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合集下载

生理学练习试卷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生理学练习试卷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生理学练习试卷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哪一个激素是穿过细胞膜与核受体结合而起作用A.生长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E.抗利尿激素正确答案:C2.螺旋器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A.前庭膜B.盖膜C.基底膜D.耳石膜E.卵圆窗膜正确答案:C3.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紫红质过多B.视紫红质缺乏C.顺视黄醛过多D.视蛋白合成障碍E.视锥色素缺乏正确答案:B4.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A.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B.是递质使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C.都与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有关D.出现”全或无”式电位变化E.都可向远端传导正确答案:B5.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产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C.突触小胞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对K+的通透性升高E.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正确答案:D6.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以电紧张方式扩布B.为感觉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部电位C.为”全或无”式D.可以总和E.多数是去极化电位正确答案:C7.下列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外段的形态与视杆细胞不同B.外段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能产生感受器电位E.有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正确答案:B8.体温昼夜间的波动一般不超过A.0.1℃B.0.3℃C.0.5℃D.1.0℃E.2.0℃正确答案:D9.关于Na+、Cl-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滤液中99%以上被重吸收B.70%在近球小管处重吸收C.Na+是主动重吸收,大部分Cl-是被动重吸收D.髓袢升支粗段,Na+和Cl-均为主动重吸收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受ADH调节正确答案:E10.下述哪项因素不能使能量代谢增强A.交感神经兴奋B.甲状腺素C.雄激素D.入睡E.寒冷刺激正确答案:D11.与葡萄糖的重吸收密切相关的是A.Na+离子的重吸收B.K+离子的重吸收C.C1-离子的重吸收D.Ca2+离子的重吸收E.HCO3-重吸收正确答案:A12.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物质是A.Na+、K+B.氨基酸C.血浆白蛋白D.甘露醇E.葡萄糖正确答案:C13.体内能源储存的主要形式是A.肝糖原B.肌糖原C.组织脂质D.蛋白质E.葡萄糖正确答案:C14.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和饱和度主要决定于A.血液中的pHB.二磷酸甘油酸的浓度C.PCO2D.PO2E.血液温度正确答案:D15.O2在血液中存在的主要结合形式是A.HbO2B.HHbC.BHCO3D.BH2PO4E.氨基甲酸Hb正确答案:A16.正常人每日由小肠吸收回体内的液体量约为A.2LB.4LC.6LD.8LE.10L正确答案:D17.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实现的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C.壁内神经丛D.迷走神经抑制性纤维E.抑胃肽释放正确答案:D18.正常成年人时间肺活量的第一秒应为A.63%.B.73%.C.83%.D.93%.E.98%.正确答案:C19.缺O2刺激呼吸活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部位引起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转而兴奋呼吸中枢C.刺激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刺激主动脉弓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E.抑制呼吸中枢正确答案:C20.消化腺所分泌的大量消化液不具备下列哪一项功能A.稀释食物B.保护消化道黏膜C.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D.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和盐E.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正确答案:D21.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可致A.P波增宽B.QRS波群增宽C.T波增宽D.P-R间期延长E.ST段延长正确答案:D22.下列物质中,哪一项能够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肌的效应A.维拉帕米B.河豚毒C.阿托品D.普萘洛尔E.酚妥拉明正确答案:C23.下列哪项不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A.最大复极电位B.阈电位C.有效不应期D.4期自动去极速度E.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正确答案:C24.引起组织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A.激素B.乙酰胆碱C.组胺D.激肽E.局部代谢产物正确答案:E25.长期卧床患者由平卧位突然站立时,搏出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而发生昏厥。

初二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试题答案及解析1.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答案】√【解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可见,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1)端午节的龙舟赛:龙舟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就奋力划桨,这主要是在_________的调节下完成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2)当队员屈肘划桨滑向自己胸前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时()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B.只有肱三头肌收缩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3)当观众看到心仪的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主要是什么物质作用的结果()A.血糖B.激素C.胆汁D.胰液(4)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美食,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豆子、猪肉的。

请写出此粽子含六类营养物质中的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糯米粘着红豆香” 粽子中的红豆是由花的什么部分发育而来()A.子房B.子房壁C.花粉D.胚珠(6)队员们看到终点红线,这一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红线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_________→和玻璃体→落在________上→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________一定的区域→产生红线的视觉。

【答案】(1)神经系统反射反射弧(2)C(3)B(4)淀粉蛋白质(5)D(6)晶状体视网膜大脑皮层【解析】(1)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才能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当队员屈肘将浆划向自己胸前时属于屈肘,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3)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激素的一种,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粽子含有淀粉和蛋白质两种有机物成分.(5)红豆是种子,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6)视觉的形成过程是:红线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考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

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对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感受器具有换能作用B.感受器仅对适宜刺激发生反应C.感受器对刺激能产生适应现象D.感受器的敏感性可受中枢调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B.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在产生部位较其周围大C.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可以总和D.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比动作电位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关于感受器适应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仍在持续,但传入冲动频率下降B.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特征之一C.有快适应和慢适应感受器D.骨骼肌牵张感受器是快适应感受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感受器的刺激强度和被兴奋的纤维数目之间的关系是A.呈正比B.呈反比C.呈正变D.呈反变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5.老视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体透明度改变B.晶状体弹性减弱C.角膜透明度改变D.房水循环障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6.当睫状肌收缩时,可引起的生理效应是A.睫状小带紧张性增加B.角膜曲度增加C.瞳孔增大D.晶状体曲度增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7.视远物时,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的眼称为A.远视眼B.近视眼C.散光眼D.斜视眼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8.下列关于眼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眼视近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弹性减弱时,眼的调节能力降低C.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D.瞳孔缩小时增大球面像差和色像差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9.眼球前后径正常的人,眼的近点愈近,说明其A.对光反应能力愈强B.晶状体弹性愈好C.缩瞳能力愈强D.双眼球会聚能力愈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0.正常情况下,用手电筒灯光照射入左眼时出现的反射性反应是A.左侧瞳孔缩小,右侧瞳孔不变B.右侧瞳孔缩小,左侧瞳孔不变C.左侧瞳孔明显缩小,右侧瞳孔略有增大D.左、右两侧瞳孔同等程度缩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1.因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产生复视的原因是A.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B.人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C.物像发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D.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2.关于视紫红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B.光愈暗,被分解的愈少C.维生素A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D.光照时首先影响视蛋白分子改变而导致视黄醛分子构型改变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3.关于对视锥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颜色视觉形成有关B.对光的敏感度高C.中央凹分布最密集D.视网膜周边部,视锥细胞少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4.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蛋白合成障碍B.维生素A过多C.视紫红质过多D.视紫红质不足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5.视锥系统A.在弱光下被激活,有色觉,分辨力强B.在强光下被激活,无色觉,分辨力强C.在强光下被激活,有色觉,分辨力强D.在强光下被激活,无色觉,分辨力弱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6.按照视觉的三原色学说,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白、紫D.红、黄、黑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7.关于正常视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色视野最大B.红色视野最小C.颞侧视野较大D.鼻侧视野较小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8.在游泳池水中,看池底的物体时,会产生A.近视B.远视C.正视D.散光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19.正常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最敏感范围是A.20~20000HzB.100~6000HzC.1000~3000HzD.1000~10000Hz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0.声波传入内耳最主要的途径是A.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B.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圆窗膜→耳蜗D.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1.对鼓膜传音功能不正确的叙述是A.在振动频率为16~20000Hz范围内,鼓膜振动与声波振动同始同终B.咽鼓管阻塞时,可引起鼓膜内陷C.鼓膜有较好的频率响应D.经鼓膜一听骨链一卵圆窗之间的联系,是声波传入内耳的最有效途径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2.下列关于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指经过听骨链的传导途径B.敏感性与气传导基本相同C.在正常声波传导中作用很小D.中耳病变时常受损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3.关于耳蜗微音器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声音振动频率不一致B.没有不应期C.对缺氧相对不敏感D.潜伏期极短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4.下列结构中不属前庭器官的是A.前庭阶B.椭圆囊C.球囊D.半规管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5.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A.角加速运动B.角匀速运动C.直线加速运动D.直线均速运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6.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机体反应,不包括A.眼震颤B.颈部和四肢肌紧张改变C.旋转感觉D.静止性震颤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A.肌梭B.腱器官C.环层小体D.螺旋器27.压觉感受器是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8.听觉感受器是A.B.C.D.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9.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的感受器是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0.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是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A.近视B.老视C.远视D.散光31.视近物不需眼调节或只作较小程度调节的是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2.视远物不需眼调节,而视近物需眼调节的是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3.视远物和近物均需眼调节的是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A.基底膜B.蜗管C.鼓阶D.前庭阶34.声音感受器所在的部位是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5.内淋巴液所在的部位是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6.卵圆窗所在的部位是A.B.C.D.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7.圆窗所在的部位是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8.感受器一般生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应性是感受器的疲劳B.仅对适宜刺激起反应C.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部位D.在同一感觉系统范围内,不同强度的刺激可引起程度不同的感觉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39.可以表示眼调节能力的指标是A.近点B.远点C.焦度D.焦距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0.视锥细胞的功能有A.色觉B.昼光觉C.视敏度高D.对暗光敏感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1.视紫红质A.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B.对紫光最敏感C.光照时迅速分解D.闭上眼睛时合成增加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2.暗光刺激视网膜发生的变化A.cGMP的分解B.视紫红质的顺型视黄醛变为全反型C.视杆细胞外段膜超极化+</sup>通道关闭” value1=“D”>D.视杆细胞外段膜Na+通道关闭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3.双眼视觉A.扩大视野,形成立体感B.弥补视野中的盲点C.增强辨色能力D.增强对物体距离判断的准确性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4.对视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央凹视敏度最高B.双眼视敏度高于单眼C.是衡量视网膜对光敏感性的指标D.色盲患者减弱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5.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有A.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一致B.不发生适应C.有一定的阈值D.有一定的不应期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6.下列结构中受损后可产生感音性耳聋的有A.听骨链B.咽鼓管C.螺旋器D.血管纹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7.鼓膜A.使传入耳内的声波频率明显改变B.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C.咽鼓管阻塞时,可使其内陷D.是一个平面膜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48.前庭器官受到刺激发生的反应有A.眼震颤B.自主神经反应C.位置觉D.运动觉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

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习题集带答案

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习题集带答案

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习题集带答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考试科目之一是《医学基础知识》,包含以下7个部分:一、生物学:主要包括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以及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二、人体解剖学:主要涵盖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三、生理学: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四、药理学:主要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阿托品、抗帕金森病药、镇痛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疟药和抗恶性肿瘤药物等35种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五、病理学: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六、诊断学:主要内容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38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七、医学伦理学:主要内容包括医学伦理学的概念、特点、研究对象、起源与发展、理论基础,医学道德的原则与范畴,医患关系道德,临床诊疗中的道德以及医德评价等。

医学基础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要求理解性记忆较高的内容,因此需要考生多进行试题的练。

以下是由研究啦小编整理的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2、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5、属于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是减压反射。

6、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电位变化。

7、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细胞。

8、属于条件反射的活动是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和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夜盲症是指在光线昏暗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一般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原因有如下:暂时性夜盲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 的吸收,及时补充维生素A就能痊愈。

获得性夜盲常常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

先天性夜盲是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蛋白合成障碍B.维生素A过多C.视紫红质过多D.视紫红质不足E.视黄醛过多查看答案解析【正确答案】D顾名思义,夜盲就是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

夜盲症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称为夜盲症。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如下:暂时性夜盲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

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诊断鉴别1、详询病史,如饮食、发热病及长期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2、检查结膜、角膜情况,注意有无结膜干燥、皱褶、Bitot斑,角膜混浊、软化或穿孔。

3、鉴别暗适应减低的原因及眼干燥症的原因,必要时行暗适应及视网膜电流图检查。

4、检查有无全身性维生素A缺乏及其他维生素缺乏症状。

菏泽市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菏泽市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菏泽市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与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目的性B.组织性C.随意性D.计划性答案::C解析::家庭教育发生在家里,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而是家长随意进行的。

2.儿童患夜盲症的原因是身体缺乏()。

A.维生素B2B.维生素CC.维生素AD.维生素D答案::C3.某公民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

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

这名公民履行了()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答案::A解析::严守国家机密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热爱祖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基本要求。

故选A。

4.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应注意根据幼儿(),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

A.个体差异B.心理需求C.身体状况D.兴趣爱好答案::A5.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陈鹤琴B.张宗麟D.陶行知答案::D解析::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6.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答案::D解析::儿童经过动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7.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答案::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8.“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答案::D解析::根据幼儿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将教育内容游戏化,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

9.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C.质量互变规律原理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答案::A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夜盲症(night blindness)俗称“雀蒙眼”,是以入暮或在光线昏暗处视物不清为特征的一种视觉障碍性病变。

可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也可因眼部疾患所致。

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眼睛适应黑暗的过程比较迟缓。

夜盲症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夜间单独出行有发现危险的可能。

因此,有相应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临床分类1、暂时性夜盲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2、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

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3、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流行病学传染性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少年、儿童。

病因总述视网膜中存在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即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

视杆系统又称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由视杆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

它们对光的敏感度较高,能在昏暗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而引起暗视觉。

如视杆系统受损,人的暗视觉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在暗处无法看清事物。

基本病因1、维生素A缺乏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色素,称为视紫红质。

它具有感受暗弱光的作用,晚间看物体时发挥作用。

视紫红质的生成受到体内维生素A 的影响。

如维生素A因为摄入或吸收不足出现维生素A缺乏,会使视网膜杆状细胞中视紫红质合成受到影响,进而会影响在暗环境下视物,导致夜盲症的发生。

2、锌缺乏在锌缺乏的情况下,会影响维生素A正常作用的发挥,因此而导致夜盲。

3、眼部疾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较为少见的遗传疾病)等眼部疾患可导致眼部的组织结构、神经血管受到损伤,进而可出现夜盲的症状。

4、糖尿病高血糖未受到控制,则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损伤眼部血管和神经而出现夜盲。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感觉器官模拟试卷2(题后含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感觉器官模拟试卷2(题后含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感觉器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当某一恒定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其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频率会逐渐下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A.适应B.传导阻滞C.抑制D.疲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感觉器官2.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小与刺激强度无关B.具有“全或无”的性质C.以电紧张的形式扩布D.呈不衰减性传导正确答案:C解析:感受器电位与终板电位一样,是一种慢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性质,即非“全或无”式的,可以发生总和,并以电紧张的形式沿所在的细胞膜作短距离衰减性扩布,感受器电位大小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可通过其幅度、持续时间和波动方向的改变真实地反映和转换外界刺激信号所携带的信息。

知识模块:感觉器官3.眼的折光系统包括A.角膜、房水、晶状体和视网膜B.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C.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D.角膜、房水、玻璃体和视网膜正确答案:B解析:眼内与产生视觉直接有关的结构是眼的折光系统和视网膜,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透过眼的折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上。

知识模块:感觉器官4.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B.晶状体变凸使物像后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C.近点距离越近,眼的调节能力越差D.眼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通过反射实现正确答案:D解析:当眼视远物(6m以外)时,从物体发出而进入眼内的光线可认为是平行光线,对正常眼来说,不需任何调节即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当眼看近物(6m以内)时,从物体发出而进入眼内的光线呈不同程度的辐射状,将成像于视网膜之后。

为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上,需通过眼的调节来实现。

人眼的调节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

晶状体变凸能使物像前移而成像在视网膜上。

此外,瞳孔的调节及两眼球的会聚也起重要作用。

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是通过反射实现的,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用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即近点来表示,近点距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即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盲症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引起此病的原因有很多种...。

主要表现为主在微弱的光线下看不见东西。

多由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为补充视紫质所必需。

色素性视网膜炎,该病可在童年初期开始,逐渐恶化,但恶化速度不一,可能十分缓慢,若干年(十至五十年)后会导致失明。

医生要用检眼镜检查患者眼睛,如发现在视网膜上有异常的色素沉积,特别是患者家族中会有人患色素性视网膜炎,色素视网膜炎不能治愈,但可一直观察病情,并对逐渐丧失视力的患者提供适当辅助。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分为3种:
(l)暂时性夜盲.由于饮白内障治疗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虽然夜盲症是缺乏VitA,但是VitA的补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3)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