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控制

合集下载

热控培训资料-给水控制

热控培训资料-给水控制

第四章给水控制给水控制的目的是在保证锅炉给水流量满足机组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给水泵安全运行。

给水控制主要关注给水指令的形成、锅炉启动时给水控制。

另外,提供一篇关于给水与汽温调节的论文供学习。

1给水主控1.1给水控制指令目的是控制总给水流量,以满足当前锅炉输入指令。

总给水流量在省煤器入口测量。

给水主控主指令由锅炉主控输出相应的函数对应值(见表1)和锅炉加速控制的给水需求前馈两步分组成(稳定时由锅炉主控指令给出),RB发生时该指令必须进行速率限制,以确保与燃烧适应。

1.2燃料对给的水修正锅炉输入指令计算出的给水指令经油煤混燃比例进行修正,再经过与燃料量的交叉限制产生,以保证调节过程产生的不平衡始终不超过规定限值。

修正及交叉控制两根据调试情况决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进行燃料对给水交叉限制:●无RB或机组频率偏差不大●给水流量、风量、燃烧量及锅炉输入指令信号正常●负荷大于300MW1.3最小流量的补偿为确保机组在最小流量以上运行,加进一个最小给水流量的补偿,这个补偿是在锅炉湿态运行期间由过热器总喷水流量经函数发生器给出。

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为给水流量提供补偿偏置,以便在过热器喷水流率大大增加时,确保流过炉膛的最小给水流量不至于使炉膛过热,(因为过热器喷水管道是从锅炉省煤器出口出来)。

最小给水流量补偿设定如下。

当过热器总喷水流量超过22.5*t/h 时,这个值约BMCR 给水流率的1.5%*,过热器喷水流量应加在给水流量设定上作为最小流量设定补偿。

具体见表2。

1.4防止省煤器汽化保护1.4.1防止省煤器汽化的给水流量偏置为了避免省煤器汽化现象的发生,在给水流量指令上还加上经保证省煤器出口一定过冷度计算给出的正偏置(见表4),以增加给水流量。

1.4.2防止省煤器汽化措施省煤器汽化保护如果由于负荷RB、甩负荷等等,锅炉压力瞬间减少时,省煤器侧的水有可能蒸发,因为省煤器水温会大于在此压力下水的过热温度。

必须防止省煤器汽化,因为它会造成水冷壁水流量不稳定。

发电厂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发电厂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

大型火力发电厂地位显得尤其重要。

其机组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

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和控制,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正常运行,并且电能生产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尤其是大型骨干机组。

大型发电单元机组是一个以锅炉,高压和中、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为主体的整体。

锅炉作为电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流程又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

其中,汽包锅炉给水及水位的调节已经完全采用自动的方式加以控制。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发电厂给水控制系统,即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其要求是提供合格的蒸汽,使锅炉发汽量适应符合的需要。

为此,生产过程的各个主要工艺参数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锅炉设备是一个复杂的控制对象,主要输入变量是负荷、锅炉给水、燃料量、减温水、送风和引风等。

主要输出变量是汽包水位、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炉膛负压、过剩空气等。

发电厂锅炉给水控制系统1.概述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

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和控制,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正常运行,并且电能生产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尤其是大型骨干机组。

大型发电单元机组是一个以锅炉,高压和中、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为主体的整体。

锅炉作为电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流程又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

其中,汽包锅炉给水及水位的调节已经完全采用自动的方式加以控制。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发电厂给水控制系统,即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锅炉汽包水位是一种非线性、时变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在锅炉运行中,水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若水位过高,则会影响汽水分离的效果,使用气设备发生故障;而水位过低,则会破坏汽水循环,严重时导致锅炉爆炸。

同时高性能的锅炉产生的蒸汽流量很大,而汽包的体积相对来说较小,所以锅炉水位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直流锅炉燃烧及给水调整

直流锅炉燃烧及给水调整

直流锅炉燃烧及给水调整一、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的特点与给水控制对象动态特性1、锅炉启动阶段(湿态运行),为了水冷壁的安全,启动一开始就必须以最小安全流量向锅炉连续上水,同时维持储水罐水位正常,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2、转干态以后,蒸发量不仅决定于燃烧率同时也决定于给水流量,给水调节的任务是满足机组负荷的需要同时维持中间点温度有合适的过热度,防止返回湿态和水冷壁及过热器超温,对过主汽温进行粗调。

给水投自动后,锅炉负荷经动态延迟函数器、函数器得出相应锅炉负荷下需要的给水流量再加上经中间点温度修正的信号(机组负荷大于55%时中间点温度给定值被喷水比修正)作为给水流量最终给定值,给水流量测量值(经给水温度修正后)与其给定值的偏差经PID计算后作为给水控制信号送给给水泵转速控制系统。

3、给水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给水流量阶跃增加时,蒸发量、汽温、汽压的变化都存在迟延,运行时要注意分析总结了解其动态特性,尤其是对主汽温的延迟较大,这对正常调整和异常工况的处理很有帮助。

二、过热汽温的调节1、蒸汽流量扰动下过热汽温对象的动态特性:燃烧率增加对流式过热器出口的汽温升高,辐射式过热器出口的汽温降低,最终末级过热器出口的汽温仍随着负荷的增加/减少而升高/降低。

当蒸汽流量扰动时,由于过热器上各点的汽温几乎同时变化,因此过热器出口汽温变化的延迟很小,如果蒸汽流量的增加是汽机侧引起的,则在锅炉燃烧率调整之前,过热汽温是随着蒸汽流量的上升而下降,这就是为什么超温的时候开大汽机调门能快速把主汽温度降下来的道理(严重超温时可利用锅炉的蓄热适当加负荷:CCS或TF方式下将滑压开关退出,适当将主汽压力给定值设小,让汽机开调门)。

2、烟气传热量扰动下过热汽温对象的动态特性:沿着过热器整个长度方向上,烟气的传热是同时发生变化的,所以过热汽温的变化很快,迟延时间很小,其动态特性较好,但作为调温手段较困难。

3、减温水量扰动下过热汽温对象的动态延迟和惯性较大,手动操作时不要大起大落。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课件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课件

07
结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介绍了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以及其在工业生 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详细介绍了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
讲解了常用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以及控制算法的 设计和实现。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介绍了给水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效 果。
对未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
深入学习控制理论
建议学习者深入学习控制理论,了解各种控 制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践操作和实验
建议学习者多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通过实 际操作加深对给水控制系统的理解。
关注新技术发展
建议学习者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了解最新的 控制技术和应用趋势。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 形式的自动控制系统,如PID控制器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03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 原理
组成部件
传感器
用于检测锅炉给水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执行器
接收控制指令,调节给水阀门开度,控制给 水流量。
控制器
根据传感器传输的信号,通过运算处理,输 出控制指令。
控制策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PID控制策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策略,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 三个环节来调整控制信号,以减小系统的误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PID控制策略简单易行,但对参数调整要求较高,否则可 能导致系统性能不佳。

锅炉中的给水控制系统

锅炉中的给水控制系统

(1)单冲量控制系统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它以汽包水位作为唯一的控制信号,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由汽包、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及调节阀等组成。

其原理是变送器将水位信号送到调节器,调节器根据实测水位和给定值的偏差,经过运算放大器后输出调节信号驱动执行器改变调节阀开度,改变锅炉上水量,使水位维持在容许的范围之内。

对于水在汽包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且负荷又比较稳定的情况,“虚假水位”现象不严重,采用单冲量控制系统,进行PID调节一般就能满足生产要求。

所以,单冲量水位控制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适用于水容量大,上升速度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质量要求不高的小容量锅炉系统。

(2)双冲量控制系统双冲量控制系统。

它是在单冲量水位自动调节的基础上,加入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便构成了所谓的双冲量水位控制自动调节系统。

这种以锅炉汽包水位测量信号作为主控信号,以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构成的“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

引入蒸汽流量来校正不仅可以补偿“虚假水位”所引起的误动作,而且能使给水调节阀的动作及时,从而提高控制质量。

但是双冲量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控制作用不能及时反映给水方面的扰动,当给水量扰动时,控制系统等同于单冲量的控制。

因此,如果给水母管压力经常波动,给水调节阀前后压差不易保持正常时,不易采用双冲量控制系统。

(3)三冲量控制系统当代工业锅炉都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一般的锅炉容量越大,汽包的容水量就越小,容许波动的蓄水量就更小,这种情况下如果给水中断,可能会出现危急水位。

这样很容易因缺水在几分钟内就发生事故。

如果几台锅炉并列运行还会出现几台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相互干扰的现象。

而在双冲量水位自动控制中,对于给水量这种自发性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出来,要经过一定的延时后,给水量的扰动才能通过汽包的水位变化而被发觉。

此后克服扰动过程中几台锅炉的水位控制还相互影响使得控制过程非常复杂。

针对双冲量控制系统的不足引入了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

锅炉用水控制指标及炉水处理

锅炉用水控制指标及炉水处理

锅炉用水控制指标及炉水处理一、锅炉用水的控制指标:1、悬浮物:指经过滤后分离出来的不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的含量。

(悬浮物如直接进入锅内,会使炉水中有机物增加,造成汽水共腾。

)2、总硬度:通常指钙、镁离子的总含量,是防止锅炉结垢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锅炉来说,水中硬度越小越好,控制给水硬度就能控制锅炉结垢速度。

3、总碱度:指每升水中所含有的碳酸根、重碳酸根、氢氧根等酸根物质的总含量。

4、PH值:即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表示溶解酸碱性的一项指标。

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锅炉的防垢和防腐。

可用PH试纸来测定,PH值〈水呈酸性;PH值二水呈中性;PH值>水呈碱性。

炉水的PH值应控制在1(Γ12为宜。

5、溶解固形物:指水中溶解盐类的总含量,通常以该含量来表示锅水的浓度,并用于指导锅炉的排污量。

6、相对碱度:是指存在于炉水中的游离氢氧化钠的含量的含量与炉水中溶解固形物总含量的比值。

(过大会造成腐蚀,使钢材产生细微裂纹。

)7、含油量:指每升水中具有的油脂的含量,大量油脂会造成汽水共腾。

8、溶解氧:指每升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会造成锅炉的氧化腐蚀,应进行除氧。

二、炉外水处理及钠离子交换器:1、工业锅炉水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水的软化,即通过离子交换处理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防止锅炉结垢。

2、钠离子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原水用一根粗管引至交换器顶部的分配漏斗,从中喷出均匀通过交换层被软化,软水在交换器底部汇集后排出。

经过钠离子交换层时,水中的钙、镁等阳离子与交换剂中钠离子进行交换,使水得到软化。

随着交换过程的不断进行,交换剂中的钠离子被大部分或全部置换掉后,出水中便又含有了钙、镁等阳离子(出现了硬度),当硬度达到一定数值后(不符合锅炉给水的标准),则说明离子交换剂失效,需要再生。

故再生过程就是使含有大量钠离子的氯化钠溶液通过失效的交换剂层,将离子交换剂中含有的钙、镁离子排出掉,而钠离子被交换剂所吸附,使交换剂重新恢复交换能力。

第三章 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第三章 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下限特性
+ 电动给水泵C运行
T3

PID
给水旁路调节阀指令 给水泵出口压力控制
3、循环流量与储水箱水位控制
储水箱水位 循环流量 调节阀开度(%) f (x) 偏置 80 ∑ SP PID 40 20 V≯
A
100
小溢流阀
大溢流阀
60
6500
7000
7500
8000
8500
储水箱水位/mm
循环调节阀调节指令
燃水比例失调会引起汽温变化,仅依靠调节减温 水流量来控制汽温会使减温水流量大范围变化,超 出减温水流量的可调范围。 利用减温水流量与锅炉总给水流量的比值(喷水 比)来对燃水比进行校正。 喷水比校正燃水比原则:确定不同工况机组负荷 下的喷水比,当实际喷水比偏离给定值时,说明是 由于燃水比例失调而使过热汽温过高或过低,因此 这时不能仅依靠调节减温水流量来控制汽温,而是 要利用喷水比偏差来修改锅炉总给水流量,也就是 进行燃水比校正,进而通过改变给水流量W来调节 汽温。

∑7
∑8
∑9
T1
A
T2
A
T3
A
汽泵 A 转速指令 nA
汽泵 B 转速指令 nB
电泵 C 转速指令 nC
图 14-11 采用中间点温度的给水控制方案
二、 采用焓值信号的给水控制
当给水量或燃料量扰动时,焓值变化方向与 其变化方向一致,所以可采用焓值来反映燃水比 变化。 采用分离器出口过热蒸汽的焓值信号,其原因 (1)能快速反应燃水比; (2)出口过热蒸汽为微过热蒸汽,微过热蒸汽 焓值比分离器出口微过热蒸汽温度在反应燃水比 的灵敏度和线性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PID1
D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 9) 给水泵控制切手动条件: • A.给水泵入口流量信号无效; • B.三冲量信号无效,即给水流量或主蒸汽流量信号无效; • C.给水泵勺管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 • D.汽包水位信号无效;
给水流量控制方式:
• 1.电动定速给水泵+调节阀
上水调节阀
上水截止阀
旁路给水调节 旁路给水截
至省煤器

止阀
• 7) 流量控制:给水切为主路后,在正常运行时给水泵切为流量控 制。采用流量控制时给水泵的控制偏差等于汽包水位控制偏差加 上该泵的流量偏差修正。泵的流量偏差为该泵的入口流量与所有 运行并投入自动的给水泵的平均流量之差。只有一台给水泵投入 自动时不进行流量偏差修正。
• 8) 位置控制:在给水泵启停过程中给水泵切为位置控制,即液力 耦合器勺管位置跟随设定的位置。如给水泵在备用位置,则该泵 的勺管跟踪三台给水泵中最大的勺管位置;反之该泵的勺管位置 为最小位(10%)。
• 主蒸汽流量:通过汽机调节级压力换算并经温度修正后得到,在 高旁投入后需加入高旁的流量。
• 给水流量:经温度修正后的给水流量加过热器减温水流量。
给水旁路阀调节:
• 在锅炉负荷<30%主给水电动门未开时,由给水旁路调节阀根据 汽包水位偏差进行调节,维持汽包水位稳定。在主给水电动门由 关闭到打开的过程中,给水旁路控制偏差为负值,使旁路阀逐渐 关闭将给水由旁路切换到主路;在主给水电动门关闭过程中,给 水旁路控制偏差为正值,使旁路阀逐渐开启将给水由主路切换到 旁路。
必须适应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情况。 • 测量信号的校正 • 1汽包水位的校正 • 2主蒸汽流量的校正 • 3主蒸汽水流量的校正
2.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
• 给水全程控制的要求: • (1)测量信号的修正。 • (2)给水控制系统结构的切换。 • (3)控制机构的切换。 • (4)泵的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保护,使泵的工作点始终落在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机组都是给水全程控制系统。所谓给水全程控制系 统,是指在机组启停过程和正常运行时均能实现自动操 作的控制系统。因为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和参数的 不断提高,机组的控制与运行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 难。尤其是当机组承担变动负荷时,不仅用电负荷剧烈 变化,而且机组的启停次数也增加了。机组在启停过程 中,需要监视的参数多,而且操作控制的项目也大大增 加。这时,运行人员更需要各个自动化系统能发挥作用 ,用以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因此,现代大容量单元机组迫切需要在不同负荷和工 况下都能起良好控制作用的自动控制系统,这就产生了 全程控制系统。
与单冲量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引入了用于克服虚 假水位的蒸汽流量信号(前馈信号)和用于抑制给 水内扰的给水流量信号(局部反馈信号),所以称 为三冲量系统。当蒸汽流量改变时,通过前馈控制 作用,可及时改变给水流量,力图维持进出锅炉内 的物质平衡,这有利于克服虚假水位现象;当给水 流量发生自发性扰动时,通过局部反馈控制作用, 可抑制这种扰动对给水流量以及汽包水位的影响, 有利于减少汽包水位的波动。因此,三冲量给水控 制系统在克服扰动、维持汽包水位稳定和提高给水 控制质量方面优于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D
过热器
H
测量变送器
给定元件
Ih0
-Ih
调节器 省煤器 执行器
G
给水阀
单冲量调节时:汽包水位测量值与汽包水 位设定值的偏差(定值减测量值,以形 成调节器输出的反作用)进入单冲量PID 调节器,PID输出控制单台运行泵的勺管 开度;统存在严重的不足,简述如下:假设 某时刻发生了负荷扰动,蒸汽流量增加,蒸汽流量 大于给水流量,正确的控制作用应及时增加给水量 。但是由于虚假水位的存在使水位不是下降,而是 上升!调节器输入偏差小于0,阀门开度减小,使本 来已有的流量不平衡进一步扩大了。不难想象,虚 假水位后紧接着的是水位急剧下降,这就扩大了动 态偏差,延长了调节过程时间。另一方面,当水位 下降后,在控制作用下增加给水流量时
给水流量信号IW是为了克服给水流量的内扰,及时 反映控制效果,改善调节品质。例如,当某种原因 引起给水流量增加时,由于内扰通道的迟延,水位 不能立即上升,但IW增加了,这就使调节器的输入 偏差变为负值,调节器的输出使阀门开度减小,及 时减少了给水流量,这就大大降低了给水流量内扰 对水位的影响。这个克服给水流量内扰的控制过程 是在给水流量内回路中进行。内回路动作快,可以 迅速消除内扰。
T H ( s) 沸腾式省煤器的延迟时间 W ( s) s 1 T s s (1 T s)
H ( s) s e W ( s) s
为100~200s。
非沸腾式省煤器的延迟时 间为30~100s。
蒸汽流量扰动下水位的动态特性
注意:“虚假水位”现象
原因是由于负荷增加时,在汽水循环回路中的蒸发强度也 将成比例增加,水面下汽泡的容积增加得也很快,此时燃 烧率M还来不及增加,汽包中水的体积增大而水位上升, 如图中曲线H2(t)所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H2(t)的作用大 于H1(t)。当过了一段时间后,即汽泡容积和负荷相适应 而达到稳定后,水位就要反映出物质平衡关系而下降。
内回路是由给水流量变送器、副调节器、执行机构 组成的闭合回路,由于内回路不包括迟延较大的水 位对象,副调节器的比例积分作用可整定的很强。 例如,当某种原因引起给水流量增加时,由于内扰 通道的迟延,水位不能立即上升,但调节器的输入 偏差变为负值,调节器的输出使阀门开度减小,及 时减少了给水流量,这就大大降低了给水流量内扰 对水位的影响。这个克服给水流量内扰的控制过程 是在给水流量内回路中进行。内回路动作快,可以 迅速消除内扰。
§4 汽包锅炉给水控制 给水控制系统任务 给水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给水控制基本方案 锅炉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实例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任务
任务: 使给水量适应锅炉蒸发量,并使汽包的水位 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即: (1)维持汽包水位在一定的范围内。
(2)保持稳定的给水量。
汽包水位是汽包锅炉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的监控参数, 它反映锅炉蒸汽负荷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维持 汽包水位在一定范围内是保证锅炉和汽轮机安全运行 的必要条件。汽包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内汽水分离装 臵的工作,造成出口蒸汽水分过多,使过热器结垢而 烧坏,严重时会导致汽轮机进水;汽包水位过低,会 破坏锅炉的水循环,甚至引起爆管。
蒸汽流量D是为了克服虚假水位引起的调节器误动作 。例如,当蒸汽流量D增加时,由于虚假水位的影响 ,使水位上升,Ih下降,这就是调节器输入偏差变负 ,使给水量减少。但与此同时,加入调节器输入端 的前馈信号ID也增加了。ID的作用是要增加给水流 量。显然,如果ID整定的得当,就可抵消虚假水位 的影响。
由于汽包水位信号形成的闭合回路是给水控制系统 的主回路。无论内扰还是外扰使汽包水位偏离给定 值时,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朝着减小和消除被调 量偏差的方向变化,并最终使汽包水位等于给定值
与单冲量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引入了用于克服虚 假水位的蒸汽流量信号ID(前馈信号)和用于抑制 给水内扰的给水流量信号IW(局部反馈信号),所 以称为三冲量系统。当蒸汽流量改变时,通过前馈 控制作用,可及时改变给水流量,力图维持进出锅 炉内的物质平衡,这有利于克服虚假水位现象;当 给水流量发生自发性扰动时,通过局部反馈控制作 用,可抑制这种扰动对给水流量以及汽包水位的影 响,有利于减少汽包水位的波动。因此,三冲量给 水控制系统在克服扰动、维持汽包水位稳定和提高 给水控制质量方面优于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三冲量调节时:汽包水位测量值与汽包水 位设定值的偏差(定值减测量值,形成主 调的反作用)进入三冲量主调节器,其输 出叠加上(由调节级压力经函数校正后得 到的修正后的蒸汽流量,形成副调节器的 设定值。副调的设定值与给水流量的偏差 (定值减测量值,形成副调的反作用)进 入副调节器,输出直接控制单台运行泵的 勺管开度。即在主调输出提前加入蒸汽流 量的变化,提高调节的快速性。
由于给水内扰通道有较大的迟延,调节效果不能及 时反映出来。这就是说,即使给水流量增加大于蒸 发量,被调量水位并不能马上上升,调节器输入偏 差持续大于0。这可能使给水流量反过来远大于蒸汽 流量,加剧了系统的振荡,延长了调节过程时间, 甚至不能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所以,对大、中型 锅炉,不宜采用单冲量控制系统。

H 信号的主要作用:反馈信号, 起校正作用,使汽包水位
为给定值
从图中可以看出,调节器接受三个信号(H、W、D ),其输出通过执行机构去控制给水量W,其中水位 H是主要控制信号,水位高时应减少给水流量,水位 低时应增加给水流量。蒸汽流量D和给水流量W的变 化是引起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扰动信号),它们 分别作为水位控制的前馈信号和反馈信号。当D改变 时,调节器PI动作。适当地改变给水量W,保证D和 W比值不变;而当W自发地改变时,PI也立即动作使 W恢复原来数值,有效地控制水位的变化。
锅炉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实例
给水全程自动控制
在锅炉给水全过程中都实现自动控制,即能在控制设备正 常的条件下,不需要操作人员的干涉,就能保持汽包水位 在允许的范围内。
给水控制有哪些特殊问题 ??
给水控制的特殊问题
(1)两段调节。 (2)系统的切换问题。 (3)给水流量测量装臵的切换问题; (4)多种调节机构的无扰切换问题。 调节阀门的切换问题; 调节阀门的切换伴随着有关截止门的切换; 阀门与调速泵间的过渡切换问题。 (5)保证给水泵工作在安全区内。
与单冲量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引入了用于克服虚 假水位的蒸汽流量信号(前馈信号)和用于抑制给 水内扰的给水流量信号(局部反馈信号),所以称 为三冲量系统。当蒸汽流量改变时,通过前馈控制 作用,可及时改变给水流量,力图维持进出锅炉内 的物质平衡,这有利于克服虚假水位现象;例如, 当蒸汽流量D增加时,由于虚假水位的影响,使水位 上升,这就是调节器输入偏差变负,使给水量减少 。但与此同时,加入调节器输入端的前馈信号也增 加了, 增加给水流量。显然,如果整定的得当,就可 抵消虚假水位的影响。
非沸腾式
沸腾式
因为给水温度远低于省煤器的温度,即给水有一定的冷 却度,水进入省煤器后,使一部分汽变成了水,特别是 沸腾式省煤器,给水减轻了省煤器内的沸腾度,省煤器 内的汽泡总容积减少,因此,进入省煤器内的水首先用 来填补省煤器中汽泡破灭容积减少而降低的水位,经过 一段延迟甚至水位下降后,才能因给水量不断从省煤器 进入汽包而使水位上升。在此过程中,负荷还未发生变 化,汽包中水仍然在蒸发,因此水位也有下降趋势。
K3 3 H ( s) M ( s) 1 T3 s s
给水控制基本方案
单冲量(反馈): 小容量/大型超高压(接近临界压力)锅炉 双冲量(比值): 1)物质平衡(给水量~耗汽量):水位开环控制,故 不单独 使用 2)前馈+反馈:未考虑给水量对水位的影响,在中 、小锅 炉用 三冲量 (反馈+比值) (前馈-反馈、反馈)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主调节器 副调节器 -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由主、副两个调节器和三 个冲量(汽包水位、蒸汽流量、给水流量)构成。 与单级三冲量相比,该系统多采用了一个调节器, 两个调节器分工明确、串联工作。主调节器为水位 调节器,它根据水位偏差产生给水流量给定值。副 调节器为给水流量调节器,它根据给水流量偏差来 控制给水流量,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用来维 持负荷变动时的物质平衡。由此构成一个前馈-反馈 控制系统。
H ( s) k2 D( s) (1 T2 s ) s
炉膛热负荷扰动下水位变化的动态特性
燃烧率增加时,锅炉吸收更多的热量,使蒸发强度增大,如 果不调节蒸汽阀门,由于锅炉出口汽压提高,蒸汽流量也增 大,这时蒸发量大于给水量,水位应下降。但由于在热负荷 增加时蒸发强度的提高,使汽水混合物中的汽泡容积增加, 而且这种现象必然先于蒸发量增加之前发生,从而使汽包水 位先上升,从而引起“虚假水位”现象。当蒸发量与燃烧量 相适应时,水位便会迅速下降,这种“虚假水位”现象比蒸 汽量扰动要小一些,但其持续时间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