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王保华答案
机械基础 第2版 习题答案 (8)[4页]
![机械基础 第2版 习题答案 (8)[4页]](https://img.taocdn.com/s3/m/de28c4aecf84b9d529ea7a10.png)
第七单元支承零部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轴轴是支承传动件(如齿轮、蜗杆、带轮、链轮等)的零件。
2.曲轴曲轴是指将回转运动转变为往复直线运动(或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回转运动)的轴。
3.软轴软轴是由几层紧贴在一起的钢丝构成,可将扭矩(扭转及旋转)灵活地传递到任意位置的轴。
4.心轴心轴是指工作时仅承受弯矩作用而不传递转矩的轴。
5.转轴转轴是指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
6.传动轴传动轴是指工作时仅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的轴。
7.轴承轴承是用来支承轴或轴上回转零件的部件。
8.滑动轴承滑动轴承是工作时轴承和轴颈的支承面间形成直接或间接滑动摩擦的轴承。
9.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
二、填空题1.支承零部件主要包括轴和轴承,它们是组成机器不可缺少的重要零部件。
2.轴是支承传动件的零件,轴上被支承的部位称为轴颈,轴的功用是支承回转零部件,并使回转零部件具有确定的位置,传递运动和扭矩。
3.轴承是支承轴颈的支座,轴承的功用是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减少轴与支承件之间的摩擦磨损。
4.轴按其形状进行分类,可分为直轴、曲轴和软轴(或挠性轴、钢丝软轴)三类。
5.轴的结构包括轴颈、轴头、轴身三部分。
6.根据轴承工作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
7.滑动轴承根据承受载荷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向心滑动轴承和推力滑动轴承两大类。
8.滑动轴承通常由轴承座、轴瓦(或轴套)、润滑装置和密封装置等组成。
9.常用的轴瓦分为整体式轴瓦和剖分式轴瓦两种结构。
10.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主要有磨粒磨损、刮伤、胶合(咬粘)、疲劳剥落、腐蚀等。
11.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12.常见的滚动体有球、短圆柱滚子、长圆柱滚子、球面滚子、圆锥滚子、螺旋滚子、滚针等多种。
13.滚动轴承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滚动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进行分类,可分为向心滚动轴承和推力滚动轴承。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题解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题解《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题解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述该章主要介绍了机械设计的概念、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和方法等内容。
其中提到的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可靠性、工程经济性、结构合理性和工艺可行性等,这些原则是进行机械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在机械设计的流程中,包括目标确定、问题分析、方案选择、详细设计和优化等环节。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如参数法、几何法和模块法等。
第二章:材料力学基础该章主要介绍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中涉及到材料的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疲劳寿命等内容。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对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帮助选取合适的材料和进行合理的材料使用。
第三章:零件设计基础该章主要介绍了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其中包括零件的功能要求、尺寸与公差、形位公差和配合与间隙等内容。
在零件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并合理确定尺寸与公差以及形位公差,以确保零件的功能和可靠性。
第四章:连接零件设计该章主要介绍了机械连接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其中包括螺纹连接、销连接、键连接、轴环连接和法兰连接等常用的连接方式。
在连接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案,并对连接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第五章:机械传动基础该章主要介绍了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中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常见的传动方式。
在机械传动的设计中,需要根据传动的要求和工况,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并进行传动比的计算和齿轮的设计。
第六章:机械强度基础该章主要介绍了机械强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安全系数的计算等内容。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对受力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并进行应力计算和安全系数的评估,以确保机械的强度和可靠性。
第七章:机械零件的选料与计算该章主要介绍了机械零件的选料和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轴、轴承、弹簧和润滑剂等常见零件的选料和计算。
机械基础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机械基础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机械基础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在学习机械基础的过程中,习题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而
《机械基础第二版》提供了丰富的习题及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
学知识。
这本书的习题设计丰富多样,涵盖了机械基础的各个方面,包括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通过做这些习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书中还提供了详细的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检查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
除了帮助学生学习,这本书的习题及答案也对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
的帮助。
教师可以根据书中的习题设计课堂练习和考试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知识。
同时,书中的答案和解析也为教师提供了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指
导学生。
总的来说,《机械基础第二版习题及答案》是一本对学生和教师都非常实用的教材。
它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
教学参考。
希望广大学生和教师都能充分利用这本书,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果。
《机械设计基础》(机电类第二版)部分习题答案

7-36
d1=110mm,d2=330mm,da1=119.49mm,da2=333.16mm,df1=98.61mm,df2=326.21mm,
δ1=18.4°,δ2=71.6°,δa1=20.05°,δa2=73.25°,δf1=16.42°,δf2=69.62°,
R=173.93mm,ZV1=23.19, ZV2=209.09.
6-8 V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在保证带传动不打滑的条件下,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6-9 验算带速:带速高则离心力增大,使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传动易打滑,且带的绕转次数多,使带的寿命降低。带速低则带传递的圆周力增大,带的根数增多。
6-10 带传动的张紧装置:(1)当小带轮包角小于120°;(2)当带传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因为产生变形而松弛,使张紧力减小,故带传动要设置张紧装置。
4-4答:当ρmin<rT时,则有ρa<0,凸轮实际轮廓曲线不仅出现尖点,而且相
交,部分轮廓在实际加工中被切去,使从动件工作时不能达到预定的工作位置,无法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这种现象叫运动失真。当ρmin>rT时,则可避免运动失真。
4-5
4-6
第5章
棘轮机构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可靠;齿式棘轮机构传动平稳、转角准确;但运动只能有级调节,且噪声、冲击和磨损都较大。磨檫式棘轮机构传动平稳、无噪声、可实现运动的无级调节;但运动准确性较差。因此,棘轮机构通常用于速度较低和载荷不大的场合,实现机械的间歇送料、分度、制动和超越离合器等运动。如自动线上的饿浇注输送装置,牛头刨床的横向进给机构。
两者关系: ,F与F0成正比。
6-3弹性滑动的原因: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
打滑的原因:过载。
《机械设计基础2》试题样卷库(问答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2》试题样卷库(问答题答案)《机械设计基础2》试题样卷库(问答题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机械设计的目标和内容?机械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机械产品。
其内容包括产品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过程、性能评估等方面。
2. 请简述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设计选择原则。
设计选择原则包括功能和性能要求优先原则、最小重量法则、强度和刚度要求原则、工艺性和可靠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
3. 什么是机械设计中的静力学基本原理?请列举其中的三个公式。
静力学基本原理是研究物体在静止或恒定速度平衡状态下受力分析的学科。
其中的三个公式包括受力平衡条件、杠杆定律和三角形合力条件。
4. 请简述机构设计中的并联和串联概念。
并联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或部件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共同完成一定工作的机构形式。
串联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或部件依次连接、作用和相互传递动力的机构形式。
5. 请简述机械设计中的轴的选用原则。
轴的选用原则包括强度和刚度要求、转动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基本荷载和工作条件、加工工艺和材料可供性等方面。
二、计算题1. 某机械零件由A、B两个子零件组成,并行工作。
子零件A的可靠性为0.98,子零件B的可靠性为0.99,请计算整个零件的可靠性。
整个零件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子零件的可靠性进行连续可靠性计算,即整体可靠性 = 子零件A的可靠性 ×子零件B的可靠性 = 0.98 × 0.99= 0.9702。
2. 一个分度盘齿轮机构由齿轮G1、G2和齿条组成,已知齿轮G1的模数m=4mm,齿轮G2的齿数Z2=25,齿条的运动速度v=20m/min,请计算分度盘齿轮机构的传动比。
分度盘齿轮机构的传动比可以通过齿轮齿数比来计算,即传动比 =齿轮G2的齿数Z2 / 齿轮G1的齿数Z1。
由模数公式m = π × (Z1+Z2) /(2 ×传动比),可得传动比为:传动比= Z2 / (π × m) = 25 / (π × 4) ≈ 1.99。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及答案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是一本广泛使用于机械工程和相关专业的教材。
以下是一些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供学生参考:1. 什么是机械设计?它的重要性是什么?机械设计是一门工程学科,涵盖了设计和分析各种机械系统和设备的原理和方法。
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基本技能,通过机械设计,工程师能够创建出最优化的机械系统和设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安全性原则:确保设计的机械系统和设备能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运行,并具备可靠的故障保护和紧急停止机制。
- 功能性原则:设计应该满足系统和设备的预期功能和性能要求。
- 可制造性原则:设计应该考虑到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并且尽量采用简单和经济的制造方法。
- 可维护性原则:设计应该便于维修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停工时间。
-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该尽可能采用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并尽量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
3. 什么是设计过程?它的主要步骤是什么?设计过程是将设计问题转化为可行解决方案的过程。
主要步骤包括:- 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明确设计的目标、功能和性能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
- 概念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要求生成不同的设计概念,并进行评估和选择。
- 详细设计:根据选定的设计概念进行详细的设计、分析和计算。
- 制造和测试: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并进行制造和测试。
- 评估和改进:对设计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进行需要的调整和改进。
4. 什么是草图设计?它有什么优势和缺点?草图设计是一种用手绘或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绘制的简化和快速的设计概念。
它的优势包括:- 快速:草图设计能够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并在早期阶段对其进行评估和选择。
- 灵活:草图设计容易修改和调整,使得设计师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和变化。
- 直观:草图设计能够清晰地表达设计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便于设计师和他人理解和沟通。
机械设计答案 第二版共37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部分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1-1.各种机器尽管有着不同的形式、构造和用途,然而都具有下列三个共同特征:①机器是人为的多种实体的组合;②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③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变换机械能。
机器是由一个或几个机构组成的,机构仅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它被用来传递运动或变换运动形式。
若单纯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因此,通常把机器和机构统称为机械。
1-2. 都是机器。
1-3.①杀车机构;有手柄、软轴、刹车片等。
②驱动机构;有脚踏板、链条、链轮后轴,前轴等。
第二章2-2.问题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是便于机构设计和分析。
问题二:(1)分析机构的运动原理和结构情况,确定其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
(2)沿着运动传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3)选择视图平面,通常可选择机械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必要时也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图平面,然后将其画到同一图面上。
(4)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并用各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常用机构的运动简图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来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5)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顺序标出各构件的编号和运动副的代号。
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运动方向。
问题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F>0,机构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自由度的数目。
2-3.答: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类型:它们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是:(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根据曲柄存在条件还可得到如下推论:1)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则不论取何杆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2)若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之和,当最短杆的邻边是机架时,机构成为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本身为机架时成为双曲柄机构;当最短杆是连杆时成为双摇杆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王保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构件是机器的_运动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制造___单元体;部件是机器的__
装配___单元体。
2、平面运动副可以分成______高副__和____低副___,高副又可以分成__旋转副
_____和___移动副____。
3、轮系运动时,所有齿轮几何轴线都固定不动的,称___定轴轮系____轮系,至少有
一个齿轮几何轴线不固定的,称___行星轮系______轮系。
4、为确保拎传动的工作能力,通常规定小带轮的包角α≥___120°_______。
5、若键的标记为键B20×70GB-79,则该键为__B____平键,b=___20___,L=
_____70___。
6、轴的促进作用就是_____车轴轴上的转动零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轴的
贯穿情况相同,可以分成___传达运动和转矩____、___心轴_____、__转轴、传动轴
_______。
7、凸轮机构是由_____机架_______、________凸轮____、______从动件______三个
基本构件组成的。
8、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SWEEPS旋转时,摇杆往复转动的平均速度相同的'运
动特性称作___急回特性_________。
9、在蜗轮齿数不变的情况下,蜗杆的头数越少,则传动比就越_______大_____。
10、齿轮压板时,当主动齿轮的____齿根__促进从颤抖齿轮的___齿顶___,一对轮齿
已经开始步入压板,所以已经开始压板点应属______从动轮齿顶圆______与压板线的交点;当主动齿轮的___齿顶___促进从颤抖齿轮的___齿根___,两轮齿即将瓦解压板,所以中止
压板点为________主动轮齿顶圆____与压板线的交点。
1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____基孔制__制,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采用基
轴制 _______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后,共10分后)
1、基圆以内有渐开线。
(× )
2、极位夹角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音速边线的夹角。
(× )
3、螺纹联接是不可拆联接。
(× )
4、机构处在死去点边线时,其传动角等同于90°。
(×)
5、凸轮轮廓的形状取决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 )
6、蜗杆传动通常用作小速比的场合。
(√ )
7、楔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
(× )
8、普通车床变速箱内齿轮的杀菌方式时油雾杀菌。
(× )
9、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则轴承的承载能力越高。
(√ )
10、拎传动的弹性滑动就是不可避免的,爆胎就是可以防止的。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并使机构成功通过死去点,常使用在高速轴装什么轮减小惯性? (B )
A、齿轮
B、飞轮
C、凸轮
2、为了并使二者压板的一对齿轮其强度和寿命吻合,通常( B )。
A、齿轮的硬度大于小齿轮的硬度
B、小齿轮的硬度大于大齿轮的硬度
C、小、小齿轮的硬度相同
3、下列哪一种普通平键用于轴端。
( C )。
A、A型
B、B型
C、C型
4、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多大?(A )
A、0°
B、20°
C、90°
5、下列螺纹用于传动的是( A )。
A、梯形螺纹
B、管螺纹
C、普通螺纹
6、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无论以哪一构件为主动件,都不存在死点位置( C )。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摇杆机构
C、双曲柄机构
7、在螺栓联接中,当有一个被联接件较厚,而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宜选用的联接类型是
( A )联结。
A、双头螺柱
B、紧定螺栓
C、普通螺栓
8、用以传达双向转矩的一对轴向键,在轴上相距多少度为宜? ( C )
A、90°~120°
B、135°~150°
C、120°~135°
9、拎传动的主要失灵形式就是拎的(A )。
A、疲劳断裂和打滑
B、磨损和打滑
C、磨损和疲劳断裂
10、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采用摆线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C )。
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没有冲击
四、简答题(每题3分后,共12分后)
1、简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不论齿廓在任何边线碰触,过接触点所搞的公法线一定通过连心线上一定点,就可以
确保传动比恒定维持不变
2、说明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应用。
螺栓相连接、双头螺柱相连接、螺钉相连接、摇架螺钉相连接。
螺栓相连接用作被连
接件壮、通孔且经常拆除的场合;双头螺柱相连接用作被连接件之一较薄、盲孔且经常拆
除的场合;螺钉相连接用作被连接件之一较薄、盲孔且不经常拆除的场合。
3、轴上零件的周向及轴向固定各有哪些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各举出两种及
四种以上方法)
周向紧固:键连接、花键相连接、过盈协调相连接
轴向固定:轴肩、轴环、轴套、轴端挡板、弹性档圈
4、表明拎的弹性滑动与爆胎的区别。
弹性滑动是由于带传动时的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存在着拉力差,所以
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而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的,只要不过载,就可以避免打滑,所以,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五、计算题(共20分后)
说明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并判断机构运动是否确定?(6分)
未知一、求解:机构具备确认相对运动的条件就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同于机构中拒
绝接受外界取值运动规律的原动件的个数。
n=3,PL=3,PH=2
机构自由度 F=3n-2PL-PH=1 ,
因为W=1=F,所以机构的运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