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应急知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对方法和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对方法和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对方法和应急预案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要确保幼儿园的幼儿人身免受伤害,幼儿园教职工们要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很重要。

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幼儿园突发事件应对方法吧。

幼儿园中幼儿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一、流鼻血将幼儿头仰起,举起幼儿与流血相反方向的手,并用冷水轻轻拍打幼儿额头和出血侧鼻翼10~15分钟。

止血后可用一小块手纸轻塞进流血侧鼻子,几分钟后拿掉。

二、磕碰(1)青、肿、淤血:切不可用手揉伤处!应让幼儿试着慢慢活动,确认有无大碍。

如无大碍可为幼儿伤处涂些许芦荟胶以去淤消肿。

(2)伤处破皮:对伤处进行消毒。

拿药用棉签蘸些许碘酒或消毒水轻擦伤处进行消毒,应从伤处向脏处擦,避免细菌进到伤处引起伤口感染。

三、摔伤(跌落)切不可轻易移动幼儿!应边安慰幼儿边观察幼儿反应,若感觉骨折应用硬板将伤处直直的固定,并拨打120。

四、烫伤马上用冷水冲洗伤处20分钟左右。

若衣物粘在伤处切不可撕扯衣物,要除去身上衣物但保留与皮肤粘连部位,然后用冷水冲洗,并拨打120。

五、咬伤(蛇)用布条或线绳扎紧被咬伤以上的部位,尽可能不让咬伤部位血液流通。

立即拨120。

六、吞入异物将幼儿从身后抱住,用力按压其胃部,使气流将异物顶出,并拨打120。

七、异物进耳可用手电等照明用具照耳朵使异物飞出;也可往耳朵里倒些许油,使异物滑出。

八、流血遵循一捂二按三包方法:先将伤处捂住,再用力用手按住止血,之后用纱布包扎并送往医院。

九、抽搐马上找到手边任意硬物塞入幼儿口中,避免咬舌。

并用手按住人中,拨打120。

十、人工呼吸保持幼儿颈部通畅通气,用手捏住幼儿鼻子并往嘴里吹一口气,并按压心脏25下,立即拨120。

面对幼儿园中幼儿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园长、教师应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指挥体系顺畅,应急人员落实到位。

同时,在日常教学或培训教师活动中,做好面对紧急情况的方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立预警机制,对幼儿园现有设施要进行全面检查,对不安全隐患要采取措施进行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幼儿园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含6项)

幼儿园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含6项)

幼儿园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幼儿园中危机无处不在。

危机一旦发生,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损失,危害幼儿园的利益,给幼儿园造成负面影响。

没有哪个管理者希望幼儿园会发生危机,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

所以,只有坚持不懈地做好危机预防工作,编制安全管理预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制度,加强检查,才能消除隐患,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一、防火预案(一)适用范围。

预防在本园范围内由于明火、电器、实验、破坏等原因引发的重大火灾事故。

具体适用以下情况:1.因易燃品使用保管不当引起的火灾;2.因线路老化引起的火灾;3.因用火、用电不慎引起的火灾;4.因违章动用明火、乱拉乱接临时线引起的火灾;5.因违章使用电器引起的火灾;6.因乱扔烟蒂、幼儿玩火引起的火灾;7.因不法分子破坏引起的火灾;8.因其它单位或个人失火殃及本校引起的火灾;9.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

(二)成立防火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各部门职责。

1.成立由园长、后勤园长、消防安全员、保健人员、各班主班老师组成的防火领导小组。

2.后勤人员组成灭火行动组,积极协助专业灭火人员的工作。

3.各班教师、保育员负责疏散引导幼儿。

4.保健医生协助医疗人员负责救护工作。

(三)日常工作要求。

1.防火领导小组要定期检查、不断完善防火设施;每班配有紧急疏散图,绿色通道标志要明显,应急灯能正常使用。

2.幼儿在园活动时,活动室前后门、走廊门必须处于打开状态,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3.食堂操作间、加工间保持通风;排油烟机要定期清洗,不留油垢。

4.要加强对幼儿和教职员工的防火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结合教育内容进行防火演习,使大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技能;每位教职员工都要会使用灭火器。

(四)报警和火灾应急处理。

1.一旦发现灾情,应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幼儿园领导报告,以最快的速度拨打119报警电话。

在报警电话中,要说明以下情况:起火单位、位置、着火物、火势大小、火场内有无化学物品及类型、着火部位、报警人姓名、单位及所用电话等,并派人员在醒目处等候接车。

幼儿园紧急情况应急措施

幼儿园紧急情况应急措施

幼儿园紧急情况应急措施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地方,然而在幼儿园中,紧急情况可能随时发生。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幼儿园需要建立完善的紧急情况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紧急情况应急措施,旨在为幼儿园管理者和老师们提供参考。

一、火灾应急措施火灾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因此幼儿园必须建立健全的火灾应急措施。

首先,幼儿园应配备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材,以便及时发现和扑灭火灾。

其次,幼儿园应定期进行防火演练,提高师生们的火灾逃生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火灾发生时,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迅速组织疏散,并确保每个孩子安全撤离至安全地点。

同时,幼儿园还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配合。

二、自然灾害应急措施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也可能给幼儿园带来风险。

因此,幼儿园需要建立相应的自然灾害应急措施。

在地震发生时,幼儿园应教师和孩子们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开阔地带,确保人身安全。

在台风来临时,幼儿园应提前进行防台风措施,关闭门窗,清理外围树木等,确保校园安全。

同时,幼儿园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们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三、其他紧急情况应急措施除了火灾和自然灾害外,其他紧急情况如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也需要幼儿园建立应急措施。

幼儿园应配备急救箱和常规急救设备,以应对孩子们在校过程中突发状况。

同时,幼儿园要定期开展急救培训,提高老师们的急救技能和专业素养。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幼儿园工作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及时联系家长和医护人员,确保孩子们得到及时救治。

幼儿园紧急情况应急措施至关重要,它关乎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希望幼儿园在日常管理中重视应急措施的建立和培训,提高全体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和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应急避险和安全防范疏散演练培训内容

幼儿园应急避险和安全防范疏散演练培训内容

幼儿园应急避险和安全防范疏散演练培训内容一、火灾应急-知识讲解:-向幼师和幼儿讲解火灾的危害及常见起火原因,如电气故障、玩火等。

-教授如何正确识别火灾警报声及烟雾报警器的信号。

-应对措施:-教导幼师在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清晰报出幼儿园地址和火势情况。

-培训幼师组织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等消防设施进行初期灭火。

-演练流程:-组织幼师和幼儿进行火灾疏散演练,明确各班级的疏散通道和集合地点。

-在演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师的组织能力和幼儿的行动表现,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二、地震应急-知识普及:-讲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让幼师和幼儿了解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

-教授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姿势,如躲在桌子下、墙角等坚固物体旁边。

-应对方法:-培训幼师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组织幼儿躲避,等震动停止后再组织疏散。

-教导幼儿在疏散过程中要避免拥挤和踩踏,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到空旷地带。

-强调地震后不要立即返回室内,以防余震发生。

-演练实施:-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检验幼师和幼儿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防踩踏-预防知识:-讲解踩踏事故的发生原因,如人群拥挤、秩序混乱等。

-教导幼儿在人群中要遵守秩序,不要推挤和乱跑。

-应对策略:-培训幼师在发现人群拥挤时要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幼儿有序疏散。

-教授幼儿如果不慎摔倒,要立即双手抱头,蜷缩身体,保护自己的重要部位。

-演示在踩踏事故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演练要点:-组织防踩踏演练,模拟人群拥挤的场景,让幼师和幼儿亲身体验如何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四、外来人员入侵防范-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幼师和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来外人员入侵的潜在危险。

-教导幼儿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或跟陌生人走。

-安保措施培训:-培训保安人员如何正确使用安保设备,如警棍、盾牌等。

-讲解如何识别可疑人员和应对外来人员的强行闯入。

幼儿园应急预案(15篇)

幼儿园应急预案(15篇)

幼儿园应急预案(15篇)幼儿园应急预案1一、幼儿意外事故防范措施(一)预防烫伤1、暖水瓶,开水壶,热饭,菜,汤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2、不允许幼儿进食堂,保育室,锅炉房等危险地区。

3、给幼儿漱洗前,一定要试好水温(用手背试水温)4、幼儿进餐,饮水或成人喂药时,温度要适宜,手摸杯子不烫手为宜。

5、冬季取暖期间,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

(二)预防外伤1、清除园内房屋,场地,玩教具的不安全因素。

拐角。

器械边缘要圆滑,墙面要软处理。

大型玩具的造型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且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隐患立即停止使用,及时修复。

2、教师组织户外活动要随时观察每个孩子。

活动范围不要太分散,要在教师的视线内,避免过于疲劳或保护不到所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3、幼儿使用的设备要稳固,桌椅板凳没有毛刺,饮水桶,毛巾架等要固定好。

4、剪子,刀子,针等锐利物品要放在成人专用材料柜内(幼儿摸不到的地方)5、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游戏形式,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逐渐使他们过渡到自我保护阶段。

(三)严防异物入耳,鼻,气管等处1、幼儿活动时,认真观察幼儿,防止误把玩具当食物吃进肚子或含在口中。

2、户外活动时注意幼儿是否捡了石子,小棍等物品,如发现要及时清除,防止幼儿把异物塞进口,鼻,耳中。

3、如发生异物进入耳,鼻,气管事故,教师不要随便采取措施,弄清楚情况后,再进行排除,如园内解决不了,应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并立即通知家长。

4、每天晨午晚检查时要询问孩子是否带有异物,必要时由教师集中保管,5、幼儿睡眠时,带班教师要随时巡视幼儿睡眠情况,观察幼儿是否在被子里吃豆,巧克力糖等食品或玩玩具,防止食品和玩具进入气管。

6、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的进餐环境,使幼儿在情绪稳定愉快的状态下安静的进食或吃水果,防止食品误入气管7、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携带各种饰品。

(四)防止中毒1、儿童活动室内不准存放有毒物品,如消毒液,洗涤剂禁止存放在卧室及活动室内,要放在幼儿摸不到的专用物品柜内。

幼儿园常见突发事故培训

幼儿园常见突发事故培训

幼儿园常见突发事故培训在幼儿园教育中,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幼儿园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处理各种突发事故的技能和知识,以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幼儿园常见突发事故培训指南,帮助教育工作者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一、火灾事故处理1.保持冷静,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通知幼儿园的其他工作人员。

2.迅速组织幼儿疏散到安全地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安全撤离。

3.关闭电源和燃气开关,以防止火势蔓延。

4.使用灭火器或其他灭火设备进行灭火,但只有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这样做。

5.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并协助他们进行灭火工作。

二、食物中毒处理1.立即将中毒幼儿移至安全地带,并通知医疗急救服务。

2.记录所有中毒幼儿的症状和接触过的食物。

3.保存食物样本,以供后续调查。

4.清洁和消毒可能被污染的区域。

5.通知家长并配合卫生部门的调查。

三、幼儿受伤处理1.保持冷静,检查幼儿的受伤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2.对于轻微的擦伤或割伤,使用清洁水清洗伤口,并使用创可贴或绷带包扎。

3.如果幼儿出现骨折或严重受伤的迹象,不要移动他们,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4.对于出血不止的伤口,应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加压止血。

5.记录受伤情况,并通知家长。

四、幼儿突发疾病处理1.保持冷静,迅速评估幼儿的症状。

2.如果幼儿出现呼吸困难、心脏病发作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对于哮喘发作或其他需要紧急药物治疗的疾病,使用幼儿园配备的急救药物,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4.记录幼儿的病情和采取的措施,并通知家长。

五、绑架或走失处理1.立即通知幼儿园的其他工作人员和保安人员。

2.描述走失或被绑架幼儿的详细特征,并通知所有教职工和保安人员。

3.查看监控录像,确定幼儿的最后出现地点。

4.联系家长,告知情况,并寻求他们的帮助。

5.通知当地警方,并配合他们的调查工作。

六、心理危机处理1.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幼儿的问题和担忧。

幼儿园紧急情况应变方案

幼儿园紧急情况应变方案

幼儿园紧急情况应变方案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安全,特制定该紧急情况应变方案,以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保障每位孩子的生命安全。

一、火灾1. 当发现火灾时,师生应立即保持冷静,迅速疏散至安全地点。

2. 当道路被火势阻隔时,应迅速关闭门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阻止烟雾进入,同时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

3. 师生应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联系消防部门,并按照消防部门的指示行动。

二、地震1. 当感到地震时,幼儿园师生首先要保持镇定,迅速带领幼儿躲避到安全区域,避免玻璃等易碎品掉落伤及。

2. 在发生地震后,应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确保无危险后再进行疏散。

3. 如有土石方侵入室内,应迅速找到桌椅等遮蔽物保护头部,并及时报警求救。

三、疏散1. 师生应了解幼儿园内部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的位置,以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

2. 疏散时,师生要保持秩序,不可慌乱推挤,以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3. 在疏散过程中,师生要相互帮助,确保幼儿园全体师生能够安全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

四、伤病处理1. 在有师生受伤或患病时,师生要立即寻找急救箱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并尽快将伤病者送往医院救治。

2. 如情况较为严重,需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通知家长前来医院接受伤病者治疗。

3. 在处理伤病过程中,师生要保持冷静,理性判断,尽最大努力确保伤病者的安全和健康。

五、家长沟通1. 在发生紧急情况后,幼儿园要及时向家长发布通知,告知事发情况和处理进展,保障家长了解并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

2. 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通讯机制,确保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互通畅通,减少信息沟通的阻碍。

3. 定期组织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危险的发生。

总之,幼儿园紧急情况应变方案是幼儿园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只有准备充分,各方面都想到且做好准备工作才能及时有效地保证每位师生的生命安全。

希望幼儿园师生都能够熟知该方案,细心执行,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平安。

幼儿园十大安全应急预案

幼儿园十大安全应急预案

一、火灾应急预案1. 发现火灾时,立即报警并通知幼儿园负责人。

2. 组织幼儿迅速撤离火灾现场,确保幼儿生命安全。

3. 指导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逃生。

4. 安排专人对幼儿进行安全疏散,确保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

5. 火灾扑灭后,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二、地震应急预案1. 地震发生时,立即组织幼儿躲避到安全地带。

2. 教师迅速抱住幼儿,确保幼儿头部朝下,保护头部和颈部。

3. 安排专人对幼儿进行安全疏散,确保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

4. 疏散到安全地带后,及时清点人数,确保无伤亡。

5. 地震过后,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三、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 发现幼儿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立即通知家长并送往医院。

2. 对疑似食物中毒的食品进行封存,待相关部门检测。

3. 对食堂进行彻底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4. 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四、溺水应急预案1. 组织幼儿学习防溺水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加强对水域周边的巡逻,防止幼儿擅自下水。

3. 发现幼儿溺水时,立即组织人员施救,同时拨打救援电话。

4. 救援成功后,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五、交通事故应急预案1. 加强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幼儿交通安全意识。

2. 组织幼儿排队过马路,确保幼儿安全。

3. 发现交通事故时,立即报警并组织幼儿撤离现场。

4. 对受伤幼儿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

5. 交通事故处理后,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六、踩踏事故应急预案1. 加强幼儿园场地管理,确保场地安全。

2. 教师组织幼儿有序进出场地,避免拥挤。

3. 发现踩踏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幼儿安全。

4. 对受伤幼儿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

5. 事故处理后,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七、传染病应急预案1. 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确保环境卫生。

2. 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3. 对患病幼儿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知识培训儿童意外伤害:又称儿童期意外事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各种意外不到的原因突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死亡,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常见的意外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其急救方式如下:一、窒息: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则出现呼吸困难。

可引起窒息死亡。

应立即用力拍打后背,借助振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内。

缓解窒息,以便争取抢救时间,迅速送往医院。

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在吃饭或游戏时,突然发生异物卡入气管时,首先应将病儿倒立、头向下,拍击胸部,同时用手自下腹部向上腹部推压,以利异物滑到病儿口腔,吐出或咽下。

如无效立即送医院抢救。

二、触电急救:发生触电后立即使患儿脱离电压,关闭电门或用木棒等非导电物将肢体与电源接触处分开。

要分秒必争,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如儿童倒在电线上或手拉着电线,一时无法找到电源开关,可用木板,凳子拉开电源或用绳子、衣服拧成带子,套在幼儿的身上拉离电源,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患儿的呼吸、心跳,如有微弱的呼吸及心跳,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应耐心,不可随意放弃抢救机会。

在坚持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联系急救中心或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三、脱臼(脱位):需要送医院,请外科医生复位。

确定脱位后,立即将脱位肢体用三角巾适当固定后送往医院,争取及早复位,受伤后暂时禁食,以免复位时使用麻醉剂引起呕吐。

四、烫伤:脱离烫伤源,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5-10分钟,随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

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切勿撕拉,只能将未粘着部分剪去,粘着的部分留在皮肤上以后处理,再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

表1 烫伤的分类第一,Ⅰ度烧(烫)伤:可局部涂烫伤膏药如京万红、清凉油等。

第二,Ⅱ度烧(烫)伤: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覆盖创面,切勿弄破和挤压水疱,也不可在创面涂草木灰等不洁之物,将病人平稳送入医院治疗。

第三,Ⅲ度烧(烫)伤:除用干净的毛巾纱布覆盖创面,不能弄破和挤压水疱外,若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淡盐水饮用,速送医院处理。

五、鼻出血:发生鼻出血时,紧张或大哭、用力揉擦鼻子等均会加重出血,这时应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坐下,头部保持正常或稍微前倾的姿势。

弄清楚是哪侧鼻出血,再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幼儿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

另外,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内包冰块放在前额部,双脚浸入热水中,都有利于止血。

用上述方法处理仍不止血,而幼儿有频繁的吞咽的动作,一定要让他把“口水”吐出来,若吐出来的是鲜血,说明仍继续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是否全身性疾病。

如每次出血量不多,但经常发生鼻出血,则应在出血时或出血后即去医院检查。

出血后数小时或数日内,鼻粘膜尚未愈合,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挖鼻。

六、鼻异物:小异物可嘱咐儿童用手紧按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使异物排出,如年龄小的幼儿不会做,可用纸捻刺激鼻粘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但异物在鼻腔时间长或用上述方法排不出来,不要自行挖取,应去医院取出异物。

七、耳异物:植物性异物,体积较小可嘱儿童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使其自行脱落,动物性异物,可用手电筒放在耳边诱昆虫自行爬出。

如效果不好,应去医院取出。

体积大的异物,要送医院取出。

八、眼异物: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擦伤角膜。

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再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或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拭去。

异物嵌入角膜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九、咽部异物:孩子被异物卡住后,让他张大嘴,将舌头压下,用镊子轻轻夹出,如是鱼刺,可用米醋饮服,若无效,送医院处理。

鱼刺卡住后,不要给孩子吃馒头、饭团等,因为这样做有可能将刺压得扎入更深,更不易取出。

较大异物卡在咽部,可造成呼吸困难,发现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应立即将小儿倒转,低头拍背使异物咳出或改变位置,并急送医院处理。

十、手扎刺的处理:将镊子或缝衣针在火上烧一烧,(打火机或火柴)或者用酒精消毒,并将伤口周围皮肤擦洗干净,顺扎入方向将刺挑出或拔出,然后用手挤一挤,出口滴血,再擦些酒精。

如刺扎得很深或很脏,要请医生处理并注射抗破伤风预防针。

十一、皮肤擦伤、割伤的处理:若只见擦伤,将伤口清洗干净,消毒即可。

若见割伤,首先要止血,将受伤部位抬高,压迫止血,然后清洁伤口,可在伤口上涂红汞,或用绷带包扎,不可用带棉或有绒毛的布块直接盖在伤口上。

包扎后的伤口,不要再沾水,第二天可打开看一看,发现伤口周围红肿,请医生处理。

十二、蚊虫叮咬:一般蚊子叮咬,涂止痒药膏即可。

如:风油精、绿药膏、速效止痒液等。

蜂蜇或毛虫刺伤,可用橡皮胶布粘贴法,拔除蜂刺和毛虫刺,还可先用肥皂水涂伤处,再用硼酸水局部冲洗后涂氨水。

蜈蚣、蝎子、蜘蛛等咬伤可用雄黄、明矾等适量研磨后,用凉开水冲调外敷。

出现全身症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十三、挤伤的处理幼儿的手指被门、抽屉挤伤时,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具体办法是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

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

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

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十四、碰伤碰伤多数都是头部,幼儿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毛巾包上冰块、冰棒,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然后将清油(生)涂在患处。

破皮先清创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敷创可贴,这样,没有刺激感,幼儿不会因为跌倒后惊慌、疼痛再加上药物刺激而大哭不止。

十五、跌伤(一)判断伤情从高处跌伤后,马上能哭、能用手伸向抱他的人,且眼球无“快速震颤”、无“喷射状呕吐”,30分钟后也无以上情况出现,那么就基本可以上排除“颅脑损伤”。

如果为“皮外伤”,则根据伤口情况,可按“消毒—止血—包扎”的步骤进行处理。

(二)急救措施为“皮外伤”,可按以下步骤处理:(1)在“皮外伤”情况下,用毛巾包冰块,对患处“冰敷”(若无病假,可用冻肉块替代)。

(2)冰敷后,可涂上一些“万花油”来消肿止血。

(3)受伤48小时后,至少24小时后,“热敷”,热敷可持续多日进行。

(4)如果孩子哭闹不止,摔伤的部位不让碰,没法动,那么骨折的可能性很大。

家长不要慌张,最好拨打120,等专业医生来来处理。

盲目施救适得其反。

注意幼儿创伤部位和幼儿跌倒损伤后的反应,如果发现幼儿跌倒后,有一段时间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

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幼儿平抱着送医院检查处理,观察数小时,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幼儿一次或遵从医嘱。

十六、骨折幼儿跌倒后,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幼儿,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

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幼儿不能站立行走,这时教师应将其他幼儿迅速组织好,请保健医生或寻找硬板将孩子托起来送到医院救治,否则,孩子骨折移位将影响医生治疗。

十七、头部摔伤(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

(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的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①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②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③头部剧烈疼痛④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⑤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

十八、惊厥惊厥是最常见的一类不随意运动,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禁忌症状。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惊厥,都应首先控制惊厥。

第一,带班老师应镇定,立即通知卫生保健人员,同时判断是否高热惊厥,然后协助保健人员进行急救处理。

副班老师及时看好小朋友。

第二,让患儿侧卧,同时用纱布及时清除口、鼻中的分泌物,防止异物入气管。

清除周围尖锐、突出的物体,避免幼儿抽搐时造成伤害。

第三,松开患儿的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呼吸通畅。

不要将幼儿紧抱在怀中,也不要摇晃孩子,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将毛巾包住压舌板放于上下牙中间,以免咬伤舌头。

若患儿牙关禁闭,不可硬撬。

第五,随时擦去痰涕。

第六,控制惊厥。

用大拇指指压小儿的鼻下人中穴()和双手虎口部的合谷穴止惊。

小儿的四肢正在抽搐时可以轻轻扶起手脚,但不要用力按压来制止抽搐,否则会造成小儿的手脚损伤,如骨折或脱臼等。

第七,带班老师通知园领导及幼儿家长。

第八,惊厥控制无效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重点:需在开学初每位新生入园时填写《幼儿特殊体质表》,清楚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如癫痫,高热惊厥等)。

二十、癫痫俗称羊癫风,发作时,病人常突然大叫一声摔倒在地,两眼发直,固定不动,四肢伸直,拳头紧握,呼吸暂时停止,随后全身肌肉强烈地抽搐、眨眼、咬牙、口吐白沫或者血沫(舌头咬破)、眼球上翻、眼睛发红、瞳孔发大,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持续10秒后停止抽搐,进入昏睡,醒来自觉疲乏、头痛,对发作情况不能记忆。

因发作时不自主跌倒,常易造成外伤或者溺水死亡。

急救措施:癫痫大发作时,救护者应注意病人体位,防止意外损伤。

如果病人俯卧、口鼻着地,应立即改变其体位,防止窒息。

立即让幼儿侧卧,松开衣领、裤带,清除口腔、鼻部呕吐物,同时用毛巾包住压舌板塞在病人上下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发作后短时间内能自行停止,故一般不需要用药。

如果抽搐不止,则有危险,需立即送医院。

二十一、当发现先心病幼儿呼吸终止或者心跳停顿时,应及时给幼儿做“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指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详细见PPT)2017年11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