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与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课件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课件

环境适应性测试
01
Temperature stability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o assess its thermal stability.
组装技术
表面组装技术
将电子元件通过焊料等粘 合剂直接粘贴到电路板表 面。
芯片级封装技术
将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板集 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 的电子系统。
倒装焊技术
通过焊料凸点实现电子元 件与电路板的连接。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 试与表征
电学性能测试
输出电压
测量 the maximum output voltage generated by the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amplitudes of vibration.
监控和智能管理。
应用前景展望
环境监测领域
由于其高效的能量转换和灵敏的 响应特性,压电式纳米发电机有 望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 用,如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声音 振动检测等。
生物医疗领域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在生物医疗领 域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 用于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微小力 量检测等。
智能传感领域
由于其高灵敏度和低能耗的特点,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有望在智能传 感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用于 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等。
输出电流
Determine the maximum output current generated by the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nd investigate its dependence on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vibration.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一、本文概述压电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物理性质的材料,它们能在机械应力作用下产生电荷,或者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形变。

这一特性使得压电材料在众多领域,如传感器、执行器、能量转换和收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回顾压电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性质,包括压电效应的起源、压电常数等关键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压电材料的主要类型,如压电晶体、压电陶瓷、压电聚合物等,介绍它们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以及适用场景。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压电材料在传感器和执行器领域的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分析压电材料如何被用于制作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振动能量收集器等设备,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我们还将关注压电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压电发电和压电储能等。

我们将展望压电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新型压电材料的开发、性能优化以及新应用场景的拓展等问题,并探讨压电材料在未来可能带来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压电材料研究和应用现状的概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压电材料的分类压电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特殊材料,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多种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将压电材料分为压电晶体、压电陶瓷和压电聚合物三大类。

压电晶体:压电晶体是最早发现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如石英晶体。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高精度测量、振荡器、滤波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晶体材料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是通过一定的陶瓷工艺制备而成的压电材料,如铅锆钛酸盐(PZT)等。

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因此在传感器、执行器、换能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越来越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通过利用纳米科技,我们可以创造出许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其中之一就是纳米发电机。

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的光、热、压电效应等特性,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那么,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呢?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纳米发电机的原理纳米发电机利用纳米材料的光、热、压电效应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

纳米发电机的核心设备是纳米发电器件,这些器件包括纳米发电机芯片、薄膜电池、压电发电器等。

这些器件都是通过将纳米颗粒植入到基质材料中来实现的,这些纳米颗粒通常都是由铁、镍、钛等金属材料制成的。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过程:1. 光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处于光照环境下时,纳米材料的半导体效应会促使电子在固体材料中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2. 热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处于温差环境下时,纳米材料的热电效应会使电子在固体材料中形成电流。

3. 压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受到压力作用时,纳米材料会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流。

以上三个过程都可以将纳米发电器件转化成为“自供电器件”。

二、纳米发电机的应用纳米发电机可以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可以应用于众多场合。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

1. 绿色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的电源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传感器的电池很难更换。

而纳米发电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将纳米发电机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以给传感器提供恒定的电源,从而减少电池更换的频率。

2.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发电机可以利用人体内的机械能或化学能等来为医疗设备供电,例如通过人体运动来驱动假肢等设备。

同时,纳米发电机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医学检测等领域。

3. 智能家居领域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纳米发电技术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将纳米发电机应用于家庭门锁系统,可以使门锁系统具备自供电能力;或将其应用于儿童玩具中,可以将儿童的行动转化为电能。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浪潮下,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能源技术。

纳米发电机便是其中一项创新的能源技术。

本文将介绍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 概述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发电装置,尺寸非常小,仅有几纳米。

它可以将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具有很高的能量捕获效率。

2. 纳米材料纳米发电机采用了先进的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氧化锌等。

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电导特性,使得纳米发电机能够高效地捕获能量并转化为电能。

3. 压电效应纳米发电机利用压电效应来产生电能。

当纳米材料受到力或压力作用时,晶格结构产生畸变,导致电荷分离。

这种分离的电荷会形成电场,从而产生电能。

4. 热电效应除了压电效应,纳米发电机还可以利用热电效应来产生电能。

当纳米材料的温度差异较大时,会产生电荷分离,形成电场,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5. 应用前景纳米发电机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嵌入到各种微型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等,实现自动发电,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

其次,纳米发电机可以应用于能量收集和储存领域,为微型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此外,纳米发电机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体内植入物和生物传感器等,为医疗设备提供独立电源。

6. 挑战与展望尽管纳米发电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纳米发电机的制备工艺和材料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其次,纳米发电机需要满足小型化和高效能的要求,对工艺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纳米发电机在商业化应用上还面临着成本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展望未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纳米发电机有望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我们可以期待纳米发电机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加便携、高效且环境友好的能源转换。

纳米发电机的出现将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和可持续的能源生活。

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功能化应用

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功能化应用

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功能化应用作者:张光杰来源:《新材料产业》2016年第05期现代生活不断向智能化发展,作为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智能家居、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一大批新科技相继涌现。

这些技术使互联网不再局限于在电脑、手机等传统智能设备上实现互联互通,其应用对象可以延伸到任何物与物之间,逐渐形成覆盖整个人类生活的物联网。

如此庞大物联网的形成,无疑需要密集的电子器件来完成信息传感、传输、处理等工作,而如何对这些电子器件持续稳定供电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线路供电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障碍,因为自然状态下的物与物之间不存在可见的线路连接,因此为这些物体上的电子器件逐个进行线路供电是不切实际的。

另一种方法是电池供电,通过为各个电子器件配备储电装置来实现器件的独立工作。

然而,电池供电的不足也非常明显,即电池会耗尽,在电子器件分布密集化、远程化甚至植入化的情况下,对每个电池进行充电将是非常繁复的工作;其次,电子器件正向微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而电池要想尽可能延长电量寿命,就不可避免地增大其结构尺寸及质量,这和整个系统的微型化、轻量化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寻找更为合适的供电途径极为关键。

一、压电纳米发电机与自驱动电子器件概述2006年,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王中林教授首次提出了基于氧化锌(ZnO)纳米材料的压电纳米发电机[1]。

这种纳米发电机利用单晶ZnO纳米线,其原理如图1所示。

当纳米线受到外界微弱的机械作用而发生形变时,由于ZnO具有压电性质,在纳米线的上下两端会产生压电电势,进而通过外电路产生脉冲电流输出,实现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之后,各种利用纳米压电材料实现机电转换的纳米发电机开始被大量研究,除了ZnO、氮化镓(GaN)等半导体压电材料,还有纳米结构的压电陶瓷如锆钛酸铅(PZT)、压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等,都被相继用来构建纳米发电机,器件输出性能从最初的毫伏电压提高到了百伏电压,完全可以直接驱动小型电子设备。

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纳米发电机是一种新型的能源技术,它利用纳米级别的物理效应来转化和储存能量。

自2006年首次提出以来,纳米发电机在各个领域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概述纳米发电机的概念、历史和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基于纳米尺度效应的能量转换装置。

它将机械能、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纳米结构将这种能量储存起来。

纳米发电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发电机可以通过植入式设备为人体提供持续的电能,从而实现如起搏器、药物输送、无线通信等医疗功能。

环境监测领域:纳米发电机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例如检测空气和水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监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国防领域:由于纳米发电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它可以用于制造高效、隐蔽的无线通信系统和传感器,从而应用于国防领域。

自2006年首次提出纳米发电机的概念以来,研究者们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科学家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纳米发电机的物理机制和优化设计方案。

在实验方面,研究者们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地制备出多种不同材料和结构的纳米发电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

近年来,纳米发电机在能量转换效率、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纳米发电机,可以在生理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为植入式医疗器械提供了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还有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摩擦电效应的纳米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者们对纳米发电机认识的深入,纳米发电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材料创新:未来的纳米发电机有望使用更加高效、稳定和环保的材料。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生物降解性良好的材料用于纳米发电机的制备,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压电纳米发电机原理

压电纳米发电机原理

压电纳米发电机原理引言压电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微纳尺度的能量转换装置,通过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活可变,被广泛应用于微型传感器、生物医学器械、智能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级标题1:压电效应在介绍压电纳米发电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或陶瓷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现象,即在晶体或陶瓷的表面产生正负电荷的分布。

这种现象是由晶体内部的结构变形引起的,其原理可以用固体电荷铃铛模型来解释。

二级标题2:压电纳米发电机结构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结构通常由压电材料、电极和底座三部分组成。

压电材料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一般采用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如铅锆钛矿(PZT)、锆钛酸铅(PZ)等。

电极是连接压电材料与电路的纽带,用于收集产生的电荷。

底座则用于提供结构支撑和固定压电材料。

二级标题3:工作原理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压电效应和能量收集。

三级标题1:压电效应过程在外界施加压力的作用下,压电材料分子结构发生畸变,导致正负电荷的重分布。

这种电荷分布差异会生成电场,进而产生电势差。

通过形变效应,机械能被转化为电能。

三级标题2:能量收集过程在能量收集过程中,电极会收集分离产生的电荷,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中或直接输出给目标设备。

通过合理设计电极的形状、布局和压电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二级标题4:应用领域压电纳米发电机由于其微型化、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三级标题1:微型传感器压电纳米发电机可以将微小机械振动转化为电能,为微型传感器提供可持续的电源。

这对于一些数据采集、环境监测等领域非常重要。

三级标题2:生物医学器械压电纳米发电机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生物医学器械提供能量支持。

例如,可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智能假肢等。

三级标题3:智能设备压电纳米发电机可以将机械振动、身体热能等转化为电能,为智能设备提供能源。

柔性纳米发电机及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

柔性纳米发电机及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
flexible piezoelectric and triboelectric have received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and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piezoelectric, triboelectric and hybrid nanogenerator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different materials, 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 fields are expounde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2015 年, 韩国忠南大学 Hwang 等 [11] 首先利用固态单
晶生长方法制备了铌镁酸铅-锆钛酸铅( PMN-PZT) 块状单
晶片薄膜, 进一步使用机械工艺将单晶片厚度减小, 并
2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
根据工作 原 理 的 不 同, 纳 米 发 电 机 可 分 为 PENG、
TENG 和复合型纳米发电机 [6] 。
2. 1 压电纳米发电机
PENG 是材料通过正压电效应实现能量转换的, 如
图 1 所示 [7] 。 当压电材料发生形变产生极化电荷, 极化
电荷在材料内部形成电场, 对电板上下表面的电子产生
定的电压和电流。
3 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
材料本身具有压电性是制备 PENG 最基础也是最重
要的前提条件。 传统压电材料根据材料种类可分为无机、
有机和复合压电材料, 目前主流的压电材料包括锆钛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与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这也促进
了新型微纳电源系统技术的开发,新型微纳电源系统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为微型
电源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经过研发技术的不断深入,当前已经制备出
多种多样的氧化锌纳米发电机。

但当前氧化锌纳米发电机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
体现在输出信号普遍较小,而且输出功率较低,这两个缺点导致氧化锌纳米发电
机在应用方面受到严重的限制。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
性能优化与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性能优化;应用研究
1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特性及表征原理分析
第一,利用有限元多物理场模拟软件COMSOL对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性能进
行模拟。

研巧基体和压电相的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对复合压电纳米发电
机性能的影响规律。

研巧压电电荷密度、基体介电常数、压电相介电常数等电学
参数对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

研究压电相在横向和垂直方向的分
布密度、结构单元串并联数目等结构参数对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

基于上规律,总结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优化途径。

第二,从增大压电相压电系数的角度,构建基于饥惨杂ZnO的压电纳米发电机。

利用细菌纤维素天然的网络结构和高度亲水性,采用浸泡-反应两步法在细
菌纤维素内部原位合成饥渗杂ZnO,研究反应参数对饥惨杂ZnO/细菌纤维素复
合结构的影响。

构建机慘杂ZnO/细菌纤维素复合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并探索
柔性发电机在自驱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第三,从优化复合压电结构的角度,构建基于BaTio3纳米颗粒的柔性压电纳
米发电机。

设计插指电极结构发电机,探索指间距、复合压电层BaTio3含量、压电展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插指电极结构对发电机性能优化的原理。

构建BaTio3纳米願粒/细菌纤维素复合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通过改善BaTio3
纳米颗粒的分布密度优化器件性能。

探索两种器件在自驱动传感、机械能采集方
面的应用。

第四,研巧压电纳米发电机最大峰值电流的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

从压电本
构方程出发,推导描述压电纳米发电机最大峰值电流的理论公式,并设计实验方
法对最大峰值电流进行测量。

系统研究纳米发电机的电容、测试过程所施加力等
因素对发电机最大峰值电流的影响规律。

进一步丰富压电纳米发电机测量理论,
为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阻抗匹配、机电转换效率优化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2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分析
2.1压电纳米发电机结构设计
最初的压电材料性能检测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尽管能够观察到将机械能
转换成电能的过程,但并不能形成独立的微纳器件。

为进一步改善当前柔性复合
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与应用,需要对其结构设计进行优化。

通过研究发现,使用银齿状电极,可以利用超声波引起纳米线列震动,通过与电极接触,实现了
直流发电的效果。

为了提高集成度,为今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取得基础,开始在
纳米发电机中采用横卧的纳米线结构。

具体需要将微纳线固定在柔性基底上,并
利用柔性基底的弯曲特性使微纳线发生拉伸或者压缩。

研究发现,应变速率对发
电机的输出特性有重要影响,应变速率越快,产生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越大。

为提
高输出电压,需要将单根压电微纳线转换成多根横卧的微纳线并联结构,使输出
电压成倍增加。

具体方式需要在柔性基底上制备平行电极阵列,通过控制生长条
件在电极一端沿平行于基底方向生长,大大提高了输出电压。

阵列结构本身就是
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经典结构,并且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2 Zn O纳米发电机
2.2.1 Zn O纳米棒的制备
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制备需要选择低温水热柔性PET-ITO 作为衬底,
在制备之前需要对衬底进行一定的处理,具体步骤应该按照甲苯、丙酮、乙醇溶液、去离子的步骤一次对衬底进行清洗。

接下来利用磁控溅射法在衬底上堆积一
层氧化锌籽晶层。

并将准备好的乙酸锌溶液和六亚甲基四胺的混合溶液作用于籽
晶层,生长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结构。

通过对生长过程的观察,生长结束后,使
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并进行烘干处理,以备用。

2.2.2Zn O纳米发电机的制备
通常情况下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式有两种:①首先需要使用真空镀膜机在一
块柔性衬底上蒸镀一层金膜,并将其作为电极,倒置于氧化锌纳米阵列的正上方,上部电极与纳米棒的顶端接触,形成一个三层结构,并使用环氧树脂材料完成封
装[3]。

②同样适用镀膜机在另一块柔性衬底上蒸镀一层金膜,将镀有金膜的纳
米阵列作为上电极,同样倒置于氧化锌纳米阵列上方,并使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

这样就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纳米压电发电器件。

两种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纳米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2.3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应用
当前,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在微纳电子行业中已经体现出一定地应用性。

但最重要
的应用是在动感传感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验分析,将发电机紧密贴于书页上,在书页进行正
向翻动时,会产生一个正的电流峰值和负的电流峰值。

因为此在整个翻阅书页的过程中就产
生了一定的电流信号。

这种应用可以用于小型元器件和设备的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过程。


机的翻阅过程产生一定的信号,无需外界电源给出信号。

2.4 BaTi化纳米颗粒/PDMS复合柔性应电纳米发电机
由于无机纳米颗粒和有机聚合物之间的表面能差别很大,因此BaTio3纳米颗粒在PDMS
中极易形成团聚体。

另外,PDMS固化过程中,团聚体由于重力作用会形成沉降,因此
BaTio3纳米颗粒/PDMS体系中压电相会集中分布在复合薄膜底部,这会造成压电相在垂直
方向上的分布密度降低,从而降低发电机输出性能。

本节设计了插指电极结构纳米发电机,
将正负电极设计在复合薄膜底部,可对压电电势产生有效感应,提高了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

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及原理。

对于插指电极结构器件,极化电压在平行于压电层的方
向上施加。

在电场的作用下,BaTio;中的铁电畴发生偏转产生横向极化。

极化完成后,偶极
子横向排列保持不变。

当器件发生向下(向上)弯曲时,由于PET基底的模量远高于PDMS,弯曲中性面位于PET薄膜内部,上表面的复合压电层会发生拉伸(压缩)变形,从而使BaTio3纳米颗粒受到横向的拉(压)应变。

在这个过程中,施加应变的方向与产生的压电极
化方向平行,产生的极化电荷可表示为d33.F(d33为压电系数)。

对器件进行不同电压下
的极化,输出性能有明显变化。

当器件没有经过极化时,输出电压几乎为零,这是由于BaTio;中的电偶极子处于无序排列的状态。

当极化电压从50KV/cm增大至200KV/cm时,输出电压从0.2V左右逐渐升高至1.5V,输出电流也从4nA/cm2左右逐渐升高至23n
A/cm2,这是BaTio3的铁电性造成的。

3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研究进展
近年来,柔性电子器件在可穿戴、可植入电子器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将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供能器件,压电纳米发电机需要对复杂机械能产生响应,满足在弯曲、
拉伸、扭转等复杂受力条件下的输出,适应不同形状的表面以满足可穿戴、可植入等要求,
因此发电机需要具备很好的柔性和稳定性。

然而,以压电陶瓷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压电材料都
为硬脆材质,器件的柔性需要借助材料和结构设计来实现,目前解巧柔性问题主要分为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将一维微米/纳米线或二维薄膜等低维压电材料构建在柔性衬底上,低维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压电材料对应变的承受能力;另-种途径是将压电材料与柔性聚合物材料进行混合得到复合压电材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压电纳米发电机的介绍,重点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以及材料方面和结构方面的性能优化措施,对于改善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当前技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就应用而言,随着驱动信号的加强,柔性纳米发电机将会在可穿戴纳米器件、生物传感器和自供能纳米器件领域发挥重要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光杰,丁一.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研究进展[J].新材料产业,2017(07):58-63.
[2]张光杰.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与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
[3]贺显明.基于PDMS复合膜的柔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