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龄的肉鸡成长可分为七个阶段

合集下载

肉鸡养殖过程中不同日龄风机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

肉鸡养殖过程中不同日龄风机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

肉鸡养殖过程中不同日龄风机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肉鸡养殖过程中,风机的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对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肉鸡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对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在不同日龄风机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控,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肉鸡的生长和发育。

在肉鸡刚孵化出壳后的初生期,由于其在母体内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养分和抗体,对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

在此时,适当开启风机以保持空气流通,有效排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等废气,提供适宜的空气质量,有利于幼鸡的健康成长。

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约为20%左右,不宜过长,以防肉鸡受到过度冷却。

进入生长期后的肉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逐渐增加。

在生长的早期(10-21日龄),肉鸡对温度的要求逐渐增加,同时对湿度、气体浓度等环境因素的要求也较高。

在此时,适宜的风机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为30-40%左右。

通过及时开启风机循环,可以及时调节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并有效排除室内废气,维持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肉鸡的生长和免疫力的提高。

随着生长阶段的推进,肉鸡进入了生长的中期。

此时,肉鸡的生长速度与代谢活动加快,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在中期生长阶段(22-35日龄),适宜的风机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为40-50%左右。

通过适当开启风机循环,可以调节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清新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养效益。

最后,肉鸡进入了生长的后期阶段。

此时,肉鸡生长速度逐渐减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

在后期生长阶段(36日龄以上),适宜的风机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为50-60%左右。

通过适当开启风机循环,可以调节鸡舍内气温和湿度,保持鸡舍内的环境清洁和稳定,减少疾病发生,提高肉鸡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总结起来,肉鸡养殖过程中不同日龄风机循环时间的开启比例需要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环境条件要求进行科学调控。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肉鸡在出栏前7到15日龄会出现死亡率高、长势缓慢的现象,且这个阶段的饲料投资都过半,药费、鸡苗等成本相对较高,而真正效益好坏就取决于这段时间,因此降低鸡的死亡率、发病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成了重点工作。

根据指导经验结合养殖户市场情况将肉鸡饲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1-7日龄),中期(8-28日龄),后期(28日龄到出栏):一、育雏期(1-7日龄)鸡苗进栏后,夏季主要防止脱水,应补充葡萄糖;冬季以增加体热,补充红糖水,如果这7日内鸡群发生大量死亡,在排除煤烟中毒、温度过高、药物中毒等问题,那么就是鸡苗本身问题。

在进栏第一日温度在34-35度最为适宜,3日降一度。

育雏室密度要适中,不适过密。

2-4日龄防沙门氏菌病,首选药物为“氟苯尼考”;5日龄首次免疫,新支二联滴鼻、鸡痘刺种,断喙,在季节交换时还应做颈部注射新流二联苗或是H5+9油苗,可有效减少中后期流感、病毒性呼吸道等病的发生,节约药费成本。

二、中期(8-28日龄)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肌腺胃炎病高发,养殖户一直为此病困扰,在病情出现2日左右时出现采食量增长缓慢或不增加,鸡群粪便不成形、过料,或是出现细棍状的硬粪便,此病难治疗、危害大,且造成免疫抑制造成养殖失败,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朋友要将此病作为重点对象,提前做好预防。

15日龄免疫法氏囊,后三天用提高免疫力药物配合支原体、呼吸道(如“泰乐菌素菌素、多西环素、替米考星等成分)预防用药,缓解应激产生的呼吸道症状,要一星期左右消失,否则以后大群中咳嗽、呼噜等声音将不能停止;18-20日龄,一般过渡料,主要防大肠杆菌、小肠球虫;20-28日龄预防肠炎和抗病毒类药物。

一般夏季20日龄左右应该括鸡至满圈;秋冬季25-28日龄扩至满圈,此季节温度白天不低于28度,晚间30度最为适宜,不宜温度过高,以免通风不够或是通风时易感冒,同时控制好呼吸道,因为中期时间长,采食量不高,在这个阶段注意各种疾病的治疗,投药的费用不大。

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完整版

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完整版
饲养措施
1、适当加大饲料粒度,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可降低10%左右,但饲料中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要按标准要求供给。
2、饲喂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每天定时喂3次。3、管理方法:主要是注意运动,如晚上用竹竿轻轻驱赶仔鸡,以提高肉鸡的运动量,达到锻炼内脏器官的目的,又可以减少胸部压力的刺激。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长,有利于运动,减少疾病的发生。
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
肉鸡各生长阶段饲养特点
一、各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任务
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刚出壳的雏鸡绒毛短而稀,且体温比成年鸡低3℃左右,4日龄后体温逐渐升高,10日龄达到成年鸡的体温。雏鸡胃肠容积小,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差,但生长发育快。因此,生产中依据这些生理特点以及生长规律,可将肉鸡的饲养管理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4日龄;第二阶段15~25日龄;第三阶段36日龄至出栏。
3、玉米%,豆粕32%,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石粉1%,食盐%,油3%,添加剂1%.
肉中鸡
1、玉米%,豆粕35%,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3%,添加剂1%.
2、玉米%,豆粕%,菜粕5%,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添加剂1%.
3、玉米%,豆粕27%,鱼粉2%,菜粕4%,棉粕3%,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添加剂1%.
2、15~25日龄
生理特点
此阶段雏鸡已基本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逐渐进入快速生长期。
饲养任务
1、提高鸡雏体质,促进鸡体框架的形成。
2、促进肉鸡内脏器发育和腿部的健壮有力,为下一阶段的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后期快速生长发育。
3、少患疾病。试验表明,对14日龄后的肉鸡限饲3周,可明显地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和肉鸡的成活率。

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doc

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doc

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1)饲料分段:目前肉仔鸡的专用饲养标准有两段制和三段制,我国肉仔鸡饲养标准按0 4周龄和5周龄以上分为两段,以此配成前期料和后期料。

国外肉仔鸡饲养标准一般用三段制,如美国NRC饲养标准按0 3周龄、4 6周龄、7 9周龄分为三段。

美国爱拔益加公司AA肉仔鸡营养推荐量以0 21天、22 37天、38天至上市分为前期料、中期料和后期料。

前期料又称小鸡料,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21%一23%),并含有防病药物;中期料又叫生长鸡料,与前期料相比,蛋白质水平降低而能量增加;后期料又称育肥料,蛋白质水平更低,但能量水平增加。

考虑到最后一周禁止使用药物和快速催肥的需要,也有公司将出售前一周单设一阶段,从而实行四段制饲养。

(2)管理分段:为管理方便,一般将肉仔鸡分为育雏期、生长期和育肥期三个阶段。

0 3周龄为育雏阶段,此期对环境温度要求严格;4 6周龄为肉仔鸡快速生长阶段,这阶段肉仔鸡生长发育特别迅速,也称为生长期。

7周龄至出栏为育肥期。

冬季肉鸡养殖要点一、做好鸡舍保温,适时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舍内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

所以,要求鸡舍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温度要求。

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防止温差过大,引起应激反应,引发疾病。

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 m以上为宜。

当气温急骤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要维修好鸡舍,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

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

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

一般情况,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

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

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龄,以35℃~36℃为佳,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

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

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

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根据肉仔鸡的生理特点和产品质量要求,将饲养期分为若干阶段,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一起来看看。

肉鸡饲养阶段划分方法(1)饲料分段:目前肉仔鸡的专用饲养标准有两段制和三段制,我国肉仔鸡饲养标准按0—4周龄和5周龄以上分为两段,以此配成前期料和后期料。

国外肉仔鸡饲养标准一般用三段制,如美国NRC饲养标准按0—3周龄、4—6周龄、7—9周龄分为三段。

美国爱拔益加公司AA肉仔鸡营养推荐量以0—21天、22—37天、38天至上市分为前期料、中期料和后期料。

前期料又称小鸡料,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21%一23%),并含有防病药物;中期料又叫生长鸡料,与前期料相比,蛋白质水平降低而能量增加;后期料又称育肥料,蛋白质水平更低,但能量水平增加。

考虑到最后一周禁止使用药物和快速催肥的需要,也有公司将出售前一周单设一阶段,从而实行四段制饲养。

(2)管理分段:为管理方便,一般将肉仔鸡分为育雏期、生长期和育肥期三个阶段。

0—3周龄为育雏阶段,此期对环境温度要求严格;4—6周龄为肉仔鸡快速生长阶段,这阶段肉仔鸡生长发育特别迅速,也称为生长期。

7周龄至出栏为育肥期。

冬季肉鸡养殖要点一、做好鸡舍保温,适时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舍内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

所以,要求鸡舍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温度要求。

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防止温差过大,引起应激反应,引发疾病。

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 m以上为宜。

当气温急骤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要维修好鸡舍,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

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

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

一般情况,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

肉鸡饲养各阶段预防用药

肉鸡饲养各阶段预防用药

肉鸡饲养各阶段预防用药肉鸡饲养各阶段预防用药一、雏鸡阶段(1-14天):1、雏鸡接到加后弱小、死淘偏高,采食偏低:对鸡群进行分群,挑出弱小鸡只单独饲养;前3天给雏鸡拌湿料饲喂,料中可添加一些营养类添加剂如酵母粉、微生态等;大群给药举例如下:(1)头孢噻肟4%+氧氟沙星10%+TMP2%(每克兑水1公斤);(2)利高霉素(每150克林可霉素40克+壮观霉素60克,每克兑水1.5-2公斤);(3)拜诺欣(10%恩诺杀星,拜耳产,每1ml兑水2公斤);(4)替米考星2%+氧氟沙星8%+TMP2%(每克兑水1公斤)2、雏鸡进到家后,饲养中过3天出现比较多的糊肛、拉稀、体重偏小,死亡高的现象,经过解剖多数为内源性大肠杆菌(心包混浊)、沙门氏菌(肝脏、脾脏肿大坏死)所致,处理措施如下:(1)将病鸡单独挑出进行抗生素注射,如丁胺卡那5000单位/只,每日一次,连续2天;(2)大群投喂比较敏感的药物:如A、氧氟沙星:每1克兑水5公斤,连续4-5天;B、土霉素碱:0.1%拌料,连续3-5天;C、氟苯尼考5%+强力霉素10%+TMP:每1克兑水1公斤。

(3)雏鸡有时会因应激综合因素导致出现解剖上黑腺胃、黑肝脏现象,最有效的处理措施为丁胺卡那5000单位/只注射,另VC0.1%饮水。

3、雏鸡在5-7天多有轻微的呼吸道,往往在7-8天首次免疫新城疫活苗后加重,并且雏鸡到了10日龄后会出现或轻或重的肠炎现象(主要表现为雏鸡眼结膜发红出血、解剖肠壁变薄、内容物如西红柿酱状),建议在免疫前后投药,举例如:(1)头孢曲松5%+林可霉素5%(每克兑水1-2公斤);(2)替米考星2%+强力霉素5%+TMP2%(每克兑水1-2公斤);(3)泰乐菌素5%+安普霉素5%+粘杆菌素4%(每克兑水1公斤)。

二、育肥前期(14-28天)1、一般肉鸡在14-15日龄接种到法氏囊疫苗后3天会出现轻微的呼吸道或拉稀反应,建议在接苗后的3-4天投喂一些抗应激的药物如活力健、氨基维他、电解多维等,同时投服一些抗生素举例如:(1)红霉素5%+新霉素8%+TMP2%(每克兑水1-2公斤);(2)庆大霉素4%+林可霉素8%+TMP2%(每克兑水1-2公斤);(3)氟苯尼考5%+氧氟沙星5%(每克兑水1-2公斤)。

肉鸡孵化胚胎发育过程

肉鸡孵化胚胎发育过程

尿囊作用: 尿囊作用:
• 营养作用:可借血液循环将蛋壳中的钙和蛋清中 营养作用: 少量经水解稀释的蛋白输入胚体; 少量经水解稀释的蛋白输入胚体; • 呼吸作用:通过蛋壳气孔和尿囊血液循环系统吸 呼吸作用: 排出CO 入O2,排出CO2。 • 储存代谢产物:尿囊中充满尿囊液,包围胚胎, 储存代谢产物:尿囊中充满尿囊液,包围胚胎, 可缓冲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起到润滑、隔离、 可缓冲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起到润滑、隔离、 保护作用,并储存尿酸。 保护作用,并储存尿酸。
12日龄: 鸡胚短羽覆盖大部分身躯,爪已角质化,眼能开闭。蛋白呈淡黄褐 色,粘稠,浆羊膜道形成,蛋白从浆羊膜道开始进入羊膜腔。
13日龄: 浆羊膜道是输送蛋白至羊膜腔的细长通道。粘稠的蛋白由于尿囊的 包围和收缩,像挤牙膏一样不断进入羊膜腔,与羊水混合,这种含有蛋 白的羊水,称为蛋白羊水,胎儿开始大量吞食蛋白羊水。 胎儿在孵化的第12天至第18天期间,除了从卵黄囊摄取营养外,靠 吞食蛋白羊水由消化道摄取营养也是重要途径。由于蛋白中各种氨基酸 含量平衡,使胎儿的重量迅速增加,由第12天的5克左右增至第18天的 22克左右。
胚体透明,小红点为心脏搏动。
3日龄: 出现主动脉,卵黄体积增大,胚体头部弯曲如蚊虫,尿囊开始发育, 俗称“蚊虫珠”。
4日龄: 卵黄体积继续增大,颜色变淡,卵黄囊血管包围卵黄近1/3,由于卵 黄液化膨胀的压力,使卵黄囊血管紧贴于内壳膜,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 换。胚体与卵黄分离,尿囊是一个很小的水泡,眼睛开始沉积黑色素。 照蛋时卵黄不易转动,胚与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俗称“小蜘蛛”。
17日龄: 这是煮熟的全胚,已剥去尿囊。孵化到17天,蛋白基本上向羊膜腔输 送完毕,胎儿仍被蛋白的羊水包围。小图中为胎儿的新鲜肌胃,可见到 胃内的乳凝块,本是透明的蛋白羊水,被吞食到胃中受到胃酸和消化酶 的作用而变成乳凝块。 胎儿由于从蛋白和卵黄中摄取了全价蛋白,体重增加,外形和羽毛的 发育,与出壳的雏鸡差异不大,有破壳齿。从孵化的第12天至17天是尿 囊发育的第三阶段,尿囊的合拢导致胎儿可以完全吞食蛋白。照视胚蛋, 全部为胎儿和卵黄的黑影,俗称“封门”。

肉鸡分阶段饲养

肉鸡分阶段饲养

肉鸡分阶段饲养第一阶段(0—14日龄)雏鸡刚出,从孵化室转入到育雏舍应尽快让雏鸡适应新的环境,减少应激,降落发病率,进步生长速度。

在最初几天,给予高品质的饮水,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高效低毒抗菌药。

喂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少喂勤添,投料量占食槽1/2或1/3最好。

第一天给予24小时间照,光照强度4瓦/平方米,以后渐减过渡到天然光照。

第二阶段(15—35日龄)雏鸡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逐渐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健康鸡群,构成鸡体架子,促进内脏器官发育和腿部粗大强壮,为下阶段饲养做好筹备。

能够依据仔鸡生长状况,适当加大饲料体积,降落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一般降10%)。

值得留意的是,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不能降落。

每天定时饲喂3次,仔鸡每次可采食到较多饲料。

这样既能训练消化器官,又能充足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留意运动,晚上用竹竿轻轻驱逐鸡群,进步仔鸡运动量,促进内脏器官发育,减少胸部的压力刺激。

适当进步光照强度。

第三阶段(16至出栏)要采用办法促进鸡采食和消化吸收,减少运动降落消费,进步生长速度。

要供应优质的育肥饲料,以充足满足鸡营养需要,进步饲料转化率。

配制饲料留意原料多样化,使用低纤维原料;添加动植物油脂;尽量制成颗粒料。

每天饲喂次数由3次增长到5次,或选用自由采食法,维持料槽一直料。

在不影响鸡群健康的状况下,减少运动,增长脂肪沉积,并配合降落光照强度,延伸光照时间。

及时调整密度,一般冬天每平方米12—15只,夏天每平方米8—10只。

留意通风,维持舍内空气新鲜,温度18℃左右,相对湿度55%较为合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日龄的肉鸡成长可分为七个阶段
虽说原来有人提出养鸡7天定终身,这个观点到现在来看有点勉强。

因为7天的鸡群各系统还正在发育,尤其是免疫系统。

前三周是鸡雏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保健对鸡群免疫力和抗病力极其重要。

肉鸡1-20日龄饲养管理可分成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自测下,你的养鸡场在那个阶段躺枪了。

阶段一:进鸡前的准备工作
1、进鸡前一天反复升温:舍内温度到34℃,手摸立柱、网架温暖,再降温到30摄氏度至入雏前2小时。

2、入雏前2小时,在舍内泼洒温水,以保障舍内湿度在55%-65%。

阶段二:雏鸡进舍后的工作
尽量短时间内把鸡从鸡盒内放出,三小时内让鸡尽量散开活动采食喝水。

雏鸡进舍后及时开水,鸡苗出壳24小时开食,开食盘撒开口料,开食盘要充足。

弱雏要求温度略高。

注意:温度表高度要与鸡背同高或略高。

阶段三:雏鸡进舍24小时的工作
雏鸡进舍后在这24小时内让鸡“饱负荷”的吃饱喝足。

阶段四:雏鸡进舍7天后的工作
这六天保证湿度在60%左右,温度每天降0.3摄氏度。

大部分养殖场在三日龄时都会开窗通风换气,注意:进来的风不能直吹到鸡群。

7日龄做首免时,一定要滴鼻、点眼,做完免疫当天不能扩群,晚上适当提高1-2℃。

阶段五:雏鸡进舍8-10天的注意事项
从第八天开始,开始控料,等鸡群把料吃干净,控料半小时,同时出现猝死鸡只后要开始控光。

阶段六:14日龄左右需要重点做的工作
此阶段鸡群很容易出现粪便不成形或粪便细而周边带水,黄白稀粪,鸡酱粪增多而且有气泡,若有此情况一定肠道与大肠杆菌同有。

在一免过后管理不当的鸡群会出现呼吸道,若甩鼻的鸡群增加泰乐菌素等成分的药饮用四天。

阶段七:16-20日龄需要注意的问题
若21天防疫新城疫后,76小时候选择对流感、呼吸性传支病毒兼治的中药产品,此阶段在保障温度的同时通风逐渐加强。

以上7个阶段,很多养殖场都因为太熟悉,而忽略了细节问题,21日龄以后重点防控在病毒病和肠道上,不论如何没有前21日龄的基础,
鸡群后期也不会省心。

但以上7点能给养殖朋友提个醒,在养殖过程中恪尽职守,盈利不再是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