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剖面设计

合集下载

重力坝剖面尺寸初拟

重力坝剖面尺寸初拟

2.7.1坝顶高程的确定
坝顶高程由静水位、风浪涌高、安全超高几部分组成。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按下式计算:Δh=h1+h0+hc
式中h1 ——波浪高度,
h0 ——波浪中心线高出静水位的高度
二者按h1=0.0166V5/4*D1/3 ,L1=10.4h10.8 ,h0=πh12 /2L1 计算 V——库面风速D——库面的波浪吹程
hc——安全超高,按下表采用:
依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和《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安全超高hc按下表确定。

安全超高hc值
坝顶高程或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按下列两式计算,并选用较大值:设计情况下V取多年平均风速的1.5~2.0倍,本设计取2倍。

校核情况下取多年平均风速。

由设计给出资料该水库最大吹程为10km,多年平均风速为16m/s.即对于设计情况V=32m/s,校核情况,V=16m/s. 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Δh设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Δh校
代入数值计算,设计情况下:h1=1.89h0=0.51 而hc=0.5
校核情况下:h1=1.14 h0=0.18 而hc=0.4,
代入数值计算取两者较大值。

重力坝的剖面详图

重力坝的剖面详图

剖面选择:对中、低重力坝可以采用工程类比法,参照类 似的已建工程,拟定坝体剖面尺寸,然后对坝体控制截面 进行强度和稳定验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调整,直到满 足设计要求为止
第三节 重力坝的荷载及组合
• 重力坝的荷载
–作用于重力坝的主要荷载有:①自重;② 静水压力;③扬压力;④动水压力;⑤冰压 力;⑥泥沙压力;⑦浪压力;⑧地震力;⑨ 温度及其他荷载
坝顶布置
● 坝顶结构布置的原则:安全、经济、合理、实用。 ●坝顶结构型式:坝顶部分伸向上游;坝顶部分伸向下 游,并做成拱桥或桥梁结构型式;坝顶建成矩形实体结构, 必要时为移动式闸门启闭机铺设隐型轨道。 ● 坝顶排水:一般都排向上游。 ● 坝顶防浪墙:高度一般为1.2m,厚度应能抵抗波浪及 漂浮物的冲击,与坝体牢固地连在一起,防浪墙在坝体分 缝处也留伸缩缝,缝内设止水。
非溢流重力坝剖面设计
重力坝的基本断面一般是指在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 、自重和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强度 要求的最小三角形断面。 • 一、设计原则 1、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 2、工程量少 3、便于施工 4、运用方便
基本剖面
因为作用于上游面的水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所 以重力坝面是三角形。 当a>90时,即上游面为倒坡。库空时,三角形重 心可能超过底边三分点在下游面产生拉应力,而 且倒坡不便施工。 当a<90时,利用水重帮助稳定。但角度太小时, 库满时合力可能超过底边三分点(偏下游)在上 游面产生拉应力。上游面坡度越缓,第一主应力 越易成为拉应力,故a角不宜太小。
第二章 重力坝
第一节 概述
• 对坝的认识
1-非溢流重力坝; 2-溢流重力坝; 3-横缝; 4-导墙; 5-闸门; 6-坝内排水管; 7-检修、排水廊道; 8-基础灌浆廊道; 9-防渗帷幕; 10-坝基排水孔

1重力坝剖面设计原则2重力坝的基本剖面3实用剖面4实用剖面的优化

1重力坝剖面设计原则2重力坝的基本剖面3实用剖面4实用剖面的优化

—1 重力坝剖面设计原则—2 重力坝的基本剖面—3 实用剖面—4 实用剖面的优化设计—一、优化设计的有关概念【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二、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求解途径① 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② 剖面最小,即工程量最小③ 便于施工④ 满足运行要求重力坝的基本剖面一般 是指在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自重和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 满足稳定、强度要求的 最小三角形剖面。

当α>90°时,即上游面为倒坡。

库空时,三角形重心可能超过底边三分点在下游面产生拉 应力,而且倒坡不便施工。

当α <90°时,利用水重帮助稳定。

但角度 太小时,库满时合力可能超过底边三分点(偏 下游)在上游面产生拉应力。

上游面坡度越缓, 第一主应力越易成为拉应力,故α角不宜太小。

工程经验m=0.6~0.8(下游坡)n=0~0.2(上 游坡)根据运用和交通要求,坝顶应有足够的宽度,无特殊要求,坝顶宽=8­10%坝高,但不得小于3m, 如有运用和交通要求,应满足这些要求。

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校 核洪水位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并选用较大值。

坝顶高于水库水位的高度△h 计算常用剖面形态:cz h hh h + + = D % 1例1-3设计资料同例1­1,要求拟定非溢流重力坝的 断面尺寸。

解:(1)坝顶高程的确定坝顶高程按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两种情况, 用式1­57计算坝顶距水库静水位以上的高度∆h,并 据求得相应的坝顶高程,取两者的最大值作为选定 的坝顶高程。

枢纽位于高山峡谷地区,采用式1­1计算波高、波长。

v 0 在正常蓄水位取1.5倍,在校核洪水位取多年平均 最大风速。

安全超高h正常蓄水位取0.5m,校核洪c水位取0.4m。

正常蓄水位时:由于 ,h 相当于h 5% ,查表1­1, h 1%=0.87m ,波浪中心线在静水位以上的高度为 同理,校核洪水位h 1% =0.52m ,L m=5.26m , h z=0.16m ∆h =0.52+0.16+0.4=1.08m1/3 1/12 22 02 1/3.75 1/2.15 22 09.81000 0.0076(1.3 1.5)0.00173 (13.3 1.5) 0.173(13.3 1.5)/9.80.70m9.81000 0.331(13.3 1.5)0.1943(13.3 1.5) 7.89mm m gh v h gL v L - éù ´ =´´´= êú ´ ëû \=´´= éù ´ =´´´= êú ´ ëû \= 2 0 /25.13 gD v = 2 1% 1% 0.30m0.870.300.5 1.67mz m z c h h L h h h h p »= D =++=++=两种情况的坝顶防浪墙顶部高度分别为正常蓄水位时:177.0+1.67=178.67m校核洪水位时:179.02+1.08=180.10m选取上述较大值,坝顶防浪墙高程为180.10m,防浪墙高度 取1.2m,并考虑到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最后确定坝顶高 程为179.15m,最大坝高为30.05m。

重力坝的剖面详图

重力坝的剖面详图
第二章 重力坝
第一节 概述
• 对坝的认识
1-非溢流重力坝; 2-溢流重力坝; 3-横缝; 4-导墙; 5-闸门; 6-坝内排水管; 7-检修、排水廊道; 8-基础灌浆廊道; 9-防渗帷幕; 10-坝基排水孔
重力坝的剖面详图
基本概念
• 定义:是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筑的大体积挡水建 筑物.
• 工作原理: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依靠坝体 自重在坝面产生的抗滑力来抵抗水平水压力产 生的滑动力以达到稳定要求;利用坝体自重在水 平截面上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 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1、重力坝的基本剖面:做成上游面接近铅直 的呈三角形断面,或稍倾向上游的三角形断 面。 2、受力简图可以视作倒置的悬臂梁
坝顶布置
● 坝顶结构布置的原则:安全、经济、合理、实用。
●坝顶结构型式:坝顶部分伸向上游;坝顶部分伸向下 游,并做成拱桥或桥梁结构型式;坝顶建成矩形实体结构, 必要时为移动式闸门启闭机铺设隐型轨道。
● 坝顶排水:一般都排向上游。
● 坝顶防浪墙:高度一般为1.2m,厚度应能抵抗波浪及 漂浮物的冲击,与坝体牢固地连在一起,防浪墙在坝体分 缝处也留伸缩缝,缝内设止水。
自重 初步设计时可取混凝土的重度 24kN/m³; 施工详图阶段由现场混凝土试验决定; 当计算深层滑动时,还应考虑岩体的自重。
(计算自重时,坝上永久性的固定设备,如闸门、固定式启闭 ) 机的重量也应计算在内,坝内较大的孔洞应该扣除。
溢流坝坝面水压力计算
静水压力
• 静水压力是作用在上下游坝面的主要荷载。分
一般情况,坝体与坝基接触面之间摩擦系数及粘结强度越大、 渗压折减系数越大,基本剖面底宽就越小,主要由强度条 件控制。反之,摩擦系数和粘结强度越小,渗压折减系数 越小,坝底宽度就越大,且主要由抗滑稳定条件控制。

重力坝的剖面详图

重力坝的剖面详图

解溢为 流水 堰平 前水 水压 平力水(压力PH以)(和P垂H1直)水表压示力(PV)。
• PV=Vwγw
(kN/m)
• PH=½ γw H2
(kN/m)
• PH1 =½ γw (H2-h2) (kN/m)
• 式中 Vw——斜坡面上水体体积(m3);
• H——计算点处的作用水头(m);
• h——堰顶溢流水深(m);
缺点
类型
• 按高度分: 30m 70m • 按泄水条件分:溢流 非溢流 • 按筑坝材料分:混凝土 浆砌石 • 按坝体的结构形式分:实体 宽缝 空腹
预应力锚固
重力坝的布置和设计内容
• 布置:轴线 溢流坝段 非溢流坝段 导 墙 边墩。。
• 设计内容:剖面设计 稳定分析 应力分 析 构造设计 地基处理 溢流重力坝和 泄水孔的孔口设计 检测设计
非溢流重力坝剖面设计
重力坝的基本断面一般是指在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 、自重和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强度 要求的最小三角形断面。
• 一、设计原则 1、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 2、工程量少 3、便于施工 4、运用方便
基本剖面
因为作用于上游面的水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所 以重力坝面是三角形。
当a>90时,即上游面为倒坡。库空时,三角形重 心可能超过底边三分点在下游面产生拉应力,而 且倒坡不便施工。
●坝顶结构型式:坝顶部分伸向上游;坝顶部分伸向下 游,并做成拱桥或桥梁结构型式;坝顶建成矩形实体结构, 必要时为移动式闸门启闭机铺设隐型轨道。
● 坝顶排水:一般都排向上游。
● 坝顶防浪墙:高度一般为1.2m,厚度应能抵抗波浪及 漂浮物的冲击,与坝体牢固地连在一起,防浪墙在坝体分 缝处也留伸缩缝,缝内设止水。

重力坝

重力坝
岩基上的重力坝
一、对坝的认识
1 3
2
坝的剖面详图 1-非溢流重力坝; 2-溢流重力坝;3-横缝; 4-导墙; 5-闸门; 6-坝内排水管; 7-检修、排水廊道; 8-基础灌浆廊道; 9-防渗帷幕; 10-坝基排水孔
坝的平面布臵
坝的剖面位臵
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并有垂直于坝 轴线方向的横缝将坝体分成若干段
六、 重力坝深式泄水孔
1、有压泄水孔 工作闸门布臵在出口,可以部分开启,出口低,利用的水头大,断 面尺寸较小。 缺点:闸门关闭时,孔内承受较大的内水压力对坝体应力和防渗都 不利,常需钢板衬砌。进口处设臵事故检修闸门、平常用来挡水。 2、无压泄水孔 工作闸门布臵在进口,为形成无压水流,需在闸门后将断面顶部升 高。(工作闸门前仍为有压段) 优点:闸门可以部分开启,明流段不用钢板衬砌,施工简便,干扰 少,有利于加快速度进度。 缺点:断面尺寸较大,削弱坝体。 国内重力坝多采用无压泄水孔。
十一、宽缝重力坝
(1)宽缝重力坝的特点 ①扬压力减小,抗滑稳定性相好 ②工程量节省约10%~20%; ③坝体混凝土的散热快; ④宽缝部位的模板用量大和宽缝倒坡部 位的立模复杂; ⑤分期导流不便。 (2)宽缝尺寸布臵 坝体上游坡通常取n=0.15~0.35, 下游坡取m=0.5~0.7,在强度容许 条件下,可适当加大缝宽比,放缓 上游坡。
优点:
1、安全可靠。但剖面尺寸较大,能抵抗水的渗漏,洪水漫顶, 地震或战争破坏的能力都比较强,因而失事率较低。
2、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坝体作用于地基面上的压应
力不高,所以对地质条件的要求也较低,低坝甚至可修建 在土基上。 3、枢纽泄洪容易解决,便于枢纽布臵;施工导流方便,便于 机械化施工。

2019-重力坝剖面和消能工设计-文档资料

2019-重力坝剖面和消能工设计-文档资料

(2)面流消能(适用于中小型工程,水头低,下游水 深大且变幅小)
• 消能特点:利用鼻坎将主流挑至水面,在鼻坎附近 表面主流与河床之间形成逆向旋滚。使高速水流与 河床隔开,避免对坝趾附近河床的冲刷,主流在水 面逐渐扩散消能,反向旋滚也可消除一部分能量。
• 优点:面流消能不需设护坦和其他加固措施。
• 缺点:高速水流在表面、伴有强烈的波浪、绵延数里, 影响电站运行及下游通航,易冲刷两岸。
二、溢流重力坝断面设计
溢流重力坝既能挡水又能通过坝顶溢流。因此,坝体 设计除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泄水要求。 在溢流坝段位置确定以后,应合理选择泄水方式,并 根据洪水标准和运用要求确定孔口尺寸。
(一)、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溢流重力坝的孔口型式有 开敞式坝顶溢流和大孔口溢 流式两种。其中大孔口溢流 式可降低溢流堰顶高程,增 大单宽流量,减小溢流坝段 长度。 •溢流面由顶部溢流面曲线 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 段组成 。 一)、溢流堰面曲线
① Q——h”和Q——t重合。 表明任何情况下均产生 临界水跃,无须修消力 池,只须在水跃范围内 修护坦即可。
这是最理想情况,实际 很少见。
hc h" t
h" t
h"-Q t-Q
h" t
t-Q h"-Q

Q ①
h" t
t-Q
h"-Q
Q>Qk" t
h"-Q t-Q
② h" t
Q h"-Q
第六节 重力坝的剖面及优化设计 一、非溢流重力坝剖面设计
(一)、设计原则 1、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 2、工程量少 3、便于施工 4、运用方便

第三章补充材料1重力坝非溢流剖面设计实例ppt课件

第三章补充材料1重力坝非溢流剖面设计实例ppt课件

抗滑稳定和坝趾抗压强度极限状态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设计要求采用荷载设计值和材料强度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 荷载分项系数后的值为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 性能分项系数后的值为材料强度设计值。本设计有关荷载的分 项系数查《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自 重为1.0;静水压力为1.0;渗透压力为1.2;浮托力为1.0;淤沙 压力为1.2;浪压力为1.2。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分项系数为1.5; 对于混凝土与岩基间抗剪强度摩擦系数为1.3,凝聚力为3.0。 上游坝踵不出现拉应力极限状态属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 构功能极限值为0,设计要求采用荷载标准值和材料强度标准 值。 下游坝基不能被压坏而允许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4000kPa。 实体重力坝扬压力折减系数为0.25。
(4)坝体防渗排水 根据上述尺寸算得坝体最大宽度为26.5m。分析地基条 件,要求设防渗灌浆帷幕和排水幕,灌浆帷幕中心线距上游 坝踵5.3m,排水孔中心线距防渗帷幕中心线1.5m。拟设廊道 系统,实体重力坝剖面设计时暂不计入廊道的影响。 拟定的非溢流坝剖面如图所示。确定剖面尺寸的过程归 纳为:初拟尺寸——稳定和应力校核——修改尺寸——稳定 和应力校核,经过几次反复,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该例题 只要求计算一个过程。
2 1 % 2 1 % 2 z
L
L L
1 1 . 4 2 8
△h=1.395+0.535+0.5=2.43m 防浪墙高程=354+2.43=356.4m
2)校核洪水位情况 风区长度D为0.9km,V0计算风速在校核洪水位情况取多 年平均年最大风速15m/s。 5 / 4 1 / 3 5 / 4 1 / 3 ①波高 h 0 . 0 1 6 6 V D 0 . 0 1 6 6 1 5 ( 0 . 9 ) 0 . 4 7 3 m 5 %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剖面形态 有基本剖面修改为适用剖面,有三种常 用的形态,如图:
图(a)
图(b)
图(c)
四、实用断面的优化设计
1、设计变量 上、下游坝面的坡率n、m,坝顶距上、下游起坡点的高度 yn和ym。 2、建立目标函数V(x) 建立目标函数V(x) 3、确定约束条件 如稳定约束、应力约束、几何约束等。 如稳定约束、应力约束、几何约束等。 4、选择求解方法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设计参数的非线性函数,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设计参数的非线性函数,因此重力 坝的优化设计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坝的优化设计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上游面呈倾斜的基本三角形加坝顶,适用于坝基础 摩擦系数较小的情况
倾斜的上游坝面可以增 加坝体自重和利用一部 分水重,以满足抗滑稳 定的要求。修建在地震 区的重力坝,可采用此 种剖面。
注:在计算h1%时,两种情况应采用不同的计算风速值。 在计算 时 两种情况应采用不同的计算风速值。
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按下式计算后选 用较大值: 用较大值: 防浪墙顶高程 = 正常蓄水位+△h正 正常蓄水位+ 校核洪水位+ 防浪墙顶高程 = 校核洪水位+△h校 坝顶高程= 坝顶高程=最大值 - 1.2 m
下一节
• 采用铅直的上游坝面,适用于坝基摩擦系数较大, 由应力条件控制坝体剖面的情况。
优点:便于布置和 操作坝身过水管道进 口控制设备
缺点:由于在上游 面为铅直的基本三角 形剖面上增加坝顶重 量,空库时下游坝面 可能产生拉应力。
• 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剖面形态
特点:上游坝面上部铅直 而下部呈倾斜,即可利用部 分水重来增加稳定性,又可 保留铅直的上部便于管道进 口布置设备和操作的优点。 上游折坡的起坡点位置应 结合应力控制条件和引水、 泄水建筑物的进口高程来选 定。一般在坝高的1/3~2/3 的范围内。设计时要验算起 坡点高程水平截面的强度和 稳定条件。
基本剖面是指坝 体在自重、静水压力 和扬压力3项主要荷载 3 作用下,满足稳定和 强度要求,并使工程 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 。 根据工程经验,一般上游坝坡坡率n=0~0.2, 常做成铅直或上部铅直下部倾向上游;下游坝坡坡 率m=0.6~0.8,底宽约为坝高的0.7~0.9倍。
三、实用剖面
1、 坝顶宽度 、 根据施工、交通、设备安装等条件确定。 一 般B=(8~10)%H,且不小于2m。 或根据漂浮物,冰压力等对坝体的冲击力情 况确定。 2、坝顶高程 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 墙顶的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防浪墙顶与正常 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则 二、重力坝基本剖面 三、实用剖面 四、实用断面的优化设计
一、 剖面设计原则
1)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 )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 2)工程量小; )工程量小; 3)运用方便; )运用方便; 4)便于施工。 )便于施工。
二、重力坝基本剖面
∆h = h1% + hz + hc
h1% —累积频率为 时的波高,m。 累积频率为1%时的波高 累积频率为 时的波高, 。 hZ —波浪中心线至静水位的高度,m。 波浪中心线至静水位的高度, 。 波浪中心线至静水位的高度 hc—安全超高 ,见下表。 安全超高m,见下表。 安全超高 坝的安全级别 相应水位 正常蓄水位 校核洪水位 Ⅰ(1级) 级 0.7 0.5 Ⅱ(2、3级) 、 级 0.5 0.4 Ⅲ(4、5级) 、 级 0.4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