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试题分类尺规作图(终审稿)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尺规作图.doc

(第8题图)第38章 尺规作图一、选择题1. (2011浙江绍兴,8,4分)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A.7B.14C.17D.20 DMNC A B【答案】C二、填空题三、解答题1. (2011江苏扬州,26,10分)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º,∠BAC 的角平分线AD 交BC 边于D 。
(1)以AB 边上一点O 为圆心,过A ,D 两点作⊙O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再判断直线BC 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1)中的⊙O 与AB 边的另一个交点为E ,AB=6,BD=32,求线段BD 、BE 与劣弧DE 所围成的图形面积。
(结果保留根号和π)【答案】(1)如图,作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O ,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
判断结果:BC 是⊙O 的切线。
连结OD 。
∵AD 平分∠BAC ∴∠DAC=∠DAB∵OA=OD ∴∠ODA=∠DAB∴∠DAC=∠ODA ∴OD ∥AC ∴∠ODB=∠C∵∠C=90º ∴∠ODB=90º 即:OD ⊥BC∵OD 是⊙O 的半径 ∴ BC 是⊙O 的切线。
(2) 如图,连结DE 。
设⊙O 的半径为r ,则OB=6-r ,在Rt △ODB 中,∠ODB=90º,∴ 0B 2=OD 2+BD 2 即:(6-r)2= r 2+(32)2∴r=2 ∴OB=4 ∴∠OBD=30º,∠DOB=60º ∵△ODB 的面积为3223221=⨯⨯,扇形ODE 的面积为ππ322360602=⨯⨯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2—π32。
2. (2011山东滨州,23,9分)根据给出的下列两种情况,请用直尺和圆规找到一条直线,把△ABC 恰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做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并根据每种情况分别猜想:∠A 与∠B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完成以上作图?并举例验证猜想所得结论。
中考数学题型归类总结,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尺规作图PPT课件与练习题及答案

EC DB
考点5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7.(2018·潮南区)如图,∠A=∠B=30° (1)尺规作图:过点C作CD⊥AC交AB于点D;(只要求作出图形, 保留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求证:CD=BD.
(1)解:如图所示,CD即为所求;
解:(1)如图,∠ADE为所作
(2)BC∥DE.理由如下:
∵∠ADE=∠ABC
∴BC∥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2016·广东)如图,已知△ABC中,D为AB的中点. (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边AC的中点E,并连接D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 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若DE=4,求BC的长.
图2
∠AGE=∠ABE=90°, 而AD=AG+DG=AB+CD,DG=CD, ∴AG=AB, 又AE=AE, ∴Rt△AEG≌Rt△AEB ∴∠AEG=∠AEB, ∴∠DEG+∠AEG=∠DEC+∠AEB=90°, 即∠AED=90°,故AE⊥DE.
证法二:如图3,延长DE交AB的延长线于F,
PPT课程
尺规作图
主讲老师:
一、知识要点 1.尺规作图的概念
在几何里,把限定用直尺和圆规来画图的作法,称为尺规作 图,在尺规作图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一 般不要求写出作法.
对应练习 1.尺规作图是指( C )
A. 用直尺规范作图 B. 用刻度尺和圆规作图 C. 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D. 直尺和圆规是作图工
解:(1)如图所示:
(2)DE∥AC ∵DE平分∠BDC, ∴∠BDE=1 ∠BDC,
2
∵∠ACD=∠A,∠ACD+∠A=∠BDC, ∴∠A=1 ∠BDC,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尺规作图是一种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的方法。
基本作图是尺规作图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而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基本作图包括五种: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题目一要求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作法是先作射线AP,然后在射线AP上截取AB=a,这样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题目二要求作已知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即找到点O 使得MO=NO(即O是MN的中点)。
作法是分别以M、N 为圆心,以大于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然后连接PQ交MN于O,这样点PQ就是所求作的MN 的垂直平分线。
题目三要求作已知角AOB的角平分线OP。
作法是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然后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最后作射线OP,这样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题目四要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AOB。
作法是先作射线O’A’,然后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于M,交OB于N,接着以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M’,再以M’为圆心,以MN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最后连接O’N’并延长到B’,这样∠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题目五要求经过直线AB上一点P做已知直线CD的垂线。
作法是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M、N,然后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最后连接CQ、DQ即可得到所求作的CD。
3.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无问题段落为1、2、4、5)4.改写每段话3)过D、Q作直线CD。
则直线CD是求作的直线。
改写为:作直线CD,使其经过点P并垂直于直线AB,方法如下:6)题目六: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如图,直线AB及外一点P。
求作:直线CD,使CD经过点P,且CD⊥AB。
中考数学尺规作图(解析版)

尺规作图一:作已知角的平分线(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点M,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3)作射线OP,OP即为所作的角平分线. 二: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2)连接PQ,交MN于O.则PQ就是所求作的MN的垂直平分线.1.(2019年河南中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90°,AD=4,BC=3.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O.若点O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为()A.22B.4 C.3 D.10【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FC,则AF=FC.∵AD ∥BC,∴∠FAO=∠BCO.在△FOA与△BOC中,FAO BCOOA OCAOF COB∠=∠⎧⎪=⎨⎪∠=∠⎩,∴△FOA≌△BOC(ASA),∴AF=BC=3,∴FC=AF=3,FD=AD-AF=4-3=1.在△FDC中,∵∠D=90°,∴CD2+DF2=FC2,∴CD2+12=32,∴CD=22.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适中.求出CF与DF是解题的关键.2.(2019年北京中考)已知锐角∠AOB,如图,(1)在射线OA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PQ,交射线OB于点D,连接CD;(2)分别以点C,D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PQ于点M,N;(3)连接OM,MN.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OM=∠COD B.若OM=MN.则∠AOB=20°C.MN∥CD D.MN=3CD【答案】D【解析】由作图知CM=CD=DN,∴∠COM=∠COD,故A选项正确;∵OM=ON=MN,∴△OMN是等边三角形,∴∠MON=60°,∵CM=CD=DN,∴∠MOA=∠AOB=∠BON=13∠MON=20°,故B选项正确;∵∠MOA=∠AOB=∠BON=20°,∴∠OCD=∠OCM=80°,∴∠MCD=160°,又∠CMN=12∠AON=20°,∴∠MCD+∠CMN=180°,∴MN∥CD,故C选项正确;∵MC+CD+DN>MN,且CM=CD=DN,∴3CD>MN,故D选项错误,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点.3.(2019年新疆中考)如图,在△ABC中,∠C=90°,∠A=30°,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P是∠ABC的平分线B.AD=BDC.S△CBD∶S△ABD=1∶3 D.CD=12 BD【答案】C【解析】由作法得BD平分∠ABC,所以A选项的结论正确;∵∠C=90°,∠A=30°,∴∠ABC=60°,∴∠ABD=30°=∠A,∴AD=BD,所以B选项的结论正确;∵∠CBD=12∠ABC=30°,∴BD=2CD,所以D选项的结论正确;∴A D=2CD,∴S△ABD=2S△CBD,所以C选项的结论错误.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4.(2019年广东中考)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一点.(1)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C内,求作∠ADE,使∠ADE=∠B,DE交AC于E;(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DDB=2,求AEEC的值.【解析】(1)如图,∠ADE为所作.(2)∵∠ADE=∠B,∴DE∥BC,∴AE ADEC DB=2.【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2019年杭州中考)如图,在△ABC中,AC<AB<BC.(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APC=2∠B.(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3∠B,求∠B的度数.【解析】(1)∵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PA=PB,∴∠B=∠BAP,∵∠APC=∠B+∠BAP,∴∠APC=2∠B.(2)根据题意可知BA=BQ,∴∠BAQ=∠BQA,∵∠AQC=3∠B,∠AQC=∠B+∠BAQ,∴∠BQA=2∠B,∵∠BAQ+∠BQA+∠B=180°,∴5∠B=180°,∴∠B=36°.6.(2019年江西中考)在△ABC中,AB=AC,点A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1)在图1中作弦EF,使EF∥BC;(2)在图2中以BC为边作一个45°的圆周角.【答案】(1)如图1,EF为所作.(2)如图2,∠DBC为所作.【解析】(1)分别延长BA、CA交半圆于E、F,利用圆周角定理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E=∠ABC,则可判断EF∥BC;(2)在(1)基础上分别延长BE、CF,它们相交于M,则连接AM交半圆于D,然后证明MA ⊥BC,从而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判断∠DBC=45°.【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1.(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如图,已知矩形AO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0,3),B(4,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C,OB 于点D,E;②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OC 内交于点F;③作射线OF,交边BC于点G,则点G 的坐标为( )A. (4,43) B. (43,4) C. (53,4) D. (4,53)【答案】A【解析】【分析】首作GH⊥OC于H.先证明GB=GH,利用面积法求出GB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OBC是矩形,A(0,3),B(4,0),∴OB=4,OA=BC=3,∠OBC=90°,∴BC=2234=5,作GH⊥OC于H.由作图可知:OG平分∠BOC,∵GB⊥OB,GH⊥OC,∴GB=GH时,GB=GH=x,∵S△OBC=12×3×4=12×5×x+12×4×x,∴x=43,∴G(4,4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作图,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安徽省首年地区2019-2020学中考第一次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尺规作图:确定图1中CD所在圆的圆心.已知:CD.求作:CD所在圆的圆心O.曈曈的作法如下:如图2,(1)在CD上任意取一点M,分别连接CM,DM;(2)分别作弦CM,DM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点O就是CD所在圆的圆心.老师说:“曈曈的作法正确.”请你回答:曈曈的作图依据是_____.【答案】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②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解析】【分析】(1)在CD上任意取一点M,分别连接CM,DM;(2)分别作弦CM,DM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点O就是CD所在圆的圆心.==,【详解】解: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知:OC OM OD所以点O是CD所在圆的圆心O(理由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②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故答案为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②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2019年河南省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C和点D为圆心,大于12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且MN恰好经过点A,与CD交于点E,连接BE,则BE的值为()A. 7B. 27C. 37D. 47【答案】B【解析】【分析】由作法得AE垂直平分CD,则∠AED=90°,CE=DE,于是可判断∠DAE=30°,∠D=60°,作EH⊥BC于H,从而得到∠ECH=60°,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出EH、CH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E 的长.【详解】解:如图所示,作EH⊥BC于H,由作法得AE垂直平分CD,∴∠AED=90°,CE=DE=2,∵四边形ABCD为菱形,∴AD=2DE,∴∠DAE=30°,∴∠D=60°,∵AD//BC,∴∠ECH=∠D=60°,在Rt△ECH中,EH=CE·sin60°=3232⨯=,CH=CE·cos60°=1212⨯=,∴BH=4+1=5,在Rt△BEH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5(3)27BE BH EH=+=+=.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合理构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4.(2020年1月河南省郑州市一摸数学试题)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D,∠B=20°,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CAD=40°B. ∠ACD=70°C. 点D为△ABC的外心D. ∠ACB=90°【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直线MN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故BN=CN,∠B=∠C,故可得出∠CDA的度数,根据CD=AD可知∠DCA=∠CAD,故可得出∠CAD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由题意可知直线MN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BD=CD,∠B=∠BCD,∵∠B=20°,∴∠B=∠BCD=20°,∴∠CDA=20°+20°=40°.∵CD=AD,∴∠ACD=∠CAD=12(180°−40°)=70°,∴A错误,B正确;∵CD=AD,BD=CD,∴CD=AD=BD,∴点D为△ABC的外心,故C正确;∵∠ACD=70°,∠BCD=20°,∴∠ACB=70°+20°=90°,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河南省洛阳市2019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如图,直线443y x=-+与x轴、y轴的交点为A,B,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x轴于点C,D;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12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OAB内交于点M;③作射线AM,交y轴于点E,则点E的坐标为( )A. (02)B. (03C. (0,32) D. (0,43)【答案】C【解析】【分析】过E作EH⊥AB于H,如图,利用基本作图得到AE平分∠OAB,则OE=EH,再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B(0,4),A(3,0),所以AB=5,设E(0,t),利用面积法得到12×t×3+12×t×5=12×3×4,解方程求出t即可得到E点坐标.【详解】解:过E作EH⊥AB于H,如图,由作法得AE平分∠OAB,∴OE=EH,当x=0时,y=﹣43x+4=4,则B(0,4),当y=0时,﹣43x+4=0,解得x=3,则A(3,0),∴AB=2234=5,设E(0,t),∵S△AOE+S△ABE=S△OAB,∴12×t×3+12×t×5=12×3×4,解得t=32,∴E点坐标为(0,32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6.(2019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如图,在△ABC中,AB=AC.(1)用尺规作图法在AC边上找一点D,使得BD=BC(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若∠A=30°,求∠ABD的大小.【解析】(1)如图,点D为所作.(2)∵AB=AC,∴∠ABC=∠C=12(180°-∠A)=12(180°-30°)=75°,∵BD=BC,∴∠BDC=∠C=75°,∵∠BDC=∠A+∠ABD,∴∠ABD=75°-30°=45°.【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7.(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如图,在Rt ABC中,C90∠=,B30∠=.()1用直尺和圆规作O,使圆心O在BC边,且O经过A,B两点上(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AO,求证:AO平分CAB∠.【答案】(1)作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线段AB的垂直平分与BC的交点即是圆心O;(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AB=∠B=30°,,从而可求∠CAO=3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AO平分∠CAB.【详解】(1)解:如图,⊙O为所作;(2)证明:∵OA=OB,∴∠OAB=∠B=30°,而∠CAB=90°﹣∠B=60°,∴∠CAO=∠BAO=30°,∴OC平分∠CAB.【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及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9年广东省潮州市中考数学5月份模拟试卷)如图,在Rt△ABC中,∠C=90°,∠A=28°.(1)作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CE,求∠BCE的度数.【解析】(1)如图,DE为所求.(2)∵DE垂直平分AC,∴EA=EC,∴∠ECA=∠A=28°.∴∠BCE=90°-∠ECA=90°-28°=62°.【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9.(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模拟试题)如图,▱ABCD中,(1)作边AB的中点E,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已知▱ABCD的面积为8,求四边形EBCD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6【解析】分析】(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E,点E即为所求.(2)求出△ADE的面积即可.【详解】(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E,点E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8,AE=EB,∴S△ADE=14S四边形ABCD=2,∴S四边形EBCD=8﹣2=6.【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面积问题,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尺规作图

在BC边上找一点E,使得∠BEA=30°.
9在Rt△ABC中,∠ACB=90°.过C点画一条直线把Rt△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10.(2015•陕西)如图,已知△ABC,请用尺规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1如图,已知△ABC(AC<BC).用尺规在BC上确定一点P,
中边距离相等。
2.在AB边上找到点E,使得EB=EC.
3.作出点A到BC边的最短距离
4过点A作出BC边的平行 线AD
6在AB边,AC边分别找点M,N.使得
MN平行BC,且是BC的一半。
7在为班级办黑板报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在版面设计
过程中需将一个半圆面三等分,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合理的等分方案.
使PA+PC=BC.
12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有一位将军骑着马要从A地走到B地,但途中要到水边(直线l)给马喝一次水,则将军怎样走最近?请利用尺规作图帮助将军找到这条路线.
13(2018·青岛)如图,∠ABC,射线BC上一点D.
求作:等腰△PBD,使线段BD为等腰△PBD的底边,
点P在∠ABC内部,且点P到∠ABC两边的距离相等.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_尺规作图专题(可编辑)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_尺规作图专题中考复习二轮材料尺规作图专题一、专题诠释作图类中考试题,立足基础,突出创新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纵观全国各地的作图类中考试题,情景型,设计型,阅读型,开放型和网格型,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与传统的尺规作图相比,作图题试题开放,联系实际,要求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创新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能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3)能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4)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中考尺规作图,抓住基本作图,复杂题简单化。
三、考点精讲情景设计型(2010甘肃兰州小明家的房前有一块矩形的空地,空地上有三棵树A、B、C,小明想建一个圆形花坛,使三棵树都在花坛的边上.(1)(本小题满分4分)请你帮小明把花坛的位置画出来(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本小题满分2分))若ABC中AB=8米,AC=6米,BAC=90°,试求小明家圆形花坛的面积.【分析】(1)根据题意作三角形的外接圆,作出两条边的中垂线,它们的交点为圆心,到顶点的距离为半径;(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外接圆的直径,由勾股定理知斜边BC=10米.【】(1)用尺规作出两边的垂直平分线作出圆O即为所求做的花园的位置.如下图(2)BAC=90°,AB=8米,AC=6米,BC=10米ABC外接圆的半径为5米.小明家圆形花坛的面积为25平方米【】本题涉及知识点三角形外接圆,圆周角的性质主要考查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的外接圆,是比较简单的题目.(2010辽宁铁岭)如图,已知ABC中,AB=AC,A=36o.(1)尺规作图:在AC上求作一点P,使BP+PC=AB.(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已作的图形中,连接PB,以点P为圆心,PB长为半径画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若BC=2cm,求扇形PBE的面积.【分析】(1)如图,假设点P存在,由BP +PC=AB,AB=AP+PC,则有AP=BP,则ABP=A=36o,由AB=AC,A=36o,有ABC=72o,即ABP=36o,所以BP为ABC的平分线.(2)由(1)知PBC=36o,C=72o,所以BPC=72o,即有PB=BC=2,知半径r=2,圆心角n=72o,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可得.【】(1)如图射线BD即为所求(2)如图:AB=AC,A=36o,ABC =ACB=72o,由(1)知PBC=36o,CBP=72o,PB=BC=2,S扇形PBE==【】本题是一个小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尺规作图、角平分线、扇形的面积公式,属于中档题.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网格型(2010江苏镇江)动手操作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以小正方形互相垂直的两边所在直线建立直角坐标系.(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其中A,B,C分别和A1,B1,C1对应;(2)平移ABC,使得A点在x轴上,B点在y轴上,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A2B2C2,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其中A,B,C分别和A2,B2,C2对应;(3)填空:在(2)中,设原ABC的外心为M,A2B2C2的外心为M2,则M与M2之间的距离为.【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作图方法,便可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点B向左平移1格便可到y轴上,点A只要向下平移4格能到x轴上,所以整个图形向左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4格就能使点A到x轴上,点B到y轴上.(3)外心平移的距离与ABC上任意一点平移的距离相等,所以MM2=BB2=【解答】(1)如下图;(2)如下图;(3)【评注】轴对称、平移作图经常在网格中来实现,作图方便,又能体现学生活学活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是近几年来新兴的试题.(2010广东汕头)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Rt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6,1),点B的坐标为(-3,1),点C的坐标为(-3,3).(1)将Rt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RtA1B1C1,试在图上画出的图形Rt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将原来的Rt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A2B2C2,试在图上画出RtA2B2C2的图形.【分析】将A、B、C三点向右平5个单位后得A1、B1、C1,顺次连接平移后的三点即得平移后的图形;同样将A、C两点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C2,顺次连接A2、B、C2三点得到旋转后的图形.【解答】(1)A(-1,1),如下图;(2)如下图.【评注】本题主要考查几何变换中的平移与旋转相关知识,只要理解与掌握平移及旋转的定义及性质,作出几何变换后的图形就非常容易了.实际上,图形的变换就是转化为关键点的变换,抓住平移的两要素(平移的方向与距离)与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开放型(2010甘肃图、图均为的正方形网格,点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确定格点,并画出一个以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2)在图中确定格点,并画出一个以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按照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特点以及画图规律直接绘制图形即可.【】解:(1)有以下解答供参考:(2)有以下解答供参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概念的掌握是否全面以及画图能力的培养,信度与效度指标设置合理.(河北)如图11-1,正方形ABCD是一个6×6网格电子屏的示意图,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位于AD中点处的光点P按图11-2的程序移动.(1)请在图11-1中画出光点P经过的路径;(2)求光点P经过的路径总长(结果保留π).【分析】(1)以图解的形式呈现运动过程,需要学生理解题意,在网格中画出运动图象,通过判断知此路径为弧(2)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四条弧总长【】解:(1)如图1;(2),点P经过的路径总长为6π.【】此题设计新颖,把函数、画图、求弧长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真题演练(2010青海西宁)如图,在中,ADBC,垂足为D.(1)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作的外接圆O,作直径AE,连接BE.(2)若AB=8,AC=6,AD=5,求直径AE的长.(证明∽△.).(2010本溪)如图7,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以直线BC为对称轴作ABC的轴对称图形,得到A1BC,再将A1BC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2BC1,请依此画出A1BC、A2BC1;(2)求线段BC旋转到BC1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计算结果用π表示).图7(2010吉林长春)(1)在图中。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总《尺规作图》练习题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总《尺规作图》练习题(含答案)作角平分线1.如图,在△ABC中,∠B=30°,∠C=50°,通过观察尺规作图的痕迹,∠DAE的度数是35°.【分析】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AD=30°,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D,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出∠DAE的度数.【解答】解:∵DF垂直平分线段AB,∴DA=DB,∴∠BAD=∠B=30°,∵∠B=30°,∠C=50°,∴∠BAC=180°﹣∠B﹣∠C=180°﹣30°﹣50°=100°,∴∠CAD=∠BAC﹣∠BAD=100°﹣30°=70°,∵AE平分∠CAD,∴∠DAE=∠CAD=×70°=35°,2.如图,在△ABC中,∠ABC>∠ACB.(1)尺规作图:在∠ABC的内部作射线BD,交AC于E,使得∠ABE=∠AC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1)中AB=7,AC=13,求AE的长.【解答】解:(1)如图,射线BE即为所求作.(2)∵∠A=∠A,∠ABE=∠C,∴△ABE∽△ACB,∴=,∴=,∴AE=.3.如图,在△ABC中,∠C=90°.(1)求作:射线AD,使它平分∠BAC交BC于点D(请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BD:DC=2:1,BC=7.8cm,求点D到AB的距离.【分析】(1)是基本作图,利用直尺和圆规即可作出;(2)过点D作DE⊥AB于E.根据BD:DC=2:1,BC=7.8cm,可得DC,进而即可求点D到边AB的距离.【解答】解:(1)如图所示:(2)过点D作DE⊥AB于E.∵AD平分∠BAC,DE⊥AB,DC⊥AC,∴CD=DE,∵BD:DC=2:1,BC=7.8cm,∴DC=7.8÷(2+1)=7.8÷3=2.6cm.∴DE=DC=2.6cm.∴点D到AB的距离为2.6cm.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点E是AC的中点,且AC=AD.(1)尺规作图:作∠CAD的平分线AF,交CD于点F,连接EF,B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中,若∠BAD=45°,且∠CAD=2∠BAC,AC=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再求出其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CAD的平分线AF即为所求;(2)△B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BAD=45°,且∠CAD=2∠BAC,∴∠BAC=∠F AC=∠DAF=15°,∴∠BAF=30°,∵AC=AD,AF是∠CAD的平分线,∴AF⊥CD,∵点E是AC的中点,∴EF=AC=1,∵∠ABC=90°,∴BE=AC=1,∴BE=EF,∠BEC=∠BAE+∠ABE=2∠BAE=30°,∠FEC=∠F AE+∠AFE=2∠F AE=30°,∴∠BEF=60°,∴△BEF是等边三角形;S△BEF=×12=.5.如图,在Rt△ABC中,∠C=90°.(1)尺规作图:作∠A的角平分线AP交BC于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中,若AC=5,BC=12,求CP的长.【解答】解:(1)如图,AP即为所求;(2)在Rt△ABC中,∠C=90°.∵AC=5,BC=12,∴AB==13,过点P作PD⊥AB于点D,∵AP是∠CAB的平分线,PC⊥AC,PD⊥AB,∴PC=PD,在Rt△APC和Rt△APD中,,∴Rt△APC≌Rt△APD(HL),∴AC=AD=5,∴BD=AB﹣AD=13﹣5=8,∵BP=BC﹣CP=12﹣CP,在Rt△P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PB2=PD2+BD2,∴(12﹣CP)2=CP2+82,∴CP=.作一个角等于另一个角6.如图,在△ABC中,∠ABC>∠C.(1)用直尺和圆规在∠ABC的内部作射线BM,使∠ABM=∠ACB(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1)中的射线BM交AC于D,AB=4,AC=6,求CD长.【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ABM=∠ACB即可;(2)先证明△ABD∽△ACB,利用相似比求出AD,然后计算AC﹣AD即可.【解答】解:(1)如图,BM为所作;(2)∵∠ABD=∠C,∠BAD=∠CAB,∴△ABD∽△ACB,∴AB:AC=AD:AB,即4:6=AD:4,∴AD=,∴CD=AC﹣AD=6﹣=.7.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能得出∠CPD=∠AOB的依据是()A.由“等边对等角”可得∠CPD=∠AOBB.由SSS可得△OGH≌△PMN,进而可证∠CPD=∠AOBC.由SAS可得△OGH≌△PMN,进而可证∠CPD=∠AOBD.由ASA可得△OGH≌△PMN,进而可证∠CPD=∠AOB【解答】解:由作法得OG=OH=PM=PN,GH=MN,根据“SSS”可判断△OGH≌△PMN,所以∠CPD=∠AOB.尺规作高、作垂线8.如图,已知钝角△ABC.(1)过钝角顶点B作BD⊥AC,交AC于点D(使用直尺和圆规,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BC=8,∠C=30°,,求AB的长.【分析】(1)利用尺规作出BD⊥AC,垂足为D即可.(2)在Rt△BCD中求出BD,再在Rt△ABD中,求出AB即可.【解答】解:(1)如图,线段BD即为所求.(2)解:在Rt△BCD中,∵BC=8,∠C=30°∴BD=BC•sin30°=4,在Rt△ABD中,AB===10.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9.如图,在▱ABCD中,AD>AB.(1)尺规作图:作DC边的中垂线MN,交AD边于点E(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EC,若∠BAD=130°,求∠AEC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直线MN,点E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180°,∵∠A=130°,∴∠D=50°∵MN垂直平分线段CD,∴ED=EC,∴∠D=∠ECD=50°,∴∠AEC=∠D+∠ECD=100°.10.(2022·广州从化区一摸)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1)按要求尺规作图:作AD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解答】解:(1)如图:分别以A、D为圆心,大于A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即为AD的垂直平分线;11.如图,在△ABC中,AB=9,BC=6.(1)在AB上求作点E,使得EA=E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ACB=2∠A,求AE的长.【分析】(1)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连接EC即可;(2)证明△BCE∽△BAC,推出BC2=BE•BA,求出BE,可得结论.【解答】解:(1)如图,点E即为所求;(2)∵EA=EC,∴∠A=∠ECA,∵∠ACB=2∠A,∴∠BCE=∠A,∵∠B=∠B,∴△BCE∽△BAC,∴BC2=BE•BA,∴BE==4,∴AE=AB=EB=9﹣4=5.12.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两点;②作直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若BD=BC,∠A=36°,则∠C的度数为()A.72°B.68°C.75°D.80°【解答】解:由作法可得MN垂直平分AB,∴DA=DB,∴∠DBA=∠A=36°,∵∠BDC=∠A+∠DBC,∴∠BDC=72°,∵BD=BC,∴∠C=∠BDC=72°,即∠C的度数为72°.13.如图,在△ABC中,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Q两点,直线PQ 交BC于点D,连接AD;再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M,N两点,直线MN交BC于点E,连接AE.若CD=11,△ADE的周长为17,则BD的长为6.【解答】解:由作法得PQ垂直平分AB,MN垂直平分AC,∴DA=DB,EA=EC,∵△ADE的周长为17,∴DA+EA+DE=17,∴DB+DE+EC=17,即BC=17,∴BD=BC﹣CD=17﹣11=6.14.如图,已知∠BAC=60°,AD是角平分线且AD=10,作AD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F,作DE⊥AC,则△DEF周长为5+5.【解答】解:∵AD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F,∴F A=FD,∵AD平分∠BAC,∠BAC=60°,∴∠DAE=30°,∴DE=AD=5,∴AE===5,∴△DEF周长=DE+DF+EF=DE+F A+EF=DE+AE=5+5,复杂作图15.如图,在△ABC中,AB=AC,点P在BC上.(1)求作:△PCD,使点D在AC上,且△PCD∽△ABP;(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PC=2∠ABC.求证:PD∥AB.【分析】(1)尺规作图作出∠APD=∠ABP,即可得到∠DPC=∠P AB,从而得到△PCD∽△ABP;(2)根据题意得到∠DPC=∠AB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证得结论.【解答】解:(1)如图:作出∠APD=∠ABP,即可得到△PCD∽△ABP;(2)证明:如图,∵∠APC=2∠ABC,∠APD=∠ABC,∴∠DPC=∠ABC,∴PD∥AB.16.如图1,在△ABC中,D是AB边上的一点,小明用尺规作图,做法如下:如图2,①以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BA于F、交BC于G;②以D为圆心,BF为半径作弧,交DA于M;③以M为圆心,FG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N;④过点D作射线DN交AC于点E.若∠ADE=52°,∠C=78°,则∠A 的度数是50度.【解答】解:由作图可知DE∥BC,∴∠AED=∠C=78°,∴∠A=180°﹣∠ADE﹣∠AED=180°﹣52°﹣78°=50°,。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尺规作图 含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十七尺规作图一、选择题1.(2020河北)如图1,已知ABC ∠,用尺规作它的角平分线. 如图2,步骤如下,第一步:以B 为圆心,以a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A ,BC 于点D ,E ; 第二步: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b 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 ∠内部交于点P ; 第三步:画射线BP .射线BP 即为所求. 下列正确的是( )A. a ,b 均无限制B. 0a >,12b DE >的长 C. a 有最小限制,b 无限制 D. 0a ≥,12b DE <的长 【答案】B【详解】第一步:以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A ,BC 于点D ,E ; ∴0a >;第二步:分别以D ,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 ∠内部交于点P ; ∴12b DE >的长; 第三步:画射线BP .射线BP 即为所求. 综上,答案为:0a >;12b DE >的长, 故选:B .2.(2020河南).如图,在ABC ∆中,30AB BC BAC ==∠=︒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连接,,DA DC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B. 9 C. 6D. 【答案】D 【解析】 【分析】连接BD 交AC 于O ,由已知得△ACD 为等边三角形且B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然后解直角三角形解得AC 、BO 、BD 的值,进而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连接BD 交AC 于O , 由作图过程知,AD=AC=CD , ∴△ACD 为等边三角形, ∴∠DAC=60º, ∵AB=BC,AD=CD ,∴BD 垂直平分AC 即:BD ⊥AC ,AO=OC ,在Rt △AOB 中,30AB BAC =∠=︒∴BO=AB ·sin30º AO=AB ·cos30º=32,AC=2AO=3, 在Rt △AOD 中,AD=AC=3,∠DAC=60º,∴DO=AD ·sin60º=2,∴ABC ADC ABCD S S S ∆∆=+四边形=11332222⨯⨯+⨯⨯=故选:D .3.(2020贵阳)如图,Rt ABC ∆中,90C ∠=︒,利用尺规在BC ,BA 上分别截取BE ,BD ,使BE BD =;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大于12DE 为长的半径作弧,两弧在CBA∠内交于点F ;作射线BF 交AC 于点G ,若1CG =,P 为AB 上一动点,则GP 的最小值为( )A. 无法确定B.12C. 1D. 2【答案】C【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当GP∴AB 时,GP 的值最小, 根据尺规作图的方法可知,GB 是∴ABC 的角平分线, ∴∴C=90°, ∴当GP∴AB 时,GP=CG=1, 故答案为:C .4.(2020广西南宁)(3分)如图,在△ABC 中,BA =BC ,∠B =80°,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DCE 的度数为( )A .60°B .65°C .70°D .75°【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的度数,观察作图过程可得,进而可得∠DCE 的度数.【解答】解:∵BA=BC,∠B=80°,∴∠A=∠ACB=(180°﹣80°)=50°,∴∠ACD=180°﹣∠ACB=130°,观察作图过程可知:CE平分∠ACD,∴∠DCE=ACD=65°,∴∠DCE的度数为65°故选:B.二、填空题5.(2020天津)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C均落在格点上,点B在网格线上,且53 AB=.(I)线段AC的长等于______;(II)以BC为直径的半圆与边AC相交于点D,若P,Q分别为边AC,BC上的动点,当BP PQ+取得最小值时,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P,Q,并简要说明点P,Q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__.答案)如图,取格点M,N,连接MN,连接BD并延长,与MN相交于点B';连接B C',与半圆相交于点E,连接BE,与AC相交于点P,连接B P'并延长,与BC相交于点Q,则点P,Q即为所求.6.(2020苏州).如图,已知MON ∠是一个锐角,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 、ON 于点A 、B ,再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画射线OC .过点A 作ADON ,交射线OC 于点D ,过点D 作DE OC ⊥,交ON 于点E .设10OA =,12DE =,则sin MON ∠=________.【详解】连接AB 交OD 于点H ,过点A 作AG∴ON 于点G , 由尺规作图步骤,可得:OD 是∴MON 的平分线,OA=OB , ∴OH∴AB ,AH=BH , ∴DE OC ⊥, ∴DE∴AB , ∴ADON ,∴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 ∴AB=DE=12, ∴AH=6,8==,∴OB∙AG=AB∙OH , ∴AG=AB OH OB ⋅=12810⨯=485, ∴sin MON ∠=AG OA =2425. 故答案是:2425.7.(20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分)如图,在x 轴,y 轴上分别截取OA ,OB ,使OA =OB ,再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若点P 的坐标为(a ,2a ﹣3),则a 的值为 3 .【分析】根据作图方法可知点P 在∠BOA 的角平分线上,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P 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结合点P 在第一象限,可得关于a 的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OA =OB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点P 在∠BOA 的角平分线上, ∴点P 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又∵点P 在第一象限,点P 的坐标为(a ,2a ﹣3), ∴a =2a ﹣3, ∴a =3. 故答案为:3.8.(2020辽宁抚顺)(3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2BC ,分别以点A 和B 为圆心,以大于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E ,连接BE ,若CE =3,则BE 的长为 5 .9.(2020宁夏)(3分)如图,在△ABC中,∠C=84°,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AC点D;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此时射线BP恰好经过点D,则∠A=32度.三、解答题10.(2020北京)已知: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AB=BC,CD∴AB.求作:线段BP,使得点P在直线CD上,且∴ABP=12BAC .作法:∴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CD于C,P两点;∴连接BP.线段BP 就是所求作线段.(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CD∴AB,∴∴ABP= .∴AB=AC,∴点B在∴A上.又∴∴BPC=12∴BAC ()(填推理依据)∴∴ABP=12∴BAC【解析】(1)如图所示(2)∠BPC;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尺规作图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第8题第38章 尺规作图一、选择题1. (2011浙江绍兴,8,4分)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 .14 CDMN CAB【答案】C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1. (2011江苏扬州,26,10分)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o ,∠BAC 的角平分线AD 交BC 边于D 。
(1)以AB 边上一点O 为圆心,过A ,D 两点作⊙O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再判断直线BC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1)中的⊙O 与AB 边的另一个交点为E ,AB=6,BD=32, 求线段BD 、BE 与劣弧DE 所围成的图形面积。
(结果保留根号和π)【答案】(1)如图,作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O ,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
判断结果:BC 是⊙O 的切线。
连结OD 。
∵AD 平分∠BAC ∴∠DAC=∠DAB ∵OA=OD ∴∠ODA=∠DAB∴∠DAC=∠ODA ∴OD ∥AC ∴∠ODB=∠C ∵∠C=90o ∴∠ODB=90o 即:OD ⊥BC ∵OD 是⊙O 的半径 ∴ BC 是⊙O 的切线。
(2) 如图,连结DE 。
设⊙O 的半径为r ,则OB=6-r , 在Rt △ODB 中,∠ODB=90o ,∴ 0B 2=OD 2+BD 2 即:(6-r)2= r 2+(32)2 ∴r=2 ∴OB=4 ∴∠OBD=30o ,∠DOB=60o∵△ODB 的面积为3223221=⨯⨯,扇形ODE 的面积为ππ32236060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2—π32。
2. (2011山东滨州,23,9分)根据给出的下列两种情况,请用直尺和圆规找到一条直线,把△ABC恰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做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并根据每种情况分别猜想:∠A与∠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完成以上作图并举例验证猜想所得结论。
(1)如图①△ABC中,∠C=90°,∠A=24°CB A(第23题图①作图:②猜想:③验证:(2)如图②△ABC中,∠C=84°,∠A=24°.CB A(第23题图①作图:②猜想:③验证:【答案】(1)①作图:痕迹能体现作线段AB(或AC、或BC)的垂直平分线,或作∠ACD=∠A(或∠BCD=∠B)两类方法均可,在边AB上找出所需要的点D,则直线CD即为所求………………2分②猜想:∠A+∠B=90°,………………4分③验证:如在△ABC中,∠A=30°,∠B=60°时,有∠A+∠B=90°,此时就能找到一条把△ABC 恰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直线。
………………5分(2)答:①作图:痕迹能体现作线段AB(或AC、或BC)的垂直平分线,或作∠ACD=∠A或在线段CA上截取CD=CB三种方法均可。
在边AB上找出所需要的点D,则直线CD即为所求………………6分②猜想:∠B=3∠A………………8分③验证:如在△ABC中,∠A=32°,∠B=96,有∠B=3∠A,此时就能找到一条把△ABC恰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直线。
………………9分3. (2011山东威海,20,8分)我们学习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一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1)如图①,△ABC≌△DEF,△DEF能否由△ABC通过一次旋转得到若能,请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旋转中心,若不能,试简要说明理由.图①(2)如图②,△ABC≌△MNK,△MNK能否由△ABC通过一次旋转得到若能,请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旋转中心,若不能,试简要说明理由.(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图①图②O就是所求作的旋转中心.【答案】解:(1)能,点1图①图②(1)能,点2O就是所求作的旋转中心.4. (2011浙江杭州,18,6)四条线段a,b,c,d如图,a:b:c:d=1:2:3:4.(1)选择其中的三条线段为边作一个三角形(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2)任取三条线段,求以它们为边能作出三角形的概率.【答案】(1)只能取b,c,d三条线段,作图略(2) 四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共有四种等可性结果:(a,b,c),(a,b,d),(a,c,d),(b,c,d),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只有(b,c,d),所以以它们为边能作出三角形的概率是14.5. (2011四川重庆,20,6分)为进一步打造“宜居重庆”,某区拟在新竣工的矩形广场的内部修建一个音乐喷泉,要求音乐喷泉M到广场的两个入口A、B的距离相等,且到广场管理处C的距离等于A和B之间距离的一半,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卷的原图上利用尺规作出音乐喷泉M、位置.(要求: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必须用铅笔作图)【答案】6. (2011甘肃兰州,25,9分)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一段圆弧经过网格的交点A、B、C。
(1)请完成如下操作:①以点O为原点、竖直和水平方向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网格边长为单位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②用直尺和圆规画出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D的位置(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连结AD、CD。
(2)请在(1)的基础上,完成下列问题:①写出点的坐标:C 、D ;②⊙D的半径= (结果保留根号);③若扇形ADC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则该圆锥的底面面积为(结果保留π);④若E(7,0),试判断直线EC与⊙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A BC O(2)① C(6,2),D(2,0)②③5 4④相切。
理由:∵CD=DE=5∴CD2+CE2=25=DE2∴∠DCE=90°即CE⊥CD∴CE与⊙D相切。
7. ( 2011重庆江津, 23,10分)A、B两所学校在一条东西走向公路的同旁,以公路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且点A的坐标是(2,2),点B的坐标是(7,3).(1)一辆汽车由西向行驶,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点C,使C点到A、B两校的距离相等,如果有请用尺规作图找出该点,保留作图痕迹,不求该点坐标.(2)若在公路边建一游乐场P,使游乐场到两校距离之各最小,通过作图在图中找出建游乐场的位置,并求出它的坐标..A(2, 2) .B(7, 3)yO x第23题【答案】(1)存在满足条件的点C: 作出图形,如图所示,作图略;(2)作出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2,-2), 连接A /B ,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 设A /B 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y=kx+b, 把A /(2,-2), B(7,3)分别代入得:⎩⎨⎧-=+=+2237b k b k 解得:⎩⎨⎧-==41b k · 所以: y=x-4·当y=0时,x=4,所以交点P 为(4,0)·8. (2011重庆綦江,19,6分)为了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准备在某镇新建一个医疗点P ,使P 到该镇所属A 村、B 村、C 村的村委会所在地的距离都相等(A 、B 、C 不在同一直线上,地理位置如下图),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确定点P 的位置. 要求: 写出已知、求作;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已知: 求作:【答案】:解:已知:A 、B 、C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求作:一点P ,使PA =PB =PC. (或经过A 、B 、C 三点的外接圆圆心P )正确作出任意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标出交点P9. (2011江苏南京,27,9分)如图①,P 为△ABC 内一点,连接PA 、PB 、PC ,在△PAB 、△PBC 和△PAC 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就称P 为△ABC 的自相似点.⑴如图②,已知Rt △ABC 中,∠ACB=90°,∠ACB >∠A ,CD 是AB 上的中线,过点B 作BE ⊥CD ,垂足为E ,试说明E 是△ABC 的自相似点.⑵在△ABC 中,∠A <∠B <∠C .①如图③,利用尺规作出△ABC 的自相似点P (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②若△ABC 的内心P 是该三角形的自相似点,求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答案】解:⑴在Rt △ABC 中,∠ACB =90°,CD 是AB 上的中线, ∴12CD AB =,∴CD=BD . ∴∠BCE =∠ABC .∵BE ⊥CD ,∴∠BEC =90°, ∴∠BEC =∠ACB .∴△BCE ∽△ABC . ∴E 是△ABC 的自相似点. ⑵①作图略.作法如下:(i )在∠ABC 内,作∠CBD =∠A ;(ii )在∠ACB 内,作∠BCE =∠ABC ;BD 交CE 于点P . 则P 为△ABC 的自相似点.②连接PB 、PC .∵P 为△ABC 的内心,∴12PBC ABC ∠=∠,12PCB ACB ∠=∠.∵P 为△ABC 的自相似点,∴△BCP ∽△ABC . ∴∠PBC =∠A ,∠BCP =∠ABC=2∠PBC =2∠A ,①② ③(第27题)∠ACB =2∠BCP=4∠A .∵∠A+∠ABC+∠ACB =180°.∴∠A+2∠A+4∠A =180°. ∴1807A ∠=.∴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1807、3607、7207. 10.(2011江苏无锡,26,6分)(本题满分6分)如图,等腰梯形MNPQ 的上底长为2,腰长为3,一个底角为60°。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它的一边AD 在MN 上,且顶点A 与M 重合。
现将正方形ABCD 在梯形的外面沿边MN 、NP 、PQ 进行翻滚,翻滚到有一个顶点与Q 重合即停止滚动。
(1)请在所给的图中,用尺规画出点A 在正方形整个翻滚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图;(2)求正方形在整个翻滚过程中点A 所经过的路线与梯形MNPQ 的三边MN 、NP 、PQ所围成图形的面积S 。
【答案】解:(1)如右图所示.……………………(3分)(2)S = 2[14π·12 + 14π·(2)2 + 1 + 150360π·12]= 7π3 + 2.………………………(6分)11. (2011重庆市潼南,19,6分)画△ABC,使其两边为已知线段a 、b ,夹角为β.(要求:用尺规作图,写出已知、求作;保留作图痕迹;不在已知的线、角上作图;不写作法). B A (M ) DCN P QB A (M ) DCN PQ已知:求作:【答案】已知:线段a、b、角β -------------1分求作:△ABC使边BC=a,AC= b,∠C=β ------------2分画图(保留作图痕迹图略) --------------6分12. (2011湖北宜昌,23,10分)如图1,Rt△ABC两直角边的边长为AC = 1,BC =2.(1) 如图2, ⊙O与Rt△ABC的边AB 相切于点X,与边CB相切于点Y.请你在图2 中作出并标明⊙O的圆心0;(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 P 是这个Rt△ABC上和其内部的动点,以P 为圆心的⊙P 与Rt△ABC 的两条边相切.设⊙P 的面积为S,你认为能否确定S 的最大值若能,请你求出S 的最大值;若不能,请你说明不能确定S的最大值的理由.(第23题图1)(第23题图2)【答案】解:(1)共2分.(标出了圆心,没有作图痕迹的评1分)看见垂足为Y(X)的一条垂线 (或者∠ABC的平分线)即评1分,(2)①当⊙P与Rt△ABC的边 AB和BC相切时,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动点P是∠ABC 的平分线BM上的点,如图1,在∠ABC的平分线BM上任意确定点P1 (不为∠ABC的顶点),∵OX=BOsin∠ABM,P1Z=BP1sin∠ABM.当?BP1>BO时,P1Z>OX,即P与B的距离越大,⊙P的面积越大.这时,BM与AC的交点P是符合题意的BP长度最大的点.(3分.此处没有证明和结论不影响后续评分)19题图a bβ如图2,∵∠BPA >90°,过点P 作PE ⊥AB ,垂足为E ,则E 在边AB 上.∴以P 为圆心、PC 为半径作圆,则⊙P 与边CB 相切于C ,与边AB 相切于E ,即这时的⊙P 是符合题意的圆.(4分.此处没有证明和结论不影响后续评分)这时⊙P 的面积就是S 的最大值.∵∠A =∠A ,∠BCA =∠AEP =90°,∴?Rt △ABC ∽Rt △APE ,(5分) ∴AB PA =BCPE .∵AC =1,BC =2,∴AB =?5. 设PC =x ,则PA =AC -PC =1-x,PC =PE , ∴51x- =2x ,∴x =522+.(6分) ② 如图3,同理可得:当⊙P 与Rt △ABC 的边AB 和AC 相切时,设PC =y ,则?52y- =1y ,∴y=?512+(7分) ③ 如图4,同理可得:当⊙P 与Rt △ABC 的边BC 和AC 相切时,设PF =z ,则22z -=1z ,∴z=32(8分)由①,②,③可知:∵?5>2,∴5+2>5+1>3,∵当分子、分母都为正数时,若分子相同,则分母越小,这个分数越大,(或者:∵x =522+=25-4, y=512+=?215-, ∴y-x=24549->0,∴y>x. ∵z-y=32- 215-=6457->0,∴232>?512+>?522+,(9分,没有过程直接得出酌情扣1分)∴?z >y >x.∴⊙P 的面积S 的最大值为94π.(10分)(第23题答图1) ((第23题答图3) (第23题答图4)Z A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