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病虫害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⒈白粉病⑴病因及症状白粉病由白粉菌引起,主要侵害叶片和茎部。
病叶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变黄,影响光合作用。
⑵防治方法●采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温度适宜时,增加通风,减少湿度。
●病情初期可喷施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⒉蚜虫⑴病因及症状蚜虫为 sucking-mouth 昆虫,以植物汁液为食,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和卷曲。
⑵防治方法●增加植物多样性,吸引天敌控制蚜虫数量。
●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洒,如拟除虫菊酯。
●适时进行采摘和清洗植物叶片,清除蚜虫。
⒊果实腐烂病⑴病因及症状果实腐烂病由真菌感染引起,常引入果实腐烂并产生黑色霉变。
病果呈软烂及有臭味。
⑵防治方法●采摘成熟果实后及时处理,除去病变部分。
●果树修剪时保持适当通风和光照。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甲基托布津。
⒋根腐病⑴病因及症状根腐病由土壤中的病原真菌引起,导致植物根部腐烂,严重时植物生长受阻、叶片变黄、凋落。
⑵防治方法●改良土壤排水条件,避免根系过湿。
●避免连作,合理轮作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使用含有生物防治成分的有机肥料,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植物保护法:植物保护法是一项以保护农作物、果树等植物免受病虫害侵害为目的的法律法规。
●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杀灭病原真菌、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有生物特性的微生物、植物提取物和昆虫等,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农药类型。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正文】一、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1 病害识别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是防治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植物病害及其识别方法:1.1.1 灰霉病- 特征:灰黑色霉斑,植物叶片、花朵、果实表面出现腐烂。
- 防治方法:清除病害部位,加强通风,适度控制湿度,使用合适的杀菌剂。
1.1.2 炭疽病- 特征:黑色疫斑,植物叶片、茎部、果实表面出现黑斑。
- 防治方法:清除病害部位,适度修剪,使用合适的杀菌剂,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1.1.3 白粉病- 特征:灰白色粉状物,植物叶片、茎部表面出现白色霉斑。
- 防治方法:清除病害部位,加强通风,适度控制湿度,使用合适的杀菌剂。
1.1.4 黄化病- 特征:植物叶片发黄、变形,生长迟缓。
- 防治方法:清除病害部位,加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定期给予充足的营养。
1.2 病害防治方法针对不同的植物病害,可以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病害防治方法:1.2.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控制病害的传播和发展。
1.2.2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安全使用。
1.2.3 物理防治如使用高温、低温、紫外线等物理手段来杀灭病害。
1.2.4 遗传防治通过育种选育抗病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1.2.5 培育防治加强植物的栽培管理,提高植物的养分供应,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内容:- 图片附件:附上常见植物病害的图片,以便读者更好地识别病害。
- 防治手册:附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手册,提供更多的防治方法和技巧。
【法律名词及注释】- 植物检疫法:是指对出口、入境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的法律。
- 农药管理条例:是指对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进行管理的法规。
- 生物安全法:是指对外来生物种类及其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的法律。
【全文结束】。
植物的病虫害与防治

植物的病虫害与防治随着农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植物的病虫害防治越来越重视。
病虫害不仅会对植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植物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病虫害的类型、原因以及常见的防治方法入手,讨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一、病虫害的类型植物病虫害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以及昆虫害四类。
真菌病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如霜霉病、黑斑病等。
细菌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和细菌性溃疡病。
病毒病害可能引起植物叶片变黄、畸形等症状。
昆虫害包括蚜虫、飞虱等,它们会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二、病虫害的原因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播途径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病毒病害通常通过飞虫传播,细菌病害可能通过种子、土壤等途径传播。
其次,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病虫害的产生。
例如,高温多湿的气候有利于真菌的繁殖,从而导致真菌病害的爆发。
最后,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也与病虫害的产生有关。
一些遗传上易感的植株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首先,选择抗病虫品种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通过培育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其次,合理施肥和灌溉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植物在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供应下更能抵御病虫害的攻击。
此外,定期巡视田间,及时移除受害植株,清除病虫害源也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最后,化学防治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结起来,植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对植物健康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了解病虫害的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应用,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病害的分类和特征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病害。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斑病、灰霉病等。
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侵入植物体内繁殖,并引起植物叶片、茎干、果实等部位的病害症状。
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溃疡病等。
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组织内引起病变。
细菌性病害一般具有明显的溃烂症状,如溃疡、溃烂等。
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有花叶病毒、黄化曲叶病毒等。
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叶螨、蚜虫等媒介传播,侵入植物体内并感染植物组织,引起植物叶片变黄、变形等病变。
4.昆虫性害虫昆虫性害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害虫,包括飞虱、蚜虫、螨类等。
这些害虫以植物体内的汁液为食,从而导致植物叶片黄化、干枯等病变。
同时,一些害虫还会通过叮咬植物导致植物茎干、根系等部位受伤。
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真菌性病害的防治(1)合理的种植方式:选择抗病品种,适宜的栽培密度,保持植物之间的通风透光。
(2)病害症状的监测和诊断:及时观察植物是否出现病害症状,确诊病害类型,为后续防治提供依据。
(3)药剂防治:可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应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药剂的剂量和频次。
2.细菌性病害的防治(1)消毒措施:将工具、设备和种植介质进行消毒处理,以阻断细菌的传播和侵入。
(2)病害综合治理:加强植物的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化学防治:可使用抗生素类药剂进行防治,应注意药剂的种类、用量和使用频次,防止药物残留。
3.病毒性病害的防治(1)远离传播源:尽量避免与病毒源植物接触,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2)防治媒介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杀虫剂或生物防治剂对传播媒介进行控制。
(3)构建健康环境: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农艺措施等。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引入天敌:人工引入天敌如昆虫或其他小型动物,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利用寄生虫:选择寄生虫来寄生于害虫体内,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利用:使用来感染害虫,从而降低害虫的数量。
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温度控制:利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条件来杀死或控制害虫。
光线控制:利用光线的强度或波长对害虫进行驱逐或控制。
机械控制:使用机械设备如陷阱、粘虫板等来捕捉和杀死害虫。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杀虫剂:使用杀虫剂来杀死或控制害虫的数量。
杀菌剂:使用杀菌剂来杀死或抑制病菌的生长。
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来杀死或抑制杂草的生长。
在化学防治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4. 农艺措施农艺措施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方式来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作物轮作,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合理施肥:科学合理地施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调整种植密度:控制作物的种植密度,减少病虫的传播和侵染。
除了以上措施,还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需要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农艺措施等多种手段,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常见植物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常见植物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植物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植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预防目录01常见植物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由真菌引起,导致植物腐烂和霉变。
防治方法:使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喷洒杀菌剂。
灰霉病由真菌引起,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锈状斑。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使用抗病品种,定期喷洒杀菌剂。
锈病真菌性病害软腐病由细菌引起,导致植物组织软化和腐烂。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检查并及时清除病株,使用抗菌剂。
溃疡病由细菌引起,导致植物茎秆和枝条出现溃疡状病斑。
防治方法:加强苗木检疫,定期喷洒抗菌剂,及时清除病株。
细菌性病害花叶病由病毒引起,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花斑。
防治方法:加强苗木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定期喷洒抗病毒剂。
丛枝病由病毒引起,导致植物枝条和叶片出现丛生和萎缩现象。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使用抗病毒剂。
病毒性病害02常见植物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蚜虫分为棉蚜、桃蚜、菜蚜等,是园林植物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蚜虫类种类蚜虫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同时还会引发煤污病、病毒病等。
危害化学防治可使用蚜虫特效药,如吡虫脒、啶虫脒等;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瓢虫、草蛉等。
防治方法危害蛾类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和嫩枝,造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可将整个叶片吃光。
种类蛾类主要有美国白蛾、舞毒蛾、小菜蛾等。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等内吸性杀虫剂;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赤眼蜂等。
蛾类螨类主要有红蜘蛛、黄蜘蛛等。
种类危害防治方法螨类吸取植物汁液,影响植物生长,还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脱落。
化学防治可使用阿维菌素、螺螨酯等;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瓢虫、草蛉等。
03螨类020103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改进耕作制度,合理轮作,清除杂草,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作物抗病性。
精耕细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的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品种。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养护必备实用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养护必备实用园林植物是我们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美化了环境,提供了休闲场所,增加了空气质量。
然而,园林植物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便进行有效的园林养护。
1. 玫瑰病虫害玫瑰是广受欢迎的园林植物,但常常受到黑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的困扰。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用定期喷洒农药、修剪患病部位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2. 菊花病虫害菊花也是受欢迎的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有菊花腐烂病、白粉病和蚜虫。
预防菊花腐烂病主要是勤浇水,保持通风;白粉病和蚜虫可以使用杀虫剂加以控制。
3. 牡丹病虫害牡丹是一种古老而高贵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灰霉病、十字花科病、蚜虫和蛴螬的侵害。
预防这些病虫害的方法包括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合理施肥和喷洒农药。
4. 梅花病虫害梅花作为我国传统的园林植物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梅霉病、黑星病和蚜虫。
要防止这些病虫害,可选择抗病种植品种,保持植物的通风和清洁,及时去除患病部位。
5. 紫薇病虫害紫薇是喜欢温暖气候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蚜虫和红蜘蛛的威胁。
为了防备这些病虫害,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螨剂,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6. 月季病虫害月季是受欢迎的园林植物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蚜虫和红蜘蛛。
要控制这些病虫害,可以定期喷洒农药、控制施肥量和清除患病部位。
7. 灌木病虫害灌木常常是园林中的搭配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粉虱和天牛。
为了防治灌木的病虫害,可以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清除患病部位。
8. 西府海棠病虫害西府海棠是耐寒、耐旱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黑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的侵袭。
预防这些病虫害可采用定期喷洒农药,保持植株的通风和干燥。
9. 胭脂病虫害胭脂是一种古老的园林植物,容易受到蚜虫和白粉病的影响。
为了控制这些病虫害,可使用适宜的杀虫剂、杀菌剂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植物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防治病虫害,如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防治一些病原菌。
植物源农药
利用天然源的生物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等, 对某些害虫具有驱避、抑制或毒杀作用。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黑光 灯、频振灯等诱杀害虫。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采用黄板、 蓝板等诱杀害虫。
温度处理
螟蛾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玉米等作物 。它们在夜间活动,常常隐藏在作物茎叶间。防治方法包括 使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或天敌控制。
刺吸式害虫
蚜虫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害虫,主要危害蔬菜、果树等。它们通过刺吸植物 汁液获取营养,导致植物生长缓慢、黄叶和落叶。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化学农 药、生物农药或天敌控制。
蝉
蝉是一种常见的森林害虫,主要危害树木和灌木。它们通过刺吸取食植物汁 液,导致树木生长不良和枯萎。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生物农药、人工清除或驱 赶。
地下害虫
蚯蚓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生物,虽然不是害虫,但它们会分解有机物质,导致土壤 肥力下降。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危害农作物根系。它们在土 壤中活动,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和减产。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或 天敌控制。
提高防治效果。
THANKS
植物病虫害的类型
根据侵扰生物的种类,植物病虫害可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 类。
病害包括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等,虫害包括咀 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锉吸式口器害虫等。
植物病虫害的影响
植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影响,不仅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异常和品质下降 ,还会造成产量损失甚至绝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植物病虫害防治对于公路绿化,由于管理比较粗放,而且高速公路绿化采用的植物较园林绿化采用的植物单一,一旦病虫害发生就将会很快蔓延,引起大面积植物受害甚至死亡。
因此,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进行防治。
对于公路栽植树木的病害和虫害防治应同时进行,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管、护、养”结合,建立健全机制,使公路绿化向一个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1、种子、果实病害的防治原则1.1药剂防治在种实生长期间喷药保护。
具有转主寄主的种实锈病,如云杉球果锈病,除喷洒化学药剂对云杉进行保护外,还可利用药剂或人工对转主寄主稠李、鹿蹄草等进行铲除。
1.2进行植物检疫检疫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列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的苗木病害有榆荷兰病、五针松疱锈病、栎枯萎病、杨溃疡病、杨细菌性溃疡病、落叶松枯梢病等。
林业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植物检疫条例》,于1984年9月17日颁发了植物检疫的实施细则和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林木病害有落叶松苦梢病、松疱锈病、杨树花叶病毒病、松枯萎病和国外松褐斑病。
1.3种实的处理种实带菌可进行表面消毒或热处理,直接消灭病原菌,对于混入菌、附着菌、种皮内侵入菌和果实内潜藏菌,可用杀菌力强、广谱性和渗透性强的杀菌剂消毒。
如病菌侵入胚部、胚乳、或种皮及其空隙组织,可采用热处理及熏蒸。
环氧乙烷或溴甲烷与环氧乙烷的混合剂、植物杀菌剂等均可作为熏蒸剂。
1.4、避免损伤1.5改善贮存条件防止贮存期种实腐烂发霉的首要条件是控制贮存库中的温湿度。
库中经常保持低温。
2、叶部病害的防治原则2.1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止叶部病害的主要措施。
2.2、清除侵染来源是防治叶病经常采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包括清除病叶、病果和病芽。
也可喷洒农药清除。
发芽前喷洒高浓度的石硫合剂可铲除在植物表面或芽鳞内越冬的病菌。
发芽后不久在树冠上喷洒粉锈宁是杀死毛白杨病芽上的夏孢子、铲除毛白杨锈病侵染源的有效措施。
防治具有转主寄主的锈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在其有效传播距离内铲除所有转主寄主。
3、枝干病害防治原则枝干病害主要包括干锈病、溃疡病、从枝病、枯萎病、肿瘤病、流脂流胶病,以及寄主性种子植物、地衣和藻类所致病害。
枝干病害防治难度远大于叶部病害,清除病原非常难,化学防治收效甚微。
一般采用以林业技术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优良品种,科学造林,加强管理,改善林地条件,清除严重病株。
4、根病的防治原则4.1进行苗木检疫4.2提高造林技术措施以及加强抚育管理。
4.3土壤消毒及种子处理以杀菌剂或杀线虫剂作土壤消毒或种子处理是常用的方法。
5、立木腐朽病的防治原则5.1进行人工修枝,修枝高度合理,修枝桩要平滑,切勿伤及皮、干。
5.2防止各种损伤。
6、林木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防治途径是改善环境条件、消除致病因素。
当病害发生时,首先确诊病害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清除病因。
如干旱缺水而出现树木黄化、枯梢时,则应及时浇水解除旱象。
对一时不能确诊的病因,考虑采用防治试验手段来帮助诊断。
7、化学防治7.1使用方法包括种实消毒、土壤消毒和喷洒植株等几种。
7.2常用杀菌剂7.2.1无机杀菌剂波尔多液配制方法为硫酸铜1?,生石灰1?,水100?,先以硫酸铜和生石灰分别溶解在两个容器中(各加水50?)。
然后同时倒入第三个容器。
切忌用浓的硫酸铜溶液与浓石灰液化合后再稀释。
按上述比例配置的波尔多液是1%的浓度,是常用喷洒浓度。
根据树种和病害不同,可适当降低浓度。
根据树种耐铜情况,硫酸铜的分量可以改变。
注意现配现用。
石硫合剂配制方法为生石灰1?,硫磺粉2?,水10?。
先将石灰用少量水化解后,再加水调成糊状,慢慢加入硫磺粉,充分混匀,然后加足水量。
加热煮沸,边煮边搅,并不断用开水补充蒸发掉的水量,大约40分钟左右,待药剂成红褐色时即成。
然后用粗布过滤,即为原液。
一般按波美比22度计。
使用时加水稀释。
生长季节使用浓度为0.3-0.5度左右;落叶休眠期3-5度左右。
石硫合剂的浓度用波美比重计计算。
公式为:加水倍数=(原溶液浓度-目的浓度)/目的浓度两者都属广谱杀菌剂。
7.2.2有机杀菌剂代森锌有机硫剂。
二硝散有机硫剂退菌特常制成50%的可湿性粉剂。
喷雾使用的浓度约为稀释800-1500倍的悬浮液。
主要防治多种真菌病害,主要起保护剂的作用,无内吸性,但有较好的渗透力。
对人畜有中等毒性。
五氯硝基苯很好的土壤和种子消毒剂。
对于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治效果极好,也可用于防治幼树的白纹羽病和紫纹羽病等根部病害。
用作土壤消毒时,先将药剂与50-100倍的细土混合制成药土,撒于播种沟内,或覆盖于种子上。
每亩用药剂2.5-3kg。
它还对于种子的出苗率和苗木生长都有良好影响。
乙基土托布津甲基土托布津乙基土托布津低毒、高效、广谱、内吸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适用于防治多种真菌病害。
如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及其他多种叶斑病。
喷洒所用浓度500-800倍的悬浮液。
甲基土托布津药效高于乙基土托布津的1/3-1/2倍。
多菌灵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用于防治多种真菌病害。
用于喷雾的浓度约为50%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的悬浮液。
敌克松用于种子和土壤消毒以及防治苗木猝倒病和其他根部病害。
用量约为70%可湿性粉剂,每亩0.25-0.5kg,作成药土使用。
如用作喷雾,可防治多种叶斑病,使用浓度为70%的可湿性粉剂1:500-1000倍,对人畜有毒,注意安全。
百菌清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常用剂型为75%的可湿性粉剂。
对各种叶、果病害防治效果很好。
喷雾使用浓度为75%可湿性粉剂1:500-800倍。
幼果期易发生药害,对人皮肤有刺激作用。
粉锈宁内吸性强的杀菌剂。
主要防治对象是白粉病和锈病,持效期长。
但毛白杨对其易生药害。
对人畜和蜜蜂安全。
不脱酚洗油对植物组织渗透性和杀菌力强,持效期长,兼有保护和治疗的作用。
用于涂干以防治杨、柳腐烂病和用于治疗松疱锈病都有良好的效果。
使用时应适当稀释以防药害。
甲醛种子、土壤、仓库消毒。
种子消毒一般用40%甲醛1份,加水300倍,喷洒种子上,堆积闷1-2小时(堆上加覆盖物),然后立即散堆,使药味散尽。
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1:120甲醛液2-4kg,浇于土壤上,用塑料布覆盖,经5-7天,去覆盖物,再经一星期待药味散尽3后方能播种,仓库或容器熏蒸时。
按每100m空间用高锰酸钾0.7kg,甲醛1-2kg,水2kg计量,先将高锰酸钾放容器中,倒入甲醛和水溶液,边立即发生甲醛蒸气。
密闭仓库8小时后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散去药味即可使用。
7.2.3农用抗菌素7.2.4杀线虫剂为防治树干冻伤、日灼、虫伤和病虫害感染,常采用涂白。
常用配方:配方用途生石灰5kg+硫磺0.5kg+水20kg 涂抹树干基部1-2m高,防治干部生石灰5kg+硫磺合剂残渣5kg+水5kg 病虫害生石灰5kg+石硫合剂原液5kg+盐0.5kg+动物油100g+水20kg 防日灼生石灰5kg+盐2kg+油100g+豆面100g+水20kg 6、9月份各涂一次,防日灼和冻害生石灰2.5kg+盐1.25kg+硫磺0.75kg+油100g+水20kg 6、9月份各涂一次,防日灼和冻害注:苹果(梨)-桧柏锈病危害极大,因此在苹果和梨园附近不要栽植桧柏,起码应在5km范围内不要栽植桧柏,如因特殊情况不宜清除桧柏或需要栽植桧柏时,应于每年4月中下旬春雨前向桧柏喷洒160-240倍的波尔多液或1-2度石硫合剂。
8月以后锈胞子成熟前再喷药1-2次,坚持数年效果明显。
二、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对于公路绿化。
虫害的防治方法大致有:1、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法规,对一些危险性的病虫害,进行限制其传播。
在疫区内,要采取严格的隔离和消灭措施,缩小危险性病、虫害的疫区面积。
、化学防治方法 22.1使用方法2.1.1喷粉散布粉剂最常用方法,主要是借助于喷粉机械来实现。
林业常用的有手摇喷粉器和背负式机动喷粉、喷雾机等。
喷粉量可以调节送粉器出口的大小,并通过单位面积内的用粉量来计算控制。
一般以植物叶面有一薄层粉粒,但茎叶并未因而变色为度。
2.1.2喷雾可湿性粉剂、乳油、乳膏、浓乳剂、水溶剂、糊剂、水溶性片剂等,都适于用喷雾方法施用。
喷雾要借助一定的喷雾机械。
药剂的用量可以通过调节喷枪及单位面积上的用药量来控制。
通常,以叶面均匀附有雾点,但又不致形成流动水滴为宜。
喷雾时注意叶子正反两面都能附上雾滴。
2.1.3超低容量喷雾农药原液在超低容量喷雾器作用下,分散成直径50,100μm的微小雾点,均匀的散布于植物或昆虫的体上,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在同样防治效果下,可以提高效率,免去水的运输,但因使用原药,毒性大,品种受限制,而且必须在无风或风向稳定的微风条件下进行,所以,其使用受到限制。
2.1.4杀虫烟剂的施放施放烟雾剂的方法大体有两种。
一种是定点放烟,一般在面积较大,气候变化较小,地形变化不大的地区适用。
事先计算好药量,实地考察选定放烟点,然后点燃施放,注意安全。
另一种是行走中放烟,在防治区,按与风向(气流)相垂直的切线确定行走路线,务使各部分都能均匀受烟,放烟人员携带点燃烟筒按计划路线行走。
此法适用于地形复杂,防治面积小的地区。
由于昆虫的抗药性,害虫的再增猖獗,所以在使用农药时正确使用十分重要。
针对昆虫抗性的成因和发展过程,采取减少同种农药的使用次数,提高农药使用的效率,避免环境污染,选用残效期短的农药,多品种农药轮换使用等方法。
对于害虫的再增猖獗和次要害虫的上升,更应合理使用农药,防止或减少杀死害虫同时杀死害虫天敌。
3、林业常用农药3.1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和六六六是这类农药的代表,广谱(指杀虫种类多)、高效、残效期长、低毒、经济效果好。
然而,由与残效期长,容易产生生态影响。
好多品种已停产,目前仅有毒杀芬、氯丹两种可在苗圃或林木上使用。
3.2有机磷杀虫剂这类毒剂兼有触杀和胃毒的作用。
我国登记的有32种,各有一定的特性:敌百虫,高效低毒,具强烈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并有熏蒸作用,对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最有效。
敌敌畏,具熏蒸、触杀及胃毒作用,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有效。
久效磷、甲基硫环磷高毒,具内吸作用,广谱、高效、残效期长。
辛硫磷,高效、低毒、广谱,但无内吸作用。
水胺硫磷可杀虫、杀螨,也可杀卵,对螨类和鳞翅目昆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乐果毒性中等,具内吸作用,适于防治刺吸类害虫。
其它种类尚多,就不再一一介绍。
3.3氨基甲酸酯类又称有机氮类。
林业上常用有:甲萘威(西维因),毒性中等,残效期较长,对叶蝉及咀嚼式口器昆虫毒力较大,但对螨类和蚧类毒力很小。
巴丹毒性中等,胃毒作用强,也具触杀作用和一定的拒食和杀卵作用、残效期长、杀虫谱广。
克百威为内吸杀虫、杀线虫剂,毒性较高。
在土中残效期长。
3.4菊酯类这类农药大多属低毒、高效、广谱的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