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调节系统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论文

摘要近年来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以及能源环保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大容量发电机组开始参与调峰运行。
锅炉给水泵是火电厂的重要辅机之一,也是电厂的耗能大户,因而给水泵控制系统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到电厂运行的安全性,研究锅炉给水泵的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文是针对蒸汽锅炉而设计的。
由变频器、PLC,PID调节器组成控制系统,调节水泵的给水流量和出水口压力。
电动机泵组由两台水泵并联而成,由变频器供电,根据蒸汽锅炉水位变化来控制变频器电动机泵组的速度和切换,使系统运行在最合理状态,保证锅炉水位的稳定。
本文介绍了采用PLC控制的变频调速供水系统,由PLC进行逻辑控制,由变频器进行流量和水位调节。
在经过PID运算,通过PLC控制变频与工频切换,实现闭环自动调节流量,水位变量供水。
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水位控制精度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
关键词:变频调速;PID调节;PLC;锅炉给水泵;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the necessary demand in protecting the energy,more and more high-capacity power stations are being put into use of operation.Boiler-water-pump is not only one of the important auxiliary parts of heat-engine plant,but also the huge energy custom.What is more,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tation directly depends on the advancement of the water-pump control system .The study of boiler-water-pump control system counts much more value.This paper is aimed at designing the reek boiler.The control system that is made up of frequency transformer,PLC and PID is to regulate the out-put flow and the pressure.The motor pump which consists of one shunt-wound water-pumps absorb the energy from the frequency transformer.According to water level, the motor pump controls the speed and is ready to change when it receives the signal.These make the whole system operates best and ensure the water level is stabl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at the frequency-controled water supply system which is controlled by PLC measures the flow and water level through the frequency transformer.After PID counts,the system will make the closed loop automation come true through PLC controlling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conversion to power frequenc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which it can be relay on can control the water level accurately and its structure is simple.Keywords:frequency conversion speed governing;PID regulated;PLC; Boiler-water-pum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CONTENTS (V)第1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2.1 PLC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2)1.2.2 变频调速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3)1.2.3 锅炉给水泵运行方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变频调速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5)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7)第2章蒸汽锅炉给水泵的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9)2.1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9)2.2 给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案的选择 (11)2.3 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 (14)第3章系统的硬件选择和设计 (16)3.1 系统的硬件选型 (16)3.1.1 PLC的选型 (17)3.1.2 变频器的选型 (22)3.1.3 给水泵的选型 (25)3.1.4 传感器的选型 (25)3.1.5 触摸屏的选型 (27)3.2 电气控制系统主电路图 (28)3.3 PLC外围接线图 (29)3.4 变频器电路 (33)第4章系统控制算法与软件的设计 (34)4.1 控制算法设计及参数工程整定 (34)4.1.1 数字PID算法 (34)4.1.2 PID参数的整定 (37)4.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39)4.2.1 系统主程序 (39)4.2.2 系统主要子程序 (41)4.3 PLC 与触摸屏通信设计 (43)第5章抗干扰性分析 (47)5.1 系统中PLC干扰信号的种类 (47)5.2 系统中PLC的抗干扰设计 (48)5.2.1 电源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48)5.2.2 接地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49)5.2.3 输入输出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50)5.2.4 外部配线的抗干扰设计 (53)5.2.5 软件抗干扰设计 (54)5.3 系统中变频器干扰信号的种类 (56)5.4 系统中变频器的抗干扰设计 (56)5.5 变频器抗干扰设计的其它注意事项 (58)第六章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59)总结 (60)致谢 (61)参考文献 (62)附录 (65)CONTENTSABSTRACT(chinese) (Ⅰ)ABSTRACT (Ⅱ)CONTENTS(chinese) (Ⅲ)CONTENTS (Ⅴ)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1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1)1.2 Research trends at home and abroad (2)1.2.1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the technology of PLC (2)1.2.2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the technology of VariableFrequency water supply system (3)1.2.3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the technology of boilerfeed pump operating mode (4)1.3 The application of Frequency control in the system (5)1.4 The main research of this thesis (7)Chapter 2 The design for the steam boiler feed water pump control system .. 9 2.1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 system (9)2.2 the basic control program of the control system (11)2.3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control system (14)Chapter 3 Hardwar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the system (16)3.1 Hardware selection of the system (16)3.1.1 the selsction of PLC (17)3.1.2 the selsction of the Inverter (22)3.1.3 the selsction of the water pump (25)3.1.4 the selsction of the Sensor (25)3.1.5 the selsction of the Touch screen (27)3.2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for the main circuit (28)3.3 The external wiring diagram of the PLC (29)3.4 The Inverter circuit (33)Chapter 4 Control algorithm and software design for the system (34)4.1 The design for Control algorithm and Parameter project settings (34)4.1.1 The digital PID algorithm (34)4.1.2 Parameter project settings for PID (37)4.2 The softwar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39)4.2.1 The main program of the system (39)4.2.2 The main branch program of rhe system (41)4.3 Communication Design for PLC and touch screen (43)Chapter 5 Analysis of anti-jamming (47)5.1 The kind of Interfering signals of PLC in the system (47)5.2 The design for anti-jamming in the system (48)5.2.1 The design for anti-jamming of the power system (48)5.2.2 The design for anti-jamming of the Grounding system (49)5.2.3 The design for anti-jamming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circuits (50)5.2.4 The design for anti-jamming of the external wiring (53)5.2.5 The design for anti-jamming of the software (54)5.3 The kind of Interfering signals of inverter the system (56)5.4 The design for anti-jamming of the inverter in the system (56)5.5 The other attetions in anti-jamming of the inverter in the system (58)CHAPTER 6 Economic and soclal analysis (59)Conclusion (60)Acknowledgement (61)References (62)Appendix (65)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多,由于燃煤火电机组在我国发电行业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火力发电厂的发展更为迅速,到2005年底,我国总装机容量达到5.1亿千瓦,其中火电约占3.841亿千瓦,预计2010年全国装机容量会达到7亿千瓦,火电机组约 5.5亿千瓦[1]。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课件

07
结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介绍了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以及其在工业生 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详细介绍了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
讲解了常用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以及控制算法的 设计和实现。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介绍了给水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效 果。
对未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
深入学习控制理论
建议学习者深入学习控制理论,了解各种控 制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践操作和实验
建议学习者多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通过实 际操作加深对给水控制系统的理解。
关注新技术发展
建议学习者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了解最新的 控制技术和应用趋势。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 形式的自动控制系统,如PID控制器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03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 原理
组成部件
传感器
用于检测锅炉给水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执行器
接收控制指令,调节给水阀门开度,控制给 水流量。
控制器
根据传感器传输的信号,通过运算处理,输 出控制指令。
控制策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PID控制策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策略,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 三个环节来调整控制信号,以减小系统的误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PID控制策略简单易行,但对参数调整要求较高,否则可 能导致系统性能不佳。
锅炉主给水旁路系统工作原理

锅炉主给水旁路系统工作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锅炉主给水旁路系统是锅炉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工作原理直接影响着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关于锅炉主给水旁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
一、工作原理锅炉主给水旁路系统是通过旁路管道将主给水引入锅炉,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起到调节水位、控制水质和保护锅炉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主给水通过主给水阀直接进入锅炉,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锅炉水位过高或主给水阀失效时,主给水旁路系统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主给水旁路系统通常包括旁路管道、旁路阀门、旁路水泵等组件,当主给水阀无法正常工作时,旁路阀门会打开,将主给水引入旁路管道,通过旁路水泵将水送入锅炉。
这样就能保证锅炉在水位过高或给水阀失效时仍能正常运行,确保锅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重要性1. 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2. 控制水质通过主给水旁路系统,可以灵活控制主给水的流量和质量,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锅炉运行异常或受损。
主给水旁路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给水流量,保证锅炉正常运行。
3. 节约能源在一些情况下,锅炉的主给水需求并不是很大,通过主给水旁路系统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在给水需求较小时,通过旁路系统将水送入锅炉,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费。
三、总结锅炉主给水旁路系统在锅炉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运用,可以保证锅炉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我们应该加强对锅炉主给水旁路系统的理解和管理,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提高锅炉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文章字数:396】第二篇示例:锅炉主给水旁路系统是锅炉中的重要部件,它起到了分流、平衡和保护主给水管道的作用。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主给水旁路系统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主给水旁路系统是指在锅炉的主给水管道上设置的一个分流管道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锅炉运行时,根据给水量的大小和变化情况来调节主给水的进入量,保持给水的平衡和稳定。
主给水旁路系统通常由旁路阀、旁路管道、流量调节器、流量计等组成,通过这些部件的相互协调配合,实现对主给水的控制和调节。
利用变频技术调节锅炉给水系统

月份
2 月份 4 月份
安装变器前后月用电比较
备注 电度表计数
电度表计数
月用电且瓜 币1 电功书瓜 i 从 W
婴
3 2 矛刀
器
图1
变转速调节特性曲线
5 结语
变频调速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 二是节能显 著。改造后的供水系统延长了维修期 , 节约 了材料和维修费用,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使供水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还降低 了噪音。该厂动力电7 5 % ~ 80 % 都耗在风 机、水泵及压缩机等设备上 , 如果全部采用 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进行改造, 不但使系统安 全、稳定运行, 而且将大大降低电力损耗, 节
f
《 和AZ二 工 ), 流 如A, 个 况 其 量Q、 头H、 压 功 率N 与 转速n 之间 基本关系 Q, 的 为: / Q=残 nZH:/ HZ / n=)2。/ NZ / 飞 . Z / , =(n N, =(乌 ),
3 结语 节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 的问 在策划、 题, 实施及 取得实 效的长 时间 过 程中涉及自 然地理环境、 规划、 建筑设计以及 居民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 涉及到政府部门、 建筑设计师、 开发商、 物业业主、 使用人、 参考文献 , ‘ 管理者、 相关节能产品的生产者等各利益群 黄振利, 陈全良, . 外墙保温应用技术 等 体的利益。作为设计行业的人员, 在对建筑 中国 建筑工业出 版社, 20o5, 2. 2
3变 频调节在锅炉给水系统上的应用
某热电厂4 # 给水泵变频调速供水系统 主要由控制器、水泵、变频器、压力传感 器等组成, 如图2 所示。预先在控制器中设定 水泵出口 压力值Pc Pc= 6 . OMPa , ( ) 随着锅炉 用水量的变化, 水泵出口实际压力值 P 也随之 发生变化, 压力传感器随时将水泵出口 实际压 力值P 传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将根据P 与P 的 c 相互关系, 进行比 控制变频器的输出 较, 频率, 改变4 # 给水泵异步电机转速, 即改变了水泵 的转速, 使供水量与用水量达到平衡, 维持给 水泵出水总管 口 压力基本恒定。由干整个供 水系统始终通过4 # 给水泵的变频调速, 维持 在设定压力下工作, 没有过剩压力, 因此没有 能量损失, 即节约了电能, 使之经济运行, 改变 了过去手动操作和凭经验来控制, 使供水系统 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 又稳定了供水质 最, 保证了设备安全运行并减轻了工人频繁开 关阀门的劳动强度。
直流锅炉给水调节系统分析(1)

直流锅炉给水调节系统分析(1)文章出处: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时间:2006-03-210 前言直流锅炉给水调节系统的主要任务应是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汽机所需要的蒸汽量,保持汽水行程某中间点的焓值为给定值,保持蒸汽的参数为给定值,对主蒸汽温度进行粗调,维持锅炉一定的燃水比[1]。
现以俄罗斯500MW超临界机组的给水调节系统为例分析直流锅炉给水调节系统的控制特点。
该机组锅炉炉膛为T型结构,具有两个给水流程,对锅炉给水的控制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直流锅炉流程给水流量调节,是通过控制两个汽泵调速汽门或者通过执行机构控制电泵的液力耦合器以及调节给水调节阀来实现的。
给水系统结构见图1。
图1 给水系统结构图直流锅炉给水调节系统包括调节器设定值形成系统、给水流量分配调节系统(该系统在运行工况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打开给水调节阀,以保证给水流程中最小程度的节流损失)、电动泵、汽动泵效率调节系统、热量信号形成系统、调节器逻辑信号形成系统和温度校正调节系统。
1 调节器设定值形成系统给水定值信号形成结构见图2,在远程或自动工况下,对积分模块ИHT1.2的控制来实现对Ⅰ流程给水流量设定值的形成。
在自动工况中,积分模块由比例脉冲调节模块ИДС1.1控制。
在汽动泵调节器、电动泵效率调节器和给水调节器处于手动时,相应的定值器转换到跟踪“自身”流程给水流量的随动工况。
微分控制程序:直流锅炉在机组切断高压加热器时,如果锅炉燃料量保持不变,则应减小给水定值。
给水温度降低会使直流锅炉汽水分离面前移,汽水行程某中点的焓值降低,应减小给水流量;反之,给水温度升高时,则应增加给水流量。
图2 Ⅰ流程给水流量定值的形成2 给水调节器给水调节器主要包括流量分配控制模块和调节阀位置调节模块。
如果汽动泵和电动泵的两个效率调节器都被切除,则系统中Ⅰ流程和Ⅱ流程给水调节模块(ΠΠΠ2.4、ΠΠΠ2.8)控制自己的调节阀,按“设定——流量”系统独立工作。
汽包锅炉给水自动控制系统

第五章汽包锅炉给水自动控制系统5-1 前馈--反馈调节系统一.前馈--反馈调节原理反馈调节系统特点:事后控制,反馈校正。
调节过程中被调量的动态偏差较大,且调节过程也较长。
前馈调节系统特点:直接根据扰动进行调节,减小动态偏差。
()yxW s()oxW s()bxW sxu y1.定义直接根据造成被调量偏差的原因进行调节的系统,称为前馈调节系统。
2.前馈的类型及整定前馈调节的类型:很多,因而()b SW的规律不同。
不变性原理:设计前馈补偿器,使被调量y与扰动无关。
(a)扰动有单独通道()()()()0()()yxyx b o boW sW s W s W s W sW s+=⇒=-(b) 扰动作用在对象之前补偿作用在调节器之前。
例如:喷水压力改变时对温度的影响。
()()()()()10()()1()()()o b a o b a o a W s W s W s W s Y s W s X s W s W s W s +==⇒=-+(c) 扰动有单独通道,补偿作用在调节器之后()()()()()0()()1()()()yx b o yx b a o W s W s W s W s Y s W s X s W s W s Wo s +==⇒=-+(d) 扰动有单独通道,补偿在调节之前()()()()()()0()()1()()()()yx a b o yx b a o a W s W s W s W s W s Y s W s X s W s W s W s Wo s +==⇒=-+前馈一般不能做到完全补偿。
常用静态前馈或者一些特定形式的动态前馈。
(a) 静态前馈即根据不变性原理求出()b S W ,用其静态放大系数作为补偿装置,它是一个比例环节: ()0|b b S s k W →=(b) 动态前馈直接根据不变性原理求得。
在热工过程控制中常用:211()1b bT s W s k T s +=+-----超前—滞后环节()0|b b S s k W →=当21T T >时 ,超前补偿(PD 作用) 当12T T >时,滞后补偿(PI 作用)21T T >tktk 12211(0)lim ()lim ()b b S S T y SY S SW S k S T →∞→∞===01()lim ()b b S y SW S k S→∞==3. 存在缺点:(1) 只能针对一种或者几种典型扰动设计()b W s ,然而生产过程中扰动因素很多,因而调节效果受到限制. (2) 对不可测量的扰动,无法实现补偿. (3) 不能做到完全补偿,实现复杂,采用b k 或者2111bT sk T s++近似补偿. 前馈—反馈调节系统:必须将前馈和反馈结合起来进行调节,利用前馈来减小扰动对被调量的影响,而反馈作用保障被调量等于给定值.二.前馈—反馈调节系统. 1.概念r y前馈控制:作用是有效抑制主要扰动,开环控制。
锅炉给水调节系统

锅炉给水调节系统汽包锅炉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第一节给水调节任务与给水调节对象动态特性一、给水调节的任务汽包锅炉给水调节的任务是使锅炉的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汽包水位反映了汽包锅炉蒸汽负荷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是锅炉运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保持汽包水位正常是保证锅炉和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汽包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内汽水分离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出口蒸汽湿度过大(蒸汽带水)而使过热器管壁结垢,容易导致过热器烧坏。
同时,汽包出口蒸汽湿度过大(蒸汽带水)也会使过热汽温产生急剧变化,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汽包水位过低,则可能破坏锅炉水循环,造成水冷壁管烧坏而破裂。
二、给水调节对象动态特性汽包水位是由汽包中的储水量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所决定的,因此凡是引起汽包中储水量变化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变化的各种因素都是给水调节的扰动。
(1)给水流量扰动。
这个扰动来自给水调节门的开度变化、省煤器可动喷嘴开关动作、给水压力变化、给水泵转速波动等引起锅炉给水量改变的一切因素。
(2)蒸汽负荷扰动。
这个扰动是指汽轮机负荷变化而引起的蒸汽流量的改变,它使水位发生变化。
(3)锅炉炉膛热负荷扰动。
这个扰动主要是由锅炉燃烧率的变化改变了蒸发强度而引起的,它影响锅炉的输出蒸汽流量和汽水容积中的气泡体积。
给水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是指由上述引起水位变化的扰动与汽包水位间的动态关系。
当给水流量扰动时,水位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表现为有惯性的无自平衡能力特征,也就是说,当给水流量改变后水位并不会立即变化。
给水流量增加,一方面使进入锅炉汽包的给水量增加;另一方面使温度较低的给水进入省煤器、汽包及水循环系统,吸收了原有饱和水中的一部分热量,致使水面下气泡体积减小。
当蒸汽流量扰动时,汽包水位将出现“虚假水位” 现象。
原因是在蒸汽负荷突然增加时,虽然锅炉的给水流量小于蒸发量,但开始阶段的水位不仅不下降,反而迅速上升(反之,当负荷突然减少时,水位反而先下降)。
第二章+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图
燃烧率阶跃扰动下的水位响应曲线
在燃烧率Q阶跃变化时,水位的响应曲线如图2-8所示。水位变化的动态特 性用下列传递函数表示:
GHQ ( s)
——为迟延时间(s)。
H (s) K [ ]e s Q( s ) (1 Ts)2 s
上式与蒸汽流量的扰动影响下的传递函数相类似,但增加了一个纯迟延环节。
(4) 根据运行中汽包“虚假水位”现象的 情况。设定蒸汽流量信号强度系数 D 。如“虚假水位”现象严重,可适当加强蒸 汽流量信号,例如可使蒸汽流量信号强度为 给水流量信号强度的1~3倍。但若因此需要 减小给水流量信号强度,则需要重新修正主、 副调节器的整定参数。 (5) 进行机组负荷扰动试验,要求同单级三 冲量系统。
1)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成为: (1) 给水流量W、给水流量变送器 rw 和给水流量反馈装置 aw 、副调节器PI2、 执行机构 K Z 、调节阀 K 组成的内回路(或称副回路)。
(2) 由水位控制对象 W01 s 、水位变送器 rH 、主调节器PI1和内回路组成 的外回路(或称主回路)。 (3) 由蒸汽流量信号D及蒸汽流量测量装置 rD 、蒸汽流量前馈装置
本章主要学习模拟量控制系统中锅炉部分的各主要子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气 温控制系统和燃烧控制系统。
一、 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MCS)
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 1.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是调节锅炉的给水量以适应机组负荷(蒸汽量)的变化, 保持汽包水位稳定(对于汽包锅炉)或保持在不同锅炉负荷下的最佳燃水 比(对于直流锅炉) 2.汽温控制系统 汽温控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它包括主蒸汽温度控制和 再热蒸汽温度控制 (过热气温调节:喷减温水;再热气温调节:烟气挡板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包锅炉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第一节给水调节任务与给水调节对象动态特性一、给水调节的任务汽包锅炉给水调节的任务是使锅炉的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汽包水位反映了汽包锅炉蒸汽负荷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是锅炉运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保持汽包水位正常是保证锅炉和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汽包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内汽水分离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出口蒸汽湿度过大(蒸汽带水)而使过热器管壁结垢,容易导致过热器烧坏。
同时,汽包出口蒸汽湿度过大(蒸汽带水)也会使过热汽温产生急剧变化,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汽包水位过低,则可能破坏锅炉水循环,造成水冷壁管烧坏而破裂。
二、给水调节对象动态特性汽包水位是由汽包中的储水量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所决定的,因此凡是引起汽包中储水量变化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变化的各种因素都是给水调节的扰动。
(1)给水流量扰动。
这个扰动来自给水调节门的开度变化、省煤器可动喷嘴开关动作、给水压力变化、给水泵转速波动等引起锅炉给水量改变的一切因素。
(2)蒸汽负荷扰动。
这个扰动是指汽轮机负荷变化而引起的蒸汽流量的改变,它使水位发生变化。
(3)锅炉炉膛热负荷扰动。
这个扰动主要是由锅炉燃烧率的变化改变了蒸发强度而引起的,它影响锅炉的输出蒸汽流量和汽水容积中的气泡体积。
给水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是指由上述引起水位变化的扰动与汽包水位间的动态关系。
当给水流量扰动时,水位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表现为有惯性的无自平衡能力特征,也就是说,当给水流量改变后水位并不会立即变化。
给水流量增加,一方面使进入锅炉汽包的给水量增加;另一方面使温度较低的给水进入省煤器、汽包及水循环系统,吸收了原有饱和水中的一部分热量,致使水面下气泡体积减小。
当蒸汽流量扰动时,汽包水位将出现“虚假水位” 现象。
原因是在蒸汽负荷突然增加时,虽然锅炉的给水流量小于蒸发量,但开始阶段的水位不仅不下降,反而迅速上升(反之,当负荷突然减少时,水位反而先下降)。
因为在负荷变化的初始阶段,水面下的气泡体积变化很快,对水位变化起着主要影响作用。
同时,改变汽轮机的用汽量引起的蒸汽流量的阶跃扰动,必定引起汽压的变化,汽压变化也会影响到水面下气泡的体积变化,所以实际的虚假水位现象会更严重些。
当燃料量扰动时,例如燃料量增加使炉膛热负荷增强,这时锅炉蒸发强度增大而使汽压升高,即使蒸汽流量调节设备(汽轮机调门)不动,蒸汽流量也会有所增加。
这样,蒸汽流量大于给水流量,水位应该下降。
但蒸发强度增大同样也使水面下气泡体积增大,因此也会出现虚假水位现象。
一般,给水流量变化作为维持水位的调节手段,称在给水流量扰动下的对象动态特性为内扰特性。
对蒸汽负荷和炉膛热负荷扰动下的对象动态特性则称为对象的外扰特性。
给水调节系统中,一般考虑采用以主要扰动(蒸汽流量)为前馈信号的前馈调节,以改善给水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
负荷变化时出现的“虚假水位” 现象,是锅炉运行中的必然现象,是无法通过调节给水流量来克服的。
如果在负荷扰动中,汽包虚假水位变化过大而超出了运行允许范围,则只有通过限制负荷的一次突变量和变负荷速度来减小。
第二节给水自动主调节方案(串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给水调节器根据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去调节给水流量。
其中水位是主信号,水位升高时减少给水流量,水位降低时增加给水流量。
蒸汽流量D和给水流量W是引起水位变化的原因(扰动信号),把它们作为水位调节的前馈信号。
当蒸汽流量D改变时,调节器立即动作适当地改变给水流量,而当给水流量自发地变化时,调节器也能立即动作使给水流量恢复到原来的数值,这样无疑会有效地控制水位的变化。
在水位H变化和蒸汽流量D变化而引起调节器动作时,给水流量信号W又是调节器动作的反馈信号。
由于采用了蒸汽流量信号D,当负荷改变时就有一个使给水量与负荷同方向变化的信号,从而减少或抵消了由于“虚假水位”现象而使设定值参见MCS1-图SH157。
汽包水位给水量向与负荷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
给水流量W汽包水位H简图:串级给水调节系统方框图主调节器采用PI 调节规律,以保证汽包水位无静态偏差,主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和给水、蒸汽流量信号都作用到副调节器上。
一般串级调节系统的副调节器可采用比例调节器,以保证副回路的快速性。
主要是因为副回路是具有近似比例特性的快速随动系统,以使副回路具有快速消除内扰及快速跟踪蒸汽流量的能力。
这样,串级系统主、副调节器的任务不同,副调节器的任务是用以消除因给水压力波动等因素引起的给水流量的自发扰动以及当蒸汽负荷改变时迅速调节给水流量,以保证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平衡。
主调节器的任务是校正汽包水位偏差。
单冲量调节就是调节器仅仅根据汽包水位信号H 去调节给水量。
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锅炉水位“虚假水位”现象。
只有电动给水泵具有单冲量自动调节功能,汽动给泵不具备条件。
在三冲量条件不成立时,汽动给泵控制强制手动方式。
第三节给水全程调节系统1/2U 给水系统有三台给水泵,两台容量为50%的汽动给泵(由小机转速变化调节给水量)和一台容量为25%的电动给泵(用给水调节阀调节给水量)。
在给水泵的出口有再循环管,给水泵的出水可以通过此管路打回除氧器,以保证在低负荷时泵的最小流量。
简图锅炉给水系统对给水调节系统,要求在锅炉启、停过程、正常运行及事故处理中均能控制锅炉的进水量,保持汽包水位在允许范围内,实现全程自动调节。
在锅炉正常运行阶段给水调节采用三冲量调节方式,通过改变汽动给水泵转速来调节给水量;在锅炉起动、低负荷阶段或FCB等事故情况下,给水调节为单冲量方式。
在使用电动给水泵时调节电动泵出口给水调节阀开度来调节给水流量。
锅炉起动时的单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一直工作到锅炉负荷升到20%额定负荷(根据主蒸汽量信号),汽动给泵投入并通过转速变化来调节给水量,给水调节系统即切换为三冲量方式。
当汽动给泵投入可靠后,并且给泵的流量控制手/ 自动开关已置于自动侧后,电动泵给水调节阀逐渐关闭,起动作用的电动给泵停运。
低负荷时的单冲量控制方式和正常负荷范围时的三冲量控制方式的切换是自动进行的。
一、信号的校正锅炉从启动到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蒸汽参数和负荷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这就使水位、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测量准确性受到影响。
为了实现全程调节,首先必须保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得到正确的水位信号、蒸汽流量信号和给水流量信号,所以需要对这些测量信号进行压力、温度变化的自动校正。
1)汽包水位的校正(参见MCS-1图SH154、155)。
对汽包锅炉通常利用压差原理来测量其水位。
锅炉从启、停到正常负荷的整个运行范围内,汽包压力变化很大,汽包内饱和蒸汽和饱和水密度的变化也很大,这样就不能直接用压差信号来代表水位,对大容量锅炉这个误差尤其严重,故必须根据汽包压力对所测量到的水位差信号进行修正,才能得到反映真实水位的信号。
水位H是差压和汽、水密度的函数。
H= (K i-K2Pd-A P)/f (Pd)2)蒸汽流量的校正(参见MCS-1图SH6 )。
过热蒸汽流量通常采用标准节流装置进行测量,测量流量与装置输出差压间的关系表达:D=K A Pg,没有采用修正。
3)给水流量的校正。
对给水流量的测量只需采取温度校正。
若给水温度变化也不大的话,则可不必对给水流量进行校正。
系统没有采用。
二、给水单冲量调节方式在启、停及低负荷阶段采用单冲量、高负荷时采用三冲量的结构。
1 、概述在正常工况下,给水调节采用三冲量调节方式,但在锅炉启停阶段,或者在机组发生局部事故需要转入低负荷运行时,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测量精确度很差,另外在机组启动过程中,由于暖管操作需要消耗一部分蒸汽,此时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测量值已不能反映汽包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物质平衡关系。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都采用单冲量调节方式。
2、电泵给水调节阀门切换在以控制电动泵出口阀门开度来调节汽包水位的单冲量调节系统中,为了得到平滑的流量控制,所以在电动给泵出口设置了2只并联的调节阀(主阀和付阀)。
起动时,调节器控制通流能力较小的付阀,当给水量增大到一定值时,系统自动切换到通流能力较大的主阀的控制。
由于主阀即使是微小的开度也会有相当的流 量通过,为使调节门切换时流量平稳,所以主阀与 副阀切换时考虑有一定的重叠度(调节裕度) 。
上述主阀与付阀的切换顺序是通过逻辑电路 (图5-4-53)自动实现的:增加时:① 付阀开度在 90%以下时,一直处于自动调节 状态;② 付阀开度在 70%以下时,主阀处于强制关闭 状态;③ 当付阀开度〉70%时,主阀开始强制开后, 并保持20%助开度;④ 当付阀开度〉90%时,保持此开度不变,主阀投入自动调节状态。
减小时:① 付阀保持90%开度,主阀自动调节;② 主阀开度V 20%,付阀开度V 90%寸,增加指令由主阀接受,减小指令由付阀接受;③ 付阀开度V 90%主阀保持20%开度,付阀参予自动调节;④ 付阀开度V 20%,主阀强制全关,付阀自动调节 。
3、汽包压力对调节器参数的校正(参见 MCS-1图SH160在单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还考虑了汽压变化时调节器参数校正的功能。
因为通过给水阀 的流量W 不仅与开度有关,且与阀门两端压力有关, 在同样的阀门开度时, 汽包压力不同,给水流量就会不同。
所以需要考虑压力修正。
压力修正是通过改变调节器的比例增益来实现 的。
当汽包压力降低时,为了保持住某一给水量W ,阀门开度应相应减小;汽包压力升高4、电泵给水调节强制手动条件(参见 MCS-1图SH163主阀全关 — ---------------副阀全关 ----------------- .电泵停止汽包水位信号异常 ----------------------------------汽包水位设定值与实际偏差大 ----------------------- 时,为了保持住某一给水量 H 汽包压力P B电泵给水调节强制手动开度图 5 - 4- 52W ,阀门开度应该相应增大。
主阀指令与反馈偏差大副阀指令与反馈偏差大三、三冲量给水调节方式锅炉负荷增加到20%额定负荷(根据主蒸汽流量信号)时,给水调节系统自动地从单冲量方式切换为三冲量方式。
这是一个串级调节系统。
汽包水位是调节主信号,主蒸汽流量作为先行信号,代表与负荷相应的给水需求量,总给水量作为反馈信号,总给水流量W是进入锅炉的给水量和进入过热器减温的喷水流量相加而成。
水位信号加到给水调节器、它的输出与蒸汽流量信号D、给水流量信号W叠加成为给水主指令,通过平衡模块分配后,分别加到三个平行的流量调节回路,调节各台给泵的流量。
1、流量调节回路(参见MCS-1图SH158、159、160)流量调节回路是具体实现给水流量调节的控制回路,它使给水量与主调节器输出的给水主指令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