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保护野生动物》
幼儿园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环保教案

幼儿园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环保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2.认识一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3.学习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教学重点:1.保护野生动物2.认识濒危动物教学难点:1.生动形象地让孩子们认识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2.让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教学内容:1.什么是野生动物?2.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3.认识濒危动物4.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2.游戏法3.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老师问孩子们是否见过野生动物2.请孩子们列举一些野生动物3.请孩子们谈谈对野生动物的感觉二、教学过程(30分钟)1.什么是野生动物?图示法:老师出示一些野生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猜猜是什么动物,并说明这些动物是野生动物。
2.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讲解法:老师讲解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孩子们明白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的责任。
3.认识濒危动物图片展示法:老师出示一些濒危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看看这些动物长什么样子,并介绍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4.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游戏法: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的游戏,让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5.总结环节(5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拓展活动(10分钟)老师为孩子们安排相关的拓展活动,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野生动物,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资源:1.野生动物图片2.濒危动物图片3.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的相关资料教学评价:1.观察孩子们的参与情况和学习积极性2.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3.针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后记:通过今天的教学,让孩子们了解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了一些濒危动物,学习了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相信孩子们将会更加珍视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积极投身到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中去。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丹顶鹤的故事》保护野生动物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丹顶鹤的故事》保护野生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栖息地;2.培养幼儿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知识;3.提高幼儿观察野生动物的能力;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丹顶鹤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栖息地;2.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和方法;3.观察野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4.绘本《丹顶鹤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幼儿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栖息地;•难点:培养幼儿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知识。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今天的故事——《丹顶鹤的故事》;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出问题:什么是丹顶鹤?它生活在哪里?为什么要讲它的故事?第二步:故事阅读(15分钟)1.由教师讲述或借用光盘引导幼儿听故事;2.与幼儿互动,让他们参与角色扮演,感受故事情境。
第三步:回顾、整合(20分钟)1.从故事中整合出丹顶鹤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栖息地;2.整合出野生动物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幼儿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知识。
第四步:野生动物观察(20分钟)1.带领幼儿出门观察校园里的野生动物;2.教师演示如何观察野生动物,引导幼儿一起观察;3.每个小组观察完后,和大家分享观察到的野生动物的信息。
第五步:绘本阅读(20分钟)1.介绍绘本《丹顶鹤的故事》;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绘本,体会故事情节;3.组织幼儿讨论故事表达的主旨,帮助他们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第六步:总结、归纳(1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2.带领幼儿回答问题: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3.与幼儿一起制定保护野生动物的口号。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对故事、绘本等内容的理解和反应;2.针对教学目标,评估幼儿掌握的技能和知识;3.搜集幼儿的作品和口号,作为教学成果展示。
六、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了解更多的野生动物,例如熊猫、老虎等;2.带领幼儿到动物园等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3.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保护野生动物,放生活鱼等。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保护野生动物》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保护野生动物》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保护意义,培养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的情感。
活动内容课前准备1.活动前老师准备几张有关野生动物的图片或视频,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介绍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2.准备一些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实物,如野生动物骨骼、毛皮等,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的特征。
活动内容第一步:野外探险1.在学校内或周边找寻合适的野外探险场地;2.确认场地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制作的望远镜、遮阳帽等野外装备,开始野外探险;3.在探险中学生将记录下所见所闻,包括野生动物的种类、生活环境、行为等。
第二步:班级分组比赛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2.每个小组选定一个野生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动物的习性、生存环境及保护措施等知识;3.小组代表通过展示海报、讲故事、模拟情境等形式进行比赛,评选出最佳小组。
第三步:分享活动总结1.让学生总结以前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野外探险以及小组比赛成果;2.通过活动分享,学生们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的保护意义,培养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项目活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教学法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大班学生对野生动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保护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增强学生的自然情感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野生动物有了更好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需要更好地规范活动流程,提高活动安全性等。
同时,活动教案的设计也应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的趣味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尝试和创新,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班会教案5篇

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班会教案5篇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班会教案5篇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班会教案篇1同学们、老师们:当你漫步在绿树荫荫的森林,当你行走于青色一片的绿茵,当你辗转于层恋叠峰之间……你是否想到如果能远远的听到“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鸟鸣,如果能看见到穿梭于树中的小猴的身影,如果能遇到溪边饮水的小鹿……那么,大自然会多么灵动,多么迷人。
谁不向往静谧的田园生活?谁不渴望每天看见蓝天白云?谁不期待身边有鸟语花香?听着松涛低语,鸟鸣啾啾,看着苔藓绒绒,树叶飘飘,伴着流水潺潺,鱼儿嬉戏,人都会陶醉其中。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我们的命运就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动物作为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全世界每天都有珍稀动物在灭绝,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动物被猎杀。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益虫被灭,害虫猖獗;森林被伐,灾害频繁;植物破坏,土地沙化······我们的自然生存环境正在恶化。
可是我们又能怒谁呢?这难道还不是我们这些大自然的主宰者,猎杀动物、砍伐森林、摧毁植物所造成的吗?这难道不是我们自己在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吗?同学们,老师们,4月10日~4月16日是中国的爱鸟周,为了让我们大家都能为鸟儿做一些有益的事,为了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为了这个星球上的一切生物的未来,我希望全世界人们发出倡议:伸出我们的双手,每年种上一棵树;做一名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宣传者;提倡不食用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风尚;劝说、阻止伤害野生动物的人和事;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家乡的树更绿、天更蓝、水更美;让大地处处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野生动物与我们人类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地生活;让我们携手共创21世纪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班会教案篇2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构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大班社会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保护珍稀动物,守护地球家园》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种类和特点,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情感。
3. 引导幼儿掌握一些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珍稀动物,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2. 难点:引导幼儿将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展示珍稀动物,让幼儿有更直观的认识。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讨论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促进幼儿的思考和表达。
3. 情境模拟法:创设保护珍稀动物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和学习。
四、教学准备1. 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地球仪、动物模型等教具。
3. 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对,这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地球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也有很多可爱的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特别的动物——珍稀动物。
(2)教师播放一段珍稀动物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这些动物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 认识珍稀动物(1)教师出示珍稀动物的图片,逐一介绍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生活环境。
如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有着黑白相间的毛色,喜欢吃竹子,生活在四川等地的山区;朱鹮,是一种美丽的鸟类,羽毛呈粉红色,生活在湿地等环境中。
(2)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巩固幼儿对珍稀动物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珍稀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它们生活在哪里呢?3. 讨论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物。
师:小朋友们,这些珍稀动物非常珍贵,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们呢?如果它们都消失了,会对我们的地球产生什么影响呢?(2)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倾听并给予肯定和引导。
野生保护动物的幼儿园教案

野生保护动物的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了解野生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和保护方法;2.能够通过绘画、制作手工等方式表达对野生保护动物的保护和关注;3.能够自发地保护生态环境,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野生保护动物简介–介绍野生保护动物的概念和重要意义,让幼儿认识到野生保护的意义;2.野生保护动物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野生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幼儿能够真实感受到野生动物的魅力;3.野生保护动物的保护方法–让幼儿认识到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如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等;4.制作野生动物手工–让幼儿通过制作各种野生动物的手工,表达出自己对野生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野生保护动物简介讲解野生保护动物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并通过互动问答方式检验幼儿的学习成果。
2. 野生保护动物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播放野生动物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幼儿体验野生动物的生活程度、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他们的保护动物的意识。
3. 野生保护动物的保护方法介绍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法,如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等,并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加深对野生动物保护方法的记忆和印象。
4. 制作野生动物手工让幼儿通过制作各种野生动物的手工来表达出自己对野生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并通过教师现场辅导让幼儿制作的手工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方法1.问答结合法:在讲解野生动物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通过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参与互动,进行生动的讲解;2.图片视频结合法:采用播放野生动物的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程度、特征和生活习性;3.游戏故事结合法:通过简短有趣的故事和游戏,深化幼儿对野生动物保护方法的印象和理解;4.手工制作结合法: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野生动物,表达出对野生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进行的小组活动、个人作品来评价和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5篇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5篇爱护动物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用用爱护色进行自我爱护的方法。
2、感受“爱护色”的奇妙,萌发探究动物爱护色的愿望。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技能,在活动中大胆制造并共享与同伴合作胜利的体验。
活动预备1、活动前在家长的援助下搜集动物自我爱护的方法。
2、教学挂图4幅。
3、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斑马等动物图片。
4、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1、请幼儿查找图片中藏起的昆虫,初步了解爱护色。
〔1〕谈话:“老师知道小伙伴都特别喜爱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些昆虫和小动物也喜爱玩这个游戏。
今日他们已经藏好了,想请小伙伴找一找他们都藏到哪里了?”〔2〕出示故事挂图,让幼儿找一找有谁藏起来了?它们都藏在什么地方?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隐身妙招》后提问:请幼儿说一说他们为什么会藏在那个地方?他们是用什么来爱护自己的?老师小结:花蝴蝶、枯叶蝶和青蛙都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所以它们就不简单被老鹰发觉而被吃掉,这就是动物的爱护色。
2、请幼儿观测枯叶虫、枯叶蟾蜍、北极熊、竹节虫、蚱蜢等动物的图片,查找藏在图画中的动物,感受“爱护色”的奇妙。
3、播放多媒体认识几种昆虫和动物。
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是用爱护色爱护自己,并争论其他动物爱护自己的方法。
老师小结:这些动物和昆虫都会用爱护色爱护自己。
假如你是一只昆虫,你会怎样爱护自己?4、布置场景:放置各种颜色的花,老师扮小鸟,幼儿扮昆虫,师幼玩小鸟捉昆虫的游戏,让幼儿利用爱护色爱护自己。
5、向动物学本事,联系生活,拓展幼儿阅历。
请幼儿观看老师教学资源,了解人们依据动物的爱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现。
老师小结:今日我们认识了动物还有这样独特的本事,他们用爱护色爱护了自己,这样才免受损害。
教学反思:有个别孩子参加不是很积极,缘由可能孩子对动物的爱护色,了解不多,使他们在活动中爱好不高。
但老师要留意到这些孩子,主动发问,积极互动,效果会好些。
保护野生动物教案

保护野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保护野生动物教案精品篇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使学生对野生动物有更直接、更具体的了解,培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力量目标: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懂得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2)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培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难点:学会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力量,懂得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这节内容目的是阐述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生存问题的严峻性,使学生从小养成疼惜动物,疼惜自然,共创奇特家园的意识。
学情分析:河南乡一大学生闫啸天因在家乡猎捕16 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和购置1 只凤头鹰,因犯非法猎捕贵重、濒危野生动物罪以及非法收购贵重、濒危野生动物罪,数罪并罚,被辉县市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 年6 个月,学生都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状态有点了解,但对一些珍稀动物的生存状态还缺乏了解,学生在对动保护野生动物教案物保护方面还没有意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今的动物生存状态,养成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理念:. 给学生供给资料索引。
网上可以查阅收集现今动物的生存现状,用一些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让学生直观了解动物的生存状态,让学生呈现自己搜集到的材料,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惊,从而养成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分组争辩法等。
教学根本程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稳固练习——拓展延长。
教学手段:多媒体关心教学活动预备:1.给学生供给资料索引。
网上可以查阅“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网” 等;电视可以看“人与自然” “探究觉察”等。
2.学生查找、收集有关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的资料,了解当前保护野生动物的状况。
教学过程: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使学生对野生动物有更直接、更具体的了解,培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2、力量目标: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保护野生动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学习野生动物的种类、生活环境及其特点,掌握它们
的基本生态知识。
3.了解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并懂得爱护动物的基本礼仪
和行为要求。
二、教学内容
1.认识野生动物
1.1通过图片以及简短介绍,让孩子们逐渐了解常见的
野生动物及其特点。
1.2轻松识别野生动物及其叫声,如鸟叫声、老虎吼声等。
2.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环境
2.1通过简单实例让孩子们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及
其与人类的关系。
2.2通过绘画、贴画等形式让孩子们对野生动物的生态
环境产生更强的共鸣与认同。
2.3通过搜集信息和老师的介绍等方式,为孩子们讲解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动物保护主张。
3.动物保护意识培养
3.1通过分享故事、看图片等方式让孩子们慢慢形成动
物保护的意识。
3.2学习爱护动物的基本礼仪和行为要求,并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3.3通过搜集信息、观看动画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患病、受伤野生动物的救助方法以及其意义。
三、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法:通过贴画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了解野生动物。
2.绘画法:让孩子们通过绘画反映自己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发扬创造力。
3.案例法: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孩子们更直观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动物保护的基本礼仪和行为要求。
5.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讨论有关动物保护的话题,并引导他们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介绍野生动物的种类,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野生动物及其特点。
2.播放有关野生动物的音频和视频,让孩子们听到各种不同的野生动物的叫声和声音。
3.讨论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介绍其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课时
1.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孩子们发挥创造力,为野生动物创
造美好的生存环境。
2.展示野生动物患病、受伤的形象,引导孩子们懂得如
何救助它们。
第三课时
1.讲解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主张。
2.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如何爱
护动物,体验保护动物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认识了野生动物的种类
及其特点。
2.了解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掌握动物保护的基本礼仪及行为要求,体验保护动物
的意义。
4.对患病、受伤野生动物的救助方法有所了解,并能了
解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六、课后作业
1.对当地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搜集,并与家长讨论。
2.撰写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文章,表达自己的保护意愿。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保护野生动物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形成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并懂得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基本礼仪与行为要求。
在今后的生活中,孩子们应该践行
这些身为人类的基本道德,保护野生动物,为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