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对对联》读书笔记
巧对对联故事

笑着对黄 山谷 说 : 我有
“
上联
,
,
柳 边 垂 钓 柳 丝 常 伴钓 丝 悬
, 。
。
你 要 是 在 三 步 棋 的 时 间 内对 不 上 来 就
耍 罚 你饮 三 杯 酒
”
。
日落 西 山 天 色 渐 晚 苏 东 坡 与 黄
,
黄 山 谷 望 着苏 学 士
“
山 谷 收 棋 归家
。
黄 山谷 见 晚霞 明 灿 回
, 。
松 下 围棋 松 子 每随 棋 子 落 ;
黄 山 谷 望 着 湖 边 的 青青 柳 丝 下 有
,
一
的 黄 山 谷 使 出浑 身 解 数 然 后 苏学 士
一
也拉 他不 动
。
松手 使 得 黄 山 谷 跌 了个
。
一
垂 钓 者 心 中 即得
。
一
联 但 是 黄 山谷
。 ,
。
仰 面 朝天
。
苏学士哈哈
,
笑 吟道 :
.
想 喝 苏东 坡为 他 斟 的那 杯酒 就 故 作 为
晚 霞 映水 渔 人 争 唱 《 江红 》 满 ;
难之 相 表示达 不出来
,
。
苏 东 坡 以为 真
பைடு நூலகம்
朔 雪 飞 空 农 夫 齐诵 《 天 乐 》 普
, 。
豳
冀
可 乐语 文
苏东 坡 巧 对 对联 的 故事
宋代 大文 学 家 苏 东坡 是
。
一
个很菩
的难 例 了 黄 山 谷 就 笑 吟 吟 地 倒 酒 递 到
,
欢 吟 诗作 赋 的 高 手 有 许 多 关 于 他 巧 出
八年级读书笔记(通用5篇)

八年级读书笔记(通用5篇)八年级读书笔记八年级读书笔记篇1《巧对对联》读书笔记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巧对对联》这本书让我在100多条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中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奥妙。
说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对联吧有一次,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让纪晓岚对:二碟豆。
纪晓岚信口答道:一瓯油。
没想到乾隆改口说:我说的是二蝶斗。
纪晓岚哈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巧对对联》这本书让我在100多条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中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奥妙。
说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对联吧有一次,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让纪晓岚对:“二碟豆。
”纪晓岚信口答道:“一瓯油。
”没想到乾隆改口说:“我说的是二蝶斗。
”纪晓岚哈哈大笑,也改了口:“我说的是一鸥游呀!”这叫谐音联。
有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子:“家有万金不富,膝下五子无儿”。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家老两口有十个女儿,女儿俗称“千金”,十个“千金”就是“万金”;女婿在民间又被叫做“半子”,十个女婿正好就是“五子”。
这叫谜语联。
有一副对子很有气魄,“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
这说的是什么呢?这竟然是挂在一家眼镜店门口的对联。
对联一般上下字数一样多,可有一副却不对称。
坏蛋袁世凯死的时候,举国欢庆。
有一个人写了一副妙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有人提醒他:“上联袁世凯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是四个字,对不齐呀!”他解释道:“这就对了,袁世凯是对不起中国人民啊!”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不仅形式美,而且有哲理。
对联真有趣,希望我也能对出这么好的对子。
八年级读书笔记篇2《名人传》读书笔记寒假期间我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这本书有三个主人公,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
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
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
他孤独的活着,他惟一的亲人辜负了他,他内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可他还坚强活下来。
他没有一个朋友,他就像与世隔绝一样进行着创作。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虽然一直生活在痛苦里,却创作了的传世之作。
范长江巧对对联

范长江巧对对联
作者:李舟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2020年第12期
1937年阎锡山路过江苏无锡,登锡山游览,忽然对他的随从们说:“我有个对子的上联‘閻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请大家对个下联。
”随从们无人能对,阎锡山十分得意,登报公开征求下联。
好长时间,竟无人应征,几乎成了绝对。
1945 年著名记者范长江(1909—1970 年)跟随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时,突然灵机一动,对陈毅叫道:“有了,有了,阎锡山对子我对起来了!”范长江对的下联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低吟了两遍,连声称赞说:“范长江果然才子也!”。
《巧对对联》读书笔记 关于对联的作文600字 初二读书笔记

《巧对对联》读书笔记关于对联的作文600字初二读书笔记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巧对对联》这本书让我在100多条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中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奥妙。
说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对联吧有一次,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让纪晓岚对:二碟豆。
纪晓岚信口答道:一瓯油。
没想到乾隆改口说:我说的是二蝶斗。
纪晓岚哈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巧对对联》这本书让我在100多条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中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奥妙。
说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对联吧有一次,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让纪晓岚对:二碟豆。
纪晓岚信口答道:一瓯油。
没想到乾隆改口说:我说的是二蝶斗。
纪晓岚哈哈大笑,也改了口:我说的是一鸥游呀!这叫谐音联。
有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子:家有万金不富,膝下五子无儿。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家老两口有十个女儿,女儿俗称千金,十个千金就是万金;女婿在民间又被叫做半子,十个女婿正好就是五子。
这叫谜语联。
有一副对子很有气魄,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
这说的是什么呢?这竟然是挂在一家眼镜店门口的对联。
对联一般上下字数一样多,可有一副却不对称。
坏蛋袁世凯死的时候,举国欢庆。
有一个人写了一副妙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有人提醒他:上联袁世凯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是四个字,对不齐呀!他解释道:这就对了,袁世凯是对不起中国人民啊!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不仅形式美,而且有哲理。
对联真有趣,希望我也能对出这么好的对子。
书中讲述了7个女生的故事魅力女孩冉东阳、双面女孩莫欣儿、两个小魔女刘杨惠子和秦天月、侠义女生戴安、坚强女孩梅小雅、八卦女生罗莉娜。
今天,我看完了杨红樱阿姨写的《非常女生》。
书中讲述了7个女生的故事魅力女孩冉东阳、双面女孩莫欣儿、两个小魔女刘杨惠子和秦天月、侠义女生戴安、坚强女孩梅小雅、八卦女生罗莉娜。
我最喜欢是魅力女孩冉东阳。
她聪明、宽容、友爱、善解人意,当然,还有漂亮。
她趁父母不在家,独自做了一桌让父母都惊讶的菜。
巧对对联故事

巧对对联故事作者:来源:《新作文·中考作文智囊》2009年第08期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此对联的来源是这样的。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三千九百多人。
其中有一老叟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帝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乾隆出了上联。
按我国古代纪年法,六十为花甲。
“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一百二十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二十一岁。
这样一百二十岁,加上二十一岁,共为一百四十一岁。
出联称奇。
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我国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为一百四十岁,再加一度春秋,就是一百四十岁加一岁,也是一百四十一岁。
对句绝妙。
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村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毛泽东与周恩来同车联对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毛泽东与周恩来到湖南视察。
一日,两人同坐一辆车,浏览长沙市,车驶到湘江的橘子洲,毛泽东触景生情,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该联出的都是眼前情景,将穿梭的船只与千古不移的江洲自然地融于一联,而且“舟”与“洲”谐音,一时要想对出下联,实在不易。
轿车离开橘子洲开往市内,不久到了天一阁。
这时,周恩来看见一群鸽子从阁内飞出,受到启发,立即对出下联:天一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周恩来对的下联十分工巧,也是一地名,而且“阁”与“鸽”谐音,毛泽东听后,很满意地点点头,会心地笑了……。
巧对对联的故事

巧对对联的故事以下是 8 条巧对对联的故事:故事一:有一次,村里举办对联大赛,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呀!我和小伙伴们都去凑了热闹。
比赛中,一位老先生出了上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大家都在苦思冥想呢,这时候一个机灵的小伙子马上对出:“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哇,这反应,这对仗,太绝了吧!简直像闪电一样迅速!这不是巧对对联嘛,多有意思呀!故事二:记得小时候去爷爷家,爷爷就特别喜欢考我对联。
有一回,爷爷笑眯眯地说:“听好了啊,上联是‘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哎呀,这可把我难住了,我抓耳挠腮想了半天。
突然我灵机一动,大声说:“我知道啦,下联可以是‘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爷爷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说我真聪明。
嘿,这对联对得,多让人开心呀!故事三:在一个古镇上,有一家书院,那里经常会有文人墨客来切磋对联。
有一次,有人出了个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这可难倒了好多人呀!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地想。
这时候,一位穿着长袍的先生不慌不忙地说:“书临汉帖翰林书。
”全场一下子掌声雷动,这可真是巧对呀,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呢!故事四:我曾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两个才子互相不服气,老是比试。
有一天其中一个才子出了上联:“眼珠子,鼻孔子,珠子反在孔子上。
”另一个才子想了想,微微一笑,对道:“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
”哈哈,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想,这两人多有意思呀,对联对得如此巧妙,真让人惊叹不已!故事五:有一次去参加婚礼,婚礼上有人提议让新郎新娘对对联。
新郎想了想,出了上联:“龙凤呈祥喜迎亲。
”新娘也不甘示弱,马上对出:“琴瑟和鸣庆新婚。
”哇,这在婚礼上对出这么应景又巧妙的对联,大家都高兴得拍手叫好,这场面多温馨呀!故事六:有个老学究,特别喜欢出难对联考人。
有一回他出了上联:“。
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

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2.对对联的特点及历史背景3.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对对联的探讨4.故事的启示和对对联的总结正文(篇1)一、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形式优美、内涵丰富的文学形式。
关于对联的故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纪晓岚与和珅的对联。
纪晓岚才思敏捷,被誉为“铁齿铜牙”,是清朝乾隆年间有名的文学家。
一日,乾隆想为难纪晓岚,便出了上联“两碟豆”,要求纪晓岚对出下联。
纪晓岚思考片刻,便对出了“一瓯油”。
此对联既对仗工整,又形象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二、对对联的特点及历史背景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平仄相对。
对联起源于汉朝,在宋朝时发展到了高峰。
对对联的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三、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对对联的探讨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张三的人,他为了参加一个才艺比赛,决定创作一副对联。
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写出了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
他觉得自己的对联非常完美,但评委却认为他的对联缺少深度和内涵。
在评委的启发下,张三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对联,并添加了“兰竹菊四君子”作为下联,成功地创作了一副既符合规则又富有内涵的对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对联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的理解。
四、故事的启示和对对联的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对联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的理解。
同时,故事还强调了对对联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总的来说,通过对对联的学习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对美的感受力。
目录(篇2)I.巧对对联的起源和意义II.故事介绍III.故事分析与反思正文(篇2)在中国的文化中,对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常由两个相对的词语组成,旨在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或理念。
对联的对仗工整、节奏鲜明,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

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摘要:1.引言2.对联的起源与特点3.巧对对联的故事背景4.故事一:苏东坡与佛印的巧对5.故事二:纪晓岚的巧妙对联6.故事三:诸葛亮与黄承儿的对联较量7.故事四:康熙皇帝与对联的故事8.巧对对联的意义与启示9.结语正文:1.引言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简洁精炼、寓意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
巧对对联,更是在这一艺术形式上展现了人们的智慧与才情。
本文将介绍四个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以展示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2.对联的起源与特点对联起源于战国时期,成型于唐代,鼎盛于明清两代。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节奏相同、平仄相调,同时要求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映衬。
3.巧对对联的故事背景在古代,文人墨客们喜欢相聚时以对联相互较量才情。
巧对对联,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应对对联,既展现了才子们的文学修养,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4.故事一:苏东坡与佛印的巧对苏东坡与佛印是好友,两人常一起游玩、作诗。
一次,他们在游玩时看到一尊观音像,苏东坡出了一个上联:“观音坐莲,手托柳枝。
”佛印听后,立刻对了下联:“学士搂膝,脚踏莲花。
”这个对联巧妙地将两人所处的环境和对联主题相融合,展示了他们的才情。
5.故事二:纪晓岚的巧妙对联纪晓岚是清朝著名文人,他的才子之名传颂千古。
一次,一位自负的富商宴请纪晓岚,出了一道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纪晓岚听后,立刻对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和。
”这个对联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示了纪晓岚的巧妙应对。
6.故事三:诸葛亮与黄承儿的对联较量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黄承儿是蜀汉时期的一位才子。
一次,诸葛亮与黄承儿谈论文学,黄承儿出了一个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诸葛亮听后,立刻对了下联:“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这个对联以宇宙为背景,展示了两位才子的才情。
7.故事四:康熙皇帝与对联的故事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他文治武功,才华横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对对联》读书笔记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巧对对联》这本书让我在100多条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中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奥妙。
说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对联吧有一次,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让纪晓岚对:二碟豆。
纪晓岚信口答道:一瓯油。
没想到乾隆改口说:我说的是二蝶斗。
纪晓岚哈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巧对对联》这本书让我在100多条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中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奥妙。
说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对联吧——有一次,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让纪晓岚对:二碟豆。
”纪晓岚信口答道:一瓯油。
”没想到乾隆改口说:我说的是二蝶斗。
”纪晓岚哈哈大笑,也改了口:我说的是一鸥游呀!”这叫谐音联。
有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子:家有万金不富,膝下五子无儿”。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家老两口有十个女儿,女儿俗称千金”,十个千金”就是万金”;女婿在民间又被叫做半子”,十个女婿正
好就是五子”。
这叫谜语联。
有一副对子很有气魄,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
这说的是什么呢?这竟然是挂在一家眼镜店门口的对联。
对联一般上下字数一样多,可有一副却不对称。
坏蛋袁世凯死的时候,举国欢庆。
有一个人写了一副妙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有人提醒他:上联袁世凯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是四个字,对不齐呀!”他解释道:这就对了,袁世凯是对不起中国人民啊!”我最喜欢的一幅对联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不仅形式美,而且有哲理。
对联真有趣,希望我也能对出这么好的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