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机电控制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控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机电控制系统,解释系统中的信号流程和控制逻辑。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机电控制设备的应用场景,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操作相关的模拟或数字工具,进行机电控制系统的模拟设计和调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易机电控制系统的搭建,提高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图表、流程图等工具,对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表达和说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电控制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对工程技术和创新设计的兴趣。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机电控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的选修课程,旨在通过机电控制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但需要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2.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电控制系统概述- 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 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执行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控制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3.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控制算法基本原理4.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系统仿真与模拟- 系统调试与优化5. 实践项目:简易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搭建- 项目要求与目标- 小组分工与协作- 设计方案制定与实施- 系统测试与评价6. 机电控制系统案例分析与拓展- 常见机电控制系统案例分析- 新型机电控制系统介绍- 学生创新设计思路分享与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机电控制系统概述和基本组成第3-4周: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原理第5-6周:机电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第7-8周: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第9-10周:机电控制系统案例分析与拓展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机电控制系统》的章节内容相对应,涵盖基本概念、原理、设计方法及实践案例,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与要求
设计任务:完成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设计要求:满足功能需求,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易于维护和升级 设计内容:包括系统架构、硬件选型、软件设计、测试和调试等 设计时间:根据课程安排,制定合理的设计周期,确保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报告的撰写要求
语言要求:使用专业术语, 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
机电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照控制方式分类: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半闭环控制
按照控制对象分类: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
按照控制功能分类: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
按照控制结构分类:单回路控制、多回路控制、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前馈控制、 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等。
格式要求:采用统一的格式, 如Word、PDF等
报告内容:包括设计目的、设 计思路、设计方案、设计结果、 设计总结等
字数要求:根据课程要求, 一般在3000字左右
图表要求:适当使用图表, 使报告更加直观易懂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 注明出处,尊重知识产权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机电控制系统设 计的基本原则与 步骤
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避免 故障和事故
经济性原则:考虑成本效益,降低系统 成本
可靠性原则: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减少 故障和维修
灵活性原则: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易 于扩展和升级
环保性原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保护环境
美观性原则:注重外观设计,提高用户 体验和满意度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根据环境光线 自动调节亮度
智能安防系统:实时监控家庭 安全,报警提醒
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远程控制 家电,节能环保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根据《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的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根据设计的原理图,进行软件的编写, 要求有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或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根据《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的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根据设计的原理图,进行软件的编写,要求有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或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课程设计根据《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的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根据设计的原理图,进行软件的编写,要求有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或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441031课程名称: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英文名称:The Course Design of Mechatranics Control System Analyse and Design 学时/学分: 4周 / 4适用对象:机械学院各专业课程类型:学科专业必修课指导教材:《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吉林大学 2006版主要参考书:1.《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参考资料(PLC)》2.《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参考资料(微机测控部分)》3.《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建模分析部分)参考资料》4.其他参考书先修课程:单片机、PLC、微机测控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械测试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执笔人:高春甫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根据《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的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根据所学课程进行的工程基本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电气(产品)设计工作,并结合设计或试验研究课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知识领域。

2、培养学生搜集、阅读和综合分析参考资料,运用各种标准和工具书籍以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提高计算、绘图等基本技能。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教学单位名称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2.实践环节名称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3.实践环节代码
414420
4.实践环节学时
2周
5.实践环节学分
2学分
6.实践环节性质
必修
7.实践环节开设学期
第7学期
8.实践环节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
9.实践环节教学目的与任务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解决机电装置闭环控制系统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利用已学过的电子技术基本知识,设计实际的控制系统,为毕业设计及工作后独立从事科技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深化与“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相关的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参考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方面的工作训练。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提高:(I)提高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提高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说明书和科技论文的能力;
(4)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基于PLC的机电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PLC的机电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PLC的机电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机电控制系统。

本文档将介绍课程设计的背景、目标、设计方案以及最终实施结果。

二、背景机电控制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集成电子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理论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PLC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自动化系统中。

三、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PLC的机电控制系统。

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设计方案4.1 硬件设计本课程设计将使用一台PLC作为中央控制器,并通过输入输出模块连接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PLC 型号和模块。

4.2 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将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逻辑程序的编写。

根据机械设备的控制需求,设计各个模块的控制逻辑,并进行程序调试和优化。

4.3 系统集成在系统集成阶段,我们将进行硬件和软件的集成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进行系统的调试和参数调整,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五、实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和实施,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基于PLC的机电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并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我们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六、结论本课程设计通过使用PLC实现了机电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结果。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深入理解了PLC的原理和应用,提升了对机电控制领域的理解和技能。

参考文献[1] PLC原理与应用. (2018).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2. 学习并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3. 掌握PLC编程及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实现对机电控制系统的编程与调试;4. 了解机电控制系统中各部分的协同工作原理,提高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机电控制系统方案;2. 学会使用传感器、PLC等设备进行机电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电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机电控制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4.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机电控制系统的知识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机电控制系统概述:介绍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及发展趋势;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2.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讲解温度、压力、流量、位置等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及应用;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3. PLC编程与组态软件:学习PLC编程语言、编程技巧以及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4.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分析系统设计方法、步骤,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5. 机电控制系统调试与故障分析:介绍调试方法、技巧,分析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6.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典型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机电控制系统的理解;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合理安排和进度规划。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JIANG SU UNIVERSITY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模块化生产教学系统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学院:机械学院6月一: MPS (3)1.1 (3)1.2 (3)41.4 (5)1.5 10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 (13)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 (14)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从站梯形图 (14)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 (14)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9)五:参考文献 (20)一: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由吸盘机械手、上下摆臂部件、料仓换位部件、工件推出部件、真空发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通讯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气缸组成,主要完成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1.吸盘机械手臂机构:机械手臂、皮带传动结构真空吸嘴组成。

由上下摆臂装置带动其旋转完成吸取小工件到放23455.I/O6回转缸料仓缸吸盘推料缸图3 PLC 上电急停原理图PLC 的I/O 分配表:表1 PLC 的I/O 分配表)到下步,图 4 单站顺序功能框图附件1:单站自动与手动控制梯形图图5 单站控制梯形图1.5 触摸屏控制画面及说明,控制、信息软元件地址表1)进入画面(如下图所示)图6 进入画面2)时间设置画面(如下图所示)图7 时间设置画面3)报警状态监控画面(如下图所示)图8 报警状态监控画面4) 自动状态及监控画面(如下图所示)5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图11 运行系统界面图 表3 组态王画面相关元件地址列表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流程介绍:PLC上电,M8002得电置M0为1(左移指令开始),等待上电操作(上电后X16为1)到下步,复位灯亮(提示按复位按钮),按下复位按钮到下步,进行复位操作完成后(用传感器信号等反映完成情况)进入下步,开始灯亮(提示按开始按钮),按下开始按钮进入下步,等待上站工件到,到后进入下步,摆缸出,推工件缸出(上小工件),摆缸回,吸盘吸气,推缸回,摆缸出,吸盘停止吸气,摆缸回,根据条件换仓,发前站安装完信号,等待下站取走,返回M 3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图13 通讯顺序功能框图附件2:两站联网梯形图图14 两站联网梯形图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1:机器不动作解决方法:打开气阀通气,调节气压,气压宜在0.4-0.6Mpa问题2:气缸停留位置不对解决方法:重新调节各继电器y对应的动作和传感器的位置问题3:气缸不推出,元件卡死解决方法:急停,关气后取出工件重新上料问题4:元件动作不对,无法完成预定指令解决方法:搞清每个动作对应的地址及气缸运动所对应的地址,修改程序重新加载试验问题5:摆缸没有到位传感器提前响应解决方法:增加延时程序,使得传感器信号保持到摆缸到位为止问题6问题7问题8问题9问题10问题11问题12问题13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为期十天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今天截止,我从一个课本和试验中的理论家变成一个真刀真枪的实战者,其中的收益暂且不说,趣味性与动手的满足感就让我对这件事情乐此不疲,说实话,我真的有点不愿意结束这个动手操作感如此之多的课设。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学会分析并解决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常见问题;3. 掌握机电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执行器及控制器的选型与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机电控制系统;2. 培养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完成系统的搭建与调试;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电控制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敢于面对挑战;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认识到机电控制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

本课程旨在通过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机电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2. 传感器及其应用- 传感器的分类与原理- 常用传感器及其选型- 传感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 执行器及其应用- 执行器的分类与原理- 常用执行器及其选型- 执行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4. 控制器设计- 控制器分类及原理- 控制算法及其应用- 控制器参数整定5.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方案设计- 系统搭建与调试6.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设计报告结构与要求- 数据处理与分析- 设计总结与反思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机电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例讲解,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ANG SU UNIVERSITY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模块化生产教学系统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学院:机械学院班级:机械 (卓越14002)姓名:张文飞学号: 3140301171指导教师:毛卫平2017年 6月目录一: 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3)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3)1.2 气动回路图 (3)1.3 PLC的I/O分配表,I/O接线图(1、3、6站电气线路图) (4)1.4 顺序流程图&梯形图 (5)1.5 触摸屏控制画面及说明,控制、信息软元件地址表 (10)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 (13)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 (14)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从站梯形图 (14)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 (14)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9)五:参考文献 (20)一: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由吸盘机械手、上下摆臂部件、料仓换位部件、工件推出部件、真空发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通讯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气缸组成,主要完成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1.吸盘机械手臂机构:机械手臂、皮带传动结构真空吸嘴组成。

由上下摆臂装置带动其旋转完成吸取小工件到放小工件完成组装流程的过程。

2.上下摆臂结构:由摆臂缸(直线缸)摆臂机械装置组成。

将气缸直线运动转化为手臂旋转运动。

带动手臂完成组装流程。

3.仓料换位机构:由机构端头换仓缸带动仓位装置实现换位(蓝、黑工件切换)。

4.推料机构:由推料缸与机械部件载料平台组成。

在手臂离开时将工件推出完成上料。

5.真空发生器:当手臂在工件上方时,真空发生器通气吸盘吸气。

5.I/O接口板:将桌面上的输入与输出信号通过电缆C1与PLC的I/O相连。

6.控制面板:完成设备启动上电等操作。

(具体在按钮上有标签说明)。

1.2气动回路图回转缸料仓缸吸盘推料缸图1 第四站气动回路图1.3 PLC的I/O分配表,I/O接线图(1、3、6站电气线路图)图2 PLC的I/O接线图图3 PLC上电急停原理图PLC的I/O分配表:表1 PLC的I/O分配表1.4顺序流程图流程介绍:PLC上电,M8002得电置M0为1(左移指令开始),等待上电操作(上电后X16为1)到下步,复位灯亮(提示按复位按钮),按下复位按钮到下步,进行复位操作完成后(用传感器信号等反映完成情况)进入下步,开始灯亮(提示按开始按钮),按下开始按钮进入下步,等待上站工件到,到后进入下步,摆缸出,推工件缸出(上小工件),摆缸回,吸盘吸气,推缸回,摆缸出,吸盘停止吸气,摆缸回,根据条件换仓,发前站安装完信号,等待下站取走,返回M 3Y0、Y2、Y4=1,Y1 ,Y3 ,Y5=0,Y6=0开始灯Y10闪等放工件,发前站准备就绪信号Y1=1,发前站颜色信号Y6缸推出Y0=1,摆回Y5吸气,1.5秒Y1摆出,Y6推缸回Y4=1,停吸1.5秒Y0摆回Y2仓缸换位发安装完信返回M3图4 单站顺序功能框图附件1:单站自动与手动控制梯形图图5 单站控制梯形图1.5 触摸屏控制画面及说明,控制、信息软元件地址表1)进入画面(如下图所示)图6 进入画面2)时间设置画面(如下图所示)图7 时间设置画面3)报警状态监控画面(如下图所示)图8 报警状态监控画面4)自动状态及监控画面(如下图所示)图9 监视状态监控画面5)手动控制画面(如下图所示)图10 手动控制画面表2 手动控制画面相关元件地址列表ST4 输入部分M101 摆缸出按钮M102 摆缸回按钮M103 推料缸出M104 推料缸回M105 选择缸1M106 选择缸2M107 吸气按钮M108 停吸按钮输出部分Y0 1Y1 回转缸出Y1 1Y2 回转缸回Y2 2Y1 选择缸1Y3 2Y2 选择缸2Y4 3Y1 停吸Y5 3Y2 吸气Y6 4Y1 推料缸出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图11 运行系统界面图表3 组态王画面相关元件地址列表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流程介绍:PLC上电,M8002得电置M0为1(左移指令开始),等待上电操作(上电后X16为1)到下步,复位灯亮(提示按复位按钮),按下复位按钮到下步,进行复位操作完成后(用传感器信号等反映完成情况)进入下步,开始灯亮(提示按开始按钮),按下开始按钮进入下步,等待上站工件到,到后进入下步,摆缸出,推工件缸出(上小工件),摆缸回,吸盘吸气,推缸回,摆缸出,吸盘停止吸气,摆缸回,根据条件换仓,发前站安装完信号,等待下站取走,返回M 3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表4 通讯软元件地址列表图12 从站联网通讯流程图Y0、Y2、Y4=1,Y1 ,Y3 ,Y5=0,Y6=0开始灯Y10闪等放工件,发前站准备就绪信号M130Y1=1,发前站颜色信号M132Y6缸推出Y0=1,摆回Y5吸气,1.5秒Y1摆出,Y6推缸回Y4=1,停吸1.5秒Y0摆回Y2仓缸换位发安装完信号M131返回M3图13 通讯顺序功能框图附件2:两站联网梯形图图14 两站联网梯形图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1:机器不动作解决方法:打开气阀通气,调节气压,气压宜在0.4-0.6Mpa问题2:气缸停留位置不对解决方法:重新调节各继电器y对应的动作和传感器的位置问题3:气缸不推出,元件卡死解决方法:急停,关气后取出工件重新上料问题4:元件动作不对,无法完成预定指令解决方法:搞清每个动作对应的地址及气缸运动所对应的地址,修改程序重新加载试验问题5:摆缸没有到位传感器提前响应解决方法:增加延时程序,使得传感器信号保持到摆缸到位为止问题6:摆缸动作过快解决方法:调节气缸压力阀的压力:问题7:吸气&停吸的控制不行,工件无法摆到位解决方法:根据各气缸动作的时序及时长设定吸气及停吸的时间的安排问题8:仓缸换位不正确(连续两次换位)解决方法:换位程序应放在摆缸回之后执行问题9:触摸屏的手动控制不能实现解决方法:重新校对各动作的地址,重新修改后加载问题10:联网设计时对于主站设计不懂(虽然不用做)解决方法:询问同学得到解决问题11:摆臂无法动作或者动作不到位解决方法:加紧传动钢条,增大摩擦力问题12:PLC与触摸屏无法通信(PLC NO RESPONCE)解决方法:重新拔插PLC与触摸屏的通讯线,检查通讯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更换通讯线问题13:主站与从站通讯不成功解决方法:检查主从站的通讯地址以及主从站的通讯程序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为期十天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今天截止,我从一个课本和试验中的理论家变成一个真刀真枪的实战者,其中的收益暂且不说,趣味性与动手的满足感就让我对这件事情乐此不疲,说实话,我真的有点不愿意结束这个动手操作感如此之多的课设。

在整个过程中我可以亲手试验plc的特性及其工作原理,实时的调试程序,这可以说是学习新知识最好的方式,可以从中搞懂它的工作原理,而不是像课本和课堂上面完全凭借抽象思维来解决自己的所有困惑!在第一天任务结束后,就开始这个趣味性十足的旅程,其实,第一次到达教室,我连用plc点亮一个灯都不可以,到三个实验性小程序结束后,我才懂得输入与输出地址的运用,这就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实用的,以后所有的程序都建立在对输入输出口的控制上,只不过方式略有不同,有循环,移位,传送等指令,这是后话。

当我第一次用plc点亮一个循环灯时,我的内心是无比喜悦的。

随着课设的进行,我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控制屏的使用方法,虽然刚开始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做,但这的确是入门的最好方法。

我用EB500写了不下4个控制程序面板,这个过程像开发软件一样,不过要简单的多,指令都是典型的Windows风格,所以入手很快。

还有组态王的应用,它和触摸屏很像,只不过是电脑模拟控制信号,原理都是一样的。

课设的最后一天,也是收获最丰富的一天,这一天可以说是老师的初步验收,与此同时我也知道了自己这几天所做的一天的不足,程序是否合格,程序是否合理,控制页面的简略与实用等等。

最后相当于把所有都得工作重新做了一遍,做到的更好。

最后一天忙碌的超过了课设预定时间,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

总的来说,这次课设不只是学到几个软件的使用方法,也不只是达到了老师安排的任务而已,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学到的只是,以及学到的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这才是我最大的收益。

还有在整个过程中对机器的修正,和组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请教老师来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等等,都让我刚到了大学里不一样的学习风格,就像憋了很久呼吸到新鲜空气一样舒爽。

还有最后与老师在闲暇时的聊天,也增加了我很多课外知识,与老师交流了我自己关于MPS系统的看法,唯一不足的是我希望对硬件的操作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自己连接plc 和触摸屏以及电脑的线路,这只是动手能力的体现,当然也有老师说的仪器拆卸不方便或者拆卸过程中易损坏等考虑,我也是很心满意足了!参考资料1.《机电传动控制》邓星中编华中科技大学社出版2.《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求是科技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3.《三菱FX/Q系列PLC自学手册》陈忠平编人民邮电出版社4.《三菱PLC基础与系统设计》刘艳梅编机械工业出版社5.《MPS-威伦触摸屏使用手册》6.《触摸屏简介》7.《cclink通讯注解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