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中父职教育的重要性(全文)

家庭教育中父职教育的重要性家庭作为儿童首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母职教育和父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
我们对母职教育的重要性、展开方式等方面已经研究的很多了,但对于父职教育呢?我们在此方面的关注还不够多。
本文将从父职教育的现状、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等方面来分析父职教育的重要性。
一、父职教育的现状从古至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一直都是被强调的,ZG 有句古话就说:“子不教,父之过。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责任往往压在了母亲的身上,许多父亲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忙于自己的事业,导致很多家庭出现“父亲缺位”现象。
(一)在教育子女的时间投入上在我们生活的周遭,到处都是为孩子忙碌着的母亲。
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上,70%的母亲在专注的看着孩子上课;培训班的教室外,等待着孩子下课的几乎都是母亲;医院的输液室里,大部分都是母亲抱着孩子在挂点滴。
可是,我们的父亲们在干什么呢?有些父亲的确是工作繁忙,专心于自己的事业,把教育孩子的重责全全交于母亲身上。
但大部分也是8小时上班制的父亲在干什么呢?这些父亲大多社会关系多,朋友多,闲杂事情多,另外一部分的父亲即便没有事情也是呆在家里管自己做事,自然就没有教育孩子的时间了。
长此以往,孩子们同父亲疏远了,感情冷淡了。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觉得有没有爸爸都是那么一回事,对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素养的进展有些极大的影响。
(二)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父亲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往往偏向于专制型和放任型两种方式。
1.专制型在大多数家庭中,父亲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使教育成为一厢情愿的事情。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权威往往会受到孩子的挑战。
周玲等学者调查发现,“您是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的”,30%的父亲选择严厉批判。
“你打骂过自己的孩子吗”,80%的父亲都承认间或有过。
父亲们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出于以下想法:“我从小就是这样打大的,孩子不打不怕”,“这么小的孩子你跟他讲道理,讲不通”。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

2010级学前教育薛天琪101203055摘要: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及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父亲淡出幼儿家庭教育,使幼儿教育几乎处于女性文化中,这种家庭教育文化的单一性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父亲角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父亲角色定位应该有新的内涵,同时,也要求父亲迅速实现角色定位,从观念到实践稳中求进。
关键字:家庭教育;父亲角色;父亲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张哲(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家长实施的各种教育将成为其子女一生成长的基石,具有早期性、针对性、社会性等特点,它起着抚育、培养、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这种独立的教育形态中,教育者包括儿童的父母和其他长辈,但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由父母双亲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占据很大的比例,其他长辈对儿童的影响逐渐弱化甚至是消失,父母的教育状态和教育行为越来越成为家庭这一环境中最主要的教育因素。
但在实际家庭生活中,教育子女的任务大多落在了母亲的肩上,使现代家庭教育几乎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中,甚至很多研究者也忽视了家庭教育方程式的另一半——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一、父亲角色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曾经说过“父亲在家里应当是有权威的人,他的威信越高,孩子对自己要求越严……孩子需要父亲,父亲应当是善良的、愉快的人,孩子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忘记自己是大人,像淘气的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孩子长大了,父亲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导师,即严格又正直,言行一致,成为孩子的榜样。
”鲁迅在《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中提到“开宗第一,便是理解。
第二,便是指导。
第三,便是解放。
”今天,当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思考现代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他们的真知灼见依然有难得的可鉴之处。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小组成员:陈波(组长),曹加敏,陈浩洁,陈菁妍,陈颖,褚玲红,达明哲,戴洁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完整的家庭必须是有父母亲的家庭,刚柔并济,形成教育孩子的最佳合力。
1.在家庭教育中能起到平衡作用女性的虚荣心大都比较重,大部分的母亲都会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考了98分,母亲会说要是考一百分就更好了,孩子考了一百分,母亲会期望孩子怎么不考双百……过份的要求和期望,致使有的孩子得了“儿童成才焦虑症”,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的平衡作用非常关键。
父亲一般不会象母亲那样苛刻关注孩子的成绩,他们总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很聪明的,知识点也掌握了,只是因为不够细心才考不理想。
因此,当孩子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而受到母亲暴风雨般的指责后,父亲的一个微笑、一次拍抚或一句宽慰的话,都能迅速使孩子从与母亲的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通过缓缓引导,使孩子受挫的羞愧转化为奋起的决心。
2.帮助儿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培养良好的性别观念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是: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很少有男性教师,这就减少了儿童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子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
使女孩子受到的损失是:长大成人后在男人面前感到无所措手足,紧张和羞涩。
因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男孩能模仿、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如果男孩缺乏“父爱”或与父亲交往过少,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
对女孩来说,通过对父母性格特征的识别,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性别意识,掌握性别角色标准。
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随单亲母亲长大的女孩中,成年后往往拒绝做母亲或妻子,在取得满意的两性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心理学有关性别角色形成的理论都比较一致地强调父亲在孩子性别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行为。
父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父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父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在中国,说到带孩子教育孩子,人们总会联想到的是孩子母亲。
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里面,爸爸们当被问到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不多的时候,刘烨、林永健、胡军、邹市明他们都说工作忙,没时间相处。
只有一个外国爸爸-夏克立,说自己是女儿的玩具,一直参与了孩子的成长。
其实爸爸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
对身体发育的作用对于婴儿来说,感知觉和肢体的发展是重要的,父亲与孩子之间锻炼肢体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婴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般地,父亲都习惯性地把孩子举过头顶,扛到肩上,母亲对这种行为很害怕,但这种行为却能使幼儿很好地看到周围的世界。
父亲喜欢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与孩子一起碰跳,一起踢球等运动对孩子体格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利的。
这些举动都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
在这其中他们逐渐学会怎么与人交际,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对性格发展的作用母亲常以温柔,细致、善良等特点来教育孩子,而父亲具有刚强、坚毅,大胆,独立,宽容等特点。
通过对比男孩会更好地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女孩则会更好地从母亲那掌握女性的特征,也会受父亲易于表现的冒险、进取、独立性的影响。
对情感丰富的.作用父爱和母爱同样重要,母爱给予孩子温和,体贴,柔美,父爱给予孩子自信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两种爱不能用其中一种爱来替代。
对品质塑造的作用对男孩而言,他们喜欢模仿父亲的一些言行,也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习得男性化的性格特质。
这时,父亲的教育与鼓励,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意志力、抗挫力、人际交往能力、判断力,以及果断、勇敢、拼搏等一些特质。
对女孩而言,这些品质同样可以影响她们,让她们温婉中又带有刚强的性格特点。
对性别意识形成的作用对于男孩子来说,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如何树立男子汉的气概。
学会怎样做一个男人。
对于女孩子来说,爸爸可以说是他接触的第一个男性朋友,通过与爸爸的接触可以使她学会如何与异性交往,掌握经验。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他的存在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是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更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
父亲是孩子的榜样。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男性角色,父亲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亲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如果父亲注重品德修养、勤劳勇敢,孩子会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努力奋斗;如果父亲善于沟通、乐于分享,孩子也会从父亲身上学到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父亲的榜样作用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他们对待工作、对待家庭的态度上。
父亲的责任心、担当精神、专注力等品质都将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亲是孩子心灵的港湾。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陪伴和关怀是至关重要的。
父亲不仅要在物质上提供孩子所需,更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亲的鼓励和安慰会给予他们勇气和信心。
当孩子取得进步和成就时,父亲的赞美和鼓励会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
父亲的陪伴不仅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现,更是在平凡的日子里与孩子一起分享、交流和成长。
父亲的陪伴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更培养了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父亲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
父亲通常更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父亲的鼓励和激励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父亲还会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父亲的教育方式往往更加直接和务实,他们会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与孩子一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种力量的源泉不仅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是孩子的榜样,树立了正确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他们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给予孩子温暖和支持;他们是孩子力量的源泉,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及策略研究

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及策略研究示例文章篇一:《我的超级老爸》在我的家里,妈妈总是那个照顾我生活起居,陪我写作业,给我讲故事的人。
可爸爸呢?他好像总是在忙工作,忙应酬。
但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发现,爸爸在我的成长中,有着超级重要的角色呢!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亲子运动会。
别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一起陪着,我心里特别期待爸爸能来。
我小心翼翼地跟爸爸说:“爸爸,学校有运动会,你能来陪我吗?”爸爸当时犹豫了一下,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爸爸肯定又没时间。
没想到,爸爸居然说:“宝贝,爸爸一定去!”那天,爸爸真的来了!他穿着运动服,看起来特别精神。
我们一起参加了好多项目,像两人三足,爸爸紧紧地搂着我,喊着口号:“一二一,一二一。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被爸爸有力的翅膀保护着。
还有接力赛,爸爸跑得可快了,就像一阵风!同学们都在喊:“哇,你爸爸好厉害!”我心里别提多自豪了,难道这就是爸爸的力量?平时,爸爸也会跟我一起玩游戏。
有一次,我们一起搭积木,我总是搭不好,急得都快哭了。
爸爸笑着说:“宝贝,别着急,咱们慢慢来。
”他耐心地教我怎么搭得更稳,怎么能搭出漂亮的城堡。
我就想啊,爸爸怎么这么聪明呢?可是,爸爸也有让我生气的时候。
比如他答应带我去游乐园,结果因为工作忙又没去成,我那个气呀,冲着他大喊:“爸爸说话不算数!”爸爸赶忙跟我道歉,说下次一定补上。
我觉得呀,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就像一个超级英雄。
他有时候很强大,能给我解决好多难题;有时候又有点“不靠谱”,让我又爱又恨。
妈妈就像温暖的阳光,时刻照耀着我;那爸爸呢,就像一把大伞,在风雨来临时,为我遮风挡雨。
他们俩的角色不一样,但都是我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人。
难道不是吗?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怎么能少了爸爸的陪伴和教导呢?爸爸不应该只是赚钱养家的那个人,更应该是陪我长大,教我勇敢,给我力量的那个人!所以呀,爸爸们,多陪陪我们这些小朋友吧,我们可需要你们啦!示例文章篇二:《我的超级老爸》我的老爸,那可是我成长道路上超级重要的人物!好多人都觉得在家庭教育里,妈妈管得多,爸爸好像总是在忙工作。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发挥作者:刘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2期提到家庭教育,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经典的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甚至唱歌也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仿佛在大众的观念里,家庭教育是母亲的责任,父亲只要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就好了。
对长春市年龄为3-13岁儿童的父母共360 人的调查发现:有9%的父亲称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为零,有22.2%的父亲称每天最多只有1 小时的时间能陪伴自己的孩子。
新浪网2009 年的调查显示,在1988 名被调查者中,60.7%的人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26.3%的人“觉得不好说”,仅13.0%的人认为“父教并不缺失”。
在回答“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时,46.9%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其他,仅有13.0%的人表示是父亲。
以上数据都充分表明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在我看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重视父亲角色的作用,才能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健康的成长环境。
目前,对父亲角色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是在父亲角色研究中存在两个重要的概念:父亲参与、父亲投入。
父亲参与是指父亲积极参加到儿童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之中,不仅仅指身体上的参与,还有情感和心理上的参与。
父亲投入的定义为:父亲对儿童教育的期望、兴趣和信念,以及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积极参与。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性别角色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的一举一动是他们男性行为特征的直接学习对象,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行为中透露的逻辑感和与女性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女孩的全面发展和独立思维意识的形成。
同时父亲在教育幼儿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
“从教育内容来看,在知识的传播上,父亲在史、地、哲知识上往往精于母亲,;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幼儿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事实上,父亲对幼儿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
家庭教育父子俩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国,家庭教育被视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父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父亲,我深知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
以下是我对家庭教育父子俩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至关重要。
作为父亲,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孩子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
1. 勤奋工作,努力拼搏。
我们要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诚实守信,待人友善。
我们要做到诚实守信,对待他人友善,让孩子明白诚信和友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3.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我们要鼓励孩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1. 增进亲子沟通。
我们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给予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3.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摆脱依赖。
三、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 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
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
2. 鼓励孩子勇敢尝试,不怕失败。
我们要鼓励孩子勇敢尝试,让他们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3.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父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父亲的重要性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父亲积极参与到子女得教育中,他们的子女不仅在校时的成绩非常优秀,而且在社会生活和婚姻生活上也很成功。
父亲可以通过听子女读书、指导子女完成作业等方式对其子女产生积极影响。
据说不仅是亲生父亲,就是继父也可以使子女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
所以,父亲积极参与子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看似吃力,但事实上并不难。
和母亲分担着做一些照顾子女、关心子女教育、与子女一起外出等小事,就足以使孩子们安全感倍增,而这对孩子们的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由此得知,父亲的存在对子女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
3、父亲就像是一座指明道路的灯塔,为子女们照亮前方的道路。
这样孩子们就会因父亲的存在而感到前行的安全以及拥有能够顺利到达彼岸的信心。
4、父亲教育缺失,会导致父亲在孩子眼中的威信降低。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通过动态的平衡,通过优势互补使各自在教育中的不足得到弥补。
但是如果父亲不参与教育,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必然会使孩子感受不到良好的父爱关怀。
当孩子学习吸纳不到父亲身上良好的品质时,便会把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看的不那么重要。
如果一个缺点很多的父亲,可能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屑,甚至瞧不起。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把父亲的话当做可有可无的事。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孩子会更加依赖于母亲,如果母亲在观念上,在教育的能力上存在不足时,那么很难把孩子的教育搞好。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验,人生目标,学习目标,做事的毅力等方面皆有很大的不足,这些都离不开父亲的正面教育、引导和激励。
让孩子清楚自己当前最紧
要做的事是什么?你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从现在开始,你将着重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以为将来社会上立足做充足的准备等。
有很多为什么,都需要父亲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去培养孩子。
如果父亲做不到,做不好,那么无疑会让孩子在一种缺失状态中成长,必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5、父亲教育缺失,会导致孩子的习惯养成出现困难。
我们都清楚,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与家长的自身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生活中是否有好习惯,学习上是否有好习惯,都会让孩子看在眼中,记在心上。
如果我们只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做不到,或者其中一个人做不到,都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氛围。
而父亲教育缺失,就会让这种习惯氛围被打破,比如父亲在家中不能与孩子生活作息时间同步,或者在孩子学习时自己却在电脑上玩游戏或者看电视,都会让孩子在学习中的注意力被转移,被分散。
不可否认的是,父亲的榜样作用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父亲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形像,给孩子规则的内容,自己都坚持做好,同时带动孩子妈妈一起来做好,那无疑会给孩子在自觉遵守习惯内容方面增强了信心,同时也会让孩子在行动力上得到强化。
但反观父亲习惯不好的家庭里,只要父亲懒散,颓废,爱找借口推脱责任,消极逃避,就很难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这就是父亲的负面榜样作用影响。
6、父亲教育缺失,会导致孩子责任感缺乏。
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对家里的事不参与,哪怕是一些细小的家务劳动,甚至是整理自己的卧室,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一个孩子责任感的建立,最初是从自我服务,做一些简单的小事开始的。
如果父亲在这方面,缺乏关注,自己不去做,不带领孩子去做,时间长了,孩子便会认为做家务只是妈妈的事,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比如有些孩子父亲回到家里,不帮助孩子妈妈做饭,不打扫家里卫生,相反却指挥着孩子妈妈做这做那,很容易让孩子效仿,让孩子妈妈成了保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责任感贯穿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责任,
学习责任、社会责任、集体荣誉、个人荣誉等诸多方面。
如果孩子不能从家庭责任方面从父亲身上得到积极的影响,那么必然就会在学习方面的责任也受到影响。
比如孩子学习时有时会认为是给老师学习,给爸爸和妈妈学习,全然不清楚学习是为了自己。
比如,在家庭责任分工方面,如果父亲不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孩子就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直接的后果便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比如,孝顺老人方面,如果父亲不给孩子做出一个良好的形像示范,孩子不可能去关心老人,照顾老人,甚至为父母分忧。
【家庭教育父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