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道路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道路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xZ,yZ为点HZ的坐标切线角计算公式: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xZ,yZ为点HZ的坐标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公式中各符号说明: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R——圆曲线半径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α——曲线转角值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③变坡点桩号:SZ④变坡点高程:HZ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⑥待求点桩号:S计算过程: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已知:如图,第一横坡:i1第二横坡:i2过渡段长度:L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求:待求处的横坡:i解:d=x/Li=(i2-i1)(1-3d2+2d3)+i1六、匝道坐标计算已知:①待求点桩号:K②曲线起点桩号:K0③曲线终点桩号:K1④曲线起点坐标:x0,y0⑤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α0⑥曲线起点处曲率:P0(左转为“-”,右转为“+”)⑦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右转为“+”)求:①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②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αT计算过程:。

怎样计算水准高程

怎样计算水准高程

怎样计算水准高程?
(一)有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量计算公式fn=∑h-(H终-H始)fn—高差闭合差∑h—各测站测得的高差总和H终—终点水准点高程H始—始点水准点高程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fn=∑h支线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fn=|∑h终|-|∑h始|∑h终|和∑h
始分别为往返测高差的绝对值。

(二)容许闭合差计算,并比较fn容=±8 mm n—测得数进行比较,若fn<fn容,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

(三)高程计算每一个测得的闭合差调整值=-fn/n=-16/16=-1( mm)在计算每一测站的闭合量调整值时,必须改变原高差闭合差的符号。

坡度计算公式-坡度-高程-公式

坡度计算公式-坡度-高程-公式

坡度计算公式-坡度-
高程-公式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坡度计算公式
表示方法: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坡角的正切值。

i=h/l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 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

(1) 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时,即:i=h/l×100%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以次类推!
(2) 度数法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
所以α(坡度)= tan-1 (高程差/水平距离)
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角度正切正弦
0° 0% 0% 5° 9% 9% 10° 18% 17% 30° 58% 50%
45° 100% 71% 60° 173% 87%问:已知高程差为12M,坡度
为%,求水平距离是多少
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100%
即:水平距离=12/%=
2。

道路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道路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道路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xZ,yZ为点HZ的坐标切线角计算公式: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xZ,yZ为点HZ的坐标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公式中各符号说明: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R——圆曲线半径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α——曲线转角值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③变坡点桩号:SZ④变坡点高程:HZ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⑥待求点桩号:S计算过程: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已知:如图,第一横坡:i1第二横坡:i2过渡段长度:L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求:待求处的横坡:i解:d=x/Li=(i2-i1)(1-3d2+2d3)+i1六、匝道坐标计算已知:①待求点桩号:K②曲线起点桩号:K0③曲线终点桩号:K1④曲线起点坐标:x0,y0⑤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α0⑥曲线起点处曲率:P0(左转为“-”,右转为“+”)⑦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右转为“+”)求:①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②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αT计算过程:。

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计算公式平整场地是指通过移除地表的凸起或凹陷部分,使其表面变得平坦。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来完成,以满足场地使用的需要。

在进行平整场地之前,需要先制定一些计算公式来确定平整的标准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1.场地高程计算公式:场地高程是指场地上其中一点与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进行场地平整之前,需要确定场地高程的变化范围。

通常情况下,平整后的场地高程应该与基准点相等。

场地高程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E=B-Z其中,E表示场地高程,B表示基准点高程,Z表示场地其中一点的高程。

2.场地面积计算公式:场地面积是指场地在水平方向上的覆盖面积。

在进行场地平整之前,需要确定需要平整的范围的面积。

场地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L×W其中,A表示场地的面积,L表示场地的长度,W表示场地的宽度。

3.场地体积计算公式:场地体积是指场地上需要移除或添加的土方的体积。

在进行场地平整之前,需要确定需要移除或添加的土方的体积。

场地体积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V=A×D其中,V表示场地的体积,A表示场地的面积,D表示场地的平整厚度。

4.场地平整时间计算公式:场地平整时间是指完成场地平整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在进行场地平整工作之前,需要确定工作的进度和计划。

场地平整时间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T=(A×t)/p其中,T表示场地平整时间,A表示场地的面积,t表示每单位面积所需时间,p表示工作人员的数量。

5.场地平整成本计算公式:场地平整成本是指完成场地平整工作所需要的费用。

在进行场地平整工作之前,需要确定工作的预算和成本。

场地平整成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C=(A×c)+(T×s)其中,C表示场地平整成本,A表示场地的面积,c表示每单位面积的成本,T表示场地平整时间,s表示每单位时间的成本。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平整场地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平整需求进行调整和应用。

高程计算公式

高程计算公式

高程计算公式
高程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地球表面高程的数学公式。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土地测量学中,高程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面的高度和形状,以及进行地形分析和地图制作。

以下是高程计算公式的详细说明:
1. 大地水准面高程计算公式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理论上的平面,它是一个通过地球上所有点的平均海平面。

大地水准面高程计算公式是:
H = h + N
其中,H是大地水准面高程,h是椭球面高程,N是大地水准面高程和椭球面高程之间的差异,也称为大地高。

2. 椭球面高程计算公式
椭球面高程是指地球表面相对于参考椭球体的高度。

椭球面高程计算公式是:h = N + H
其中,h是椭球面高程,N是大地高,H是大地水准面高程。

3. 垂直高程计算公式
垂直高程是指地面相对于某个基准面的高度。

垂直高程计算公式是:
E = H - h
其中,E是垂直高程,H是大地水准面高程,h是椭球面高程。

4. 坡度计算公式
坡度是指地面的倾斜程度。

坡度计算公式是:
S = tan(a)
其中,S是坡度,a是地面的倾斜角度。

5. 坡向计算公式
坡向是指地面的朝向。

坡向计算公式是:
α = atan2(d y, dx)
其中,α是坡向,dy是地面在y轴方向上的变化量,dx是地面在x轴方向上的变化量。

以上是高程计算公式的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曲线段高程计算公式

曲线段高程计算公式

其中:H:计算点高程H0:曲线起点处高程起点桩号起点高程i%:曲线段前段坡度147785232.2635Z:计算点桩号计算点桩号计算点高程Z0:曲线起点处桩号148100230.098R:曲线半径,m其中:H:计算点高程H0:曲线起点处高程起点桩号起点高程i%:曲线段前段坡度147785232.2635Z:计算点桩号计算点桩号计算点高程Z0:曲线起点处桩号148100242.698R:曲线半径,m其中:H:计算点高程H0:曲线起点处高程起点桩号起点高程i%:曲线段前段坡度147785232.2635Z:计算点桩号计算点桩号计算点高程Z0:曲线起点处桩号148100221.829R:曲线半径,m其中:H:计算点高程H0:曲线起点处高程起点桩号起点高程i%:曲线段前段坡度147785232.2635Z:计算点桩号计算点桩号计算点高程Z0:曲线起点处桩号148100234.429R:曲线半径,m凹曲线段后半段高程计算公式:H=H0+(Z-Z0)*i%+(Z-Z0)^2/(2*R)凸曲线段凸曲线段高程计算公式:H=H0+(Z-Z0)*i%-(Z-Z0)^2/(2*R)凹曲线段凹曲线段-单向坡凹曲线段前半段高程计算公式:H=H0+(Z-Z0)*i%+(Z-Z0)^2/(2*R)凹曲线段-单向坡凹曲线段高程计算公式:H=H0-(Z-Z0)*i%+(Z-Z0)^2/(2*R)曲线段纵坡半径/m2%12000单向坡上坡段纵坡半径/m2%12000单向坡下坡段纵坡半径/m2%12000曲线段纵坡半径/m2%12000。

水准测量高程计算公式

水准测量高程计算公式

水准测量高程计算公式
在水准测量中,求解高程的计算公式是基于大地水准面理论和海平面高程的基准点。

1. 高程差计算公式:
高程差 = 前视高程 - 后视高程
2. 高程改正数计算公式:
高程改正数 = 观测高差 - 改正数
其中,观测高差为实测得到的高程差,改正数为校正仪器误差、大气压力、气温等因素引起的修正值。

3. 世界大地水准面的高程计算公式:
高程 = 海平面高程 + 高程差 + 高程改正数
4. 对流层改正公式:
对流层改正数= γ * L
其中,γ为对流层梯度系数(通常取7×10^-6/℃),L为观
测点与海洋基准点之间的大地纬度差。

需要注意的是,水准测量中的高程计算公式可能因为具体测量方法、精度要求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对高程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1.202 330.911 330.649 330.405 329.952 329.688 329.457 329.163 328.901 328.638 328.404
331.160 330.869 330.607 330.360 329.869 329.604 329.373 329.079 328.817 328.554 328.320
329.366 328.915 328.652 328.368 327.95 327.686 327.437 327.287 327.236 327.287 327.634
垫石标高 za zb zc zd ze zf 立柱顶 计算值
远离设计线 差值 设计标高
331.370 331.079 330.817 330.587 330.287 330.024 329.793 329.499 329.237 328.974 328.740
331.328 331.037 330.775 330.542 330.203 329.940 329.709 329.415 329.153 328.890 328.656
长度356.92M
右 幅(加上横坡度)
靠近设计线 垫石顶 立柱顶 计算值 差值 设计标高
墩号
桩号 桥面标高
桥面结构层 35M梁板厚度
10CM沥青砼 +10CMC50砼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扣除后
331.446 331.183 330.921 330.658 330.396 330.133 329.871 329.608 329.346 329.083 328.821
331.075 330.941 330.836 330.766 330.516 330.258 330.109 329.995 330.016 330.168
331.033 330.937 330.870 330.838 330.600 330.342 330.193 330.079 330.100 330.252
329.189 328.893 328.788 328.474 328.216 327.953 327.975 328.302
0.004 0.005 0.000 0.000 0.001 0.001 0.000 0.001 0.001 0.004
329.185 328.888 328.788 328.473 328.215 327.952 327.974 328.298
2.77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77
1.7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7
331.088 330.806 330.536 330.267 330.002 329.744 329.561 329.481 329.503 329.603
-0.050 -0.060 -0.060 -0.054 -0.059 -0.059 -0.072 -0.185 -0.397 -0.710 -1.122
329.510 329.051 328.788 328.516 328.221 327.958 327.709 327.559 327.508 327.559 327.922
331.371 331.105 330.843 330.616 330.338 330.076 329.845 329.551 329.289 329.026 328.816
329.46 328.991 328.729 328.462 328.162 327.899 327.637 327.374 327.112 326.849 326.8
油车后大桥标高(K126+927.5)
长度321.92M
左 幅(减去横坡度)
靠近设计线 垫石顶 立柱顶 计算值 差值 设计标高
墩号
桩号 桥面标高
桥面结构层 35M梁板厚度
10CM沥青砼 +10CMC50砼
扣除后
பைடு நூலகம்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331.318 331.056 330.793 330.531 330.268 330.010 329.827 329.747 329.769 329.893
331.159 330.949 330.768 330.620 330.348 330.090 329.941 329.827 329.848 330.000
331.117 330.945 330.802 330.693 330.432 330.174 330.025 329.911 329.932 330.084
329.316 328.855 328.5925 328.3149 327.8913 327.627 327.3645 327.102 326.8395 326.577 326.512
-0.050 -0.060 -0.060 -0.053 -0.059 -0.059 -0.072 -0.185 -0.397 -0.710 -1.122
331.286 330.995 330.733 330.496 330.119 329.856 329.625 329.331 329.069 328.806 328.572
331.244 330.953 330.691 330.451 330.036 329.772 329.541 329.247 328.985 328.722 328.488
垫石标高 za zb zc zd ze zf 立柱顶 计算值
远离设计线 差值 设计标高
331.242 330.957 330.699 330.475 330.180 329.922 329.773 329.659 329.680 329.832
331.200 330.953 330.733 330.548 330.264 330.006 329.857 329.743 329.764 329.916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2.77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77
-0.02 -0.02 -0.02 -0.0217 -0.0398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333.818 333.556 333.293 333.031 332.768 332.510 332.327 332.247 332.269 332.393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支座垫石 +支座
设计线到立 柱中心线
盖梁高度
靠近设计线 盖梁顶 垫石厚度
横坡度 0.0199 0.0019 -0.0163 -0.0346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1.9(1.7)
0# 1# 2# 3# 4# 5# 6# 7# 8# 9#
26770 26805 26840 26875 26910 26945 26980 27015 27050 27085
1.7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7 1.7
331.216 330.941 330.679 330.417 330.161 329.899 329.637 329.374 329.112 328.849 328.611
0.179 0.151 0.151 0.185 0.151 0.151 0.182 0.151 0.151 0.151 0.179
0.179 0.152 0.152 0.186 0.152 0.152 0.186 0.152 0.151 0.179
331.244 330.957 330.699 330.475 330.180 329.922 329.773 329.659 329.680 329.828
329.333 328.902 328.677 328.453 328.202 327.944 327.761 327.681 327.703 328.014
支座垫石 +支座
设计线到立 柱中心线
盖梁高度
靠近设计线 盖梁顶 垫石厚度
横坡度
1.9(1.7)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6741 26776 26811 26846 26881 26916 26951 26986 27021 27056 27091
333.946 333.683 333.421 333.158 332.896 332.633 332.371 332.108 331.846 331.583 331.321
0.005 0.001 0.010 0.003 0.001 0.001 0.003 0.001 0.001 0.004
329.328 328.901 328.667 328.450 328.201 327.943 327.758 327.68 327.702 328.01
油车后大桥标高(K126+9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