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试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_____到_____之间的诗歌。

A.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B. 西周初年至战国时期C. 东周初年至春秋末叶D. 春秋初年至战国时期答案:A2.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_____。

A. 屈原B. 宋玉C. 贾谊D. 司马相如答案:A3.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_____。

A. 《长歌行》B. 《离骚》C. 《木兰辞》D. 《庐山谣》答案:A4. 下列诗人中,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_。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答案:C5.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 欲济无舟楫,端居耐清贫C. 欲知世上刀兵苦,试问棋中局外心D.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答案:A6. 下列作品中,属于唐代传奇小说的是_____。

A. 《世说新语》B. 《搜神记》C. 《莺莺传》D. 《聊斋志异》答案:C7. 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下一句是_____。

A.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B.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D.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答案:C8. 下列作品中,属于元曲的是_____。

A. 《西厢记》B. 《牡丹亭》C. 《桃花扇》D. 《长生殿》答案:A9. 明代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

A. 罗贯中B. 施耐庵C. 曹雪芹D. 吴承恩答案:D10. 下列作品中,属于清代小说的是_____。

A. 《儒林外史》B. 《镜花缘》C. 《封神演义》D. 《聊斋志异》答案:A二、填空题11. 《诗经》中的“六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雅、颂、赋、比、兴12.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一、填空(15分)1.___是___唯一的作家,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存首篇。

2.___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这两个单篇。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代表作家是班固、___。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典论·论文》,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___。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___,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___,集六朝之___的是___。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___的《洛阳伽蓝记》。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1.此所谓藉:借;给与。

___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造化(或自然);边际(或界限)。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小路;通“喻”。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拄着。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故乡(或乡土);处于逆境(或遭到患难,或在政治上不得志)。

6.___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___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山洞(或山峰);徘徊不去。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迫近;惭愧。

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昏暗不明的样子;轻柔的样子。

三、默写(10分)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___。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泻水置平地,深林散落乱。

山遥路不通,渡水复登岸。

路险不可测,言多难自陈。

梦想随流水,何时到故园?四、简述题(20分)1.乐府的多重涵义包括:一种文学体裁,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一种政治制度,一种文化机构等。

乐府诗多采用民间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以歌唱的方式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群众性。

在文学上,乐府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全)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全)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二、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4.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5.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6.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自学考试题型笔记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自学考试题型笔记

古代文学复习一、基础知识(选择、填空)1、现存最早的可信的原始诗歌中最能体现原始宗教特色的是《伊蓍氏蜡词》。

2、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诗作305篇。

4、《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类: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民间乐歌,160篇;雅是王畿乐歌,105篇;颂指宗庙祭祀乐歌,40篇。

5、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总集是《尚书》。

6、《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7、《战国策》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

8、《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

9、孟子主张“仁政”“王道”、倡导民本思想。

10、先秦诸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庄子。

11、“人定胜天”体现了荀子的唯物思想。

12、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13、《天问》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是一篇体制奇特的长诗。

14、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辩》。

15、汉赋分三类:骚体赋、大赋、小赋。

16、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贾谊,主要作品是《鵩鸟赋》、《吊屈原赋》。

17、枚乘《七发》标志着大赋的形成。

18、大赋最有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其代表作是《天子游猎赋》,由《子虚赋》、《上林赋》组成。

19、汉初政论文的主要代表作家是贾谊与晁错。

20、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是刘向的《说苑》、《新序》、《列女传》。

2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130篇: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22、《汉书》中部分未完成的《表》、《志》由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

23、曹操是建安时期的精神领袖,他的四言乐府梗慨多气、质朴警策。

24、曹丕的二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

25、曹植字子建,钟嵘《诗品》誉之为“建安之杰”。

26、《孔雀东南飞》是汉魏乐府中成就最高的叙事长诗。

27、阮籍的代表作为《咏怀》82首,深于比兴,喜用典故,诗风隐晦曲折。

28、最能代表太康体诗风的诗人是人称“陆海”的陆机与人称“潘江”的潘岳。

古代文学考试

古代文学考试

1.元杂剧是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把唱、念、科、舞等艺术结合起来表演故事,并用北曲演唱的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2.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3.南戏是指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一带,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南戏之祖”。

4.元代四大爱情剧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5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6.临川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7.吴江派:明代后期,在沈璟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为沈璟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江派。

此派作家认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或惩劝风世为主旨。

主要作家有卜世臣、吕天成、王骥德、袁于令、叶宪祖、沈自晋等,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8.临川派:为明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戏曲史上往往将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称为临川派。

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

临川派作家作家大多继承了汤显祖重才情、重文采,不受形式、格律束缚的特点,作品也大都是叙写男女之情,但往往忽略了他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

此派作家主要有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

9.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成书时间大约在: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二、填空题4. 古代文学中的“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地方风土民情的反映5. 《左传》是《春秋》的三传之一,主要采用______的体例。

答案:编年三、简答题6.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史学才能和文学才华,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7. 论述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如《将进酒》、《庐山谣》等。

杜甫则被称为“诗圣”,其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如《三吏》、《登高》等。

李白和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诗歌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内涵,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其原因。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情节之一。

贾宝玉性格多情而纯真,林黛玉则聪明而多愁善感。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情感深厚。

然而,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家族利益的冲突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他们的爱情最终未能开花结果。

这一悲剧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无情摧残,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二)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1.钟嗣成的( B )是研究元杂剧最早的珍贵资料。

A.《青楼集》B.《录鬼簿》C.《曲律》D.《元曲选》2.( A )编刊《六十家小说》,即《清平山堂话本》,成为最早的话本专集。

A.洪楩B.凌濛初C.陆人龙D.冯梦龙3.《娇红记》是部爱情剧,作者( C )。

A.孙钟龄B.汤显祖C. 孟称舜D.李渔4.《白石词》是( A )的作品。

A.姜夔B.吴文英C.辛弃疾D.李清照5.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 B )。

A.黄庭坚B.杜甫C.陈师道D.陈与义6.晏几道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写与歌女重逢时的情形,今昔对比,百感交集。

此词的词牌名为《 A 》。

A.鹧鸪天B.临江仙C.踏莎行D.木兰花慢7.柳永流传至今的词作共二百多首,其词集名为《 A 》。

A.乐章集B.花间集C.珠玉词D.小山词8.“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是黄庭坚《 A 》中的诗句。

A.登快阁B.寄黄几复C.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D.题竹石牧牛9.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 )。

A.张惠言B.朱彝尊C.陈维崧D.纳兰性德10.李清照是今( D )人。

A.河南B.江西C.湖南D.山东11.《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C )。

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D.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12.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C )。

A.铁笛体B.东维体C.铁崖体D.廉夫体13.下列作家不属于金代的是(D )。

A.蔡松年B.党怀英C.吴激D.刘因14.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B )。

A.典雅工丽B.幽深孤峭C. 清新自然D.温柔敦厚15.“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 C )提倡的口号。

A.公安三袁B.袁枚C.前后七子D.沈德潜16.《窦娥冤》的作者是( B )A.马致远B.关汉卿C. 白朴D.王实甫17.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A )。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有()篇。

A.305B.405C.500D.610答案:A2.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

A.屈原B.宋玉C.王逸D.贾谊答案:A3.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维4.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维答案:A5.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表达了()。

A.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B.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痛恨 C.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D.对故乡的思念答案:B6.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A.春秋战国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C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作者是()。

A.曹雪芹B.施耐庵C.罗贯中D.吴承恩8. 下列哪个作品是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A.《木兰辞》B.《庐山谣》C.《长恨歌》D.《离骚》答案:C9. 下列哪个作品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A.《木兰辞》B.《庐山谣》C.《长恨歌》D.《离骚》答案:D10. 下列哪个作品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散文?A.《庄子》B.《孟子》C.《史记》D.《资治通鉴》答案:C二、填空题11. 《诗经》中的“国风”是指各国的()。

答案:民间歌谣12.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表达了()。

答案:人生无常,珍惜当下13.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发生在()。

答案:大观园14. 下列哪个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赋”?A.《庄子》B.《庐山谣》C.《长恨歌》D.《离骚》答案:B15. 下列哪个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散文”?A.《庄子》B.《庐山谣》C.《长恨歌》D.《离骚》答案:A三、简答题16. 请简述《诗经》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上官体就是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

其诗以“以绮错婉媚为本”,追求形式的工偶精对。

因其官居显位,时人争相效仿,称为“上官体”。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归纳了六朝以来诗中的对偶方法,加以程式化,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

为后人写作律诗的对仗作了规范,对律诗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 “初唐四杰”是指高宗武后时期出现在文坛上“以文章名天下”的四位“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盛唐边塞诗派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众多作家。

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大历诗风P247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到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战乱,使大历诗人的心态产生明显的变化。

失去了盛唐诗人的昂扬精神风貌。

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5大历十才子P249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他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基本主题;擅长写送别诗和隐居的诗歌。

诗歌艺术: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

6韩孟诗派中唐时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其主要诗歌理论为“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在艺术上创新求异,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他们另辟蹊径的诗作对丰富诗歌的艺术风格有一定积极作用,并开宋诗先河,但过分追求晦词抑调,亦破坏诗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7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

“新乐府”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艺术表现上,以平易浅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意脉来增加诗歌的可读性,包括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李绅等人8古文运动中唐时,藩镇割据,佛道盛行,宦官专权,韩愈等人试图通过提倡古文和复兴儒学来振兴唐王朝。

因此,他们以复兴儒学为旗号而进行了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要求恢复秦汉时的单行散句的“古文”,史称“古文运动”。

这是中唐时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领袖、有广泛参加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韩、柳是“古文运动”的主帅。

唐代的这次散文改革是和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的,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联系,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现实性格。

9唐传奇唐代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逸事。

“传奇”之名似起于裴铏小说集《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它的发展与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大致同步,中唐达到极盛,至晚唐而稍衰。

10花间派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

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

特点是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

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牛希济等简答1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开拓性)其一、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把散文引入了杂文学的发展途径,在创作实践中追求“务去陈言”的创新精神,把大部分应用文写成了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散文。

其二、散文情感化,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文章讲“气”、重“势”,艺术个性极其鲜明,把古文提高到了美学的境地。

2柳氏山水游记艺术成就特色:出色的景物描写:1、简笔勾勒全景,局部工笔描绘。

2、表现景物活跃的生命力,以比喻、拟人手法。

3、捕捉特征,表现个性,寄寓情感。

其笔下山水的个性化:多世人所弃之山水,如己之遭遇;多奇山异水,以山水之美见社会之丑;寄情山水以排解贬谪之苦。

3唐传奇的艺术成就:<为何是成熟标志>1、与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能,由此形成“作意好奇”、“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

2、突破实录,虚构性。

3、婉曲的情节和奇异新颖的艺术构思。

4、诸种人物描写及内容的生活细节化5、简洁明快、生动传神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式。

4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P363-364一,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无古人的深入开拓与表现,充分发挥了诗歌在表现心理和抒情方面的潜能;二,在表现形式上,开创了诗境虚化的朦胧诗美学,极大地扩大了诗歌的容量,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三,首创了“无题”诗的新体式。

清人吴乔云:“唐人能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

”(《西昆发微序》)。

5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1、不满于初唐浮艳诗风,主张诗文革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3、风格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4、形式上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改造了宫体诗。

6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1、坚决反对齐梁诗风,指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即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建安文学的传统,要有“风骨”,有“兴寄”。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实的内容,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批判现实,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3、提出了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7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的意义陈子昂的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是以革新为目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对扭转有唐一代诗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对唐诗风貌的建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8《登幽州台歌》艺术特点⑴境界开阔,格调雄浑,苍凉悲壮。

首句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次句表达岁月无穷,而生命有限的巨大孤独感,三句写天地辽阔,反衬出人的渺小,于是悲愤、孤独便弥漫在浩浩空间,诗人便发出了极为感伤的最后一句。

此诗没有藻饰和刻画,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为背景,高耸起一个伟大而孤独激愤的诗人形象,意境沧凉浑茫。

⑵采用长短不齐的楚辞体句法,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9春江花月夜》艺术特点1、虽用乐府旧题,而内容一新。

2、以月为线索、以情为中心,又融入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感悟,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情景交融,意境幽美。

3、构思巧妙,紧扣题意,结构绵密。

4、韵律婉转悠扬,语言清新流畅。

11杜甫“诗史”篇p233论述1、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两位代表人物,王维和孟浩然在诗歌的创作上都致力于创造兴象玲珑的诗境,追求情景浑融的艺术境界,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并称于世。

然而,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不同,两人的创作风格又存在着不同,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1、在观物方式上,王维是在静态中观察景物,物象具有相对稳定的视角;而孟浩然则是以旅人的眼光来看山水,自然物象在诗中往往具有流动感。

2、就诗歌的意境说,二者都创造出“静”,但一个是佛教的“空灵”,而另一个却是道家的“清幽”。

3、就风格而言,王维是以画入诗,色彩明丽;孟诗多用白描,素淡自然。

4、语言方面,孟诗的语言平淡简朴,王诗的语言清秀工巧。

( 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 2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 3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2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1、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奔放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

长篇巨制如《蜀道难》等体制宏伟,感慨深沉,自有英风豪奇流灌其间,足以代表盛唐的时代精神。

但他也有很多其他风格的诗。

如《长干行》等含蓄委婉、意远情遥;《采莲曲》等,清新俊美、自然明丽。

2、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他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3、李白感情奔放,爱憎情绪强烈,一般抒写手法,常不足以表述其汹涌的激情,于是借助迥出于现实生活的奇特比喻及幻想的描述来抒发情感,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创造出神奇莫测的艺术境界。

4、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

大鹏、长鲸、大江、沧海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清溪、明月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

如《玉阶怨》。

5各有千秋的不同体裁: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如《丁都护歌》、《侠客行》等,或用古题写己怀,偏重于主观抒情,如《蜀道难》,皆能曲尽拟古之妙。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李白的绝句,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做到了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炼而蕴含丰富。

如《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语言清亲明快,基本色调明丽爽朗,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透明纯净、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文章四友:指唐代武则天时代的四个宫廷诗人,即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他们身居高位,多应制、奉和之作,文辞华丽,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

其中杜审言成就较高。

3唐传奇故事4杜甫律诗分析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