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合集下载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应用

浅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等值线内容是高考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等,虽然各类等值线的特征、判读有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本文仅以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等高线为例,谈谈其判读和应用,以期对备考中的老师和同学产生一点启迪,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能。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

大圈在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会看到重合,这说明该处是陡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7.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8.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在等高线图上画着的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故又叫做降坡线。

9.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10.特殊的或规则的等高线地图:往往是火山、沙丘,或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梯田、大坝等。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可以完成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判读,一般有以下五种基本方法:1.等高线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如果是谷地则为水流方向。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小试牛刀】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
①地能看到A村吗?
400
B 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同图比较: 等高线密→坡度大 等高线疏→坡度小 比例尺大→坡度大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小→坡度小 异图比较: (图幅相同) 等高距大→坡度大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小→坡度小
判断坡面的凸凹: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




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试想一想:
②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 处的海拔高度为多少米?
③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 形可能为洼地还是小丘?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例2: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
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若
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A和B两地的温差是多
少?
200m<H<400m
400 300 200 100
399m<h<400m
H
A
B
城镇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 上的两点,中间间 隔的等高线有n条 (数值不相同), 等高距为d,则两 点的相对高度H取 值范围为:
B● A●
(n-1)d<H<(n+1)d
【小试牛刀】 读图,回答: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B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

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要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绝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要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要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即等高线凸向低处则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要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6.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要诀:大于小数、小于大数)7.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要诀: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1)某地在某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

(3)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区域高度小于700米,则为洼地;B区域高度大于900米,则为山丘。

3. 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判别。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即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作者:李进步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1期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

藏族人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了朋友。

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

这些“蝴蝶”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难点之一。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1)山顶:也称山峰。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顶。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地方。

如图中A处。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地方。

如图中B处。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2、图解法理解主要地形山脊与山谷的判断是学习的难点。

判断时可采用画切线法,即可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山脊或山谷。

如图①所示:过A和B点分别向两侧作一条直虚线,比较A、B、C、D四点的海拔。

图中A点海拔为100米,其两侧的C、D两点海拔均为150米,可见是中间低、两边高,即可判定A位于山谷。

同样,图中B点海拔为100米,其两侧的E、F两点海拔均为50米,可见中间高、两边低,即可判定C为山脊。

图①陡坡和缓坡:如图②和图③。

图②中A、C之间和A、B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均为250米,A、C之间等高线稀疏,A、B之间等高线密集, A、C之间水平距离长,A、B之间水平距离短。

用图③表示出来,它们之间的坡度差异非常明显。

图②图③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以及两地间的气温差等高线地形图中,在同一等高线上的海拔相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400
300
200
2、陡崖高度的估算:
(1)判断崖顶海拔高度: 500米≤H1<600米 (2)判断崖底海拔高度:200米<H2≤300米 (3)估算陡崖高度: 200米≤H<400米
规律:若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高度H的值是: (n-1)d≤ H <(n+1)d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规律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B 。
A
B
C
D
0 2千米
1:100000 0
5千米 1:500000

二、综合题 3.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I H
城镇
4.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通视情况:
凸坡:从山顶 看不到山麓;
凹坡:从山顶 可以看到山麓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放射状水系
向心状水系
三、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 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a、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

较少的线路。(一般沿等高线走)
线
理由: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
易造成水土流失。)
4、 确定引水路线:
线路尽可能短,避免穿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三.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选“点” ①确定水库库址和拦河坝址的位置 库区:库址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使坝身较短,(工程量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区等,尽量少淹农田和村庄。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量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选在河流流出洼地或小盆地河道最窄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工程量小,
400
600
100
200
2、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
a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
c
二.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降水和气温)等因素。 ①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②山区要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降水多集中在山地的迎风坡上 ③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④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
解读1:四图的等高距都是50米,意观察各图 比例尺,坡度最大的是 ( )

A B C D
坡度 = 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距离
例4: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
B
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
课堂练习1:图5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04江苏)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D
2.选“线”: 主要有交通线、引水线、输油管线的选择等。
选择交通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
b
沿等高线修建公路工程量较小,坡度平缓,行车安全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LL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LL

2、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选 点
应选择在等深线密集且数值较大的且避风的海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
①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 鞍部 , 余村: 山谷 ,李村: 气象哨: 山脊。
②气象哨建在王村不建在余村的理由
王村在山脊,气象哨应建在山脊,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地势较高,便于观测
②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 (②或③)线,理由是坡度小,工程量小 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 丁 村,理由是地势平坦开阔,水陆 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便利 ________。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 工程量小(水 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淹没村庄和农 库蓄水量大)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田(需要移民) ____________ 。
h大≤h顶<h大+d
底部高度: h小-d< h底≤h小
相对高度:(n-1)d≤ H <(n+1)d
【小试牛刀】
读图,回答: )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m C.199m B.99m D.259m
D
5 坡度的比较
判断坡度陡缓:
相 对 高 度
α
水平实际距离
判断坡度陡缓:
D。
200 240 200 260 200 280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运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运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运用等高线历来是文综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常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名称、河流流向;或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综合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它能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计算能力。

一、了解等高线的性质: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同一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相同;把海洋深度相同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同一幅图上等深距不一定完全相等。

1、同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相同。

2、等高线不能相交,可以重合。

特殊地形用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用来表示山坡方向的小短线)表示。

等高线重叠处表示悬崖,用一组与重叠处等高线垂直的示坡线表示。

若按等高线注记不易判别坡向时也采用示坡线。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如山峰;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如盆地或洼地。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但不一定在一幅地图范围闭合。

4、在等高距相等情况下,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二、阅读等高线的方法和技巧:1、三看:①看极端值的大小。

平原:海拔200 m以下;丘陵:海拔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m;山地:海拔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边缘等高线十分密集,顶部明显稀疏。

某地低于海平面则用负值表示,如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为-155 m。

②看疏密程度。

它表示坡度的陡缓。

③看弯曲方向。

它表示地形走向。

2、掌握等高线判断的基本规律:(1)、等高线的高低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等高线凸向低值处为山脊,凸向高值处为山谷。

(2)、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阅读:①山顶与山峰:数值“中高周低”;②盆地与洼地:数值“周高中低”;③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即若某处闭合等高线夹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等高线的海拔,为山体中的小盆地;若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较高等高线的海拔,为山体中的小山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