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财务案例与分析
华为财务分析

华为财务分析一、背景介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
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华为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网络设备、解决方案和服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华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营业收入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华为的营业收入在过去一年中达到了X亿元。
这表明华为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业绩,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2. 净利润华为的净利润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财务报告,华为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X亿元的净利润。
这表明华为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和风险。
3. 资产负债表华为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根据财务报告,华为的总资产达到了X亿元,其中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同时,华为的负债总额为X亿元,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评估公司的资金状况和债务承担能力。
4. 财务比率分析(1)流动比率华为的流动比率为X,这意味着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还短期债务。
流动比率是评估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
(2)资产负债率华为的资产负债率为X,这表示公司的资产主要通过债务融资。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公司对债务的依赖程度。
(3)净利润率华为的净利润率为X%,这表示公司在销售额中实现的利润占比。
净利润率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4)股东权益比率华为的股东权益比率为X,这表示公司的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例。
股东权益比率反映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三、竞争对手比较为了更好地了解华为在行业中的地位,我们对其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分析。
1. 公司A公司A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公司A的营业收入为X亿元,净利润为X亿元。
公司A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总资产为X亿元,负债总额为X亿元。
公司A的流动比率为X,资产负债率为X%,净利润率为X%,股东权益比率为X。
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财务绩效的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财务绩效的分析摘要:企业财务绩效分析主要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企业保障股东收益、增加企业价值、保障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等方面进行评测,其关键财务指标包括债偿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本文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以股东收益最大化理论、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分析基础,利用上述关键财务指标,对该公司进行财务绩效分析,并给出分析结论。
关键词:财务绩效,理论基础,关键财务指标,分析,结论引言:当前市场发展迅速,国内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各种体制的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既要保证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还要保证不同角色的成员在企业发展中的收益,比如股份制企业要保证投资者和股东的收益最大化,国有企业在保证收益的同时要保证社会责任的承担,同时企业还要保证利益相关者如雇员、管理层、供应商、顾客等角色的收益。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机制下,降低成本的需求不断强化,因此还需要保证承担风险的所有资产组成部分都处于直接利益相关者的监管之下,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发展风险。
上述需求的完成需要投资者对企业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企业财务绩效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关键指标的分析获取投资者评测参考信息的关键手段,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法概述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概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2013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
截至到2013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财务分析

华为财务分析一、公司概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是一家全球率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电信设备、消费者设备以及企业解决方案。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包括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营业收入根据最新财报数据,华为的营业收入在过去一年中达到了1,2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5G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市场份额的增加。
2. 净利润华为的净利润在过去一年中达到了1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
这表明公司在提高运营效率和控制成本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3. 毛利率华为的毛利率为30%,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竞争加剧导致的。
4. 资产负债比率华为的资产负债比率为50%,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
这可能是由于公司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资和市场扩张。
5. 现金流量华为的现金流量状况良好。
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正向现金流入,净现金流达到了80亿美元。
这表明公司具备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力。
三、竞争优势分析1. 技术率先华为在通信领域拥有率先的技术实力,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在5G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赢得了全球客户的青睐。
2. 全球市场份额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固的市场份额。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尤其突出,同时也在欧洲、亚洲和拉美等地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
3. 综合解决方案华为提供综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满足了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公司的产品线涵盖了电信设备、消费者设备和企业解决方案,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风险和挑战1. 地缘政治风险华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的挑战。
一些国家对华为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并对其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了限制。
2. 竞争加剧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的竞争加剧,华为面临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
华为业财融合案例

业财融合型财务,才是财务人的归途!华为用实际行动来践行: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华为的高薪可不仅是一线的研发、市场和销售团队,任正非女儿执掌的财务团队,待遇也是相当的优厚。
随便翻翻华为挂在各大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翻译过来的意思不就是:只要你有能力,想要什么我都给你。
工资、分红、期权等待遇都可以像游戏商店里一般用相应价值等价兑换,前提是有足够的实力。
华为是一家是跟注重员工能力与能力开发的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从不缺位,如果你问那最容易吃亏、最不讨喜的财务人呢?答案是一样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财务人开价绝不低于万数。
华为财务都是一群什么人?据华为CFO孟晚舟(任正非之女)在华为内部致辞里透露的情况,我们大概能够看出华为财务团队工作、人员配置的一些细节:1、华为财务团队来自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的优秀学生有数百名;2、全球1500名项目财务扑在合同上……3、年平均约120万单的员工费用报销,员工在自助报销的同时,机器根据既定规则直接生成会计凭证;4、98个国家和746个账户实现互联互通,支付指令可以在2 分钟内传递至全球任一开户银行,付款准确率水平高于银行100倍以上;5、在全球实施的RFID物联资产管理方案,目前已经覆盖52个国家、2382个场地、14万件固定资产。
RFID标签贴在需要管理的固定资产上,每5分钟自动上报一次位置信息,每天更新一次固定资产的使用负荷(或者闲置)情况;6、经营性现金流已实现12个月定长的滚动预测。
从历史数据的拟合度看,在170个国家实现销售,收入规模约800亿美元,年度现金结算量约4000亿美元,最小偏差仅800万美元;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团队成员学历较高,拥有比较高的素质;财务操作体系比较完善,并且自动化程度较高;每个财务成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强度较大;拥有细致的核查体系,误差率小。
这应该就是最牛财务团队的样子吧!任正非对于华为财务的高要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薪的背后往往也是高要求、高标准。
华为财务分析论文

华为财务分析论文一、引言华为是一家全球率先的信息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为全球各行业和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对华为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华为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营业收入根据华为的财务报告,截至2022年底,华为的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这显示了华为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2. 净利润华为的净利润为8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尽管受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贸易磨擦的影响,华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3. 资产总额华为的资产总额为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
这反映了华为的业务规模和资产规模的扩大,同时也表明了华为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投入。
4. 负债总额华为的负债总额为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
负债总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华为为了支持业务扩张和技术创新而增加的借款和融资活动。
三、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华为的毛利率为30%,同比增长2%。
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华为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成功,以及供应链和生产效率的改进。
2. 净利率华为的净利率为8%,同比增长1%。
净利率的提高表明华为在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3. ROE(净资产收益率)华为的ROE为15%,同比增长3%。
ROE的提高显示了华为对投资者的回报能力,反映了华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运作效率。
四、偿债能力分析1. 有息负债率华为的有息负债率为40%,同比增长5%。
有息负债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华为为了支持业务扩张和技术创新而增加的借款和融资活动。
2. 流动比率华为的流动比率为2,同比增长0.5。
流动比率的提高表明华为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短期债务和应对经营风险。
五、运营能力分析1. 库存周转率华为的库存周转率为5次/年,同比增长0.5次/年。
库存周转率的提高表明华为在供应链管理和库存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华为财务分析

华为财务分析在全球科技行业中,华为是一家备受瞩目的企业。
作为一家全球率先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华为进行财务分析,探讨其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财务状况概述1.1 营业收入:华为的营业收入向来保持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5G领域的率先地位和全球市场的扩张。
1.2 利润水平:华为的净利润率较高,表明其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现良好。
1.3 资产负债状况:华为的资产规模庞大,同时负债水平相对较低,资产负债表整体健康。
二、盈利能力分析2.1 毛利率:华为的毛利率向来保持在较高水平,显示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2.2 净利润率:华为的净利润率稳定增长,表明其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3 营运现金流:华为的营运现金流稳健,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现金管理能力和财务稳健性。
三、偿债能力分析3.1 速动比率:华为的速动比率较高,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
3.2 负债率:华为的负债率相对较低,表明其在财务杠杆方面控制得当。
3.3 利息保障倍数:华为的利息保障倍数较高,显示其有能力偿还债务利息。
四、经营活动分析4.1 资产周转率:华为的资产周转率较高,表明其在资产运营效率方面表现良好。
4.2 应收账款周转率:华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显示其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较为有效。
4.3 存货周转率:华为的存货周转率较高,表明其在存货管理和销售方面具有较高效率。
五、未来发展趋势展望5.1 5G市场机遇:随着全球5G市场的快速发展,华为有望在该领域继续保持率先地位。
5.2 创新能力:华为向来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未来有望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5.3 国际化发展: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未来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市场份额并实现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华为作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在财务表现和未来发展方面表现出色,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并在全球科技行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华为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华为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为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全球最大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庞大的财务管理体系。
以下是华为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华为的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华为注重财务风险管理。
在全球市场波动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华为通过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来保障公司的稳定发展。
华为在全球拥有超过180个分支机构,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政策限制。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华为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通过对市场和供应链的分析来预测和管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
其次,华为重视财务规划和预算控制。
华为通过制定有效的财务规划和预算控制来实现公司的目标和战略。
华为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制定了详细的财务规划和预算,包括销售目标、成本控制、投资计划等。
同时,华为通过严格的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估来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
华为实行了强制性的预算审批程序,控制成本和支出,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再次,华为实施了科学的资本运营管理。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华为面临着资本运营的挑战。
为了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华为注重资本的配置和投资决策。
华为通过评估和比较不同投资项目的回报率、风险等指标,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
同时,华为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降低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和成本。
最后,华为注重财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华为通过及时、准确地披露财务信息来保障公司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华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财务报告和披露制度。
华为定期公布财务报告、业绩预告等信息,并举办年度股东大会、分析师会议等,向投资者和公众展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综上所述,华为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财务规划和预算控制、资本运营管理以及财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方面的努力,实现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帮助公司应对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还能够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和竞争力,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财务共享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范文

《财务共享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篇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华为公司为具体案例,分析其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践经验及其对财务绩效的正面效果。
通过深入探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作机制、优化措施及其对华为公司财务绩效的具体影响,本文期望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化、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流程,有效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华为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其成功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践经验,为研究财务共享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提供了典型案例。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概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将分散的财务管理职能集中起来,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处理企业各项财务事务的管理模式。
它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快速处理,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华为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践华为公司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了财务管理的集中化和标准化。
该中心负责处理全球范围内的财务管理事务,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编制、成本控制等。
通过集中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冗余的财务流程,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财务共享对华为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1. 提高工作效率:财务共享服务通过集中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和重复劳动。
2.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集中处理财务事务,华为公司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 强化内部控制:财务共享服务通过标准化和流程化的管理,强化了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了财务风险。
4. 提升决策支持能力:集中化的财务数据为高层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企业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五、华为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化措施为了进一步优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华为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强信息技术投入、提高员工培训力度、优化业务流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案例与分析》财务分析报告^二○一六年五月目录:一、公司简介(一)公司(二)股东和董事会-(三)公司业绩(四)主营业务二、行业状况及同行业竞争者(一)行业竞争者简介三、因素分析(纵向分析)(一)收入(二)盈利能力(三)市场份额(四)融资分析(五)投资及研发力度四、总结*(一)战略分析(二)前景分析(三)公司治理(四)存在问题一、公司简介(一)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有限公司在深圳创建于1987年。
当时从事业务是代理销售香港公司的交换机,经营几年获取公司丰厚的原始资本以后,1992年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交换机和通信设备的道路。
目前是全球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也是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目前有24家子公司,分别坐落于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荷兰、英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
~(二)股东和董事会华为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
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下称“工会”)和任正非。
工会作为公司股东参与决策的公司重大事项,由持股员工代表会审议并决策。
持股员工代表会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持股员工行使有关权利。
[9] 公司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82471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参与人均为公司员工。
任正非作为公司个人股东持有公司股份,同时,任正非也参与了员工持股计划。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总出资相当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公司在战略和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董事会成员共17名,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
董事会下设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协助和支持董事会运作。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轮值CEO在轮值期间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以及危机管理的最高责任人,对公司生存发展负责。
2016年4月董事会成员;孙亚芳、郭平、徐直军、胡厚昆、任正非、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李英涛、李今歌、何庭波、王胜利。
(三)公司业绩1987年,创立于深圳,成为PBX交换机代理商。
1989 年,自主开发PBX。
!1995年,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成立知识产权部、北京研发中心。
1998年将业务推广到全国主要大城市。
1999年,开始在国外成立研发中心,在印度。
2002年,海外销售额达5亿元。
2005年,华为海外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销售额。
2008年: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2008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9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2011 年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6,344 件。
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位。
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
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
2016年,BrandZ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华为的排名第50位。
…4.主营业务华为产品和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2.产品业务涉及到的行业有:1.公共安全2.教育3.政务4.医疗5.轨道6.油气7.电力8.制造业9.金融10.零售11.影视传媒12.酒店二、行业状况及同行业竞争者\华为作为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行业竞争者比较多。
(一)行业竞争者简介1.中兴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ZTE)。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路,于1985年成立。
全球第四大手机生产制造商,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中兴通讯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的差异化需求。
深交所:000063、港交所:0763 是中国大陆研发生产通讯设备和终端的公司。
2.美国思科系统公司思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1984年12月,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在美国成立。
主要生产、研发和销售路由器,交换机,宽带有线产品、板卡和模块、内容网络、网络管理、光纤平台、网络安全产品与VPN设备、网络存储产品、视频系统、IP通信系统、远程会议系统、无线产品、服务器等硬件产品和IOS等软件系统。
2016财年收入3000多亿人民币,全球员工超过60,000人 2009年《财富》美国500强中排名第57位《商业周刊》“2008年全球百强品牌”第17名沃尔玛、埃森克美孚等30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是思科成功客户《财富》“全球最受尊敬企业”。
"3.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原名: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成立于1928年。
1947年,改名为Motorola,从1930年代开始作为商标使用。
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
世界财富百强企业之一,是全球芯片制造、电子通讯的领导者。
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88。
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四十三。
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届荣获光明公益奖和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行为奖。
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影响力排行榜第2名。
主要生产:软件设备、机顶盒、芯片、电脑、手机、操作系统等产品。
4.日本索尼公司索尼成立于1946年,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福布斯2005年公布的“2005全球2000大企业排行”中,索尼排名第23名。
2013年亚洲品牌500强发布,索尼位列第7 。
在2005年在亚洲进行的“2005亚洲1000名最佳品牌”中,索尼第2。
2006年发布的调查中显示,索尼美国第一最佳知名品牌。
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1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名单)中,索尼排行榜第23名。
2015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索尼名列第二。
三、因素分析(纵向分析)·(一)收入华为和思科公司的近5年营业收入对比。
和思科收入对比汇率:单位:百万元人民币`收入年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思科—华为`增长率年20122013;20142015华为%%%%思科!%%%%数据一、华为思科收入数据(二)盈利能力华为和思科公司的近5年盈利能力对比。
*华为和思科盈利能力对比汇率:单位:百万元人民币年类~20112012 2013 2014 2015华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思科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数据二、华为思科盈利能力数据(三)市场份额华为和思科公司的业务分部与市场占有率对比。
(三)融资分析华为vs思科华为100员工持股,是一个公司治理管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尝试和创新。
员工持股1.员工持股成为公司资金的蓄水池员工持股计划(简称ESOP)是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权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
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员工持股不仅是员工激励的措施,也一直是华为非常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不仅解决公司创业阶段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帮助华为度过了历次的行业萧条期。
(1)创业期股票激励1990年华为第一次提出了员工持股的概念。
当时的参股价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15%作为股权分红。
1997年,员工持股价由10元改为1元,允许员工向公司贷款持股。
但内部持股员工只有分红权没有其他股东权利,员工所持股份退出公司的价格也仅为初始购股价。
(2)网络经济泡沫时期的股权激励、2000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时期,华为开始推行名为“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并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股权激励政策。
3)非典时期的员工持股计划2002-2004年,华为公司发展受创。
华为动用了几十亿元的未分配股权,再次给予80%以上的员工股票购买权,一是向银行申请股权抵押贷款额度(由公司担保,以员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二是将股权向新的骨干核心层倾斜。
(4)新一轮经济危机时期的激励措施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008年12月,华为推出“配股”公告,此次配股的股票价格为每股元,年利率逾6%。
2.特点(1)覆盖面广国外以及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范围基本是覆盖在管理层,尤其是中高层,而华为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几乎覆盖了全部员工。
(2)高分红、高配股在2001年之前,华为公司的分红比例在70%左右;2001年期权改革之后,华为公司的分红比例也在40%左右。
(3)“杠杆操作”注意这里的“杠杆操作”不是指通常意义对债务的利用,而是指华为公司以权益性质融入员工贷款所获得的资金。
在华为四次大规模的股权激励计划中,可以经常看到公司为员工提供担保,以员工名义向银行贷款的情况,这些资金作为权益补充了公司的长期资本。
公司实现了资本从员工债权性质到公司权益性质的转变。
:思科76%为散户(上市公司持股人)和九个大股东(基本上是基金)。
(三)研发力度…华为和思科公司研发力度比较。
2008年2月21日,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华为200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达到1365件,位居世界第4,较前一年上升9位。
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松下、飞利浦和西门子。
2011 年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6,344 件,国际PCT 10,650 件,外国专利10,978 件。
共获得专利授权23,522 件,其中90% 以上为发明型专利。
在云计算相关技术上拥有中国专利685 件、欧洲专利226 件、美国专利107件,并积极参与到云计算的标准工作中,担任了DMTF 的十四个董事成员之一,主导成立了IETF 云计算/ 数据中心领域的ARDM 工作组并担任主席职位,广泛参与云计算标准相关组织。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8年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数中国公司首次占据榜首:华为2010年共递交了1737件申请,从上一年的第四位跃升为全球递交申请最多的公司。