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试题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糖水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的是()A. 铁B. 铜C. 锌D. 镁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质量守恒D. 以上说法都正确4.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过氧化氢分解D. 以上都是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不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7. 化学反应中,______是反应前后不变的。
8.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____。
9.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
10. 实验室中常用______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试述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12. 描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并说明注意事项。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2.4g镁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求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14. 某学生在实验室中用10g碳酸钙加热分解,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求碳酸钙的纯度。
五、实验题(每题20分,共20分)15. 描述实验室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并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 D5. D二、填空题6. 碱金属7. 原子8. 2:19. 三氧化二铁10. 澄清石灰水三、简答题11.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中,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高一化学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A. H2 + O2 → H2OB. 2H2 + O2 → 2H2OC. H2 + O2 → 2H2OD. 2H2 + O2 → H2O2.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NaClB. NaOHC. HClD. H2SO43.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是:A. 氢气和氢氧化钠B. 氧气和氢氧化钠C. 氢气和碳酸钠D. 氧气和碳酸钠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氢B. 氧C. 钠D. 氯5.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的物质是:A. 盐和水B. 盐和二氧化碳C. 盐和氧气D. 盐和氢气6.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O2B. NaClC. C6H12O6D. CH47. 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A. 还原剂B. 氧化剂C. 催化剂D. 反应物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A. 质量增加B. 质量减少C. 质量不变D. 质量无法确定9.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A. 盐和水B. 盐和氧气C. 盐和二氧化碳D. 盐和氢气10. 根据电离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HClB. H2OC. CH3COOHD. C6H12O6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水:________(2)二氧化碳:________(3)氯化钠:________(4)硫酸:________(5)氢氧化钠:_______1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小的是:________(1)氢(2)氧(3)钠(4)氯13.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3)氧化铜与氢气反应:________(4)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_______14.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1)O2(2)NaCl(3)C6H12O6(4)CH415.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1)NaOH:________(2)HCl:________(3)CaCO3:________(4)H2SO4:_______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完整版)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S:32 Cl:35.5 H:1 Fe:56 Ca: 40 Mg: 24 Ba: 137第Ⅰ卷(5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4分)1.在化学实验时要有安全意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B.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消毒降温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D.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2.给150 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⑧铁三脚架A.③⑥⑦⑧B.②③⑤⑧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B.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C.先加HNO3酸化,再加Ba(NO3)2溶液D.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4.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 g/molB.1 mol H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D.O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6.关于相同质量的O2和O3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分子数之比为1∶1 B.原子数之比为1∶1C.体积之比3∶2 D.物质的量之比2∶37.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药品橱甲橱乙橱丙橱丁橱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硫铜,锌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9分)8.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9. 关于溶液、胶体和浊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稳定,胶体和浊液都不稳定B.溶液中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C.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NaCl溶液和CaCO3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 L,该气体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B.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必定不是22.4 LC.氦气含有N A个原子,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D.任何状况下,1 mol CO2和18 g H2O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等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占有的体积一定相等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12.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1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0.1N A个CO2-3的Na2CO3固体的质量为10.6 gB.含1 mol HCl的盐酸与足量Fe反应,Fe消耗了N AC.水的摩尔质量就是N A个水分子的质量之和D.2 mol氦气含有电子数为8N A14.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
高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纯碱B. 蒸馏水C. 空气D. 液态氮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
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数目不变D. 以上都是3. 以下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C. 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D. 质子数等于电子数4.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Na + 2H2O → 2NaOH + H2↑B. Na + H2O → NaOH + H2↑C. 2Na + H2O → 2NaOH + H2D. Na + 2H2O → NaOH + 2H2↑5.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NaOHC. HClD. MgO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______和______。
3.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 + O2 → ______。
4.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Cl + NaOH → ______ + ______。
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Fe + H2SO4 → ______ + 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键,并举例说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2. 描述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25g碳酸钙(CaCO3)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 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将10g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的质量。
高一化学试题大全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答案】D【解析】略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B.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答案】D【解析】略3.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A.A、B、C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 同时生成3n molBC.C生成的速率等于A分解的速率的2倍D.A、B、C的分子数比为1:2:3【答案】A【解析】略4.(13分)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主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2这九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金属性最强的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的电子式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分)。
(3 )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为。
(4)F的氢化物的电子式;G、H 氢化物的稳定性递减的顺序是:。
(5)H元素跟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6 ) C和G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2分)。
【答案】(1)Ar K 略 HClO4(2)Al(OH)3+OH-=AlO2-+2H2O(3)K>Na>Mg(4)略(5)略(6)略【解析】略5.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C【解析】略6.、、、H+、H2是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答案】D【解析】略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Ba(OH)2=Ba2++ (OH)-B.FeCl3=Fe2++3Cl-C.H2SO4=H2++SO42-D.Al2(SO4)3=2Al3++3SO42-【答案】D【解析】略8.2001年11月,美军向躲藏在山洞中的阿富汗恐怖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BLU-82的燃料炸弹,这种炸弹爆炸能耗尽山洞中的氧气,使洞中的生物窒息死亡。
高一化学试题大全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CO2B.N2C.SO2D.NH3【答案】B【解析】CO2、SO2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 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2. 1.92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A.504 mL B.168 mL C.224 mL D.336 mL【答案】D【解析】略3.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后,经测定发现溶液浓度偏低。
该学生找出以下原因,其中不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B.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C.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答案】B【解析】略4.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答案】B【解析】略5.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胶体 D.溶液、分散系【答案】B【解析】略6.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答案】C【解析】略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P—P:198,P—O:360,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0.5mol P4的完全反应时吸放热为A.放热1 638 kJ B.吸热1 638 kJC.放热819 kJ D.吸热126 kJ【答案】C【解析】略8.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后充分振荡,静置片刻后A.整个溶液变紫色B.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C.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答案】C【解析】略9.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
高一化学试题大全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自然界中存在的碘的稳定性核素是碘-127(I)。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I)。
碘-131 (I) 一旦被人体吸入,就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
对于这两种核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是一种新元素B.I的摩尔质量为131gC.I和I互为同位素D.I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74【答案】C【解析】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I是碘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而不是一种新元素,A不正确,C正确;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1,B不正确;I中子数为127-53=74,所以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74-53=21,D不正确。
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答案】C【解析】略3.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一种物质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A.硫酸B.烧碱C.盐酸D.氢氟酸【答案】D【解析】略4.在右图所示的柠檬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电极X流向电极Y。
若X为铁,则Y可能是A.锌B.石墨C.银D.铜【答案】A【解析】略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错误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答案】C【解析】略6.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47B.175C.61D.57【答案】D【解析】略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略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A族B.主族元素Y、X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则Y与X 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C.同周期IIA族与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D.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常用于制催化剂【答案】B【解析】略9.(6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加热分解等。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盐水答案:B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而矿泉水、空气和盐水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蒸馏水只含有水分子,因此是纯净物。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A解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的变化。
虽然光能、电能和机械能也可能在某些特定反应中出现,但它们不是主要形式。
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B. 氧气是反应物C. 氢气是生成物D. 水是生成物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氢气和氧气是反应物,水是生成物。
因此,选项A和B是正确的,但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说法,所以正确答案是D。
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D. 与氧气反应生成氢气答案:A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这是金属与酸反应的一般规律。
5.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B. 蔗糖C. 硫酸D. 碳酸钙答案:B解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氯化钠、硫酸和碳酸钙在水溶液中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蔗糖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6.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A族的元素具有:A. 最高正价为+1B. 负价为-1C. 正价为+2D. 负价为-2答案:A解析:第I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因此它们在化合物中通常形成+1价。
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的种类不变B. 元素的质量不变C. 原子的种类不变D. 原子的质量不变答案:A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会改变,而原子的种类和质量也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浓硝酸滴到皮肤变黄C、钠与酒精混合有气泡D、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2、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4B、C2H5OHC、CH3CHOD、CH3COOH3、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正确的是A、乙醇中的水(钠) B.乙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碳酸钠溶液) D.苯中的甲苯(溴水)4、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含氧有机物是①硝基苯②苯③溴苯④植物油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A、②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④⑥D、①②③5、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2H5OHB、CH4C、C2H4OD、C3H8O26.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硫酸B.适当加热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稀硝酸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 A.0.2 mol·L-1·min- B.0.3 mol·L-1·min-1C.0.1 mol·L-1·min-11D.0.6 mol·L-1·min-18.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C.X、Y、Z的浓度相等D.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9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2C g()()()aA g bB g/):30.10.0起始浓度(mol L/):18.06.08.2s末浓度(mol L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是()A.9:3:4 B. 3:1:2 C. 2:1:3 D. 3:2:110.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己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五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11.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蒸馏B、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C、水洗后分液D、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分液12.在标准状况下,1L丙烷和2L乙烷的混和气体在80L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经干燥后,其体积为A、 85LB、 75LC、73LD、 70L13.在120℃时,某混合烃和过量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知反应前后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A.CH4和C2H4 B.CH4和C2H6C.C2H4和C2H6 D.C3H4和C3H61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管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变的是A.乙炔(C2H2)和苯(C6H6) B.乙醇和丙醇(CH3CH2CH2OH)C.乙醇和乙醚(C2H5OC2H5) D.甲醛( HCHO)和乙酸15.甲醛(CH2O)、乙酸(C2H4O2)和丙醛(C3H6O)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27%B 28%C 54%D 无法计算16、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 g溶质。
现欲配制1 mol /L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17、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 /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 /L的NaCl B.75 mL 3 mol /L的NH4ClC.150 mL 2 mol /L的KCl D.75 mL 2 mol /L的CaCl2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2NaOH+H2SO4=Na2SO4+2H2OB.Ba(OH)2+2HCl=BaCl2+2H2OC.Cu(OH)2+2HNO3=Cu(NO3)2+2H2OD.KOH+HCl=KCl+H2O1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2NaOH+H2SO4=Na2SO4+2H2OB.Ba(OH)2+2HCl=BaCl2+2H2OC.Cu(OH)2+2HNO3=Cu(NO3)2+2H2OD.KOH+HCl=KCl+H2O1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为3N AC.N 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 N 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1D.1 mol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20.从溴水中提取溴,下列方法中最适宜的是()A.蒸馏B.过滤C.萃取D.结晶21.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AlCl3、NH4Cl、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HCl B.BaCl2C.AgNO3D.NaOH22.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A.作还原剂B.作氧化剂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23.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B.V1>V3>V2C.V2>V3>V1D.V3>V1>V22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2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Na2O2B.KOH C.CaCl2 D.CO226.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03,将Al片改成Al粉B .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 2时,改用浓硫酸C .在K 2S04与BaCl 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27.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 ( )A .6B .12C .18D .3028.阴离子-n X 含中子N 个,X 的质量数为A ,则ag X 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 N a A - molB .)(A n nA a ++ mol C .)(n N n a A ++ mol D .)(n N A n A a +-+ mol 29.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 2+2NiO(OH) 2Ni(OH) 2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NiO(OH)B 、Ni(OH) 2C 、H 2D 、H 2和NiO(OH)30.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 4>HBrO 4>HIO 4 ②碱性:Ba(OH)2>Mg(OH)2>Be(OH)2③氧化性:F>C>O ④还原性:Cl<S<Si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 2S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31.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 .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C .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D .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32.在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O 2B.PCl 3l 4D.NO 233.在反应:C+CO 2=2CO 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34、用N 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1 N AB .常温常压下,1.06g Na 2CO 3含有的Na +离子数为0.02 N AC .通常状况下,1 N A 个CO 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Cl - 个数为1 N A3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将铜屑加入3+Fe 溶液中:3+2+2+2Fe +Cu=2Fe +Cu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2Fe +4H +NO =Fe +2H O+NO -+↑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 =2Fe 3H ++↑36、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放电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37、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4:2B. 3:3:2C. 6:7:3D. 6:9:038、100 mL 6 mol·L-1H 2SO 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钠(s)B.硫酸钠(s)C.醋酸钠(s )D.硫酸铵(s)3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 6H 10O 5)n ,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40、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Na +、Mg 2+、ClO —、NO 3—B. Al 3+、 NH 4+、 Br - 、Cl -C. K + 、Cr 2O 72- 、CH 3CHO 、 SO 42-D. Na +、K + 、SiO 32-、Cl-41、X 、Y 是周期表中前20号中的两种元素(非稀有气体元素),X 原子的半径比Y 的半径小,且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m 、n 均为正整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Y 最高价为+5,则X 最高价一定为+6或+7B .若H n XO m 为强酸,则X 的氢化物溶液于水一定显酸性C .若Y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气体,则X 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也是气体D .X 的离子半径一定比Y 离子半径小二、填空题1.铁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物资,也是地壳中的有限资源,自然界中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Fe 2O 3)和磁铁矿(Fe 3O 4)等,金属铁是在高炉中冶炼的,高炉炼铁除了加入铁矿石外,还需加入焦炭和生成炉渣的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