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按要求改写句子总复习讲义

合集下载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三)句子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三)句子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三)句子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缩句)(2)树丛掩映着屋顶和宫墙。

(扩句)(3)昆明湖很静,很绿。

(改写成比喻句)2.按要求写句子。

(1)松鼠是小动物。

(扩句)(2)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怎能不充满骄傲?(改为陈述句)(3)天上无数的星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辉。

(缩句)3.按要求写句子。

①清晨,难道不能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吗?(改为陈述句)②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狂风向岸边驶来。

(修改病句)4.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①他会迟到的。

②我们都举手赞同。

5.按要求完成句子。

(1)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①天热得像________,使人喘不过气。

②这里美得像________,使人流连忘返。

(2)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改为反问句)(3)雨来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为陈述句)(4)《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管桦写的。

(修改病句)6.按要求写句子。

(1)腊月和正月,正是最闲的农村。

(改病句)________(2)我们家买了电脑。

(扩句)________(3)我们家房子很小。

(改为夸张句)________7.按要求修改句子。

①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②父亲整理好了新开垦的菜园。

(改为“把”字句)8.按要求完成句子。

(1)风筝飞上了蓝天。

(扩句)(2)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

(改为“被”字句)(3)池塘里的荷花在微风中摇动着。

(改为拟人句)(4)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改变说法,保持意思不变)9.把句变成被字句。

①布鲁斯赶跑了侵略者。

②风吹断了蜘蛛网。

③妈妈洗好了衣服。

10.按要求写句子。

(1)蝴蝶颜色________有赤橙黄绿青蓝紫,________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

(填关联词语)(2)非洲人的住房,________大都是不甚宽大的白铁顶房屋,________许多房子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

人教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扩句、缩句、仿写+修改病句)PPT课件

人教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扩句、缩句、仿写+修改病句)PPT课件

四、用词不当——改换词语
精美
1、这件精密的手工作品,出自韩睿之手。
利用
2、大家决定采用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里栽
树。
柔软
3、小青石的旁边长着柔和的青草。
聪明 4、梁红同学很智慧。
近义词用错
五、词序混乱——调顺位置
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2、爸爸全神贯注地读书在灯光下。 3、济南的春天是旅游的好地方。
2、池塘里的荷花 淡淡的清香。 3、李老师光荣地获得了“模范班主任” 。
称号 4、即使你们不说,我 知道。

二、重复罗嗦——删去多余
1、小明差不多整整做了一个小时的作业。 2、这棵树上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4、昨天下午,我去公园玩了一整天。 1 、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2、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缩句:草把子插满了箭。
数量词语要删去。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
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3、表示方位的,特定的条件和环境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 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 去掉。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 所以是不能删的。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所以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2)、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3)、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同学们在教室里上着课”,
应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小升初语文复习总纲句子部分

小升初语文复习总纲句子部分

小升初语文复习总纲:句子部分(一)复习内容:按要求写句子复习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并能按题目要求准确、熟练地写出对联、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古诗名句等,提高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重、难点:看清题义,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相关句子。

关键:收集、积累相关的句子,熟记积累运用中的有关句子。

方法:讨论、交流。

精讲多练。

复习过程:一、交待复习任务,板题。

1、分组整理收集积累的对联、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古诗名句等2、交流、反馈。

二、巩固练习:1、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幅对联(其中一幅是春联)2、写两句歇后语。

3、写出你喜欢的两句谚语。

4、写两句关于治学和做人的名言警句。

5、写出两句你喜欢的古诗名句。

作者:古诗名句:作者:古诗名句:三、提高练习6、你认为教室里应贴怎样的名人名言?(写两幅)7、用你喜欢的歇后语写一个句子。

3、写出下列对联名句的下半句1)两个黄鹂鸣翠柳()2)、横眉冷对千夫指()3)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4、学校的图书馆要重新布置,你会在墙上贴怎样的一句话?5、请为学校写一则广告宣传语(二)复习内容:用关联词语补充句子,结合课文内容造句。

复习要求:1、熟记常用的关联词语,了解关联词语前后的练习。

能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或根据其中一个分句,把另一个分句补充完整。

2、能用不同的关联词,把两个分句连成不同的意思的句子。

复习重、难点:准确运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意思不同的句子。

关键:了解关联词语前后之间的。

复习过程:一、交待学习任务二、复习常用的关联词语。

1、小组交流:我们学过的关联词语有哪些?它们各表示什么关系?2、反馈: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假设关系:如果…就…只要…就…既然…就…即使…也…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既…又…转折关系:虽然…但是…选择关系:不是…而是…不是…就是…取舍关系:宁可…也不…与其…不如…3、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带有上述关联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最新】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按要求写句子

【最新】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按要求写句子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按要求写句子基础题一、选择题1.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_。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二、填空题2.加上恰当的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1)()广场上坐满了()观众。

(2)()市场上摆满了()蔬菜。

3.补充句子。

(1)()和()都是我的同学。

(2)冬天的风()。

(3)桌子上放着()。

4.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1)我()遇到了()诱惑。

(2)我()读着()书。

例: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我欣赏大鲈鱼。

(3)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他成为我国桥梁建筑专家。

他成为我国著名的桥梁建筑专家。

(1)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上飘着几朵_________________ 白云。

(2)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黄叶从树上___________落下来。

(3)小刺猬背着几个大苹果。

小刺猬背着几个________________大苹果。

6.把句子写具体。

(1)林木和花卉生长在大峡谷里。

林木和花卉生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峡谷里。

(2)浪潮涌来。

浪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涌来。

7.让句子更美。

例: (翠绿的)大树旁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

(1)()小白兔在()采蘑菇。

(2)()风吹拂着()的草地。

8.按要求做。

(1)火车通过大桥。

南昌十中小升初语文句子复习

南昌十中小升初语文句子复习

南昌十中小升初语文句子复习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句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考点,对于这一部分的复习要掌握以下复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扩句和缩句练习。

5、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7、懂得如何排列句子。

句子及其类型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修辞手法【备考点】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应考点】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链接考题】1、共产党像太阳。

(什么修辞手法)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

(什么修辞手法)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

2017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三)句子(考点梳理)

2017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三)句子(考点梳理)

2017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三)句子(考点梳理)一、改写句子(共12题;共66分)1.(5分)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简洁。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四十年的共同斗争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2.(5分)扩句,至少扩三处。

①音乐吸引着观众。

②松脂包裹住小虫。

3.(5分)改写句子。

①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改为“被”字句)②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

(改为“把”字句)4.(5分)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①我在图书馆附近住。

②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整天也没挣到一个钱。

5.(5分)改变句中某些词的位置,使句子的意思改变。

他做的这道题没有完全错。

6.(7分)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5分)从一个事实中怎么能够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呢?(2)(2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7.(5分)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①竹子的品格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8.(5分)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

①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

”②老人真诚地说:“乡亲们热心帮助我,我非常感谢!”9.(5分)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献爱心活动。

②我们要取得好成绩,能不下苦功夫吗?10.(5分)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狐狸吃不到葡萄。

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②我们不放弃人生的追求,真诚地奉献。

我们会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11.(6分)发挥想象,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4分)例: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细雨,它能帮助我们洗去心灵的杂质。

书籍好比,;书籍如同,(2)(2分)留心生活,处处有风景。

晨风中一株带露珠的小草是风景;校园里一声亲切的问候是风景;是风景;是风景。

12.(8分)根据要求造句。

(1)(2分)用“精神”的不同意思写两个句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专题复习——按要求写句子(一)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专题复习——按要求写句子(一)

小升初专题复习——按要求写句子(一)1.那滋润着白云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缩句)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千万不可酒后驾车。

(修改病句)3.雄伟的长江黄河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怎能不爱她呢?(改成陈述句)4.一个音符写不出动人的乐章。

(改成反问句)5.6月29日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

(修改病句)6.刘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把引述句转成陈述句)7.我们要勤奋学习。

我们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8.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塔松。

(缩句)9.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仿写)10.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修改病句)11.我们为祖国母亲的发展腾飞而自豪。

(改成反问句)12.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写)如果我是清风,如果我是春雨,13.用地道(di 四声dao轻声)写一句意思明白、表达完整的话。

14.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改为反问句)1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16.布达拉宫、长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修改病句)17.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做的报告。

(修改病句)18.例: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桂花开了,十里飘香。

这个地方太小了,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

(仿照例子写句子)19.那个满脸汗水的男孩迅速扶起了在他后面摔倒的同伴。

(缩写)20.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改为反问句)2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改为陈述句)22.这次比赛的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

(改为双重否定句)23.外国人承认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改成双重否定句)24.可敬的老科学家的额头上深深地刻着两道皱纹。

(缩句)25.王老师问蔡琳,他刚提出的问题蔡琳会不会?他猜蔡琳是会的。

小升初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修改病句专项复习】课件

小升初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修改病句专项复习】课件
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 脚步声。
(三)语序不当
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 方法。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 发现自己的缺点。
四、句式杂糅
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 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句式杂糅)
修改:古往今来,凡能成就事业,对人 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 斗的。
修改下面病句: 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坏习惯。
改为:我一定要改掉坏习惯。
修改步骤: 读:默读原句。 找:找准病因。 改:对症下药。(改动要小,原意要保) 查:是否正确。
修改病句的原则
原意要保 改动要少
改法要巧 越简越好
一、病句见的几种类型
成分残缺(缺主语、谓语、宾语、宾语中心语等) 搭配不当(主谓、动宾、修中、主宾搭配不当等) 语序颠倒
或:我们班根本没有不及格的现象。
例3:学习《凡卡》这一课,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修改: 学习《凡卡》这一课, (我)受到了很大的
启发。
例4:每个少先队员都愿望为集体多做好事。 修改: 每个少先队员都 (希望)为集体多做好事。
例5:这间教室非常宽敞得很。 修改:这间教室宽敞得很。
例6: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修改: 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 脚步声。
(三)语序不当
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 方法。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 发现自己的缺点。
一、(成分残缺)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主语)
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缺宾语)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 动的习惯。 3、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按要求改写句子一、扩句1、步骤(1)审清要求,弄清扩的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

(2)看原句,弄明句子意思,想想如何恰当地搭配词语。

(3)按要求扩写句子(4)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2、扩句的基本含义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词语,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意表达更准确、生动。

3、扩句的目的使句意表达更准确、生动。

例1: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

例2:她们观察化石。

她们(认真地)观察(奇异的)化石。

练习1:他坐在了椅子上练习2:奶奶缝补衣服。

二、缩写句子(重点)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1、缩写句子技巧与方法(1)“的”前修饰都删去。

(2)“地”前限制要删去。

(3)“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4)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5)其他。

如“非常”“刚刚”“曾经”等。

(6)抓住主干来缩简。

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或“什么是什么?”。

2、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

例1:哥哥的发型很漂亮。

发型漂亮。

如果缩写成“哥哥漂亮”。

就错了,因为它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

例2: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

他讲述了经过。

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

”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

”都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

(3)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

例3: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

应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

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4)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例4: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我没有找到包。

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练习1:重庆的交巡警平台,大大地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安全感。

练习2:湖南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爸爸去哪儿》掀起了一股荧屏亲子节目播放热潮。

练习3:古灵精怪的邓超在“奔跑吧,兄弟”这一节目中,总能轻松战胜强大的对手。

练习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练习5:宽敞的大厅内柔和的灯光映照着墙壁上挂着的260幅图片和文字说明。

练习6:巍峨的巴岳山,美丽的玄天湖,典雅的安居古城,是龙乡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练习7: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

练习8:青少年时期的冯唐,恰好赶上了中国社会开始发展转型的时期。

三、改把字句、被字句例1:春雨染绿了家乡的山岗。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四、改为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这种手法又叫“人格化”。

其实,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1、好处: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更生动、形象。

2、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

蟋蟀在草中弹琴。

(2)把植物拟人化。

小草在秋风中笑弯了腰(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3、改拟人句的方法:原句:柳枝在微风中摇摆不定。

增加人的称呼:柳枝姐姐。

改变名词的说法:柳枝的头发。

用人做的事来代替句中的动词:“摇摆不定”改为“跳舞”。

练习1:向日葵在阳光下生长。

练习2: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五、改为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即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

(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1、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2、句子的形式:本体+喻词+喻体。

3、比喻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不是比喻句)4、如何判别是不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练习1、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练习2、在数学考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大家坐立不安,非常着急。

六、关联词合句1、关联词的八中类型(1)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或者几个方面说明同一种事。

……又……又,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例1:李老师会拉小提琴李老师会吹笛子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又会吹笛子。

(2)承接关系:几个分句按一定顺序说下去,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一……就……,……首先……然后……,……便……,……于是…………才……,……接着……例2:哥哥拟好作文大纲,才打草稿。

我一做好功课,便到球场踢球。

(3)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不仅……而且……,……不但……还……,……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尤其,甚至。

例3: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还会造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

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何况我们青少年呢!(4)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表示从中选出一种.……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 ,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例4:天明喜爱球类运动,每天清早,他不是打篮球,就是去踢足球。

我宁可给老师责罚,也不说谎,隐瞒真相。

(5)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者部分相反。

尽管……可是(还是)……,虽然……但是……,……却……,……然而……例5:尽管天气严寒,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妈妈爱静,爸爸却爱动,两人性格完全不同。

(6)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或推论。

因为……所以…,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例6:因为志文的腿摔坏了,所以需要用拐杖来走路。

(7)假设关系: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

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

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

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

例7:如果明天下雨,旅行就要取消了。

即使你这样做了,也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8)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表示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例8:只要多读多写,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不管有多少险阻,我也无惧前进。

练习1: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练习2: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练习3: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八、改夸张句练习1:望仙台瀑布发出声响。

练习2:今天很热。

九、直述句(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一)含义:什么是转述句: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什么是直述句:直述句就是一个人直接叙述的话什么是引述句:引述句就是引用别人的话(二)人称的改写。

1、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

第二人称有:你、你们。

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2、直述句改转述句:一人称改为三人称,二人称改为一人称;转述句改直述句:三人称改为一人称,一人称改为二人称。

注意:句子中的三人称“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三)标点符号的改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四)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但有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必要的。

注:注意指示代词(这、那)和趋向动词(去、来)的变化。

(五)转述句改为直述句实例转述句改为直述句,第三人称“ 他” 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 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你”。

例1:转述句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直述句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六)直述句改转述句实例1、直述是直接叙述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例1: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为转述句: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例2: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为转述句: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在把直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直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例3: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为转述句: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说:“我……。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如:张明对王强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强。

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强,可去掉,改成:张明对王强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我……,你……,他……。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