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
高中物理小车打点计时器实验计算方法

高中物理小车打点计时器实验计算方法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小车打点计时器实验是一个常见的实践项目。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小车在不同斜度的斜面上滚动的时间,来研究运动学中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材料。
我们需要一个带有刻度的斜面、一个小车、一个计时器和一些物体来增加小车的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斜面倾斜到一个适当的角度,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的顶端。
确保小车的起始位置是水平的,以避免初始速度。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确保计时器的准确性。
我们可以通过将计时器置于静止状态,并观察计时器读数是否为零来验证计时器的准确性。
一旦准备好,我们可以开始实验了。
我们将小车释放,同时启动计时器,并记录小车到达斜面底部所用的时间。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a = 2h / t^2
其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h是斜面的高度,t是小车滚动到底部所用的时间。
通过测量不同斜度的斜面上小车的滚动时间,我们可以绘制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
根据这些图形,我们可以验证运动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匀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小误差。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光电门等精确的测量设备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另外,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我们可以使用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车打点计时器实验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实验项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并学会使用物理学的方法来计算和分析实验数据。
打点计时器注意事项和公式总结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公式推导
根据实验,测量出实验数据:
涉及到的公式
1 某一点的速度V=(S1+S2)/2T
2 加速度求解公式:逐差法
任意相邻两段计数点距离如果是相邻情况,那么m-n=1 3根据图象求解加速度
注意事项:
1.开始要把小车或物体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再让小车运动,以便在只带上打下足够的点
2.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为的是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以后,打点更清晰
3.选择点迹清晰的纸袋,在纸带上选择点间间隔较大的一段内的点作为计数点,并做好标记供分析使用
4.将打完点的纸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米尺测量任意计数点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
5.小车的加速度适当大些,这样可以减少长度测量上带来的误差,一般是50cm上取7-8个清晰的点
6.纸袋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7.若让小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应该适当的增加一点地面与木板之间的夹角,为了抵消小车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带来的误差
8.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少仪器误差,都是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小车实验计算加速度的公式

小车实验计算加速度的公式
1. 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人教版必修1实验)
- 原理。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Δ x = x_n + 1-x_n是一个常数,且a=(Δ x)/(T^2)。
- 例如,纸带上有A、B、C、D、E等点,相邻两点间时间间隔为T,
x_AB、x_BC、x_CD、x_DE为相邻两点间的位移。
- 则Δ x = x_BC-x_AB=x_CD-x_BC=x_DE-x_CD,加速度a = (Δ x)/(T^2)。
- 数据处理。
- 一般测量出多组相邻位移x_1、x_2、x_3·s。
- 先计算出Δ x_1=x_2-x_1,Δ x_2=x_3-x_2·s。
- 再求Δ x的平均值¯Δ x,最后根据a=frac{¯Δ x}{T^2}计算加速度。
2. 根据速度 - 时间图像求加速度(人教版必修1)
- 原理。
- 如果作出小车做直线运动的v -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 v)/(Δ t)。
- 在v - 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k=(Δ v)/(Δ t)就等于加速度a。
- 数据处理。
- 首先确定图像上两个点(t_1,v_1)和(t_2,v_2)。
- 然后根据a=frac{v_2-v_1}{t_2-t_1}计算加速度。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怎样测量加速度,方案有多种,常用打点计时器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纸带,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处理纸带数据时,许多资料中介绍了运用逐差法来计算加速度,笔者经过分析验证,认为没有必要应用逐差法。
一、关于ΔS =aT 2的推导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若用ΔS 表示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位移差,则有ΔS =aT 2。
如图1所示由2021aT t V X +=得:21022023021020121()21(2)21[(2)]21[(1)]2n n S V T aT S V aT T aT S V a T T aT S V n aT T aT S V n aT T aT -=+=++=++=+-+=+-+L L由此可得S 2-S 1= aT 2 , S 3-S 2= aT 2 , S n -S n-1= aT 21s 2s 3s 4s0vT T T T 图1即ΔS =aT 2二、关于为什么要用逐差法的观点如图2所示纸带:由ΔS=aT 2得: 232435465211234522222Sa T S S S S S S S S S Sa a a a a T T T T T ∆=-----=====,,,,可得加速度的平均值:21625624523422321254321555T S S T S S T S S T S S T S S T S S a a a a a a -=-+-+-+-+-=++++=这种求ā的方法只用了S 1、S 6两个数据,而S 2、S 3、S 4、S 5在计算过程中均被消去了,所以丢失了多个数据,并失去了正负偶然误差相互抵消的作用,算出的ā值误差较大,这种方法不可取。
若把S 1、S 2、S 3、S 4、S 5 、S 6分成S 1、S 2、S 3和S 4、S 5 、S 6两组,则有S 4-S 1=(S 4-S 3)+(S 3-S 2)+(S 2-S 1)=3 a T 2写成S 4-S 1=3 a 1T 2,同理S 5-S 2=3 a 2T 2,S 6-S 3=3 a 3T 2,故526341123222333S S S S S S a a a T T T---===,, 从而,()()232165423622521**********T S S S S S S T S S T S S T S S a a a a ++-++=-+-+-=++=1s 2s 3s 4s 5s 6s O A B 0 T 1 T 2 T 3 T 4 T 5 T 6图2这种计算加速度平均值的方法叫做逐差法。
实验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计算加速度

学点2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结构和原理。 ⑵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⑶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与步骤: ①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②按照说明把纸带装好。 ③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的点。 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④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每隔0.1 s,即每5个 点取1个“测量点”标出0,1,2,„,5,如图1-4-3所示。
打点计时器是利用在纸带上所打出的点计时的,由于打点 计时器每隔相同的时间(即打点周期T)打一次点,所以,只 要在纸带上做出从某打点A到另一打点B间的间隔数n,就可 以知道A→B的时间为t=nT。
压交流电源,它每隔一个周期打一个点,因此纸带上的两个点之间的时 间间隔为交流电的周期,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限位孔,复写 纸套在定位轴上,打点时要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1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A、B、D、E、C ⑴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⑵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__ 纸盘轴 上, 墨粉纸盘 还要检查_____________ 是否夹在纸带之间。
(1)
图1-4-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例3】在研究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算出了物 体在各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⑴画出物体的v-t图象。 ⑵若0到1两测量点间距离Δx=5.6 cm,试求出t=0.06 s时的瞬时速度。
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你错了吗

打 点计 时器测 加速 度
你错 了吗
◆ 简增 珂
打 点 计 时器 分 为 电磁 打 点 计 时 器 和 电 火 花 打 点
长木板 、 钩码 、 细线 、电源 ( 学生 电源或生活用 电)、
以下 是 笔 者 对 这 个 问题 的 分 析 。
1 传统 的实验方法
1 . 1实验 目的 1 )练 习使用打 点计时器 ;2 )测平均速度;3 ) 测瞬时速度 ;4 )测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
1 . 2实验原理
1 )判 断小 车是 否做 匀 变速 直线 运 动。如 图 1 所示 ,把 纸带按计 数点分段做标 记,可采用分段求 加速 度的方法进 行 比较 。如果用 加速度 的定义式计 算加速度 ,需要首 先计算瞬时速度 ,这种方法不仅 需 要进 行 测量 ,还 要进 行 多 次运 算 ,相 对 比较麻 烦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 逐项差值 法。先测量各计数
。
求加速度 ,还是用各段初末瞬时速度作
图求 加 速 度 , 由于 偶 然 误 差 的原 因 ,各
平 均值 就是 这根 胡萝 卜实验测 量 的密 度 。但是,如果把 一根 胡萝 b 等长度切
成 几 段 ,测 每 一 段 的质 量 和 体 积 计 算 密 度 ,就 属 于 不 同 的 测量 ,每 一段 胡 萝 b 密度的不同可以称之为 “ 差 异 ”而 不 能
一
a : — — L —— —— —— —— —
①逐 项逐差法 。由 =a T 可知 ,口=
,那
图1
作者 :简 增珂 , 中学 高级教 师 ,济 宁市泗 水 县实验 中 学高 中物理 学科 组组 长 ( 2 7 3 2 0 0 )。
打点计时器求纸带加速度

如图5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 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 注明了他对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单位:cm)
14.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 A.长度为1 m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 长度为1 m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 C.秒表;D.打点计时器; E.低压交流电源 (50 Hz);F.低压直流电源; G.天平。 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 中必须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实验 是通过研究重锤做 运动来测量重锤下 落加速度的。
A
· ·· · · · · ·
B
·
·
·
C
D
E
F
1.60 4.00 7.20 11.20 16.00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仪器,使用 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 50赫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1.60
4.00 7.20 11.20 16.00
C ·
·
D ·
·
E ·
·
F ·
把一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 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 .
(1)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_____电源(选填“直流” 或“交流”),工作电压______V. (2)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打点计 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 m/s, 打B点时小 车的速度vB= m/s. (3)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m/s2.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是速度变化率的极限值,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的比值。
在实际应用中,加速度的概念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例如运动学、动力学、天文学等。
加速度可以通过计时器来测量。
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间隔。
通过计时器的启动和停止功能,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并根据时间的变化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计时器。
计时器有很多种类,如机械式计时器、电子式计时器等,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选择不同的计时器。
在进行加速度实验时,我们一般选择精确度较高、准确性较好的电子式计时器。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量加速度。
首先,选取一个光滑的水平面,将一个小球放置在水平面上。
然后,启动计时器,同时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可以通过手动推动小球或者施加一个外力来使小球运动起来。
当小球经过一段时间后,按下计时器的停止按钮停止计时。
通过计时器显示的时间,我们可以得到小球运动的时间间隔。
在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变化量。
为了测量速度,我们可以利用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来求得。
我们可以标记出小球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并测量出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然后,根据计时器显示的时间间隔和小球的运动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球的平均速度。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的比值。
即加速度等于末速度减去初速度的差值除以时间间隔。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量来求得加速度。
除了实验中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计算加速度。
例如,当给出物体的位移函数或速度函数时,可以求导得到加速度函数。
通过求导的方法,可以得到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值。
在实际应用中,加速度的测量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程领域中,经常需要对物体的加速度进行测量和分析,以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一.实验题(共8小题)1.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m/s,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⑤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t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v A、a和△t的关系式为=.(2)由图(c)可求得,v A=cm/s,a=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瞬时速度B.加速度C.时间间隔D.平均速度(3)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位置 B C D E F速度/(m•s﹣1)0.737 0.801 0.994(4)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线.(5)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4.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1)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A.220V交流电源B.220V直流电源C.6V以下交流电源D.6V以下直流电源(3)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加速度大小为m/s2(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源的电压变成210V,打计时点的周期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5cm,x5=9.61cm,x6=10.25c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m/s;(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加速度的大小是m/s2.6.如图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没画出来,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s1=5.18cm,s2=4.42cm,s3=3.62cm,s4=2.78cm,s5=2.00cm,s6=1.20cm.(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m/s2,方向(填A→B或B→A);(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m/s.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实验所用的重物可用实心泡沫球B.应调整打点计时器,使其两限位孔连线在竖直方向C.实验时应先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D.实验时先释放重物后再接通电源(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测得x1=29.3mm,x2=45.6mm,x3=60.3mm,x4=76.2mm,则重物在打下点2时的速度大小为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8.(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们是每隔s 打一个点.(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间的顺序关系是(填字母序号)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A点时物体的速度v A=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题(共8小题)1.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0.19m/s,加速度大小为0.038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答】解:(1)由于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则小车做减速运动,根据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可知,小车从右向左做减速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那么各点时间间隔为:T=s=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 A=m/s=0.19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a=m/s2=﹣0.038 m/s2.负号表示方向相反.故答案为:(1)从右向左;(2)0.19,0.038.2.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⑤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t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v A、a和△t的关系式为=.(2)由图(c)可求得,v A=52.1cm/s,a=16.3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答】解:(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等于挡光片通过光电门过程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2)由知,纵轴截距等于v A,图线的斜率k=,由图可知:v A=52.1cm/s,a=2k=2×cm/s2=16.3cm/s2.故答案为:(1);(2)52.1,16.3.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CA.瞬时速度B.加速度C.时间间隔D.平均速度(3)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位置 B C D E F速度/(m•s﹣1)0.737 0.801 0.8640.9280.994(4)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线.(5)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0.64m/s2.【解答】解:(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2)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而其它是要通过计算得到的,故ABD错误,C正确;(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知:v D===0.864 m/s,v E===0.928 m/s;(4)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5)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则:a==0.64m/s2;因此加速度的范围,a=(0.64±0.01)m/s2;故答案为:(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不用弹簧测力计;(2)C;(3)0.864,0.928;(4)如图所示;(5)0.64±0.01.4.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1)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A.A.220V交流电源B.220V直流电源C.6V以下交流电源D.6V以下直流电源(3)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25m/s.加速度大小为0.40m/s2(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源的电压变成210V,打计时点的周期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不变.(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由于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实验室中的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故选A(3)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则==0.25m/s.因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0.40cm,根据△x=aT2得,加速度a=(4)电网电压变化,并不改变打点的周期,故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故答案为:(1)0.1 (2)A (3)0.25 0.40 (3)不变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5cm,x5=9.61cm,x6=10.25c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0.86m/s;(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加速度的大小是0.64m/s2.【解答】解:x1=7.05cm=0.0705m,x2=7.68cm=0.0768m,x3=8.31cm=0.0831m,x4=8.95cm=0.0895m,x5=9.61cm=0.0961m,x6=10.25cm=0.1025m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D==0.86m/s.由于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不等,故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代入数据得a=0.64m/s2.故答案为:0.86,a=,0.646.如图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没画出来,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s1=5.18cm,s2=4.42cm,s3=3.62cm,s4=2.78cm,s5=2.00cm,s6=1.20cm.(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0.80m/s2,方向A→B(填A→B或B→A);(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0.32m/s.【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s4﹣s1=3a1T2s5﹣s2=3a2T2s6﹣s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代入题目告诉的已知条件,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80cm/s2=﹣0.80纸带向左运动,加速度的方向由A→B(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3===32cm/s=0.32m/s故答案为:(1)0.80 A→B (2)0.32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是BC.(填正确答案标号)A.实验所用的重物可用实心泡沫球B.应调整打点计时器,使其两限位孔连线在竖直方向C.实验时应先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D.实验时先释放重物后再接通电源(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测得x1=29.3mm,x2=45.6mm,x3=60.3mm,x4=76.2mm,则重物在打下点2时的速度大小为 1.32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9.63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实验中存在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解答】解:(1)A、实验所用的重物应质量大一些,故A错误.B、实验时应调整打点计时器,使其两限位孔连线在竖直方向,故B正确.C、实验时应先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故C正确.D、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球,故D错误.故选:BC.(2)点2的瞬时速度==1320mm/s=1.32m/s,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物体的加速度a===9630mm/s2=9.63m/s2.(3)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实验中存在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故答案为:(1)BC (2)1.32 9.63 (3)实验中存在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8.(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们是每隔0.02 s 打一个点.(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间的顺序关系是A(填字母序号)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A点时物体的速度v A=0.337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393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它们每隔0.02s打一点.(2)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实验前,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故选:A.(3)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由于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0.1s.B点的瞬时速度为:v B==cm/s=m/s=0.337m/s,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cm/s2=m/s2=0.393m/s2.故答案为:(1)交流,0.02;(2)A;(3)0.337 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