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和相对高度计算

合集下载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知识点1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
相对高度:一地面上某一点的海拔(高点)一地面上另一点的海拔(低点)
知识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1)估算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

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公式求算:H=(n-1)d米. (2)估算陡崖的高度
①陡崖的绝对高度(海拔)
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大≤H顶
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H底>H小一d
②陡崖的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
条数,d为等高距。

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

H小为重合等
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REVIEW
温故知新
练习题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高度是200米
B.丙地海拔高度是200米
C.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300米
D.乙丙两地相对高度是200米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3题。

2.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A的海拔是
A.400米
B.500米以上
C.400~500米
D.400米以下
3.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其实际距离是A.3千米
B.30千米
C.300千米
D.4千米
答案
1.B
2.C
3.A。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的相关计算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的相关计算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的相关计算一、知识讲解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

则图中n=4,d=100米,H大=400米,H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计算公式为(n-1)d≤ΔH<(n+1)d。

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ΔH<500米。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顶<500米。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米。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

(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

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

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高三地理 最易错系列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知识点

高三地理 最易错系列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1.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的方法(1)公式计算法: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 m,利用公式(n-1)d m<H<(n+1)d m。

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 m<H<400 m。

(2)直接计算法:根据图中各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如图中A点海拔为300~400 m,B点海拔为0~100 m,则A、B的相对高度为(300-100)m<H<(400-0)m。

2.闭合等高线区域内高度(海拔)的判断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低于较低值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高于较高值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下表:大于大的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高度(海拔)高于200米,而B低于100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小于小的高考试题中多以等高线为背景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相关计算进行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等高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

d为一处洼地,故d周围闭合等高线数值应和两侧等高线中较小的相等。

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断即可。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回答(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答案】(1)D (2)C【易错剖析】此题易错点是对瀑布的落差为72米的理解,瀑布位于桥梁之上,学生容易忽略这一点,而是简单的套用公式(n-1)d<H<(n+1)d,这就要求学生做题时,需要结合试题的实际情况,明白不同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高中地理-00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00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5千米
若四幅图中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
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B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知能拓展
1.示坡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常用示坡线表示山顶和洼地。 表示山顶, 表示洼地。
2.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分布
•若两点不在等高线上,则其相对高度应为一个取 值范围
3.判断高低
(1)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判读。
K L
60 P
M N
R
50S Q
CT
U
P
60
KLM
50
N
P
R S TU Q
Q
(2)某两地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 的相对高H:(n-1)d<H<(n+1)d。 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59<H<60
③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_西__北__地区。
特殊 地貌
地 上 河
地貌景观
等高线分布
(续表)
特殊地貌
风蚀 蘑菇
岱崮 地貌
地貌景观
等高线分布
(续表)
特殊地貌
山前 冲积 扇
地貌景观
等高线分布
(续表)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类型和地形部位(单元) 1. [2015·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图26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①H大<HA<H大+d。 ②H小-d<HB<H小。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图1)中Q地 等的高离海距拔为越A可1.0大9能0米0为,,米说瀑( 布明的) 落等差高为7B线2米.。1越0稀0米疏,坡度越缓;交点间的距离越小,说明等高线越密
((22))桥 比梁例附尺集近和,C河等坡岸高.2度与线0山疏0较峰密米的程陡高度。相同因,等D此高距.M3不0同10处,则米相坡同度的水陡平范,M围2等处高距坡越度大,坡缓度,越P大1;>等P高2距,故越小选,坡度A越项小。。 第(2)题,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
成第3~4题。
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4第.甲3题、,读乙图间,根修据建图一中条数山值区判公断路,等, 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 关闭 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 A角.山方峰案,1海B拔.方为案7020~800米,海拔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高差为 C60.方0~案8030米D.,方所以案该4 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800米。第4题,根据山区修路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 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关闭
第(A1.)9题0米,先根据题B目.2提30供米的信息确定图中每条等高线的数值,注意河流一 C.340米 D.420米
般发(2)育桥在梁河附谷近中河。岸山与峰山海拔峰5的80高米,等高距为100米,推断山峰到Q地各等 高线差数最值接依近次( 为50)0米、400米、300米、300米、400米,所以Q点海拔 大于A.420600米米。第(2B)题.31,根0米据河流穿过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桥梁位于瀑 布的C.下36游0米,二者位D于.两41条0米300米等高线之间,海拔为200~300米,又因瀑布

地图种类——地形图(或者叫等高线知识)

地图种类——地形图(或者叫等高线知识)

A
B
C
D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 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_
A
B
C
D
在不同的等高线地图中: 垂直相对高度 比例尺×垂直相对高度 坡度= ——————= —————————— 水平距离 图距
3)比例尺相同,等高距大,坡度大
陡 等高线 坡 密集
等高距:50米
山 低 谷
陡 E 崖
A
山顶
F G 鞍部

山脊 C 低
B高
等高线 缓 稀疏 坡
250米 150米
50米
四、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识别
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地形特点 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 200米 代表地形 最大平原: 亚马孙平原 地面起伏大,海拔较高, 最大高原: 边缘陡峭 巴西高原 地面崎岖,海拔高,大 最长山脉: 于500米 安第斯山脉 地面崎岖,海拔低,相 东南丘陵, 对高度小于200米 辽东丘陵 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 最大盆地: 坦 刚果盆地
1500 图中甲地海拔是_______米,乙地海拔是 _______米。2图中甲地比乙地高1000米,此 500 高度为______ _高度。 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的构成原理是:
• 假想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一层 一层水平切开,山的表面就出现许多大小 不同的截口线,然后把这些截口线垂直投 影到同一平面上,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因为同一条曲线上各点的高程都 相等,所以叫等高线。
7).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 • 500米区分丘陵和山地或高原.
我国的高原大多大于1000M,青 藏高原在4000M以上。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等高线专题

等高线专题

例2:读等高线示意图(图4),已知a > b, 读图回答第1—3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C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 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 高度为(C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例3:读下面的“等高线图”, 回答问题: 图中A—G中,代表山顶的有 ( A、B ), 代表山谷的有( F G ),代表 鞍部的是 是( C ),表示陡崖的是 (D ), 位于山脊上的是( E )。可 能有河流 流过的有( FG )。B在A的 (东北 ) 方。陡崖的高度大约是: ( 290 )米――( 310 )米。
例4:(200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题)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右图),据图判断1-3 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C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B ) A.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D )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 较和缓——为 丘陵 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 呈V字形——为 山地 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 显稀疏——为 高原 地形。

高三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高三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不太合理的是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种草种树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M 300 E
250 乙 200 150 100
N
b

流 a
0 500m
55
河流流向和流速
例6:下图三条等高线,高度值a>b>c, 则4条虚线所在地可能有河流 经过的是 河流流向是 流速较快的是
64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选址【面】 • 水库坝址
– ①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形; – ②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的地段,即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 – ③还要注意水库的水源要充足及修建水库后的移民等因素。
65
A
B
若在A/B处建一座水库,解决甲镇用水,你认为应选在 _处,试述理由。 A 66
①③ 由北向南

56
a 2、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
c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400 b
300 200 100
600

500
c
d
a
57
3、图中A为
地形区,理由盆是地 从等高线的
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 。
300 400
200
100
A
600

500
58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选址【点】
44
要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特征及计算
1.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种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或范围,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2100米以上。故选C。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7. M观景台的海拔是( D )
A. 400~450米
B. 450~500米
C. 500~550米 D. 550~600米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距的计算。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
高线的高度差。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因此, 图中观景台的海拔应在550~600米之间。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角度2. 等高距的计算 解读:选定两条等高线,直接套用公式即可。(a-b) / (n1)(a、b为两地等高线高度,n为两地之间含a、b的等高线 数量)。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4题。 4. 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 B) A. 50米 B. 100米 C. 150米 D. 200米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3题。 3. 甲地的海拔是( C )
A. 100米
B. 200米
C. 300米
D. 400米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
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就是这幅图的等高距。由此
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根据该图等高线的分布规律
可知,甲地海拔为200米+100米=300米。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题。
6. 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 C )
A. 小于1 500米
B. 小于2 100米
C. 大于2 100米
D. 大于3 500米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河流从高向
低流的规律,可以得出图中未标注数值的等高线的海拔均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9.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1_0_0__米。 (2)C处如果有山溪淌过,有可能形成瀑布景观,C处地 形部位的名称是__陡__崖___。 (3)图中两条虚线所示地形部位,可能有小河流淌的是 ② _(①或②),因为此线为山谷。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尾页
拔高度的估算。 【解题思路】由题中等高线图可知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等高距为50米;山峰高度位于300米等高线圈内,没有出现 新的等高线,即可知道山峰海拔处于300~350米之间。
首页
目录
尾页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2. 右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B ) A. 410米 B. 10米 C. 200米 D. 48米 【解析】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就是一点 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本图的等高距为200米,乙地的 海拔为1 200米,甲山顶的海拔为1 210米,因此,甲乙两 地的相对高度为1 210米-1 200米=10米。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方法解读 ★角度1. 海拔的计算 解读:将海拔用数值表示在等高线上,位于两条等高线 a、b(a>b)之间的N点的海拔高度为a>h>b。闭合等高 线内海拔的计算可采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 口诀。如右上图所示,400 m闭合等高线内海拔低于400 m,600 m等高线内海拔高于600 m。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典例剖析
典例2 读图,完成(1)~(2)题。 (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 间的高度差。图中等高距是( C ) A. 45米 B. 35米 C. 50米 D. 20米 (2)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 338米 B. 200米 C. 285米 D. 400米
首页
目录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8. 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 A )
A. 仰望飞瀑
B. 俯瞰奇峰
C. 近观云雾
D. 远眺群山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解析】本题考查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在等高线 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里大外小为山顶,等 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等高线由数值 大的方向凸向数值小的部位是山脊,由数值小的方向凸向 数值大的方向为山谷。图中N观景台位于山谷,附近有陡 崖,所以可用来仰望飞瀑。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1)问,一 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就是相对高度。图中A点海拔为 150米,B点海拔为250米,所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 米。第(2)问,数条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图中C为陡 崖。第(3)问,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 位为山谷,山谷易集水成河,图中②处为山谷,故可能 有小河流淌。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距的计算。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 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就是这幅图的等高距。图中从100 米等高线到400米等高线,共有4条等高线,也就是相邻的 两条等高线的高度相差100米,即等高距为100米。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角度3. 两地相对高度计算及应用
解读:(1)①确定等高距d。 ②数出两地之间所跨的等高线数量n(包括要计算的这两条 等高线)。 ③套公式:相对高度(H)=d×(n-1);两点之间或陡崖 相对高度:(n-1)×d≤H<(n+1)d。 (2)应用:相对海拔高的地区可以看见海拔低的地方。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1.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局部图,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数 值可能为( B ) A. 490米 B. 540米 C. 590米 D. 640米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数条等高线 重合处即为陡崖。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为等高距。 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陡崖的高度应是大于或等于 500米,小于550米,因此,正确答案为540米。
类型剖析
第二部分 专题分类攻略
专题二 地理计算
类型二 海拔和相对高度计算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类型剖析 知识整合
海拔
相对高度
图示
甲地海拔为1 500米 乙地海拔为500米
首页
目录
尾页
甲、乙两地之间的 相对高度为1 000 米
类型剖析
海拔
相对高度
计算
某地与海平面的高 低差
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点 的海拔(高)-地面上另 一点的海拔(低)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读图,完成第5题。
5.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 B ) A. 600米 B. 900米 C. 1 000米 D. 1 200米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距及相对高度的计算。在等高线 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就是这幅图的等高 距。据此可知,本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根据等高线的 分布变化状态,图示区域最高处位于该区域的西南部, 海拔为大于1 000米,小于1 200米;乙村的海拔为大于 200米,小于400米;则两地的高差为大于600米,小于1 0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