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学习体会
弹性力学 总结

弹性力学总结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的科学。
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力学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将对弹性力学进行总结,从基本概念到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物体的变形和力的关系。
罗伯特·胡克被公认为弹性力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著名的胡克定律,即物体的变形与受力成正比。
根据胡克定律,当外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将引起物体的变形,而变形与外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在弹性力学中,常用的变形参数有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等。
通过测量这些变形参数,可以得到物体的应力分布。
应力是物体内部的力和单位面积之比,它反映了物体受力的程度。
根据应力的不同分布规律,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状态,从而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力学分析。
弹性力学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工程领域中。
在建筑设计中,弹性力学可以用于确定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在机械工程中,弹性力学可以用于设计和分析弹性元件,如弹簧和悬挂系统等。
此外,弹性力学还可以应用于材料研究、地质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弹性力学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例如,弹性力学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如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等,弹性力学理论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准确描述纳米材料的力学行为。
此外,基于弹性力学的模拟方法也在逐渐发展。
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可以更全面地研究物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这为结构设计和材料力学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总之,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变形和应力分布的重要科学,它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物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可以确保结构和材料的安全性和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弹性力学也在不断发展,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材料和结构需求。
弹性力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实现更安全和可靠的工程设计。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学习总结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学习总结摘要:本文就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研究方法,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基础,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进行阐述。
正文: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固体材料在外部作用下(外部作用一般包括:荷载、温度变化以及固体边界约束改变),弹性变形及应力状态的一门学科。
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材料力学--研究杆件(如梁、柱和轴)材料力学的拉压、弯曲、剪切、扭转和组合变形等问题。
结构力学--在材料力学基础上研究杆系结构结构力学(如桁架、刚架等)。
弹性力学--研究各种形状的弹性体,如杆弹性力学件、平面体、空间体、板壳、薄壁结构等问题。
弹性力学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弹力和材力也有区别:弹力研究方法:在区域V内严格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建立三套方程; 三套方程在边界s 上考虑受力或约束条件,建立边界条件并在边界条件下求解上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述方程,得出较精确的解答。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1)连续性,假定物体是连续的。
连续性因此,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2)均匀性与各向同性假设假定固体材料是均匀的,并且在各个方向上物理特性相同,也即材料的物理性质在空间分布上是均匀的(或不变的)3)小变形假设假定固体材料在受到外部作用(荷载、温度等)后的位移(或变形)与物体的尺寸相比是很微小的,在研究物体受力后的平衡状态时,物体尺寸及位置的改变可忽略不计,物体位移及形变的二次项可略去不计,由此得到的弹性力学微分方程将是线性的。
4)完全弹性假设假设固体材料是完全弹性的。
5)无初始应力假设假定外部作用(荷载、温度等)之前,物体处于无应力状态,由弹性力学所求得的应力仅仅是由外部作用(荷载、温度等)所引起的。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有限元是一种结构分析的方法,先把所有系统分解为他们的元件或单元,这些元件的行为已经被充分的了解,再把元件重新组装成原来的系统。
及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由有限个单元组成并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单元组合体来加以分析。
(完整word版)弹塑性力学总结

弹塑性力学总结弹塑性力学的任务是分析各种结构物或其构件在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的应力和位移,校核它们是否具有所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寻求或改进它们的计算方法。
并且弹塑性力学是以后有限元分析、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其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弹塑性力学的学习,对其内容总结如下:一、弹性力学1、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求解一个弹性力学问题,通常是已知物体的几何形状(即已知物体的边界),弹性常数,物体所受的外力,物体边界上所受的面力,以及边界上所受的约束;需要求解的是物体内部的应力分量、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
求解问题的方法是通过研究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力与外力所满足的静力平衡关系,位移与应变的几何学关系以及应力与应变的物理学关系,建立一系列的方程组;再建立物体表面上给定面力的边界以及给定位移约束的边界上所给定的边界条件;最后化为求解一组偏分方程的边值问题。
在导出方程时,如果考虑所有各方面的因素,则导出的方程非常复杂,实际上不可能求解。
因此,通常必须按照研究对象的性质,联系求解问题的范围,做出若干基本假定,从而略去一些暂不考虑的因素,使得方程的求解成为可能。
(1)假设物体是连续的。
就是说物体整个体积内,都被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填满,不留任何空隙。
这样,物体内的一些物理量,例如:应力、应变、位移等,才可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表示。
(2)假设物体是线弹性的。
就是说当使物体产生变形的外力被除去以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不留任何残余变形。
而且,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3)假设物体是均匀的。
就是说整个物体是由同一种质地均匀的材料组成的。
这样,整个物体的所有部分才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因而物体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才不随位置坐标而变。
(4)假设物体是各向同性的。
也就是物体内每一点各个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质都是相同的。
(5)假设物体的变形是微小的。
即物体受力以后,整个物体所有各点的位移都小于物体的原有尺寸,因而应变和转角都远小于1。
弹性力学课程总结

弹塑性力学课程学习总结弹塑性力学主要是对物体在发生变形时进行的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分析,由于塑性力学比较复杂,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以弹性力学为主要内容。
下面是对本课程的学习总结。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在外力和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和内力。
它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和某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航天等工程领域。
塑性力学研究的是物体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和应变。
物体变形包括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车去外力可以恢复原状是塑性变形;当外力达到一定值后,撤去外力,不再恢复原状是塑性变形。
当外力由小到大,物体变形由弹性变为弹塑性最后变为塑性直至破坏。
弹性变形是应力与应变一一对应。
主要任务是研究物体弹塑性的本构关系和荷载作用下物体内任一点应力变形。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常需要做一些假设,弹塑性力学的假设为:1、均匀连续性假设2、材料的弹性性质对塑性变形无影响3、时间对材料性质无影响4、稳定材料,荷载缓慢增加5、小变形假设。
弹性力学在研究对象上与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材料力学基本上只研究杆状构件;结构力学主要是在材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即所谓杆件系统;而弹性力学研究包括杆状构件在内的各种形状的弹性体。
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主要是采用简化的可用初等理论描述的数学模型;在弹性力学中,则将采用较准确的数学模型。
有些工程问题(例如非圆形断面柱体的扭转,孔边应力集中,深梁应力分析等问题)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理论无法求解,而在弹性力学中是可以解决的。
有些问题虽然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方法可以求解,但无法给出精确可靠的结论,而弹性力学则可以给出用初等理论所得结果可靠性与精确度的评价。
弹性力学包括平面问题,空间问题,柱体扭转,能量原理,虚功原理和有限元法等。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列出基本方程,空间问题有15个基本方程,包括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变形协调方程和边界条件。
弹性力学学习心得范文

弹性力学学习心得范文弹性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和变形恢复过程的力学学科。
在学习弹性力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弹性力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
以下是我对于弹性力学学习心得的总结。
首先,在学习弹性力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弹性力学作为应用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弹性力学可以应用于结构设计、材料力学、地震工程等领域,并且在工程学、医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其次,在学习弹性力学的过程中,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
弹性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其中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重要概念。
通过学习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我对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规律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然后,在学习弹性力学的过程中,我通过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
我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弹性力学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在学习弹性力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科学研究需要以客观的态度去研究问题,通过实验和计算来验证理论,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通过学习弹性力学,我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总结起来,通过学习弹性力学,我不仅掌握了一门重要的力学学科,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
弹性力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工程学、医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弹性力学,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弹性力学读书报告剖析

弹塑性力学学习报告指导老师:王建伟学生:李佳伟学号;20159200弹塑性力学学习报告绪论:经过几月的学习我对弹性力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它研究的对象也有了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弹性力学是高等的材料力学,不同于材料力学只能解决形状非常固定的细长杆件,它可以解决任意形状的材料性能计算问题。
对于很多情况都可以分析出力学模型,然后得到方程组,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解方程组却是非常困难的。
下面给出一个典型的模型对弹性力学做一个形象的表示:这个模型就是最普通的一个计算模型,它有分布力,集中力,约束,重力等作用。
在这些条件下我们可以根据受力平衡列出方程组,从而求出各处的位移和形变。
报告正文一、弹性力学的发展及基本假设弹性力学是伴随着工程问题不断发展起来的,它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弹性体由于外力作用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的一门学科。
最早可以追溯到伽利略研究梁的弯曲问题、胡克的胡克定律。
之后牛顿三定律的形成以及数学的不断发展,后经纳维、柯西、圣维南、艾瑞、基尔、里茨、迦辽金等人的不断努力。
使得弹性力学具有了严密的理论体系并且能都求解各种复杂的问题,能够解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
目前弹性力学的相关理论在土木工程、水文地质工程、石油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矿业工程、环境工程以及农业工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弹性力学的几个基本假设。
1 、连续体假设:假设无题是连续的,没有任何空隙。
因此,物体内的应力、应变、位移一般都是逐点变化的,它们都是坐标的单值连续函数。
2、弹性假设:假设物体是完全弹性的。
在温度不变时,物体任一瞬间的形状完全取决于在该瞬间时所受的外力。
而与它过去的受力状况无关。
当外力消除后,它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
弹性假设就是假设物体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
3、均匀性假设:假设物体是均匀的,各部分都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其弹性模量和泊松系数是一常数。
4、各向同性假设:假设物体内每一点各个方向的物理和机械性质都相同。
粘弹性力学学习心得

粘弹性力学学习心得粘弹性力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持久形变和弹性恢复的力学学科。
它在工程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我学习粘弹性力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惑。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学习粘弹性力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入学习了粘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
粘弹性力学包括粘性流动和弹性变形两个方面。
粘性流动主要研究物质在应力作用下的流变性质,弹性变形主要研究物质在应力作用下的形变和弹性恢复。
我对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结果的结合,深入理解了物质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恢复机制。
我学习了粘弹性模型,包括线性粘弹性模型和非线性粘弹性模型,并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模型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学习了粘弹性力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地震工程、生物医学等。
其次,我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粘弹性力学是一门实验密集型的学科,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模型和理解物质的粘弹性行为。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设计和进行粘弹性实验,包括材料的制备、试样的制备和测量技术的选择。
我学习了使用拉伸试验、剪切试验和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来研究材料的粘弹性行为。
通过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粘弹性力学的理解,还培养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再次,我深入探索了粘弹性力学的应用价值。
粘弹性力学在工程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有很多应用。
特别是在材料工程中,粘弹性力学是研究材料的高性能和长寿命的基础。
通过学习粘弹性力学,我发现它在开发新材料、改进材料性能和设计新产品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我也了解到粘弹性力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比如地震工程中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生物医学中的组织工程和药物输送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也为粘弹性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后,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粘弹性力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多种物理现象和数学模型。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力学、物理和数学等。
弹性力学总结

通过圣维南原理的使用,可以将一些难以处理的边界条件
转化为基本方程所能够满足的边界条件,使得弹性力学问题得 到解答。
应用的注意事项:
1、取代原力系的必须是静力等效力系:主失量和主矩相等。 2、应用时不能讨论局部应力场。
弹性力学问题的提出
极坐标中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1)平衡微分方程
1 f 0 2 1 f 0
(2)几何方程
(4-9)
u
u 1 u u u 1 u
(4-13)
弹性力学问题的提出
(3)物理方程(平面应力问题)
1 ( ) E 1 ( ) E 2(1 ) E
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0,
o
a ( )
a
r
rd cos ( ) r rd sin 0 rd sin ( ) r rd cos 0
y
a ( )
a
r
M
0, ( ) r rd r M 0
习题课
A cos 2 B sin 2 C D
(3)求应力分量一般表达式:将上式代入(4-15),得 应力分量为:
1 1 2 1 2 2 4 A cos 2 4 B sin 2 2 2 0 1 1 ( ) 2 2 A sin 2 2 B cos 2 C
2 2
0
2
(4-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UH模型系列研究》及结课有感
在弹性力学的学习过程中,对比与三大力学的不同之处,弹性力学作为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回顾了位移法在弹性力学平面里的应用。
在阅读《UH模型系列研究》的同时,也对本学期弹性力学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也是本次阅读后感受的重要部分。
弹性力学是一门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的科学,主要研究任务是解决弹性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它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和某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航天等工程领域。
结合弹性力学,此篇《UH模型系列研究》的作者从合理的本构结构入手,展示了三项成果:①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统一硬化(unified hardening,UH)参数,建立UH模型,该本构模型能够反映饱和超固结土的剪缩、剪胀、硬化、软化和应力路径相关性等特性,模型所用土性参数与修正剑桥模型完全相同;②扩展UH模型,使其考虑多种外部因素(温度、时间和基质吸力)、复杂特性(各向异性、结构性和小应变特性)和复杂加载条件(循环荷载、部分排水即渐近状态)等的影响;③提出广义非线性强度准则和满足热力学定律的变换应力三维化方法,从而实现了本构模型的合理三维化。
初读文章,晦涩难懂之处实在太多,不断查阅资料,不断百度,也只是略懂一二,甚至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学生在此也不想故做贤人、不懂装懂,只能大部分在弹性力学基础上,坚持读完文章,记住关键字,写写自己的一些感悟。
论文初,首先阐述了UH模型。
土具有三种性质,摩擦性、剪胀行、压硬性,随后从土所具有的每种性质进行了细致的陈述,分别写出三个公式,并进行了模
拟,得出了正常固结土MCC模型是由每种土性质对应的公式建立起来的。
随后介绍了超固结土的基本特性和初级UH模型,再分别从土三种性质建立的公式进行
推导,得出f
M 是取决于初始超固结度的常数。
采用常数f
M
的统一硬化参数H仅
能对超固结土的剪胀性进行初步考虑。
再后续分别从温度、时间,各向异性、结构性、广义非线性,深入研究了UH模型,得出结论。
论文大部分对于现阶段我来说,太过抽象,也仅能理解表面层次的表面知识,大体结构框架,若要深入研究,恐怕还要时间。
学完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相比较,弹性力学不必引入一些仅仅为了方便数学推演的而人为进行的假定,因而运用弹性力学解决问题得出的结果会更加精确,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精确的结果来校核材料力学中的近似解。
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他们之间的界限却又不是那么明显。
以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为例,由弹性力学中平面问题的三套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和两种边界条件(应力边界、位移边界和混合)联立,就得到了求解两类平面问题(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的一些基本方程。
但是要由这些基本方程求得解析解,又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此时,引入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和位移法,可以使得某些比较复杂的本来是无法求解的问题,得到解答。
其中,位移法是以位移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从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中消去应力分量和形变分量,导出只含位移分量的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求出位移分量后,再求出形变分量和应力分量的方法。
由于位移法能更方便地处理方程中的边界条件,因此,课本中多用位移法来进行求解。
在这个章节的学习中,要先复习、回忆结构力学中关于力法、位移法的知识概念,再总结弹性力学按位移求解平面应力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以上,便是我读文献和学习弹塑性力学的感受,感谢老师在这一学期的辛勤教学,学生接下来会好好准备考试,希望能交一份令您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