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保险年鉴-市场经营状况分析
2005年保险年鉴-人身保险市场概况

《中国保险年鉴》2005版全国版中国人身保险市场2004年概况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2004年全国保费收入4318.1亿元,同比增长11.3%。
保险深度3.4%,保险密度332元。
其中人身保险业务因保险公司主动调整结构和受升息等因素影响,保费总收入3228.2亿元,同比增长7.2%,占全国保费收入的74.76%,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增长质量、效益和业务品质均得到明显提高,是近年来全行业利润最好的一年。
可以认为,2004年是人身保险增长模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对行业未来长期健康发展意义深远的一年。
一、2004年人身保险行业发展概述2004年伊始,部分保险公司就开始了结构调整,着手业务转型,但最初只集中在少数公司,转型的意识是朦胧的、下意识的,甚至个别公司是盲目的、被动的,但这种转型慢慢地波及其他公司,进而逐渐成为行业理性思考后的共识,带动了行业经营从粗放走向集约、从规模转向效益的进程。
经过对行业的现实分析和科学判断后,我们认为2004年应当被看成是中国人身保险行业发展的拐点,是行业在重新寻找自身定位后的一次理性回归和高起点基础上的发展。
具体分析有如下重要特征:(一)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做大做强内涵自十六大期间吴定富主席重新回到保监会担任新一届会领导并首次提出做大做强理念后,监管、行业和院校一度曾对此作出了不同解读与分析,随着2004年行业对发展和监管的认识更趋到位,对做大做强也不再做机械的解释。
3月30日,吴定富主席在保险理论研讨会上全面阐述了保险业做大与做强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赋予其极为丰富的内涵,具体而言做大表现在五个方面,即覆盖面广、服务程度高、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保险规模比较大和全社会保险意识普遍增强;做强也表现为五个方面,即保险公司竞争力要强、保险业的整体实力要强、防范风险的能力要强、保险队伍要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
在2005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吴定富主席再次重申,做大做强就是要把保险功能和作用做大做强。
2005年度保险工作总结

2005年度保险工作总结二○○四年度保险工作总结市分公司:2005年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后的第一年,我公司在滁州市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以及公司全体职员的共同努力下,同舟共济,深化内部改革,克服各种别利因素,全体职员转变观念,努力拓宽服务领域,提早两个月完成了市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现将二○○四年度我公司各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全年业务经营状况1、业务进展事情。
全年实现保险费收入1473.6万元(去年923.7万元),同比上升59.5%,(已赚净保费1094.3万元)。
其中: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1289万元,企业财产险保费收入48.4万元,学生、幼儿意外损害险保费收入64万元,其它各类责任险保费49.3万元。
2、赔款支出等事情。
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787.6万元,综合赔付率为53.44%。
其中:车辆险赔款737万元,赔付率为57.17%,企业财产险赔款12.4万元,家财险赔款1.8万元,各类责任险赔款6万元。
3、到目前为止,全年共缴纳地点税金83.3万元。
二、二○○四年的几项要紧工作:㈠求真务实,精密部署。
各项工作抓前抓早,摈弃前松后紧的别良工作作风,对全年工作早打算早安排。
在省、市全保会议未召开前,保费任务尚未分配的事情下,公司自我加压,于2004年底就提早分配2005年度1-2月份个人保费任务打算,开展小指标劳动比赛,实行人人头上有指标,并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对完别成任务者实行待岗处理,只发基本日子费,完成任务后重新上岗。
由于措施得力,首季保费收入同比上升?﹪,实现了“开门红”,为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基础。
㈡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今年是人保财险公司股改重组上市后的第一年,各项工作是否取得预期效果,是对公司经营治理水平的重大考验,对公司以后进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妨碍。
为此,公司班子和全体职员充分认识到全面完成今年各项指标任务的重要性,全保会议后,公司及时研究贯彻降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强化车险治理、提高盈利能力和提高优质业务占比、注重实现优化业务结构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努力提升公司制造最大价值的能力。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2005年2季度)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2005年2季度)出版日期:2005年08月编写说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422亿元,同比增长速度达到9.5%。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险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有所好转。
上半年全国保费收入2709亿元,同比增长14.2%;产险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保费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15.6%;寿险平稳增长,保费收入1802亿元,同比增长13.4%;健康和意外险保持快速增长,保费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16.1%。
2005年上半年,保险赔款、给付总额538.79亿元,同比增长12.91%。
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额仍高于人身险赔款给付额,其比重占到54%,基本上维持了去年的水平。
从增长速度来看,与2003年的赔款、给付情况相比,2004年的整体形势是财产险赔款给付增长大幅下降,人身险赔款给付增长大幅上升,人身险赔款给付增长幅度超过财产险。
赔款给付增长过快,这在客观上降低了保险公司的利润盈余情况,尤其是对寿险公司的影响巨大。
截至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2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8%。
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更加重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不断完善资金运用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保险公司外汇资金获准投资境外股票市场。
目 录Ⅰ 上半年中国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1)一、保费收入 (1)(一)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1)(二)保费收入结构 (2)(三)财产险市场 (2)(四)人身险市场 (3)二、赔款、给付 (3)Ⅱ 上半年保险市场资金运用状况 (4)Ⅲ 上半年市场竞争主体分析 (6)一、人身险市场 (6)二、财产险市场 (8)Ⅳ 上半年地区市场分析 (10)一、北京 (10)二、上海 (11)三、天津 (11)Ⅴ 上半年保险公司运营状况 (12)一、三家上市公司运营状况 (12)二、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 (13)三、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 (14)Ⅵ 焦点分析:伦敦连环爆炸 (15)附:历史上最昂贵的五次恐怖袭击 (17)(一)“9.11”恐怖袭击 (17)(二)伦敦城爆炸 (17)(三)曼彻斯特爆炸 (17)(四)世贸中心车库爆炸 (17)(五)伦敦金融中心爆炸 (18)Ⅶ 焦点分析:《中国保险业信用前瞻2005-2006》 (18)一、行业篇 (18)(一)行业风险分析 (18)(二)寿险业刹车,谋求健康转型 (20)(三)成长中的非寿险业,面临潜在风险 (20)(四)资金基础仍然薄弱但正在改进 (21)(五)投资的灵活性增加 (21)二、公司篇 (21)(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 (21)(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 (22)(三)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 (24)(四)华泰财产保险公司 (24)(五)新华人寿保险公司 (25)(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 (26)(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 (27)(八)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28)(九)太平人寿保险公司 (29)(十)天安保险公司 (29)图表目录图表12002-200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长情况对比 (1)图表22005年1-6月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1)图表32005年1-6月份保费收入增长情况对比图示 (2)图表42005年1-6月份累计保费收入构成情况对比 (2)图表52005年1-6月份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3)图表62005年1-6月份人身险保费收入构成 (3)图表72005年1-6月份赔款给付情况 (4)图表82005年1-6月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中银行存款变动 (4)图表92005年1-6月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中国债投资变动 (5)图表102005年1-6月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中证券投资基金变动 (5)图表112005年1-6月保险行业资产情况 (5)图表122005年6月寿险保费超过1亿的公司 (6)图表132005年1-6月份人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状况表 (7)图表142005年1-6月人身险公司人身险保费收入份额 (8)图表152005年1-6月份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状况表 (9)图表162005年1-6月财产险公司人身险保费收入份额 (10)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Ⅰ上半年中国保险市场运行状况一、保费收入(一)保费收入增长情况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422亿元,同比增长速度达到9.5%。
人身险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2005年人身险市场回顾及2006年前景展望2005年是中国人身险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
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不仅是国内保险市场对外资保险公司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国内寿险市场自此进入全面竞争时期,这一年同时也是中国人身险业进入全面结构调整和业务转。
认真总结和回顾2005年中国寿险业走过的历程的经营历程,全面预测和分析未来市场的走向,将有助于我们采取正确的发展策略和政策,促进人身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2005年人身险市场发展回顾下面我们将从业务发展、市场竞争、经营模式、保险监管、投资环境等五个方面,分别对2005年人身险市场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1、业务发展(1)业务增速回升,健康险和意外险增幅较高。
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3697.48亿元,同比增长14.5%,扣除中意人寿近200亿元的团险大单,同比增长8.34%,均高于2004年7.2%的增长速度,市场回升态势明显。
分险类种看,寿险保费收入增长13.78%,意外险增长20.35%,健康险增长204.02%。
2005年寿险深度2%,与2004年持平(按最新经济普查数据计算),预计寿险密度约280元,增加40元左右。
(2)以效益和价值增长为核心的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2005年各寿险公司继续坚持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方向,按照利润、效益和价值优先的原则,合理平衡业务规模与效益、价值的关系,主动压缩保障成份低、缴费期限短的趸缴产品,停办亏损业务。
数据显示,2005年,寿险公司新单期缴比例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各公司都加大了个险业务的发展力度,重点发展个险期缴业务,提升期缴业务和长期险业务占比,提高寿险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团险业务上,压缩资金型业务规模,大力发展企业员工福利保障计划和短险等效益型险种,提高团险自身的盈利能力。
在银行保险业务领域,面对手续费节节攀升的窘境,主动收缩5年期趸缴产品,提高10年期业务占比,同时大力发展期缴业务以及万能险等效益型险种。
2005年保险年鉴-各保险公司在保险业务统计

各保险公司再保险业务统计表THE STATISTICS OF REINSURANCE BUSINESS OF INSURANCE COMPANIES表6(单位:人民币百万元,Unit:RMB1000000)分出保费 Reinsurance Premium Ceded摊回分保赔款 Claim Recovered from Reinsurance合计同比增长法定分保 Compulsory Reins非法定分保 Non-Compulsory Reins合计同比增长法定分保 Compulsory Reins非法定分保 Non-Compulsory Reins分入保费分保赔款公司名称财产险人身险财产险人身险财产险人身险财产险人身险合计合计Name of Company Total(%)Property Life Property Life Total(%)Property Life Property Life Premium Loss Paid Insurance Insurance Insurance Insurance Insurance Insurance Insurance Insurance from reins for reins 人保财险9073.846150.372923.476806.445446.221360.227.63 2.63太平194.0835.283.67 2.56107.540.3166.9655.937.620.2528.940.15 1.040.16中国信保284.56284.5663.7963.79中华联合690.52584.8934.7970.840232.17206.3715.899.910中国平安4084.058.381072.83395.772198.67416.781911.711.42688.03225.86703.76294.05 4.838.47华泰374.6118.05 1.5248.27 6.78139.2120.130.03118.80.256474.95天安639.83171.57506.8211.91121.1-263.15207.26221.63 3.0838.44- 2.310.32大众159.64-24.2986.82 3.9568.840.03124.2 5.7689.05 1.6533.50 1.340.89华安233.6976.61127.28 4.9298.54 2.95118.28107.3686.31 1.2430.150.58 3.830.42永安424.91203.33 2.01217.7 1.87107.4174.570.1932.530.12 3.610.97永诚15.32- 1.81013.510000000 1.570安信 1.03 1.030.020.02民安深圳100-42178156871244民安海口 1.97-390.450.03 1.4900.48-520.1300.35000美亚上海180.540.4228.14-152.35-18.069.26 5.4012.66013.240.39美亚广州105.9766.0514.660.2291.10.0124.89110.93 3.80.0121.08-20.0811.46美亚深圳28.721 4.60.124-75 1.7- 5.3-51东京海上日动上海3135229717525111丰泰上海32.2-25.24 4.8727.3314.6553.56 1.8712.7817.3111.53皇家太阳上海19.94-31.03 5.17-14.77- 6.96133.56 1.16- 5.8-50.157.9美国联邦上海 2.8221.8 1.590.70.16 6.70.040.03 3.090三井住友上海24.018613.3310.68 2.9319 2.40.5325.66 3.58三星上海83.5693.529.57-73.99-34.62249.34 5.46-29.16-14.32 1.93中银深圳28.6923.82 5.340.0223.310.02 3.247.470.59- 2.61- 3.330.58安联广州53.0658.76 4.5948.470.283639.720.060.2216.910.13日本财产大连20.19642 4.9915.20.841000.410.4316.690.78利宝重庆 1.21120000.24-0.97-0.06-0.03-0.03---中国人寿1712.731079.07102.931136.95982.5571.26 4.750.003太平人寿40.1967.85022.18018.0114.96142.4608.020 6.9400民生12.82877- 2.23-10.59 1.7826600-0.37- 1.41--新华377-124033783-263548泰康94.484087.457.0348.73142生命0.9998000.560.430.040.020.0200中宏7-28612-202太平洋安泰-25.84-25.55--28.59- 2.75-0.74-127.41--1.67-0.93--安联大众7.4268 1.74 5.660.33160.250.08金盛-0.41---1.05-0.640.69-25.57-0.69----中保康联0.73-49.3-0.170.90.3147.620.020.290信诚39.5543-17.94-21.6118.6174- 5.37-13.24--恒康天安 2.0919.43-0.53- 1.560.542.86-0.09-0.41--中意 6.778.49 2.09 4.68 1.855.170.68 1.12光大永明 3.04180.53 2.51 1.3370.21 1.12首创安泰0.4958-0.31-0.180.1332-0.11-0.02--海尔纽约 2.54125.720.74 1.80.12715.720.030.0900中英 3.99260.45 3.540.926080.170.75海康 2.31460010 1.30.0328000.0200.0100招商信诺 1.3913800 1.350.040.030.03广电日生0.0528060.040.01恒安标准0----00----00中美大都会 1.99000.570 1.420.00200000.00200友邦上海22.18-32.95-19.18-39.53-26.3-9.53----友邦广州12.77-57.95-10.88- 1.899.25-27.22-9.25----友邦深圳 4.81-40.4- 3.81-1 2.16-21.74- 2.16----友邦北京 5.0332.02- 4.45-0.580.41156.25-0.41----友邦苏州 1.3517.39- 1.2-0.150.3995-0.39----友邦东莞0.4518.42-0.41-0.040.12300-0.12----友邦江门0.52-5.45-0.49-0.030.17142.86-0.17----。
2005年保险公司工作总结

2005年是值得中支保险人难忘和考验的一年,根据省公司和保监局的筹建批复文件精神,我司自4月份开始筹建至5月10日正式挂牌开业,至今各项工作都已步进正轨,公司发展初见范围。
正式开业以来,在省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司员工以拓荒者的勇气,团结拼搏,攻艰克难,获得了骄人的战绩,至12月中旬累计完成签单保费 1085万元,全面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
这些成绩验证了我司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役”的公司精神。
现将2005年所做工作总结以下:一、深进展开市场调查,制定积极的筹建方案。
为确保筹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准备组在成立伊始就认真展开市场调查,根据省保监局和总公司、省份公司的要求,准备组结合市场情况和本身工作实际,制定了筹建日程安排表,将筹建工作细化到每个工作日,并在公司职场的选址、装修和准备经费的预算、机构设置和职员招聘、培训等工作均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准备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调和一致,落实到位。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筹建方案和未来中心支公司发展的整体经营思路和目标。
用以指导整个筹建工作的正常展开。
在准备组的努力下,公司的筹建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由于各项计划、措施安排得当,公司于5月份顺利通过保监局的验收并批准开业。
二、牢牢捉住“第一要务”,牢固建立发展意识。
公司从筹建伊始就将发展的观念深进到每位酷爱保险加盟公司的员工心中。
对新进进我市保险市场的新公司,如何在剧烈、乃至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实现超凡规、逾越式的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位员工眼前确当务之急,公司领导班子同一思想,以省公司提出的2005年业务发展思路作为我们切进市场的指导思想,屡次召开员工会议,同一思想,群策群力,大家群策群力,出点子想办法,细分、研究市场,一旦找准突破口后便制定具体周到攻关计划,领导班子靠前指挥,打好每个攻坚战。
在发展直销业务和个人代理业务的同时,中支公司总经理室还十分重视业务发展渠道的建设,努力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保险产品的销售网络,通过积极努力,我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签定了兼业代理合作协议,为今后的银行代理业务的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保险年鉴-财产保险市场综述

《中国保险年鉴》2005版全国版中国财产保险市场2004年概况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一、保险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市场结构体系日趋完善,保险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2004年,非寿险业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累计1111.82亿元,迈上了千亿元的发展新台阶。
非寿险保险深度为0.81%,保险密度为85.51元。
保险机构正式员工人均保费为84.94万元(本数据截至2004年10月底)。
非寿险业(不含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和天平汽车保险公司)资产总计1403.81亿元,所有者权益35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7%和7.39%。
(一)非寿险业务增速明显加快,对保险业增长贡献度有所提高2004年,非寿险业累计保费收入1111.82亿元,同比增长24.55%,比2003年增幅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为近4年来同比增速最高的一年。
非寿险业的保险深度为0.81%,比2003年增加了0.1个百分点。
非寿险保险密度为85.51元,比2003年增加16.43元,增长了23.78%。
在全国保险业总保费中所占比重为25.75%,同比增加2.74个百分点。
对全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贡献率为49.99%,同比增加36.3个百分点。
004/2003年月度非寿险业保费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二)市场份额变化加剧,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中国人保、太保产险、平安产险三大公司整体市场份额仍领先,但呈下降趋势,其他中小公司市场份额逐步上升。
2004年,三大公司的保费收入合计883.38亿元,占非寿险业保费收入的79.45%,同比下降了9.83个百分点。
其他中小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28.44亿元,市场份额20.55%。
其中,中华联合市场份额上升到5.86%,同比增加3.76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排名第四位。
三大财产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对非寿险业增长贡献度逐步提高,是非寿险市场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2005年是中国保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年

浅谈保险公司内勤工作人员2005年是中国保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年,文秘114网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同时也中国人寿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xx营销区部在市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市保会和市公司总经理室提出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以业务发展作为全年的工作主题,明确经营思路,把握经营重点,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了给今后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现将十三区部2005年的工作情况和2006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2005年的经营成果和工作总结截至11月30日,十三区部在全体业务同仁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实现新单保费收入xxxx 万元,其中期交保费xxx万元,趸交保费xxxxx元,意外险保费xxxx万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市公司下达的意外险指标;区部至11月有营销代理人xxxx人,其中持证人数xxxx人,持证率xx%;各级主管xx人,其中部经理x人,分部经理x人。
实现了业务规模和团队人力的稳定。
回顾2005年走过的历程,凝聚着xx区部人顽强奋斗,执着拼搏的精神,围绕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针对各阶段实际状况,我们积极调整思路,跟上公司发展的节奏,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工作措施:(一)从思想上坚定信心,明确方向,充分认识市场形势,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总经理室多次在各种会议中强调,今后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业公司不断从各个方面和我们展开较量,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只有迎头赶上,积极发展才是硬道理。
xx区部上下充分领会上级精神,认识到决不能被动地围着市公司的计划指标转,而是应该积极地开拓市场,这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念,也将取得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
我们利用各种时机,转变区部各方面人员的观念,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对于销售一线的业务人员,我们反复强调,取得业绩占领市场才是根本,要看到寿险市场取之不尽的资源,并意识到做一份保单就占有一块市场。
只有树立起发展的新观念,不断占领市场份额,用服务和士气与同业竞争,营销团队才能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保险年鉴》2005版全国版中国保险市场2004年经营状况分析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一、保险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截至2004年底,我国保险市场上共有保险集团(控股)公司5家;人寿保险公司(含养老金公司)29家,其中,中资人寿保险公司9家;财产保险公司29家,其中,中资财产保险公司16家;再保险公司5家,其中,中资再保险公司2家。
截至2004年底,正在筹建的保险集团公司共2家,正在筹建的保险公司共22家,其中,正在筹建的外资保险公司共3家。
全国共有省级(一级)分公司403家,中心支公司1934家。
其中,2004年全国新设立省级(一级)分公司80家,中心支公司266家。
全国共有正在营业的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297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920家,保险经纪公司197家,保险公估公司180家;共有兼业保险代理机构12万多家。
保险营销员149万人。
全国共有资产管理公司4家,正在筹建的资产管理公司1家。
二、保险业务发展情况(一)保险业务发展总体情况1、保费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全国保费收入稳步增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318.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7.74亿元,增长11.28%,比上年同期增幅降低15.81个百分点。
全部保费收入中,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为2902.6亿元,约占67%。
图1:2004年月度累计保费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图2:2004年月度保费收入对比图 单位:亿元2、赔款与给付平缓上升2004年,保险公司赔款与给付支出累计1004.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3%。
图3:2004年月度累计赔款与给付对比图单位:亿元图4:2004年月度赔款与给付对比图 单位:亿元(二)财产险业务发展情况1、保费收入(1)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保持高速发展势头2004年,财产险业务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089.89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25.36%。
与2003年同期增幅相比,2004年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增幅较高,上升了13.65个百分点。
图5:2004年月度财产保险累计保费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图6:2004年月度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对比图 单位: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高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汽车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产险业务快速增长;二是财产险公司体制改革,激发了发展潜能,促进了产险业务的发展;三是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产险业务的发展;四是财产险公司扩大经营区域后,新的分支机构带动产险业务快速增长;五是各保险公司严格执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对帐外应收保费的管理,应收保费真实性明显提高拉动保费增加。
(2)车险业务保持快速增长车险业务全年保费收入累计744.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6%,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22.67个百分点。
车险保费收入占产险保费收入的68.34%。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投保车辆的增多,带动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二是车险改革一年多来,随着保险公司基础数据的积累,以及经验的增长,车险费率的测算更加科学、合理,车险费率有所提升,带动了车险保费的增长;三是在保监会引导下,车险市场日趋理性,市场竞争逐渐从价格竞争向品牌、服务竞争转化,产品多样化、服务水平提高,促进了车险业务的发展;四是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车险客户的保险意识增强,所需要的保障更加全面,投保面的扩大,促进了车险业务的发展。
图7:2004年月度车险保费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3)责任险业务保费收入呈下降趋势2004年,责任险保费收入累计3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5亿元,增长-5.59%。
责任险保费收入占产险业务保费收入的3.02%,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0.99个百分点。
其中,人保股份公司责任险保费收入为21.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01%;太平洋产险公司责任险保费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增长1.71%;平安产险公司责任险保费收入为3.75亿元,同比增长-4.34%。
图8:2004年季度责任险保费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责任险保费收入累计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的国民法制意识相对落后,较少有责任风险意识超前的情况,且国家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不利于责任险的发展。
二是由于意外险的推出,取代了以往部分通过雇主责任险承保的业务,另外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工伤保险的推广减少了客户投保雇主责任险的需求,导致占责任险较大比重的雇主责任险保费收入下降;三是目前各家公司的产品差异性小,服务内容区别不大,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方面,导致费率下降,减少保费收入;四是保险公司对于出险率较高的产品,采取收紧核保政策。
如人保公司放弃一些赔付率高的雇主责任险业务,导致保费减少;五是责任保险在技术方面相对复杂,但保险公司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经营技术落后,责任保险的风险定价尚不够科学,从而造成各公司责任保险经营不稳定,同时也限制了责任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六是“9·11”和“安然事件”以后,国际再保险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分保费率快速上涨,条件逐步严格化。
再保险风险分散渠道成本过高,国内的保险公司只能相应提高承保费率和承保条件,否则高风险业务就无法实现风险分散。
这种情况使国内保险市场责任保险的供给进一步被压缩,需求受到抑制。
虽然责任险保费收入累计负增长,但三季度的保费收入出现正增长,主要是因为保监会为发展责任保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责任险的发展。
(4)农业险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2004年,农业险保费收入累计3.7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88亿元,增长-18.86%。
农业险保费收入占产险业务保费收入的0.35%。
其中,人保股份公司农业险保费收入为1.5亿元,同比增长-36.1%,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0.23%;中华联合农业险保费收入为2.19亿元,同比增长0.64%,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3.34%;安信农业险保费收入为0.08亿元,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75.66%。
图9:2004年季度农业险保费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农业保险的发展落后于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保险自1982年开办以来,历经20多年的发展,却逐渐萎缩,许多地方甚至停办,在安信和安华两家专业性农险公司成立之前,只有人保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
究其原因,一是对保险业服务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政策性较强,并且农业保险面临较高的巨灾风险,经营农险业务赔付较高,效益较差;三是发展农业保险的政策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但农业保险对平抑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村防灾防损能力、提高农村灾后恢复能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和200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保监会积极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如批准成立安信、安华和阳光互助等三家农业保险公司,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中国农业保险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赔款支出(1)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总体情况2004年,财产险业务累计赔款支出567.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1.2亿元,增长19.15%,低于财产险保费收入增幅6.21个百分点。
简单赔付率为52.07%,比上年同期减少2.71个百分点。
图10:2004年月度财产保险累计赔款对比图单位:亿元图11:2004年月度财产保险赔款对比图单位:亿元(2)车险业务赔款支出情况车险业务2004年累计赔款支出为415.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占产险赔款支出的73.26%,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3.54个百分点。
图12:2004年车险月度赔款对比图单位:亿元3、产险业务应收保费增长过快截止2004年底,财产险业务应收保费为61.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36亿元,增长81.03%,增幅高于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增幅55.67个百分点,应收保费率为5.61%。
其中,外资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率较高,为26.58%。
应收保费增长主要由于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保险公司对基础数据日益重视,信息化管控不断加强,严格要求按权责发生制确认保费收入。
对分期付款的业务,由以前按实收保费核算改为按保费收入一次入帐。
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将以前一直存在帐外的应收保费,纳入财务核算。
如中国人保、平安产险上市后数据质量有所提高,以前未入帐的现象大大减少,尤其太平洋产险为准备上市,严格会计核算,应收保费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多。
三是由于目前产险业务开展倚重兼业代理,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素,使得代理点的保费结算周期延长,甚至不催不结,导致各产险公司的应收保费增加。
针对产险业务应收保费增长过快的现象,保险监管机构应加以重视。
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对应收保费的管理,防止应收保费不能清收,形成不良资产,引起资产质量问题。
同时,还应合理看待产险保费高速增长的现象,防止明年保费收入增幅下降。
(三)寿险业务发展概况1、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继续保持增长2004年,寿险业务累计保费收入为285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1.82亿元,增长6.81%。
图13:2004年月度寿险累计保费收入对比图 单位:亿元图14:2004年月度寿险保费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由于年初资本市场回暖及基金繁荣分流了保险购买资金,消费者对非传统寿险产品持谨慎态度;受偿付能力的影响,部分寿险公司调整经营政策;银行代理手续费率提高,银行保险代理成本加大等三方面原因,使寿险业在年初波动较大,并在一季度首次出现负增长。
2004年4月份以后,寿险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以品质为导向的经营转型的探索,如调整产品结构,强化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提高传统型寿险在产品中的比例;调整内在运行机制,包括更加看重资产负债表和潜在的盈利能力,努力完善财务制度,提高精算技术,以及确立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等措施逐渐呈现成效。
并且4月份后,股票、债券市场低迷,基金发行筹资额减少,减少了资金分流,寿险业务从4月份起扭转下降的局势,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尤其5月、10月当月保费收入增幅均超过26%。
寿险业正在从粗放式、风险性增长模式向集约、稳健、良性的发展转变。
2、业务结构有所改善,个人寿险期缴保费比重有所上升年初,各寿险公司逐渐开始调整业务结构,普遍加大了对首年期缴保费的推动,在费用政策、经营考核、核保核赔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措施,重点发展个人传统新单期缴业务及效益较好的个人分红新单期缴业务,控制内含价值较低、对资本需求大的传统团体年金险、储蓄性分红险的业务规模。
这些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个人寿险期缴业务比重大幅上升,业务结构明显改善。
2004年1-3季度,个人寿险业务中,新单业务共实现保费收入839.69亿元,其中新单期缴238.16亿元,占新单保费的22.1%,较上年同期上升了4.8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