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给水系统分析

给水系统分析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300MW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自动化B13 学生姓名学号 2000000000 指导教师邓玮李玉杰职称副教授副教授起止日期:2014年06月23日起——至2014年06月29日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300MW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自动化B13学生姓名学号 2000000000 指导教师邓玮李玉杰职称副教授、副教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教学楼F座619室任务下达时间:2014 年06 月23日起止日期2014年06月23日起——至2014年06月29日止自动化系主任2014年06月20日批准1.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1)给水控制对象动态特性分析;(2)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与原理分析;(3)控制系统组态图分析;(4)CAD制图。

2.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学生应撰写的内容为: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内容要求可参照《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说明书(论文)手写或打印均可。

手写要用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时按《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进行打印。

(4).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3.时间进度安排;沈阳工程学院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院(系):自动化学院班级:自动化B13 学生姓名:摘要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是我国的重点能源工业之一。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很快。

给水控制系统是火电厂非常重要的控制子系统。

300MW火电机组DCS组态系统分析与调试课程标准.doc

300MW火电机组DCS组态系统分析与调试课程标准.doc
每个项目的最终成果以企业的形式提交并展示,
成果由企业评审团(学生)和用户(授课教师、特约嘉宾)共同评议,并作为过程考核依据记录
在相关学习手册中。 课程设计的八个项目分别是:
项目一除盐水箱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
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
凝汽器水位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项目三除氧器水位、压力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项目四
汽包给水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项目五
项目一:除盐水箱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4学时)
达成的能力标准:
1.能进行简单PID参数设置与调试;
2.能进行简单控制逻辑回路的跟踪与超驰策略阅读与测试;
3.能进行单元控制系统的物理意义分析、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单元控制系统的物理意义分析、控制策略设计。教学难点:单元控制系统的物理意义分析、控制策略设计。教学内容:
(11)能掌握在线解除单元机组DCS逻辑闭锁的方法和原则;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团结协作;
(2)严谨细致;
(3)用于承担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不安排。
四、先修课程
《火电机组运行实习》课程基本内容为: (1)300MW火电机组仿真系统简介,各操作站的操作功能介绍;(2)锅炉点火操作体验; (3)单元机组启动前各辅机系统的恢复; (4)单元机组的点火、
(3)XDPS画面设
计;(4)XDPS的组态设计; (5)单元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6)分散控制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 学生可以掌握组态阅读基础,
为在线调试参数打下设备基础。
热工保护与程
序控制设计与调试课程内容为:
(1)单元机组
FSSS系统(含燃油顺序控制)逻辑测试与验收;

300MW汽轮发电机组启、停上水方式优化及分析

300MW汽轮发电机组启、停上水方式优化及分析
( 1 )检查确认小机就地危急遮断器复位 杆己拉 出,联系热工退 出M F T联跳 小机保护 ; ( 2 )检查小机各启动条件 已满 足,在 M E H画面点击 “ 挂闸”按 钮 ,确 认 “ 挂 闸” ; ( 3)设 目标 转速 为 7 0 0 r / m i n;设升 速 率 1 0 0 r / m i n( 热态 2 0 0 r / m i n ) , 升速至 7 0 0 r / m i n 后, 保持该转速停 留时间小于 5 m i n ( 热 态小于 2 a r i n ) ,全 面检查 小机系 统无异 常: ( 4 )设 目标转速 2 2 0 0 r / m i n ,设升速率 1 5 0  ̄2 0 0 r / m i n ,升速 至2 2 0 0 r / m i n ,保持该转速暖 机 3 0 m i n 。此阶段根据上水 需要调整上 水调 门开度 ,维持汽包水位; ( 5 )暖机结束后,根据锅炉上 水需要 ,小机升速至 3 1 0 0 r / m i n ( 升速率 2 0 0 r / m i n ) ,保持该转速暖机 2 0 m i n后 ,投入小机 “ 锅 炉 自动 ”控制 。 3 . 3 机组启停 中小汽轮机汽源切换方式 在小机供汽采 用辅汽运行时,四抽供汽 电动阀 、逆止阀 门处于 关 闭状态 。机组 负荷达到 1 0 5 M W时,检查确认四抽逆止 阀门前后疏 水 处于开 启状态 ,充分暖管疏水后,开启四段抽汽逆止 门,缓慢开 启四段抽汽 电动阀门 。小汽机用汽切换过程 中,如进汽压力低时 , 可暂缓 关闭辅汽 供汽电动 门,待负荷上升后 ,再逐渐关 闭。在汽源 切换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系统 内疏水未疏净 ,发生水冲击 引起轴 向位移增 大,推 力轴承烧损 的情 况。 4 上水方式优化后的优越性分析 ( 1 ) 机组冷态启动时 , 大机抽真空前利 用锅炉上水泵代 替 1 台 凝泵运行 ,凝结水泵组为 6 k v电机,运行电流平均 1 0 5 A ,上水泵采 用 3 8 0 V电机 ,运行 电流平均 1 2 0 A ,冷态开机一次,可 减少凝 泵运 行3 h左右 ,根据 电能计算公式:K W h = U I* C O S } 1 . 7 3 2 . t / i 0 0 0 , 计 算可知 ,节约厂用 电 2 9 4 6 . 1 3 k w h 。 ( 2 )从锅 炉上水至锅炉 点火升压 阶段 ,利用一台汽泵前置泵代 替 电动给水泵完成 了锅炉供水任务 ,充分利 用了现有设备,不需要 任何改动和投资 。可节约启动 给水泵所 消耗 的电能。从锅炉进 水至 点火 ,电泵组需运行 5 ~6 h ,该 6 K V电机平均运行电流为 2 2 0 A ,根 据 电能计 算公式,耗电约为 l 0 2 8 8 ~1 2 3 6 4 k w h ,如果除去汽前泵耗 电量 ,一次冷态 启动就可节约厂用电 8 0 4 4  ̄i 0 1 0 0 k W h ,并且避免了 多次启停 电泵给 厂用 电系统造成冲击,避免给水泵长期处于低负荷 运行, 延长给水泵寿命 ; ( 3 )从锅炉点火、机组带负荷至 电泵与汽泵切换完毕阶段, 上 述过程大致 需 8 h , 传 统启动 方式采用 电泵 向锅炉上水,但是由于液 力偶合 器的效率在低 负荷时 比小汽轮机的效率低得多 ,并且还有机 电损失 和输变 电损失,因此相对于汽泵其损失的能量较多 ,这一阶 段用电泵 上水 ,根据 电能计算公式 ,耗电约为 1 6 4 6 0 k W h ;而采用优 化后上水方式, 由于小汽机在负荷变化时效率变化较小 ,又是直接 驱动给 水泵,中间能量转换的环节少 ,泵组所用辅助汽量计算 只有 1 2 t左右 , 按热值折算成厂用 电为 5 0 9 5 k W h , 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 出, 采用优 化后的方式上水,可以降低厂 用电约 l 1 3 6 5 k w h 。 5结论 经过计算分析表 明,3 0 0 1  ̄ 火 电机组利用优化后 的上水 方案 , 能使锅炉给水系统运行 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较大 的提高 ,一 方面 减少 了大功率 电泵与凝泵的运行时间 , 节约 了厂用 电;更重 要的是, 整个启动过程 中,始终有一 台电动给水泵作 备用 ,提 高了机组 启动 过程 中的可靠性 。由于该节 能技术 简便 易行 ,运 行可操作 性强,而 且无须增加额外的支出 , 在同类型的机组中有 较高的推广应 用价值 , 同时 , 如何再次完善优化方案 , 使给水泵运行方式更加安全 、经济 、 合理,是我们进一步要考虑的 问题。 . 参考文献 :

300MW火电机组锅炉启动采用无电泵上水优化方案

300MW火电机组锅炉启动采用无电泵上水优化方案

连箱 来 汽切换 到 4段抽 汽直 至满 负荷 。
( )机 组 热态 ( 极 热态 ) 动 时 , 接 利 用 高 4 或 启 直
辅 汽源 冲动小 汽轮 机 . 动 主汽泵 上水 。 启
4 优 化 方 案 可 行 性 分 析
图 1 锅 炉 给 水 原 则 性连 接 系统
4 1 采 用除 氧器加 压法 向锅炉 上 水可行 性分 析… . 如图 l 示 . 所 由理 想流 体 的伯努里 方程有 :
步 满 足 锅 炉 给水 压 力 的需 要 。这 时仍 然 不 启 动 电
水 f 及 旁路 调节 f ( 1) - 以下简 称旁 路 f ) j -。 j
泵, 而是 利 用 高 压 辅 汽 联 箱 来 汽 作 为 汽 源 , 直接 启
动 主 汽 泵 , 以满 足 锅 炉 上 水 的 需要 。 当 负荷 升 至 10MW 时 , 2 进行 小 汽轮机 汽 源 的切换 , 高压 辅汽 从
摘 要 :针对山 东华 电国际十里泉发 电厂 30MW 机组 自然循环 汽包锅 炉启动 时给 水泵组运行 启动方式存在 的 0
问题 进 行 了分析 , 锅 炉 启 动 上 水 方 式进 行 了优 化 分 析研 究 。 阐 述 了 十 里泉 发 电厂 3 0 W 机 组 启 动 时 采 用 除氧 对 0M 器加 压 法 上 水 与 汽 动 给 水 泵组 上 水 代 替 电动 给 水 泵上 水的 锅 炉 上 水 优 化 方 案 的 应 用 实践 , 对 此 上 水 方 案 的优 越 并 性进行分析。
维普资讯

20 0 6年 5月





第2 5卷 第 3期 7 3
Ja g uE e t c l n ie rn in s lcr a gn e g i E i

300MW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汽轮机的优化

300MW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汽轮机的优化
LI P n ZHANG a U i g, Ln
(h nhi t m T rieC . t . S aga 20 4 ,C i ) Sa ga Se ubn o Ld , hn hi 0 2 0 h a a n
Ab t a t Me s r s icu ig te p lc to fn w tc n lge a d n w o sr to sr c : au e , n ldn h a piain o e e h oo is n e c n tucin, a o td b ta d pe y se m tr ie u b n ma ua t in r si hsc u t n fcur g wo k n ti o nr y,fri rvn n e e tn fte a xlay se m u bn o rvn e d p mp f 0 o mpo ig a d p r cig o u iir ta tr ie frd ig fe u so f h i 30 MW o rg n rto es h rwi asn h i thn blt p we e e ain st , ee t riig t ermac ig a i y,a e b ig d ie td. h i r en el ae n Ke wo d : e r ya d p we n n e n y r s neg n o re gie r g;se m u b n c n tu to i ta tr ie; o srcin;p r cin eet f o
维普资讯
30弑 0 W火o2
, ’’’ ,’,’,, ,、
: 轮机 技术 : 汽
~t I… ・… ・ 一
3 0MW 火 电机 组 锅 炉 给 水 泵 汽 轮 机 的优 化 0

300MW机组MCS逻辑优化

300MW机组MCS逻辑优化

300MW机组MCS逻辑优化摘要:介绍了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300MW机组所采用的国产控制系统TCS-3000的组成及其机组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对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汽温控制系统和燃料控制系统所做的逻辑优化。

关键字:控制系统;优化;直接能量平衡;前馈;MCS1 设备概况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2x300MW锅炉是采用美国燃烧工程公司(CE)的引进技术设计和制造的。

锅炉为HG1025/17.5-YM36型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采用平衡通风、四角切圆燃烧方式,设计燃料为烟煤。

锅炉以最大连续负荷(即BMCR工况)为设计参数,在机组电负荷为336.3MW时,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机组电负荷为303.1MW(即TRL工况)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960t/h。

锅炉的制粉系统采用直吹式中速磨。

控制系统采用华电南自天元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TCS-3000分散控制系统。

2 逻辑中存在的问题机组投产以来,由于设备问题、燃烧煤种和系统对象特性等的变化,机组自动控制系统投入不理想,不能满足电网AGC投入的要求。

机组汽机跟随可以投入,但机前压力波动较大控制品质差需要整定,汽轮机调门选型较大控制精度不理想曾出现过调门摆动问题。

机组磨煤机和燃料自动控制、以及协调控制投入不是很好。

机组在启、停磨煤机和增减负荷过程中,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波动达±10℃以上,汽包水位自动调节特性差,多次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为了保证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汽温、给水和磨煤机负荷自动控制功能能够正常投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保证安全稳定生产,需要对机组MCS逻辑进行优化。

3 改造方案的依据改进控制策略:依照控制系统组态图;检查以上各调节系统的软件组态;对静态参数进行检查和静态参数匹配设置;充分调查自动控制系统品质差或不能投入的原因,在不改变原有控制回路功能的基础上对控制逻辑进行系统优化。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1选题背景 (2)1.1引言 (2)1.2设计目的及要求 (2)2方案论证 (3)2.1方案一 (3)2.2方案二 (4)3过程论述 (5)3.1总体设计 (5)3.2详细设计 (6)3.2.1信号的测量部分 (6)3.2.2单冲量控制方式 (10)3.2.3串级三冲量控制方式 (11)3.3信号监测 (12)3.3.1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强制切到手动 (12)3.3.2电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 (13)3.3.3汽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 (13)3.4工作方式 (13)3.5切换与跟踪 (13)3.5.1切换 (13)3.5.2跟踪 (14)3.6控制器选型 (14)4结论 (14)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5)6参考文献 (15)1选题背景:1.1引言火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火力发电厂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其内部设备组成很多,工艺流程的复杂,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和控制,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正常运行,并且电能生产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大型发电单元机组是一个以锅炉,高压和中、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为主体的整体。

锅炉作为电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流程又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

其中,汽包锅炉给水及水位的调节已经完全采用自动的方式加以控制。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是一个能在锅炉启动、停炉、低负荷以及在机组发生某些重大事故等各种不同的工况下,都能实现给水自动控制的系统而且从一种控制状态到另一种控制状态的判断、转换、故障检测也常常靠系统本身自动完成。

1.2设计目的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设计出功能较为全面的300 MW火电机组全程给水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是使给水量与锅炉的蒸发量相适应,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进程日记

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进程日记

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进程日记第一部分:主题介绍1.1 了解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在工业生产中,锅炉给水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直接影响着锅炉的稳定运行和产生的蒸汽质量。

而dcs控制系统则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技术,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证生产安全。

对于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的设计进程,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探讨。

1.2 本文结构本文将从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的设计背景、流程、关键技术和个人观点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整个设计进程的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高质量、深度和全面的文章。

第二部分: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背景介绍2.1 300mw锅炉给水系统的重要性300mw锅炉给水系统是整个锅炉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主要负责给水、减温、净化等工作,直接关系到锅炉的安全运行和蒸汽产量。

而dcs控制系统的应用,则能够提高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从而更好地控制给水流量、调节温度和保证水质。

2.2 设计背景的重要性了解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并不仅是对一个具体项目的了解,更是对工业制造技术的认识。

只有了解了项目所处的背景,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设计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300mw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设计流程3.1 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在锅炉给水dcs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给水系统的工作环境、工艺要求、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详细了解,以及对dcs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合理的系统框架和硬件配置,为后续的软件编程和调试奠定基础。

3.2 软件编程和调试软件编程是整个dcs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稳定性。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针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精细化的编程设计,并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选题背景 (2)1.1引言 (2)1.2设计目的及要求 (2)2方案论证 (3)2.1方案一 (3)2.2方案二 (4)3过程论述 (5)3.1总体设计 (5)3.2详细设计 (6)3.2.1信号的测量部分 (6)3.2.2单冲量控制方式 (10)3.2.3串级三冲量控制方式 (11)3.3信号监测 (12)3.3.1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强制切到手动 (12)3.3.2电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 (13)3.3.3汽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 (13)3.4工作方式 (13)3.5切换与跟踪 (13)3.5.1切换 (13)3.5.2跟踪 (14)3.6控制器选型 (14)4结论 (14)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5)6参考文献 (15)1选题背景:1.1引言火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火力发电厂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其内部设备组成很多,工艺流程的复杂,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和控制,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正常运行,并且电能生产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大型发电单元机组是一个以锅炉,高压和中、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为主体的整体。

锅炉作为电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流程又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

其中,汽包锅炉给水及水位的调节已经完全采用自动的方式加以控制。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是一个能在锅炉启动、停炉、低负荷以及在机组发生某些重大事故等各种不同的工况下,都能实现给水自动控制的系统而且从一种控制状态到另一种控制状态的判断、转换、故障检测也常常靠系统本身自动完成。

1.2设计目的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设计出功能较为全面的300 MW火电机组全程给水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是使给水量与锅炉的蒸发量相适应,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设计要求:(1)设计功能基本全面的全程给水控制系统,要求图纸采用SAMA标准图例,系统布局规范。

(2)参考输入参数:汽包水位、汽包压力、给水流量、给水温度、汽机第一级压力、主汽温度、过热减温水流量等信号。

(3)参考输出参数: A、B汽动泵转速、电动给水泵转速、给水旁路调节阀开度。

(4)信号准确性:考虑汽包水位、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等信号的修正。

(5)信号监测与报警:重要信号需要监测与报警,同时注意信号的可靠性,考虑冗余。

(6)工作方式:给水旁路阀单冲量控制、电动泵单级单冲量控制、电动泵串级三冲量控制、汽动泵串级三冲量控制。

(7)切换与跟踪:电动泵运行时大小给水阀门、电动泵、汽动泵之间;单、三冲量;单、串级之间的切换。

跟踪原则:(1)电动泵单级单冲量工作时,电动泵三冲量副调跟踪单冲量调节器输出;(2)电动泵三冲量工作时,单冲量调节器跟踪阀位信号(电动泵手动);(3)电动泵手动时,单冲量调节器跟踪副调输出(电动泵自动);(4)汽动泵手动工作时,三冲量主调跟踪给水流量信号,副调跟踪阀位信号。

(5)注意泵的安全经济工作区。

(6)控制部分:控制方案考虑采用单回路、串级、前馈等控制,控制器的控制规律(PI、PID、PD、P)选择准确,调节器可共用。

(7)逻辑关系准确全面。

2方案论证2.1方案一给系统设计如图1。

在这个方案中,低负荷时采用但冲量系统(PI1)高负荷时采用三冲量系统(PI2),而且都是通过改变调速泵转速来实现给水的调节。

为了保证给水泵工作在安全工作区内,设计了一个给水泵出口压力调节系统(PI3),通过改变阀门开度来改变泵的出口压力。

高压加热器出口分别取给水压力信号送入小值选择器。

当机组正常运行时,高压加热器出口的给水压力总是低于泵的出口压力。

这时,应选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压力作为压力测量值,使泵的实际工作点在泵下限特性曲线偏左一些,确保泵工作在安全工作区内。

当机组热态启动时,高压加热器出口的给水压力高于泵的出口压力,小组选件输出为泵出口压力,保证泵出口给水压力升压过程中,两个调节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直到泵出口压力大于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压力时才按高压加热器出口的给水压力进行调节,控制两个阀门开度。

图1 方案一系统示意图这个方案结构合理,经济性好,切换较简单,安全可靠性也较好,不足之处是压力调节系统和水位调节系统互相影响,同时两个系统切换动作频繁,使调节阀磨损较快。

2.2方案二如图2所示。

这是一个一段调节的方案,在低负荷时采用PI1单冲量系统,GH1值经大值选择器来控制调速泵,是泵维持在允许的最低转速。

此时给水量是通过改变调节阀开度来调节的。

高负荷时,阀门开到最大,为了减小阻力,把并联的调节阀也开到最大,三冲量调节器PI2的输出大于GH1的值,故可直接改变调速泵转速控制给水量。

在冷态启动时,GH1起作用,既让泵工作在最低转速。

在热态启动时取决于Pd值,泵可以直接工作在较高的转速。

该方案中午专门设计泵的出口压力安全调节系统,解决给水泵在安全工作取得办法是利用调速泵运行的自然特性,即在定压运行使用两台泵同时给水地方法,使每台泵的负荷不超过86%,可使泵工作在安全区内。

图2方案系统示意图该方案结构最简单,系统和调节段两种切换相互错开,Pd是开换调节,调节段是无触点自由过度,安全性能好,是一个好方案。

3过程论述3.1总体设计典型的300MW机组给水热力系统如图3所示。

每台机组拍有一台50%容量的电动给水泵和两台均为50%容量的启动给水泵。

在机组启动阶段,由于需要的给水流量小,且没有稳定的汽源,汽动给水泵无法使用,故先用电动给水泵。

为满足机组启动过程中最小控制流量的需要,在电动泵出口至水母管之间装有两条并联的管路,一条支路上装有主给水截止阀,另一条之路上装有给水旁路截止阀和一只约15%容量的给水旁路调节阀。

启动时通过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汽包水位,旁路阀接近全开时,打开主给水截止阀,调整电动给水泵的转速控制器包水位,电动给水泵转速通过液力耦合器调整。

两台汽动给水泵由给水泵汽轮机驱动,给水泵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MEH)接受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指令,独立完成汽动给水泵的转速控制任务。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变结构控制,随负荷变化进行单冲量和三冲量控制方式的切换,同时,给水泵的运行方式以及控制作用方式也进行相应的切换。

需设计较为复杂的跟踪回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勿扰切换。

通常的设计原则为:在单冲量调节器工作(低负荷)时,三充量调节器的主调跟踪给水流量信号,副调跟踪阀位信号;在三冲量调节器工作(高负荷)时,单冲量调节器跟踪阀位信号。

图3 300MW机组给水热力系统图3.2详细设计汽包水位决定于汽包中的储水量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

因此凡是引起汽包中储水量变化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变化的各种因素都是给水控制对象的扰动,给水对象的主要扰动包括:给水流量扰动、蒸汽负荷扰动和炉膛热负荷扰动。

为了实现全程给水控制,需要设计的系统要克服以上的扰动。

3.2.1信号的测量部分锅炉从启动到正常运行或是从正常运行到停炉的过程中,蒸汽参数和负荷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这就使水位、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测量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实现全程给水自动控制,要求这些测量信号能够自动的进行温度、压力校正。

测量信号自动校正的基本方法是:先推导出被测参数随温度,压力变化的数学关系,然后利用各种功能模块进行运算,实现自动控制。

(1)汽包水位的测量和校正汽包锅炉通常利用压差原理来测量其水位,而锅炉从启、停到正常负荷的整个运行范围内,汽包内饱和蒸汽和饱和水密度随压力变化,这样就不能直接用压差信号来代表水位,需对测量信号进行压力校正。

由单室平衡容器取样装置的水位测量原理可知: g )(g )(w s s a P L H ρρρρ-∆--= (1) 式中:P ∆为输入差压变送器的压差;w ρ为饱和水的密度;s ρ为饱和蒸汽的密度;a ρ为汽包外平衡容器内水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

有上式可见,水位H 是差压和汽、水密度的函数。

密度a ρ与环境温度有关。

在锅炉启动过程中,水温略有升高,这两方面变化对a ρ的影响基本上可以抵消,既可以近似的认为a ρ是恒值。

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密度均为汽包压力的函数,在汽包压力小于19.6MPa 的范围内,(s a ρρ-)与汽包压力可近似为线性关系,而(s ρρ-w )与汽包压力为非线性关系。

这样水位表达式可写成:(2) 由以上校正原理,可设计汽包水位的测量部分如图4。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采用三路汽包水位测量信号分别经过压力补偿,采取“三取中”的方法。

选取中间值作为系统控制使用的汽包水位测量信号H 。

为防止变送器故障,将信号H 分别与三路补偿后的水位信号进行比较,如果偏差值超限,产生高低值报警的逻辑信号,使系统切手动,同时发出声光报警,待故障切除后,系统才正常工作。

图4 汽包水位测量信号)(21b b b P f P P K K H ∆--=(2)蒸汽流量的测量和校正①采用标准节流装置测量过热蒸汽流量。

这种设计的测量精度高,但当被测工质的压力、温度偏离设计值时,工质密度变化会造成流量测量误差,所以需进行压力、温度校正。

蒸汽流量D 的校正公式如下:(3)式中:D 为过热蒸汽流量; p 为过热蒸汽压力;为过热蒸汽温度,△p 为节流件压差;为过热蒸汽密度;K 是流量系数。

②利用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或级组压力差测量主蒸汽流量。

采用节流装置测量蒸汽流量会造成一定的节流损失,降低机组的经济性,目前大容量火电机组多采用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或级组压力差测量主蒸汽流量。

采用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测量主蒸汽流量的基本理论公式是弗留格尔公式: 11T p K D = (4) 式中:K 为当量比例系数,由汽机类型和设计工况确定;p1、T1为调节级后气压和汽温。

该式成立的条件是:调节级后流通面积不变;在调节级后各通流部分的汽压均比例于蒸汽流量;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流动过程相同。

实际汽轮机运行中不能完全满足上诉条件,同时不易直接测量调节级后汽温,即使测得也不能代表调节级后的平均气温,一次一般用主汽参数相关的量推算级后温度。

用压力机组前后压力测量主蒸汽流量的方法也是基于弗留格尔公式,其导出形式为:122211T p p K D -= (5)式中:2p 为第一压力级后的压力。

由于调节级后温度T1难以测量,可通过测量第一级抽汽温度T2推算T1,根据21T K T T = 则22221KT p p D -= (6)由以上校正原理可设计主蒸汽流量信号测量部分。

如图五,主蒸汽流量信号的获取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汽轮机就调节级压力经主气温修正后形成主蒸汽流量D;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调节级压力和一级抽汽压力经主汽温修正后形成主蒸汽流量D,当高压旁路投入时,主蒸汽流量信号还要加上旁路蒸汽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