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英语成绩,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现研究结果如下。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23-01前言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国高考考纲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较强阅读能力,能够从英语文章中获得相关信息。

在高考中,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

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英语阅读的提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高考阅读能力要求指标。

1 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1词汇量不足词汇量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词汇量不足直接导致自身无法理解英语全文,造成理解歧义,使阅读效果打打折扣。

高中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3000左右单词和习惯用语。

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态,提高学生在学习阶段对情感状态的认知,对学生英语学习有非常好的帮助。

但是,当前大部分高中生没有达到上述要求,自身单词量少,无法满足阅读需要,直接导致自身在阅读过程中难度加大,造成阅读障碍。

1.2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也这一定程度上导致阅读难度加大,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下降。

在我国,学校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阅读能力较低。

许多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具备英语运用能力,自身无法适应高中阅读教学,阅读量较少。

1.3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在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英语知识量更大,学生很容易对阅读教学产生厌烦感。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整体语言教学法
添加标题
定义:整体语言教学法是一种强调语言整体性、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自然环境的教学理念。
添加标题
特点:注重语言的整体性,强调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整合发展,鼓励在自然语境中学习 和使用语言。
添加标题
理论基础:基于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与真实世界的互动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
的阅读材料
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
泛读活动:通过快速阅读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精读活动:通过深度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批判性思维 读写结合活动:通过写作和阅读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跨文化阅读活动: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利用AI技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与智能化水平。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 跨文化交际能力。
混合式学习模式: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 化的学习方式。
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非 单一的知识记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理论基础:任务型教学法基于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参与和使用语言完成任务而发生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特点:任务型教学法强调真实语境下的语言使用,通过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动力。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实施步骤:任务型教学法通常包括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主要是准 备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任务中阶段是学生执行任务、报告完成任务情况的过程;任务后 阶段主要是对语言形式的聚焦和操练。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学生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包括提前预习、注重词汇积累、灵活运用阅读策略和强化阅读训练。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

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的目的在于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同时也希望可以给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提前预习、词汇积累、阅读策略、阅读训练、案例分析、总结、展望、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等。

本文将围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讨论,探索如何通过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1.2 研究意义英语阅读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等。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研究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自信心,进而提升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研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为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文献综述

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文献综述

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文献综述作者:王娟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10期内容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学生普遍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过于依赖,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受人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英语阅读英语课外阅读阅读能力一.引言在外语学习中,阅读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能力的提升在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阅读作为一项接受性语言技能,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理解新事物及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之一。

阅读教学历来是我国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实践和获得语感的条件。

许多专家学者也充分肯定了大量阅读对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1985)认为能否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因素是接触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材料。

Harmer(2000)认为好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范例,有利于他们提高写作能力;而且阅读提供了学习词汇、语法、遣词造句等的机会,促进了语言习得。

阅读的作用毋庸置疑。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仅依靠在课内通过教材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进行阅读拓展。

实践证明,单一的课堂阅读教学不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整合与优化所有教学阅读材料与内容,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不能在足够的程度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况且,单纯的课堂阅读教学无法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场所,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语言学习的机会。

要实现课外阅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方面取决于阅读量,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文献综述范文

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文献综述范文

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文献综述范文Titl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in various aspects of modern life. The complexity and vastness of the language necessitate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o master its intricacies.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explore evidence-based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hat have been found to be beneficial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One of the fundamental strategies in English learningis vocabulary building. Vocabulary is the backbone of any language, and a rich vocabulary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using mnemonics, contextual learning, and frequent review have been shown to improve vocabulary retention and recall. For instance, using mnemonics like acronyms and rhymes can help learners remember complex words more easily. Contextual learning,where words are learned in the context of sentences or paragraphs, enhances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Frequent review, on the other hand, helps巩固记忆, preventing the forgetting of newly learned words.Another essential strategy is the development of listening skills. Listening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language learning, as it provides input for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Techniques like active listening, where learners actively engage with the audio material by summarizing, asking questions, and predicting answers, have been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dditionally, listening to a variety of audio materials, including podcasts, news broadcasts, and conversations, can help learners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different speech patterns and accents.Speaking skills are also integral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Practicing speaking regularly with native speakers or through language exchange partners can help learners improve their pronunciation, fluency, andconfidence. Techniques like shadowing, where learners repeat after a native speaker, and role-playing, where learners simulate real-life scenarios to practice speaking, can be highly beneficial. Moreover, using language learning applications and online platforms can provide additional speaking practice opportunities.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another crucial skill in English learning. Reading helps learners expand their vocabulary, understand grammar rules,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Techniques like reading for meaning, where learners focus on understanding the overall meaning of a text instead of getting bogged down in details, and reading a variety of materials, including novels, newspapers, and online articles, can enhanc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dditionally, annotating texts, where learners make notes or highlight important information, can help them retain and recall key points.Writing skills are also essential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Regular practice is key to improving writing ability. Techniques like brainstorming, where learnersgenerate ideas and organize their thoughts before writing, and revising and editing their work, can help them produce more coherent and error-free writing. Additionally, using writing prompts and templates can provide structure and guidance for learners who may struggle with writing.In conclusion,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encompass a wide range of approaches that target different language skills. Vocabulary building, listening skills, speaking skill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writing skills are all crucial component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By employing evidence-based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learners can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gain confidence in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this global language.。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文献综述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文献综述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文献综述作者:王秀莲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02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模式、阅读教学基本模式和图式理论、 PWP阅读教学模式、支架式阅读教学模式、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情景和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文献综述引言:“发展听、说、读、写技能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2012)。

作为理解技能的阅读是语言输出和表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

阅读是学生在母语环境里接触英语,获得知识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之一和重要手段。

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并促进听、说、读、写的能力。

因此我们成立了《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模式研究》课题组,通过了申报,被列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规划重点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59),以下是我们所关注的关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文献综述。

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人,当推美国的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

”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

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word资料4页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word资料4页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前言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方面的学习,在输入-输出学习理论中,听、读属于输入过程,说、写属于输出过程。

而在输入过程中,读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国内外各类英语考试中阅读都占有重要的分量。

然而尽管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

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本人发现阅读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

阅读策略作为学习者在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对于提供阅读者的阅读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课件阅读策略的重要性,那么高中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本人在新疆库尔勒三中实习期间,对所在的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高二、六班和高二、七班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情况如下:一、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本人实习执教的高二、六班和高二、七班共90人。

2.调查手段: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由25个问题组成,采用匿名调查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1.阅读自主性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长期以来,高中外语阅读教学所沿用的是传统且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原则。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内容较注重词汇,句型的朗读,记忆和语法的操练。

整体而言,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整体性动机也不十分明确。

或者说,学生英语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学习动机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影响内在动机的因素包括身体条件、教师的教学方法及人格魅力和成功等。

而影响外在动机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对目的语即英语的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当被问及“你对阅读是否有兴趣”时,77.3%的学生的回答是“有时”,甚至有 15.4%的学生对此不怎么感兴趣。

在回答“除了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外,还会找其他的材料进行阅读吗?”这个问题时,45.5%的学生选择了“从不”。

这说明仍有近半的学生阅读主动性、自主性不够。

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自主性至关重要。

虽然学生没有较强的阅读兴趣,但每周仍有 60.6%的人进行二至三次的自行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文献综述

英语阅读教学文献综述

英语阅读教学文献综述英语阅读教学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的阅读,可以让教师得到许多启发。

一起来看看英语阅读教学文献综述!欢迎大家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文献综述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英语教学领域也呈现各种思想交汇、各个学派共融的局面,广大基础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实践者——英语教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习、领会和贯彻这些教学理念,并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他们的文章与英语教学学者们的专业学术文章一起呈现在各大英语教学期刊、报纸、专著中,使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也能分享学人们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也能阅读到诸多的教学案例分析,激发自己教学的灵感。

由于近期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关注三个方面的信息,即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英语教学中活动设计,本篇综述可以看作是这三个专题的综合,这些也是当前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查阅文献过程中,也注意到当前英语教学中还有不少“大是大非”的问题,尚存在于争论中,而这些争论的话题也涉及到我关注专题的展开,所以在此一并搜集,并作为本综述的第一部分呈列。

第一部分:英语教学宏观策略英语教学中的新思维推动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旧学说并不因此被抛弃,相反,在两者的博弈中,旧学说一样被很多学者一再提起。

清华大学外语系崔刚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他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述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25-31)一文中介绍了学习策略的不同定义,并与学习风格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七大类的语言学习策略,介绍了成功语言学习者的五大特征,详细分析了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语言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的层次性等内容,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如何根据学习风格使用和调整学习策略、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计算机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已有诸多教学法得到实验和应用,吉林师范大学王金波教授就在《从中西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角度看我国外语教学法应抓住的特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24-26)介绍了多种教学法的起源,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阅读法、听说教学法、情景语言教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沉默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等,在此文中,他还阐述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几个方面,如综合教学目标、语言内容和功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边互动、知识多元化、语言包容、对母语趋向折中、外语教学法的多元交叉、规范研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当今社会中,阅读作为最基本的语言能力之一,已经成为获取知识和科学技术新信息的一条必不可缺的重要途径。

它不仅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也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手段。

因此,可以说在缺少语言教学实际环境的我国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高效率进行英语教学的首选捷径,这在我国具有及其突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尽管大多数教师非常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其教学目的仅局限于题海的应试教学上,致使学生中普遍存在这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阅读教学课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教学结果而轻视阅读心理状态的分析和调控。

因此,本文将从阅读策略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理论基础
(一)、英语阅读策略的含义
英语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在英语阅读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
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

(二)、常见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
1、略读(skimming)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

因此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而是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的阅读。

其特点是速度快而理解的精确度则要求较低。

通常采取三个步骤:1)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2)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3)浏览一些与主题句相关的信息词。

2、寻读(scanning)
寻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询特定的细节内容。

寻读与略读不同,要求既准又快,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可以利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主题词。

2)标题或图表。

版式及印刷特点。

3、预测(prediction)
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地预测——验证与修正——进一步预测的循环过程。

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常要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线索,对文章的主题、题材、结构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预测。

4、猜测词义(guessing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在阅读过程中猜测词义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通常根据上下文以及词句结构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①利用阅读策略的传授为载体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②提高本组教师学习新理论,接受新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构建基于学校的校本培训及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四、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11月开始至2013年7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开展。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2010.11—2011.5)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中,我们搜集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如今,我们正在进行第二阶段(2011.6—2012.11)实验阶段。

我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在学生的最新认知区域范围内,针对课文的不同体裁进行不同的“线索型”阅读设计,进行研究和实践; 同时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文进行阅读的感知过程和理解过程的策略指导。

具体步骤:
1、改变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研究教法,创新观念,把单纯的语言学习变为通过语言来培养素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打破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
地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对于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教师应及时指出并限时改正。

据心理学家研究,人在阅读时眼球的运动是跳跃式前进的,并非一词一字地慢慢往前移动。

大脑对信息的接收是通过对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连贯起来进行猜想、概括,迅速形成语段大意而进行的。

那种逐字逐句理解的阅读方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大大地减缓了阅读速度,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

正确的阅读理解应以意群为单位,把领会文章的主要意思作为第一阅读目的。

应从文章的结构入手,越过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领会文章主旨,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的整体。

3、提高阅读策略,学会针对不同题材材料的特点,采用略读、跳读、精读等不同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要学会抓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段落大意,理解主题,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通过有意识地训练,牢固地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学会根据构词法,利用上下文、定义法、因果法、对比法、释义法和分析句子结构等手段推测、判断难词和生词的词义;学会通过寻找句中反映其中心意思的关键词或词组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利用通过上下文将复杂句子分解等方式推测、判断难句句意;学会通过判断主题句,分析阅读材料前后结构上或意义上的关系,以扫视或寻视方式寻找特定的信息或句子等手段正确理解段、篇意义,掌握段、篇的中心内容;学会从字里行间、语气等方面去理解作者未言明的倾向、态度或意图。

当然,阅读策略的提高并非一朝
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进步。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诠释,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具体涉及到英语阅读的技巧、方法、效率等等。

研究内容一、阅读理解技巧的研究。

研究内容二、阅读理解方法的研究。

研究内容三、阅读理解效率的研究。

研究内容四、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关系的研究。

1. 快速泛读:在原来平均一小时十分钟五篇文章的基础上,力争达到五十分钟五篇;
2. 限时阅读:8,9 ,10分钟一篇文章;
3. 精读训练:精讲精练;
4. 泛读训练:报刊杂志,高考题阅读汇编。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2. 案例分析法
3.行动研究法
4.学生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并把经验指导实践)
5.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吸取广泛的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技巧,成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综合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