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现代测试技术介绍

现代测试技术介绍

现代测试技术介绍一、元素成分分析物质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要知道一个样品是由哪些元素组成,最重要的分析手段就是原子光谱分析。

它是利用原子(包括离子)所发射的辐射或原子(或离子)与辐射的相互作用而进行样品分析的一类测试技术。

图33-1 光谱仪示意图A.火焰发射光谱仪B.原子吸收光谱仪C.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XFS)。

前三种方法涉及的是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过程中的辐射发射、吸收和荧光的产生。

图33-1为火焰发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最简单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三种原子光谱法的关键都是使试样产生原子蒸气(游离态气体原子或离子)。

产生原子蒸气的手段有火焰、电孤、电热原子化器、射频等离子体以及激光等,其中火焰是最简单和广泛使用的原子蒸气源之一。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图33-lA)中,试样的气态原子蒸气进一步受热激发,使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由最低能态(称基态)激发到较高能态(称激发态),当其返回低能态或基态时,便发射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内的特征辐射,这就是发射光谱。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由于原子的电子能级高低和分布是每一种元素所特有的,因此元素都有各自的特征光谱.而谱线的强度与其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因此原子发射光谱法可用作元素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图33-1B)中,辐射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辐射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

由辐射强度的减弱程度即可以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在原子荧光光谱法(图33-1C)中,当样品的原子蒸气受一次辐射源照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吸收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再以辐射跃迁形式过渡到基态。

由此而获得的辐射光谱称为原子荣光光谱。

荧光光谱的观测方向与一次辐射方向成90°角。

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原子荧光强度可以非常灵敏地测量元素的含量。

现代测试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

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是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之一,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一起分别构成信息技术系统的“感官”、“神经”和“大脑”。

测试的基本任务:1.获取有用的信息,即借助专门的设备、仪器、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与必需的信号分析及数据处理,获得与被测对象有关的信息,最后将结果进行显示或输入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2.完整的测试过程包括:被测对象、测试方法、数值和计量单位、测量误差等。

现代测试系统特点:1)高精度和高分辨率;2)高速实时数据分析处理;3)高可靠性和稳定性;4)多功能扩展;5)自校准和自动故障诊断;6)多种形式输出和存储结果。

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1、传感器向新型、微型、智能型方向发展; 利用新材料(半导体、陶瓷、有机材料等)、新原理(生物、物理、化学效应等)、新工艺开发出的新型传感器。

2、测试仪器向高精度、集成化、多功能、在线监测、性能标准化和低价格发展3、测量数据处理以计算机为核心,使测量、分析处理、显示及故障预报向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测量误差基本概念:真值——指被测量在一定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实际具备的量值。

真值是不可确切获知的,实际测量中常用“约定真值”和“相对真值”。

约定真值是用约定的办法确定的真值,如砝码的质量。

相对真值是指具有更高精度等级的计量器的测量值。

标称值——计量或测量器具上标注的量值。

如标准砝码上标注的质量数。

示值——由测量仪器(设备)给出的量值,也称测量值或测量结果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误差公理——一切测量都具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所有科学试验的过程之中。

研究误差的目的是找出适当的方法减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值。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真值未知,准确度是个定性的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程度,或说是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一个参数。

它只涉及测量值,是可以量化的。

现代测试技术(总结版)

现代测试技术(总结版)

现代测试技术(总结版)绪论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概论仪器分析法⼀般都有较强的检测能⼒。

绝对检出限可达:毫克10_3 g 微克10_6 g 纳克 10_9 g ⽪克10_12 g 飞克10_15g 阿克10_18g现代测试技术主要发展趋势:⑴以“三微”技术为主流:“三微”——微量、微束、微区。

⑵以⾼度⾃动化控制为主要趋势⑶分析数据处理的⾼度计算机化⑷分析⼿段综合化⑸分析功能多样化⑹测试分析⽹络化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基本⼯作模式:⼀、⽤⼀束“粒⼦”或某种⼿段作为探针来探测、激发物质—⼊射粒⼦或激发源主要有电⼦、离⼦、光⼦、中性粒⼦、电场、磁场、热场和声波;⼆、在探针的作⽤下,⼊射粒⼦与物质相互作⽤,从样品中出射、带有物质信息的粒⼦(发射谱)—电⼦、离⼦、中性粒⼦、光⼦;三、检测这些粒⼦的能量、动量、质荷⽐、束流强度等特征,或出射波的频率、⽅向、强度、偏振等—记录、处理、分析,获得有关物质的信息;现代测试技术分类按仪器探测及发射粒⼦分类⼀、发射粒⼦:1、电⼦束-SEM、TEM、EPMA、AES、2、X射线-XPS、XRF、XRD;3、离⼦源-SIMS、ISS;4、特殊光源-IR、LR、UPS、AAS、ICP-AES、ICP-MS;⼆、探测粒⼦:1、电⼦谱—探测粒⼦或发射粒⼦是电⼦;2、光谱—探测粒⼦及发射粒⼦都是光⼦;3、离⼦谱:探测粒⼦及发射粒⼦都是离⼦;4、光电⼦谱—探测粒⼦是光⼦,发射粒⼦是电⼦;按仪器检测性能分类⼀、物理化学性质测试: 1、成分分析2、化合物结构分析3、表⾯原⼦动态和受激态分析⼆、物理性质测试:1、微观形貌分析2、晶体结构分析3、表⾯电⼦结构分析按照应⽤特点分类1⽤以测定原⼦或离⼦的分析测试⽅法原⼦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2⽤以分析鉴定分⼦的分析测试⽅法紫外吸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拉曼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3分离分析⽅法⽓相⾊谱、液相⾊谱、超临界流体⾊谱、⽑细管电泳4表⾯和界⾯分析X光电⼦能谱、透射电⼦显微镜、扫描电⼦显微镜、X射线技术分析测试仪器的选择和使⽤:1、物理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分析2、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3、⾮破坏/破坏分析4、⾦属/⾮⾦属样品分析5、固体/粉末/液体试样分析6、表⾯/表层/体相分析7、微区/深度分析分析测试⽅法主要性能参数:标准曲线、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

现代测试技术学习心得

现代测试技术学习心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代测试技术学习心得现代测试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现代测试技术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价值。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对现代测试技术学习的一些心得。

首先,现代测试技术学习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学习测试技术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理解了测试技术的基础原理和相关概念,才能够更好地应用测试技术解决问题。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阅读了大量的教材和学术论文,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会议,与专业人士交流,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现代测试技术学习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只是理论,要真正将测试技术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实践训练,积极参与项目开发和测试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应用,我发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测试技术。

另外,现代测试技术学习要关注行业动态和最新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演进,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测试方法和策略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学习者要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及时了解最新的测试技术进展,以便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浏览相关的技术资讯和论坛,参加各类行业培训和讲座,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保持了对现代测试技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最后,现代测试技术学习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代测试技术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不仅需要了解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参加各类社团和组织,担任学校项目的开发和测试负责人,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不断锻炼自己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现代测试技术学习是一项综合性、深入性的工作。

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行业动态和最新技术,以及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掌握现代测试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现代测试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测试系统的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无接触化。

测试范围更大、精度更高、速度更快、功能更强,虚拟仪器技术。

·非线性度:指系统的输出、输入之间是否能像理想系统那样保持线性关系的一种度量。

·回程误差(滞后度):反应当前测试系统输入量由小到大与由大到小变化时所得的输出量不一致的程度。

·伯德图:指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奈奎斯特图:对于一个连续时间的线性非时变系统,将其频率响应的增益及相位以极坐标的方式绘出,常在控制系统或信号处理中使用,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有回授的系统是否稳定。

·限制失真方法:1)选择合适的测试装置,使其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幅频和相频特性接近不失真测量条件。

2)对输入信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滤除掺杂在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避免由于噪声和干扰的频带进入测试装置的谐振区而使信噪比变坏。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中弹性元件的作用是:当外力作用与物体时,应变片随物体一起变形,其电阻值反生相应变化,由此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

·电桥电路:将参数型传感器输出的电参量(电阻,电容,电感等)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的电路。

结构性强,可靠性强,精度高,灵敏度高。

·压电效应:某些物质(天然石英,钛酸钡等)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仅几何尺寸发生变化,而且其内部产生极化,表面出现电荷,形成电场。

·逆压电效应:将压电材料置于电场中,其几何尺寸村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电场作用导致物质产生机械变形的现象。

·温差电现象:将两种不同种类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相互紧密的连接起来,集合成一个闭合回路,若两连接头t,t0处的温度不同,则该回路中就会出现电动势并形成电流,两端的温差越大,回路中的电动势也越大。

·热电偶(温差电偶):能产生温差电动势的两种不同导体的组合。

·记录仪器的作用:1)客观的记录测试所获取的信号2)直观地将测试所获取的信号转换成视觉能见到的波形或可读取的数值3)在实际试验时能够记录信号,而后又能重放测试结果·记录仪器的分类:从使用观察角度分(显示/ 隐式) 按所提供电信号的类型分(电压信号/ 电流信号)按所提供信号的取值情况分(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按输入信号数量分(单参数/ 双参数/多维函数关系),·传感器分类:按测量对象分(速度/温度/压力/流量)按工作原理分(电阻/电感/电容/压电/光电/射线式)按型号变换特征分(物性型,结构型)按输出信号的形式分(电压型,电流型),按与被测对象间的能量关系分(能量转换/能量控制型) ·对传感器工作特性的要求:1)灵敏度高,线性度好2)抗干扰能力强,输出信号信噪比高3)特性的复现性好,具有互换性4)滞后、漂移小,稳定性好5)对被测对象的影响小,即负载效应小·光纤传感器测位移:当来自光源的光束经过光纤传输,射到被测物体时,由于入射光的散射作用,光强发生变化,在接受光纤的输出端,由于光量转化为电压信号,在一定范围内,其输出电压U与位移成线性关系。

(精品)现代测试技术讲义(超全讲解)

(精品)现代测试技术讲义(超全讲解)

一、测试技术的作用及其发展
2 .测试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地位
测试与科学研究 测试与军事 测试与人民生活 测试与贸易
一、测试技术的作用及其发展
3. 测试仪器的发展进程 第一代:以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的模拟指针式仪表; 第二代:以电子管或晶体管为基础的分离元件式仪表;
第三代: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数字式仪表;
测不准原理表明,本质上,科学不能做出超越 统计学范围的观测。在许多实际情况中,这并 不构成严重的障碍,统计数目巨大时,统计方 法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但是在牵涉到小 数目的情况下,就靠不住了。事实上在微观体 系里,测不准原理迫使我们不得不抛弃我们的 严格的物质因果观念。这就表明了科学基本观 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 其实何止在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也是如此。
现代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
敏 感 元 件
调 理 元 件
多 路 A/D V/F 转 换 器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显 示 元 件
现代测试系统的的发展趋势
敏 感 元 件
调 理 元 件
数 据 采 集 卡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显 示 元 件
现代传统测试系统的的发展趋势
敏 感 元 件
调 理 元 件
数 据 采 集
第四代: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式仪表和以计算机 为基础的虚拟仪器;
第五代:以标准总线为信号传递路径的现场总线型测 控系统,是测试系统由单体独立式向集散式、分布式 发展的标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结构。
绪 论
二、现代测试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1. 现代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 敏感元件或传感器 • 信号调理电路 • 采集卡 • 计算机。 2. 现代测试系统的基本类型: • 基本型 • 标准接口型 • 闭环控制型

现代测试技术知识与方法

现代测试技术知识与方法
优点
可以发现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都能发现的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灰盒测试
定义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通常是对单个方法或函数的测试。
优点
可以发现代码级别的错误和问题,提高代码质量。
缺点
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对于大型复杂系统可能难以全面覆盖。
测试方法
单元测试通常采用白盒测试的方法,通过编写驱动程序来模拟外部输入并检查内部状态和输出结果。常用的单元测试框架包括JUnit、TestNG等。
单元测试
定义
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多个模块或组件进行集成,检查它们之间的协调和交互是否正常。
测试方法
集成测试通常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通过模拟外部输入并检查输出结果来验证多个模块或组件之间的协调和交互是否正常。常用的集成测试框架包括JUnit、TestNG等。
优点
可以发现模块或组件之间的协调和交互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现代测试技术,可以全面了解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力
现代测试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产品,减少人工检测和返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03
02
01
现代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03
基于风险的测试是一种将风险管理和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
基于风险的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效果,确保高风险部分得到充分关注和验证。
基于风险的测试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确定优先级和重点,优先对高风险部分进行深入的测试。
基于风险的测试可以通过风险识别、评估、优先级排序、实施相应的测试策略等方式进行。

现代测试技术要点

现代测试技术要点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试验技术的统称。

2、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3、测试系统的通用系统框图4、信号的定义:信息的载体、被测信号的表现形式。

5、信号的基本类型;⑴确定性信号(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准周期信号、瞬变非周期信号))、随机信号⑵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⑶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6、周期信号频谱具有:离散性、收敛性、谐波性;非周期信号频谱具有:连续性、收敛性7信号的描述方法:时域描述法和频域描述法8、频谱分析方法: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式法、傅里叶级数的复指数函数展开式法9、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a、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b、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基波频率是诸分量频率的公约数c、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表示该谐波的幅值或相位角。

10、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a、均值、方差和均方值b、概率密度函数c、自相关函数d、功率谱密度函数11、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负载特性、抗干扰性12、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参数:a、线性度b、灵敏度c、回程误差(迟滞)d、分辨力e、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13、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法:a、传递函数b、频率响应函数c、脉冲响应函数d、环节的串联和并联14、a、一阶系统:时间常数 =RC、转折频率1/ 。

一阶系统的频响函数H( )=1/(j +1),其幅频和相频特性表达式为A( )=1/ψ()=-arctan()15、影响二阶系统动态特性的参数是:固有频率和阻尼比ζ16、测量装置的干扰源:a、电磁场干扰b、信道干扰c电源干扰17、供电系统干扰及其抗干扰:A、电网电源噪声;B供电系统的抗干扰:a、交流稳压器b、隔离稳压器c、低通滤波器d、独立功能块单独供电18、信道通道的干扰及其抗干扰:A信道干扰的种类:a、信道通道元器件噪声干扰b、信号通道中信号的窜扰c、长线传输干扰B信道通道的抗干扰措施:a、合理选用元器件和设计方案b、印制电路板设计时元器件排放要合理c、在有一定传输长度的信号输出中,尤其是数字信号的传输可采用光耦合隔离技术、双绞线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现代测试技术的作用:
1).通过测量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公艺参数,对生产过程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使之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或对生产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测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

2)将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公艺参数的测量结果与要求的数值相比较,并根据偏差的大小范围要求进行反馈,以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生产过程的要求。

3)根据对工艺过程参数哈设备性能参数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的措施。

4)通过测试技术手段研究机械系统的响应特性和系统参数以及进行载荷识别,为机械系统的动态设计提供依据。

[①监视参数②检测和控制信号③获取结果④为设计提供依据]
2.测试系统的组成:传感器,测量电路,放大器,数据处理装置,显示与记录装置。

3.测试系统的特点:①测量精度高②反映速度快③数据传输方便④能够连续记录
4.测试结果显示三种方式:①模拟显示②数字显示③图像显示
5.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无接触化、其特点为:1)测试仪器应用范围的扩大2)新型传感器的研究3)多功能测试仪器的开发4)测试系统的智能化。

6.信号和信息:对信息的表达形式称为信号,信号就是有关信息的载体。

7.信号的分类:根据信号的特点,①连续信号②
连续性信号分为①确定性信号②随机信号
8.通常把测试系统的输入信号称为激励,把输出信号称为响应。

9.理想的测试系统应该具有单值的确定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10.描述测试系统静态特性的指标主要有灵敏度、非线性度和回程误差。

11.描述动态特性的有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还有脉冲响应函数。

12.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统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13.传感器是把被测的物理量按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相应的容易检测、传输以及处理的信息的装置。

14.传感器通常由①敏感元件②转换器件和其他的辅助器件等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

15.传感器的分类:按测量对象分为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按工作原理分为: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电压式、电光式、射线式等。

16.电阻传式感器:1)变阻器式传感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输出大,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但工作频率低,分辨率不高,噪声较大,常用于线位移,角位移的测量。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盒半导体应变片),具有体积小,动态相应好,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17.应变效应:在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

18.压阻效应:单晶体半导体材料在沿某一轴向受到外力作用时。

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19涡流式:一个线圈即可构成一个最简单的涡流式传感器,它是利用金属导体在交变磁场中的涡流效应进行变换的。

20.电容式传感器的分类:①极踞变化型②面积变化型③介质变化型。

21.极踞变化型(优点是可进行动态非接触式测量,对被测系统的影响小,灵敏度高,适用于较小的位移量,但这种传感器有非线性,容易受杂散电容的影响等缺点)面积变化型(优点是输出和输入呈线性关系,但与其极踞变化型相比,灵敏度较低,适用于较大位移及角位移测量)
22.电压式传感器不用于静态测量,只用于动态测量。

(有电荷漏)
23.电压效应: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仅几何尺寸发生变化,而且其内部产生极化,表面出现电荷,形成电场,当外力去掉时,它又恢复到原先的不带电的状态,由于外电场作用导致物质产生机械变形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24.温差电现象:将两种不同种类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紧密的联接到一起,组成一个闭合回路,若两端连接头的温度不同,则该回路中就会出现电动势,并形成电流,两端的温差越大,回路中的电动势就越大,成为温差电效应。

25.电阻效应: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6.热释电效应:某些晶体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电极化,均匀加热晶体,在其某些方向想会产生等量的电荷,冷却晶体时,电荷变化与加热时相反的现象。

27内光点效应:物质受到光照时,电阻值减小的现象。

外光电效应:光照射时,光的能量转变为物质内子的能量,是这些电子溢出外体的现象。

28.光伏特效应:光电池就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特效应工作的,它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直接输出电动势。

29.光电转速计工作原理。

30.p75,p86(厚度的测量)
31.多普勒效应:当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观察者所接受到的波的频率不同于波源的频率的现象。

32霍尔效应:通过半导体放在均匀磁场中,在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横向电场的现象。

33.噪声是人们不希望听到的声音。

34.听阈声压合痛阈声压:听阈声压是正常人能听到的最小声压20upa到20pa时。

痛阈声压能使人耳产生疼痛的感觉。

35.声强:是在声音的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

36.噪声的测量仪器:声级计,(普通、精密、和脉冲精密声级计)
37.电桥的加减特性电桥的输出与相对臂电阻变化之和及相邻臂电阻变化之差成正比,与桥压成正比。

38.调制:是用一个低频信号对一个高频信号的某一参数进行控制。

解调:是对已调制波作适当的处理,使之恢复成原来的低频信号的过程。

39.调制的目的:提高测试系统选择信号、抗干扰的能力和尽可能减小各种干扰的影响。

调制的类型:载波若是高频正(余)弦波可分为幅值调制、频率调试和相位调制;载波若是用高频周期方脉冲波可分为脉幅调制、脉宽调制,和脉位调制。

40.滤波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宽通滤波器和宽阻滤波器。

41.记录仪器的组成:记录头和记录介质。

42.采样保持:在A/D转换过程中应该保持输入信号不变,采样保持(S/H)可以取出输入信号某一瞬间的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43.虚拟仪器:软件就是仪器的虚拟仪器,核心是软件。

44.测试系统中无用的信号就是干扰。

45.干扰的类型:①装置的干扰(电磁干扰、信道干扰、电源干扰),②供电系统的干扰,
③信道通道的干扰(信道通道元器件噪声干扰,信道通道中信号的串扰,长线输送干扰和场干扰)。

46.干扰信号的基本输入方式:①电容耦合(干扰源是以电压的形式出现)②电感性耦合(干扰源以电流的形式出现)③公共阻抗耦合(干扰是在同一系统的电路和电路之间、设备和设备之间总存在着公共阻抗)④串膜干扰(是由外界条件引起的、在测试仪器输入端叠加于被
测电压上的干扰信号)⑤共膜干扰。

47常用的抗干扰技术:①正确接地,采用电源滤波器、浪涌吸波器、交流稳压器和直流稳压电源,②隔离和屏蔽③加去耦电容④正确配线和布线⑤软件滤波
48.误差的来源:装置的误差、环境的误差、方法误差和理论误差、操作误差。

49.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时误差。

50由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性质不同,对精度的影响表现在准确和精密度两个方面。

51.准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表示测得值和真实值的偏离程度。

精确度--------表示测得值分布的密集程度,反映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52.通带:对于一个滤波器,能够通过它的频率范围。

阻带:对于一个滤波器所抑制或极大地震荡的范围频率。

截止频率:通带与阻带的交点。

传感器:把被测物理量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相应容易检测传输及处理的信息装置。

(是获得信息的手段,主要用于检测控制领域)
传感器通常由:①敏感元件②转换器件其他辅助器件等组成。

要求:①灵敏度高线性度好②抗干扰能力强③特性的复现性好④滞后和偏移小⑤对被测对象的影响小。

半导体应变片最突出的特点:灵敏度高。

测量电路时将输出电信号进行传输、放大和转换等。

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可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指被测信号为定值或变化十分缓慢时测试装置的输出与输入关系。

其中主要指标为:①灵敏度②非线性度③回程误差。

动态特性:指测试系统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响应特性。

衡量传感器动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①线性度②准确度③灵敏度④重复性。

传感器的选用:①灵敏度②响应特性③稳定性④精确度⑤测量方法。

电桥按其激励电源类型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