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教案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_教案(大全)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_教案(大全)第一篇: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_教案(大全)第一节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发病机制。
2、熟悉颅内压增高主要身体状况。
3、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主要的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一、清点人数。
二.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1)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脑肿瘤、脑损伤、颅内血肿、脑脓肿、脑水肿、先天性畸形。
(2)颅内压增高的病理机制:(3)身心状况:1、头痛:最早最主要的症状。
2、呕吐,呈喷射状。
3、视神经乳头水肿。
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合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4、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反应迟钝、昏睡、昏迷。
5、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增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即“二慢一高”,称为库欣反应。
6、脑疝: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我们学习了颅内压增高的身体状况表现,当面对颅内压增高病人时,我们如何护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该病人进行护理。
(师板书课题: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三、教学新课 1.教学护理诊断。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该病人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问题。
(教师出示案例)⑴潜在的并发症脑疝⑵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⑶有误吸的危险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有关⑷疼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⑸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长期不能进食、呕吐、用脱水剂有关⑹营养失调与频繁呕吐、长期不能进食等有关⑺有外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2.教学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体位:床头抬高15度—30度的斜坡卧位(2)清理呼吸道并吸氧。
(3)控制液体入量。
成人每日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尿量不少于600ml(4)控制高热,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冬眠低温疗法。
(二)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变化。
(三)治疗配合:1.控制脑水肿,采用脱水治〔疗20%的甘露醇250ml(15—20分钟内输入)、呋塞米〕2.激素应用(地塞米松)3.冬眠低温治疗⑴使用冬眠药物之前可使用镇静剂⑵冬眠药物使用30分钟后再加用物理降温⑶降温以肛温32℃—34℃较为适合⑷停止冬眠疗法,应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冬眠药物4.防止颅内压骤升的护理:安静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癫痫发作(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颅内压增高护理(护理讲课比赛课件)

诊断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如颅脑影像学检查、脑脊液 检查等,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2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评估
评估内容与方法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 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 标,以评估患者的生理
日常生活指导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 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减少头部
震动。
饮食调整
建议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 素的饮食,避免过度饱食和过度饮 水。
避免危险动作
提醒患者避免头部前倾、弯腰捡拾 重物、突然改变体位等危险动作。
家庭护理与随访
家庭护理要点
指导家属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定期随访
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
案。
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6
颅内压增高护理的研究进展与 实践案例
最新研究成果与趋势
颅内压监测技术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颅内压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如光纤颅内压监测、磁共振成像技术等,为颅内压增高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
05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宣教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内压增高的危害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颅内压增高的常见 原因,如颅脑外伤、颅内肿瘤、颅内 感染等。
强调颅内压增高对脑组织的压迫和损 伤,可能导致脑疝、脑水肿等严重后 果。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详细说明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症状,以及意识障 碍、抽搐等严重症状。
颅内压增高 教案

颅内压增高教案教案标题:颅内压增高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3. 培养学生对颅内压增高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颅内压增高的定义和病因a. 颅内压增高的定义和正常颅内压范围b.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如颅内肿瘤、脑水肿、颅内出血等2.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a. 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常见症状b. 眼底检查的重要性和颅内压增高的眼底表现3. 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方法a. 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b. 手术治疗:如颅内压监测、脑室引流等c. 其他治疗方法:如体位护理、氧疗等4.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a. 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等b. 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氧合良好c.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刺激d. 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介绍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案例分析:以实际病例为例,让学生分析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颅内压增高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措施。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内容。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的颅内压增高病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的资料。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评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2. 案例分析评估:要求学生分析一个颅内压增高的病例,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3. 问答评估:通过提问学生颅内压增高相关的问题,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时长: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情况,大约需要2-3个课时。
备注:教案中的内容和评估方式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颅内压增高教案

(一)降低颅内压
1.一般护理
2.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
(1)休息
授课章节
第十二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颅内压增咼
第二节急性脑疝
授课对象
护理学本科
学时
3
时 间
2016-5-29
教材
外科护理学
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熟 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二、了解脑疝的紧迫性基础、病因和分类, 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急救 护理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
备注
教学资源内容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In creased ICP)
一、概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颅内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 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可代偿 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a(儿童
ICP>1.0 Kpa),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 症时,称为颅内压增高。
二、病因
(一)颅腔内容物的体积量增加
(二)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减少
三、病理生理
(一)颅内压的形成与调节
(二)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三主症(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
水肿),
(二)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库欣反
应:两慢一高
五、处理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1.脱水治疗2.激素治
疗3.抗感染4.过度换气5.冬眠低温治疗
(二)手术治疗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
授课提纲
第一节颅内压增咼
一、概述(10分钟)二、病因(10分钟)三、病 理生理(15分钟)四、临床表现和诊断(15分钟)
五、处理原则(10分钟)六、护理(20分钟) 第二节急性脑疝一、解剖概要(5分钟)二、病因 及分类(5分钟)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0分钟) 四、 处理原则(5分钟)五、急救护理(5分钟)本章 小结:(8分钟)布置思考题:(2分钟)
颅内压增高教案

颅内压增高教案导读: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提供针对颅内压增高的教学指导,介绍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概述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正常范围,由于颅内容积的增加或颅内液的潴留引起。
常见原因包括脑肿瘤、脑出血、脑水肿等。
二、症状表现1. 头痛: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经常是阵发性的、搏动性的,并呈现晨起或睡醒时较重;2. 恶心和呕吐:由于颅内良性肿瘤或脑脓肿等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常伴随恶心和呕吐;3. 视力问题: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4. 神经系统症状:颅内良性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还可能出现一侧身体运动不协调、言语不流利等症状。
三、诊断方法1. 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扫描和MRI是确认颅内压增高的主要手段;2. 腰穿术:通过脊柱穿刺腰椎腔,收集脑脊液进行检测,以评估颅内压力是否增高;3.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评估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四、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给药,以减轻脑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2. 手术治疗:对于颅内压增高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脑膜切除术、脑室分流术等;3. 放射治疗:对于颅内恶性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放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4. 中医中药治疗:中草药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五、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2. 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嘈杂和刺激对患者的影响;3. 规律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4. 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睡眠和休息。
结语: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本教案提供了关于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综合指南,并介绍了针对患者的护理措施。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颅内压增高教案

颅内压增高教案
引言: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压力异常升高,常见于多种疾病,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
颅内压增高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理颅内压增高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措施。
一、什么是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压力异常升高。
正常情况下,颅内压维持在10-20mmHg范围内。
当颅内压超过20mmHg时,即可被认定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影响脑功能,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1. 头痛: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通常是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严重时可能伴有呕吐或视力障碍。
2. 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可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从轻度的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到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都可能发生。
3. 呕吐:颅内压增高对呕吐中枢的刺激可能导致患者频繁呕吐,尤其是早晨或在醒来后。
4. 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视神经受压,导致视力障碍,
例如视野缺损、模糊或复视等。
5. 眼球突出:颅内压增高可能引起眼球的突出,患者可出现眼
球凸出、眼球活动范围受限等症状。
三、如何处理颅内压增高?
1.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
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观察。
2. 病因治疗:针对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手术
切除占位性病变、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等。
3. 降低颅内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颅内压增高(大课)

第一节 概 述
• 四、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二)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5、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缺血而致功能紊乱,
消化道粘膜血管收缩造成缺血。
应激性溃疡
第一节 概 述
• 四、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二)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6、神经源性肺水肿 下丘脑、延髓受压导致α-肾上腺素能神经活
下斜肌
内直肌 上斜肌
滑车神经 支配
小脑幕切迹疝的特点
• 颞叶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下疝入后颅窝 • 早期动眼神经受压 • 脑干压迫部位:中脑(大脑脚,锥体束,
运动功能受损) • 神志:脑干网状激活系统 • 晚期影响呼吸中枢
第三节 急性脑疝
• 临床表现 1、 小脑幕切迹疝 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②瞳孔改变 ③运动障碍 ④意识改变 ⑤生命体征紊乱
血压升高,相对缓脉
Harvey Cushing (1863--1939)
Man of the Century in Neurosurgery
• Father of Neurosurgery •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
成立于1931年 the Cushing Association •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图书馆— Harvey Cushing Library
可能是由于某些毒素直接作用于脑细胞而产生代谢 功能障碍,使钠离子和水分子潴留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 内所致,但没有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常见于脑缺血、脑缺 氧的初期。
第一节 概 述
• 四、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二)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4、库欣(Cushing)反应 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
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博缓慢、呼吸节 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这 种变化即为库欣反应。这种危象多见于急性颅内 压增高病例。
颅内压增高教案1

2. 2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 脑水肿、脑积水、
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或过度灌注,脑血流量增加,
使颅内血容量增多。
2)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肿、脑肿瘤、脑
脓肿等。
3)先天性畸形: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
2.3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1)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年龄 (2)病变的扩张速度
4)头颅X线摄片:可见颅骨骨缝分离,指状
压迹增多,鞍背骨质稀疏及蝶鞍扩大等。
5)腰椎穿刺:
2.7 治疗原则
1)—般处理:
●凡有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留院观察。密切观
察生命征的变化,以掌握病情发展的动态。
●有条件时可作颅内压监护,根据监护中所获得
压力信息来指导治疗。
●频繁呕吐者应暂禁食,以防吸入性肺炎。不能
颅内压增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1. 概述
定义: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
续在2.0kPa(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
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
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
象。
颅内压的形成:颅腔内有脑组织、脑脊液和血 液三种内容物,其容积固定不变,约为1400~ 1500ml。这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 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正常值: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力,成 人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70~200mmH2O),
颅 内 压 的 增 高 而 进 行 性 加 重 。 当 用 力 、 咳 嗽、
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 2 )呕吐: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 3)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 边 缘 模 糊 不 清 , 中 央 凹 陷 消 失 , 视 盘 隆 起 ,静 脉怒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日期:年月日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教学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职称
课型
理论大课
授课题目
教学时数
1课时(40分钟)
教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owerPoint课件、板书、颅骨模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分类及鉴别诊断。
3、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及随访。
授课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2、颅内压增高的分类
3、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4、颅内压增高的病理
5、临床表现
6、诊断、鉴别诊断
7、处理、随访
PowerPoint课件
PowerPoint课件、板书
PowerPoint课件、板书
PowerPoint课件、板书、
PowerPoint课件、板书
PowerPoint课件、板书
PowerPoint课件、
外语要求
颅内压增高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脑疝brain hernia脑水肿brain edema
教研室
审阅意见
1、符合大纲要求。
2、按计划授课。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多媒体教学时间分配(分钟)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对颅内压增高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进行充分阐述。结合目前研究的新进展、典型病例,理论联系实际。
3、加强课件制作;适当增加英语教学;注意时间分配与教案统一。
四、颅内压增高的病理
颅内压的调节除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挤到颅外血液循环外,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
五、临床表现
(1)头痛;
(2)呕吐:
(3)视神经乳头水肿:
(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5)其他症状和体征
六、颅内压增高的诊断
通过全面而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认真地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许多颅内疾病在引起颅内压增高之前已有一些局灶性症状与体征,由此可作出初步诊断。当发现有神经乳头水肿及头痛、呕吐三主征时,则颅内压增高地诊断大致可以肯定。
2.病因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应考虑作病变切除术,不能切除时考虑减压手术。3.减低颅内压治疗:高渗性利尿:、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呋塞米;甘油盐水;甘露醇。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思考题
1、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分类?
2、颅内压增高的诊断?
3、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原则?
实施情况及分析
1、能根据教学计划,按照三基和三严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作好神经外科科医生和进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减低颅内压治疗:高渗性利尿:1、氢氯噻嗪;2、氨苯蝶啶;3、呋塞米;4、甘油盐水;5、甘露醇。
PowerPoint课件、
2分钟
PowerPoint课件、板书
2分钟
PowerPoint课件、板书
4分钟
PowerPoint课件、板书
7分钟
PowerPoint课件、板书
10分钟
教案末页
本课小结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颅内压增高分为弥漫性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颅内压增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及其他症状和体征。通过全面而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认真地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许多颅内疾病在引起颅内压增高之前已有一些局灶性症状与体征,由此可作出初步诊断。当发现有神经乳头水肿及头痛、呕吐三主征时,则颅内压增高地诊断大致可以肯定。常选择下列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头颅X线摄片、腰椎穿刺。处理:1.一般处理:留院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保持出入量平衡。
常选择下列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头颅CT;
2.MRI;
3.脑血管造影;
3、头颅X线摄片;
5、腰椎穿刺。
七、鉴别诊断
神经功能性头痛
八、处理
1.一般处理:留院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保持出入量平衡。
2.病因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应考虑作病变切除术,不能切除时考虑减压手术。
2分钟
2分钟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9分钟
11分钟
教学重点
及解决方案
1、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颅内压增高诊断及鉴别诊断。
3、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处理。
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讲述
教学难点
及解决方案
1、颅内压增高的病理。
2、颅内压增高的处理。
结合病理图解和照片
基本教材
《外科学》第7版
参考书籍
及版本
彭裕文主编.《局部解剖学》第6版
一、颅内压增高的定义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 kPa(200 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二、颅内压增高的分类
弥漫性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颅内压增高
三、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常见的有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