,窜出房门,趁妈妈不注意,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

“李娜娜,76分,张秋梅,89分……”数学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静寂的教室里回荡着,撞击着一颗颗颤抖的心。

我慢慢抬起头,望了望王锋——我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数学科代表,哟,他这是怎么了:腿轻轻地抖动着,两只手不自觉地用力捏着钢笔,眼睛紧盯着老师的嘴巴,嘴唇颤动着,而且,每当老师念到名字的读音与“王锋”差不多的同学时,他脸上的肌肉就重重地抽动一下。

再看看他的坐姿,简直像一支绷紧的弹簧。

忽然,数学老师提高声调,宣布道:“王锋同学,91分,最高分!”只见王锋猛地一晃,身子顿时萎缩下去,像大病未愈的人,无力地靠在椅背上。

我心中不禁一惊,做一名好学生真难啊。

午后的阳光,火一样炽热,烧烤着夏日的大地。

蒸笼般的教室,刚才还吵吵嚷嚷,现在趋于安静,因为历史老师又利用体育活动课来“加班加点”。

讲台上,她不厌其烦地讲着,喊着,试图感化那些矢志“学理”的学生。

我同情地看了看历史老师那颇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悄悄打开了手中的《化学指南》……自习课,有的同学孜孜不倦,有人甚至“挥汗如雨”,然而,对于我们这些酷爱“自由”的人来说,后面有人在唠嗑,只有当“班主任来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响起的时候,这些“自由爱好者”才正襟危坐,装模作样地学起来。

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

在灯光下,你会找到一个苦读的身影。

其中,有我,有你,有他……【例文简评】: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中学生的一天”。

以中学生活的紧张忙碌为中心,精心选取了最能体现这一中心的典型材料(如早晨那急骤的闹钟声,听成绩时的紧张,一面听课,一面复习化学等),真实地反映了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的某些扭曲的心理。

本文语言生动,擅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理。

如“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这个动作,表现了“我”在不情愿中的一种反抗心理;对王锋的动作、神态的刻画表现了这个优等生的可笑而又可怜,让人们不由得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病文修改】归途上完这节课,我就可以回家了。

唉,怎么还不下课呢?“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我把书包往肩上一甩,三步两步跑下楼来,驾上单车,飞也似地冲出校门。

我穿过拥挤的人群,突然一下子撞了前面的老太太一下。

老太太回头望着我,说:“孩子啊,你骑车可一定要注意点啊!撞着了人可不是好玩儿的呀!”我抱歉地一笑,赶紧向前骑去。

真不明白今天哪来这么大劲儿,车轮在不停地转,越转越欢,我已遥遥领先。

“咔嚓”,怎么了?见鬼,链条掉了。

我急忙跳下车,摆弄起来,可半天也没弄好。

“怎么啦?我来帮帮你!”我抬头一看,原来是老同学戴文强。

他三下两下就把我的车子弄好了。

我跳上车,又向前冲去。

一路急驰,我竟也不觉哼起了不知名的小曲儿:“真呀真快活……”啊,快了,快了!村口站着的是妈妈。

“娟儿,回来了!”妈妈向我挥着手。

回到家里,我放下自行车和书包,直奔饭桌。

哇,这么多可口的菜!“娟儿,快吃。

在学校总是吃冷菜,在家可得多吃点,身体是学习的本钱。

”妈妈一边往我碗里夹菜,一边抚摸我的头,“看,又瘦了。

”“知道,妈,您也吃呀!”我看着妈妈日益消瘦的脸庞,深陷的眼窝,霜染的白发,心里一阵酸楚。

“现在学习抓得挺紧吧?可不能松劲儿。

要注意身体,离期中考试不远了。

”爸爸的话很平静,却饱含着无限深情,很深沉。

多好的父母,多好的家啊!我想。

【老师点评】:这篇文章选材有生活气息,笔端流露着真情实感。

但作者在写作中过于讲究叙事的完整,结果导致详略失当,湮没了文章的重点。

以时间、地点等为标题的作文,对文章的写作重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必须是在相应的时间或地点发生的事。

“归途”二字作为标题,要求我们应该将归途中的所为所见所思所感作为叙写的重点。

详写了发生在家中的“餐桌关爱”一事,即使在生活中确有其事,但它显然不是“归途”上发生的事,与题目要求相左,因此必须大胆舍去。

本文的修改,应该将选材和详写锁定在“归途”中。

宜用“‘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作为线索,选好典型细节,调动多种描写手段,强化心理活动描写,以收到切合文题、突出重点、感染读者的良好效果。

【例文精批】:送你一轮明月是的,我们又输了。

偌大的露天篮球场上仍弥漫着一股塑胶漆味,巨型探照灯强烈的光刺得我睁不开双眼。

坐在寂静的考场,往事历历在目……我躺在球场上。

身旁夹杂着哀怨与欢呼的混音离我时近时远,我悲愤到想永远躺在这里,我绝望到海枯石烂……五分钟前,这里人声鼎沸,所有人都将期待的目光投向球场,我们在和对方的殊死搏斗中只落后一分了,希望全在这最后时刻!结局掌握在我手里!然而,时间只允许我瞬间出手,当所有观众都屏住呼吸期待着奇迹发生时,我终于在最后两秒投失了那颗三分球!是的,理想似乎很难跨过现实的门槛。

此时,静谧的环境与充足清新的氧气足够我安静地好好冥想,我们曾在球场上输过无数次,每次被击倒又顽强地站起来。

可这次我们又被打趴下,而且趴下得这么心不甘、情不愿!什么时候才能让这样的挣扎显现意义?突然,身旁传来一阵咳嗽声,是父亲。

看来他一直陪着蹲在我身边。

我无力地扭过头,他马上把手搭在我肩上,眼睛微眯,仰头,指着那棵庞大的香樟树,说:“儿子,你看没看得到天上的月亮?”其时,月亮被樟树纷繁的枝叶枝条遮住了全身,无法看到,我摇头。

他小声地笑了,又说:“那么,你能说它不存在吗?”当然不可以!我默不作声地再摇头。

父亲突然站起来,迅速从地上捡起一根长竹竿,敏捷地跳上树旁的石台阶,踮脚,伸手,用竹竿吃力地向樟树叶挥去。

我十分迷惑,但还是低下头,仍沉默不语。

一会儿后,父亲用惊喜的声音唤我,我抬头一看,樟树叶被他一一拨开,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我的眼界顿时豁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