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27全科医学教学大纲

27全科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58222065学时/学分:36/2适用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临床医学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思维方法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与核心理论;熟悉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全科医师的角色、临床预防服务、社区卫生诊断和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了解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全科医学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以及全科医疗服务在国家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全科医师是高素质的基层医师,是国家最急需的人才。

三、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方法上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应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理论授课和社区见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开展案例讨论,以加深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内容的理解。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本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

期末理论考试占70%,考核办法为闭卷笔试,评卷办法以试卷的标准答案为依据,统一阅卷。

平时成绩占30%,其中平时考勤5%、课堂表现10%、实验操作10%,平时作业5%。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全科医学概论,吕兆丰主编.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ISBN:9787040287059.参考书:全科医学导论,路孝琴主编.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ISBN:9787117120623.全科医学概论,杨秉辉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ISBN:9787117101608.六、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章节内容总学时讲授课时实验实践、案例讨论等学时备注第一章绪论 6 4 2第二章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4 4第三章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 6 2 4第四章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服务8 4 4第五章以预防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4 4第六章生命周期保健 4 4第七章全科医疗健康档案 4 2 2合计36 24 12七、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科医疗的定义;全科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全科医师的定义和基本能力要求;全科医师与其他专科医师的区别。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zjq-推荐下载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zjq-推荐下载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3第一章总论(杨秉辉)掌握: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全科医师的定义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全别及联系在我国发展全科医学的基础与必要性熟悉: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发展我国基层保健的基础我国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前景了解:医学的发展全球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第二章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潘志刚)掌握:定义以问题为目标的处理原则全科医师的优势熟悉:以问题为目标的哲学思考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祝善珠)掌握:定义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全科医师应诊的主要任务问诊的方式医患交流熟悉:生物医学模式慢性病的管理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估了解:健康信念模型第四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邹健)掌握:家庭的定义结构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家庭保健的原则熟悉:家庭对健康的影响家庭资源家庭保健计划了解:家庭生活事件家庭保健服务项目第五章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寿涓)掌握:社区的概念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定义、要素、实施社区诊断定义内容社区诊断与个体诊断的比较熟悉:社区环境与健康社区健康照顾团队了解:社区诊断的资料来源第六章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江孙芳)掌握:三级预防的原则与策略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优势、观念、途径社区疾病监测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健康促进熟悉:社区环境卫生指导营养与食品卫生指导心理行为指导疾病监测了解:预防医学二次革命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自我保健第七章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江孙芳)掌握: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SOAP 的内容家系图健康档案建立的原则熟悉: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社区健康档案了解:健康档案管理计算机管理第八章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邹健)掌握:医患关系的定义、模式沟通的技巧熟悉:医患关系的决定因素沟通的评估了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沟通的重要性第九章全科医疗质量与资源管理(阮美娟)掌握:定义与特点全面质量管理管理制度熟悉:全科医疗质量的要素质量管理的内容评价指标了解:全科医疗资源第十章全科医学教育(邹健)掌握: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教育资源目标和原则熟悉:面临的挑战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了解:医学生的教育实施要点教育评估第十一章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王建萍)掌握:常见危险因素三级预防职责熟悉:流行病学特征病人教育了解:社区管理及家庭保健康复医疗周期性健康检查第十二章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周月明)掌握:三级预防康复医疗中的作用熟悉:肿瘤诊疗中全科医师的职责了解:肿瘤流行病学方面的工作第十三章呼吸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张渊)掌握:常见危险因素诊断与鉴别诊断转诊与住院的标准熟悉:流行病学特征三级预防康复了解:随访和复查第十四章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江孙芳)掌握:三级预防职责熟悉:健康教育康复指导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第十五章特殊人群的健康照顾(周月明)掌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熟悉:重点人群保健了解:老年人健康评估第十六章社区急症的全科医学处理(施文娟)掌握:社区常见急症现场急救原则心肺复苏转诊的指征运送方法熟悉:休克、外伤出血、清创、洗胃防范和健康教育了解:基本装备及训练第十七章心理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周云)掌握: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熟悉:心理干预药物干预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层次《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发布时间:2012-10-24 浏览次数:《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节:总论(2学时)熟悉:医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医学模式的转化、医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健康第二节:全科医学的基本方法—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掌握:全科医疗的定义与特点:全科医疗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熟悉: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义行为改进了解: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节: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2学时)掌握: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的定义、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熟悉: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四节: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2学时)掌握:家庭的定义与结构、家系图的绘制熟悉:家庭的功能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了解:家庭生活周期家庭资源第五节: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2学时)熟悉:全科医生的角色与素质;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方式第六节: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2学时)熟悉:临床预防的概念与内容;病人评估内容和病人教育方式了解:筛检和周期性健康检查的概念和原则第七节: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2学时)掌握:社区的特点熟悉:社区健康照顾的实施了解:社区动员、社区诊断第八节: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2学时)掌握:全科医师在肿瘤康复医疗中的作用熟悉:肿瘤预防工作了解:持续性照顾第九节:全科医学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2学时)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熟悉: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了解:康复医疗、周期性健康检查第十节:呼吸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2学时)掌握:全科医师在呼吸疾病诊治中的作用熟悉:呼吸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了解:康复治疗的目标第十一节: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2学时)掌握: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熟悉:全科医师在糖尿病诊治中的职责了解: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疾病特征并发症第十二节:全科医学中的外伤与急症(2学时)掌握:现场急救熟悉:转运与运输了解:常见的社区急症第十三节:心理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2学时)掌握:心理健康问题的含义、层次、心身健康和身心健康熟悉: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一般干预第十四节:妇幼与老年保健中的全科医学服务(2学时)掌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点人群、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及主要健康问题熟悉:全科医生与重点人群保健、妇女、儿童、老年人的社区保健了解:全科医疗服务中的老年保健管理教学要求:⑴了解我国卫生改革的任务与目标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

精细版全科医学概论.doc

精细版全科医学概论.doc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供成人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一、前言全科医学概论是一门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学科,他与内科学、外科学一样同属于临床二级学科。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科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有志于将来从事全科医疗工作。

本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切入点,介绍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教学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6 实践学时:0二、教学时数分配表三、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概述与基本概念1、目的要求:掌握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全科医疗基本概念,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熟悉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了解全科医学发展过程2、重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全科医疗基本概念,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3、难点:全科医学发展过程4、主要内容:第一节全科医学的发展简史第二节全科医学第三节全科医疗第四节全科医生第五节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5、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6、思考题:(1)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全科医疗的概念(2)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3)中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4)世界家庭医生组织第二章全科医疗中的临床思维1、目的要求:掌握全科医疗临床诊断思维的要素和全科医学观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观2、重点与难点:全科医学观与临床诊疗思维3、主要内容:第一节哲学思维第二节全科医疗临床诊断思维的要素、规律和特点第三节全科医学观与临床诊疗思维第四节全科医学的诊疗观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5、思考题:(1)全科医疗的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规律(2)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3)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第三~六章全科医学基本方法1、目的要求:掌握以人为本、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熟悉以社区为范围、预防为导向的健康照顾2、重点:以人为本、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3、难点:家庭评估4、主要内容: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的照顾第四章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第五章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第六章临床预防与健康管理5、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教材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教材
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于“打救落水者” “为什么不到上游去看看,
他们是怎么落水的”
• “碰鼻子转弯” 严峻的事实迫使人们思考医学的出路
• 人们呼唤全科医生的回归 当然不是复古,不是排斥科技的进步 是赋予现代医学以新的概念
是使医学回到“以人为本”的基点上

• 1969年2月美国家庭医学会成立,为美国 第20个医学专业
从不分科到分科是医学的一个发 展,使千千万万的生命受惠。
• 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外科技术的发展,
使许多疾病得以治愈,形成人们对高科 技医学的崇拜
• 医学逐渐把人看成是
一个疾病的载体 一个药物反应的试管
• 医学对人的冷漠也使病人对医疗生畏
• 随着传染病被控制,营养缺乏症被纠正。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各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健康的主要杀 手
• 这些疾病需要终身的医学照顾(care), 而不是短时间的精确的生物治疗(cure)
• 社会的变革、快节奏的生活,社会和心理 的压力
• 心理问题、身心疾病增加 • 医学模式转化
生物 心理 社会模式 单一生物学的治疗已经不能满足
• 高科技的生物治疗使医疗费用无限增长 • 各国政府已经难于忍受
四.以个体化、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 可亲近性保健服务为其特点
全科医学包括的范围
全科医学除临床医疗之外还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一.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在全科医学中用于发现疫情
之流行,用于疾病之预防,帮助了解社会保健之需 求及帮助社会卫生计划之制定
二.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在全科医学中用于对病人进
行健康教育、鼓励病人改善生活行为、进行预防注 射、周期性健康检查和对某些疾病高危对象的筛查
问题为诊疗的目标,着眼于疾患而不仅仅是生 物学的疾病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The General Medicine outline》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专业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6使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课程简介:《全科医学概论》是全科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和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它是在西方国家通科医生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医生从事基层医疗保健第一线服务的知识技能体系。

国外本科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是指在所有医学院校本科生通过选修和必修课的形式开展的全科医学入门教育。

《The general medicine outline 》is the whole section medical science professional main stem course, face to the community and family, integrate a clinical medical science ,preventive medicine, resumptive medicine and the culture sociology section in the integral whole, its scope covered various age,sex,each organ system and each kind of disease. It is the course which emphasize the responsible continuity care of human-centre , family units, community-oriented, blend personal health and colony health together. The general medicine is also called the family medical science , being born in 60's in 20 centuries. Whole section the medical science education of the foreign undergraduate course stage means to living to pass to take an elective subject to open the whole section medical science primer education of the exhibition with the form of the required course in all medical science college undergraduate courses.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全科医学是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专科。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全科医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全科医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全科医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General Medicine课程性质:指定选修课总学时:32 学时,理论学时:32 学时,学分:2 学分适用与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与业预修课程,编号,:建议教材:杨秉辉主编《全科医学概论》,第 4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课程简介: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吅性医学与科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不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吅,将个体照顾不群体照顾融为一体。

全科医学是在西方国家通科医生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吅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医生从事基层医疗保健第一线朋务的知识技能体系。

《全科医学概论》的基本内容不方法包括概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健康档案的建立不管理、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不沟通、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和妇幼不老年保健中的全b5E2RGbCAP科医学朋务等。

通过课埻教学使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则,了解全科医疗的朋务模式和全科医生的角色,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为在毕业后继续进行全科医学与业其他课程的学习、从事社区卫生朋务奠定理论基础。

为了让学生树立全科医学朋务的理念,了解全科医疗的朋务模式和全科医生的角色,有必要通过必修课的形式学习该门课程。

p1EanqFDPw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和角色,全科医学不有关学科的关系,全科医学产生发展的背景;熟悉医学的目标,生物-心理-社会时代的医学,全科医学的使命,全科医疗不与科医疗的区别及联系;掌握全科医学的定义不基本概念,全科医师的定义及角色,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不特点。

《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五、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第五临床学院全科医学教研室编写2017年3月前言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人文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临床二级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临床医学的20余个二级学科中,全科医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强调以人为中心,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可及性健康照顾。

本大纲主要介绍《全科医学概论》学习与讲授任务,包括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和方法等。

通过《全科医学概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全科医学的思想、内容及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和方向,培养在基层医疗中的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全科医生或其他专科医生奠定基础。

参考书目1.谢波.《全科医学概论》[M].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出版。

2.吕兆丰,郭爱民.《全科医学概论》[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梁万年,吕兆丰主编.《全科医学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出版。

4.梁万年主译.《全科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出版。

5.祝墡珠.《全科医学概论》[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目录第一章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发展史 (6)第二章全科医疗的原则 (7)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9)第四章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与沟通 (10)第五章全科医疗策略与方法 (11)第六章家庭健康照顾 (13)第七章社区导向的初级卫生保健 (14)第八章全科医疗中的临床预防 (15)第九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6)第十章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及科研 (18)教学时数分配表(共18学时)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见习学时数第一章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发展史 2 0第二章全科医疗的原则 1 0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1 0第四章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与沟通 2 0第五章全科医疗策略与方法 2 0第六章家庭健康照顾 2 0第七章社区导向的初级卫生保健 2 0第八章全科医疗中的临床预防 2 0第九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 0第十章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及科研 2 0合计18 0第一章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发展史一、目的要求1.掌握:全科医学的定义及特点、全科医疗特点、全科医疗与其他专科医疗的差别、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专科。

全科医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主要介绍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与群体保健融为一体。

二、课程教学目的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思想、观念、原则以及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真正理解以人为中心以及防治结合的医疗照顾新观念;懂得全科医疗服务在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地位,全科医生是高素质的基层医生,是国家最急需的人才,医学生应初步认识到自己为满足国家和人民健康的需要负有相应的职责;希望他们将来能认同全科医生的工作,与全科医生密切合作;更希望他们毕业后能选择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Array三、授课各章节学时分配见右表本次使用的教材是首都医科大学崔树起教授主编的《全科医学概论》(第三版)。

全书共有17章。

受学时数的限制,课堂教学内容为前八章,其余章节要求学生自学。

四、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全科医学绪论目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懂得全科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了解全科医学与有关领域和学科的的关系以及学习全科医学的意义。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医学目标的转变和发展全科医学的重要意义、全科医学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2.熟悉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全科医学与相关领域的关系;3.了解全科医学发展简史和世界家庭医生组织。

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全科医学2.医学目标的转变和发展全科医学的重要意义3.全科医学学科特点以及与相关领域的关系4.世界家庭医生组织第二章全科医疗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了解全科医疗的定义、全科医疗的基本性质特征与其在卫生服务系统中的定位,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优势;懂得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与联系,全科医疗服务在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学概论》本科课程质量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全科医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总学时:36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习课:0学时)学分:2.0学分自主学习:8学时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法语)、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专业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实习作业(20%)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与医疗服务模式。

它是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专科。

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与群体保健融为一体。

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

《全科医学概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系统阐述全科医学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和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问题为导向、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全科医疗质量与全科医疗资源管理;以及常见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等。

通过教学与学习,为医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将来成为全科医生奠定理论基础。

按照教学计划,《全科医学概论》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习课6学时。

概述目的要求:一、掌握1.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

2.全科医疗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3.全科医生的定义及其性质。

二、熟悉1. 全科医学的目的、研究对象、产生的基础。

2. 全科医学和有关领域学科的关系。

3. 全科医疗专科的服务对象。

4. 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5. 全科医生的素质、角色和任务。

6. 全科医生与通科医生及其它专科医生的区别。

7. 世界全科医学发展现状。

8. 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

三、了解全科医学的发展史;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全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全科医学的使命;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医学模式的转化;医学的目标。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自主学习:2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

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 医学应以促进人类的健康为目标。

2.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

3.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4. 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5. 全科医学发展简史。

6. 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

7. 卫生改革赋予全科医学的使命。

(二)自主学习1. 医学与人文精神。

2.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人文精神。

3. 医学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一、掌握1.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与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的区别。

2. 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3. 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

二、熟悉1. 健康信念模型与就医行为。

2.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

三、了解1. 医师的关注中心。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疾病、病患、患病、健康信念模型、就医行为。

二、主要教学内容1. 医师的关注中心。

2. 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的内涵,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和缺陷。

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的内涵。

4. 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5. 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

6. 健康信念模型与就医行为。

7.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一、掌握1. 家庭的定义、类型,家庭的内在结构。

2. 家庭照顾中的三级预防,家庭生活周期,家庭访视。

3. 家庭评估。

4. 家庭压力事件和危机。

二、熟悉1. 家庭的功能,家庭对健康的影响。

2. 临终关怀。

3. 家系图、家庭圈、ECO-MAP及运用。

4. 家庭治疗。

三、了解1. 家庭生活周期各期面临的主要健康相关问题。

2. 家庭对健康影响的可能机制。

3. 医院和家庭卫生服务的转换,家庭内外资源。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家庭,家庭结构,角色期待,角色冲突,家庭沟通,家庭访视,家庭评估,家系图,家庭圈,家庭压力事件,家庭危机,家庭治疗。

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 家庭医学理念:家庭的定义,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功能,家庭对健康的影响。

2.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家庭照顾中的三级预防,家庭生活周期的照顾,家庭访视,临终关怀。

3. 家庭评估:家庭评估的基本资料,家庭评估。

4. 家庭治疗:家庭压力与危机,家庭治疗。

(二)自主学习1. 家庭生活周期各期面临的主要健康相关问题。

2. 家庭资源。

3. 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及应用。

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一、掌握1. 社区的定义及其五要素。

2. 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

3. 社区诊断概念。

二、熟悉1. 社区医学。

2.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

3. 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照顾系统对健康的影响。

4. 社区调查。

三、了解1. 社区与健康的关系。

2. 社区卫生服务。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社区、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社区诊断。

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 社区医学:社区、社区医学、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

2. 影响社区人群健康的因素。

3. 社区诊断:社区诊断概念、社区调查。

(二)自主学习1. 社区卫生服务。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一、掌握1.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的内涵及意义。

2. 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策略。

3. 全科医生以问题为导向的处理原则。

二、熟悉1.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

2. 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体健康照顾。

3. 以问题为导向的群体健康照顾。

4. 常见的健康问题。

5. 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策略。

6. 全科医生在实施以问题为导向健康照顾中的优势。

三、了解1. 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思考。

2.以问题为导向的全科医疗强调对疾病根本问题的诊断。

3. 全科医生应掌握的问题诊断与处理技能。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二、主要教学内容1. 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的意义。

2. 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

3. 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体健康照顾。

4. 以问题为导向的群体健康照顾。

5. 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思考。

6. 常见健康问题及其诊断策略与处理原则。

7. 全科医生应积极探究问题的根源及解决对策。

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一、掌握1. 临床预防的概念与意义。

2. 三级预防原则与策略。

3. 临床预防的一般原则。

4.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主要内容。

二、熟悉1. 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

2. 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责和任务。

4 . 临床预防服务的意义。

5. 全科医生在居民自我保健中的作用。

三、了解1. 以预防为先导的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临床预防、健康咨询、自我保健。

二、主要教学内容1. 以预防为先导的服务概述。

2. 社区人群疾病预防与控制。

3.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

4. 自我保健组织和管理的基本方法。

5. 全科医生在居民自我保健中的作用。

6. 以预防为先导的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

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目的要求:一、掌握1. 健康档案的概念。

2.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目的。

3.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OMR)。

4. SOAP。

二、熟悉。

1. 个人健康档案。

2. 家庭健康档案。

3. 社区健康档案。

4.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三、了解1. 计算机在健康档案管理中作用。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自主学习2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健康档案、POMR、SOAP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目的。

2. 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

3.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4. 计算机在健康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1.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目的要求:一、掌握1. 医患关系的定义。

2. 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3.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4.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

二、熟悉1. 医患关系的决定因素。

2. 医生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性。

3. 沟通的技巧。

4. 沟通的评估。

三、了解1. 需要特别沟通的病人。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医患关系、医师权威式模式、病人自主式模式、医师及病人道德模式、沟通。

二、主要教学内容1. 医患关系及其基础:医患关系定义、医患关系的模式、医患关系的决定因素。

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 医生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性。

4. 沟通的技巧。

5. 沟通的评估。

6. 需要特别沟通的病人。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目的要求:一、掌握1.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2.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三级预防。

二、熟悉1. 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管理及家庭保健。

2. 心、脑血管疾病专科治疗前全科医师的职责。

3. 心、脑血管疾病专科治疗后前全科医师的职责。

4.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5.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康复医疗。

6.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周期性健康体检。

三、了解1.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病人教育、周期性健康体检。

二、主要教学内容1.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疗及家庭保健。

2.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3.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4.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三级预防。

5. 心、脑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全科医师的职责。

6.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康复医疗。

社区急症的全科医学处理目的要求:一、掌握1. 社区急症的定义。

1. 常见社区急症的分类及成因。

2. 社区急症的处理原则。

3. 现场急救的定义及原则。

4. 院外BLS常用的复苏方法。

二、熟悉1. 常用急救方法,包括心肺复苏、急性冠脉综合征、休克的现场急救等。

2. 社区急症的转诊指征。

3. 重危病人的运送方式。

4 社区常见急症的预防。

三、了解1. 社区诊所处理急症的基本装备及医务人员的训练。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社区急症、现场急救。

二、主要教学内容1. 社区急症概述。

2. 现场急救。

3. 转诊和运输。

4. 社区急症的防范和健康管理。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操作目的要求:1.熟悉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

2.熟悉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3.掌握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学时安排:3学时。

实习要点:1.国家卫生部制订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