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关键技术和创新技术
光伏电站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光伏电站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光伏电站是光伏发电的核心,而其中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更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太阳能电池板、光伏逆变器以及光伏电站监测系统三个方面,详细探讨光伏电站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电站中最核心的部分,其转换效率直接影响着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行成本。
在传统电池板的基础上,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板在材料、工艺、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材料方面,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板采用了纳米材料,将太阳能吸收效率提升到了50%以上。
工艺方面,采用钙钛矿薄膜制造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使电池板在低光照条件下仍能维持高发电效率。
结构方面,采用透明性佳的电子导线替代传统的铜导线,使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和光传输效率更高。
二、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核心设备。
其转换效率和可靠性也直接影响着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针对此问题,新一代光伏逆变器在电路设计、转换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优化。
电路设计方面,采用多电平逆变模式来提高效率,在保持高质量输出的同时,能够减少无功功率的损失。
转换效率方面,利用新款氮化镓器件,使光伏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从传统的90%提高到了97%以上。
三、光伏电站监测系统光伏电站监测系统是为了提高光伏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而设计的。
此系统通过对光伏电站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能够实现对发电效率、电站运行状况、设备故障等方面进行远程监测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光伏电站的管理,新一代光伏电站监测系统在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优化。
数据处理方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和预测电站发电效率及设备运行状态。
数据传输方面,通过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共享。
创新研究与技术应用推广项目管理工作总结

创新研究与技术应用推广项目管理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创新研究与技术应用推广项目管理一、项目背景与目标近年来,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为了加强创新研究与技术应用的推广,我所在的团队开展了一项创新研究与技术应用推广项目管理工作。
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对相关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和协调,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应用和推广。
二、项目管理实践1. 定义项目目标与范围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与项目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
通过对目标的明确界定和范围的划定,我们确保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方向,从而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在项目启动后,我们立即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目标和范围,我们合理分解工作任务,确定关键路径和里程碑节点。
同时,我们还合理规划了项目资源和人力,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高效运作。
3. 进行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我们深知项目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通过对项目风险的及时识别、分析和应对,我们有效降低了项目的不确定性,提升了项目的成功率。
4. 加强团队沟通与协作项目管理工作中,团队的沟通与协作至关重要。
我们每周召开例会,及时交流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学习,提升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
5. 监控项目进度与质量为了确保项目的按时、高质量完成,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监控机制。
我们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对项目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审查。
同时,我们还积极采集用户反馈,对项目成果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6. 推行项目成果应用与推广项目完成后,我们不仅停留在研究阶段,还积极推行项目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我们与相关院校、企业等合作,共同推动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举办学术交流会等活动,我们将项目成果推广至更广泛的范围。
三、项目管理效果与收获1. 项目管理效果通过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水泥的低碳制造技术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闪闪发光。
想象一下,以前我们对水泥的印象,似乎就是那种沉重、黯淡的东西,满是灰尘和机器轰鸣的声音。
可是如今,科技的进步让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低碳水泥制造,哎呀,真的是个大好事!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让我们心里踏实,毕竟环保可是个大趋势嘛。
想想看,水泥这玩意儿,简直是建筑界的“老大”,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桥流水,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但是,传统水泥的生产过程可是让人头疼,消耗能源多、排放污染大,简直是个环保“黑洞”。
现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加入,咱们的水泥制造也变得聪明多了。
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让水泥的生产不再像以前那样费时费力,简直就是给这“老黄牛”装上了“新马达”。
比如,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水泥的质量稳稳当当,没得说。
而且呀,科技的进步真是让人惊叹。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水泥的配方可以更加精准。
以前可能得反复试验才能找到最佳配比,现在只要一输入数据,系统就能快速算出最佳方案,省时又省力。
这种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让水泥厂的老板们乐得合不拢嘴。
嘿,想想那些曾经为水泥配比而发愁的日子,现在一键搞定,真的是爽翻了。
再说说环保,这可是咱们这个时代的大命题。
低碳水泥的推广,真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很多地方的建筑工地都开始使用低碳水泥,这不仅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提升建筑物的耐久性。
就像是给建筑穿上了“环保外衣”,让它们在抵御自然力量的同时,也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每当看到高楼大厦中使用低碳水泥,我心里就忍不住想:这可是对未来负责的表现呀。
想要实现水泥低碳制造的全面推广,可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需要行业内的每个人共同努力。
水泥生产商、建筑设计师、甚至是相关部门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进来。
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推动这项技术的普及。
就像是齐心合力划船,才能让船行得更远。
特色浆果良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特色浆果良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特色浆果是指在生产中具有独特品质、高营养价值、具有可靠保健价值的农产品。
在良种选育和产业化方面,需要实现以下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1. 良种选育:通过现代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手段,选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特色浆果良种。
2. 栽培技术创新:开发新型土壤、肥料、药剂等农业生产保障技术,实现高产、高质、低投入的特色浆果农业生产。
3. 采后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采后处理技术,延长特色浆果保鲜期、改善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值。
4. 综合利用技术创新:通过浆果产品加工、包装与储存等技术创新,实现浆果全产业链的增值和利用,打造“特色+科技+创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上关键技术创新的应用,可以促进特色浆果良种的选育与生态种植,有效推动特色浆果产业的高品质、高效益发展。
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创新

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创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成为了新的产业趋势。
工业互联网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方式。
工业互联网的出现,意味着传统工业时代已经过去,进入了全新的智能化时代。
本文将从关键技术及应用创新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工业互联网中,传感器可以将工业设备所生成的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和传输,以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车间生产中,可以通过传感器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减少人工巡检,提高设备利用率;在物流领域,我们可以利用传感器实现货物位置的实时监控,减少货物丢失和货损率等问题。
二、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一种分布式计算的方式。
在工业互联网中,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存储、快速分析和实时响应。
利用云计算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全局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三、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工业互联网的“大脑”,其应用可以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自适应化等功能。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优化配电方案;在制造领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缺陷。
四、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能够保证信息的可信和安全。
在工业互联网中,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工业设备的去中心化管理和控制,并且可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追踪,防止数据篡改和信息泄漏。
五、ERP系统ERP系统是一种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可以对企业生产和业务运营进行全面集中管理。
在工业互联网中,ERP系统可以将不同的业务流程整合到一起,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流程的协同和资源的优化分配。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ERP系统实现对原材料的采购、仓储、生产和销售等全链条流程的管理和协调。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引言: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大豆在世界各国都具有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和功能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大豆精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热点领域。
本文将介绍大豆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以期推动大豆产业的升级和增值。
一、大豆蛋白分离与提纯技术创新1. 酸溶解法:通过酸溶解大豆蛋白,进而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创新的酸溶解剂和工艺条件可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和质量。
2. 超滤技术:利用膜分离原理,通过膜孔径的选择性排除大豆中的杂质和低分子物质,实现蛋白质的高效提纯。
3. 高效分离杂质技术:采用离心、遇沉法等新型杂质分离技术,有效去除大豆中的颗粒、沉淀、油脂等杂质,提高蛋白质的纯度和功能性。
二、大豆异黄酮提取与应用技术创新1. 超声波提取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促进大豆异黄酮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提取效率和品质。
2. 液液萃取技术:采用适宜溶剂与大豆异黄酮进行反应,形成非极性复合物,通过溶剂的萃取分离,提高提取效果。
3. 污泥活性炭吸附技术:通过选择性吸附,去除大豆中的杂质和色素,提高大豆异黄酮的纯度和活性。
三、大豆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创新1. 大豆异黄酮功能性饮品:在保留大豆天然营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创新开发大豆异黄酮饮品,比如能量补充饮品、儿童成长饮品等,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饮品的需求。
2. 大豆蛋白功能性食品:通过蛋白质组分的调整和工艺的创新,开发大豆蛋白的各类功能性食品,如高蛋白饼干、蛋白粉等,满足不同人群的膳食需求。
3. 大豆菌胶和酸奶颗粒技术:通过菌胶和酸奶颗粒的添加,提高大豆产品的口感和口感稳定性,增强消费者的食欲和食品体验。
结论:大豆精深加工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对于提高大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工艺,大豆的蛋白质和异黄酮等功能性成分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等多个领域,推动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扩大应用范围。
水稻种植关键技术创新和推广路径选择方案建议

水稻种植关键技术创新和推广路径选择方案建议水稻种植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如何创新和推广水稻种植的关键技术,选择合适的路径方案,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当前水稻种植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的技术创新和推广路径选择方案建议。
一、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的种植方式技术陈旧,效率低下。
许多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使用农药和化肥不规范,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其次,种植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另外,缺乏有效的渠道和机制推广种植技术,使得一些新技术难以普及到农户中。
二、技术创新的方向针对当前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
技术创新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型高效育种技术的研发:通过基因改良、细胞培养和遗传工程等手段,研发出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
2. 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根据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需求,合理配比肥料,科学施肥,减少施肥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
3. 水稻生长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通过优化灌溉制度,合理浇水量和灌水时机,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同时,研究温度、光照和CO2浓度等因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生长速度。
4. 病虫害防控技术创新:通过研究水稻的抗病虫害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开发新型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5. 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倡导生态农业的理念,推广多种植、多品种耕种模式和水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种植,增加农田生态的多样性,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三、推广路径选择方案要想推广水稻种植的关键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方案。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建议:1. 建立技术示范基地:在适宜的地区建立水稻种植技术示范基地,通过展示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示范效果,吸引农民参观学习,提高技术推广的效果。
胃癌个体化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胃癌个体化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拟申报奖项及等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 何裕隆(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本项目的总负责、总策划、总设计及总指导。
2.主要的技术创新者,完成“科技创新一”中立体化脉络化淋巴结清扫术式创新、建立我国胃癌淋巴结廓清范围的标准、提出转化治疗后治疗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概念。
3.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三”。
4.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医学榜单。
代表作1-10的通讯作者。
)2.张常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主要的技术创新者,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
2.“科技创新一”的主要创新者之一,保脾清扫主要研究者。
3.“科技创新二”主要策划、设计、完成人。
家族性胃癌主要研究者,胃液甲基化早期诊断胃癌发现者。
4.“科技创新三”中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主要发现者。
5.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论文34篇。
代表作2的通讯作者,代表作6的第一作者。
)3.彭建军(主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对本项目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二、三”2、胃癌个体化化疗主要操作者,负责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化疗工作。
3、主要完成科技创新二、三的研究实施、资料收集、分析与总结,。
4、是代表作1、6、7、8、9、10的作者之一。
)4.徐建波(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之一,负责胃癌的切除。
3、是“科技创新二”中Hp感染影响胃癌的发生和预后的主要创新者。
4、是代表作1、4的通讯作者,代表作10的第一作者。
)5.吴晖(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二、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之一,负责胃癌的切除与淋巴结脉络化清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项目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技术4.1 幕墙工程综合技术的应用4.1.1 钢拉索点式幕墙技术本工程在建筑物主入口处应用的拉索(鱼腹式)点式玻璃幕墙将传统的幕墙钢、铝龙骨结构转化成柔性的钢丝索结构,安装后钢索呈鱼腹状造型,给人以一种轻盈、通透的整体美感。
(如图一)其特有的柔性结构使整个玻璃幕墙进口密封硅酮胶;不锈钢钢索、五金爪件、连接螺栓均采用进口。
生根点的钢件全部采用进口高强化件均采用高强螺用配套的调整垫度大大提高了工图二拉索点式玻璃幕墙系统分格形式焊接变形、焊口缺陷以及防腐处理等难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1.2 可开启移动天幕综合技术本工程可开启移动天幕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可开启天幕,跨度为15.3M,开启方向长度为50M。
采用折叠对开式结构形式,由六块移动天幕组成,每块移动天幕尺寸为8.4mX16.4mX0.5m。
(如图一)可开启移动天幕主要选材为:所有铝合金型材均为6063 T5合金挤压成型,并满足国家GB5237的超高精级要求,铝合金型材表面采用氟化碳处理;采用透明中空夹胶钢化玻璃,规格为8mm+12mm+6mm(Low-E)+1.52mm(PVB)+6mm;密封胶条采用国产EPDM材料,密封硅酮胶采用进口;移动天幕电气控制系统采用进口,包括电机、风和雨传感器、限位开关、电气线路等;移动钢结构体系采用进口比利时“Portal”公司制造,表面进行静电喷涂处理,轨道及其固定钢结构采用国产;遮阳布幔采用进口布料,国产微型电机, 遮阳格栅采用铝合金型材加工成型。
可开启移动天幕的结构特点4.1.2.1铝合金玻璃天幕系统为明框热断桥结构,采用内置排水系统(如图二),该结构体是采用EPDM胶条和防水卷材进行结构密封,而不使用国内通常的硅酮胶密封形式,该种结构形式能够保证防雨水密封性能、防止结露、隔热保温等性能要求。
图二:铝合金玻璃密封结构系统4.1.2.2移动天幕全部采用弧形结构,包括钢结构体系、铝合金型材、玻璃、密封元件等均为弧形的结构(如图三)。
图三:钢结构、铝合金结构弧形系4.1.2.3可移动天幕系统考虑了由于下雨和刮风时,实现自动化控制,在屋顶适当部位安装了风、雨控制传感器(如图四),在下雨天和刮风天实现自动关闭。
4.1.2.4移动天幕系统考虑了太阳光的控制,在结构上安装了遮阳铝合金格栅和遮阳布幔系统(如图五)。
4.1.2.5开启移动天幕系统考虑了移动产生的噪音,经过现场实际检查,楼体下层在天幕移动过程中感觉不到运动噪音,天幕是按照3.6rpm的输出速度移动。
刮风控制传感器图四风、雨传感器控制系遮阳铝合金格遮阳布幔图五遮阳铝合金格栅和遮阳布幔系统4.1.3 外幕墙工程综合技术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应用大量的幕墙装饰于建筑物的外立面,通过“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的建筑构思,利用幕墙本身的物理特性,使建筑物形状简明,又具有丰富变化的细部,充分体现了虚实对比、大局细部平衡兼顾、线角变化丰富挺拔、高档华贵的建筑美感和时代气息。
建筑外立面造型分布:整个外幕墙工程共分为A、B、C、D、E、F六大造型系统,其中1~3层为C单元系统和干挂石材造型,4~8层主要为A单元系统,4~8层的四个角部以及8~10层为B单元系统,11层为玻璃与通风百叶相结合的条窗式结构,12层为顶部挑檐(E单元系统),在南北立面四个芯筒1~11层为干挂石材、开敞式铝板和透明中空玻璃相结合的F单元系统,8层东西南北四个面的外区有点式玻璃灯柱和穿孔铝板雨蓬为D单元系统。
技术的先进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型幕墙,而本项目的外幕墙工程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首创我国全断热冷桥的单元式幕墙,即节能型单元式幕墙。
节能型单元式幕墙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单元式幕墙,其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科学、先进的节能理念:●透光部分采用目前热损失最少的LOW—E中空玻璃,不透光部分(如石材、铝板等)则在面板后面设置80MM厚的保温层,并将保温层与面板和建筑主体间留出40~80MM的空间,以增加热阻值。
●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断热冷桥材料—德国旭格国际集团的产品,将铝合金型材的室外部分与室内部分断开。
(2)具有全新概念的密封特点:外部胶条阻挡住大部分水,将内部胶条的竖向与横向错位,再用耐侯密封胶将横竖胶条的间隙密闭,从而达到气密效果。
(3)具有较好的加工、组装特性:采用新颖的45度加工,挤角拼接工艺,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费用。
(4)维护保养方便:本单元系统的玻璃安装设计为室内方式,方便玻璃的更换、安装。
总之,节能型单元式幕墙属于国际先进技术的单元式幕墙,不仅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2环保节能综合技术推广与应用:●环保方面:(分专业)1)建筑:绿化设计:红线内绿化面积676m2,绿化率7.5%,为使绿地四季常青,树种按季节搭配种植,以绿化衬托建筑;垃圾采用袋装方式,分层定时收集送往垃圾间。
垃圾间位于东南角,面积约20m2,并与室外车道相连,满足环卫车进出要求;大楼水箱(水池)内壁贴白瓷砖,以保证水质;外墙做复合中空玻璃幕墙,为自然采光通风创造良好条件;厨房工艺按生熟分开,不相互交叉,合理布置;并将熟食点心间独立分开。
并配备相应的更衣间。
厕所临近布置,使用方便;大楼人员编制800人,一、二层有展厅和360人报告厅等供编外人员人员使用。
厕所洁具数量均满足规范要求;大噪声机房采用隔音门、吸声墙和吊顶。
2)给排水:冷却塔采用超低噪声,冷却塔风机可分档调速,以便在夜间降低风机转速,减少噪声;水泵机组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隔振减噪措施;洗浴水回用处理作中水,减少污水排放量。
厨房废水经隔油处理,排入污水系统。
大楼内污、废水分流,生活粪便污水排至室外污水管,汇集后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
地下车库废水经沉砂隔油池处理提升排放。
3)暖通:制冷工质采用R134a,对臭氧层破坏小;空调水泵、风机等采用低噪音高效设备,并作消声减震处理,使噪声值满足环保要求。
厨房油烟经净化装置过滤后排入大气。
4)电气:采用低噪声变压器。
5)动力:柴油发电机组设在地下二层,冷却系统选用远置式风冷系统,将风扇散热器置于大楼屋顶,减少机房内和地面的噪声。
柴油发电机的排烟经消声器消声后,由钢管烟道接至主楼屋顶高空排放。
●节能方面:(分专业)1)建筑:建筑体型规正,周边长度短,能耗少;屋面采用200厚憎水珍珠岩保湿板保湿隔热层;外墙采用岩棉保温层,玻璃采用中空隔热半钢化玻璃。
2)给排水:空调冷却水循环使用,冷却塔排污水回用作中水水源;卫生设备选用节水型,水箱液位控制选用质好可靠产品;给水及中水增压泵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提高运行效率;冷水管、中水管拟采用PPR塑料给水管。
3)暖通:采用空调自控系统,并纳入大楼的BAS,对空调系统进行最佳运行控制,以利节能;采用冰蓄冷装置,可有效地实现电力负荷的削峰填谷作用;过渡季节及冬季空调系统可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冷源而不开冷冻机及水泵,减少能耗;空调水泵冬夏分别设置,使其运行始终处于高效率点,达到节能;空调末端风采用变风量控制,排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夏季空调供回水采用大温差(7℃),可减少水泵输送流量,减少能耗;空调冷热水采用循环水,空调冷凝水及加湿排放的水均作为中水水源。
4)电气:通过(BMS)管理系统对楼内各能源及设备系统进行监控,使其处于最佳工作和节能状态;选用各类低能耗、高效率的机电设备及光源灯具。
5)动力: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选用远置式风冷系统,用循环水将热量带足,以节约用水;大楼的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95/70的热水供采暖和生活热水,为保证在城市热网检修期间的生活热水供应,设一台电加热热水机提供95/70的热水,作为停热检修期间的供应水。
4.3新型装饰工艺和材料的应用:从装饰设计策划上,大部分装饰材料采取“工厂化加工,现场拼装”的原则,大大地提高了施工生产的效率,节约了现场空间,符合建筑业细化专业分工的发展方向。
如:红柳墙板、吊顶中的铝板、地板、入户门、不锈钢栏杆等;如不锈钢工程中,现场基本无焊接作业,不锈钢与玻璃的连接均为点式连接,不锈钢与不锈钢之间为丝扣连接。
从装饰设计策划上还考虑了不同装饰材料之间的装饰收边问题,本工程采取了在不同装饰材料之间留置一条1cm左右的装饰缝,节点设计比较新颖、美观,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装饰设计策划时还考虑了人性化的因素,比如在室内8个客梯中安装了电视,有效地解决了调节了电梯内的气氛;室内公共部分的石材墙面中拼缝不打胶,在业主使用年限里起到了免维护的作用,为业主创造了综合效益;办公区域的吊顶采用了系统天花吊顶的施工工艺,即在吊顶灯带的位置集中布置设备管线,称为“设备带”。
在设备带处布置有空调、温感、烟感、喷淋等设备末端。
设备带均按一定模数布置,吊顶时在灯带两侧留置回风凹槽。
采用此工艺不但美观、便于施工和维修,而且尤其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用房间灵活的分割,如二次装修,不需要增加设备末端,吊顶也不需要大的改动。
在装饰材料的选型上,全部选用环保材料,在进场之前全部经过环保检测,如石材,全部经过放射性指标的检测。
中庭旋转楼梯采用LB薄型防火涂料,集美观和使用功能于一体;地下室顶棚和墙面、地上各层的机房均采用石粉涂料。
办公区域的吊顶板为OWA矿棉板,OWA矿棉板具有强度高、刚性好、跨度大,跨度可达3m,吸音隔音效果好。
4.4管理创新:在项目管理方面,针对本工程分包队伍多、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工序多、新技术、新材料多等特点,根据我公司作为国家电力调度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定位,实施了“决策、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的新的管理框架,包含对业主决策的建议、对初步设计的建议以及深化图设计、精心策划的施工方案和强有力的保证措施、规范化的项目管理运用等四方面内容。
这种管理框架的核心思想是把项目管理看成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总承包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施工管理,更要着眼于整个大系统,在整个大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通过实践,我们感到这种管理框架拓广了项目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管理的系统化、集成化,也有利于对新技术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推广和应用。
在质量管理方面,通过项目几年的实践,形成了具有我公司特色的“分层控制、分级管理”的质量控制模式和“以过程精品为主线,以动态管理为特点,以目标考核为内容,以严格奖罚为手段”的质量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以“目标管理、精品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为基础的“精品工程生产线”体系。
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策划和实施。
项目部围绕“精品工程生产线”体系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1、目标管理:根据对业主的工程质量目标的承诺和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特点,合理的制定工程质量目标。
目标确定后,围绕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对各阶段目标、各分项质量目标进行细分,制定出量化的可考核的指标和工程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