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的常用表现手法
现代文阅读讲解

现代文阅读讲解现代文阅读文体常识1、基本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记叙文、小说、散文、消息、通讯、散文诗、诗歌、戏剧、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阅读方法与技巧1、扎实包括字音、字义、文学常识、修辞手法在内的相关基础知识。
2、掌握表达方式、文章体裁、表现手法等基本文体常识,并能够准确辨析。
3、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等文体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灵活地运用。
4、学会“文章答案文章找”和理解归纳的阅读方法。
(在各文体知识分析中体现)5、巩固训练、迁移比较、专题练习、综合检测四者结合,有序进行,以查漏补缺,完善提高。
记叙文体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一、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阅读表现手法

• •
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 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 描写等。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 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象征 想象 联想 •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 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 夸张 比喻 拟人 设置悬念 点面结合 开门见山 伏笔照 应 开篇点题 •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比拟、 拟物,对偶 、通感.顶真夸张等
• 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 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 麒麟是长治久安的景象;, 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 鹤是永生的化身; 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 • 鸳鸯是爱情的象征; 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 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 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
• 杨柳表示别离; 兰花是纯洁的象征; 牡丹是富贵的标志;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 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 五柳:隐者东篱, • 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牧童:淡泊,田 园生活 •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对比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法不知勤学 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语文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拉分项目之一,该如何做到不失分是很重要的。
现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

现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一、先积累与表现手法有关的术语(1)修辞类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2)技巧类A、叙述方式:顺叙、插叙、倒叙、补叙。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B、描写方式: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写景,对比)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环境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展开情节,或转换情节),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或暗示社会环境,还可以跟下文形成对比等等。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景写人、对比反衬)(对事物的描写,也可以有外貌特征、形状大小等的正面描写,还可以有侧面衬托、对比以及多种修辞。
)C、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
D、人称方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E、艺术技巧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现代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2

现代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二)一、课前导入(作业评讲)二、知识点讲解★一、表现手法及作用1.托物言志(喻意、寄情、喻人):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感人。
3.开门见山与卒章显志(篇末点题):前者使文章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后者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和构思美,给读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艺术享受。
4.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5.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6.象征:利用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作用,使主旨含而不露,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二、答题格式:1.托物言志(喻意、寄情、喻人):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喻意、寄情、喻人)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XX的XX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XX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
2.以小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XX入手,抓住XX的XX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
(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3.象征:本文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XX与XX之间的相似的特点,通过对XX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XX的目的。
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XX,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点头赞许。
4.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XX,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三、例题分析白蝴蝶花多年不见的一位朋友嫣到家中作客,看到一个精美镜框。
她惊奇地发现,里面不是斑斓的油画,不是天然贝壳,也不是脉络清晰的树叶或须爪皆全的昆虫标本,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白蝴蝶结,像是医用纱布结成,这显然与他见过的所有饰品都不同。
现代文阅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现代文阅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现代文阅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现代文阅读的十一种表现手法,供参考——1、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现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 - 副本

答案: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 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五、关于象征
象征,就是用易于引起联想的具体事物或活动, 来说理或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从而使文章达到较高 的艺术性和思想境界。
象征是一种以实带虚,运虚入实,明暗交叉的表 现手段。我们平时所说的象征散文,就是以象征作为 整体构思的主要手段,描写具体的形象,对社会生活 某些本质方面进行寓示和概括的一类散文。
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 沙、屋顶、做饭的人……的回忆, 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 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二、类比
类比: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 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 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主体事物齐王与客体事物 邹忌之间,在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对齐王 的态度及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上,均表现为 “私”“畏”“有求”这三个方面的相同特点。相同 的特点越多,主体事物就越具有客体事物的性质,越 能暴露主体事物的本质。
福》) 用鲁镇除夕喜庆的气氛来反衬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和结 局。
原文: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 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 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 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 管自己蓬勃生长。
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 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2个字)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 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 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少 喝有益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 (没有作品发表)。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 评作用。
现代文阅读 常用写作手法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
5.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陈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小说阅读: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
考点题型均是围绕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这一核心。
2.阅读策略(1)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主要考察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常见提问方式:①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品质。
②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人物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意义)。
答题模式:文章通过(描写方法)的描写方法,如(举例说明),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形象)(2)把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的常用表现手法
现代文阅读的常用表现手法
一、文章表现手法:
(1)对比:将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照比较。
其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都江堰》。
(2)侧面烘托:借助对甲事物的描述,来表现乙事物,或者借助对同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来表现该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其作用:更有力地渲染,强调所要表现的事物。
如《哀溺文序》《箱子岩》
(3)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性格展示,或为主要事件的发生,以及高潮的到来创造条件。
其作用:为主要内容奠定充分表现的基础。
如《拣麦穗》《柳敬亭说书》
(4)暗示:不直接表述某个内容或意思,而是借助于读者的联想,用间接方法来表示。
其作用:促使读者自己思考,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5)比兴:借助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
主要在诗歌中运用。
其作用:强化作品的表现力。
(6)象征: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某种抽象思想,事理的手法。
其作用;使抽象的概念,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表达效果。
如《秋夜》《拣麦穗》
(7)白描;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练质朴的文字,勾勒对象的形象或神态。
其作用:以少胜多,更加突出。
(8)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议论。
其作用:加深对叙述事实的理解和认识。
如《箱子岩》《都江堰》
(9)语意双关:明言在此,实际在说彼。
如《毛颖传》。
二、修辞手法: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
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谈水浒人物与结构》
三、描写方法: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按特征分类有:
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性格和形象。
3、衬托,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
人们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
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来使用。
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
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
”用“梅”与“花”反衬吕
韦甫的懒散心情。
四、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五、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