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综合实训系统设计摘要
楼宇自动化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作为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自动化监控与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提升居住或办公的舒适度。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本次实训课程围绕楼宇自动化系统展开。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3. 提高同学们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楼宇自动化系统概述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是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网络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对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防灾、安全防范、车库管理等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
2. 楼宇自动化系统组成(1)传感器:用于采集建筑物内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烟雾等。
(2)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控制。
(3)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操作。
(4)通信网络:负责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输。
3. 楼宇自动化系统应用(1)电力系统: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照明系统: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照明设备,实现节能减排。
(3)空调系统:根据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
(4)给排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降低水资源浪费。
(5)防灾系统:实现火灾、燃气泄漏等灾害的早期报警和自动处理。
(6)安全防范系统:实现门禁、监控、报警等安全防范措施。
4. 楼宇自动化系统实训(1)实训设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训装置、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2)实训步骤:① 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安装在建筑物内相应位置,如墙壁、天花板、地板等。
智能楼宇实训室方案

智能楼宇实训室方案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正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智能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楼宇实训室的建设和运营将在培养人才、提升技术水平和提供实践机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个全面、细节丰富的智能楼宇实训室的方案。
一、建筑设计与布局智能楼宇实训室的建筑设计与布局至关重要,应该充分考虑实训需求、学习环境以及实训设备的安装和运行。
建筑设计上,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和开敞的空间布局,使室内外环境相互融合。
此外,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域,例如智能控制区、安全区、绿色环保区等,以提供适宜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二、智能设备与技术一个优秀的智能楼宇实训室方案需要配备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技术。
首先,可以引入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实训设备,提升操作和管理能力。
其次,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在实训中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配备先进的仿真设备,使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并通过仿真实验获得实际效果。
三、实践教学与实训项目智能楼宇实训室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学生实践教学机会,因此必须有一系列的实训项目和培训课程。
例如,可以设置智能楼宇系统设计、维护和管理等课程,包括智能电力供应、照明系统、安全系统和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实践。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获得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除了提供基本的实践教学,智能楼宇实训室还可以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经验。
可以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开展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等实际项目。
学生可以参与到真实的工程中,锻炼技能,并与专业人士合作,了解真实工作环境。
五、安全与环保在智能楼宇实训室方案中,安全和环保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学生在实验室中的安全。
其次,要使用环保型材料和设备,提倡节能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应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和灭火设备,以确保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学生的安全。
某实训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某学院实训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目录一、设计概括 (1)1.工程概括 (1)2.设计范围及分工 (2)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1.需求分析 (2)2.系统设计 (3)2.1.工作区子系统 (3)2.2.水平子系统 (3)2.3.管理子系统 (4)2.4.垂直干线子系统 (4)2.5.设备间子系统 (4)三、主要材料计算 (5)四、工程设计图纸 (6)一、设计概括1、工程概括某学院实训大楼共计5层,分南北两面是集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工学结合为一体,共计39个实训室,承担了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信息管理、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专业的实训项目。
本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在建筑完成后期,属于建筑硬件在前,综合布线在后。
该大楼采用六类布线,作为信息传输基础的综合布线系统,其设计的重点是:以中心机房为核心,将该楼的各楼层配线架与中心机房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系统具备稳定可靠、高速率、标准、开放、灵活、适用、可扩展的性能特点,从而满足该楼不同形式的应用要求。
大楼除通常用的信息网络合语音电话外,在出入口,楼梯口,走廊和实训中心安装了网络监控点,该大楼的信息点和种类数量如下图1-1/1-2/1-3所示/ 2、设计范围及分工本设计包含网络综合布线及线槽部分的设计。
综合布线及线槽的部分范围:各楼层的水平、垂直线槽,由各个楼层配线间至各个信息点的室内六类双绞线的布放,设计时根据要求,水平布线要求布放到各楼层走廊吊顶内。
各个楼层配线间至主设备间的光缆室内六类双绞线的布放。
标准24口光缆配线架和标准24口模块式配线架安装、机柜安装等。
本设计设置中心机房,中心机房设在三层。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需求分析按所住机房数量,每间机位分配一个信息点,共80间房间,其中I309房作为设备间,机房50个信息点,教师办公室5个信息点,会议信息点4个,共安装信息点2163个,其分布如图1-1、1-2、1-3所示。
信息点分布图1-1图1-2图1-32.系统设计2.1.工作区子系统本大楼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组成,包括各个不同功能的工作区域构成。
楼宇综合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楼宇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楼宇智能化相关专业,并建立楼宇智能化实训室。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参加的楼宇智能化综合实训的成果和收获。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楼宇智能化系统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楼宇智能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 提高学生对楼宇智能化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
三、实训内容1. 楼宇智能化系统概述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楼宇智能化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关系。
2. 楼宇智能化设备实训实训过程中,我们参与了楼宇智能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具体内容包括:(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学习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如冷水机组、空调机组、电梯等设备的监控。
(2)安全防范系统:掌握了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如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
(3)信息网络系统:学习了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接入点等设备的配置与调试。
(4)综合布线系统:掌握了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施工方法,如光纤布线、铜缆布线、接地系统等。
3. 实训项目实践实训期间,我们参与了以下项目实践:(1)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将各个楼宇智能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联动。
(2)楼宇智能化系统优化:针对现有楼宇智能化系统,提出优化方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楼宇智能化系统故障排查:模拟实际故障场景,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1. 提高了楼宇智能化技术理论知识水平,对楼宇智能化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掌握了楼宇智能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实训指导书

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实训指导书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实训指导书一、简介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主流之一。
智能化技术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领域。
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的建筑学生,在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上进行实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训系统介绍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实训系统。
它主要包括控制系统、能源管理、楼宇自控、智能化安防、智慧楼宇五个模块。
1.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PLC控制、变频控制、触摸屏控制、机器人控制等模块。
学生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操作,能够深入了解各种控制模式的实现原理,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2.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电量、水量、气量的计量、监测和控制。
学生可以在实训系统中进行模拟实验,学习能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出合理使用能源的意识。
3.楼宇自控楼宇自控是指通过监测数据实时控制楼宇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要素,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楼宇自控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
4.智能化安防智能化安防是应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楼宇安全保卫的一种手段。
实训系统中设有门禁、监控、报警等安全保卫设备,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设备的操作了解相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5.智慧楼宇智慧楼宇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楼宇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安防、智能配电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智慧楼宇的自动化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三、实训指导书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进行实训,特制作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指导书。
1.实训前准备(1)学生应该遵守实训安全规定,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穿戴好实验服和安全帽。
(2)对于初次使用实训设备的学生,在进行实训前要认真阅读实训操作手册,了解实训系统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并掌握控制系统、能源管理、楼宇自控、智能化安防、智慧楼宇五个模块的操作流程。
智能化楼宇综合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楼宇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智能化楼宇管理人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智能化楼宇管理专业,并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智能化楼宇实训室。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智能化楼宇的技术原理、设备应用及系统维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智能化楼宇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2. 掌握智能化楼宇的组成、功能及系统架构;3. 熟悉智能化楼宇设备的应用、安装与调试;4.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智能化楼宇管理需求的专业素养。
三、实训内容1. 智能化楼宇基础知识(1)智能化楼宇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2)智能化楼宇的组成、功能及系统架构;(3)智能化楼宇技术原理及关键技术。
2. 智能化楼宇设备实训(1)安防设备: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等;(2)通信设备:电话系统、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等;(3)能源管理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梯系统等;(4)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疏散指示系统等。
3. 智能化楼宇系统实训(1)智能化楼宇集成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2)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物业管理、设备维护、安全保障等;(3)智能化楼宇系统设计与实施。
4. 智能化楼宇维护与管理实训(1)智能化楼宇设备的维护与保养;(2)智能化楼宇系统的故障排除与修复;(3)智能化楼宇的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熟悉实训室环境、设备布局及操作规程;(2)分组进行,每组由指导老师负责;(3)明确实训任务,制定实训计划。
2. 实训实施(1)按照实训计划,依次完成各项实训内容;(2)在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寻求解决方案;(3)记录实训过程,总结实训经验。
3. 实训总结(1)每组提交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成果;(2)指导老师对实训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实训过程中的不足。
《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综述》

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综述目录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综述 (1)一、课程发展情况 (1)二、《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1)三、《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建议 (2)1.创设情境,确立项目内容 (2)2.项目的实施阶段 (2)3.评价总结阶段 (3)一、课程发展情况智能楼宇是现代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等诸多方面相结合的产物。
楼宇智能化行业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社会对该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智能建筑行业面临着极大挑战,方面我国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另方面城市化建设急需大量具有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国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以及自贸区的建设,海南逐渐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无疑:这些有利条件推动了楼宇智能化专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海南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智能楼宇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应进行认真定位与思考。
因此,培养楼宇智能化系统人才是行业的迫切需要。
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应运而生。
二、《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社会也更加注重此类人才的综合素质。
然而,传统的职业院校《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偏重理论,沿用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理论课时较多,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标,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难以与市场接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不足。
例如:在实践课程中,很多技校偏向于利用模拟软件,却忽视了其他影响楼宇智能化系统综合实训的不定性因素,不一定能完全通过模拟软件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实训实习问题。
虽然一些学校也建立了专门的模拟实训室,并且在逐步提高实训条件,但仍与现实操作环境存在定的差别。
同时,校外的社会实践机会过少,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
楼宇创新实训平台设计

1 2 对 讲及 门禁 控 制 系统平 台功 能 。
住家内所安装的门磁开头、 红外报警探测器、
烟雾探 险测 器 、 斯 报 警 器 等设 备 连 接 到 可 视 对 瓦
讲系统的保全型室内机上 以后 , 可视对讲 系统就
升 级 为一个 安 全 技术 防 范 网路 , 可 以与 住 宅 小 它 区物 业管 理 中心 或 小 区警 卫有 线 或 无 线 通 讯 , 从
图 1 可 视 对 讲 正 面 面板
国内智能建筑 的迅速发展对专 门从事楼宇智能化 相关技术工作 的专业技术人才迫切需求 , 智能建
筑人 才 需求 迅速 扩 大. 宇 自控 创 新 实 训 平 台是 楼 根据 楼 宇 自动化 专业 精 心设计 和研 发 的一 套综 合 实训 平 台 , 以通 过 此 平 台 的培 训 提 高 从 业 人 员 可
13 1 适 用对 象 ..
窆 / / /
西
一
.
I
.
栅l
F }
_
嶝基
l 二 嬲 ‰ H :
图 2 监控 系统正面面板
2 2 闭路 电视 监控 及 周 边 防范 系统 实训 平 台系 .
统功 能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能在人们无法直接观察的 场合 , 却能实时、 形象 、 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对 象的画面 , 已成为人们在现代化管理 中监控的 并 种极 为有 效 的观 察 工 具 . 由于 它具 有 只需 一人 在 控制 中心 操作 就 可 观 察许 多 区域 , 至 远 距离 甚
发展 , 将直 接拉 动 对 智 能 楼 宇 管 理 专 业人 才 的需 求 . 市 中住 宅楼 密集 程度 越来 越大 , 层越 来越 城 楼 高 , 设 安全 、 范住 宅小 区是 城市 建设 的重 要举 建 规 措, 因此 , 区 自动化 、 小 楼宇 自动化技 术 应运 而 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楼宇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己经逐步深入到我们吃、穿、住、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现在的智能化建筑实际上是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图像处理与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结合。
现代化智能化建筑物迅速发展,相关人才稀缺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日益尖锐的问题,学校必须做好相关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应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在楼宇综合实训系统的平台上学习、实践和研究,加强楼宇实训系统建设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因此我院引进了建筑电气及相关专业楼宇智能化技术设计的实训设备,根据智能建筑行业楼宇智能化的特点,在接近工程现场的基础上,针对实训教学进行专门设计,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DDC技术等,强化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布线、接线、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等工程能力。
它可适合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培训。
该系统在结构上以智能建筑模型为基础,应包含智能大楼、智能小区、管理中心和楼道等典型结构,涵盖对讲门禁、安防、视频监控、消防、综合布线和DDC
监控照明六个系统,各系统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实现联动。
通过设计学生可以掌握智能建筑行业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布线、接线、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等工程能力。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实训设备;对讲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DDC监控照明
Design Of Build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ystem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lligent building has becom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has been gradually and we eat, wear, live, all aspects of life.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actually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mag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technology, integrated wir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technologies.. Modern intelligent building rapid development, the 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the scarcity of tal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cute, schools must do a good job in the relevant practice teaching and let students use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 build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ystem platform to school learn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strengthen building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erefore our hospital introduced the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and relevant professional buil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o design the training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near field engineering based on,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 were specially designed, include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wiring technology, DDC technology,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installation, wiring, wiring, programming, commissioning,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other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It can be suitable for building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and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The system in the structure to intelligent building model as the foundation should be contains the typical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community, management center and the corridor, and other, covering the intercom, security, video surveillance, fire, integrated wiring and DDC control lighting six system, the system can independent operation, also can realize
linkage. Through the design of students can master intelligent building industry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of the installation, wiring, wiring, programming, commissioning,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other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training equipment;Entrance Guard Visual Conversational System;Video Monitored Control System;Fire Extinguisher System;Generic Cabling System;DDC Illuminat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