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3MW单元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设计热工课程设计 精品

合集下载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设计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设计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设计1选题背景锅炉朝大容量、高参数发展,给水系统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对于大容量高参数锅炉,其给水系统是非常复杂和比较完善的。

大型电站锅炉将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给水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火电机组容量的提高及参数的增加,机组在启停过程中需要监视的参数及控制的项目越来越多,大型电站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是机组控制系统中的重点和难点。

近些年来,研究大型电站锅炉给水的文献相应增多,火电机组越大,其设备结构就越复杂,自动化程度也要求越高。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

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保证生产稳定、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21世纪科学与技术进步的特征,是工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可以说,自动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水平先进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志。

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型电站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调节进入汽包的给水流量,在保证汽包水位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同时,产生汽轮发电机组所需的蒸汽流量,使机组输出的电功率与电网负荷变化相适应。

给水控制系统对保证汽包锅炉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给水系统的概况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产生用户所要求的蒸汽流量,同时保证汽包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由于设计有汽包,使锅炉的蒸发段与过热段明确分开,锅炉的蒸发量主要取决于燃烧率(燃料量与相应的空气量)。

所以汽包锅炉由燃烧率调节负荷,实现燃料热量与蒸汽热量之间的能量平衡。

汽包锅炉的给水控制系统、汽温控制系统及燃烧控制系统相对独立。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 LIUBORAN 学院: 班级:学号: 0807240705 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087班题目: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指导教师:蔚伟、侯一民职称: 副教授2021年11月14日目录1.1选题背景 .................................................................................................................................... 3 1.2技术要求 ........................................................................... ......................................................... 3 1.3 设计内容 ........................................................................... ...................................................... 4 2方案论证............................................................................ ............................................................ 5 2.1给水调节的动态特征 ........................................................................... ..................................... 5 2.2扰动信号 ........................................................................... ......................................................... 6 2.2.1给水扰动 ........................................................................... ..................................................... 6 2.2.2蒸汽流量扰动 ........................................................................... ............................................. 7 2.2.3 燃料量扰动 ........................................................................... ................................................ 8 2.3控制方案的选择 ........................................................................... ............................................. 9 2.3.1前馈-反馈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 ............. 10 2.3.2给水流量的调节的实现方法 ........................................................................... ................... 11 2.3.3系统的组成 ........................................................................... ............................................... 12 3、过程论述 ........................................................................... ........................................................ 12 3.1常规的水位控制系统的构成 ........................................................................... ....................... 12 3.1.1汽包水位测量器的选择 ........................................................................... ........................... 13 3.1.2液位检测元件的选择 ........................................................................... ............................... 14 3.1.3 流量变送器的选择 ........................................................................... .................................. 14 3.1.4调节器的选择 ........................................................................... ........................................... 15 3.1.5执行器的选择 ........................................................................... ........................................... 15 3.1.5.1阀门定位器的选择 ........................................................................... ............................... 15 3.1.5.2其他执行元件的选择 ........................................................................... ........................... 16 3.2测量信号的自动校正 ........................................................................... ................................... 16 3.2.1汽包水位的压力校正 ........................................................................... ............................... 16 3.2.2过热蒸汽流量信号的压力和温度校正 ........................................................................... ... 18 3.2.3给水流量测量信号的校正 ........................................................................... ....................... 18 3.3各种工况之间的互相切换与跟踪 ........................................................................... ................ 20 3.3.1工况之间的切换 ........................................................................... ......................................... 20 3.3.2 工况之间的跟踪 ........................................................................... ...................................... 21 3.4控制系统静态试验 ........................................................................... ....................................... 21 3.4.1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检查 ........................................................................... ........................... 21 3.4.2信号流程检查 ........................................................................... ........................................... 22 3.4.3跟踪功能检查 ........................................................................... ........................................... 22 3.4.4其它一些控制功能检查 ........................................................................... ........................... 22 4、结论............................................................................ ............................................................... 22 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 23 6、参考文献 ........................................................................... .. (24)21选题背景:1.1选题背景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是我国的重点能源工业之一,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火力发电厂地位显得尤其重要。

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精编

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精编

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张利辉、王秋平职称:教授 2011年12月22日 目录1设计背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主要参数及设计思想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主要参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设计思想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三冲量控制系统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给水流量的调节的实现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运行方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过程论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三冲量与单冲量之间的无扰切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阀门与泵的运行及切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电动泵与汽动泵间的切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执行机构的手、自动切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推荐 300MW热力系统部分毕业设计 精品

推荐 300MW热力系统部分毕业设计 精品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题目: 300MW机组热力部分局部初步设计函授站铁岭电厂班级铁岭厂动学生姓名李阳学号 06指导教师肖增弘职称教授毕业设计进行地点:铁岭发电厂教培部任务下达时间:起止日期:2008年12月04 日起——至 2008年12月18日止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300MW机组热力部分局部初步设计二、设计目的:1.在理论上熟练掌握电厂各主要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原理。

2.通过绘制局部全面性热力系统图,熟练掌握300MW机组全面性热力系统。

3.掌握一般工程设计的设计步骤。

4.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提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5.培养查阅科技资料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三、设计要求:1.熟练掌握300MW机组全面性热力系统,完成电厂的局部设计。

2.发扬刻苦专研的精神,认真对待此次毕业设计并完成设计任务。

四、设计任务:1.锅炉燃烧系统及其设备的选择(1)燃烧系统的计算(2)制粉系统的确定(3)磨煤机的选择(4)给煤机的选择(5)送风机、一次风机的选择(6)引风机的选择(7)除尘器的选择2.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1)给水回热和除氧器系统的拟定(2)补充水系统的拟定(3)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系统的拟定(4)绘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5)绘制汽轮机热力过程线及汽水综合参数表(6)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系统的计算(7)回热系统计算(8)汽轮机总汽耗量及各项汽水流量计算(9)热经济指标计算3.汽机车间主要设备的确定(1)配备设备的选择(包括凝汽器、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轴封冷却器、真空泵等)(2)给水泵的选择(3)凝结水泵的选择(4)除氧器及给水箱的选择(5)低压加热器疏水泵的选择(6)连续排污扩容器和定期排污扩容器的选择(7)疏水扩容器的选择(8)疏水箱及疏水泵的选择(9)工业水泵及生水泵的选择4.供水方式的确定和循环水泵的选择5.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1)主蒸汽管道系统(2)再热机组旁路系统(3)主给水管道系统(4)主凝结水管路系统(5)回热加热器管道系统(6)除氧器及给水箱管道系统(7)轴封管道系统(8)补充水管道系统(9)排污扩容器及排污冷却器管道系统(10)真空及空气管道系统(11)给水箱和低位水箱管道系统6.绘制300MW机组局部全面性热力系统图(汽轮机系统图:1,2,3,5,8,10,13,16,18,19,20;锅炉系统图:4,5,6,10)五、设计时间:2008年12月4日至2008年12月18日六、成绩评定:根据设计出勤情况、论文编写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推荐-3MW机组火电厂机务部分初步设计、系统图集1 精品

推荐-3MW机组火电厂机务部分初步设计、系统图集1 精品

附图附图5-1 锅炉烟风制粉系统附图5-2 过热蒸汽系统附图5-3 再热蒸汽系统侧墙壁式辐射再热器壁式辐射再热器入口集箱壁式辐射再热器出口集箱排空末级再热器出口集箱762×36至汽机再热蒸汽入口壁式辐射再热器入口集箱壁式辐射再热器入口集箱侧墙壁式辐射再热器排空762×36863.6×17.5108×9HAJ21ID679.5×34LBB11末级再热器出口集箱HAJ22再热器后屏入口集箱HAJ20ID679.5×34LBB12870×43LBB10K0401-01由给水泵间抽头给水来LAF40LBC101066.8×20.6由汽机冷再热蒸汽来LAF40AA301AA551LBC14LBC14AA552LBC14AA553LBC14AA554LBC14LBC13AA551LBC13AA552LBC13AA553LBC13AA754HAJ20AA753HAJ20AA751HAJ20AA752HAJ20HBK40HBK50HBK40HBK50AA552AA752AA751AA552LBB11 LBB12锅炉再热蒸汽系统图PM76×10AA001LAF41LAF41CF001LAF41LAF42M76×10AA001LAF42CF001LAF42AA101LAF41AA101LAF42放水AA752AA751MMLAF42LAF42LAF42LAF41LAF40AA701AA701AA701AA702LAF40AA601LAF40附图5-4 主蒸汽及旁路管道系统图附图5-5 主给水管道系统附图5-6 主凝结水管路系统附图5-7 回热加热器管道系统附图5-8 除氧器管道系统附图5-9 轴封管道系统附图5-10 高压加热器疏水放气系统附图5-11 低压加热器疏水放气系统附图5-12 真空及空气管道系统附图5-13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附图5-14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附图5-15 润滑油系统附图5-16 EH供油系统附图5-17 密封油系统。

推荐-张吉培3MW汽轮机热力系统 精品 精品

推荐-张吉培3MW汽轮机热力系统 精品 精品

N300MW汽轮机组热力系统分析- TMCR专科生开题报告20XX 年09 月24 日摘要节能是我国能源战略和政策的核心。

火电厂既是能源供应的中心也是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提高电厂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重大课题。

热经济性代表了火电厂的能量利用、热功能转换技术的先进性和运行的经济性,是火电厂经济性评价的基础。

合理的计算和分析火电厂的热经济性是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提高运行操作及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火电厂的设计、技术改造、运行优化以及目前国内外对大型火电厂性能监测的研究、运行偏差的分析等均需对火电厂的热力系统作详细的热平衡计算,求出热经济指标作为决策的依据。

因此电厂的热力系统计算是实现上述任务的重要技术基础,直接反映出全厂的经济效益,对电厂的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设计的是300MW凝汽式汽轮机。

先了解了汽轮机及其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再设计了该汽轮机的各热力系统,并用手绘了各系统图。

最后对所设计的热力系统进行经济性指标计算,分析温度压力等参数如何影响效率。

本设计采用了三种计算方法——常规计算方法、简捷计算、等效热降法。

关键词:节能、热经济性分析、热力系统目录第一章绪论1.1 的目的汽轮机是高等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现代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机械设备。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使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汽轮机原理,基本结构等相关知识,同时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通过这次设计,还可以培养我的实践技能,总结合巩固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查阅资料、使用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范,进行实际工程设计,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锻炼提高运算、识图计算机绘图等基本技能,增强工程概念,培养了我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并在实践过程中吸取新的知识。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汽轮机的起源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希罗记述的利用蒸汽反作用力而旋转的汽转球,又称为风神轮,是最早的风式汽轮机的雏形。

热工控制系统课堂ppt_第十一章给水全程控制系统

热工控制系统课堂ppt_第十一章给水全程控制系统
第十一章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中的特殊问题 第三节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分析 第四节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顾名思义, 给水全程自动控制” 顾名思义,“给水全程自动控制”是指锅炉给水全程中都是自 动的,即在控制设备正常的条件下不需要操作人员干涉, 动的,即在控制设备正常的条件下不需要操作人员干涉,就能保持 汽包水位在允许范围内。这比常规给水控制要复杂的多,因此, 汽包水位在允许范围内。这比常规给水控制要复杂的多,因此,对 给水全程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以下要求: 给水全程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以下要求: 1、在给水全程控制系统中不仅要满足给水量调节的要求,同 在给水全程控制系统中不仅要满足给水量调节的要求, 时还要保证给水泵工作在安全工作区内。 时还要保证给水泵工作在安全工作区内。 2、由于机组在高、低负荷下呈现不同的特性,要求控制系统 由于机组在高、低负荷下呈现不同的特性, 能适应这样的特性。随着负荷增长和下降,系统要从单冲量过渡到 能适应这样的特性。随着负荷增长和下降, 三冲量,或从三冲量过渡到单冲量系统,由此产生系统切换问题。 三冲量,或从三冲量过渡到单冲量系统,由此产生系统切换问题。
五、系统无扰切换 锅炉在不同负荷和参数时, 锅炉在不同负荷和参数时,其给水被控化小,虚假水位现象不太严 低负荷时由于蒸汽参数低,负荷变化小, 重,对维持水位恒定要求又不高,允许采用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对维持水位恒定要求又不高,允许采用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高负荷时为克服虚假水位现象的影响,满足水位控制精度的 高负荷时为克服虚假水位现象的影响, 要求,则需采用三冲量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其中主调节器PI1接受 要求,则需采用三冲量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其中主调节器PI1接受 PI1 水位信号;副调节器PI3除接受主调节器校正信号外, 水位信号;副调节器PI3除接受主调节器校正信号外,还接受蒸汽 PI3除接受主调节器校正信号外 流量信号D 及给水流量信号G 流量信号D 及给水流量信号G。两套控制系统切换是根据锅炉负荷 (蒸汽流量)大小进行。 蒸汽流量)大小进行。

3MW汽轮机控制方案

3MW汽轮机控制方案

3MW汽轮发电机组控制方案一、系统概述:3MW汽轮发电机组是目前国内利用余热发电选用最多的机组,而一般来说3MW汽机大都采用抽凝式,它只有一级调整抽汽,同时配套同样功率的发电机。

它的热工检测及控制系统可以分为:模拟量控制系统(MCS)系统,顺序控制系统(SCS),数据采集系统(DAS)和紧急跳闸系统(ETS),这几个系统按照目前的计算机的安全系数,可以将这几个部分用一个集散控制系统来完成,通过一个系统将这几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功能的统一,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3MW汽轮发电机组的工艺流程图1如下所示。

图1:3MW汽轮发电机组的工艺流程图上图中3MW汽轮发电机组的主要设备有:101:高压减温减压器、102:低压减温减压器、103:均压箱、104:除氧器、105:汽轮机、106:发电机、107:给水泵、108:低压加热器、109:轴封加热器、110:凝结水泵。

二、模拟量控制系统(MCS)在3MW汽轮发电机组中模拟量控制系统中,都是单回路调节控制,一般分为:除氧器水位和压力调节系统、高压减温减压器的温度和压力调节系统以及低压减温减压器的温度和压力调节系统。

2、1除氧器水位和压力调节系统2.1.1除氧器压力调节系统在除氧器压力调节系统中,机组启动期间使用的是减温减压器来的蒸汽,机组正常运行后使用的汽轮机的调整抽汽,这样来维持除氧器压力在预先的设定值;在正常运行工况,设定值跟踪除氧器压力。

在除氧器压力调节系统中,除氧器压力测量值与给定值一起送入PID中进行运算,运算结果用来调整除氧器压力调节阀,维持除氧器压力在预先设定值。

除氧器压力调节系统如图2所示。

图2:除氧器压力调节系统框图2.1.2除氧器水位调节系统除氧器水位调节系统中使用的水是来自脱盐水,通过调节脱盐水管道上的调节阀来控制除氧器的水位。

除氧器的水位调节系统如图3所示。

图3:除氧器水位调节系统框图2、2减温减压器调节系统高温减温减压器系统和低温减温减压器系统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通过调节进入减温减压器的蒸汽量调节阀来控制减温减压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同时通过调节进入减温减压器的减温水调节阀来控制减温减压器出口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 10128学号:课程设计说明书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热工控制系统专业课程设计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电站汽包锅炉的给水自动控制普遍采用三冲量给水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因此,此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的便是采用单级三冲量的300MW单元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了给水自动控制系统的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对其的工作原理和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的实际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整定。

其次,还对给水调节对象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

最后根据要求设计了300MW单元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分别分析了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包括了给水热力系统简介、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原理、实例设计、控制过程分析、控制过程中的跟踪与切换等几部分。

关键词:300MW单元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单级三冲量给水调节对象目录第一章给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整定控制系统整定是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选择最佳的整定参数(控制器参数、各信号间的静态配合、变送器斜率等),其中主要是整定控制器参数。

对于一个已安装好的控制系统,各元件特性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能否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主要取决于系统参数整定得是否合适。

[1]调节器的参数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得,也可以通过现场试验调整求取。

理论计算方法是,预先给定稳定裕量(或给定衰减率,或给定误差积分准则),通过计算求出最佳整定参数。

由于表征调节对象动态特性的传递函数是近似的,所以最佳整定参数的理论计算结果是大致正确的。

最终选用的最佳参数是通过实际现场得到的,理论计算数据只能作为试验调整时的参考数据。

[2]1.1 给水自动控制系统概述锅炉给水调节的任务是使锅炉的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汽包水位反映了汽包锅炉蒸汽负荷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是锅炉运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保持汽包水位正常是保证锅炉和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随着锅炉容量和参数的提高,汽包的容积相对减小,锅炉蒸发受热面的热负荷显著提高,因此,加快了负荷变化时水位的变化速度。

企图用人工调节给水量来保持汽包水位不仅操作繁重,而且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锅炉运行中迫切要求对给水实现自动调节。

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就是在双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的基础上,在引入给水流量信号。

由水位蒸汽流量D和给水流量W构成的给水调节系统。

其优点在于能快速消除给水侧的扰动。

根据汽包锅炉给水控制对象动态特性的特点,我们可以提出确定给水控制系统结构的一些基本思想:(1)由于对象的内扰动态特性存在一定的迟延和惯性,所以给水控制系统若采用以水位为被调量的单回路系统,则控制过程中水位将出现较大的动态偏差,给水流量波动较大。

因此,对给水内扰动态特性迟延和惯性大的锅炉应考虑采用串级或其他控制方案。

(2)由于对象在蒸汽负荷扰动时,有“虚假水位”现象。

因此给水控制若采用以水位为被调量的单回路系统,则在扰动的初始阶段,调节器将使给水流量向与负荷变化方向相反的方向变化,从而扩大了锅炉进、出流量的不平衡。

所以在设计给水控制系统时,应考虑采用以蒸汽流量D为前馈控制,以改善给水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

总之,由于电厂锅炉水位控制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采用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生产对控制品质的要求,所以电站汽包锅炉的给水自动控制普遍采用三冲量给水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2]1.2 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1-1为常用的单级三冲量给水系统图。

给水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H、蒸汽流量D和给水流量W三个信号(所以称三冲量控制系统)。

其输出信号去控制给水流量,其中汽包水位是被调量,所以水位信号称为主信号。

但仅仅根据水位信号调节给水流量的反馈调节,并不能满足生产对调节品质的要求。

因为引起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扰动是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所以为了使汽包水位在运行中偏差较小,在调节系统中引入了蒸汽流量的前馈调节和给水流量的反馈调节,这样组成的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是一个前馈—反馈调节系统。

图1-1 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图当蒸汽流量增加时,调节器立即动作,相应的增加给水流量,能有效的克服或减小虚假水位所引起的调节器误动作。

因为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与蒸汽流量信号的变化方向相PI省煤器过热器DW同,所以调节器入口处,主蒸汽流量信号DV正极性的。

当给水流量发生自发性扰动时,调节器也能立即动作,控制给水流量使给水流量迅速恢复到原来的数值,从而是汽包水位基本不变。

见给水流量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快速消除来自给水侧的内部扰动,因此在调节器入口处,给水流量信号WV为负极性的。

当汽包水位H增加时,为了维持水位,调节器的正确操作应使给水流量减小,反之亦然,即调节器操作给水流量的方向与水位信号的变化方向相反,因此调节器入口处水位信号HV应定义为负极性。

但由于汽包锅炉的水位测量装置——平衡容器本身已具有反号的静特性,所以进入调节器的水位变送器信号HV应为正极性,如图1-1所示。

在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中,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对应的三个信号HV、DV、WV都送到PI调节器,在静态时,这三个输入信号与代表水位给定值的信号OV相平衡。

[3]1.3 单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给水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是值被调量H与锅炉负荷D的静态关系。

对于单信号水位调节系统,只要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不管负荷如何变化,静态时的水位H将始终等于其给定值,即被调量没有静态偏差。

但当调节器接受多个输入信号时,H与D之间的静态关系就不是这样简单了。

为了讨论多信号时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首先应确定送入调节器的各信号极性。

图1-2所示为单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图中示出了输入信号及其极性。

D H Wu图1-2 单级三冲量给水系统PI定值当蒸汽负荷增加时,为了保持汽包水位的恒定,调节器的正确操作动作应增大给水流量,即调节器输出控制信号应与蒸汽流量信号的变化方向相同,所以蒸汽流量信号D σ定为“+”号:给水流量信号是反馈信号,它是为稳定给水流量而引入调节系统的,所以W σ定为“-”号。

当汽包水位H 增加时,为了维护水位,调节器的正确操作应使给水流量减小;水位降低时应增加给水流量,即调节器操作给水流量的方向应与水位信号的变化方向相反,因此水位信号H σ应规定为“-”号。

但由于汽包锅炉的水位测量装置——平衡容器本身已具有反号的静特性,所以进入调节器的水位变送器信号H σ应定为“+”号。

在单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对应的三个信号H σ、D σ、W σ都送到PI 调节器,在静态时,这三个输入信号应与水位给定值信号Z σ平衡。

即: D σ-W σ+H σ=Z σ或: Z σ-H σ=D σ-W σ=D D W W D W γαγα-上式表明,如果使送入调节器的蒸汽流量信号D σ与给水流量信号W σ相等,则在静态时的水位信号就等于给定值,给水调节系统将是无静差的。

如果在静态时D σ≠W σ,则汽包的水位稳定值将不等于给定值,给水调节系统将是有静态偏差的。

在给水调节系统中,一般都取D W γγ=,而在静态时,即锅炉负荷不变,水位也不波动,这时给水流量W 应等于蒸汽流量D ,则单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水位H 有无静态偏差将完全由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的分流系数D α、W α的取值大小来决定。

当取D α=W α时,在任何负荷下,水位的静态值是无偏差的;当取D α>W α时,水位的静态偏差是正值,且偏差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当取D α<W α时,水位的静态偏差是负值,且偏差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一般情况下,都希望调节系统的具有无差的静态特性,这时在蒸汽流量测量变送设备的斜率D W γγ=的前提下,应取D α=W α。

[4]1.4 单级三冲量给水系统的分析和整定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该系统由两个闭合的反馈回路及前馈部分组成:(1)由调节器()T W s 、执行机构z K 、调节阀μK 、给水流量变送器w γ和给水流量反馈装置w α 组成的内回路。

(2)由水位控制对象)(01s W 、水位变送器H γ和内回路组成的外回路。

(3)由蒸汽流量信号D 及蒸汽流量测量装置D γ、蒸汽流量前馈装置D α构成的前馈控制部分。

图1-3 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下面对两个闭合回路及前馈控制部分进行分析和整定:1.4.1 内回路的整定调节器的参数可根据系统内回路来整定,根据图1-4所示的方框图,可以把内回路作为一般的单回路系统进行分析。

如果把调节器以外的环节等效地看作被控对象,那么被控对象动态特性近似为比例环节。

图1-4 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内回路方框图因此调节器的比例带δ和积分时间i T 都可以取的很小。

δ和i T 的具体数值可以用试探方法决定以保证内回路不振荡为原则,一般10iT s≤。

在试探时,给水流量反馈信号的传递系数Wα可任意设置一个数值,得到满意的δ值,如果以后Wα有必要改变,则应相应的改变δ值,使Wαδ保持试探时的值,以保证内回路的开环放大倍数不变。

1.4.2 主回路的整定在内回路经过正确整定后,其控制过程时非常快的。

这是因为调节器为比例积分特性,δ和iT又设置的较小,故它能快速动作。

当外来控制信号V∆改变时调节器几乎立即成比例地改变给水流量W,使WV V∆=,即:W WV Wαγ∆=或1WWWVαγ=这样,图1-4中的内回路就可以用图1-5来近似表示。

因此主回路也就可以表示为图1-6.由图1-6可见,主回路也可看作是一个单回路系统。

如果被控对象以给水流量变化W作为输入而以水位测量变送单元的输出电压HV作为对象的输出,那么内回路的传递函数1()W Wαγ就相当于主回路调节器的传递函数,所以主回路的等效调节器是一个具有比例特性的调节器。

它的等效比例带:*w wδαγ=。

图1-5 图1-4的近似方框图图1-6 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主回路等效方框图HW++w根据以上的分析,在整定主回路时,应用试验方法求得到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

对象的输入信号为给水流量变化/W t h (),输出信号为水位测量变送单元的输出H V /V mm (),从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得迟延时间τs ()和响应速度ε()11./.V s t h --⎡⎤⎣⎦,据响应曲线法可得下述计算公式:*δετ=则: W Wγαετ=或: W Wεταγ=由此可见,当变送器的斜率已经确定后,增大给水流量的灵敏度W α,等于增加主回路调节器的比例带,因而使给水流量动作减慢,增加主回路的稳定性。

但是对内回路来说,增加W α就增加了内回路的开环放大倍数,因而增加了内回路振荡的倾向,因此由于提高主回路的稳定性而增加W α时,必须相应地增加调节器的比例带δ以保持内回路的稳定性。

1.4.3 前馈通道的整定对于图1-3所示的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当反馈回路经过正确整定,确定了给水流量反馈装置的传递系数W α及调节器参数δ和i T 的数值后,系统的方框图就可以用图1-7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